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估值体系扭曲时 资深投资者的坚持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就以沃伦·巴菲特为例,这位目前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也曾经在1966年到1975年的整整10年里,取得过仅仅122%的回报率,折合年化收益8.3%(数据参见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报)。甚至连查理·芒格自己,在当时都说,账面的业绩简直糟糕透了(The paper record was terrible)。

  但是,在1976年到1985年的下一个10年中,巴菲特的综合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5922%。对于那些在1975年的年底,因为过去10年业绩不好而看衰巴菲特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无疑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巴菲特的例子告诉我们,即使是以10年为周期,资本市场上的业绩也可能是会骗人的。仅仅凭借短期(其实10年也不算是短期了,可以算是中期,甚至较长的中期)业绩的好坏,就认为某个投资者不行了,或者某种投资方法不行了,而不论这种短期业绩低迷的原因是什么,业绩低迷究竟是由于投资经理损毁了投资组合的商业价值而造成的,还是由于投资经理虽然增加了投资组合的商业价值,但是遭遇了市场风格逆风造成的,这样做投资是一定会吃亏的。

  估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在中国资本市场,在起始于2019年底、延续到2021年的市场行情中,我们就能够看到一个非常典型的极端案例。在这个案例中,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发生了巨大的扭曲,扭曲幅度之大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而在这个巨大的定价机制扭曲中,一些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也因为坚守自己的投资信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逆风。

  在这样巨大的逆风中,市场参与者们一度认为,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取得了优秀投资业绩的价值投资者们,已经无法适应将来的市场风格。但是,大家多半并没有关注他们的短期业绩为何如此不堪,业绩差的原因究竟是价值损毁,还是短期市场风格扭曲。而这样“只看业绩、不管原因”的投资判断方法,是过于简单粗暴的。

  概括来说,发生在2019年下半年到2021年之间的资本市场风格扭曲,主要表现为估值越高的公司表现反而容易越好,估值越低的公司反而表现越差。这种差别不光体现在行业与行业之间,比如银行业估值低表现更差、新能源行业估值高表现更好,同时也体现在同一行业的公司中,比如证券行业中估值越低的大型证券公司,净资产回报率(ROE)更高,反而估值表现更差。

  对于这一风格扭曲,从2000年即开始编辑的申万风格指数,非常好的记录下了扭曲的程度有多么剧烈。

  以申万低市盈率(PE)指数和高市盈率指数这两个指数的对比为例,这两个指数分别代表了A股市场低市盈率公司和高市盈率公司的表现,两个指数各有300个成分股,可以说代表性比较强。在2000年到2018年的19年中,高PE指数的年度回报率,平均比低PE指数的年度回报率低13.7%。而且,在这19年中,高PE指数的年度表现比低PE指数好的,只有2008年、2010年、2013年、2015年这4年,4年的平均超额收益仅仅为21.4%,最好的一年,也就是2015年,也只不过达到36.4%。

  以上的数据证实,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上,估值这个价值投资中最重要的因子,仍然是十分有效的。其实,对于任何价值投资的理论来说,估值从来都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因素:花太多的钱买东西往往不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从2019年到2021年10月19日,高PE指数却连续近3年跑赢了低PE指数。在2019年、2020年、2021年(截至10月19日,下同)这3年中,高PE指数分别战胜低PE指数11.5%、48.7%、24.1%,3年累计战胜121.0%。

  以上高PE指数对低PE指数巨大的短期优势,同时造成了两者估值的背离达到历史最高。在2021年10月19日,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高PE指数的市盈率为129.4倍,低PE指数则为6.6倍,两者的比值为19.6,达到从1999年以来的历史最大值。在1999年到2018年的20年中,这两者比值的平均值为9.1,最大值发生在2010年,仅为16.5。

  由于市盈率容易受到亏损股,或者微利股的干扰,从而导致数据发生异常,因此用市净率(PB)检测两个指数之间的偏差,可能会更加准确。

  根据Wind资讯,在2021年10月19日,申万高PE指数的PB为9.9倍,低PE指数的PB仅为0.8倍,两者比值达到12.3,为历史最高水平。而在1999年到2018的20年中,这两者比值的平均值仅为2.2,是2021年水平的几近1/6。

  在市场风格极度偏爱高估值、抛弃低估值的2019年到2021年里,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不少顺应潮流的理论,比如被投资者所熟知的“只买贵的不买便宜的”“怕高才是苦命人”等等。而在细分领域,一些低估值板块则在不同阶段被市场所抛弃,比如以银行为代表的A股金融行业、业绩优异的A股小盘股、港股低估值公司等等。

  业绩低迷的背后

  在这样一个风格扭曲的市场中,对于看重估值的价值投资者来说,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一些久负盛名的价值投资者,业绩在这几年中也比较不堪,尤其是低估值风格相对于高估值风格表现最差的2020年。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到,高PE指数对低PE指数的超额表现,在2019、2020和2021年,分别是11.5%、48.7%、24.1%。所以,市场估值风格扭曲最为极致的2020年,也就让一些资深价值投资者的短期投资业绩,相对同行来说表现得比较糟糕。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欧基金的曹名长、重阳投资的裘国根和高毅资产的邱国鹭,是三位久负盛名的价值投资者,也可以说是一群资历最老的投资者。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21年,曹名长在新华基金、中欧基金两家基金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取得了大约11.5倍的投资回报(把1元变成了12.5元)。裘国根所管理的重阳1期私募基金,从2008年到2021年也为投资者赚取了5.6倍的回报,他的“价值接力”理论也揭示了和沃尔特·施洛斯类似的价值投资秘诀。邱国鹭的投资业绩很难找到长期连续的数据,但是他所创办并担任董事长的高毅资产,是中国最为成功的股票投资机构之一。在邱国鹭所著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中,他也多次表达了对低估值的看重。

  结果,这三位中国证券市场上非常资深的价值投资者,公开的投资业绩无一不在2020年遭遇了巨大的逆风。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曹名长所管理的中欧价值发现基金在2020年的回报率为16.8%,在883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856。裘国根管理的重阳1期回报率则为11.2%,在12,832个同类私募基金中排名4,836。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邱国鹭管理的金太阳高毅国鹭1号崇远的同期回报则为7.6%。

  要知道,2020年是基金市场的一个大年,许多基金的回报率动辄50%,甚至100%。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在2020年的395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当年投资回报超过50%的就有234个,超过75%的有116个,超过100%的也有30个。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容易赚钱的年份里,三位久负盛名的价值投资者,却在回报率上远远输给了同行。

  如果说曹名长、裘国根、邱国鹭这三个同样看重估值的人,只有一个在2020年业绩表现不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人的投资水平有了下滑。但是,如果这三个人同时表现不佳,而2020年又是估值体系史无前例的、极度扭曲的一年,当这些现象同时出现时,投资者就必须思考,这种业绩低迷的背后,是不是由于这三个人比其他投资者更加坚持对估值的看重,因此才反而导致了业绩表现更加低迷?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随着曹名长、裘国根所分别倚重的低估值小盘股、低估值能源股的表现略有反弹,他们的投资业绩也开始回升。截至10月19日,中欧价值发现基金的当年回报率为17.9%,在Wind资讯统计的1533个同类基金中排名294。重阳1期的回报率则为18.2%,在13331个同类私募基金中排名第2394。而可能是由于偏爱的低估值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尚无表现,邱国鹭的业绩仍然不佳。但是如果投资者仔细看银行股的报表,就会发现这些企业的盈利在增加、坏账率在下降、拨备覆盖率在上升。也就是说,它们的价值并不像价格表现得那么不堪。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道理谁都懂,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当市场估值风格的扭曲达到极致时,那些最能坚持的松柏,却被投资者以“过去几年业绩不好”的理由所抛弃,实在让人唏嘘。

  坚持的底气

  值得指出的是,曹名长、邱国鹭和裘国根这三个人,之所以能在估值扭曲的2019年到2021年之间,极度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也许与他们三个人所处的职业状态是分不开的。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局限于考核的压力,往往必须看重自己的短期业绩。从实践层面看,很少有机构投资者能够承受6个月,甚至12个月的业绩落后。有不少投资经理抱怨,只要业绩落后于同行1到2个月,销售部门的同事和公司领导,就都会打电话来责怪。这种考核的短期性,也就导致了许多专业投资者在面对股票市场的巨大风格扭曲时,难以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

  但是,裘国根和邱国鹭分别都是自己任职公司的董事长和创始人,在考核上受到的压力,自然比一般机构投资者要小得多。根据企查查显示的数据,裘国根甚至是重阳投资持股78%的大股东。而对于曹名长来说,根据企查查显示的数据,他也是中欧基金的间接股东,这是许多基金经理难以相比的。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职业状态,加之以对价值投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估值因素的坚持与执着,让这三位资深的价值投资者,在资本市场风格最为偏离的几年里,以最强大的定力坚持了自己的投资理念。但是,这种坚持也带来了他们业绩上的落后,并且遭到了资本市场的奚落。

  在投资的世界里,有人说最贵的一句话就是“这次不一样”。在历史上无数的投资案例中,人们被短期的业绩和利润表现所迷惑,做出了“这次不一样”的判断,认为一直以来的商业和金融规律,不再适用于今天的市场。但是,无数次的教训又告诉我们,“这次不一样”的判断看似又有创意又聪明,但往往却是和过去无数次做出的“这次不一样”的判断完全一样,又是一次被短期市场所迷惑的错误而已。

【保费规模第一之争:国寿PK平安,再次证明发展不能“停滞”!】“开门红”过后,财寿版块发展差异大①寿险增速已然下降,财险靠非车逆袭②财险“两巨头”,平安继续负增长,人保则靠非车快速增长,细品背后各有各的难③国寿与平安的规模第一之争,再次印证发展不能停滞!(跟小编一起看看吧)12021年2月保费排名榜:8家上市险企注:除特殊标注外,本文均为累计保费数据。第一名:中国人寿(集团)2,685亿元第二名:中国平安(集团)1,809亿元第三名:中国人保(集团)1,361亿元两级分化,众安、国寿、新华,快速增长,平安、国华、依旧负增长~2中国人寿,蝉联规模第一:再次印证,发展不能“停滞”!1. 中国人寿:规模第一,连续两年领先!从上图可以看到,近两年年初,都是国寿集团保费规模第一。而且,自从2019年开始,与平安之间的保费差距也逐年拉大,从平安领先56亿,变成国寿领先876亿。这就是为什么,在去年年末分析上市险企保费的时候,我们也说过,今年最好看的一场戏,就是平安和国寿在2021年的激烈角逐。虽然,平安集团自从2017年至2020年,已经连续四年问鼎“规模第一”宝座!但是,从两者的发展速度看,已经呈现分化,即国寿快于平安~2020年年初,不再主打开门红的平安,再加上“春节”和“疫情”一记组合拳,寿险业务陷入负增长,与国寿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虽然,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增速有所提升,但仍旧落后于国寿的增速。这就给了国寿反超的机会,利用连续14个月的领先增速,不断缩短与平安之间的规模差距。2. 平安集团:续期负增长+非车业务收缩,业务停滞的连锁效应~细看国寿反超的背后,应该有两大功臣,一是寿险业务的提速发展,二是平安在产寿版块均陷入低速发展。以2021年2月末的数据为例,国寿集团11.5%的增速中,寿险业务贡献了10.8%。再看平安集团,产寿均负增长,前者贡献-2.5%的增速,后者贡献-1.9%的增速,合计负增长4.43%。一直关注“13精”的朋友们,应该记得去年年末小编还说过,平安2020年保费近乎零增长,之所以能够“保级”成功,全赖产险的大力支撑!但是,现如今平安产险也受车险综改影响,和自身非车业务收缩影响,陷入负增长,无疑是加剧了集团保费增速的下滑。与此同时,虽然得益于开门红的顺利达成,2021年年初,平安寿险的个险新单已经实现快速增长(详见本文第三部分)。但是,受去年新单负增长的连锁效应影响,今年续期保费也陷入负增长,未能扭转整体负增长的颓势。这也再次印证了,昔日平安超越国寿的时候,我们说过的“失去先机也许并不可怕,但若在别人想要超越你的时候,你却停下脚步,那就是给了竞争对手最好的机会!而给自己留下了最难的解题!”3“开门红”过后:寿险公司,增速普遍下调!1. 开门红过后,险企增速普遍下滑!上个月,我们在分析险企“开门红”战报的时候,提到过寿险业增速普涨,顺利打响开门红。不过,过了一个月之后,再看寿险公司的增速,却有明显放缓的迹象,而且,同比基数还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的2月。其实,大家可以比较国寿和新华这两家公司,今年和去年的增速增速变化。因为,这两家公司去年主打开门红且业绩出色,受疫情影响较小。但是,从图中不难发现,2月增速也开始回落,这可能将是后续其他公司的写照~此外,去年受疫情影响,寿险保费负增长,导致不少公司规模缩水“一夜”回到2年前。那么,凭借今年开门红的出色战绩,各家是否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呢?从下图可以看到,这四家公司2月末的保费还是低于2019年同期的,而其他公司由于去年负增长程度较低,今年保费规模已经超越2019年同期。那么,这几家公司仍未回到疫情前的水平,是开门红战绩不好么?其实并不是,而是与开门红过后寿险增速普遍下降的原因有关。2. 去年新单大幅减少,今年续期业务承压!以平安为例,从图中可以看到,公司保费负增长的核心原因是续期保费大幅缩水导致的。对于寿险公司来讲,由于经营的长期业务,新单的增长和续期的稳定一样重要,而续期则是直接受新单影响的。所以,去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以平安为代表的不少寿险公司,新单负增长,这就导致今年续期业务承压。即使,新单业务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如果去年的负增长水平过高,也难以弥补续期业务的下降。此外,对于寿险业来讲,本身2月的增速普遍都会下降,这与受开门红以及春节假期影响,保费多于1月进账也有关。因此,2021年各家险企的保费增速能否提升,还需要后续观察。4财险业:非车助力增速企稳,考验各家险企盈利能力说明:太保保费包括安信农业。1. 非车发力,支撑财险保费稳步增长!自从2020年9月19日车险综改实施后,车险当月保费增速持续下降,从去年9月的6.5%,下降到今年1月的-12.8%。对于财险业来讲,2021年最大的压力,无疑来自受车险综改导致的保费负增长,毕竟车险是财险业第一大险种,占了近61%的份额。好在的是,从下图可以看到,截至2月末,多家财险公司的保费增速,都是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的。也就是说,财险业依靠非车业务,不仅对冲了车险规模下滑的压力,还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大家可能会说,那是因为,去年2月疫情车辆停驶行业延长保险期间,导致同期保费基数低造成的。但是,如果分险种去看的话,财险增速提升背后最大的功臣,还是非车险~2. 细品人保和平安,增速差异的背后原因~以财险业两大巨头,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的分险种数据为例。2021年,两家公司的增速,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背后最大的差异来自于车险和非车发展的背道而驰。首先,两家公司的车险都是负增长的,但是,平安的车险规模下滑更快,且占比更高,成为拖累公司保费负增长的最大因素。其次,非车险上人保是正增长的,而平安则是负增长,这一点与平安保证险业务口径调整有关。最后,看意健险,人保增速为33%为公司贡献增速高达8%,而平安意健险增速为21%,仅为公司贡献1%的增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紧抓意外健康险发展机遇,虽然可以助力公司弥补车险保费缺位,实现快速增长。但是,意健险的成本率偏高,却也是一个不利因素~3. 2021年考验各家险企的盈利能力!因此,从财险业两大巨头看,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虽然,人保规模如愿扩张,但业务成本承压,平安产险缩减亏损业务,保费规模却大幅下滑。面对车险业务规模收缩,险企只得依靠非车维持规模,但是,非车业务的成本偏高且风控难度大,如何抉择对于中小险企来讲恐怕更是一道难题。随着,行业发展动力转向,参见《车险vs非车险:财险结构调整已是必然!》,各家险企都被迫面临战略转型。展望2021年,对于财险公司来讲,相比规模扩张,更考验大家的恐怕是盈利稳定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区域内以田园综合示范区(美丽南方为代表)、城市亲子度假区(华侨城金沙湖轨道小镇为代表)、...#原神# 在做伤害测试雷神国家队伤害确实猛,且对单对群都猛,我零命
  • 很适合和小姐妹一起喝下午茶一起聊天,休闲又惬意-▫️▫️▫️【你们挖到宝了‼️】【资深土著才晓得的家常菜天花板‼️】❤️馆子名:经典321(老戴取的,好记)位置
  • #满洲里2名干部因防疫不力被免职#,90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布,包括8名教师和19名学生...】据“满洲里日报”微信号12月5日凌晨消息,因扎赉诺尔区公安局副局长赵
  • ”‍♂️:“是你说你喜欢花我才又买的!”‍♀️:“老是一束花就把我打发了咯。
  • 以上述2月22日以来的制裁为例,其中针对个人的制裁达到2427次,针对实体的制裁有343次,其他还有针对舰船6次,飞行器2次。此外由于统计方法及策略的原因,俄罗
  • 新视角、新镜像、新思考,《我们的婚姻》如何「保鲜」?| 对话沈严&刘海波
  • 除了中间那张我我拍的,其他都是朋友圈存图呀~#舒萍的美好生活#今天有了一次特别的“田地游”挑选了一个地铁站下去,见到了让人特别治愈的风景。醒目且局促的厕所 实在
  • #金泰亨全球人气top##金泰亨宇宙公主# 亵渎泰亨小姐的人有难了,因为神之国门将对他紧闭,计量泰亨小姐的人有难了,因为他也必在永火之中被计量,为至高者排序的人
  • [喵喵]我:出来啦,老公你在哪里呀?[二哈]叫爸:老婆你站在那里不要动!
  • 。。
  • 大S妇女节官宣二婚:再见了,汪小菲
  • 温州汽配展定档五月5、三头六臂举办2021年年度评优颁奖典礼6、天猫养车X小鹏汽车服务中心正式落地7、3M携手途虎养车联合发布卓睿系列全新汽车养护产品8、用心软
  • 我一開始是用三菌活酵母加凍膜或啫喱剛開始會代謝一些粉刺痘痘但很快就消了~到現在用了三瓶活酵母要開第四瓶了中間也會用泥膜或是星空交替使用蘋果肌也是(會配嫩膚儀一起
  • #心跳恋爱# 开分啦,三四星居多,还行其实,可能因为结局有点be,翻看短评的时候发现奔着沙雕小甜剧来看的人会因为这个打分时候减星。另外一定要坚持把作者埋下的这些
  • 曼联大水货表态不愿离队 还想拿冠军 自从去年冬窗加盟曼联以来,桑切斯的表现犹如灾难。  桑切斯在曼联的周薪高达35万镑,算上肖像权和奖金等会达到惊人的50万镑,
  • 成立大会上,邀请了深圳红树林基金会(MCF)首席公众教育研究员胡卉哲研究员,为大家作了题为《为湿地培养粉丝——创建我们的湿地教育中心》专#熬夜在身上的明显反应#
  • 逛展|无形阐释driade中国展今天去公司对面的孙科别墅看了driade的家具展,展览囊括了由Fabio Novembre、Bořek Šípek、妹岛和世、伊
  • 他一上午都兴致勃勃地在草地上专找那结着红彤彤的小果子的植物,却没有发现,倒是采了些野花扎成一束系在了小狍子的鹿角上,那海东青这回鹿角上挂的并不是肉,不满地叫了一
  • 来自今日份的NB-677终于在毕业前达成了环西湖跑 06:40-07:50简单早餐后接着展开的今日毅行 09:50-17:20看着天空从单调灰白色渐渐被沾了金光
  • 我觉得我是个有趣的灵魂 我对这世界抱有期待 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寻觅着热爱 我曾为生计奔波 也曾放弃一切 只为寻找那梦才出现过的景色 我是我自己最忠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