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是什么

前言

修学佛法最后的归趣在求证涅槃,
那么学佛修行的人,

当要彻底明白它,
不可轻易忽略它。

然而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让我来略说一下 :

一 、涅槃的意义

涅槃是梵语,
正音为波利匿缚男,
旧云涅槃,
今顺古亦云涅槃。

又名泥洹,
或云涅槃那,
皆音之讹略,
或楚夏不同。

旧译为灭度,

或云寂灭、
无为、
解脱、
安乐、
不生不灭等,

名虽异其义则同。

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 :

灭度,
即“ 灭 ”除烦恼,

“ 度 ”脱生死的意思。

寂灭,
寂谓理性“ 寂 ”静,
灭谓烦恼“ 灭 ”除。

亦可说,
证得“ 寂 ”静之体性,
自然烦恼“ 灭 ”除;

烦恼灭除,
自然证得寂静体性。

“ 智论 ”云 :

涅名为出,
槃名为趣,

谓永出诸趣生死,
则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 ——

玄奘法师则译为
“ 圆寂 ”,
此义比较来得完善,

因为寂灭、
灭度、
解脱等译,

不过仅约断德方面,
言断灭生死烦恼。

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

今略释之 :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
“ 圆 ”;

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
“ 寂 ”。

简单的说 :

即德无不“ 圆 ”,
患无不“ 寂 ”。

详细的说 :

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 圆 ),
三惑烦恼彻底清除,
二种生死完全度脱( 寂 ),
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

回复
“ 圆 ”明“ 寂 ”照的本有心体,

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

这就是涅槃的境界 ——
圆寂。

圆约进善方面言
( 成就一切福德 );

寂约灭恶方面言
( 断惑灭苦 )。

据此研究起来,
圆寂似乎大乘无为的涅槃,

寂静、
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
圆寂也就是指得
“ 圆明寂照之真心 ”。

因为它 ——
真心 ——

本具一切功德( 圆 ),
永离一切烦恼( 寂 )故。

成佛即证此真心,
故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
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
因此不能证得。

所谓迷则颠倒梦想,
悟则究竟涅槃。

当知梦想,
根本是由本觉真心而起的,
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

即证一分真觉
( 如镜子去一分尘埃,
即现一分光明 ),

乃至全灭全证。

至此则一切功德无不复归
“ 圆 ”满,

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
“ 寂 ”,

是证到大乘究竟涅槃的境界。

二 、涅槃的种类

现在再来把它的种类介绍一下 :

涅槃有二种,

一 、有余,
二 、无余,

要详细明白它当分三段来讲 :

( 一 )就小乘方面 :

证得阿罗汉果,
对于招感生死业因的见思惑,
虽已断尽而更不生起,

但尚有前业所招的生死果报身未灭
( 生命体犹存 ),

叫做有余涅槃
( 尚有余此有漏依身的生死苦果可灭故 )。

若连以前烦恼业所受之身亦灭,
更不随业受生死,

叫做无余涅槃
( 无余外生死苦果可灭故 )。

换言之 :
不但招感生死之本的心理上之烦恼业惑已经解脱,

即众苦所聚的生理上之现实生命体亦同称解脱,

此为无余涅槃。

以上为小乘的有余、
无余涅槃
( 此有余、
无余同为一体,

因同断见思,
同证真理。

其不同处,
唯在有漏依身上灭,
未灭上分 )。

( 二 )就大乘方面 :

若变易生死因尽为有余涅槃,
变易的果尽为无余涅槃。

此为大乘的有余、
无余涅槃。

( 三 )就大小相对言 ;

小乘所证涅槃为
“ 有余 ”,

因为它仅断见思烦恼,
灭分段生死而已,

尚“ 有 ”其“ 余 ”的尘沙、
无明烦恼未断,

变易生死未了,
故曰有余。

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
则为
“ 无余 ”,

因为它是三惑全断,
二种生死永灭,

再“ 无 ”其“ 余 ”的烦恼可断,

生死可了,
故曰无余。

此为大小相对的有余、
无余涅槃。

又近代的学者说 :

果报身未灭为有余
( 虽惑断而身尚在 )
待果报身灭时,
始称为无余的涅槃。

更对于小乘和大乘涅槃的分解,

详细可再分为三点说明 :

1 、小乘灭生死而涅槃,
大乘达生死即涅槃,

这叫做本性寂灭非寂灭异,
此其一也。

2 、小乘唯断界内见思,

大乘并断界外
( 三界外 )
尘沙、
无明,

这叫做界内界外断惑异,
此其二也。

3 、小乘无身无智,
未彻证法身般若之德;

大乘则身知具足,
众德圆备,

这叫做众德具不具异,
此其三也。

我来引一段经文补释这众德具不具的道理,
使读者易懂。

“ 法华玄赞 ”二云 :

“ 一 、真如之体灵明妙觉,
名为般若 ”;

彼为觉性故也。

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
故不名般若。

二 、真如之体出所知障,
名为
“ 法身 ”;

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

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
故不名法身。

三 、真如之体众苦都尽,
名为
“ 解脱 ”;

彼离分段变易故。

小乘之涅槃唯离分段,
未脱变易,
故非圆满解脱。

据上所说,
小乘涅槃所断的是见思烦恼,

所灭的是分段生死,
所证的是偏空真理,
所以它的生死因便是见思烦恼,

它的生死果即指有漏依身
( 为有漏烦恼感受生死所依之身 )。

大乘涅槃,

所断的是尘沙、
无明烦恼,

所灭的是变易生死,
所证的是中道实相理。

此则以尘沙、
无明为变易生死因,

空及二边之法相为变易生死果。

二乘人灭分段生死,
不受后有而入涅槃。

大乘菩萨及佛虽变易生死,
息妄归真,
而证无余涅槃。

或云 :
“ 佛息应身之化,
归于真身之本 ”

谓之无余涅槃。

总之,
二乘所证涅槃,
它的本体是见思烦恼永寂,
偏空真谛理显现。

菩萨所证涅槃,
它的本体是尘沙烦恼永寂,
但中俗谛理显现。

佛所证的涅槃,
它的本体是无明烦恼永寂,
实相中谛理显现。

小乘虽然不算圆满解脱,
可是它已能了脱分段生死,

因此,
亦得称为涅槃 ——
小涅槃;

三德中仅具解脱一分。

至于大乘所证的涅槃,
可就不同了,

它是圆断烦恼、
圆满解脱、
圆证三身、
圆获三智;

那法身、
般若、
解脱三德具备,

常乐我净的四德不缺。

此外还有性净涅槃、
无住涅槃,

合前有余、
无余为四种涅槃。

有余、
无余是三乘共证,

凡夫无分;

性净涅槃是凡圣同具;

无住涅槃是佛果独证。

今略说明之 :
“ 性净涅槃 ”

谓诸法自体,
性本空寂,
不假他修,
法法平等,
圣凡不二的理性。

“ 无住涅槃 ”
是说不住生死,
不住涅槃,

因为它是福慧圆满,
更无所求。

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

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

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
( 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 );

以大智故不住生死
( 不被无明所迷,
业力所转 ),

故云无住。

结语

如上所明,
涅槃是学佛修行最后的归趣,
不消说它当然是个无法估价的圣果。

嗟嗟!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
竟以涅槃认为是死的别名,
这是根本错误的!

要知道,
它 —— 涅槃,
乃诸佛圣者所同证的圣果,

是由历劫辛苦,
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

就以小乘涅槃来说 :

并不是个个死了就能即证涅槃。

请大家认识清楚为幸!

檀香木,
又名旃檀,
能作香料焚烧,
亦可入药。

如《 一切经音义 》中注释说 :

旃檀,
谓白檀能治热病,
赤檀能去风肿,

皆是除疾安身之药,
故名与乐。

时至今日,
用来制造佛珠的檀木,
以黄檀和紫檀居多。

尤其是紫檀,
因其木材坚实,
纹理细密,
色泽紫红,

加之有馥郁的香气,
被列为佛教五香

( 沈水香、
白檀香、
紫檀香、
娑罗香、
天木香 )之一,

更为人们所钟爱。

( 五 ) 其它种类

这一项的涵盖面非常广泛。

可以说,
除了上述的珍宝类、
菩提类、
宝玉石类、
果实 ( 核 ) 类、
竹木类之外,

皆应属于此项。

牛角、
牛骨、
犀角、
象牙等由于律制所限,

一向被汉传佛教所排斥,
却深受藏传佛教的喜爱,

藏传佛教甚至还有用人头骨来制造佛珠的,
佩带或持用这些佛珠,
也就更能使人了知生死的本来。

同时,
还会使人感受到一些神秘的宗教气氛。

除此之外,
还有用陶瓷、
紫砂、
雕漆等质料做成的佛珠,

这些形态各异的佛珠,
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五 、加功用行 ——
佛珠的持用方法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
所以历来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

在经典当中特别强调,
持用不同质料的佛珠,

其念诵的功德利益,
也有胜劣的差异。

如《 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 》中,
佛告大众言 :

汝等善听,
我今演说受持数珠校量功德获益差别。

若有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
为欲自利及护他人,
速求诸法得成验者,

其数珠法应有如是,
须当受持 :

若用铁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五倍;

若用赤铜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十倍;

若用真珠、
珊瑚等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百倍;

若用木槵子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千倍,

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
应受此珠;

若用莲子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万倍;

若用因陀罗佉叉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百万倍;

若用乌卢陀罗佉叉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千万倍;

若用水精为数珠者,
诵掐一遍得福万万倍;

若用菩提子为数珠者,
或用掐念,
或但手持,

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不可算数,
难可校量。

此外,
在《 摄真实经·建立道场发愿品 》卷下、
《 守护经 》、
《 瑜伽念珠经 》中,

均以菩提子珠的功德最为殊胜。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 :

为什么菩提子珠具有如此大的功德呢?

在《 曼殊室利咒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里边,

文殊菩萨为大众讲述了佛陀往昔因地当中的一段故事,

以释群疑 :

以何因缘我今偏赞用菩提子获益最胜?

曼殊室利菩萨言 :

乃往过去有佛出世,
在此树下成等正觉。

时一外道,
邪见坏心,
毁谤三宝。

彼有一男,
忽被非人之所打杀。

外道念言 :

我今邪见,
未审诸佛有何神力。

如来今既在此树下成等正觉,
若其实圣,
树应有感。

即将亡子卧菩提树下,
作如是言 :

佛树若圣,
我子应苏。

以经七日,
诵念佛名,
子乃重苏。

外道欢喜赞言 :

诸佛有大神力我未曾见,
佛成道树现此希奇甚大威德,
难可思议。

时诸外道闻此事已,
舍邪归正,
发大菩提心,
信佛神力不可思议。

以此因缘,
世人皆号为延命树。

其菩提树遂有二名 :

一名菩提树,
二名延命树。

不管怎样说,
选择一串菩提子的佛珠,

在心中念诵经文、
咒语或佛菩萨的圣号,

可以驱除烦恼,
消除报障,
增加智慧,
利己护人,
对于帮助我们修行实在是大有裨益。

前面讲过,
佛珠可分为三个种类,

即持珠、
佩珠、
挂珠,

而一般的念佛者,
大多选用持珠。

持珠的姿势,
亦可分为二种,
单手持珠与双手持。

单手持珠,
大多用于站立、
经行的时候;

而双手持珠则是打坐时经常采用的姿势。

其方法是将佛珠置于两手之间,
呈交叉状,
把母珠放在一侧,
掐捻一周,
回至原处即可。

其实,
根据《 佛像图鉴 》一书记载,

历来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势皆无定法,

左手、
右手、
单手、
双手、
提高、
垂下、
平胸、
齐膝,

各种动作都有,
但求其
“ 方便 ”而已,
所以我们也就不必强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过程中,
经常有人会遇到要不要跨过
“ 佛头 ”
( 母珠 )
这类问题。

因为在经典中曾有 :

珠表菩萨之胜果,
于中间绝为断漏。

绳线贯串表观音,
母珠以表无量寿。

慎莫蓦过越法罪,
皆由念珠积功德。

经有记载,
故而才有此一说。

假如念诵者,
纯以佛珠作为记数的工具,
则不必把母珠和隔珠计算在内,
念诵时轻轻捻过便是。

如是念诵的人,

除了把佛珠当作精进、
记数的工具外,

还希望藉着它来体悟更多佛理的话,
当手捏到隔珠的时候,

可用 “ 佛、法、僧 ” 三宝,

或 “ 戒、定、慧 ”
三学来观想,

当手掐到母珠的时候,
也同样可以观想佛的相好光明,

同时再逆时针朝相反方向捏念,
即可解决此类问题了。

佛珠除了拿在手中起念诵记数的作用以外,
还可以挂在颈部充当挂珠,
或缠绕在手臂上起到佩珠的作用,

这些都是具有深刻含义的 :

二手持珠当心上,
静虑离念心专注,
本尊瑜伽心一境,
皆得成就理事法。

设安顶髻或挂身,
或安颈上及安臂,
所说言论成念诵,
以此念诵净三业。

由安顶髻净无间,
由带颈上净四重,
手持臂上除众罪,
能令行人速清净。

若修真言陀罗尼,
念诸如来菩萨名,
当获无量胜功德,
所求胜愿皆成就。

再者,
密教中由于三部
( 胎藏界 )、

五部
( 金刚界 )
修法之不同,

对于佛珠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与平时常用的佛珠相比,
是有所不同的。

据《 苏悉地羯罗经 》说 :

“ 佛部用菩提子珠,
观音部用莲花子珠,
金刚部用噜椰罗叉子珠。”

又据《 守护经 》及
《 瑜伽念珠经 》说 :

“ 佛部用菩提子珠,
金刚部用金刚子珠,
宝部用金等诸宝珠,
莲花部用莲花子珠,
羯磨部用种种和合珠。”

又近人金安一居士所著
《 密宗辑要 》一文说 :

“ 修增法用琥珀珠,
修息法用水晶珠,
修坏法及长寿法用珊瑚珠,
修诛法用人头骨珠,
修观音法用菩提子珠,
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

另外,
密教的经典对掐捻佛珠的指法也有详细规定。

从五部而言,
《 摄真实经 》中记载 :

佛部以右手拇指与食指掐之,
金刚部以右手拇指与中指,
宝部以右手拇指与无名指,
莲花部以右手拇指与小指,
羯磨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合捻之。

从三部而言,
《 苏悉地经 》中记载 :

佛部以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的指尖相合,
中指与小指直立,
食指略屈附于中指中节以掐之;

莲花部以拇指与中指指尖相合,
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金刚部以拇指与食指指尖相合,
舒展其余三指而掐之。

结束语

佛珠本是作为僧众道具出现并被保存至今的,

如《 释氏要览 》卷中
“ 道具篇 ”引
《 中阿含经 》云 :

“ 所蓄物,
可资身进道者,
即是增长善法之具。”

可是随着年湮代远、
律制久芜,

许多道具已经名实俱废了,

如齿木、
滤水囊等即属此例。

而佛珠不但未被废置,
反而更加承顺世间,

可以说早已成为那些
“ 与佛有缘 ”众生
“ 有善根 ”的表征了。

正因如此,
我才在几十种法具中,
选择了
“ 佛珠 ”
一项加以详细介绍。

这篇文章对于佛珠的种类、
数目、
质料等,

就自己所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了知这诸多的
“ 相状 ”。

《 金刚经 》说 :

“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说明众生修行,

无论诵经、
念佛、
拜佛,

都不要
“ 执相 ”,

而佛珠也是作为
“ 相 ”之一种而存在的。

所以当我们在使用佛珠时,

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
颗数和质料才好。

只要我们能做到
“ 静虑离妄念,
持珠当心上 ”,

也就可以早证菩提、
成就涅盘了。

  08积功累德第八(1)
  积功累德第八(1)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功德,说不能尽,是故品名‘积功累德’。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
  法藏菩萨于佛及天人大众中,宣发以上之‘弘誓愿’。‘弘’者,广也。《法界次第》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弘誓愿者,泛指佛菩萨弘大之誓愿。今言‘斯弘誓愿’,则专指法藏菩萨之四十八愿也。发斯愿已,由愿生起无边殊胜妙行。
  本品开章明义,其第一句,直曰:‘住真实慧’。此一句子,乃一切妙行之大本,为无量人天开正眼。本经《德遵普贤品》曰:‘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大教缘起》曰:‘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今云:‘住真实慧。’此三句虽各有异,而其真实则不二也。真者,真如也。实者,实相也。《观佛三昧经》云:‘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穷极真如实相之源底曰真实之际。当来一切含灵,皆因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脱者,真实之利也。能显此真实之际,惠此真实之利者,即此真实之慧也。慧者,《大乘义章二》云:‘据行方便,观达为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是乃以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方名慧也。‘真实’者,《大乘义章二》云:‘法绝情妄为真实。’故即离妄之本真,亦即自性清净心。《大乘止观》曰:‘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亦名法身,亦名如来藏,亦名法界,亦名法性。’又《教行信证》曰:‘无为法身即是实相,实相即是法性,法性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如。然则弥陀从如来生,示现报应化种种身也’。故知‘真实慧’者,即真如、实相、自性、佛性、自性清净心等所诠理体之照用。简言之,‘明心见性’是明本体也。于此彻透,安往如如,从体起用,即为‘住真实慧’。又真实际者,法身德也。真实利者,解脱德也。真实慧者,般若德也。今三真实,亦即涅槃三德,如伊字三点,非并非列,不纵不横,即一即三,即三即一也。今经于妙行之先,首曰‘住真实慧’,此诚画龙点睛之语。住真实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继云:‘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者,无间无杂也。‘一向专志’者,心志专一也。‘妙土’者,精美绝伦,不可思议之国土也。‘庄’者,恭也,正也,盛饰也。‘严’,尊也,肃也,装也。可见‘庄严’二字,可以俗语解为以尊重、恭敬、正肃等等善美,而装饰之。今大士妙德是能庄严,妙土是所庄严,以万德融成妙土,是谓‘庄严妙土’。
  ‘住真实慧…庄严妙土’是极乐净土之大本,普贤妙行之纲宗。本经《礼供听法品》阿弥陀如来开示十方来临之正士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道破净土真因。与今所云一味无差,互为表里。盖一切空无我,仍求净土者,是真实慧也。专求净佛土,安住一切空者,是真庄严国土也。无生可度,终日度生。庄严佛国,佛国离相。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远离二边,妙契中道。圆修圆证,弹指圆成。故曰:此即弥陀大愿之本,普贤大行之宗也。盖明真实之体,方起真实之慧。住真实之慧。故能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如珠发光,还照珠体。故极乐水鸟树林一色一香,悉皆圆明具德。一一皆是圆圆果海。皆是真实之际也。复因一一是弥陀大觉真心,果觉妙德。一一又是我等当人自心本具之如来智慧德相。弥陀所显,乃我本心,是我家珍,非从外得。发心念佛,正似珠光,还照珠体。亲切自然,不劳功力。是故能广施真实之利也。本品表法藏大士修如是之妙因,故证得净土法门如是之妙果也。
  以上三句是总纲。‘所修佛国’下四句表所严净之佛国。‘开廓广大’。‘开’者,张也。‘廓’者,空也,大也,虚也。故‘开廓’者,空阔之貌。《往生论》曰:‘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开廓广大’之义。《净影疏》曰:‘开廓广大,明土广也。’《嘉祥疏》曰:‘廓以安众为义,明净土广安往生之众,荡然无限极也。’憬兴师解云:‘无量德成故。’综上三说,盖佛国开廓广大者,乃法藏大士无量妙德之所成。国土空旷无有涯际,能广容无尽往生之众,无有极限也。
  ‘超胜独妙’。‘妙’者,《法华游意》云:‘妙是精微深远之称。’又《大日经疏一》云:‘妙名更无等比,更无过上义。’是谓无比无上为妙。又如《净影疏》:‘超胜独妙,明土胜也。’《会疏》云:‘超胜独妙者,明非特广大,其中庄严之事,身土依正,皆悉第一无比,超诸佛刹,最为精。故谓超胜。唯此一土,最不思议,故言独妙。’此下复举七事,以显极乐之独妙。疏曰:一、‘谓法报应化,所出本国故’。其中‘本国’,即指极乐。谓极乐乃法身佛、报身佛、应化身佛,三身果佛之土。故超诸应佛之化土也。二、‘佛身光寿超过诸佛故’。因弥陀为佛中极尊,光中之王,寿命无量也。三、‘名号利益,独出难思故’。谓弥陀圣号,名闻十方。若有闻者,至心信乐,十念必生。闻名信受,速至菩提。诸佛同宣,十方共赞,故云‘独出’。复以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以闻名故,住三摩地,证不退转。功德无量,是以‘难思’。四、‘令五乘齐入报土故’。五乘者,(一)人、(二)天、(三)声闻、缘觉、(四)菩萨、(五)如来也。报土乃法身大士之所居。今命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悉可圆登报土,故云‘独妙’。五、‘二乘、根缺、女人类,顿转一乘故’。一登彼土,悉皆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乘大白牛车,一如来乘。故曰顿转一乘。六、‘往生正因,易修易获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往生正因。无论男女老少智愚忙盻,人人能行。甚至五逆罪重,地狱相现,临终苦迫,观想难成,仍可称名,而得往生。故云‘易修’。信愿持名,十念必生,故曰‘易获’。七、‘生后得果,太顿太高故’。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即得往生,迳登不退。故曰‘太顿’。带惑凡夫,横生彼土,便是阿鞞跋致,位齐补处。故云‘太高’。此诚十方之所无,故云‘独妙’。如《礼赞》曰‘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国最为精。’也。
  ‘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建’,初兴也。‘立’,终成也。‘常’,恒也。‘然’,如是也。‘衰’,浸微也,弱也。‘变’,更也,易也。‘建立常然,无衰无变’者,谓一经建立,恒常如是,无有衰弱、减退与变坏等相。《净影疏》云:‘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明土常也。’又《嘉祥疏》云:‘建立常然者,于此间(娑婆)坏劫,而彼(极乐)无改,相续常然。’憬兴师云:‘建立常然者,因满果立,无改异故。无衰无变者,不为三灾之所坏故。’(三灾者,水、火、风。)
  又望西《无量寿经钞》依善导大师教,于上经语深有发挥。今依其义,以释经文:据《佛地论》‘常’有三种:(一)本性常、(二)不断常、(三)相续常。又据《三藏法数八》曰:‘(一)本性常者,即法身也。谓法身本性常住,无生无灭也。(二)不断常者,即报身也。谓报身常依法身,无间断也。(三)相续常者,即应身也。谓应身于十方世界,没已复现,化无穷尽也。’又《华严演义钞卅四》又‘自性,即凝然常’指法身。善导大师《事赞》云:‘极乐无为涅槃界。’又云:‘无衰无变湛然常。’可见今之经文,所云常然等,即本性常、凝然常也,法身也,自性也。是故常然,无衰变也。
  望西设问曰:‘既是修因感果之土,而亦有始,宁容得言,非因非果,凝然常耶?’复自答曰:‘修因感果,是始觉智。无为凝然,则本觉理,始觉究竟,无非本觉。如《释大衍论》云:“若得始觉,还同本觉。”谈能证曰(谈到能证之时曰):虽似有始,至所证时,始本不二,本有常住。’望西末后数语,宜著眼。谈者,说也。至者,到也。在有说有证之日,虽似有始。当到家时(即至有所证时),言语道断,一切不二,本有常住。以上皆引申望西之说。
  此下复据密部《大乘密严经》云:‘佛已超过彼,而依密严住。极乐庄严国,世尊无量寿。’又云:‘密严净土,超诸佛国。如无为性,不同微尘。此密严中,诸佛菩萨,并余国土,来此会者,皆如涅槃。’《密严经疏》云:‘如无为者,密严土者,即是诸佛他受用土,于法性土,以悲愿力建立故。此净土如法性土,离无常过。以是故说,如无为性。’又云:‘今此密严藏,但于清净如来藏心之所现,故非微尘成。’依上经疏,极乐乃如来妙心之所现,法性妙土之所成,非如其它世界乃微尘聚集之一合相。微尘者,非指尘埃,乃组成物质小而又小之粒子。前所知者电子为最小。今已发现更有小于电子者,暂名夸克。现科学家亦知夸克亦非最小,此小而又小者,亦不可穷尽(自一九八○年后,科学家发现微中子,它在空间所占之区域,只等于一个电子一百亿分之一。彼等弥漫于太空之中。微中子能穿透十亿公里厚之铝板或钢板,如穿薄雾。)。如是小而又小之粒子,即是微尘之义。今经谓:极乐与密严,皆非如是粒子之所成,举体是如来妙心,是当人自性。故不生不灭,无衰无变,凝然常住,‘如无为性’。 https://t.cn/RTv4Kyo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宁艺卓[超话]# #宁艺卓名品画报# 一则重要的招新公告随着科切拉结束,以及接下来要迎接的回归,我们将近期的工作复盘下来,各个工作组都面临着人手或动力不足的
  • 正当她下潜想要更近地进行观察时,却发现这条鲨鱼的头部不见了——它几乎完全消失在了另一条鲨鱼的大嘴里。隐蔽在海床上的伏击者对自己的近亲发起了毫不留情的袭击。
  • 但愿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都能有属于自己真正的朋友,互帮互助,彼此呵护,彼此珍惜,只有这样,我们的友情之花才会常开不败,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愈走愈宽,越来越精彩!大
  • 这是你一直在寻找的新中式嫁衣含金量超标的绝美金色秀禾打破传统印象的绝美金色秀禾服✨用最时尚的方式演绎来自于中式的温婉马鞍山婚纱#丽莎嫁衣##婚纱# 当涂婚纱#和
  • 而如今,又有一队加入到了竞争,那便是意甲升班马蒙扎,根据意天空报道,蒙扎正在密切关注卡瓦尼,并打算在合适的情况下果断出手得到这位昔日巨星利桑德罗-马丁内斯 阿贾
  • #新闻资讯#【“江家艺苑”芳容初现 本月13日正式开园】 作为锦城绿道一期工程的项目之一,让人期待已久的江家艺苑何时正式开放,其才华和颜值有多惊艳?【锦城绿道公
  • 弟弟秦泽只想做一枚安静的美男子,奈何姐姐秦雅频频启动姐弟互换的“伪装者”计划。#网剧今天开始做明星##剧集资讯#▌#NTP潮仔种草机# | #CONVERSE#
  • ”心中有着各色的梦,但到年岁渐长,方才顿悟:“这一辈子,把你本职工作努力做好,就很不容易了。”不舍掉失去的东西,就会永远活在痛苦之中,“舍”不是懈怠或软弱,而是
  • 我们都爱笑,但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我们都挺累,但人只活一回又何苦身心疲惫。我们都爱笑,但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我们都挺累,但人只活一回又何苦身心疲惫。
  •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优点。做人如水,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
  • 他分析认为,而乌克兰认为,“无担保中立”模式无法保障其安全,担心此次俄乌冲突再次上演,因此反对采取瑞典、奥地利模式。不过,但据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
  • 但我要指出的是,打造活力城市的途径不只这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区域联动,直接的说,是城市与区域的联动,而这种联动,既是城市对区域发挥引擎作用的过程,又是促进
  • 【陕西实现低保等社会救助“掌上办”全流程全覆盖】“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困难群众无法出门申请救助。省民政厅2月15日上线了陕西救助核对服务微信公众号,为困难群众提供
  • 为啥交流群不发,一是交流群都是事实客户,不想惹人厌(做个文明的业务员);二是,发了容易被T,还不如找里面聊期货的私加,需要就沟通,不需要不强推。(电销篇,仅供参
  •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你的人生取决于“当
  • 知你逞强背后的说谎,挺你人生奋斗的方向,懂你不为人知的忧伤,更气你照顾不好自己的模样。知你逞强背后的说谎,挺你人生奋斗的方向,懂你不为人知的忧伤,更气你照顾不好
  • 来十个这样的闪送员用户东西也不用送了!!
  • 值得一提的是,压油沟项目坚持“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彻底改变了压油沟村贫穷落后的局面,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乡村旅游扶贫、文农旅融合发展的脱贫
  • BVM TEAMS 2022春夏系列「Family Fairytale」灵感来自于设计师 LERRY 的母亲以及她喜爱的童话世界,家里被母亲精心照料下的美丽花朵
  • 1甲子年(1984年)、丙子年(1996年)、戊子年(1948年、2008年)、庚子年(1960年)、壬子年(1972年)出生的人属鼠,在五行上属水,适合住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