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印象#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九台区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高位推动 汇聚乡村振兴合力
  “做好‘三农’工作是农村发展的重头戏,各乡镇街道、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对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乡村振兴总体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以‘四集四引’为根本路径,以‘三区两改一建一整治’为载体,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促、共同发展、加速推进农村发展步伐。”九台区委书记闫旭说,乡村振兴造福的不仅仅是九台百姓,对推动全省‘一主六双’产业布局落地、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凝心聚力起好步,奋楫扬帆开新局。九台区委、区政府把乡村振兴行动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焦农民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目标任务,坚持把乡村振兴行动牢牢抓在手上,顶层谋划推进,凝聚起了全区上下协调一致的合力。
  顶层设计,真抓实干。九台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以“建三区、强四带、兴五业”总体发展战略为抓手,明确乡村振兴“三区、两改、一建、一整治、一攻坚”工作重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乡村建设行动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督查落实亲自推动,分管副职破解难题、狠抓落实。截至5月末,先后召开了全区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现场推进会4次,举办了乡村五大振兴各类专题培训班5期。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硬件基础。2020年,区财政列支2000万元,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及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幸福九台民生行动计划;区财政列支3026万元用于粪污资源化利用;中转站投入1400万元,垃圾收集费用投入2600万元;累计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58亿元,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乡村建设行动步伐不断加快。
  高位规划,整体推进。九台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编制出台《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实施意见》《乡村建设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为乡村建设行动提供了根本遵循,实现了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2021年,九台区以“四集四引”为引领,促进土地集约、人口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成、突出规划引领、政策引领、双轮引擎、模式引路,努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九台特色的美丽宜居宜业乡村建设新格局。
  众人划桨开大船,在九台乡村振兴的大路上,从区委、区政府领导、区属各局委办到乡镇村屯,上下协力共同奏响大合唱。

  “九台模式” 为乡村产业赋能
  产业兴,则乡村活。多元立体的产业链条、创新多样的产业模式,成为九台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基石。
  谈到产业发展,清水村党总支书记、致富带头人单海龙这样总结,清水村探索形成了“双领多平台”产业带富模式,就是龙头企业领着集体经济发展、集体领着庭院经济发展,打造服务平台、孵化平台和营销平台,实现镇域产业创富。清水村正在打造的两个项目,一个是总投资200万元的锦绣山河复绿工程,3年后产生收益,预计年收益100万元。另一个是总投资为100万元的樱花休闲旅游项目,利用闲置校舍资源,打造民宿体验项目,2年后产生收益,预计年收益30万元。
  单海龙还总结出他们发展产业的“四件法宝”。第一件是党建引领,苗木专家都是党员志愿者,村书记也是致富带头人,处处彰显党建引领作用。第二件是“互联网+”电商平台,村里开了线上苗博园,通过VR、电子商务平台推介、宣传、营销苗木花卉,成了集体服务于庭院经济的重要载体。第三件是“锦绣河山”经济联合总社。这是全省唯一的镇域集体经济合作联合组织,把小而散的村集体经济,变成组织化程度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的集体经济实体,用能人带动、项目带动,促进集体增收。第四件是九台区农村集体经济创业基金。这是全国唯一的资助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非营利性基金,募集社会资本3000万元,通过路演择优选择好项目,注入基金扶持项目发展,盈利后收益归村集体。
  红光村曾荣获全国水田工程机械化示范村、吉林省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通过“三换两集中”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是指农民宅基地换房,土地经营权换社会保障和收益,“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使用权换公益事业建设,分散居住的人口向城镇化新社区集中,分散的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集中。
  记者了解到,红光村共投资1.6亿元,历时两年建成了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的住宅楼4栋,使全村七个社406户村民都上楼入住。这里还成立了九台区红光水稻农机化生产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参与分红,分红获得的收益高于当地村民收入的50%。合作社与红光村签订“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使用权10年协议,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随之显著提高,目前,红光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村集体收入每年可达到15万元。
  在九台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千顷地、万栋棚”项目,主要采取“双低换双高”保供保收模式。“双低换双高”就是以低价位的供热保障、低门槛的融资条件,换来高标准现代化棚室、高水平贫困户收益。在热源上,九台区政府牵线搭桥,与华能电厂达成支持设施农业的供热协议,解决了制约冬季棚室发展最关键的瓶颈问题;在融资上,为棚室发放权属证,建立政担银企合作机制。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大幅降低,棚室投资主体积极性大增,并且形成了带贫、益贫的机制,优先带动周边贫困户创业、就业,一举多得。
  记者来到远近闻名的“泥土村”马鞍山,这里曾被列入省级贫困村。通过乡村振兴,马鞍山村创造出了“改革聚资本”模式。市文广旅局帮助引进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与马鞍山村及部分村民签约10年,投资300余万元打造了民宿合作社、望山餐厅、“一分田”“马鞍工坊”等旅游项目,九台区投资2500万元兴建的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落户马鞍山村并对外开放,村里还成功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马鞍山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形成以“休闲观光、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红色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2019年底,33户59人全部脱贫,全村人均收入12500元,贫困户人均收入10992元,其中产业分红人均4300元,带动210人就业增收。
  九台还有一个“龙头企业+村集体”社会资本融资模式,重点采取了“龙头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方式,建设完成22公里的波泥河大顶子村—土们岭二道沟村“百里画廊樱花大道”。按照“一村一景观、一屯一特色、一户一小品”的思路,樱花大道沿线栽植了钻石海棠、暴马丁香等50多种苗木花卉,在沿途村屯重要节点位置建设“六园”(果园、苗园、药园、花园、瓜园、游园)。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社会资本融资模式打造樱花大道,实现了“政府不投入、集体增收益、产业得发展、环境有改观”的多方共赢。
  龙嘉稻田公园、马鞍山田园综合体、城子街大贝花海、兴隆花海、其塔木红旗花海,全区年接待游客达2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1亿元……九台乡村振兴产业充当主引擎,不仅拉动乡村产业加速跑起来,也拉动乡村旅游实现新的腾飞。

  美化环境 让乡村生态文明宜居
  通过振兴战略,九台乡村实现了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高水平建设“幸福九台”,绘就新时代“富村山居图”。
  整治乡村环境,九台持续推进“五项工程”。在“村容村貌提升、生活垃圾治理、厕所改造、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治理”等“五项工程”上持续发力,统筹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让乡村建设行动真正成为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益的“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垃圾中转站24座,实现中转站全覆盖;新设垃圾箱680个、垃圾桶54184个,修缮垃圾池1820座;建设污水处理厂6个、污水管网和收集池8个,实现镇区污水全收集全覆盖;投入资金3000万元,改造农村户用厕所1万户;投资1267万元,在饮马河流经的4个街道23个村和水源地2个街道11个村建设储粪场54个,配备污水储存罐473个,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户无复养。
  美化乡村环境,九台“五大行动”环环相扣,“乡村环境提升行动、全民参与共建行动、乡村旅游发展行动、生态环境治理行动、典型示范引领行动”成效显著。“河长制”全面落实,全区无黑臭水体。组建448支志愿服务队,出动1.1万名志愿者进村庄、进庭院,带动群众由“被动看”变“主动干”,爱护环境成为新风尚。
  保护乡村环境,九台“五个机制”同步发力。健全完善了“考核机制、督导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宣传发动机制、长效管理机制”等五个机制。制定出台了乡村建设12个行动考核细则、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细则、河长制考核问责办法等系列考核,层层传导压力。定期深入村屯督导18次,下发通报3期、简报18期。全区统一印制并发放乡村建设行动宣传书画等17万册、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6万份、制作警示牌780个。建立健全“区督查、镇负责、村管片、组包户、户保洁”的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对全区2785个网格实行严防死守。建立健全了村庄道路清扫保洁长效机制、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等系列长效机制。全区实现了“三化”(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处理资源化)、“四步”(清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五有”(有设备、有技术、有队伍、有投入、有监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成效。
  提升乡村环境,九台两个模式并驾齐驱,一个是“四边两村一大道”绿化村庄模式,以“四边两村一大道”为载体,重点打造邱家、红光2个中心村,上河湾、其塔木2个中心镇,7个一里长街,清水、平安堡、马鞍山、桦树、大贝、双顶、石羊等25个重点村屯,初步实现了家洁、院净、村美。一个是村民适当付费模式。“每人每天五分钱,干干净净一整年”村民付费制度得到农业农村部肯定,九台先进经验推广全国。在群众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推进农业展现新质态,农村展现新面貌,农民展现新风采。
  村庄布局协调美,村容整洁生态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乡村振兴的“九台模式”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越来越多企业到这里投资,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业已形成,一个独具魅力的幸福新城区跃起在新的地平线上。

来源:吉林日报

2020年进口首次超亿吨——大豆行业如何破困局

面对当前国内外大豆市场形势,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更加专业的资本化思维、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提升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方面立足国内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一方面增强全球大豆供应链掌控能力以确保大豆进口。

  根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0033万吨,首次超过1亿吨,较2019年进口增加1182万吨,刷新2017年进口9553万吨纪录。

  我国大豆每年消费量高达1亿多吨,大豆产需缺口巨大,高度依赖进口。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大豆稳定供应面临严峻考验。2020年,国产大豆产量和大豆进口量均创历史新高,保障了国内大豆供应安全,满足了市场对豆制品、豆油、豆粕的消费需求。

  大豆进口增长迅猛原因何在

  “大豆进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养殖业特别是生猪养殖持续较快恢复。”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黄汉权说。2020年末,我国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0%、35.1%,基本恢复至非洲猪瘟疫情前的90%以上。进口大豆的主要用途是饲料,饲用(豆粕)需求旺盛,带动大豆进口创新高。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大豆贸易供应链不确定不稳定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提前进口节奏和增加储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现在我国每年大豆消费量1亿吨以上,产需缺口9000多万吨。2020年大豆进口量突破1亿吨,有效弥补了国内市场产需缺口。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张利晨认为,目前我国大豆市场已经形成食用和饲料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国产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植物油和蛋白粕需求,20%加工成油脂,80%加工成豆粕。

  虽然国内大豆供应无虞,但是从去年初至今,全球大豆价格一直持续上涨,进口大豆到岸价格每吨3200多元,国产大豆价格每吨达到5700多元,国内外大豆价差达到2000多元。

  从国际市场来看,去年全球大豆价格同比上涨20%至30%,主要是因为美国大豆产区遭遇不利天气,大豆产量及库存预期下调;南美大豆产区天气仍偏干旱,播种受到一定影响,引发对南美特别是阿根廷大豆减产的预期,后期全球大豆价格仍将高位运行。“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黄汉权说。

  从国内市场看,受食用需求拉动,大豆价格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去年新豆上市后,贸易商和加工企业积极入市收购,国产大豆价格高开高走。“目前春节临近,肉类和豆制品需求增加,企业备货、销区市场补库叠加疫情导致运输不畅的担忧加剧,对大豆价格上涨起到支撑。”黑龙江省食品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黑龙江八旗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小语说。

  增强全球大豆供应链掌控能力

  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农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逆转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从1995年的100万吨增长到2020年突破1亿吨,25年时间增加了100倍。目前我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总量的60%,但在大豆国际贸易中没有形成相应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大豆进口越多价格越高。

  对大豆采取适度进口政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当前我国大豆进口面临诸多挑战:一是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的大豆占进口量90%以上,大豆进口价格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出口政策和产量的影响;二是大豆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大豆成为焦点之一;三是疫情冲击国际市场粮食供应链,大豆进口风险凸显。

  黄汉权认为,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巨大不确定性,中国要掌握在大豆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首先要推动进口来源地多元化。除了巴西、美国、阿根廷这些传统的出口大国,增加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确保大豆进口稳定供应。

  二是以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积极维护全球大豆贸易,加大中国在大豆主产国种植基地、主要物流港口设施的投资建设,增强对国际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能力。

  三是以更加开放的资本化思维,充分利用期货市场规避市场风险,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话语权。

  要提高我国对国际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关键是要全力扶持培育中国自己的大粮商,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如今,以中粮为代表的一批国内粮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与国际大粮商相比,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据了解,美国阿丹米、邦吉、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80%的谷物交易市场份额和90%的大豆交易量。

  继续实施国产大豆振兴计划

  立足国内生产,提高国产大豆产量,逐步降低对进口大豆的过度依赖,有助于缓解国内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连续5年实现“双增长”。2020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48亿亩,大豆产量再创历史最高纪录,超期完成大豆振兴计划2020年预期目标,有效降低了大豆对外依存度。根据近10年来大豆供需平衡测算,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一直处于80%以上的水平,2015年达到88.8%的最高水平。2020年虽然大豆进口量创新高,但得益于国内大豆增产,我国进口依存度下降到84.8%,较前几年最高点下降了4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1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力争大豆播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提高单产和品质,确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国内自给。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大豆与玉米存在明显“争地”关系。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玉米种植收益高于大豆,主产区农民种植玉米的意愿增强,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今年要增加玉米种植面积,重点扩大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势必会引发玉米与大豆争地的问题。

  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下,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是集中有限的资源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对大豆等短缺农产品采取适度进口的战略。我国大豆产需缺口太大,仅靠国内生产难以满足需求,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从长期看,通过扩大面积增加大豆产量的空间有限,主要途径还需通过加强种子科技攻关,提高单产水平。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和食用大豆主销区,要以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加大食用大豆育种研究,保护大豆原始品种的纯净性,提升国产大豆品质和产量。”张利晨说。

新华网 刘慧

【加快推进羊子山地苹果马铃薯蔬菜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意见》解读】扩大品牌影响力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总体要求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提升标准化饲养水平,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屠宰深加工能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不断扩大榆林羊子品牌影响力,全面推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全产业链发展形态初步形成。以湖羊为主的肉绵羊饲养总量达到880万只,以陕北白绒山羊为主的绒山羊稳定在830万只,羊子标准化规模养殖达到85%以上,产值达到100亿元。
二、产业布局
北部风沙草滩区以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为主导,建立全国优势养殖区,主要布局养殖大县、大镇、大村和规模化养殖场,承载全市羊子 80%以上养殖量;建设集中连片优质饲草种植基地,产草总量占到全市80%以上,建成全市优质饲草核心供应区。南部丘陵沟壑区以生态化为主导,建立全国绿色优势养殖区,主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改造利用撂荒土地发展优质饲草种植,建成相对集中的优质人工草地。
三、良种繁育
(一)加快推进肉绵羊良种繁育。支持开展以湖羊为母本,杜泊、萨福克等专用肉绵羊品种为父本的肉绵羊经济杂交。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每个县(市、区)建设万只以上规模湖羊良种繁育基地不少于1个,南部六县及府谷县根据实际条件按照1000—3000只规模标准,每个县建设良种繁育场不少于1个。(二)保护提升陕北白绒山羊品种。以陕北白绒山羊繁育中心和育种村、场、户为核心,扩大优质良种群体规模,巩固提升陕北白绒山羊品种。开展品系选育,培育超细超长型、高产绒量型、高繁殖率型等品系,优化陕北白绒山羊品种内结构。
发挥山地独有优势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一、总体要求
以榆林山地苹果前生产和后整理建设为重点,以果业效益最大、果农收入倍增为目标,以苹果产业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创建为抓手,加快构建现代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强力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到2025年,全市山地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建成智能选果线15条,冷气库贮能达到30万吨,配置冷藏车50辆,建设品牌形象店100个,苹果分拣分选、冷藏冷链、品牌营销、精深加工等设施体系健全完备;苹果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果农人均苹果收入达到1万元。
二、优化提升生产基地
稳步扩大基地规模,到2025年,苹果基地面积力争达到150万亩;突出标准示范引领,到2025年,各级标准园认定面积达到总面积的80%以上;强化果品质量安全,不断扩大有机、富硒等功能苹果生产面积,支持苹果经营主体开展良好、绿色、有机农业认证;推动果旅融合发展,到2025年,创建“果游结合”美丽果园50个。
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果品精深加工、做优果品冷链贮运、抓好品牌营销宣传。
四、培育现代经营体系
到2025年,培育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经营主体5—10家、100万元以上的50家;到2025年,培育认定省、市级果业家庭农场100个,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个,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5个。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全面提升竞争力
一、总体要求
推进马铃薯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打造专业化规模化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大政策支持,依靠科技创新,强化基础建设,改进物质装备,着力构建马铃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巩固和拓展产业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到202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鲜薯总产量500万吨以上,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优质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85%,鲜薯贮藏能力达到10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30%;全力打造榆林“沙漠绿色土豆”品牌;力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把榆林建设成为全国最优、国际知名的菜用商品薯基地。
二、优化区域布局
以资源承载力为前提,结合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布局,南部丘陵沟壑区重点发展优质菜用薯,兼顾淀粉薯,到202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20万亩以上;北部风沙草滩区重点发展优质菜用薯,兼顾专用加工薯,到2025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80万亩。
三、加快基地建设
(一)推进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等项目建设资金,以优质农产品基地为重点,完善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年建设绿色高产基地30万亩。(二)创新生产方式。重点支持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扶持马铃薯产销专业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开展草田轮作、草薯轮作示范,探索喷灌改滴灌试点,促进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三)加快适用技术推广。集成创新适应不同马铃薯生产区域和不同品种特点的配套栽培技术和体系,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推动提质增效
一、总体要求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目标,统筹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努力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产业服务体系,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努力扩大榆林大漠蔬菜品牌影响力,全面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8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高山冷凉蔬菜基地稳定在30万亩以上;集约化育苗体系基本完善,重点县区优质种苗供应量占总需求量80%以上;榆林大漠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7%以上;全市蔬菜预冷保鲜能力达到60万吨;全面打造“榆林大漠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力争蔬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
二、产业布局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一线两岸”蔬菜产业区域布局,重点打造长城沿线蔬菜生产区和无定河沿岸设施瓜菜生产区两大板块。推进蔬菜产业向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发展,不断提高优势区域蔬菜产业聚集度。长城沿线蔬菜生产区重点建设标准化塑料大棚生产基地和高山冷凉蔬菜基地,形成以辣椒、胡萝卜、芹菜等优势单品为“拳头”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定河沿岸设施瓜菜生产区重点建设标准化日光温室生产基地,形成瓜菜、食用菌、时令水果等种类齐全、品种多样的设施瓜菜供应基地。
三、加工流通
提升产业加工水平和蔬菜流通能力、增强示范带动能力。
优化区域布局 提升玉米产能
一、总体要求
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大优良品种和集成技术推广,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水平,着力构建玉米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到2025 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亩产提高至600公斤,总产量达240万吨左右,产值达到50亿元。
二、藏粮于技
(一)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示范推广一批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宜机收的优良品种,努力提高玉米良种覆盖率,开展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等关键环节技术研究攻关。积极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每年实施60万亩。(二)提升机械化生产水平。在耕、种、管、收环节引进推广适宜我市不同生产区域的农机具,探索适合我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模式,重点突破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到2025年,全市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三)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国内一流农业信息化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遥感技术在种植面积、长势观测、产量预测、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应用,打造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一体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0个。
三、主体培育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加工仓储能力建设、推动种养融合发展、加强金融保险服务。https://t.cn/A6c8FS28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日一善[超话]#【[太阳]较好不吞必hui仅限本超带链】爱就像一棵树,它自行生长,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内心,甚至在我们心灵的废墟上也能继续茁壮成长。这样一个优
  • 下一步,大莫古镇将加大宣传力度,继续完善河库管护长效机制,让居民群众都自觉参与到河道保洁工作中,共同保护水库环境,相互监督不向河道内抛扔废弃物,共同创造洁净、优
  • 定力最强的小牛牛[可爱]认定了一件事就会一直做到,不会受外界影响干扰,他们有底线分寸底线,的确有时迟钝点也不是很迟钝,有敏感,比其他星座第六感比较强,语言口才表
  • 【滨海新区15家企业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公告,公布了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滨海新区高新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赛诺医
  • 2月23日13:00左右在呼铁佳园A区核酸采样点采样,13:30在小区内11号楼下金顺和超市购物。2月22日14:54自驾去内蒙古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做核
  • 引章去茶坊是被三娘说了之后想去茶坊找盼儿姐道歉的,结果看到顾盼两人抱抱,跑去沈家是因为觉得好姐妹什么事情都瞒着她,不是嫉妒盼儿。三娘对他们苦口婆心道:“在京城读
  • 上次全民K歌唱歌遇到个陌生男人,北方的,他说他175好像是,还说自己矮得不行,然后问我对象多高,我骗他说168,反正我觉得挺高的,可他听完后很嫌弃的说168高吗
  • 又是什么把她们拯救于水火之中,带她们远离痛苦走向幸福[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今天的走进科学就带大家走进大姨妈,走进BiuBiu卫生棉条的世界#滕州##有条
  • 留一隅,不留意,任其花开雨打,任其叶落霜染,隔日再看,无心之处,最是怡然。一时心静了下去,再看那些费心事,徒劳何益,再看那些无意处,无心而如意。
  • 流年,落花;花落,流年,原来,趟过光阴的河,愿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缘来,你我相遇,缘去,你我分别,缘起,自然还能重逢,缘灭,或许
  • 不是我一个人中招[偷笑]大师兄可能明天要提刀来找我了[跪了]ps:今天衣服穿反一整天,下班了老林才发现,我不要面子的吗,为什么没人跟我说[泪]选择学鸭学的原因是
  • 这种欲望像是身上哪儿痒,不自觉想挠一下——而这种好奇,才是我们在撩人的时候需要使用的。”是的,你是吸引到他的关注了,可是你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那种吸引力的
  • #爱优牙[超话]#【上爱优牙,查医生】每个牙套生在决定矫正的时候都需要走这么一遭:那就是选择一位医生,面诊,定方案,戴牙套。靠自己去找是可以的,但是有点费时间,
  • 当你以十年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常识与规则变化。当你以一生为投资周期,看到的是时代、人性和规律。
  • 人心,永远是相互的,要想被人真心对待,首先你要真心待人,要想受人珍惜爱护,首先你要对人守护。人心,永远是相互的,要想被人真心对待,首先你要真心待人,要想受人珍惜
  • 为人做事,无论是愚蠢的还是善良的,善良的心是资本;生活是一种生活,无论可以说是有能力的,还是保持正直的关键。人生如果一帆风顺,没有挫折与困难,哪有岁月给你带来的
  • #快乐驴途[超话]##深圳徒步网[超话]##不止旅行# 是否想体验一下飞翔的感觉?详情查看#深圳徒步网[超话]##深圳徒步[超话]##快乐侣途[超话]#那玛峰攀
  • (河北日报) ​​​​ 9月26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曝光了2017年第三批终生禁驾名单我们来看看都谁注意注意! 今日头条 #石家庄身边事# 【河北98名驾驶人
  • 重庆市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是接入中新数据通道的首批园区之一,经与新加坡政府初步协商,计划把区块链作为中新信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合作内容,推动中新信息通信领域合作,
  • 打工人最初还沉浸在省去通勤、可以陪伴家人的兴奋当中,可没几天就发现,居家办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比如工作时间更长了、加班费没有明确说法、不少人还被降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