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輩生文的
「 六念 」念佛,
與第十八願的
「 稱名 」念佛,
有何不同?

修淨業三福者,
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亦可得生

上文談及,
佛滅後六道凡夫,
「 心想羸弱,
未得天眼,
不能遠觀 」,

又凡夫縱欲觀嚴淨佛土,
因心多濁亂,
神識飛揚,
不能息慮凝心,
觀就難成,

故釋尊指方立相,
別指西方,
使我等娑婆眾生能夠住想西方,
並仗佛慈力,
往生淨土!

凡夫雖然不能修定善觀行
( 修心 ),

但釋尊《 觀經 》
卻告韋提希夫人及未來世凡夫,
欲求生淨土者,

也可修散善三福 --
世福、
戒福、
行福等善法( 修身 )為正因,

將所修的淨業功德,
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亦可得生。

善導大師釋云 :
「 第一福 :
即是世俗善根。

曾來未聞佛法,

但自行孝養、仁、義、禮、智、信,

故名世俗善也。

第二福者 :
此名戒善。

就此戒中,
即有人、天、聲聞、菩薩等戒。

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
或有具持不具持,
但能迴向,
盡得往生。

續云 :
「 第三福者 :
名為行善。

此是發大乘心凡夫,
自能行行,
兼勸有緣,
捨惡持心,
迴生淨土。」

可知這些憑自力修持福善之機,
或聞與不聞佛法,
或具持不具持,

但至緊要至心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亦可得生淨土。

為甚麼修業三福的人要迴願,

才可往生?

此因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憑自力修福而成佛的正因,
而不是憑他力念佛而往生的正因,

由於因果不相應,
欲修三福求生淨土者,
必須普皆迴向,

願生彼國,
方可得生!

善導大師稱之為淨土法門的
「 要門 」。

為甚麼修三福迴願往生的人少,

往生大業未能成就呢?

很多欲修三福求生淨土者理解淨土法門的
「 迴向發願心 」,

以為與一般大乘菩薩教的
「 迴向 」差不多,
以致得生淨土者少之又少。

迴向發願心是
《 觀經 》
所指的
「 三心 」--

至誠心、
深心、
迴向發願心之一。

善導大師釋言 :
「 迴向發願心者 :

過去及以今生,
身口意業,
所修世出世善根;

及隨喜他一切凡聖,
身口意業,
所修世出世善根;

以此自他所修善根,
悉皆真實深信心中,

迴向願生彼國,
故名迴向發願心也。」

由此可見,
自力修持福善之機的往生正因,
不在於其人的佛法善根,
或修持功行。

事實上,
縱使能具持五戒十善等,
憑此戒福及世福等,

只能做人生天,
尚在三界,
六道輪過,
怎能憑人天福善,

得生淨佛國土呢?

欲修三福求生淨土者的往生正因,
實是在於
「 一心迴願 」,

即捨己歸佛,
捨自力修持而憑佛力攝取,

所謂
「 迴所修業,
向所去處 」!

迴捨自力修持的諸行功德,
心向佛力施予的名號功德,

亦即「 萬行不憑憑念佛 」,
所謂「 一心迴願 」者,

一心專念彌陀佛名,
一心願生彌陀淨土。

或問 :
《 觀經 》上輩生文教
「 六念法 」的
「 念佛 」,

雖是自力修持的淨業三福等諸行之一,
但也有佛力施予的名號功德,
理應亦可往生。

就往生而言,
上輩生文的
「 六念法 」 的
念佛與第十八願的念佛,

有何不同?

修行六念中,
前三念是「 念他 」,
後三念是「 念自 」

《 觀經 》上輩生文言 :

復有三種眾生,
當得往生。

何等為三?

一者,
慈心不殺,
具諸戒行。

二者,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

三者,
修行六念。

迴向發願,
願生彼國。

欲修此
「 六念法 」,
念佛求往生者必須迴向發願;

第十八
「 念佛往生 」
願指定的
「 稱名念佛 」,
是不用迴向的。

善導大師釋言 :
明「 修行六念 」者 :

所謂念佛、法、僧,

念戒、捨、天等。

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義也。

言「 念佛 」者,

即專念阿彌陀佛口業功德、
身業功德、
意業功德;

一切諸佛亦如是。

又一心專念諸佛所證之
「 法 」;

並諸眷屬菩薩
「 僧 」。

又言 :
六念中之前三念是他,
後三念是自。

善導大師續釋 :
前三念是念他,

念佛、法、僧,

其中念佛,
是專念阿彌陀佛的三業功德,
同時亦念一切諸佛的三業功德。

後三念是念自,
即自我反省。

反省甚麼呢?

善導大師續釋 :
又念諸佛之「 戒 」;

及念過去諸佛、
現在菩薩等,

難作能作,
難捨能捨,
內捨外捨,
內外捨。

此等菩薩,
但欲念法,
不惜身財。

行者等既念知此事,
即須常作仰學前賢後聖
「 捨 」身命意也。

又念「 天 」者,
即是最後身十地之菩薩。

他人早已覺,
盡捨身命,
行道進位,

但自己還未醒,
惱障多,
福慧微

修淨業三福的上輩生者,

應深切反思 :
佛已三業清淨,
自己仍在持戒;

佛菩薩已捨法無量,

包括身、命、意等,

自己仍在學捨;

佛菩薩已住第一義天,
即最後身十地之菩薩所住的天,

亦即第一義諦、
妙境界相、
無為涅槃的極樂報土,

自己仍在求生三界諸天或淨天。

對比之下,

修六念者應意識到 :

今時的佛菩薩是自己過去世的同修,
大家曾同發願斷惡,

捨命行菩薩道,
他們已因圓果熟入聖道,

所謂
「 此等難行之行已過,
三祇之劫已超,
萬德之行已成,
灌頂之位已證 」,

而我呢?

善導大師續言 :

然我等凡夫,
乃至今日,
虛然流浪,
煩惱惡障,
轉轉增多,
福慧微微;

若對重昏之臨明鏡也。

忽思忖此事,
不勝心驚悲嘆者哉!

讀到這句話真是不寒而慄,
當頭棒喝!

原來以前的同修們早已盡捨身命,
行道進位,
證果取覺,

如今還來穢土,
度脫自己;

但自己還在夢中,
愈修愈糟,
福慧微微,
出離三界,
遙遙無期,

不禁自慚形穢,
稀噓不已,
羞愧難容。
  
自力修持福善者,
因堪受善法不同,
所修持的三福善業時節,

有延、
促之異,

故此其往生的品位有九品之別。

至於乘第十八願往生者,
同一念佛,
乘佛願力,
仗佛功德,

皆是彌陀正覺淨華化生,
超越品輩等分別想而得生。

《楞严经》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第四十段)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镜,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如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原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详,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佛说:阿难!有些众生,因别业所生妄见,如同得了眼病的人,看灯光就有圆影,就像真实境界一样,这是因为得了眼病才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眚病造成的错觉,眚病即眼病,是“见劳”所致,不是色影造成的。
“见”是所见、“劳”即烦恼。意为幻相是生于无明烦恼的所见中,不是物质世界和色尘外境造成的。眼病所见之彩色圆影,比喻为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总括为身心内外世界,这身心内外世界犹如彩色圆影,层层叠叠,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这眼花缭乱的东西本就虚幻,若误以为实,即是非正确的凡夫知见或外道的邪知邪见。这些妄见,也不能责怪得眼病的人,因他确实不知自己的所见是因眼病所生的妄见。
佛对阿难说:如你今日,以眼观看这山河国土及诸多的众生,这些都是你无始以来就像得了眼病者所看见的幻相,能见之功能与所见之缘,相互作用,就现出了当前这些山河众生等境象。这些境象的出现是因原有的“觉明本性”“心”,被妄见攀缘于病眼,“觉见”就成了眚眼“病眼”,所见一切就都是幻相了。
而原有的“本觉明心”,“本觉”即菩提、“明心”是菩提之用。这本觉明心虽然起了攀缘,但它仍然是觉明心,而不是眚病“病眼”。这比喻众生虽然迷惑颠倒,流转生死,但那不生不死的常住真心却依然存在,存在的真心不是病眼,也并未迷惑。
觉明心虽然生了眚病“眼病”,而此“觉明心”并不在病眼中。此实为真见与妄见,觉明为真、病眼为妄。为什么又称这些真妄名叫:“觉、闻、知、见”呢?“觉”:是感觉、“闻”:是闻听、“知”:是知道、“见”:是能所二见。这些都是妄心所生。妄心所在之处,是因为你而今见到我和你自己,并诸多世间中的,如: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等十类众生时,当你还没有明白“众生别业妄见”和“众生同分妄见”的道理时,你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其实这些都是你病眼中的圆影幻相,这些所见名为“见眚”,见眚”就是妄见,妄见见到的自然都是幻相。
如果离开病眼所见的幻相,自性“真精”就显现了。“真精”之“真”为一真、“真精”之“精”为一真之体。此体即真如自性、故名“真精”。这时就会明白,真精不是“眚”,因“眚”是病;所以也不名“见”,因“见”是妄。真精不是病、也不是妄,是本来就有的菩提心。
佛说:阿难!如他处众生同分妄见中,有别业妄见,仅限于一人或一患眼病的人,同于一国都生眼病的人,所见圆影皆是眚病所生,他们所见的种种不祥,与同分妄见一样,只有多寡之分,没有所见不同,即一个人与一国人的妄见是一样的。这些妄见都是因宿世“瘴恶”所起。
“障”有“二障”、“恶”有“十恶”;“二障”指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是《瑜伽师地论》行派与《法相宗》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的分类。即:
1、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众生身心,使在三界五趣的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称烦恼障。
2、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实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
“十恶”: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所造。恶者逆常理而行,真妄颠倒,放纵感情于身口意,动则与真理相背,而成此十恶,即:
一、杀生:杀害生命、贪食众生肉。二、盗:偷盗、抢盗、盗取公私财物。三、淫:邪淫。四、妄语:虚诳不实之语。五、绮言:杂秽不正之语。六、恶口:骂詈恼人之语。七、两舌:挑拨离间之语。八、悭贪:悭吝贪着。九、嗔恚 :嗔恚愤怒。十、邪见:暗昧迷理。此“二障十恶”简称为“障恶”。
佛说:这些障恶,从无始劫以来由妄见而生。如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及娑婆世界,并“洎”十方。“洎”拼音“ji”:作“及”解。此为并及十方之意。
佛说:娑婆世界及十方充满烦恼的国家和一切众生,本来同是觉明无漏妙心,只因“见(所见)、闻(所闻)、觉(感觉)、知(知见)”这些见闻觉知,缘于色尘而分别生出的虚妄相,在这虚妄幻相中,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如果能远离这些虚妄的“和合缘”与不和合缘,就能灭除生死之因,而圆满菩提道果。
“和合缘”指外尘六境,即:色(物质世界及天地万物等一切众生相)、声(一切从口而出的声及流水等发出的物理之音)、香(香臭等各种气体)、味(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触(接触和触摸等感觉)、法(意识形态)。能和合之因是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和由六根而产生的六个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各一识。六尘是六根六识的“和合缘”;“不和合”是与心王不相应之二十四不相应法,即:
一、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指有为法)。二、命根:第八识种子,并出息、入息、暖气三者,连持不断。三、众同分:如人之类,其形相似。四、异生性:众生之妄性不同。五、无想定:心想俱灭,外道所修之定。六、灭尽定:受想之心灭尽,诸识不起。七、无想报:外道修无想定,命终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劫,想心不行,如冰夹鱼。八、名身:依事立名,众名联合称为名身。指一个单名如太阳,叫名词;三个以上的名词如太阳、月亮、星星,叫名身。
九、句身:积言成句,众句联合称为句身。指一句话如:我正在工作,叫单句;三句话以上如:我正在工作,忙得很,分不开身,这叫句身。十、文身:文即是字,众字联合称为文身。指构成名词名句的各类字母和文字,可形成文章,称为文身。十一、生:诸法生起。十二、住:诸法未迁。
十三、老:诸法渐衰。十四、无常:今有后无。十五、流转:因果相续,流转不断。十六、定异:善恶因果,决定不同。十七、相应:因果和合,不相违背。十八、势速: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十九、次第:编列有序。二十、时:即时节。二十一、方:即方所。二十二、数:即数目。二十三、和合:不相乖违。二十四、不和合:互相违背。
此二十四法,又名无体,是指离开了自性本体,若人用这些离开自性本体之法,最精进者,可成为高级外道,能证得无想定或无色界定,但这两种定只能延长寿命,不能得究竟佛果。由于其不与色法、心法、心所法、无为法相应,故名不相应行法,是“不和合”之缘。
佛说:“和合”是因缘法,因缘是生灭法;“不和合”是与心王(第八识)不相应法,不与心王相应,就不能成为心王,心王就是佛,如此则永远都成不了佛。如能远离这些“和合缘”与“不和合缘”,就能灭除自己根本上的生死之因而圆满自性菩提,从而回归无生灭性,此无生灭性即是清净本心,是常乐我净本觉常住的清净本位。

#北斗七星#
疾病从何而生,疾病从心而生……

《维摩诘所说经》:
于是众中诸菩萨、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必说妙法。”即时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百千天人皆欲随从。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众及诸天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

尔时,长者维摩诘心念:“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及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文殊师利既入其舍,见其室空,无诸所有,独寝一床。

时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

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宁可忍不?疗治有损,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问无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当云何灭?”

维摩诘言:“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文殊师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无侍者?”

维摩诘言:“诸佛国土,亦复皆空。”

又问:“以何为空?”

答曰:“以空空。”

又问:“空何用空?”

答曰:“以无分别空故空。”

又问:“空可分别耶?”

答曰:“分别亦空。”

又问:“空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

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

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

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又仁者所问:‘何无侍者?’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不可见。”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又问:“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应如是慰喻有疾菩萨,令其欢喜。”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彼有疾菩萨为灭法想,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是即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云何离我、我所?谓离二法。云何离二法?谓不念内外诸法,行于平等。云何平等?为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无决定性,得是平等,无有余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萨,以无所受而受诸受,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设身有苦,念恶趣众生,起大悲心:‘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为断病本而教导之。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何谓无所得?谓离二见。何谓二见?谓内见、外见,是无所得。’

“文殊师利,是为有疾菩萨调伏其心,为断老、病、死苦,是菩萨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为无慧利。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萨之谓也。

“彼有疾菩萨,应复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众生说法解缚。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著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厌,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谓无慧方便缚?谓菩萨住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是名无慧方便缚。何谓有慧方便解?谓离诸贪欲、瞋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致我那被五险一金困住的自由灵魂 原图在主页置顶❤️❤️ 1、“被五险一金 困住的自由灵魂” 2、“一日未脱贫打工不能停” 3、“没事就爱上班 工资只够晚餐”
  • 热议《江婉清陆少衡》江婉清 陆少衡小说(全集完整新上小说大结局)全文阅读笔趣阁 请+ 即可取全文 书名:《江婉清陆少衡》江婉清 陆少衡 主角:《江婉清陆少衡》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静静的心里,都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而你就是最迷人的那一道~~所以…我发现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为旧杰粉丝们的「推し活」也体现在杂志上,旧杰艺人上封面的杂志会复数购买。演出和啃哥相关的后面再慢慢写…(第一张玉米米把我拍得特别可
  • 虽然我花的钱在你眼里连芝麻都算不上,但是这么久的感情,多少个晚上白天我看着你的直播,我反复观看你的视频……让我觉得可笑,或许大家本来就不应该对你抱有这么大的期待
  • 避雷‼️经过:一开始是我们去洪崖洞玩拍照的时候碰到一个拉客的女生,费口舌一直喊我们过去拍照多次拒绝还是很热情的拉我们去!!!(她说自己是新店开业想要我们支持下,
  • 我个人认为此表的动能及立体陀飞轮使面盘更加立体机械化,所以在拍卖中总是大受欢迎,本以为68 枚对于亚洲来说也算是一个吉利数字,但最终在香港拍卖中的成交还是没有去
  • 收到了他给我买的茶(我会放在图二)他说让我挑 我就挑了个颜色淡一些的 嘿嘿 (我怎么觉得是因为之前总跟他提起我爱喝茶的原因 所以他才给我买的茶呢 嘿嘿嘿嘿嘿)车
  • 30条识人术: 1、朋友圈发身材照的人,人品多半比较渣。 2、经常素颜朝天的出门,多半是有一个长久的伴侣,或者颜值惊人! 3、愿意相信美好事物的人,多半都是温顺
  • 20240511今日咩咩 上完今天的课终于要放假了 这是辛苦了六天的我们应得的⭐️评论都会看路过随意扣 ฅ՞•ﻌ•՞ฅ回访请扣2ο(=•ω<=)ρ⌒☆爱国、敬业
  • 学费可以少交点你会发现,他并不完美 凉爽着一段过时的放荡,领会的领会不复具有谁人人,却仍旧很迷恋于那一段情,把一个拥抱要形成一种不惜,把保护形成一种情怀,我该如
  • 当然,我觉得LEVC L380只是MPV座椅百遍和灵活的开始,相信后面还会有更多的新玩法。】一聊MPV,座椅肯定是离不开的话题,如果还拿老板独立座椅作为卖点,似
  • 图2:我们在这边山上看到了第一天爬的山,应该是嗷,我们第一天去爬了红石峡并且这里应该是身后是关帝庙在栏杆处拍的哦希望我们都可以关关难过关关过图3:第一天爬山时候
  • A股有望迎来主升浪的六只金股:1. 中科曙光 计算机设备 每股收益 1.26 市值702亿盘解:公司主要从事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
  • #昨日的美食##昨日的美食第二季##西岛秀俊##内野圣阳##闪耀暖暖[超话]#拿私人号发了吧,因为这个属于我那一代的记忆了,这人都换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再加上我那
  • 笑     あ、でも、まずは、見て下さったみなさんがたくさん笑ってくれて、少しでも楽しんでいただけた作品になっていたらとっても嬉しいですっ!笑         
  • (对戬杰粉们说一句,我真的是真爱)3.这一条呢,是我像对那些想入炸鸡坑,又因为这些事犹豫或放弃的宝宝说,不要在意这些,亲身体验过告诉你,我们查宝宝绝对是值得你喜
  • 凡成大事的人、做强的企业大多拥有一个与本人八字五行匹配的名字。#宝宝起名##改名#数理文化中级班识人交友总结(1)五鬼多的:心机重,变化快,反复无常,聪明过头.
  • 关于宁阳路的经营情况,记者询问了一位附近的居民,她表示,宁阳路投入使用后,明显提升了周边的环境,“最北端已经开的两个铺子买卖很好,人不少。作为一个在青岛生活了三
  • 1,荔蓉芋角,外酥内软,口感十分好,是我喝粤式茶的的最爱之一。主食生滚鱼片粥特别适合这个寒冷的日子,还有配粥的小菜以及花生香菜等,客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这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