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4岁的周作人,在监狱里待了3年,被保释出狱。51岁的丰子恺,出于同情,为他提供了工作。岂料,周作人不领情,还诋毁丰子恺:“丰子恺的画,浮滑肤浅,我向来不甚赞同。”

丰子恺是著名画家,师从李叔同,是中国现代漫画事业的先驱。然而,在周作人眼中,丰子恺的画,简直一文不值,难登大雅之堂。

两人的恩怨,始于1949年,此前,两人并不认识。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早年在日本留学,在抗战时投靠日本人,最终因汉奸罪被判14年徒刑。

蹲了3年监狱后,他被保释了出来。走出南京老虎桥监狱时,64岁的他步履沉重,神色迷茫。

他去了上海,但生活没有着落,毕竟,他是文人,只能靠卖字为生。

在监狱中,周作人坚持写作,共写了72首表现儿童生活的《儿童杂事诗》,想要以“东郭生”的笔名出版。

只可惜,当时销量并不好,主编唐大郎为了争取更多读者,便联系上了丰子恺。

这一年,丰子恺51岁,在上海文坛颇负盛名,地位也很高。

他师从李叔同,画法结合了中西,并且趣味十足,广受好评。

唐大郎想要请丰子恺为《儿童杂事诗》配画,这样,珠联璧合,一定能给读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丰子恺此前并不认识周作人,了解了他的生平之后,他虽然不齿他为日本人干活,但也认为此人确实有才华,如今出狱了,也可以帮扶一二。

于是,他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对待周作人,反而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丰子恺一共画了69幅插图,和周作人的诗一起在报纸上连载,广受好评。有3首诗,丰子恺没有配合,报纸刊出时还特意注明“今日无图”,或者“此诗无画”,可见,当时配图的火热程度。

因为配图广受好评,连载《儿童杂事诗》的报纸《亦报》也期期火爆。

后来,这些诗和画被汇集成一册,报社还专门请了漫画家毕克官为没有配图的诗补了3幅画,只可惜,画风并不统一。报社最终决定,请丰子恺的女儿风一吟来补画。

周作人的文才确实不错,丰子恺的配图更是妙趣横生,《儿童杂事诗》一经问世,就广受赞赏。

按理说,这件事,周作人占了非常大的便宜,可他却并不领丰子恺的情。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甚至直接写道:“丰子恺的插画,乃系报社的好意请其作画者,丰君的画我向来不赞成,形似学竹久梦二者,但是浮滑肤浅,不懂‘滑稽’趣味,殆所谓海派者,插画中可取者觉得不过十分之一。”

周作人的话,透露出他对丰子恺的偏见和歧视。

的确,丰子恺的画是从学竹久梦二开始的,他的艺术风格也得到了海派文化的滋养,然而,这种漫画的体裁,真的“浮滑肤浅”吗?

我并不这样觉得,甚至,我还从周作人的话中,看出了他的傲慢。

丰子恺为人大度,并没有在意周作人的评价。

十多年后,丰子恺受邀翻译《源氏物语》,而周作人负责校订。

当他拿到丰子恺的译稿时,发现他用的居然是明清章回小说式的语言,而不是文言文,非常生气。

在给朋友的信中,周作人说:“近见丰氏源氏译稿,乃是茶店说书,似尚不明白源氏是什么书也。”

周作人的评价倒是很准确。

丰子恺翻译《源氏物语》,的确是用了茶点说书的风格,但他不是不明白源氏是什么书,恰恰是非常明白,才故意选择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话本小说的格式来进行翻译。

真正不明白读者的,反而是周作人。

叶圣陶先生对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高度评价:“译笔极好,如此作品用如此文笔翻译最为适宜。”

曾经把村上春树的作品,翻译到中国来的翻译家林少华,也对丰子恺的翻译非常欣赏。

在林少华眼中,翻译最重要的,是把“味”翻译出来,把原作的味儿发挥出来。

有些人的翻译,只是闻的味儿,即表层行文上的日文氏翻译腔或倭味,这叫做“和臭”;有些人的翻译,是吃的味儿,即神韵或内在韵味,它靠的是一个人长期在汉语世界中所形成的文学悟性。

林少华说:“我最欣赏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译文鬼斧神工,曲尽精妙,倭文汉译,无出其右。”

其实,无论是《儿童杂事诗》的配图,还是《源氏物语》的翻译,周作人不喜欢丰子恺,都是因为丰子恺不是按照他的行事作风来做事。

可世界之大,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值得尊重。

艺术和文学,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如果任何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东西,都要遭到恶评的话,那么这个世界该有多么枯燥且无聊。

身居高位者,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

丰子恺在享誉上海时,能对周作人伸出援手,如果换了周作人,或许,他不会对落难的丰子恺伸出援手吧。

你怎么看?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赞][中国赞][中国赞]#食品安全[超话]##餐饮卫生##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反食品浪费法##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连锁餐饮##食品安全# #新田
  • 无论怎样、人生的来世都是带有“先在”无为无私的基础接替修为,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外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引导、思改念变、随运而思、随念即行,大多都是以正信正念的心理关念
  • 那行呗,不能打就离婚,我自己的私事管你们p事啊,别烦我了,再吵律师函警告了[二哈][二哈][二哈]这是本小说大部分时候不是不能功成名就让人痛苦,而是你在意别人的
  • (⬆️不爱拍照人士的反抗)心情超赞什么当过关东煮啊。虽然这关不关于偶像还要另说。
  • 到达盐湖之后,我们便延着小火车轨道向湖心出发,和盐湖白茫茫的颜色不同,每一处可下湖之地皆是花花绿绿的人群。从湖中心望向湖边,目光可及之处是如梦境般的美.....
  • 他经常在周末往返上海和三亚,感谢东航推出此类惠民产品,不仅满足了国民的出行需求,更是带动了各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广大旅客也不必过分担心,一是因为像上海-成都等旅游
  • 脑子嗡的一下,是不是人到中年,要学会对这些非朋非友的说NO了,大家没觉得如何还以为表亲近的方式“来找你们玩”但不知给别人的生活平添了多少不便,再加上还有来了就得
  • 一切都是价格的问题只要价格合适,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不过现在的市场,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如果在售的房子,拥有好的配套成交价格的波动会比较小。价格太高的话,卖不出去价格
  • 我认为的追星应该是促使我进步某些时刻带给我快乐让我看到很多闪光点的人。[心]#秦霄贤[超话]# [米奇比心]#天津卫视德云社相声春晚##秦霄贤未来可期# 对先生
  • 找回童年的自己之伦敦这些宝藏地方(下)M&M’s World相信每个人都童年,都有着巧克力和糖果的陪伴,而将它们打造成一个互动性强的娱乐空间,想必人人都
  • 克里斯滕森的技术、速度、对比赛的阅读能力等方面都很好,唯一欠缺的是有时候他需要在场上‘更混蛋’一些,对我来说,如能引入克里斯滕森,对巴萨将是一笔极好的签约。克里
  • 你看起来像我,但逊色许多我是云朋友圈背景图INS啊,不一定温柔,但一定自由唯有你我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得其以偏爱,倾尽平生慷慨你已春色摇曳,我仍一身旧
  • 尽管我听过很多道理,也明白很多道理,帮助自己疏解疗愈,但总还是有化不去的结,这就是内伤。尽管你听过很多道理,帮助自己疏解疗愈,但总有化不去的纠结。
  • #电影海报森么跪# 《高玩救未来 Future Man》乔什·哈切森饰演的Josh Futterman是一个住在父母家啃老的窝囊废。直到有一天,他最爱的电子游戏
  • ”这个消息,肯定是利好半导体行业,被卡脖子最狠的一个行业,随着“芯片法案”的落地,以及两家企业的限制出口,让半导体行业的形势更加严峻。半导体,整体估值在相对底部
  • 如今的电视机,至少几千上万,买了,只能挂在屋头当摆件,这样的操作,生命力肯定不会长久的。如今,充费的电视,我们这代人和孩子都不看了,抱着手机刷,而父辈的想看,操
  • #渡部愛加里[超话]# Twitter 20220815①【转发丢拖鞋大赛相关】因为第2次的成绩达到了900cm,所以想过要若无其事换成这个记录啊②【p2-p3
  • #刘浩存[超话]##为刘浩存抵制网络暴力# 不知道是不是个无趣的人,但它至少是个可怜的人,它好像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爱好,没有自己的学业工作,花费大量的时
  • 】[星星]“马鞍”(台风级)21时中心位于距深圳245公里的的南海海面,以25到30公里的时速稳步向粤西靠近,强度基本维持。】[星星]“马鞍”(台风级)21时中
  • 两个人相爱,才要走进婚姻希望能一辈子,因为爱才想要有个孩子,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愚蠢了这么久,说明我自己也并不单纯,世道太坏,人心太乱。所以现在我相信恋爱可以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