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6月9日)】戳运用新华睿思大数据平台,从各媒体信源数据抓取最近24小时财经新闻、事件、话题传播热度排行。

1、国常会强调 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

6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地要切实负起保一方民生福祉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动稳经济政策再细化再落实,进一步释放政策效应,确保二季度经济合理增长,稳住经济大盘。

一是督促抓紧整改。国办要把督查发现的问题反馈地方和部门,对典型问题予以通报。各方面要举一反三梳理存在的问题,尽快整改到位。国办要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并运用“互联网+督查”持续跟踪政策落实、推动解决新问题。对未纳入此次督查的省份,结合国务院年度大督查对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进行督查。

二是地方要结合实际抓落实。聚焦保市场主体、稳岗保就业强化政策支持。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和夏种顺利开展,保障煤炭电力稳定供应,支撑物价稳定。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解决好复工不达产、产业链复产不协同问题。清理不利于恢复市场信心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三是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举措。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地方尚未出台配套政策的、部门尚未出台实施细则的,要尽快推出。对这次督查中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该完善的完善。

2、商务部: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地位稳固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在6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周边国家生产端逐步恢复,去年回流到国内的部分外贸订单再次流出。总体看,这些订单流出的规模是可控的,影响是有限的。

他表示,部分产业外迁符合经济规律,中国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随着国内产业持续升级,要素结构在发生变化,一些企业主动进行全球布局,将他们一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外,这是贸易投资分工合作的正常现象。

李兴乾强调,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依然巩固。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以及专业人才方面的明显优势,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超大规模市场吸引力不断增强。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折合美元同比增长26.1%。

在帮助企业应对当前汇率波动方面,人民银行、外汇局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周宇介绍,一方面,金融机构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更多汇率管理产品;另一方面,减免中小微企业外汇交易手续费,降低外汇套期保值(套保)成本,同时减少外汇套保保证金占用。

3、A股上演V字反弹 沪指收获七连阳

截至6月8日收盘,沪指涨0.68%报3263.79点,深成指涨0.82%,创业板指涨0.85%,指数早间冲高回落,创业板指盘中跌近2%,午后探底回升集体翻红,沪指7连阳。

两市合计成交11013亿元,连续第三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57.67亿元。盘面上,超超临界发电、煤炭、盐湖提锂等板块涨幅居前。

4、多部门联手发力稳外贸 系列利好政策即将出台

今年前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达到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7.9%。但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物流不畅、订单压力、国际环境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商务部、央行、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透露了一系列将要出台的利好政策。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商务部将指导各地方结合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的针对外贸困难的支持举措,使外贸企业能够在一系列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通过享受政策红利实现稳定增长、提高质量。

目前商务部正在牵头研究支持海外仓发展具体举措。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鼓励多元主体建设海外仓,支持企业优化海外仓的布局,完善全球的服务网络。此外,商务部还将持续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在进一步畅通进出口物流方面,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海关将扩大海运及内河运输船舶“联动接卸”,转关货物“离港确认”等措施,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支持开展铁路“快速通关”等业务,提高进出口物流便利化水平。

5、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试点异地租赁提取住房公积金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水平,服务长三角区域内人才流动、产业发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及上海、苏州、嘉兴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6月8日联合印发文件,试点在示范区内支持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异地房屋租赁费用。

据介绍,试点区域为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具体条件包括:职工本人及配偶任意一方在示范区内缴存住房公积金;申请人在房屋租赁城市无自有住房,且在示范区内跨区域租赁住房。示范区异地租赁提取方式和额度参照缴存城市提取方式和额度执行。

6、乘联会:初步统计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35.4万辆

据乘联会6月8日消息,初步统计,5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4万辆,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月同期收窄1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0%;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55.7万辆,同比下降3%(降幅较上月同期收窄2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64%。

7、油电气供应危机四起 能源格局剧变

夏季初临,全球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油电气大涨价。专家分析,疫情冲击、俄乌冲突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使全球同时面临油、气、电三重危机。

在中石油经研院副院长姜学峰看来,此次危机会给全球能源格局带来巨大影响,首先体现在油气贸易流向的变化。同时,这次危机也会推动新能源加速发展。

民德研究院院长、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原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认为,这次危机可能会重塑世界能源格局,涉及生活消费和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有业内权威专家指出,当下我国建立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必要且迫切。

8、六月外资跑步进场 全球资本加大配置中国资产

近段时间,北向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截至6月8日,北向资金已连续8个交易日净买入,刷新今年以来连续净买入时间纪录,6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合计260.59亿元,超过5月全月。在历经短暂波动后,境外资金投资A股市场节奏正逐渐恢复平稳,机构则普遍认为,中长期来看,外资对于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仍将持续增长。

9、比亚迪回购价上限升至四百元/股

6月8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2022年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中回购价格上限由不超过300元/股调整为不超过400元/股。除回购价格上限外,回购方案的其他内容未发生变化。

10、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中概股连升三日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8日下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69.24点,收于32910.90点,跌幅为0.81%;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44.91点,收于4115.77点,跌幅为1.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8.96点,收于12086.27点,跌幅为0.73%。

板块方面,标普500指数十一大板块十跌一涨。房地产板块和材料板块分别以2.43%和2.10%的跌幅领跌,能源板块上涨0.15%。

智能手机快要被半导体行业抛弃了

文章来源于品玩 ,作者洪雨晗

智能手机市场仿佛在今年崩塌了。

据中国信通院在5月16日发布的国内手机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3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150万部,同比下降幅度高达40.5%,这与数日前,中芯国际CEO赵海军在第一季度财报会上表示的全球智能手机今年将骤减2亿台的观点不谋而合,智能手机到底怎么了?

如果说2007年1月9日,第一部iPhone的发布让智能手机获得新生,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新时代,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时隔十四年后,智能手机正缓缓步入中年,步履之间已有些疲态。

变化在2018年时已开始显现。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自2017年达到15.66亿台的高点后,出现了连续三年的下跌,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低至13.31亿部,几乎与2014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持平。

2011年-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有部分人士认为,手机出货量2018、2019两年的下跌原因在于4G已足够成熟而5G普及度不够,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热情更换新机,2020年的继续下跌则是因为疫情方面的影响,2021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回暖被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13.548亿台,同比增长5.7%。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行业的下行压力骤增,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112 亿台,同比下降11%。

此次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季度的季节性疲软,不少业内人士对全年出货量也持悲观态度。今年三月,天风国际知名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在其社交媒体账户上表示,今年中国各大安卓手机厂商已削减约1.7亿部订单,占原2022年出货计划的20%。高通CEO Cristiano Am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直接表示,智能手机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将步入后智能手机时代。

01 、牵一发而动全身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下跌只是行业不景气下展现的冰山一角,整个智能手机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已然面临着冲击。

先看占手机成本大头的处理器芯片企业。从为苹果、联发科代工的台积电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来看,智能手机贡献的营收占比为40%,近年来首次被HPC(高性能个人电脑)业务超越,据统计,在过往几年,台积电智能手机订单贡献的营收占比在逐年下降,2021年为44%,2020年为48%,2019年为49%,过去不声不响的HPC业务却逐渐起势。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2年第一季中国智能手机系统单芯片(SoC)出货量为7439万套,较2021年同期下滑14.4%。

再看手机CIS芯片,CIS芯片是基于CMOS电路的传感器芯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中高端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手机的影像功能成为了各厂商发力的重点区域,因而CIS芯片在智能手机的应用也逐渐广泛,据Counterpoint统计,2020年平均每部智能手机的CIS芯片数量在3.7以上,其中四颗及以上摄像头的手机占到市场的29%。

虽然CIS芯片在智能手机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但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最大的CIS芯片厂商韦尔股份却迎来了营收下跌。韦尔股份是全球仅次于三星、索尼的CIS芯片厂商,据公司2022Q1财报,公司营业期内营收为55.38亿元,同比下滑10.84%,环比下滑4.33,不难看出,公司营收下滑的原因就在于智能手机的需求疲软。

跌幅更加明显的是全球指纹识别芯片龙头汇顶科技,公司2022年Q1财报,公司营业收入为8.74亿元,同比下降达38.39%,这是汇顶科技五年来,首次第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韦尔股份据的CIS芯片业务虽然在智能手机版块受挫,但红火的智能汽车与稳定安防领域对CIS芯片的需求依然很高,但指纹识别芯片应用领域较为单一,汇顶科技的客户基本都分布在智能手机行业,当终端行业波动明显时对其冲击更大。

波动从硬件传到了芯片设计IP领域。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WS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设计IP销售额为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虽然代表智能手机行业的ARM市场份额占据了大头,为40.4%,国际EDA巨头Synopsys与Cadence分列二三,但是相比ARM在2016年占据的48.1%市场份额,占比已然是下跌了不少。

可以说整个手机半导体产业链在此次冲击下都承受了不轻的压力,在全球缺芯,各晶圆厂扩产扩张的大背景下,全球芯片市场的增速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统计,2022Q1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其中3月的增速从2月的32.4%降至23.0%,而中国市场则从2月的21.8%下降到了17.3%。

确切的说,手机半导体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然过去。

02 、产业链企业谋求出路

疫情大环境、经济承压、手机价格贵了创新速度却慢了……要说到导致目前智能手机销量的原因,上述种种都有关系,终端厂商通过微创新、高端化战略、铺设线下渠道、开拓海外市场等各手段来挽回颓势,而对挪移空间更小的产业链上的半导体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后智能手机时代”活下去。

事实上,不少产业链上的半导体企业早已开始布局非手机业务。玻璃盖板龙头蓝思科技和伯恩光学都在开拓,除玻璃面板、触摸屏幕、摄像头光学玻璃、手机金属外壳等智能手机产品外的非手机业务。

从果链中壮大的伯恩光学今年冲击港股IPO,其招股书显示,智能手机盖板解决方案是伯恩光学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智能手机市场已饱和,公司智能手机盖板销量逐年下滑,其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提高自身科技实力,逐渐摆脱对手机盖板的依赖,紧随新兴行业的发展,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研发,积极探索金属、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并在无人驾驶成像、光学雷达等精密仪器屏幕研发领域均有布局。

蓝思科技对非手机类产品和组装业务布局的更早,其自2015年就开始新能源汽车业务,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大尺寸新型汽车玻璃产品,今年四月,蓝思科技还将投入39亿元加码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项目,智能穿戴业务作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重点。

两家公司业务转型的方向不约而同的瞄向了可穿戴设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看到手机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企业转移方向为当下热门的消费电子产业。据IDC统计,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腕带、无线耳机等)出货量已达到5.34亿台,较2020年的4.45亿台增长20%,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度更无需赘述,其对各类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在大增,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近650万辆,相比2020年猛增108%。

VR/AR虽然很难替代智能手机作为下一代计算平台,但在元宇宙概念及消费级产品出现后在去年迎来了一波发展的红利期,不少手机半导体企业纷纷将VR/AR作为公司的第二、第三业务版块。如歌尔股份已与Meta、索尼等客户在VR/AR领域的多款产品上展开了合作;瑞声科技也在VR/AR领域拓展其声学元器件业务;欧菲光同样将其光学光电业务向VR/AR领域延伸。

随着2007到2017年,智能手机黄金十年的逝去,手机半导体产业虽然体量庞大,但在下一次技术革命来临前,其上升空间已然见顶,手机半导体产业在重新思考其发展方向时,曾经的老牌产业PC竟又悄然崛起,它会取代智能手机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推进器吗?

03 、PC复苏,HPC生猛

PC曾在2008年实现了3亿台的销量峰值后,近十来年来的出货量一直呈现出缓慢下滑的趋势,原因很简单,智能手机的出现从PC那切走了移动通讯(QQ、聊天室)、娱乐等职能,PC的用途更多转向工作、生产领域,智能手机则扮演着消费终端的角色。

但让人惊异的是,又过去了十年,智能手机销量开始缓慢下滑,而PC市场的出货量在两年间有了两位数的增长。根据IDC发布的全球一季度个人计算设备跟踪报告,PC的全球出货量连续第七个季度超过8000万,这是过去十年间从没有过的现象。

IDC全球移动设备跟踪团队副总裁Ryan Reith表示,PC2022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为8050万台,这个数据“接近同期第一季度的创历史纪录水平”,IDC对未来的PC市场也抱有乐观态度,其预测PC市场在未来5年将实现3.3%的复合年增长率。

其实智能手机厂商也早早注意到了这一趋势,华为、小米、realme等厂商都已陆续推出旗下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毕竟在各厂商线上线下渠道完善、产业链摸清、品牌知名度较高以及疫情下在线办公、在线娱乐的发展,各厂商入局PC赛道是必然之举,而PC销量的复苏自然在情理之中。

PC市场的复苏也恰恰显示了数字化浪潮的重心开始向工业、农业等千行百业转移的大趋势。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决定了其自身体积有限,有限的空间和屏幕大小让诸多硬件领域的创新发挥余地有限,因而其难以扮演工作台、数字化基础的角色,同时,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需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作为先锋来普及其优势。在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逐步发展下,有更多的工业应用软件需要PC来柘城,PC在十年的蛰伏后终于重新崛起,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下开启又一次增长周期。

HPC(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高性能计算机群,其主要解决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生物制药、基因测序、气候预测等科学问题,因而数据中心、电子政务、大中型网站、网络游戏、金融电信服务、校园网、大中型网站等等的应用都离不开HPC。

HPC作为计算机群的特征也决定了其对CPU、GPU需求量更大,要求更多高性能、高规格的芯片来为其服务。不管是对晶圆代工厂来说,还是对于英伟达、AMD、英特尔这样的消费级产品厂商来说,HPC都是极为重要的业务版块,从上文台积电的财报就可以看出,2022Q1HPC贡献的营收占比达到41%,创造了约68亿美元的收入,首次超越智能手机,成为台积电的重要营收来源。

英伟达将其数据中心业务作为未来的增长引擎,其数据中心业务曾在2021财年二季度反超游戏收入,成为英伟达的主要营收来源,七第四季度营收更是达到32.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今年3月的GTC大会上,英伟达推出了首款面向 AI 基础设施和HPC的数据中心专属 CPU——NVIDIA Grace CPU,英伟达预计其应用于数据中心的HPC芯片的年增长率将高达200~250%左右。

研究就够对HPC的未来市场也较为看好。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报告,其预计全球高性能计算HPC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37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494亿美元,这意味HPC市场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5%。

亲爱的高考生
希望你高考有个好成绩,可总觉得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这样平淡的祝福语不易激励你,那禾西优品希望你前程似锦荣耀满身!

养牛小知识
当下,如何破解养牛饲料成本压力?专家出实招→ 
近年来,随着国内奶源基地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原奶市场供给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玉米、豆粕以及青贮饲料的价格持续波动,牧场公斤奶成本压力颇大,在当前形势之下,牧场要如何降低饲料成本?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胜利在近日的会议活动中,就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牧场运营策略进行了专业分析,其中就降低饲料成本的技术措施做了重点阐述。

下半年奶价能否上涨?
相比于成本的不断上涨,原奶收购价格的波动同样让养牛人有些“焦虑”。李胜利表示,2022年2月份开始,奶价季节性下行,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到奶价4月下降到4.19元/公斤,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第二周奶价4.16元/公斤,同比下降1.7%,部分地区下降到3.7元/公斤,处于阶段性亏损边缘。“就当前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的国内牧场完全成本平均大概在3.7—4元/公斤左右,平均在3.8元/公斤左右,而如果是3.8元/公斤的话则低于原奶收购价,低于牧场完全生产成本。”对于奶价下降的原因,李胜利也提到了多个因素,“国内疫情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及北京、上海、东北地区包括很多南方地区受疫情影响道路管控,影响了乳品消费,进而影响到上游产业链。”
下半年奶价是否像往年一样能够实现上涨?在李胜利看来,这还要看国内疫情的管控,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国内奶粉进口等情况,“这些都是对国内下半年奶价影响非常大的因素。”
当前,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部产业办公室一直在监测全国奶源的供需,“今年上半年奶源略微供应过剩,按照 4月份的调研统计来看,估计全国每天约喷粉12000多吨鲜奶,占全国荷斯坦奶牛商品奶的15%左右,所以3—4月份行业压力是比较大的。5月份龙头企业喷粉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好转,降到了5%左右。”李胜利表示。
做好青贮玉米“秋储”工作
由于青贮饲料不足、国内牧场建场扩群等因素,推动着进口干草量价的齐升。2021年以来,苜蓿草价格上涨了30%,目前,进口苜蓿草的到岸价格已经超过450美元/吨,燕麦草的价格同样也在上涨。此外,玉米期货最近又涨到了3000元/吨,不过豆粕价格从最高每吨5000多元降到现在每吨4000多元,对牧场的成本压力有所减少。

目前饲料成本高涨,挤压了牧场的盈利。从如何降低饲料成本的技术措施来看,就是要把今年秋天青贮玉米高质量制作并增加使用量,达到牧场百分百的青贮饲料需求。“去年,山东、河南、河北南部受到秋汛的影响,很多养殖企业、牧场青贮饲料的缺口比较大。奶牛每天日粮的占比中,一半儿是青贮饲料,对于牧场成本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今年秋季要做好青贮玉米的储备工作。”李胜利表示。
此外,使用优质苜蓿青贮替代部分进口苜蓿,这对于牧场降低饲料成本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李胜利强调,要使用本地、本土化苜蓿来生产青贮饲料,减少对进口苜蓿的依赖。再充分利用本地的粗饲料资源,例如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秸秆,并提高使用比例,用于中低产奶牛、干奶牛、后备牛。也可以尝试使用优质高湿玉米来代替部分压片玉米;使用双低菜粕替代部分豆粕,可以替代50%以上;不使用膨化大豆。
从牧场饲养管理上来看,要做好喂料准确率、饲料损耗率、剩料率的合理把控。同时,改善奶牛舒适度,优化牛群,及时梳理效率低的牛群。“目前面临养殖成本高企的情况,要把一些长期怀孕困难、低产的奶牛淘汰一些,使我们的牛群结构优化,减少成本。做好繁殖和产护管理,降低牛群的整体泌乳天数并提高泌乳效率;有效调整后期泌乳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喂量,重视牛只体况控制,不要过肥。要高度重视奶牛热应激和后备牛的冷应激,提高饲料转化率。”李胜利表示。
此外,李胜利表示,中低产奶牛后期建议降低饲喂成本,使用部分秸秆1—2公斤,降低优质干草用量,把国产苜蓿从3.5公斤降到1.5公斤,小麦秸可以加1.5公斤,饲料中的粗蛋白比例还是保持不变,日粮成本整体可以从57.7元降到55.8元,可以降低1.9元左右。
保证优质粗饲料本土化供应能力
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22年年底,奶牛存栏预计要达到620万头,这意味着对于青贮饲料的需求挑战也会加大。李胜利表示,按照奶牛存栏620万头计算,青贮饲料需要3720万吨,苜蓿干草的需要量大概是477万吨,燕麦干草需要167万亩,100%自给需要大概1240万亩地;到“十四五”末大概会有700多万头荷斯坦奶牛,大概需要青贮饲料4000多万吨,需要1400万亩地。
“如果全部青贮饲料和优质干草100%自给,共需要耕地面积2700万亩,占谷物播种面积的1.86%。而这也需要国家战略层面上来保证优质粗饲料的本土化供给能力,从而降低饲料成本。”在李胜利看来,受国际形势、气候干旱以及粮食安全以及国内部分地区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压缩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国内牧场秋季的玉米青贮收购压力会非常大,所以要不断提高青贮玉米的质量,提高优质全株青贮玉米的使用比例。

从国内饲料资源的开发来看,李胜利表示要关注青贮玉米的品种,以及如何提高淀粉含量,提高消化率,培养单产40—50公斤高产奶等领域。从降低饲料成本的技术措施来看,要增加本土化粗饲料供应比例,把高产牛日粮中优质全株玉米青贮使用量从20公斤提高到26公斤,把进口苜蓿干草从3公斤降到1.5公斤,进口燕麦草从1公斤降到可以不备,自己种的苜蓿青贮可以加到5公斤,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不变,粗蛋白16.9不变,用高青贮配方代替进口苜蓿,那么日粮成本可从目前的83元降到79.2元。“这样算来,高产牛日粮成本每天可降低将近4元,如果是5000—10000头的牧场,大概有3000多头高产奶牛,那么1天将省下近12000元的成本支出。”
建议有计划的开展小麦青贮收购
对于当前关注的小麦青贮问题,李胜利表示,2021年,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受8—10月连续降雨影响,玉米青贮收购量不足,质量下降,据调研玉米青贮缺口为10%—50%,有的牧场缺口大概为20%—30%,甚至到50%。而当小麦青贮收购被紧急叫停,河北、山东企业原计划每头牛收购2—3吨小麦青贮,尚未开始已经暂停,给部分牧场饲料成本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李胜利表示,从饲料价值本身来分析,小麦青贮是不得已的,从玉米青贮和小麦青贮性价比来看,小麦青贮亩产1.8吨,玉米青贮亩产3.5吨;吨干物质的价格玉米青贮为1967元,小麦青贮为2193元;淀粉含量小麦青贮是20%,玉米青贮30%等,因此小麦青贮的产量、营养价值和性价比均不如玉米青贮,收储小麦青贮作为临时性的补充饲料,不是趋势性现象,也不会危及粮食安全。
李胜利提到,2021年从小麦青贮产量分析,占全国青贮的比例不足0.5%,约17万吨,按亩产1.8吨计算,约需小麦种植面积 9.5万亩。河北、河南、山东和安徽存栏荷斯坦奶牛213万头,每头奶牛需青贮6吨,约需青贮1300万吨,若青贮缺口的 20%用小麦青贮(255万吨)替代,需要小麦种植耕地140万亩,占3.5亿亩小麦播种面积的0.4%,不会影响小麦丰收。“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促进奶业振兴、保障国民奶瓶子供给安全同样是国家食物安全的战略需求,我们建议有计划的开展小麦青贮收购。”
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
低蛋白日粮配方也是降低饲料成本的有效技术措施,李胜利表示,从美国高产奶牛的实践做法的数据表来看,日粮蛋白水平<16%被视为低蛋白日粮,而低蛋白日粮也呈现出一些规律:大部分牛产奶量>36.2公斤/天;牛群牛奶尿素氮含量小于12mg/dL;大部分牛群粗饲料比例较高(>55%);日粮中脂肪水平适中,但多数牛群日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水平较高;牛群的氮利用效率都很高,乳氮利用率为摄入氮的28%—38%;这些牛群氨基酸平衡变异范围较大。“这些数据表明低蛋白日粮可以在商业牛群中使用,可以维持高产奶量。所以我们可以用低蛋白日粮饲喂高产奶牛,把豆粕从日粮配方比例中的3%降到2.8%,棉粕从2%降到1.8%,我们可以保证蛋白从17.1%降到16.5%,把蛋白比例降了0.6%,投入饲养成本从83.4元降到82元,可以降低1.4元。”
此外,青年牛日粮中可以使用非蛋白氮,添加豆粕时从0.9公斤降到0.6公斤,棉粕从0.7公斤降到0.5公斤,再加0.08公斤的尿素。“虽然调整降低了蛋白饲料的配比,但是两个配方中的粗蛋白是保持一致的,并且日粮成本从21.98元降到20.41元,降低1.57元。此外,干奶牛可以增加尿素,把豆粕从0.9公斤降到0.6公斤,棉粕从1公斤降到0.8公斤,尿素加0.06公斤,日粮成本从27元降到26.1元,降了9毛钱。”李胜利表示。
文/图:《乳业时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峰峰回家人32趟火车票打折
  • 年年被抓年年还偷,小偷连偷火腿34年被封执着的“火腿王子”…网友:他是不想回家过年
  • “冰花男孩”圆梦北京:坐在爸爸肩头看升国旗,特警叔叔像“蜘蛛侠”!
  • 杨坤新恋情疑曝光 甜牵小21岁女友逛街
  • 【综述】詹皇低迷骑士惨败雷霆 预告:明凌晨2点起视频播4场比赛
  • 公交司机被拽下车上演全武行 车上20名乘客心惊胆战竟相继跳车
  • 东北二嫂涉黄被抓
  • 逆天了!花4万抓7千娃娃 美少女成夹娃娃&quot;大神&quot;
  • iPhoneX或于今秋停产
  • 新疆乌鲁木齐发生4.8级地震,当危难来临,我们该怎么办?
  • 24层高楼没电梯,3个出口通往3条街,菜场在10楼 | 太魔幻
  • 春运回程火车票首次打折 节前节后各有32趟列车可优惠
  • 苹果回复上海消保委「降频门」查询函,让用户自主选择
  • 【重大新闻】印尼烟花厂大火造成至少47人死亡 现场浓烟滚滚
  • 美国芝加哥遭遇极寒天气 海滩冰柱林立唯美浪漫
  • 说起来民警都想笑!男子连偷火腿34年,年年被抓!对火腿是真爱了!
  • 微信再发重磅公告!这种行为将被严厉打击,永久封号!
  • 新西兰总理怀孕让国内网友连连称赞,为何新西兰很多人却笑不出来,还自发请愿?
  • 24层高楼没电梯成网红,居民:每天爬上爬下腿软发抖
  • 成都惊现大型崖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