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8年,有位宫女惶恐不安地跑来禀报萧皇后:“宿卫将士打算反了!”萧皇后浑身一颤,正准备转告隋炀帝,突然长叹一声,悲痛欲绝地哭道:“事已至此,我等在劫难逃,何必徒增陛下烦恼,静待风雨吧!”宫女吓得魂飞魄散。
 
萧皇后跟隋炀帝的性格截然不同,她一直希望隋炀帝励精图治,甚至用心良苦地写了一篇《述志赋》进行劝谏,虽然隋炀帝对她的文采赞不绝口,却依然一心一意地朝着放飞自我的道路越走越远。
 
萧皇后的一生犹如一部大剧,开局十分艰难。
 
她是西梁孝明帝之女,孝明帝认为她的出生时辰不太对,毫不犹豫地让六弟代为抚养,可惜接手不满一年,六弟夫妇便双双离世,孝明帝不甘心,再将她送给舅父张轲照料,张轲家徒四壁,萧皇后能够顺利长大算是谢天谢地。
 
萧皇后(萧氏)在贫寒的环境中成长,逐渐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勤俭节约的品质。隋文帝为了稳住西梁,特地请求联姻,然而宫中公主均不匹配,孝明帝急得团团转,经人提醒,将十六岁的萧氏接回,试着最后再挣扎一下。
 
功夫不负有心人,萧氏跟晋王杨广竟然十分匹配,隋文帝夫妇大喜过望,尤其独孤皇后,发现萧氏不但天生丽质,而且勤劳质朴,跟她的三观十分相近,这样的人,在豪门之中犹如凤毛菱角,顿时好感倍增。
 
虽然萧氏比杨广大两岁,却一点也不影响夫妻感情,他们婚后琴瑟和鸣,实在是羡煞旁人。随着杨广逐渐长大,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为了帮助丈夫实现继承大统的宏愿,萧氏决定倾尽全力。
 
晋王夫妇三天两头入宫拜见皇帝皇后,而独孤皇后也经常派宫人到王府慰问,每当宫人到来,萧氏总是落落大方地跟宫人同吃同住,没有主仆之分,令独孤皇后刮目相看,其他皇亲贵胄恐怕就连假装一下也不愿意吧。
 
隋文帝夫妇欣喜地说道:“你们夫妻经常入宫探望,很有孝心,我们也该去晋王府走走了。”
 
萧氏立刻将府中布置得十分简朴,就连琴弦都断了线,还蒙了尘,似乎废弃多年,隋文帝夫妇转了一圈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晋王府的确不太乐衷享受。公元600年,隋文帝果断废黜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封萧氏为太子妃。
 
萧氏即将母仪天下,虽至人生巅峰,却危机四伏。
 
四年后,杨广继位,萧氏被封为皇后。没有了父母约束,杨广开始放飞自我,不但大兴土木,而且扩充皇宫。萧皇后实在看不下去了,苦口婆心地劝说道:“母后临终前,曾告知治国之道,一行俭朴,二戒享乐,陛下所为,恐非社稷之福!”
 
然而杨广觉得母后实在固执,既然身为隋朝皇帝,理应为千秋后代多做一些实事,最好毕其功于一役,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因此,他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修运河、造东都、征辽东、平吐谷浑等,时间紧迫。
 
眼看着杨广在耗尽民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萧氏还想最后再努力一下,于是殚精竭虑地写了一篇《述志赋》进行规劝,奈何杨广只是草草地浏览一下,便不愿再读。不久,杨广南下江都,滞留了整整八个月。
 
留守京都的太子杨昭心中不安,便千里迢迢地前来朝见,杨广虽然对江南景色情有独钟,但是很清楚北方不能无人镇守,因此让太子赶紧回去,然而太子杨昭突然中暑,很快病故,萧皇后悲痛欲绝。
 
她趁机劝说杨广:“太子病逝,也许是一种示警,还望陛下尽早回京,切勿再外出巡游了!”
 
杨广痛定思痛,勉强答应,但是忍了五年后,再次到江都散心,并且十分愉快地写了一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六年后,杨广不顾朝臣们苦劝,第三次南下江都。
 
谁曾想,这一去竟成了君臣永诀,犹如沧海桑田。
 
倘若杨广此时能够悬崖勒马,亲自坐镇洛阳,并且轻徭薄赋与民生息,那么天下还可以抢救一下,但他不顾一切地滞留江都整整两年,导致瓦岗寨等势力趁机崛起,转眼间群雄逐鹿,就连身边的文化及也蠢蠢欲动。
 
宫女听到宿卫商议反叛之事,惊慌失措地向萧皇后奏报,萧皇后让宫女转告杨广,结果杨广勃然大怒地将宫女处决:“这不是你该说的话!”
 
萧皇后吓得魂飞魄散,想不到曾经雄才大略的皇帝,竟会变得这般自欺欺人,这大隋天下还有什么未来可言?当第二位宫女向她禀报宇文化及即将叛乱时,为了保全宫女的性命,她只能无奈地冷眼旁观。
 
隋朝很快分崩离析,萧皇后也从云端跌落,成了海上浮萍。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干掉杨广,带着萧皇后等人返回北方,不久,宇文化及下线,萧皇后被窦建德擒获。此时,嫁给突厥可汗的小姑子义成公主,打算将萧皇后等人接到草原安置,窦建德惧怕突厥,只得以礼相送。
 
十多年后,唐太宗消灭东突厥,派人接回萧皇后,此时的萧皇后已经年过六旬,白发苍苍,返回长安时,举目四望,不禁潸然泪下:“江山依旧,人事已非!”
 
李世民对这位表婶十分照顾,萧皇后因此在京城安享晚年,以八十二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她那跌宕起伏的一生,正是隋唐动荡的一个缩影,但凡杨广能够听她一句劝,也不至于沦落到二世而亡的地步,不过,萧皇后还算幸运吧。

南开大学孙亚民:奥密克戎疑似宿主出现,未来要防动物传人

01.30-22:32

继阿尔法、贝塔、伽玛、德尔塔之后,传播速度更快、隐匿性和传染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来势汹汹,横行西方国家在多国掀起了几乎垂直式的新增病例大潮,并迅速取代德尔塔,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株,防疫格局随之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奥密克戎纳入第五种“关切变异株”(VOC)。2021年11月27日,奥密克戎输入中国香港;2021年12月9日,该变异株首次登陆中国内地,并在近期引发全国多地发生聚集性感染或跨省传播病例。

但肆虐背后,奥密克戎的起源仍然是个谜。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团队和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孙亚民教授团队在权威专业期刊《生物安全与生物安保杂志》(Journal of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SARS-CoV-2奥密克戎变体的起源和进化分析(Origin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的研究论文。

该团队发现,

奥密克戎不是从德尔塔进化而来,而是形成了单系群谱,与伽马变体系姐妹群,但分支更长。且种种迹象表明,奥密克戎可能在非人类的物种中悄然进化和演变。对此,研究团队通过对鼠适应性毒株和奥密克戎突变谱的对比后发现,奥密克戎病毒株或起源于老鼠,在鼠宿主中进化后重新回传给人类。

新冠流行两年,人类已疲于防疫。如若“动物传人”,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这一研究结果,或将有助于预测和防止未来危险变体的上升。

对此,澎湃新闻对话孙亚民教授,试图进一步走近神秘的奥密克戎,探讨接下来的防疫之路。孙亚民表示,动物强大的繁衍能力很适应病毒的进化,通过跟人类的接触,病毒来回“溢出”,会进一步加剧新冠病毒的多样性和难以预测性。未来,我们要防止人传人、物传人,更要防动物传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团队和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孙亚民教授团队发表一篇题为“SARS-CoV-2奥密克戎变体的起源和进化分析”的研究论文。

锁定老鼠澎湃新闻:一直以来,外界都有新冠病毒可能是“动物传人”的说法,而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也早有先例。截至2021年12月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记录了625起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疫情,如水貂、鹿等。你和团队通过什么契机,把研究对象锁定为老鼠?孙亚民:动物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主要从2020年的4月开始,当时,变异株在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上出现了一个关键且重要的突变,叫“N501Y”。而这个突变,赋予了此后出现的新冠病毒一种“广宿主”的适应性能力,可以感染啮齿类动物、猫科类动物,如猫、老虎、水貂等。

但是,感染一个动物、能够在动物群体内引起传播,以及能够引起传播并回传给人,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期的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动物感染后,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能力并不强,病毒载量也达不到能够引发群体内传播,或传播给其他动物、人类的能力,而且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现有的检测手段筛查出来。

去年11月,奥密克戎被世卫组织纳入全球需关切的第五种变异株后,我们就针对该病毒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它和其他变异株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比如,它有很多突变的位点数。一个正常进化的新冠病毒,突变累计的速度是一个固定值——在同一时间点分离的不同变体的突变数量一般大抵相同。

但我们计算五种VOCs的平均突变数量后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变异数量明显多余其他变体,特别是在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变体数量不仅多,而且很集中。所以我们当时就怀疑,这种冠状病毒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一种比较大的“选择压力”,存在更换了宿主的可能。

当时,针对奥密克戎的起源问题,我们请教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院士,也就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徐建国院士是我国“反向病原学”概念的提出者,他对于传染病的溯源和传播极为敏感。徐院士认为,奥密克戎可能来源于一种“接近人类生活”的动物,在群体内进化后再回传给人类。

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对大量文献开展调研,获取基因组序列开展比对研究,寻找证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奥密克戎存在不寻常的关键突变位置。随后我们开始研究这些突变比较容易在哪些动物身上发生,或比较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慢慢就锁定到了老鼠身上。

“或在老鼠体内缓慢积累突变,反向传人”

澎湃新闻:你能否展开说下“关键突变位置”,以及这篇论文的其他研究结果?孙亚民:我们比较了13个鼠适应性菌株与奥密克戎变体的关键突变后发现,奥密克戎变体在病毒S蛋白的五个关键位点——K417、E484、Q493、Q498和N501发生突变。其中,Q493和Q498两个位点的突变与动物感染有关。而Q493K和Q498H突变的菌株,对mACE2的亲和力明显增强。

而同样在这五个位点发生突变的另一种毒株,名为“IA-501Y-MA-30毒株”,它是在”IA-501Y“毒株30次传代后,从小鼠肺部样本中所获得的。这种突变谱特征表明,病毒已经适应了感染老鼠的细胞,也就进一步论证了奥密克戎变体可能是在鼠宿主中进化而来的,或者至少来源于与鼠数量相近的啮齿类动物。

奥密克戎和鼠适应SARS-COV-2毒株之间共有的5个关键突变

此外,我们还做了VOCs和VOIs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奥密克戎放在整个进化树的框架中,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变异株的特殊性。

到现在为止,新冠病毒的数据库上有600万个基因组,记录了病毒的出现、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但我们对比后发现,系统发育树显示没有进化的中间分支,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结果。

如果奥密克戎是由德尔塔变体的一个菌株演变而来,如AY.4、AY.23或AY.46(分别是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变体),那么两者会存在共同的突变特征,但奥密克戎与这些菌株没有相似之处,这说明奥密克戎不是从德尔塔进化而来,而是形成了单系群。我们发现,奥密克戎谱系是伽马变体的姐妹群,但分支更长。

按时间比例排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奥密克戎谱系和伽马谱系发生了分化,这表明奥密克戎可能在非人类的物种中开始进化。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沉寂”后,奥密克戎在老鼠体内缓慢积累突变,然后可能通过偶然的机会,反向回传给人类。

一直以来,有一种起源假设认为,奥密克戎是在一个免疫功能缺陷的个体中进化而来,例如长期接受化疗的患者或艾滋病(HIV)病人,体内经历了慢性感染并长期进化,因此带有大量稀有的突变

这种假设有一定依据和可能性。但我们认为,如果一个病毒在一个人的体内长期进化,根据病毒的特性,会更倾向于朝着有利于复制和生存的方向进化,而不会朝着具有更强传播力的方向去演变。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艾滋病群体间的传播呢?因为如果病人之间传播,一年多时间还没有被发现的概率很小。

所以,我们认为,奥密克戎更可能是起源于一个非人类的群体,而不是个人。

BA.2亚型毒株或取代奥密克戎成为新主流毒株

澎湃新闻:最近,奥密克戎(BA.1)已经出现了BA.2和BA.3两种亚型,被称为“三姐妹”。 BA.2因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被认为或将取代BA.1成为优势株。目前,英国、丹麦等国家的感染者有所激增。那么从结合你此前对鼠的研究来看,BA.2和BA.3这两种亚型有什么传播及变异趋势?孙亚民:病毒不断进化,奥密克戎不会成为最后一个变异株。

我们最近研究发现,奥密克戎“三姐妹”在关键部位的共同突变很多,可以推断是来源于同一个群体。而BA.2和BA.3之间,有很多相似的特异性突变。

同时,这三个变体之间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数量和差异化情况,意味着它们可能处于不同的进化时间节点,且出现的顺序也不相一致。我们分析认为,奥密克戎可能在某一个地区或区域内不同鼠群体间来回感染进化,形成了新的亚型。

根据丹麦、英国等国家的研究发现,BA.2亚型毒株的传染性比奥密克戎变异株高1.5倍,传染速度更快,可能会取代奥密克戎,成为新的主流毒株。

从突变位点来看,相比奥密克戎,BA.2亚型的S蛋白上多了几个重要的突变位点,如T376A、R574S等,与传播能力有一定关系,需要深入研究。

未来要防人传人、物传人,更要防动物传人

澎湃新闻:论文中指出,研究人员应该专注于从野生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中分离出的SARS-CoV-2变异株。如果奥密克戎是在鼠宿主中进化后回传给人类的,在目前对动物的防疫手段和经验较少的情况下,你认为它在非人类宿主中传播的影响,将对该流行病的防控带来什么新的挑战?孙亚民:如果奥密克戎找到了野生宿主,尤其是啮齿类这种群体数量居大的天然宿主后,想把新冠彻底从人类生活中清除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动物强大的繁衍能力很适应病毒的进化,通过跟人类的接触,病毒来回“溢出”,会进一步加剧新冠病毒的多样性和难以预测性。

未来,我们要防止人传人、物传人,更要防动物传人。奥米克戎在上呼吸道的病毒载量高,对物品的污染计量比其他的变体病毒更高,所以出现了“物传人”的情况,但概率还是相对较低的,因为在非低温的环境下,病毒的存活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降低,很难达到可传染的病毒数量的要求。

但最近,中国香港疑似出现全球首宗宠物仓鼠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个案,很不常见。当病毒潜伏于和人亲近的宠物身上,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奥密克戎出现后,动态清零的压力超过以往。动物传人,对下一阶段的防疫政策和手段,发起重大挑战。

对于进口物品和动物,要做好检验检疫。针对国内爆发过奥密克戎的地区,要做好疫区内的环境监测和动物检疫,特别是会与人密切相关的动物监测,加强对未知原因的非输入性病例的溯源及研究。

病人清零不容易,但要做到疫区内的“环境清零”,更难。

美国科学家对环境和动物监测的信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我们的论文中也提到,2021年7月发表的一份针对纽约下水道样本的研究发现,Q498突变在生活于纽约下水道的大量动物宿主中已经积累了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们对此还讨论了SARS-CoV-2在非人类动物宿主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富有启发性。

澎湃新闻:对应我国的防疫政策,你认为未来该如何处理活体动物与人的关系?孙亚民:首先要加强动物微生物研究和动物新冠病毒检测。既然奥密克戎具备了在啮齿动物繁殖的能力,发生疫情的地方,一般要高度警惕,不要让奥密克戎从患者传给当地的啮齿动物。

一旦发生“动物传人”的情况,我们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直接大规模捕杀,而是要学会更好地去处理动物,特别是宠物与人的关系。

其实动物感染分几个层次和阶段,绝大多数的动物身上都带有多种病毒,可以用技术手段检测出来,但并不一定具备将病毒传染给人的能力。

我认为,接下来可能会朝着动物宿主和动物感染的方向去研究,比如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能否慢慢把病毒清除等问题,都值得关注。

澎湃新闻:你认为,对动物的研究分析,能为潜在的COVID-19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带来什么启发?孙亚民:目前,新冠疫苗和药物正朝着广谱、预防感染、减少重症和死亡的方向去研发。针对奥密克戎的特点,未来可能会朝着保护特殊人群免于感染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随着的新冠病毒感染动物的能力不断增强,研究动物用疫苗需要未雨绸缪。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动物疫苗已经被提上日程。例如:美国的兽医制药公司Zoetis也正在研究用于水貂和宠物的新冠疫苗。因此,评估新冠病毒对于动物(特别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易感性,在动物群体内传播程度等信息,确定高危动物群体是至关重要的。

澎湃新闻:你的团队接下来有什么新的研究方向和计划?孙亚民:新冠已经出现两年了,公共数据库累积了庞大的病毒基因组,我们最近计划对新冠病毒的变异和进化做一个总结,比如它的核酸、碱基突变类型有什么进化趋势。

同时,我们还会将研究重点放在没有发生突变的位点上。这两年,新冠病毒群体内的所有位点几乎都发生了突变,被记录在册,说明该群体内突变已经“接近饱和”。

从表象上来看,新冠病毒的感染部位,已经由下呼吸道向上呼吸道转移。而奥密克戎表现出来的所有特点,都可以归因于它在上呼吸道复制的速度更快,得以淘汰掉那些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因而更具传播优势和选择优势。

所以,我们还会将研究重点放在没有发生突变的位点上,观察这些位点是否会影响病毒的生存和传播速度,这对研究新冠病毒的基因功能和结构有重要价值。

来源 :【澎湃新闻】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生娃!100%青蛙基因,杀不死,可繁衍四世
#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生娃##100%青蛙基因,杀不死,可繁衍四世##科技[超话]##智能服务类机器人#
【新智元导读】活体机器人「生娃」?全球首次,实属罕见!2020年1月,美国科学家利用从青蛙胚胎中提取的活细胞,创造出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Xenobot。现在,这个活体机器人可以像「吃豆人」一样繁殖。

全球首次,实属罕见!

在生孩子这件事儿上,美国科学家创造了奇迹:让机器人「生娃」。

你没看错,世界上第一个「活体机器人」正在繁衍...

当这些酷似「吃豆人」的机器人「父母」在环境中移动时,它们会在「嘴巴」中收集数百个干细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干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机器人宝宝,发育成熟之后,看起来就像它们的父母一样。

这是由来自佛蒙特大学、塔夫茨大学以及哈佛大学 Wyss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的一种全新生物繁殖形式,并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自我复制」的活体机器人。

目前,这项研究已于10月22日发表在 PNAS 上。

该研究的合著者、塔夫茨大学的资深科学家 Douglas Blackiston 表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生命可以繁殖或复制的所有方式。但这次我们的发现是之前从未见过的。」

全球首次!活体机器人「生娃」

本来,非洲爪蟾蛙的这些胚胎细胞会发育成皮肤。但它会挡在蝌蚪的外面,阻挡病原体并重新分配粘液。

研究人员这次将这些胚胎细胞置于一个新的环境下,让其有机会重新利用这个「多细胞性」。

这次,这些胚胎细胞要发育的目标和皮肤大不相同。

「这些青蛙细胞的复制方式与以往大不相同。科学上已知的任何动植物都不会以这种方式复制」,这项新研究的主要作者 Sam Kriegman 博士说。

最初,由大约 3000 个细胞组成的爪蟾机器人(Xenobot)亲本形成了一个球体。大约 3 天后,球体外表面上会形成纤毛。

当产生的成熟细胞群处于培养皿中约 60000 个分离的干细胞中时,它们的集体运动将一些细胞推到一堆。

如果这个「堆」足够大,这些细胞群就能发育成会游泳、带纤毛的后代。如果分离干细胞更多,则会产生更多的后代。

不过,这个复制过程最多持续两轮。是否会停止取决于适合青蛙胚胎发育的温度范围、解离细胞的浓度、成熟生物的数量和随机行为、溶液的粘度、培养皿的几何形状表面,以及污染的可能性。

确实,就像研究论文作者之一Sam Kriegman 博士所说:「这些机器人可以生孩子,但之后这个复制系统很快就会消亡。要让系统继续复制非常困难」。

看来,球体结构不利于机器人的生殖系统的复制,怎么办?试试别的形状!

这正是AI入场的好时候。

通过 Deep Green 超级计算机集群上运行的AI程序,进化算法在模拟中对数十亿种形状进行了测试——三角形、正方形、金字塔、海星形——让细胞在复制中的效率更高。

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进化算法,从随机群开始,进化出具有增加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群。( FG = 给定群体实现的子代数。小数部分表示群体距离实现另一轮复制的距离。)

这个进化试验中最成功的世系起源于一个球体,它构建的桩不超过 74% 自我复制所需的大小阈值。

爪蟾机器人(Xenobot)能够在培养皿中找到微小的干细胞并将数百个干细胞聚集在「嘴」(指C型的缺口) 里,几天后这组干细胞就会裂变成新的爪蟾机器人。

我们利用超算弄清楚了如何调整最初父母亲本的形状。经过几个月努力,AI想出了一些奇怪的设计,包括一个类似于「吃豆人」的形状。这种设计相当违反直觉,它看起来很简单,但人类工程师想不出来。」Sam Kriegman说。

比如,为什么是一张嘴?为什么不是5张嘴?不过,形状虽然看起来有点奇怪,但效果很好。经测试,这个「吃豆人」形状大大延长了Xenobot 机器人复制系统的寿命。

实验表明,在经历AI算法筛选出的「吃豆人」形状下,机器人的自我复制系统寿命,由最多2代增加到了4代。

现在,这些机器人的儿子能生孙子,孙子又生了曾孙,繁殖还在继续......

众所周知,运动学复制在分子水平上是众所周知的,但以前从未在整个细胞或生物体的尺度上观察到。

Douglas表示,「我们已经发现,在生命系统中存在着一个未知的空间。我们如何去探索那个空间?我们发现了会走路的机器人;我们发现了会游泳的机器人。现在,我们又发现了可以运动、可以自我复制的异形机器人。未来还会有什么发现呢?」

诚如研究人员所说,「在生命的表面之下,还隐藏着更多令人惊讶的行为,等待我们去发现。」

回顾:可编程「活体机器人」的诞生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机器人是由金属和陶瓷制成的,不过爪蟾机器人同时也是由青蛙细胞制造的有机体。

2020年,还是这群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从青蛙胚胎中提取的活细胞,创造出第一个有生命的机器。

这些毫米级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可以朝目标移动,也可以携带一个有效载荷(例如需要运送到患者体内特定位置的药物),还能在切割后自行愈合。

在UVM的超级计算机集群上进行了数月的处理之后,该团队(包括主要作者和博士生Sam Kriegman)使用了一种进化算法,为新的生命形式创建了数千个候选设计。

为了完成科学家们布置的任务,比如朝一个方向移动,计算机会一遍又一遍地将几百个模拟细胞重组成各种形状和体型。

从随机构造开始

首先,他们采集非洲爪蟾(学名「Xenopus laevis」)胚胎中的干细胞,并将它们分离成单个细胞,然后进行孵化。

接着,使用微型镊子和一个更小的电极,将细胞切割并在显微镜下连接到计算机所指定的设计中。

这些细胞组装成自然界中从未见过的身体形态,开始协同工作。

皮肤细胞形成了一个更被动的结构,而心肌细胞曾经的随机收缩被用于创造有序的向前运动,这是在计算机设计的指导下,并借助于自发的自组织模式,使机器人能够自行移动。

此外,在实验中,科学家就将活体机器人切开两半,观察究竟会发生什么。

Bongard表示,「我们发现,它会把自己重新缝合起来,然后继续前进。这是一般机器无法做到的。」

论文合著者Levin表示,这些青蛙细胞可以被打造成有趣的新的生物形式,与它们的原有解剖结构完全不同。

构建活体活体机器人,是迈向破解所谓「形态学代码」的一小步,更是向着更深入了解生物的整体组织方式,及其计算和存储信息的方式迈出了一大步。

机器人「生娃」,恐惧?兴奋?

美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让活体机器人繁育,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令人振奋。

Bongard表示,「我们正在努力理解这个属性: 复制。世界和技术正在迅速变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我们研究并理解这种现象是如何发生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团队的目标是加快人们从认识问题到给出解决方案的转变速度,比如利用活体机器人把塑料微粒从下水道中拉出来,或者制造新的药物。

研究团队看到了活体机器人朝着再生医学发展的前景。

Levin解释道,「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告诉细胞集合做我们想让它们做的事情,最终,那就是再生医学,比如创伤性损伤、出生缺陷、癌症和衰老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们不知道如何预测和控制细胞群的构建。」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对可自我复制的生物技术的概念感到担忧,甚至感到恐惧,比如一些网友。

不知你是否看过《异星灾变》(Raised by Wolves)这部科幻美剧,一个Mother,一个Father ,这2个机器人授命在一个神秘星球抚育人类后代,

剧情演变到最后,机器人母亲怀孕,生出了一个像蛇又像鳗鱼的奇怪物种。

看来,机器人生娃这件事还真是不敢恭维...不知各位网友,是期待多一点,还是害怕多一点?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好没有为了赶进度而胡乱的往前推细化一直在调整大关系上....终于在折磨了我有一个星期后出来了一个感觉还不错的大关系了[单身狗][单身狗][单身狗]如果今晚没调
  • 凡世主之患,用兵者不量力,治草萊者不度地。故有地狹而民眾者,民勝其地;地廣而民少者,地勝其民。民勝其地者,務開;地勝其民者,事徠。開則行倍。民過地,則國功寡而兵
  • 是会一直爱我的妈妈昨天在发生矛盾前,我和妈妈已经准备好出去大采购了,我还特别傲娇的对妈妈说:“我要花光你所有的钱!妈妈前面刚刚忙完回房间睡觉,而我也蹑手蹑脚的走
  •   在“文化+”业态的引领下,云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发展动力和活力,以融合发展为着力点,借力“互联网+”新动能,拓展“文化+”新思
  • 反馈看这里@✨请叫我过儿147:真的很不错@✨小柠檬92921:一直在用这个,真的好用,@✨小柠檬92921:好用,修复很不错,我回宿舍可以给你看我的,我用了三
  • 万法心生,心生万法,心外无法,心外无道,真正的弟子听话,用心悟道,明心见性成了道,再去讲道,不听话的弟子,凡夫俗子自作聪明,你讲你的,我记我的,记好成书,我去传
  • 北三县对标看齐北京城市副中心、主动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到2025年,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2个300亿级主导产业;临空经济
  •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郝家桥村积极实施“三变”改革,深挖红色旅游资源,创新推进“红绿融合”发展,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
  • 2022年是我在大陆生活的第七个年头。 我在河北燕郊遇过两个房东,在湖南长沙也遇过一个房东,他們都非常的好。像天使一样,家里有什么东西出了问题,坏了跟房东说,
  • #言情小说# #只能躲在被窝看的女生小说#(~>__<~)▎_▎死算不上什么,被信任的人捅死才可恶!她微微一笑,贴他两个奶娃一起付款:加上这两个够不
  • !!
  • #李紫婷##音乐#最近对音乐的喜欢真是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确实能缓解一下沉闷的心情,虽然只是暂时的像现在这样烦闷的时候,脑袋里竟会想起某个人的歌声,唱着那首我
  • 2021 年,Soul 失去了一些颜色选择,而起亚对每个车款的配置进行了更改。虽然 2023 Soul 系列失去了 X-Line 和 Turbo 车款,但起亚正
  • 爷爷安倍宽,日本进步党创始人,反对东条英机的军阀主义,还算是有点良心。爷爷安倍宽,日本进步党创始人,反对东条英机的军阀主义,还算是有点良心。
  • 夏日热风吹过慵懒的靠在小沙发上静守一杯清香的茶汤脑海深处念悄悄爬上,思也无言一个人被暖暖的守候是今生最美的永恒的记忆​心头不曾放下的执念与惦念成为浅陌时光里无语
  • 她和某个男星早就分开了,也就是一场“露水情缘”而已,她也没把对方当正经男朋友,而对方当初也是摆明了和她当发友。【今日吃瓜】他给小女儿安排了很多课程,他还表示小女
  • 我上问天下问地也没问清楚为什么会有自我意识那么过剩的东西存在,孤儿吗没有家人没有朋友非要来陌生人这里找存在感还要我怎么清楚明白地打标题才能让擦鸡不要来给我贴脸跳
  • 且燕窝的营养价值并不高,跟银耳差不多;想要美容抗老,还是推荐你丽龄海洋鱼胶原低聚肽饮品,900D小分子蛋白,直接吸收无负担,抗老不要等!】#燕窝# #胶原蛋白
  • 杭州图书馆的读者在合作书店挑选所需图书,至书店柜台办理借阅手续即可带书回家,购书所需费用由图书馆买单。#文化福州#【智慧图书柜进驻地铁2号线】日前,可以自助借阅
  • #韩圈扩关[超话]#又来一车小型 路过老婆卷卷我是车主@私愛櫻 你不雷我置顶就行我老婆副驾驶@·小猫病·: 我担[哈哈]边伯贤崔然竣[哈哈]我人如其名[哈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