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錄》二广狭自在门者。先明广狭。后会通纯杂。先明广狭者。如善财叹楼阁云。不动本处。而能普诣一切佛刹者之所住处。入法界品摩耶夫人云。又善男子。彼妙光明入我身时。我身形量虽不踰本。然其实已超过世间。所以者何。我身尔时量同虚空。悉能容受十方菩萨。受生庄严诸宫殿故。如是等文。皆广狭自在也。次会通纯杂者。如云万行纷披。比华开锦上。此是诸藏纯杂具德门。然有二意。一者。若以契理为纯。万行为杂。则是事理无碍。非事事无碍。设如菩萨大悲为纯。尽未来际唯见行悲。余行如虚空。若约杂门即万行俱修者。此二门异。亦不成事事无碍。二者。如一施门。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之与杂不相障碍。故名具德者。则事事无碍义成。而复一中具诸度。诸度存。即相入门。若一即诸度。复似相即门。故不存之。贤首。改为广狭自在门。若华开锦上者。意取五彩相宣。华色虽异。一一之线皆悉通过。通喻于纯。异喻于杂。故常通常异。名为无碍。不同绣画但异不通。释曰。若异而不通。失一性圆融之道。若通而不异。无万行庄严之门。今常异常通。无间无断。则真体冥寂。不碍随缘。大用现前。无妨正性。可谓比华开锦上。犹云起长空矣。又贤首意云。万行纯杂。有通事理无碍。及单约事说。故废之耳。谓同一法界故纯。不坏事相故杂。此即事理无碍也。一行长行故纯。不妨余行故杂。此但约事也。故昔废之而立广狭。今欲会取。即事同理而遍。故纯。不坏一多。故杂。则亦有事事无碍义耳。如以入门取之。则一切皆入。入中有多法门。故名为杂。如妙严品。说诸众海各各唯一解脱门。纯也。普贤菩萨得不思议解脱。杂也。入法界品中慈行童女云。我于三十六恒河沙佛所。修得此法。彼诸如来各以异门。令我入是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即纯杂无碍也。又善财童子所求。诸善知识。各言唯知此法门。又云。多劫唯修此门者。即纯门也。诸善知识皆推进云。如诸菩萨种种知见。种种修行。种种证得者。此杂门也。自言知一。推他有多。自他虽异。然属一身。此亦纯杂无碍门也。三一多相容不同门者。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光。由一与多。互为缘起。力用交彻。故相涉入。是曰相容。不坏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内千灯并照。灯随盏异。一一不同。灯逐光通。光光涉入。常别常入。恒异恒融。故经颂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又即如理之遍。如理之包。舒摄同时。若具作者。一或唯入。以一入一切故。二或唯摄。以一摄一切故。三即入即摄。同时无碍故。四非入非摄。以入即摄。故非入。摄即入。故非摄。五。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六或绝前五。以是行境故。行起解绝。故华严经云。此菩萨于一毛孔中。普能容纳一切国土。又云。一切身中。悉能包纳尽法界不可说不可说身。而众生界无增无减。如一身。乃至遍法界一切身悉亦如是。故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云。于其一切有情身中。普能示现一有情身。又能于一有情身中。普现一切有情之身。有情身中。能现法身。又能于法身中。现有情身。乃至能以一心。随念悟入一切众生无际劫数。普现所作业果异熟。随其所应。开悟有情。悉令现见。皆得善巧。四相即门者。废己同他者。是相即义。以上相入。则此彼互存。如两镜相照。但约力用交彻明耳。今此约有体无体。故言废己。废己即己无体也。同他。即他有体也。如经颂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如是一切展转成。此不退人应为说。既言展转成。即异体类相望也。不思议法品云。诸佛知一切佛语。即一佛语。此同类相即也。初发心品云。心以发故。即与三世一切诸佛体性平等。乃至云真实智慧等者。此显位上下相即也。入法界品云。弥勒告大众言。余诸菩萨。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乃能亲近诸佛菩提。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等。五隐显门者。如八日月者。即取明处为显。暗处为隐。而必同时。故云俱成。不同十五日唯显。月晦日唯隐。又暗处非无明。明处非无暗。但明显处暗隐。暗处明隐。亦得云隐显俱成。故云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如八日月。半显半隐。正显即隐。不同晦日隐时无显。不同望日显时无隐。则明下有晦。晦下有明。如东方入处。即于东起。如明下有闇。西方起处。即于西入。如暗下有明。故称秘密俱成。亦如夜摩天偈云。十方一切处。皆谓佛在此。或见在人间。或见在天宫。则见处为显。不见处为隐。非佛不遍。十定品云。或见佛身。其量七肘。或见佛身。其量八肘。或见佛身。其量九肘。乃至或见佛身。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量。则见七肘时。七肘显。余量皆隐也。余显例然。故彼喻云。譬如月轮。阎浮提人。见其形小。而亦不减。月中住者。见其形大而亦不增。释云。见其大。则大显小隐。见小。则小显大隐。而不增减。则是秘密俱成。余一切法。类可知也。如经云。摩耶夫人。于此一处为菩萨母。三千世界为母亦然。然我此身非一处住。非多处住。亦隐显义。此处为母。此显彼隐等。非一处住。即是一隐。例有多显。非多处住。即是多隐。例有一显。亦是双夺俱泯之句。非隐非显秘密之义。然若约智幻。即业用门。约极位成。即德相门。六微细相容门者。经颂云。一一毛孔内。各现无数刹。即业用门。又德云比丘云。住微细念佛门。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如来出现。悉至其所而承事故。此通于德相业用。刊定记云。此微细德。不同相在德。彼约别体别德。相望相在。此但当法即具一切炳然齐着。

《楞严经》舌识虚妄
(第六十三段)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阿难!若因舌生,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食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舌不自尝,孰为知觉?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识应多体?识体若一,体必味生,鹹、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分别既无,则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不应虚空生汝心识?舌味和合,即于是中,元无自性,云何界生?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篇讲的是“舌识”:舌识是指舌根如果与味尘相对,即生舌识,舌识生时,即识味尘,故名舌识界。舌识是胜义根,以扶尘根舌根为所依,了别味境之心识。舌识有攀缘各种味尘的功能,但没有分别、认知各种味道的作用,舌识只有在第六识同时参与的情况下,才能识别出酸辣苦甜等味道来。
舌识是八识之一,八识是佛法的基础学,认识八识,即生正见。八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识、真如等。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外),然前六识为生灭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也就是说:前六识七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是出生五色根(五色根指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有色相之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若要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源头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
正常的生命活力具足扶尘根和胜义根,植物人是胜义根还没有坏尽,如果全坏了就一定是死人,所以五色根也是意识的所依。那么,六识因何缘由而起呢?是以六根、六尘为缘而起。
六识的生起,在四阿含等诸经中也常常开示说:眼、色为缘生眼识;耳、声为缘生耳识;鼻、香为缘生鼻识;舌、味为缘生舌识;身、触为缘生身识;意、法为缘生意识。舌识胜义根依于舌根扶尘根,与六识心同时启用可识别各种味型。
佛说:阿难!又如你所明白的,舌根和味尘相互为缘而产生了舌识,这舌识是从舌根所生呢?还是以舌根为界别?是因味尘所生呢?还是以味尘为界别?
佛说:阿难!如果舌识是因舌根而生,舌识变成舌根了,而舌根只有尝的功能,是没有识别作用的,那么这世上甜的甘蔗、酸的乌梅、苦的黄连、咸的石盐、辛温的细辛、辛辣的姜、辛甘的桂,经过已变成舌根的舌识,此时的舌识已失去了分别性,就什么味都不能分别了,什么味都不能分别了,就等于没有味了,没有味了,唯一剩下的就是你自己尝自己的舌头,这舌头是甜还是苦?
佛说:如果舌头是苦味,这苦味是谁来尝?因舌识已变成舌根了,就没有一个能尝了,舌头不会自己尝自己吧?如果没有一个能尝,那么什么是知觉呢?自然也就没有知觉了。如果舌头不是苦味,味不是从舌头生,那么舌头上就没有味了,没有味了,因味而生的界别又如何成立呢?
如舌识是因味而生,舌识自己就是味了,同自己的舌根一样,应该不会自己尝自己吧?如此又怎样去识知有味或无味呢?又如一切味,都不是在一个食物上产生的,有多少种食物,就有多少种味,那么你就应该有多少种舌识,才能分别出多少种味来;如舌识只有一个,这舌识又是从多种味道中产生,那么“咸、淡、甘、辛”这些不同的味就只能混在一起,使这些不同的味混在一起后产生变异,变成一个味道,如果是这样,就没有舌识对不同味道的分别了。
佛说:没有舌识的分别,就不是舌识了,不是舌识了,舌根和味尘也就等同于无,无就是没有,舌根和味尘都没有了,为什么还要说“舌根、味尘、舌识”的界别呢?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如此说来,不应是虚空产生了舌识吧?如真是虚空产生的舌识,舌识就变成虚空了,也就没有舌识了,没有舌识了,还谈什么界别呢?再说舌头和味合在一起,这中间各自都没有自己的自性“心”,这舌识的界别又从何而生呢?
佛说:是这样的缘故,所以应该知道,舌根与味尘相互为缘,生舌识界,这三处都是本来就没有的,是如来藏因无明所生之幻有,不是因缘所生、也不是自然就有,这舌根与味尘,及舌识界这三处,都是虚妄的,都是本非因缘、非自然性的。

《金刚经》如是奉持
第十五段(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这个时候,须菩提听了如来以上所说,于是对佛说:世尊!这本经义理太深,妙不可言,那么请问这本经叫什么名字?我们这些佛子们应该如何受持呢?这是须菩提尊者在请如来点题,点出本经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就是经名,以此方便学佛之人抓住重心,不偏不倚。行者只要自始至终都在这个重心的指导下,就会顺利地成就道业,这是尊者护念众生的大慈大悲。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本经的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是这本经的名字,你们应当记住经名,善解其义,并依教奉行,忆持不忘,广为流布,这样做,就是奉持《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要如此奉持呢?须菩提!奉持是奉持经义,经义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但你们不要听到佛说有个“般若波罗蜜”,就执着这个“般若波罗蜜”,而是要认真理解: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真实含义。
什么是“般若波罗蜜”呢?般若(bore)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智慧。此智易与世间智慧相混,故历来只作音译,另加注解,般若就称般若。般若是出世间的智慧,是能学道、能解道、能修道、能证道、能解脱生死烦恼,能超凡入圣的智慧。这种智慧名为般若。
般若粗说有十,即实相般若、境界般若等,细说甚多,如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心就有八万四千般若,般若是专治烦恼直至成佛的法药。修功德者应当知道:般若之体即法身、功德在法身中。若人识得般若、解得般若,但不善于应用般若,此人有过无功;若能善用般若、则有功有德;若能常持不懈,即是安住于菩提道,直通成佛之路。
“波罗蜜”是梵语的音译、义译“到彼岸”,意思就是众生从此岸到彼岸。“此岸”“彼岸”是比喻,此岸比喻生死、彼岸比喻涅槃。此岸是轮回之苦、彼岸是真常之乐。那么怎样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呢?应修菩萨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六个法门,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修此六个法门,就能从有生有死的此岸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到了彼岸,就叫波罗蜜。
那么佛为什么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是智慧与解脱的意思,只有善于用智慧的人才能得解脱,反之则不能得解脱。般若波罗蜜原本是最好的解脱法,但如果执着于此法,此法就不是般若波罗蜜了。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是法皆有法相,法相非实,如果执着于非实之法,怎么会是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是真实之法,但不是用语言或文字可以阐明的,一旦执其为有,即生幻相,自我缠缚,不得解脱。所以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能如此解其义,当下到彼岸。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已明白了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的道理,于是对佛说:世尊!如来无所说。明明如来在说法,为什么须菩提回答如来无所说呢?因为有所说的都不是真正的法,真正的法是无所说的,所以须菩提的回答是正确的。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将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所有微尘加在一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佛说:须菩提!这诸多的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非微尘就不是微尘,那么什么是微尘呢?
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称为“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 《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说:“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微尘有三个意思,即:一、微尘:是最最极为细小的物质。二、极细小的尘埃。三、比喻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谦词。
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尘比三千大千世界的恒河沙还要多不可数,因为微尘比沙更细,细到肉眼都很难看清,微尘分解到最后就成了虚空,所以,佛常常用微尘来比喻用恒河沙都不能比喻的更大的数字。
三千大千世界里的微尘虽然多不可数,但如来说这多不可数的微尘,不是微尘,如果非要说是微尘,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三千大千世界也好、多不可数的微尘也罢,在众生的自性真空里,是本来就没有的,有也只是无明于自性中所现的一个幻相。所以,如来说诸多的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同样的道理,佛说世界,也不是世界,如果非要说是世界,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三十二相,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佛说:那么是何缘故不也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如来所说三十二相,根本就不是三十二相,如果非要说是三十二相,也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义,与上面所说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来在这里说的三十二相是什么意思呢?三十二相是如来应化之身,具有三十二种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为人天中之至尊,是人天之师,一切众圣之王,为三觉圆满所成之三十二种德相。但这些相,都是从法身中流出,是有相之身,与无相之法身相比,仍属幻相。在幻相中见到的如来,就不是真如来。所以须菩提说: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因为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就是这个道理。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修五戒十善的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那么多的身体及生命来做布施,得到的福德肯定很多;但是,如果有人,于此《金刚经》中,哪怕是只受持了四句一首的偈颂等,并将这首偈颂的真实含义,为他人解说,那么他得到的福德比前者更多。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财布施做得再多再大,都只能得到有限的福报;而为人说法,得到的是功德,功德的受用是无限的。一切众生,若能按经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义如法修行,修的就是功德、修功德最好的修法就是如是读诵奉持《金刚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罗云熙# [鲜花]#半是蜜糖半是伤开播两周年# 袁帅已经是两年前的经典形象,演员罗云熙则在继续扬帆起航,请多多期待罗云熙的待播剧——国内首部民间公益救援献礼剧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再添“新成员”☞地球和空间科学前沿研究中心正式开建#合肥身边事# 】7月14日,记者从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为助力合肥综合性国家
  • 好喜欢这个透灰色的指甲 要不是得练琴 我一定做长的!我一开始以为是只鸡买了超多超多快递 二十多个 有一说一 代拿都没我多哈哈哈解锁新姿势 一个小小滑板车 两个人
  • 生活杂谈与随想人世间有一种爱,没有奢求,没有谁对谁错,也不怪缘浅情深,情有独钟无可厚非,相互的欣赏没有罪,无奈的转身也在情理之中,红尘中情为何物,缘为何来,莫问
  • 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太阳]#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
  • @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刘宇宁LYN宁哥老大棚主老刘刘宇宁一念关山| 刘宇宁宁远舟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 刘宇宁蒋俊豪 刘宇宁紫川|刘宇宁帝林[音乐]#刘宇宁一
  • 一直以来都在分享着关于别人的故事 别人的纹身今天终于可以分享关于我自己的纹身了[害羞]——————————————————————————————其实之前有看中
  • 老陈也舍不得出门,竟然对那个穿防护服的大嫂说,你先起来,我体验一哈吧。今晚和浪宇深视频 浪说是从我这里她才开始学会怎么给一个人正反馈的情绪 才开始学会怎么去耐心
  • 这算怎么回事,我是个怂黑,我不刀人也不搞破坏甚至还帮她们做任务,我倒八辈子霉了遇到这种人,我没想到她会私信就没截图局内,总之她冤枉的很离谱也不是很有礼貌,我才脏
  • ”14.“收余恨 免娇嗔 且自新 改性情 休恋逝水 苦海回身 早悟兰因”15.“如果好好说话不听 那就掐着脖子亲”16.“一没病 二没灾 小小日子 悠哉悠哉”1
  • 我们再换位思考一下男人的感受:被妻子指责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被妻子认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任何让她满意的地方,觉得自己很糟糕,很无助,充满了挫败感。我们再
  • 今天凌晨,她突然发文说:”做人我讨厌无聊,演戏我专挑特殊题材,因此,老天跟我標上了,今后的日子..也只好过关斩将了,自找的,不需同情,祝福我,好吗?自找的,不需
  • ]  医生在线网友:医生你好,我今年19岁,以前月经一贯都很正常,都是几次手淫后月经就不规则,手淫会造成月经不调吗?  答:月经周期与手淫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 从精酿工厂发酵罐到酒杯,我们坚持不过滤,不灭活、不稀释,冷链品控,全链等压隔氧,持久的新鲜和美味,只为鲜活。从精酿工厂发酵罐到酒杯的供应链管理,我们坚持不过滤,
  • 持续吃中药,只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好好的爱着自己[心]在杭州最直观的感受:没有支付宝哪哪都去不了。现在每天独自带着孩子,一日三餐,她睡两觉,慢慢会觉得从容
  • 金泰亨大帅哥好惨#Jennie 金泰亨# 点就来了就顺便看看大帅哥吧[馋嘴]因ins关注推荐而引发的乌龙事件,泰亨本人已经坦荡解释清楚。#Jennie 金泰亨#
  • 巴菲特20岁进股市,刚好二战结束,霉国经济快速发展。青年巴菲特又赶上了那15年的大牛市,经历70年代滞涨后中巴巴菲特又赶上了那25年的超级大牛市。
  • 还好意思说陈情令比亲爱的热爱的爆,数据都摆在那儿了,长长眼睛,我说的是无脑粉别瞎入号对座,你们还好意思说《女心理师》扑街了,这就是你们眼中的扑街,还真是没有深度
  • #金廷祐[超话]##金廷祐音乐中心mc# 首尔蚕室综合体育场应援-Part.2 旅途 蚕室综合体育场街旗上线啦!对抗寒冬 让人有幸福感大块三角菱格 减轻膨胀
  • (不是现在正在预售之中,此外微博也还有转发抽奖抽全套哦0v0☞#Lao乾媽# 不得不说,经常翻超话话题,真的感觉在逛朋友圈[允悲][允悲]连我自己自从有了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