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走在前 勇担使命开新局丨前5个月山东经济运行企稳回升态势明显】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
◆“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6.8%

本报济南6月17日讯 记者今天从山东省统计局获悉,今年前5个月,山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住经济大盘,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省经济呈现明显恢复势头。

“山东1—5月经济发展的亮点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双双发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动能结构继续优化,对外贸易表现抢眼,民生领域继续改善。”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余东华表示。

增长态势最显著的,当属工业、投资和外贸。1—5月,工业生产加快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较1—4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同比增长5.1%,较4月份提高5.5个百分点。

投资实现平稳增长。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8%。三次产业投资协同增长,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最高,为20.0%,第一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4.1%和2.3%。

进出口增势良好。1—5月,实现进出口总额1.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其中,出口7572.5亿元,增长26.8%;进口5127.8亿元,增长5.6%。

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1—5月我省经济整体好转,与山东经济体量大、产业基础扎实有关,“这也是近些年来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卓有成效的体现。”

从数据上看,1—5月,我省动能转换优化提速。高端产业加速壮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0.6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6.8%,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2.8%,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技改投资步伐加快。工业技改投资项目8207个,同比增长16.6%;完成投资增长17.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9.0%,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与动能转换同步推进的,是绿色生态的发展。1—5月,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525.0万千瓦,同比增长28.7%;累计发电560.9亿千瓦时,增长15.8%;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1.9%,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增长43.2%、8.4%、9.2%、111.3%;发电量分别增长54.0%、0.2%、4.2%、111.0%。

面对疫情冲击,适当的应对政策能够将各类要素、资源整合重组,并激发各个环节的活力。以最具代表性的流通环节为例,5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8040.7亿元,增长11.9%;比年初增加7005.3亿元。物流运输恢复更加明显。1—5月铁路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8.5%,公路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8.9%,水路货物运输量同比增长5.1%。邮政充分发挥保障作用,1—5月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1.6%,其中快递业务总量增长11.8%。

“政策促进了信心的提振。”刘德军说。5月当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9.7亿元,同比虽仍下降5.0%,但降幅较上月收窄7.4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18类重点商品中,汽车、家电、石油等11类商品零售额已恢复至3月份水平,占比超过6成。线上消费保持快速增长,5月份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8.6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高于全部限上零售额20.7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为促进消费提供了底气。1—5月,全省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基本达到时序进度。物价水平温和可控,1—5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其中,猪肉价格大幅回落,同比下降39.8%。1—5月规模以上消费品行业增加值增长8.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加大,1—5月教育、卫生、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31.1%、58.8%和69.8%,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3.3、51.0和62.0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我省经济运行经受住了疫情的短期冲击,表现出了较强的坚韧性、稳定性和抗风险、抗冲击能力,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建议我省下一步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处理好‘稳、活、优、强’的关系,继续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投资和消费双杆齐下,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余东华说。

来源:大众日报

#餐饮资讯# 「钱大妈」积极布局数字化体系建设,用科技守住“新鲜的烟火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科技实力是重要的制胜武器。而伴随着消费升级,人们更加追求新鲜、健康、快捷的生活方式,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鲜行业,更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数字化转型,将科技与生鲜深度融合,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当前在科技创新的支持下,数字化元素已渗入到生鲜产业链的每一个“毛细血管”。这能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引领生鲜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越南制造能否超越中国#【贾康:5-8年内,中国制造业若未实现升级 或许真的会被东南亚、印度等取代】6月16-18日,#2022凤凰网财经云峰会#正式召开。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针对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贾康指出,现在中国制造“上有打压,下有追兵”。所谓“上面打压”,就是美国要拉着它所有可能的盟友,全面遏制中国;而所谓的“下有追兵”,就是中国某些产业的相对优势已经有重大改变了,一些大路货产能由于有要素流动的机制,必须要转到越南、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印尼等地去了。

贾康表示,为了应对“上有打压,下有追兵”的风险,中国制造需要将自己在全球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位置从低收益的中间位置向左右两个高收益的位置转移。而留给中国制造的窗口期并不长,只有五年到八年。#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未来30年都不会被取代# https://t.cn/A6a7i0P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十八街我是没去过,八街常常光顾,只要到海边就要经过八街,现在这里也成了打卡地,我也来凑凑热闹,本来还想再走走,怎奈阳光太过热辣,衣服已经汗津津的了,赶紧打道回府
  • #七崽圆滚滚[超话]#七崽麻麻视频真的也做的越来越好了 能感觉到你的视频真的很有用心去做 每次看你的vlog都很真实 贴近生活 一些好物也让我很放心被你安利 也
  • 而且,美国还搞低当量核弹头,这是对核门槛的进一步拉低,美国自己的推演也曾显示,并不存在所谓“区域核战”核弹头这种东西,只要一旦打出去,就会演变成全面核战争。另外
  • 再者骂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加入种种难堪的名词,称呼起来总要客气,即使他是极卑鄙的小人,你也不妨称他先生,越客气,越骂得有力量。所以别人有着某种短处,而足下也正有同
  • ”我就知道,我被这货拿捏住了.....(而且还有个惊喜,他的超能rapper小哥贼帅,风格非常贴脸,一点都不出戏)在我这,姜风桀属于人设立绘+cv+rapper
  • 同时,开办社区健身点,到社区、进广场进行科普培训,开展大学生爱心陪伴、听长者说、认知症好朋友等活动,在开封凝聚起关爱老年人的强大正能量。“爸妈食堂”“墙上便饭”
  • 对于这个说法,李大妈不能接受,在她看来,酒店生意这么好,提前10个月肯定能把婚期转给别人的,现在就是想要找个理由扣自己9万块钱,但扣可以,扣这么多是不合理的
  • 简略版:因为爸妈不和哥嫂住,我寒暑假会回我哥在的那个房子住,但有了嫂子之后哥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而我却感觉我们四个的小家越来越分离,这种心情要如何排解呢~
  • 找准“发力点”——明晰路径 健全机制 优化体系2022年新签约项目4个,协议投资额59亿元;新增外资企业3家,实现外商直接投资“开门红”……数据的背后,是叙州区
  • 淘宝购物狂的省钱利器,替你省下更多money,让你用实惠的价格买到超值的宝贝,现在马上拿起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下载APP,输入激活码vipmg4905,淘宝天猫上
  • 图3这页就像两个人在一起吃饭[挤眼]你是一个《大嗓门妈妈》吗?这本书在我家翻看率还是很高的,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一边读一边内心会想“白头偕老”的爱情也就这样吧!
  • 】不是跟随业,跟随你的福报,要修福很简单,你若在佛门随便在厨房切二个菜,随便清洗厕所,乃至牺牲贡献三宝,你的福很惊人,为什么?因为他本身常住就是无所着,空性的,
  • ✨✨大家多多期待✨✨ 我的愿望是在中国的家人可以在中国了的书店真人去店里面买.... for now出版商只在美国卖这本书移民英国一年的港人Helen今日接受香
  • 29+5孕前体重:47.3 今日晨重55.2 两个月终于突破啦 ,一直想着30周前控制在16斤,就刚刚好(不枉我兢兢业业控糖)最近控糖-顺顺利利 [威武]开始解
  • 我一顿操作猛如虎一个小时跳了4000个绳那几百个是外面水泥地面跳的感觉不是很痛快摩擦太大了转身还是去了架空层的瓷砖地面滑溜溜的让我的小绳子甩得虎虎生风嗷呼嗷呼地
  • #杨紫女心理师[超话]#紫独特的魅力#杨紫#杨紫如静湖,眉眼温柔似水,年华留给她的,是日渐增长的自信、理智的目光,像是阳光洒落湖面上的波光,而她的玄眸墨瞳灵动又
  • 【微博大V称阿里巴巴将收购乐视 阿里回应:假消息】#阿里巴巴# #乐视网 sz300104[股票]# 今天中午,微博账号“互联网的那点事”发布微博称:“据内部消
  • 而如此好特别,甭管做不做作的小燕子性格也成功吸引了穿越剧中永远爆款的腹黑男主。而如此好特别,甭管做不做作的小燕子性格也成功吸引了穿越剧中永远爆款的腹黑男主。
  • 紫紫的碎碎念1⃣️芭芭农场种的哈密瓜很甜2⃣️真的很爱吃虾近几天吃了咖喱虾、蒜蓉小龙虾、番茄虾仁意面、海鲜粿条(其实只有虾没有其他海鲜)、虾仁瘦肉蛋肠粉还有鲜虾
  • 从前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现在疫苗应用的监测结果来看,没有发现“80岁老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年龄的下限有要求,对于年龄的上限没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