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感觉就是,跟老师们真的很不熟。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点感触,记着老师的箴言,我站在旁边看着掉眼泪的同学,觉得惊讶之余好歹是还能记起来拿她手机帮忙拍张和老师拥抱的照片。
大学四年因为疫情占据两年不少的线下专业课,读到后两年都有点忘记自己是什么专业。也不是没有喜欢的老师,上课总是激情满满,备课充足得作为爱划水的学生都不好意思不认真听,但真的很不熟。
可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或是任何一种关系,讲的都是缘分。
像逢年过节的亲戚聚会,举起酒杯无言,只有毕业快乐。

今天超开心 提前收到了小姐妹送的生日礼物[抱一抱]第一次买榴莲 刚掰开时候看着颜色以为要完蛋没熟 尝了点旁边的也是脆脆的 然后疯狂找开了的榴莲催熟办法 最后干脆直接打开 戳了戳 好些地方是软的 然后吃了一大块儿 嘻嘻 开心了 整个打开来有五房 出肉率也有37了 第一买还可以还可以 好吃 美滋滋
今天还买了鸡蛋饼 什么时候这玩意儿都六块钱一个了 九大命 味道一般般 没有小时候的好吃

黄狗裴元庆
|||

我这题目不是骂人,那狗就叫裴元庆,是我们下乡知青养的一条大黄狗。

我下乡的地方是个山村,前面已经有一拨知青,二十多人,在村里呆了两年了。因为我们的到来,他们那拨就成了“老插”,我们自然就算作“新插”。

老插下乡时,因为是本村头一批,村里比较重视,居然专门给盖了一排砖房,每间房住两人,比我后来住的大学宿舍还阔绰。

等我们这一拨到来,知青已经不稀罕,进村时例行的放了两串鞭炮,但住房就别提要求了。老插的砖房在一个小坡之上,坡下有个旧谷仓。村长让人把谷仓腾空了,排开一溜木板床,这就是新插的宿舍。

人到哪儿都会分三六九等。同为天涯沦落人,但老插们多沦落了两年,就有了一种优越感,一开始并不怎么接纳我们这班兄弟(新插清一色的男性)

老插们集体养了一条黄狗,但不愿意我们这些新插逗这条狗。只要看到黄狗朝我们这边走动,就立刻会把它叫回坡上去。叫的啥听不真切,似乎是叫“边庆”。我们一班新插猜了半天,猜不出为啥叫“边庆”。

新插努力跟老插们套磁,过了差不多一个月,老插终于对新插能接纳一些,看到新插逗黄狗,也就不再坚持把它叫回去。我们便撒开了逗它,天天叫“边庆”过来玩。

老插有个陈宜章,学校里学的东西,数他保持得最好,这点积蓄让他不需要下地干活,一直在村里民办小学当老师。老插二十来人,他是最早对新插放下架子的,时常给我们讲讲在此地混生活的要领。

既然熟了,我们就问他这狗为啥叫“边庆”。

他喷喷鼻子说,什么“边庆”啊,是“裴元庆”。天天叫,叫多了舌头偷懒,就给你们听成了“边庆”。

我们觉得不理解,说裴元庆是隋唐第三条好汉。那为啥咱这狗不跟第一好汉李元霸,不跟第二好汉宇文成都,却跟第三好汉裴元庆起名呢?

陈宜章笑笑说,当时大伙也没怎么特别研究,大概就觉得李元霸虽说是第一条好汉,但书上说了,李元霸身形矮小,骨瘦如柴,咱大黄高大威猛,叫李元霸不妥。宇文成都呢得叫四个字,累。于是就挑了裴元庆吧。

别看裴元庆在说唐里是第三条好汉,在咱村里那是数一数二的。有一年村里闹狗瘟,全村总共只有两条狗活了下来,一条是村民家的黑狗,另一条就是裴元庆。

裴元庆没有自己的伙食指标。它的伙食都是知青们从嘴里省出来的。知青们吃饭时,裴元庆就会过来蹲在旁边。我们知道它是等吃的,就从碗里挖一勺饭喂它。一人喂一口,它就足够吃饱有余了。

刚开始我们新插是把饭扔到地上让裴元庆吃。老插看到了就说别那样,扔地上脏。我们说那咋办?给它弄个盆?老插说不用。就这样。说着从自己碗里挖一勺饭团,朝裴元庆头顶抛过去。裴元庆往起一蹦,一口就把饭团叼到嘴里咽下去了。那以后我们也都是这么喂。

裴元庆不光会吃。它看家护院的本事也是一流的,最著名的战绩是它在村长小腿上咬了一口,留下一个疤。这个事从人类视角来看似乎欠和谐,但狗的思路毕竟跟人类有些不同。作为知青集体养的狗,裴元庆的敌我概念就是:所有知青都是主人,其他人都是外人。

当然裴元庆也不会跑农民家里去惹事。它只对闯到家里的外人发飙。让事情有点挠头的是,知青住房正好是在村子与河之间。村民们去河边挑水,必须经过知青住地。

通常这不会出事。因为原来二十多个知青,新插来了之后近四十人,基本上什么时候都有人在家。如果有村民经过,知青们会把作势进攻的裴元庆给叫回来。

那天村长挑水经过,看到裴元庆冲过来。因为平时总有知青出来喝止,所以他也没当回事,继续往前走。偏巧那一刻知青们都在屋里打牌,没人拦着裴元庆,结果它真冲到了村长身边。等村长发觉不妙,转身逃窜,已经晚矣,到底被裴元庆在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幸亏有知青听到村长惨叫,赶紧出来撵走了裴元庆,事情才没闹得更大。村长当时是连说没关系,但知青们过意不去,下次回城的时候还是凑钱给村长带了好几包面条。

面条这事可能得稍微解释两句。南方不产麦子,山村里没见过面条。知青们从城里带了面条去,有村民们过来玩,看到了觉得很稀罕,尝一口更觉得是人间美味,后来就有村民拿自己榨的花生油来换面条。花生油对于知青来说是上好烹调油。而村民也觉得面条是上好美食。以物易物,所谓双赢。

起先知青们也不知道村民换了面条会怎么用。有女知青热心,特地去到村民家里,打算教他们怎么煮食。结果去了才发现人家不用教。他们就把面条当粉丝,煮软了加些酱油辣子,翻炒一下当做菜来下饭。

知青们看了觉得有些好笑,但笑不出来。

这个村在当时并不算最穷,一个工分值两毛钱。最穷的那个村,一个工分是九分钱。一个男劳力一年也就1000工分左右,妇女同样出工时间,干的活并不轻,包括插秧或是收割,但工分减半。这种工分制度是明文规定,妇女们也从没觉得有啥不对。

村民平时吃的菜都是自留地里种的蔬菜。有时地里的菜接不上了,就往米饭上面洒一把葱花,再淋一些酱油,一顿饭就这么解决,过大节的时候才会沾一点荤腥。

所以炒面条在村民嘴里就是好菜了。

就这么着,人家还邀请那几个知青吃饭。知青们陪着吃了几口——不吃是不行的,若是有人推辞,村民的劝说工作能坚持一个通宵。吃完告辞回家,给大家说了这事。后来大家有机会回城,不管自己吃不吃面条,只要米面指标还有富余(那时候买这个需要粮票),都会尽量带几包回来给村民。人家当然也不会白要,都是用花生油换,但这么着他们就很开心了。

接着说裴元庆。裴元庆有一种神秘的辨别能力,即使是从没见过的人,它也能看出(更可能是嗅出)这人是知青还是农民。

我们常带它下地干活,有时去得很远,都到了邻村的边上了。倘若碰上所有知青全都离开,比如挑着割下的稻子回村了,而裴元庆一时贪玩没跟着回去,这时地里就只剩下当地村民,但它不会跟着村民跑。村民叫它它都不理。

有一回正好邻村的知青也到这片地方干活,裴元庆抬头看看,再过去嗅一嗅,就认同了这帮知青,跟着他们到处走,直到本村的知青出现,它才屁颠屁颠的跑回来跟着我们。

其实下地干活时,知青穿着跟本地农民一模一样。不相识的人,一眼看去真分不出是知青是村民。但裴元庆一点问题没有。它一嗅就知道谁是谁。

更神的是它对潜在危险的灵敏嗅觉。发狗瘟那年,疫情有点严重,于是公社领导按官府办事风格,做了个一刀切的决定,要各村把所有的狗只全部杀灭。我们村里的民兵有两把冲锋枪。民兵队长带着一帮民兵挨家挨户搜寻,看到狗就拿冲锋枪扫。

知青听到消息,知道这事没人能拦得住,但也没人愿意看着裴元庆就这么给杀了。大家紧急商议了几分钟,还没想出办法,就看到民兵队长带着人朝这边走过来了。

陈宜章惶急之下指着山坡后面对裴元庆大叫一声:“裴元庆,快跑!”

说也奇怪,平时你让裴元庆跑,它多半懒得理你。除非你扔个东西逗它,它若是兴致好,或许会去追回来。其他时候它都是懒洋洋地趴着。但那回裴元庆只冲那帮拿枪的人看了一眼,立刻就明白苗头不对,嗖的一下窜上山头消失在树林里。民兵队长带人追上去,却寻不到半点踪迹。

知青们想说服队长就这么这算了。但队长很认真,说这是上级命令。俺拿了枪就是军人,军纪不能违抗的,于是每天傍晚收工之后就带着人在山上找,找了两个星期,死活找不到裴元庆。

后来狗瘟过去,公社领导大概看着整理效果不错,政绩方面压力不大,就撤销了那个绝杀令。

民兵队长也不是歹人,听到命令后就来告诉知青,说上面通知改了,不用杀狗。我不知道你们把裴元庆藏哪儿,反正现在是可以放它出来了。

其实知青没藏裴元庆。知青自己都不知道裴元庆现在是死是活。陈宜章专门到公社去了一趟,打听得真切,杀狗令确实是撤销了,知青们立即上山,散开到各处叫裴元庆的名字。不到十分钟就看到裴元庆从树林里跑出来了。瘦了不少,但还是很精神。大家带它到河边洗了个澡,回家吃了几天好的,裴元庆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狗瘟没放倒它,打狗队也没奈何得了它。知青拍着它的脑袋,赞它果然不负裴元庆的名字。

裴元庆晃了晃耳朵,神情淡定的看着远山,仿佛并不把这当好大一件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2年结束了,感觉心境变得最多的一年,有了很多不一样的体会。年24岁,谢谢老亓为我安排的本命年大礼包,愿大家一切顺遂#500miles in 2023#NO
  • 老公今夜值班不在家,小兔子和小猪也不在家,家里只有我和87岁的婆婆哈哈哈~这个情景,这幅画面,这个除夕,做梦也没想到哈哈哈~当然,不做梦就是现实哈哈哈~给我逗乐
  • 也就是说,旧爱回头,处女座会纠结,因为理智告诉他们不要,又或者他们害怕重蹈覆辙,但是感情上,他们舍不得,他们想要继续爱,也记得所有的回忆,而且处女座的理智,不一
  • #Santa赞多[超话]##赞多0311生日快乐# #多在干什么# 我被赞多的毛笔字整酸了练过的都知道一开始跟毛笔斗智斗勇的过程结果他就这么来一出字体结构把握那
  • ”他听完愣住了,用撒娇的语气跟我说“宝宝,我的错,我太饿了就直接先吃泡菜汤了。”不知道是抵不过泡菜的诱惑,还是因为我喂他,他立马把嘴张开了。
  • 25年間の財産は「ジャニーズの歴史を考えても“2人”」だと語り「2人であること、その延長線上に当たり前ですけど様々なことが必要になってきますし、乗り越えた。また
  • #梁精寅[超话]##夜莺主唱梁精寅# #30天安利梁精寅# Day2初印象:第一次看到小羊,是在maniac的接力舞蹈里,我真的没有关注到大家说的杀鱼背带裤哈哈
  • #我的新年美味# #雙兒家的味道# #日日是好日#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生活需要仪式感# #肖战[超话]##肖战说携兔队长前来拜年# xz#肖战是不怕冷
  • ཆུ་མོ་ཡོས་ལོའི་ཁྱེད་ཅག་ལ་ལོ་གསར་བ་ཞིག་གི་རི་མོ་སྟོན་ལགས། རི་མོའི་འདུ་བྱེད་ཀྱི་ཁ་
  • 而回到现实,是几个人站在客厅,各自沉默,就算是平时自诩“氛围组”的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暖场了,只能赶紧将电视打开,然后又赶紧开车先把两个小侄子接来,电视里欢乐的音
  • #一条微博晒年味#无论如何 二零二二年过去了 有辛苦有心酸有难过有快乐 总之 像是收货了很多 爱上了一群人 住进了一个家 不断的汲取他们的营养 不知觉变美了很多
  • 日子是慢慢过的但感觉却是飞快的流逝、今年多了很多记忆点,自己勇敢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不纠结放过自己,接受普通接受所有事情的发生,并且勇敢的接受面对,过完了29岁的
  • 其全面承继“智能DHT+咖啡智能”两大领先技术,将重塑30万+级大六座SUV市场,为更多中国家庭带来更好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产品的全新选择。蓝山DHT-PHEV欧拉
  • 我希望大家依然怀有共识和信念,清晰记得来时的路,始终珍惜并肩作战的彼此:“与你同行的人,比到达的地方更重要。明年不知道会在哪儿,会在干什么,但我希望我还在做着跟
  • 今天太累了,吃了三顿年饭肚子里都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喝了米酒,白酒,咖啡,茉莉乌龙茶,可乐,红酒,白开水对我的胃真是前所未有的考验[苦涩]晚上看了好多年没有看过的烟
  • #疫情防控 小城君提醒# 【北京三区通报新增风险点位,涉医院、超市、购物广场→】11月30日,北京房山、石景山、通州通报新增风险点位。房山区11月30日上午,房
  • #潼话王国[超话]##瑷尔博士新品卸妆膏实测##瑷尔博士卸妆膏# 谢谢潼潼@潼Avril 抽我试用啦[打call][打call][打call]坐标湖南,混油痘肌
  • /自然地貌/七彩丹霞彩虹状的条形山峰,仿佛天堂遗落人间的调色盘,层理交错,色彩斑斓,尤其是日落时分,阳光洒在上面,不愧是天下丹霞无颜色!【来源:那一座城】#最终
  • 2023……还能坚持多久……15 :43 父皇突然给我打电话 说「姑娘 开下门」我愣了会儿 两个家都是密码锁 且录入了各自的指纹是的 他和芳芳带着一大堆吃的
  • 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管理14计:1.渔翁得利人性都是有惰性的,尤其创业元老,赚到钱后,极容易进入养老状态这时领导者要懂得启用新人上来,给老人造成威胁从而让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