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上了年纪的老木屋里,油锅正响,喷香扑鼻。我鼻子灵,一闻就知道,这准是外婆在炸酥肉啦!疯玩了太久,肚子空空的,便先溜到灶房里去。一见熟悉的淀粉浆,瘦肉,花椒,还有大铁锅里的宽油,我就欢呼雀跃,“外婆,今天又有炸酥肉吃!”外婆看到我,用手揩揩蓝布围裙,笑着说,“你真是个好吃狗儿!先把这点儿端过去吧!”

竹编筲箕里,酥肉金黄,滋滋冒油。我洗了手,轻轻地捏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塞到嘴里。菜籽油还渍在指上,就两手捧过筲箕,向伙伴们小跑去。可是,刚出炉的酥肉有些烫,我只好一面吹气,一面吐词不清地喊,“快来呀,大家快来吃呀!我,我外婆做的!最好吃的酥肉!”

小伙伴们就挤挤攘攘,蜂拥而至,也不管满手灰尘,捏起一块直塞到嘴里,吃得津津有味儿。酥肉皮酥柔嫩,唇齿留香,油润了干枯的嘴皮,每个人心里都美滋滋的。

筲箕空了,我就又去外婆那里盛点新鲜的,再摆到外公的木桌上。大家若是想吃了,再拿就是。等到晚饭时分,巷里各户人家的门都开着,大家常常是到处串门,尝尝你的,品品我的。

这是十多年前,我在外婆家普通的生活。就这样,外婆做的酥肉,把乡愁迸成满地的向日葵,满天的太阳,风吹时,不住地在心里摇晃。

如今,木屋被定为危房,巷子的街坊邻居全都搬了家。人去楼空,大家渐渐少了联系。只有外婆,每年秋冬,一定会记得要亲自炸我最爱吃的酥肉。

外婆做的,是巴蜀地区的家常酥肉。肥瘦肉切条,加料酒、胡椒粉、姜末少许,盐适量,料酒一小勺,调味腌制。大锅烧热,干炒花椒,待外壳酥脆,花椒爆香,便起锅捣碎。再备酥肉糊。半碗淀粉,打入鸡蛋。蛋黄咕噜咕噜地滚进淀粉里,可爱极了。接着加盐、花椒碎末,以清水搅匀。随后宽油烧热,调为大火,炸至表面金黄,即可捞出,盛于竹编筲箕中。
夹一块,入口极脆,嚼之有声。小咬一口,或磕着姜末,醒胃开脾;或破了花椒,淡咸微麻。再咬深一些,只觉嫩滑爽口,口感劲道。

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色如鹅黄,香醇味美,实在别有风味。外公爱拿它和盐焗花生米下酒,我爱和外婆出去玩儿时带着它作小食吃。外婆的居民楼外,是一大片莲塘,冬日里荷花虽已变黄枯萎,但池中仍有白鹅戏水,红掌拂波。

鸭子摇摇摆摆,黄狗儿摇着尾巴溜达。我和外婆,就把提前包扎好的一大袋新鲜酥肉,送到栽藕的那户人家去。外婆坐在长条凳上,和人家闲聊。我就童心大发,追着鸡鸭让它们扑打打地振翅乱跑。

外婆中午炸的酥肉总是很多。就算送了人,也是有剩的。晚上若来的人多,最好下火锅。辣椒浮油,红汤沸腾,酥肉翻滚,色味俱佳。

一家人团聚而坐,同锅而食。火锅的麻辣融合酥肉的醇香,绵软肥糯,鲜香盈颊。若是晚上来外婆家吃饭的人少,外婆就做茄汁酥肉。

取番茄两个,须烫过,撕去皮。一个切细以熬汁,一个切大块儿方便入口食用。先大火翻炒,再转小火熬汁。接着放泡发的木耳,与小酥肉煮烂。

最后,大火收汁,关火出锅。茄汁酥肉,番茄打底,红黄相间,嫩如豆腐,酸甜解腻。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番茄汁就溢出来了。其鲜嫩腴美,不可名状。

除了酥肉火锅和茄汁酥肉,全国各地还有许多以酥肉为主的特色菜。它们好似长笛吹出的一曲折柳,在游子离乡时牵衣待话,以自己的滋味,诉说着无尽别情。

陕西的酥肉多带汤。酥肉煮汤,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加姜、葱、白菜等,转用小火煨,再放花椒,撒把葱花。喝一口,存白菜之本味清香,鲜美无比。汤清而味厚,非海参鱼翅可及。

而酸汤小酥肉,是地道的河南菜。油锅烧热,姜蒜、花椒、干红辣椒、八角炒香后,翻炒黑木耳、黄花菜、泡软后的粉条和酥肉,以中小火炖。再加盐、生抽、鸡精、胡椒粉和陈醋调味。

最后,撒香菜末与小米椒粒,淋上香油。花椒之麻、姜蒜之香,与香菜之清相融,红黄黑绿,色泽诱人。汤醇汁浓,肉质酥肥,菜清香脆嫩,鲜味浓厚。有酸汤小酥肉的那顿,煮饭时必得多量一碗米,因为每人的胃口都开了。

山东冠县的酥肉极有特色。冠县酥肉,早中晚餐皆有,大多用的是羊肉或梅花肉。冠县人爱以馍馍就着酥肉汤吃。舀一勺酥肉汤入口,面糊融化,肉质酥烂,酸辣咸烫,汤汁鲜香。再掰一块馍馍,泡在碗里,香甜软糯,好不爽快。

冠县有专门的酥肉馆。同聚于馆的人,从老板、领导到小贩、打工者,都咬着肉,喝着汤,蘸着馍,谈着天,热闹非凡。一碗酥肉,连接起冠县社会的各个群体。

冠县酥肉馆是很有情怀的。有人说,“冠县酥肉馆,专做酥肉,没有其他,常常以姓氏命名,几辈子人,一代接一代,就伺候这一碗酥肉。那可是家族声名容誉的象征。”也怪不得身处异乡的冠县人抱怨说,在外总是吃不到冠县酥肉的味儿。

因为这一碗酥肉,有着冠县酥肉师傅代代传承的独家风味,给冠县人养了一副“刁钻”的味蕾。

小小酥肉,从酒池肉林的商朝走来,挑着一担重重的乡愁,伴无数游子漂泊。贾平凹说,“人的胃是有记忆功能的”。它的味道就像一条无尽的绳,一头绑着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有人说,乡愁,是为了理想出去,为了念想归来。待归鸦背日,倦鸟投林,再吃到一口故乡的美食时,这条心中之绳结方被解开。而那块勾着味蕾的酥肉,也卸下了乡愁的担子,和家人一起,微笑着,看游子狼吞虎咽,泪下如流霰。

《外婆,今天又有炸酥肉吃啦》文 | 槐恩

砥砺奋进|海赟:一名老刑警的“新”战线

他是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审讯专家,是千里缉凶的追逃能手。在知天命之年,他投身社区警务最前沿继续冲锋陷阵,以剑胆琴心笃定守护社区的平安与祥和。

12年缉凶追逃的流金岁月,让海赟满头青丝变白发,但这位铮铮铁汉却始终不忘从警初心。2020年4月,他被组织安排到南关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继续奏唱他甘于奉献、爱民为民的忠诚战歌。

扎根社区,熟知辖区万事

长期从事刑警、巡警工作的海赟初干“片警”,起初还真有些摸不着头脑。面对新的岗位要求,海赟从零开始,走访入户,勤记勤思,白天用笔记本记录百姓的需求和反映的问题,晚上则加班整理辖区的各种档案,仅用两个月时间便对辖区49幢2389户居民完成走访登记。

两年来,海赟累计采集各类工作信息上万条,社区里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对辖区单位、企业、商户、居民的基本情况更是倒背如流。有时社区工作者需要核对信息向他求助,海赟总是能脱口而出。“老海就像是‘度娘’,问什么知道什么。”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评价海赟。

情系群众,温暖万家灯火

把原来调不成、缠不清的矛盾纠纷变为调得了、调得好,这是海赟的过人之处。2020年5月,由于疫情原因群众长时间待在家中,因不良情绪引发的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突然多了起来。一次,楼上楼下有两家因为噪音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让步。原来,楼上住户的两个孩子由于疫情被封在家里,时不时玩耍蹦跳,而楼下家中有病人,导致无法安心入睡。搞清了事情的原委后,海赟把双方叫到一起,耐心细致地调解劝说,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批评教育,双方态度有所缓和。随后几天,海赟一有时间便主动上门找这两户人家聊天唠嗑,经过多次沟通,双方终于打开心结并互相致歉。两年来,海赟社区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余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0余次,为辖区治安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校园安全是海赟一直关注的焦点。他每天都会穿戴整齐、风雨无阻的站在“护学岗”,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过路的孩子们总是会亲切的喊他一声“警察爷爷”。

海赟管辖片区是原州区考试中心和原州区六小的所在地,每到考试季,看卷护卷、考点执勤便成了他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期间,有好几名考生因粗心大意丢了身份证或未带身份证,导致不能进考场参加考试。海赟当即和考务人员沟通协调,用警务通进行人脸识别进行身份确认,先让考生入场参加考试,随后再办理身份证,解了考生的燃眉之急。

本色不改,守护一方平安

海赟管辖的西湖路和南寺巷社区位于固原市中心地带,流动人口聚集,各类场所、旅馆、商铺较多,治安比较复杂。为了改善社区的治安防控工作,他搭上了所有休息时间,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开展高频次高密度的巡查,提前感知隐患苗头,努力下好治安防控“先手棋”,先后打击防范违法犯罪30余起,对犯罪分子形成了强大震慑,社区内治安状况越来越好。

2021年8月,海赟在网上巡查某宾馆住宿人员信息时发现,近半月以来,有5名男女青年经常在凌晨后入住一家宾馆。有着多年的刑警工作经验的他感觉情况不对,便将这一情况向驻所分局刑侦大队二中队进行通报。经过调查,原来这5名青年系一组织介绍卖淫团伙犯罪成员,海赟和刑侦大队民警合力将其抓获。

为了强化辖区群众防骗识骗能力,海赟和同事挨家挨户向群众宣传普及防骗知识,辖区共计3000余名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软件。2021年10月,辖区群众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医保局工作人员,通知刘女士其医保卡在上海非法报销涉嫌犯罪,要求刘女士将存款打入一个安全账户。刘女士半信半疑时突然想到社区民警“老海”经常上门唠叨的话,第一时间向派出所反映了问题。海赟闻询后,随即登门回访,手把手指导刘女士进一步做好防范工作。

反诈宣传成效显著,海赟的深入宣传功不可没。他经常跟辖区群众像亲人朋友一样聊天,像讲故事一样列举典型案例。如果看到很多人聚精会神围坐在一起,那肯定是“老海”的“反诈学堂”开讲了。经过海赟的努力,辖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逐渐提升,诈骗案发率连续数月呈下降趋势。

“他永远像个小伙子一样精神饱满、冲劲十足!”这是海赟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其实,很多的辛酸和无助只有海赟自己知道,家中繁杂的琐事,老人孩子无人照看,妻子体弱多病,自己也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这丝毫没有影响海赟的工作热情,他依旧默默耕耘着脚下的这块“责任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年龄在增长,身体在衰老,但海赟践行宗旨、守护群众的赤子情怀却始终未曾改变。海赟说:“无论在哪里工作,都要把群众的事儿放在心坎上,要对得起辖区群众对我的这份信任。”

#平安宁夏##平安固原##宁夏政法##中国警察网#

【#北京人艺70年 # #幸存的经典# ——《狗儿爷涅槃》】

《狗儿爷涅槃》剧组在1986年7月上旬建组,导演是刁光覃和林兆华,之后,主创们就集体下乡体验生活,在刘锦云当年工作生活的昌平西崔村住了小半个月。

观察和体验对表演自然是有帮助的,梁冠华说,有过这样的经历,就会知道农民走起路来一般是不会昂首阔步的,因为农村的土路说不准哪儿就会有个一坑一洼;也会知道行动坐卧要想有农民的样子,形体就得找到一种松弛的感觉,等等。这些都靠潜移默化。

能对农村和农民理解到什么程度?梁冠华向我讲起,除了和农民一起干干农活儿、聊聊天儿,演员们也会听农民们讲讲农村的生产形势之类。他当时22岁,听得朦朦胧胧,一知半解。用他的话说,比起那些同台的老先生们琢磨着如何对人物入手,他那时只能从字面上先把台词说出来。直到2002年《狗儿爷涅槃》复排,梁冠华的角色从狗儿爷的儿子变成了狗儿爷,他才更深地理解了农民对土地的那种依恋。

在人艺两版《狗儿爷涅槃》中都饰演李万江一角的演员李士龙也有类似的感觉。1986年出演这部话剧时他已经40岁,进入北京人艺之前,他在农村还有过一段七八个月的生活经历。他说,最初排这部戏的时候,对人物是有些理解的,比如,他当时就准确地找到了从军人变成村干部的李万江骨子里那种执着的正派劲儿,不管后来的生活是不是让他破衣烂衫,这个人物始终提着那股劲儿。但也是将近20年之后复排,翻过头去看,才更清晰地发现刘锦云笔下的那些人物都是那个历史阶段的真实存在,他书写的过人之处在于剧里对任何角色都没有简单的歌颂或批判。“狗儿爷”就不用说了,单看地主祁永年,也不是扁平的负面形象,他虽然是把狗儿爷吊在门楼上毒打的恶霸,却也有“一辈子没吃过一条直溜儿黄瓜”的可怜之处。

其实刘锦云对农村的认识也是经过时间的不断淘洗才沉淀如此。他把他的写作分为三个阶段:先是在小说中写农民在错误政策下的遭遇,然后是写童年时代农村生活留给他的那些既辛酸又美好的记忆;到了写“狗儿爷”的时候,虽然剧中所写的每个人物还是都能在他的亲戚当中找到原型——比如狗儿爷,人物原型是他的姑父,因为失去土地变得疯疯癫癫,糊里糊涂地死在了“十年动乱”里,但刘锦云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写作与生活拉开一些距离。这种距离,使他在农民们的淳朴善良,可爱、可怜之外,也看到了另一面。因此,我们才看到在如狗儿爷这样的农民身上,作者投注的除了同情、赞美,还有批判和嘲讽。

刘锦云曾经说,他写狗儿爷的时候,作为比照形象常常出现的,是《静静的顿河》中的葛里高利和鲁迅笔下的阿Q。

《狗儿爷涅槃》在1986年10月首演后,只有过2002年逢北京人艺50周年纪念时的一版复排。近20年,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没有这出戏再现。

2002年版的“狗儿爷”是由梁冠华饰演的。那两年,他接连出演了北京人艺几部大戏的主角:1999年版《茶馆》里的掌柜王利发,2001年版《蔡文姬》里的曹操。三部戏风格迥异,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虚实结合的。有人说《狗儿爷涅槃》一直没有再复排,其中一个因素是这部话剧几乎是“狗儿爷”的独角戏,对演员的体力消耗太大,不好排。可话说回来,梁冠华在其他几部戏中的角色,恐怕也都不轻松。就说《茶馆》,各色人物进进出出上场下场,掌柜王利发就几乎是自始至终在一旁支应着。

梁冠华说,相比之下,“狗儿爷”那种几乎没有对手戏的疯疯癫癫,倒让他演起来精神放松些——可以自由发挥,今天表演的尺度大点儿,明天尺度小点儿,问题都不大。这话我倒不全信,对于狗儿爷“疯”的尺度,林连昆处理得精巧,梁冠华同样。

顾威分析过狗儿爷的“疯”。他说,演一个疯子好演,内行人都清楚,不受制约,“洒狗血”即可唬人。但舞台上出现个真疯子,没有任何艺术意义。表演难度在于既疯又不真疯,时疯时不疯,难在选准起点收点,拿准过程和把握程度。

如《龙须沟》里的程疯子,沾黑旋风就疯,其他则不然,而狗儿爷是在生活琐事上疯疯癫癫胡言乱语,但在主要问题上,特别是有关土地问题上,他的思想逻辑并不混乱。这比程疯子更难,难在不疯的面大,疯的表现空间小而局促,回旋余地受限,疯与不疯转换快而密。

顾威评价林连昆演狗儿爷的“疯”:紧紧抓住土地没了这个根,深入挖掘这个“疯”人的正常与不正常的思想逻辑,用语气、眼神、形体、手势,丝清缕密,收放自如,令人可信地完成。

而梁冠华的“狗儿爷”被公认为对林连昆的表演完成了很好的继承。用李士龙的话说,“既有原来的影子,也有他自己的东西”。关于表演上的继承,梁冠华说,有些好东西就是要直接“拿”的,比如有场戏一开幕是狗儿爷背着包行李,拿着锄头拎着水罐,嘴里喊着“风一阵儿,雨一阵儿……”的定场诗满台跑,就要全拿来。他说,戏里很多东西对林连昆这样的老一辈表演者来说,是有着切身感触和体会的,但对他这样没有经历过的演员来说,所能见到的可能只是历史留下的结论。能把老一辈演员斟酌出的表演精髓继承下来已经不易,对他来说,这永远是第一位的。而后再讲创新,演员与演员之间有不同,必定会形成自己演戏的轨迹。

我看到有报道说,1986年《狗儿爷涅槃》上演时,在人艺的观众问卷调查中获得了很高的满意度。其中的观众,20至30岁的占80%,30至50岁的占20%,文化程度多为大专以上。也就是说,当年去看《狗儿爷涅槃》的观众是年轻化的。那么,2002年呢?我没有找到相关的数据,但是采访中,两位主演说到了一个共同的感受,观众的现场反应与1986年时有些不同,一些该有反馈的地方,比当年淡。梁冠华说:“可能是我的演技不到位。”如今,如果《狗儿爷涅槃》再次重排呢?

节选自《<狗儿爷涅槃>:“疯人”的真话》
作者 | 孙若茜 https://t.cn/A6avsIH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世界史上讨论“生活的艺术”的人不少,其中周作人的探讨相当深刻。本次讲座将参考周作人的思路,探讨“生活的艺术”这一命题在世界文化史中的意义。
  • ◆但是但是!原来文艺工作者大脑空白是这么可怕写不出写不出写不出……………无限循环♾生活你不懂爱,丧完再继续拽[二哈]我可是一个丧完继续不认输的“后生仔”啊!
  • [太陽]溫度 好幾天沒看到雲彩。白天滿天藍,夜裡滿天藍黑。 太陽早早露出臉。我起得早,每天都看到它從樹影間升起,滿面紅光,像鹽蛋黃。不敢直視,趕緊背過身。金
  • 今天分享这首,相比原曲节奏稍微慢点,很适合夜晚漫步时听。二人的合唱像调和的鸡尾酒,华丽且不失美味。    趁年轻,为何我们不去相信一把呢?相信各位对这首歌有自己
  • #考研一笑而过[超话]##球球老师微课堂[超话]##Bro教你学英语[超话]##考研##球球老师考研英语##智鸣哥考研长难句# 每日一句 Day184 &am
  • 目前,济南机场在国内出发A区12号柜台、B区13号柜台、C区33号柜台已安装电子临时乘机证明验证设备,在安检一区、安检二区专设持电子临时乘机证明旅客安检通道,有
  • 最近总会做一些很冗长的梦,尽管很久没有联系他,他却成了我梦里的常客,梦里的我依旧很喜欢他,而且依旧是爱而不得。你所做的这一切行为,都是在稀释你自己的价值。
  • 19.02.20 新闻 #山下智久[超话]#「劇場版コード・ブルー」豪華版特典映像の全容公開、衣装展も開催山下智久が主演を務める『劇場版コード・ブルー -ドクタ
  • #看TI来斗鱼# #Ti9# #DOTA2#sad“两位S的操作在商业层面没有可指摘之处,但他们的“坦然”、“自洽”能摆脱唱片工业上层被男性把控的便利吗?22分
  • 纯色连帽卫衣】 【高奢品 zapa 199欧元羊绒衫】 — [心] 周二已团[心] —【经典vans红条+黑 帆布鞋 续团】 【匡威 1970s 帆布鞋 低高邦
  • 自古 #中秋# 盼团圆[求关注],剧中月圆人未圆[酸]。在人人都期盼团圆的此刻,老鼎为您整理几部不那么圆满的经典美剧[好喜欢],看过更让人珍惜身边人[赞啊]。同
  • 2012年永州中级法院接受了我的立案再审请求,在再审查清了该案“适用法律错误” 该院审判监督庭作出判决称“81年原判决错误,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并撒销81年
  •   初中可以拿到哪些高中的名额分配不可预测,纯靠抓阄决定(看运气)若初中抽到的高中较好那就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若抽到的高中不好也不是自己的目标学校,则可以主动
  • 家人,感谢我们的家人,他们是我们最踏实的依赖,最温暖的港湾,最强大的后盾有他们在,不用伪装自己想哭就哭,想吼就吼,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计较还会给我们温暖的拥抱。无论
  • 多谢班委大大们送的月饼感觉什么学生工作都不做就在学校里当个小透明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这样也挺幸福的,嘻嘻嘻今晚和小黄开学以来第一次逃课其实不算,我们打算退掉这门课和
  • 白羊们是很容易一见锺情的动物,但再见无情的速度,也是你想像不到的。白羊们是很容易一见锺情的动物,但再见无情的速度,也是你想像不到的。
  • [赞啊][给力]#广西,扶贫在路上# #70年70城# #旅行美食[超话]##曼谷美食[超话]##山水食帖##带着微博去旅行# 1/3一星推荐,这家店在em
  • 都觉得很好吃??这个吃起来甜而不腻,两边都有巧克力酱,一口咬下去粉末也不会到处散泓一坚果威化巧克力12枚*3 15.9 一盒有12枚,拍三件总共36枚哦~
  • ?在提高颜值的过程中,也许鼻综合带你直升到神仙颜值,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 时间过得真快,今年他回来啦~我相信,剩下的成员们也会很快回来哒~2021合体,我一定要去见你们[加油]谢谢你们11年来的坚持和努力,让我做个因你们而开心自豪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