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 | 赖国考(四):古赖国属地的历史变迁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我将古赖国属地的变迁胪陈如下:

一、赖国(?——前538年)

赖国始封时间不清楚,大概在西周时期。因其弱小依附于吴国,是吴国的附庸。周景王七年(前538)灭于楚,赖子播迁,迁徙情况不详。赖国的活动除了赖子向楚灵王投降,其他未见文献记载。

二、濑渚邑(前538年——前221年)

赖国灭亡后,楚灵王没有来得及“迁许于赖”,其地当年冬天十一月就被吴国收复。因赖子迁走,这里不再是赖子采邑,吴国将其变为属县,改为濑渚邑(县)。《万历溧水县志》:“溧水,春秋时属吴,名濑渚邑。”又曰,“鲁昭公四年,楚伐吴,遂灭赖。赖,即今之濑也。”濑渚邑的前身是古赖国,“地仍其旧,则名亦仍其赖而已”(《万历溧水县志·邑名》)。

濑渚邑,又作濑渚县。南宋《景定建康志》引《滕(胜)公庙记》:“固城,吴时濑渚县也。”邑,亦县也,是县的别称。春秋时期,诸侯大国常将掠夺来的土地赏给亲近侍卫及有功大臣,而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国,被灭掉后就改设为县,进行直接管理。最初的县都设在边远地带。最早在领地内设县管理的是楚国,吴国及一些大国也继起效仿。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东周时期,含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在某些大国里通行起来,‘楚灭九国,改设九县’。”赖国变成濑渚邑(县),管理制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

改“赖”为“濑”,大概是因为这里是水乡泽国,地曰濑渚;水曰濑水,或曰濑湖。《辞源》:“渚,水中小块陆地,水边亦曰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溧水,即永阳江之上源,大江之水南汇于此,江上有渚曰濑渚。”赖国改为濑渚邑,地名非常写实。

春秋末期,濑渚地区极不平静,经常硝烟弥漫,战争一直不得消停,濑渚邑今天属吴,明天属楚。为躲避楚国的攻击,吴国曾将县邑迁到陵平山下(今溧阳境内),改为陵平邑。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楚国攻打吴国,败吴军,取陵平邑,改为平陵邑,赖地属楚。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伍子胥伐楚,烧固城,大败楚军,赖地回归吴国。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赖地为越国所有。

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国灭掉越国,赖地在楚国境内。楚怀王时,楚国使用阴谋手段,派召滑到越国为相,制造了越国的内乱,趁机占有了濑湖地区,打开了进攻越国的大门,进一步控制了整个江东地区。 

范环对楚怀王曰,“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南察濑湖而野江东。”——《战国策·楚策》

楚国人一直视濑渚地区为战略要地,欲把这里作为进攻吴国、越国的跳板,以实现控制江东的目的。“察濑湖而野江东”是楚国几代人的梦想,从楚灵王的灭赖国,到楚怀王的取濑渚,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此后一百多年里,赖地一直为楚国领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赖地属秦。

三、 溧阳县(前221年——59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管理。设溧阳县,属鄣郡。溧阳,因境内的溧水而得名。溧水,就是古代的中江,亦名濑水。山南水北为阳,县在溧水北面,故曰溧阳,古人也有称溧阳为濑阳。

《辞源》:“溧水,水名,在江苏溧阳县,也作陵水,一名濑水,又名永阳江。即《汉书·地理志》所谓中江。《史记》六六《伍子胥传》:‘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江即溧水。源出安徽芜湖县,东流经高淳、溧阳、宜兴入荆溪,东注太湖。自东坝既成,又改由芜湖西出长江。

秦、汉时溧阳县的治所在固城,古赖国在溧阳境内。

四、 溧水县(591年——1493年)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分别从朱雀门、西掖门打进建康城,焚烧城楼,拆毁城墙,建康城变成一片废墟,他们要把这个六朝金粉之地变成耕牧之区。为了消除陈在江南统治的影响,隋王朝对陈辖地的行政区重新规划调整:废掉了丹阳郡;撤掉建康县,将建康县、秣陵县、同夏县并入江宁县。废掉丹阳县,分割溧阳县;将丹阳县东境与溧阳县的西北境合并为溧水县。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溧水建县,属蒋州。原来在溧阳西北境的古赖国,自隋朝开皇十一年,便划入溧水县境内。历隋、唐、宋、元、明,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留存了近千年。

五、 高淳县(1493年—— )  

弘治五年十二月(1493年1月),析溧水县西南七乡置高淳县,属应天府。原在溧水县南九十里的固城归入高淳县,自此古赖国在高淳县境内。高淳县,今为高淳区,属南京市。

结 束 语

一、方志记载与《春秋》《左传》《史记》等古文献的叙事是相契合的。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斗韦龟、公子弃疾修筑赖城事,这从方志收录的古固城资料中得到了印证。古固城究竟原为吴所筑,还是楚所筑,我们已无法弄清;公子弃疾是新建赖国城,还是修缮古固城,我们也无法断定,但古赖国修筑了城邑这是可以肯定的,这不仅有史传、方志的记载,还有古固城遗址作为证据。固城见载于《左传》,春秋时期它已名著史册,古固城就是赖国城,这是可信的史实。

《左传》叙事表明赖国在吴、楚边境,且邻近朱方,而固城镇正当其地。固城镇今在苏皖交界处,南接宣城、广德,西邻芜湖、巢湖,东连溧阳、宜兴,此地正是春秋时吴、楚相邻的中间地带。固城镇与丹徒距离也不甚遥远,1983年之前溧阳县、溧水县、高淳县、丹徒县同属镇江地区,都归镇江行政公署管辖。固城距离丹徒仅 120公里,徒步也就三五天行程。如此之近的距离,当年楚灵王克朱方后“遂灭赖”,这是完全可行的。固城的地理位置与《左传》叙事是相契合的。

如果说《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溧水县志》这类郡县方志,记载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可能囿于地域之见,而《太平寰宇记》是北宋的全国地理总志,《南畿志》是留都南京所辖应天府及江淮南北十三府、四州的地理总志,都是汇聚了全国优秀的历史、地理学者编纂的。这些志书,包括官修的《一统志》,都言之凿凿说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我想这些专家学者总不会捕风捉影凭空杜撰;方志中记载的古固城史料总不会是不加考证的空穴来风! 

二、溧阳、溧水的得名留有古赖国的痕迹

《公羊传》《榖梁传》将“灭赖”写作“灭厉”,“厉”与“溧”今天读音完全相同。不过,古代“厉”读若“赖”,《战国策》“豫让又漆身而为厉”,“厉”也读“赖”。是否古代“溧”也读“赖”呢?极有可能。今天溧水方言读“溧”为入声,高淳方言“溧、赖”发音相近。南朝陶弘景《真诰》“夫至珍者,万乘不能激其名,投金溧女是也”,唐李白《濑水贞义女碑》“还吴雪耻,投金濑沚”。陶弘景笔下的“投金溧”,就是李白文中的“投金濑”。溧即濑,溧水即濑水,“溧”与“濑”古代同源同义,直到今天发音仍然相近。 

由赖而濑,由濑而溧,地名虽然变化了,但变化中有因袭,在新地名中保留某些原地名的元素,以示其渊源关系。是否可以这样说,秦朝的溧阳,隋朝的溧水,其县名仍留有濑渚邑,甚至古赖国的痕迹,只是古赖国渐行渐远,这些痕迹被磨灭得不易觉察罢了。

溧阳市、溧水区、高淳区三地的历史均开篇于春秋时期的古赖国,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三地同根同源,其历史文化都植根于古赖国,而我们对于古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我写此文的目的,是想引起大家对古赖国探讨的兴趣。

拟稿:傅章伟
审稿:王达云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 | 赖国考:(一)赖国的灭亡与赖城的修筑

赖国是个子爵小国。周景王七年,楚伐吴,灭赖,迁赖于鄢,这在《春秋》及《左传》中有记载。

但是,楚伐吴为什么要灭赖,赖和吴是什么关系?古赖国到底在哪里?这些问题到今天并没有确切的答案,仍像谜一样的存在。我不揣浅陋,谈一点看法。

赖国的灭亡与赖城的修筑

周平王东迁以后,地处长江中游的楚国逐渐强盛,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扩张。到楚成王时(前671——前626),楚吞并诸侯小国,拓地千里,开始与齐、晋等大国争雄。楚庄王时(前613——前592),楚国观兵周郊,问鼎中原,成为中原霸主。春秋中期,楚是华夏大地上最强盛的诸侯国。而此时,处在长江下游的吴国也开始崛起。吴王寿梦(前585——前561在位)即位后,招揽人才,改革内政,交通诸侯,扩张领地,使吴国的势力潜滋暗长,并在公元前570年、548年两次伐楚,挑战楚国的盟主地位。到吴王馀祭时(前547——前530),吴国已经成为与楚国抗衡的东南强国。吴国的崛起加剧了与楚国的矛盾,引发的战争连年不断。

赖国东邻吴国,西邻楚国,处在两个强国之间,在夹缝中苟且生存,最终成了吴楚争战的牺牲品。

一、赖国的灭亡

公元前540年,公子围杀了楚王郏敖,自立为王。这位继任的楚王就是历史上那个“好细腰”的楚灵王。楚灵王即位后就志在伐吴,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六月丙午,在申(今河南南阳)会盟诸侯,打着伸张正义的旗号讨伐吴国,——理由是吴国接纳了叛逃的齐相庆封。这一年的秋天,七月,楚灵王率领楚、蔡、陈、许、顿、胡、沈、淮夷八国联军,从申出发,历时一个月抵达吴国边境;八月,活捉了齐相庆封,并杀了他全家;随后又灭掉了赖国。赖国灭亡于公元前538年的楚伐吴的战争。

《春秋·昭公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

关于赖国的灭亡,《春秋》中“伐吴。执齐庆封,杀之,遂灭赖”这段话,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文献记载。这几句不算难读的文字明白地告诉我们,赖国灭亡于这场楚伐吴的战争。但是一些历史学家却把“伐吴”与“灭赖”看成两个毫不相干的独立的事件,这就使得赖国灭亡的原因变得扑朔迷离。

其实,公元前538年的楚伐吴,杀齐相庆封是做给世人看的,而灭掉赖国才是楚灵王的真实意图。这场战争,楚灵王打的是“伐罪”的旗号——捉拿弑君叛逃的齐相庆封,为齐国伸张正义,而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灭赖,——即借用诸候的力量灭掉赖国,灭赖以损吴、抗吴;灭赖为肥楚、卫楚。“灭赖”是楚灵王蓄谋已久的精心安排,“灭赖”才是楚灵王“伐吴”的目的。这层意思在《春秋》是不难发现的。

《春秋·昭公四年·秋七月》在“伐吴”句后紧跟了三个动宾短句,即“执齐庆封”,“杀之”,“灭赖”。这三个短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整个事件的过程,说明“灭赖”是“伐吴”的延伸与结局。值得注意的是,在“灭赖”二字前加一“遂”字,《公羊》《榖梁》解释“遂”为“继事也”,就是说庆封被杀后紧接着就灭掉了赖国,中间连贯而没有停顿。不唯如是,在古汉语中“遂”作为虚词,解释为“于是、就”,表示前后顺承,而分句间又有因果关联,作为虚词的“遂”字,这里正是它的典型用法,也说明了“伐吴”与“灭赖国”之间的关联。另外,愿望或目标实现了才能叫“遂”,“遂灭赖”,表明了楚灵王如愿以偿,实现了这次伐吴的最终目的。

因为其自身过于弱小,赖国的灭亡是必然的,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雄的环境下,它没有独立于诸侯之林的能力,夹在吴、楚两个大国之间,若不没于吴,则便灭于楚。当吴国日益强大,由于地缘,赖国只能依附于吴国,成为它的附庸;当楚国大兵压境,赖子(赖国君主)只得“面缚衔璧”,率领臣僚向楚国投降,而未能作丝毫反抗。

赖子面缚衔璧,仕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

——《左传·昭公四年》

从赖国君臣的投降仪式,我们可以窥见其软弱、窝囊与不思进取。《左传》说,楚灵王“迁赖于鄢”,若赖子迁到鄢地,他只能俯首贴耳听从楚国的安排。蒲柳之质,望秋先陨,尚未进入战国时代,南方的赖国就早早地灭亡了。

赖子后来有没有迁到鄢,在《春秋》及《左传》查不到信息。但《左传·哀公六年》有“阳生(即后来的齐悼公)使胡姬以安孺子如赖”句,而《史记·齐太伯世家》又有“(齐悼公四年),晋赵鞅伐齐,至赖而去”句。鲁哀公六年是公元前491年,齐悼公四年是公元前485年,而此时齐国有赖地,是否公元前538年楚灭赖后,又迁赖于此?不敢妄下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赖非彼赖,因为地理位置完全不同。

二、赖城的修筑

赖国,楚国早就觊觎它,并且在南方最炎热的季节,不惜千里跋涉赶来灭掉它,因为这里地邻吴、楚,是两国争锋的战略要地。

占领赖国后,楚灵王立刻在这里构建防御工事——修建赖城,而且派了两位重要的人物负责此项工程,一位是大夫斗韦龟,另一位是公子弃疾——楚灵王的弟弟。楚灵王并叮嘱他们,一定要等赖城筑好后才能返回。楚灵王派了军队在赖地驻防,并打算把他最信任的许子迁到这里。

楚子欲迁许于赖,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而还。 ——《左传·昭公四年》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急于灭赖,就是想把赖国变成进攻吴国的前沿阵地;在这里修筑城池,就是想把赖国建成攻打吴国的桥头堡。关于赖城的修筑,《左传》中申无宇有一番议论:

申无宇:“楚祸之首,将在此矣。召诸侯而来,伐国而克,城竟莫校,王心不违,民其居乎?民之不居,其谁堪之?不堪王命,乃祸乱也。”——《左传·昭公四年》

申无宇批评楚灵王,在边境线上修了一座人民无法居住生活的城,他不清楚楚灵王在此建城本不是为安居百姓考虑的,而是为了战争。

此后,楚灵王又在钟离(今安徽凤阳)、巢(今安徽巢湖)、州来(今安徽凤台)等几个地方分别筑城,楚灵王要链接朱方、赖、巢、州来、钟离,打造一条抵御吴国的防线。不过,这项工程当时并未完成,当年冬天楚国便遭到了吴国的报复性打击,又遇上东南一带大水,而被迫停工。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楚沈尹射奔命于夏汭。箴尹宜咎城钟离,薳启强城巢,然丹城州来,东国水,不可城。彭生罢赖之师。

——《左传·昭公四年》

有人说赖国城也因“东国水”而未建,明朝《万历溧水县志》卷之五《古迹·古赖国城》记载:“将城之,会水至,始罢。”意思是说,将要建城,而洪水暴发,赖国城被迫停工。其实这是误读了《左传》。《左传》“东国水,不可城”,是指“城巢、城钟离、城州来”,并不包括赖。下句“彭生罢赖之师”,是说因遭吴国报复,楚国撤走了在赖的驻军。是年冬,赖地又被吴国收复。

从秋天的八月“使斗韦龟与公子弃疾城之”,到冬天的十一月“彭生罢赖之师”,两三个月过去了,赖国城如果是新建,可能是个半拉子工程;如果是在老城基础上修缮加固,差不多也应完工了,由此推断,赖国灭亡后,赖地应该是有城阙留存的。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未完待续)

拟稿:傅章伟
审稿:王达云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我爱壁纸啊##日行一善##龚俊##王俊凯# 在我还在蒋按摩按摩的时候,吃的是这条街上最好吃的大盘鸡,今天的这里面包甜品轻餐咖啡……应有尽有,已然#万象更新# ,新旧交替,不变的是梧桐和烟火气。
成都继成华猛追湾之后的城市更新力作,是又一将火之地,猫猫和我一个夏天一个冬天的已到。#城市更新# https://t.cn/z8AQhb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会被山石割伤,也会吞下许多的沙砾,但生活从来都是泥沙俱下,鲜花与荆棘并存,因为有爱,所以哭过累过笑过一直前行,这就是生活,也是幸福的真实模样,才是人间的烟火气。
  • 基于对四川民居结构和空间的转译与重组,建筑采取十字风车型布局。Source from Gooood.看来郑州西部还是发展不起来[苦涩]围绕省科学院的三大学部七大
  • 福利️ 69☑️Bally新款帆布托特包又是一轮爆款来了,强烈推荐!!虽然是一款帆布包,但是气质这块拿捏的死死的!绝了哈! ! 棕色配皮搭配的相当Nice! !
  • #买房指导#【还是卖掉了 世茂处置核心资产进行时】  危险渐近,世茂选择将资产出售步伐前置。  2021年12月,世茂以20亿挥别香港西九龙地王项目;1月,在上
  • 云家罹难之时,此时的她也略显的有些憔悴清减,但眉间却依旧是那副端庄慈爱的柔情,默默的看着堂下的两个孩子#大理婚纱照##云南大理丽江旅拍#“那一战,我亲手杀了5个
  • 给小朋友拍的照片都没有发出来还有大合照,从小姐姐的脸上就能看出来那种幸福都快要溢出来了[太开心][太开心]又是羡慕别人幸福的一天设备:佳能70d地点:兰州老街#
  • #孕期护肤# 自从生了娃精力全在宝宝身上都懒得收拾自己了自己照镜子都被吓一跳[失望R][失望R]真的是不护肤都老得快了之前用了onoma的瑕疵精华用着感觉还不错
  • 蔡教授认为见症当治其中,以祛湿化痰,恢复中焦脾胃正常升降气机为要,同时针对痰湿形成原因而兼施以消食、行气、解郁、泻热等法,全面兼顾病情,方可上下俱调。针对复杂证
  • 近7日有涉疫地区旅居史的人员,要主动向社区(村)、单位报告,配合做好排查、隔离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等工作。六、对7天内有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返)呼人员(或健
  • 但不管他们怎么轮回都是一样的本质,就是花始终是花树始终是树,与同凡夫众生的生命皆由一个母体,而繁殖而成的无数生命体,这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她,皆为一体绝无二义,故
  • 坐标重庆,本人92年玐姐一枚,法国商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在上市公司做了几年市场经营策略管理相关的工作,包括一年品牌管理的工作,熟悉宣传活动组织策划,但主要是做方
  • (见图2) 6⃣️体验耗时120分钟左右 7⃣️拍照摄影️ 说在最后,无论是日文组还是中文组,总体的玩后感,还是很不错的~这样的柯南主题餐密室,你觉得如何呢?中
  • 早起的好处,就是能看见很多人看不到的朝霞,那是一瞬间的美丽,还有就是小区里人少,走着舒心,拍到的景里很纯净;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叫着,蟋蟀们演奏的背景音乐,一声
  • 当地政府特别重视 这个安居工程,朋友们有兴趣的话,咱们一起做邻居 ,哈哈哈⋯⋯ [污][污][污]真的是無時無刻都在買零食的豬豬哈哈哈哈AB家的經典酒心巧克力被
  • 经历过一波疫情之后,不少民宿对于疫情防控的细节把控已驾轻就熟——提前消杀、扫健康码、测体温、核对身份信息等一样不漏:“这样的特色高端民宿,既能让人们‘回归乡野’
  • 看巴比伦恋人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12岁时写的小说,会在24岁后成为现实。唯一写过的BG,非但不玛丽苏,而且好不容易在一起的男主白血病die了。
  • 肖战的粉丝小飞侠要对这么优秀的肖战有足够的信心,不用这也害怕那也担心,快乐欣赏肖战的作品,钦佩肖战的品德,快乐做家务,安静等待有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的快乐事情发生!
  • 当初,年轻的女儿肯定不知道,千里之外的妈妈有多想她~那些远嫁的姑娘啊,你们总想着交通这么便利,还不是说回家就回家。 或许你工作不顺利,被老板骂哭,或许你在婆家
  • 啤酒保质期短,公司以强大的物流作保障,“月光下的运输车”遂成为泰城一景。  为助推电商产业发展,5月27日,新泰市占地1.5万平方米的网红直播基地投入使用,为电
  • (圖/翻攝自PTT)#随礼汇揭西擂茶# 今天来讲一讲眉弓,面诊中发现年轻的宝宝们对这个部位还是挺感兴趣的,那么什么样的眉弓才是好看的呢?日本性感女星壇蜜和其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