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越山海 扬帆但信风——写在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之际】
驼铃古道丝绸路,海上又来东亚风。

今天,2022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将在美丽、好客的西海岸新区盛装启幕。来自中日韩、东盟、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领域专家、企业家等近400位嘉宾,将以“线上+线下”形式出席本届论坛,共话发展机遇、共绘合作蓝图。

这个已连续成功举办5届的海洋领域国际盛会,曾先后吸引了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国内外副部级以上官员、40多个国际组织和商协会负责人参会参展。它是西海岸新区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海内外嘉宾认识西海岸、牵手青岛、投资山东的重要平台窗口。

如今,在新冠疫情尚未消退、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脆弱的背景下,这场蓝色盛会如约重启。这是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的有力体现,也是坚定不移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力证。作为东道主的西海岸新区,将以更高水平、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出去”“请进来”,牵手东亚、对话全球,寻找“城市合伙人”,开拓“海洋朋友圈”。

微信截图_20220622085525.jpg

勇担新使命

海洋合作平台聚力成势

“执大象,天下往。”作为我国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项目,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自发轫之时便使命在肩:

2003年,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站在“黄金十年”的节点上,我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构想。同年,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提出“深化各领域合作,中方将考虑建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2015年起,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启动共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被选定设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青岛世界博览城成为平台永久性会址和标志性建筑。

牢记殷殷嘱托,肩负国之重任。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盟和中日韩的重要桥头堡,西海岸新区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借势国家战略、搭建开放平台、打造一流环境,高度聚焦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新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自2016年以来,西海岸新区连续成功举办5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每一届都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2016年论坛上11个港口组建东亚港口联盟;2017年论坛现场达成国际海洋能实验室战略合作协议等7项签约;2018年论坛集中展示中国与东亚国家海洋经济、科技、防灾减灾和人文等领域60余项重点交流合作务实成果;2019年论坛签约项目总投资达到370多亿元;2020年论坛开幕式上12个重点产业项目和12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签约……

截至目前,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已发布《东亚海洋合作研究报告》《东亚港口高质量发展报告》等21份报告,成立东亚港口联盟、东亚工商领袖峰会理事会等4个国际合作联盟,集中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845亿元,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79家企业和机构参展。一个影响力越来越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国际性海洋论坛,早已聚力成势。

时节如流。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今年这场“西海岸之约”的如期而至可谓弥足珍贵。这是在各方愿景的助推下,人们对海洋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国际合作的信心体现,亦是对山东、对青岛、对西海岸新区承接经略海洋等国家使命未来可期的信心体现。

微信截图_20220622085655.jpg

▲青岛世界博览城成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永久性会址和标志性建筑。

与世界共舞

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以开放姿态与世界共舞,一路走来,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始终是西海岸新区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一抹靓丽色彩,更是西海岸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台强力引擎。

它带动西海岸不断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连续多年举办青岛论坛,使得原本就占据“双循环”中连接南北、贯通东西“双节点”区位优势的西海岸“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促进了中、日、韩与东盟各国在海洋、经贸、文化等领域深入交流合作。近年来,新区提速建设海洋开放新通道,自贸试验区海洋领域18项试点任务全部完成,推动海洋领域协同创新和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它集聚资源助力西海岸向海图强。五届青岛论坛集中签约824亿元的22个涉海重点项目、21亿元的12个高端人才团队项目,集聚起信息、人才、技术、资本、人脉等优质资源,赋能西海岸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已拥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70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41个,高新技术企业88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41家。今年一季度,新区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12.8%,占全区GDP比重43.1%,总量占全市GOP比重达42.2%,六大特色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15.8%,贡献度达到78.8%。

它让西海岸“会展之滨”城市名片底色更靓。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永久性会址和论坛举办地,过去五年,西海岸新区获评中国十佳会展名区,成功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298场高端展会。作为论坛重要活动板块的东亚海洋博览会,以创办“中国一流的海洋全产业链展会”为目标,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在海洋专业展会领域已深具国际品牌影响力。

一场论坛,提升一座城市;一场会展,带来空前机遇。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合作共赢的机遇之门。“近水楼台先得月”,西海岸新区紧紧抓住论坛机遇,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上谋篇布局,全面塑造了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盛装再起航

以更开放姿态与世界相拥

起而行之,无惧风雨。本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首次由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与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建立了部、省、市、区四级联动机制。论坛在筹备期间,全力克服全球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邀请到了国际组织官员及驻华使节代表、国内外学术界知名专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协会)代表等国内外近400位嘉宾共襄盛会。

盛装再起航,它又将给西海岸带来哪些惊喜?

视野更开阔:紧密结合联合国“海洋十年”七大愿景,以国际视野展示海洋领域交流合作成果,发布我国参与全球“海洋十年”大科学计划的相关成果,充分体现我国对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

领域更聚焦:围绕青岛市“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发展愿景,今年青岛论坛和海博会重点聚焦海洋产业、科技、港口、生态、国际合作等领域,助推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内容更丰富:今年分论坛涉及七大板块,与往届相比新增联合国“海洋十年”与海洋环境治理国际论坛、中国海洋工程科技创新论坛、海洋过程与资源环境论坛、蓝色国际合作企业家暨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内容;

形式更新颖:东亚海洋博览会首次设置“一对一”定制化邀约,首次开展海洋特色品牌推广,首次尝试市场化举办海洋应急与救援产业展,首次引入“企业开办云办大厅”展示政务云端直办、企业开设政策一窗通,推出“海博会政务服务专员”代办帮办服务;

目标更务实:组织招才招商部门对参会参展企业一对一精准对接,开展靶向招才招商;在会、展、赛期间现场组织“双招双引”推介、企业专场对接会等系列活动;借助国际涉海商协会联盟发起和成立,引进“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等2个项目落户平台总部;借助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引进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水域智能无人装备”等4个优选项目……

世界瞩目新区,新区拥抱世界。一个“更精彩、更有效、更有影响、更有水平”的青岛论坛正款款而来;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有自信、更有活力”的西海岸新区已经准备好了!我们相信,以本次青岛论坛为契机,西海岸新区将集聚更多资源,结出更多互利共赢的合作果实,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打造“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贡献新区力量。
(青岛西海岸报/西海岸新闻网 记者 李涛)

【黄河战略龙头何以“龙抬头”】九曲黄河绵延万里,宛如巨龙奔向大海。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无论是从区位上还是在经济规模上,都是黄河流域当之无愧的“龙头”。

  如何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使命在肩,蹄疾步稳。

  近年来,山东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守护修复沿黄生态,不断强化与黄河流域省份的东西合作,奋力引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群星璀璨 做强发展“动车组”

  提起山东,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青岛和济南。

  但在15.6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还有着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浴火重生的现代工业城市淄博、南向融入长三角的临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德州、工农业齐头并进的潍坊……16个地市有15个位列全国百强,更有着龙口、滕州、荣成、诸城、邹平等一大批实力强劲但埋头发展的县(市、区)拱卫,山东半岛城市群群星璀璨,共同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车组”。梯度均衡发展的优势正在凸显。

  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这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使命。

  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山东科学谋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新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今年初出台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明确提出,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作为山东经济第一大市,青岛市提出,充分发挥青岛黄河流域重要开放门户、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对外开放桥头堡、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等综合功能,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到202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标杆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的济南,近年来聚焦重点产业,打造百亿产业和千亿产业,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济南市提出,立足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的量级、质级和能级,打造高水平产业链,主动引领黄河流域城市产业交流合作,在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

  行走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塔吊林立间,一处处正在建设的安置房、厂房、市政公用设施勾勒出新的城市框架。随着“跨越黄河”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济南城市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打开。“济南北跨”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国家生态环境大数据超算云中心等加快建设,正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王栋介绍,按照《规划》要求,到202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到9.3%左右,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协调融合塑成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左右,城乡要素平等交换、高效流动的体制机制更加成熟;绿色低碳取得新突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改革开放增添新动力,各类优质要素加速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参与全球竞争合作能力显著增强。

绿色引领 守护沿黄“生态绿洲”

  夏日的黄河口,风吹芦苇、水波荡漾,珍禽鸣声啾啾。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00多种植物构成了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每年有超过数百万只鸟类在此迁徙、越冬,40多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

  “今年以来,保护区已修复1000公顷湿地,鸟类由1992年建区之初的187种增至371种。”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主任刘静介绍,中心近期建立了能接入气象、水质、土壤、海域等数据的生态补水监测体系,科研监测水平不断提升。

  山东是黄河入海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勇担重任:加快黄河防洪减灾工程建设;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着力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

  为进一步保障黄河口生态环境保护,山东省级财政还安排1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推动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促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另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沿黄其他地区保护修复湿地公园1.5万公顷,提高湿地生态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由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等8处自然保护地整合而来的黄河口国家公园,已进入创建实施阶段。本着打造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目标,山东正扎实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系统更加健康,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山东力度不断加大。

  为切实解决山东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山东自2018年起实施加强污染源头防治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介绍,行动开展以来,山东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PM2.5)直接贡献率达37.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初步评价达到94.1%,优于年度目标6.1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

  目前,山东正在推进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狠抓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同时,山东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将推动黄河流域跨省合作作为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

  去年5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河南省人民政府签订了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根据协议要求,以两省交界处刘庄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的水质年均值及三项关键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作为重要参考指标,累计补偿额高达1亿元,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跨区域合作的良好探索。

东西互济 书写“山东答卷”

  在山东寿光市崔岭西村,村民崔江元打开手机,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实时显示,滴灌浇水、通风、补光控温等工作,在手机操作界面就可以遥控完成。过去两口子要忙大半天的活儿,如今只需要在家里动动手指头。

  在与寿光直线距离约1200公里之外的宁夏西海固西吉县马莲沟,一座座现代化的蔬菜温室整齐排列,蔚为壮观——这是山东省属企业水发集团投资4.18亿元建设的“西吉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占地1800亩,有智能温室、新材料节能日光温室、寿光第九代大跨度日光温室及大型拱棚共276座,成为改变当地群众生活的“金凤凰”。

  “西部沿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山东农业产业经验高度契合,我们把企业在技术、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带过去,一同助力高质量发展。”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说。

  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山东着力发挥九大比较优势,努力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

  基于工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济南信息技术服务、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淄博新型功能材料、烟台先进结构材料、临沂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日渐起势,到加快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论证规划东营、东明减量置换高端化工项目,再到重工绿色智造、滨州高端铝业、日照先进钢铁等重大产业集群逐步落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山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十足、未来可期。

  山东是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口,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有行动。山东正在以制度型开放为牵引,着力提升城市群整体能级,深度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强化与沿黄省区交流协作,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通道。

  近期,山东与沿黄八省(区)会商确定了7个领域、102个跨省合作事项,鲁豫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陇电入鲁等80余个合作事项已取得重要进展。山东牵头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黄河流域要素市场化配置高峰论坛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合作交流研讨会等重大活动,搭建了黄河流域合作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线上推介5000多个园区和项目。

  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开放新格局搭建合作新通道。去年底在济南召开的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大会上,沿黄九省(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发布倡议,提出共同推动黄河流域技术、人才、平台等创新要素共享共用,携手将沿黄区域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制造业集聚带。

  在新的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答卷”正在徐徐展开。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考古知今·透过文物看河南之二 车驾里的河南
引子:从一车一马到通达天下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车马坑展厅内,六辆商代“马车”完整有序地排列着,这是截至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车马坑遗迹。
  车马坑的最南边,是一条8.35米宽、两边设有1.8米宽辅路的大道,其上,4条车辙痕迹清晰可见。仿佛带我们回到3000多年前商王朝的王公贵族驾着“香车宝马”,浩浩荡荡出行的场景。
  3000多年后,2022年6月20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在全国率先成形,“横”贯东西、“竖”连南北、“点”通晋鲁、“撇”向川府、“捺”指江南,进一步厚植和巩固河南的全国交通重要枢纽地位。
  联八方,通九州。目前,河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216公里,位列全国第一方阵;郑州机场国际(地区)通航城市增至42个,全货机航线增至48条,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钢铁驼队”来往奔忙,中欧班列畅行欧亚。河南,一个内畅外联、协同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加速成形。
  从前车马很慢,路途遥远。而今车轮滚滚,一日千里。
  奚仲制舆
  任重材惟美,多工制不僭。七香参鹤驾,五色间鸾轩。
  ——宋·丁谓《车》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可见夏代已出现了适应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
  古代文献中,记载有黄帝、伏羲氏、奚仲等造车传说,也记述夏启曾动用战车征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时曾动用不少战车,说明夏代造车及用车制度已相当发达。
  关于“奚仲造车”,《左传》《荀子》《墨子》《说文解字》等均有记载。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认为,奚仲所造的“车”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标准、具有重大创新的马车。
  有史料记述奚仲因造车有功,被夏王禹封为“车正”封地为薛国,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
  奚仲造车之地在今驻马店平舆县。平舆历史悠久,夏商时期为挚国。
  平舆县有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相传挚国国君奚仲看到族人拖曳重物靠肩扛手抬,很吃力。他观察后发现,把东西放滚木上移动会省力很多。他选择当地盛产的质地坚硬的槐木,做出圆木轮子,轮子中间掏孔,两轮孔中间穿一根横木,世界上第一辆靠两个轮子转动的木制车辆就这样诞生了,他命名为“舆”。他的这一发明创造,是人类解决交通问题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奚仲,堪称“大国工匠”。
  因车称“舆”,又因当地地势平坦,后人以“平”字冠名,这也成为“平舆”地名之由来。平舆成为“中国车辆发源地”,名传古今。2008年1月,平舆县被中国民协公布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
  车舆无语,历史有痕。
  穿行平舆县城,车舆文化元素满满。奚仲公园内,由著名画家、雕塑家娄家本设计的巨大雕塑“车舆创世”,令人印象深刻。
  挚都民俗文化博物馆里,数十辆古老太平车引人注目。太平车由车厢、轸木、车轱辘、车轴等组成,古朴实用又足见巧思匠心。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一直沿用到近代。”我省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车舆文化的专家张振立说,太平车是中国古代造车工艺成熟的标志,因其保留夏代“车辀”雏形,有“中国车辆活化石”之誉。
  太平车,中原一带称“轱辘头车”,亦称“牛车”,坚固耐用、行驶平稳,故曰“太平”。这是我国特别是中原地区古代最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交通工具,农耕、播种、收获时,处处可见其身影。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堪称我国古代造车史上的瑰宝。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太平车逐渐被胶轮马车、架子车、拖拉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取代。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其造车技艺被保留了下来。2006年,平舆县“太平车手工制作工艺”,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平舆地方政府加大经费投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方式,组建工匠队伍复制太平车,对太平车制作技艺抢救和保护。当地还规划了车舆文化园、奚仲宫、舆侯祠、古车舆博物馆等项目,全力打造“车舆文化”品牌。平舆,正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和远方”。
  车辙重现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先秦·《车邻》
  史料记载夏代发明了车辆,却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截至目前,中国最早的马车见于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遗址,其结构牢固,工艺复杂,距发明时间很久远了。但中国车辆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处?具体什么模样?至今仍有许多不解之谜。
  真相也在一点点揭开。
  周口淮阳平粮台遗址,继20世纪80年代发现中国最早的排水管道后,2019年又有了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南城门附近早期道路路面上,发现有车辙痕迹。其中一段车辙双条并进,间距0.8米,被专家推测为“双轮车”车辙印迹。
  “经碳14测年,其绝对年代距今4200年。这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对研究中国车轮的发明、车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发现,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淮阳平粮台遗址项目负责人曹艳朋兴奋不已。
  这表明,中原先民4000多年前就有了使用双轮车的传统,这为商代车马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前,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曾发现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车辙,将中国用车历史上推至距今3700年左右。淮阳平粮台遗址车辙的发现,将中国用车的起源至少提前了500年。
  走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南侧大路上,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清晰可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赵海涛说,最近又新发掘出超过5米的车辙,两辙间的轨距为1米左右。目前的车辙主要在宫殿区附近,可见双轮车只有最高贵族才能使用。
  相较于安阳殷墟遗址发现的马车轨距为2.2米至2.4米,无论是平粮台遗址还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车辙轨距显然窄得多。考古专家许宏认为,这基本上可以肯定它不是马车,而是有某种特殊功用的车子,至于它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拉动,目前不得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皂角树遗址出土了二里头文化陶盆残片上的“车”字形契刻符号——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中间由“十”字交叉直线串联,上方连接一个椭圆,从上往下看,类似车厢、两只车轮的样子。
  这个刻符与甲骨文、金文中的“车”字颇相似,同样也有两个类似车轮的圆圈,以及类似车轴和车辀的交叉直线。有学者认为,考虑到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了双轮车留下的车辙痕,刻符出现应非偶然,它应当是二里头时代的“车”字。
  车辚辚马萧萧
  天子乃驾雕轸,六骏驳。戴翠帽,倚金较。——东汉·张衡《西京赋》
  殷墟车马坑、洛阳天子六驾车马坑、三门峡虢国车马坑、郑韩故城车马坑、徐阳墓地车马坑、南阳夏庄墓地车马坑……河南考古屡屡发现不同年代的陪葬车马坑,令我们得以窥见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礼仪制度,更为世人揭开一段由畜力车开启的漫长交通史。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这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很早以来,我们的先祖们就开始驯化动物为人类交通效劳了。古文献中多有商人先祖“乘马”、“服牛”的记载。《管子·轻重戊》曰:“殷人之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据专家考证,帛是喂牛马的槽,牢是养牛羊用的圈,服是驯服。善迁徙和经商的商人,很早驯服牛、马等牲畜驾车。这一创举,对商人大规模迁徙和频繁的经商活动如虎添翼。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在商朝,马车主要是贵族出行代步工具。到了周朝,马车是王公贵族权力的象征。到春秋战国时期,马车成为战争中最重要的武器。当时国力计算以“乘”为单位,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区分。
  这一切,在河南皆“有迹可循”。
  虢国车马坑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原地陈列虢国国君虢季墓、虢季夫人墓和虢国太子墓三座陪葬车马坑,这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地下车马军阵,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这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们惊叹,如置身军阵,仿佛能听到战马嘶鸣。
  随着车之结构形式逐渐固定,古人开始发挥“创新创造力”,比如加装伞盖、帷幔、防雨防晒等装置,不断提升体验感、舒适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历经战争洗礼后,车辆结构和性能日臻成熟。有的车,可立、可坐、可卧,乘用舒适,装饰奢华……
  2017年7月,2400年前春秋时期郑国国君出行的“豪华房车”,呈现在新郑市郑国车马坑景区3号车马坑内。新发掘出的1号车,车长2.56米、宽1.66米,车舆顶部有防雨防晒设施,顶部周边装饰管状铜器、骨器,车篷上有彩席遗痕,车轮辐条多达26根,足见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说:“这是迄今为止郑韩故城内所见形制最大、装饰最奢华的马车,为郑国国君出行的‘一号公车’”。
  “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周时礼制森严,出门坐马车要讲究礼仪规矩的。天子到底有没有“驾六”?天子如何“驾六”?自汉代以来,因缺乏实物佐证,夏商周三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2002年,洛阳“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发现,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馆长贾中宝说,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周王城广场,发现397座东周墓葬和18个车马坑,震惊世界。这支“豪华车队”由北向南摆放,其中一辆马车车辕两旁成排对称摆放6匹马尸骨,正是天子之乘。
  汉朝时,“贵者乘车,贱者徒行”,在南阳汉画馆,展厅有一幅极为壮观的车骑出行图像:图中心位置为两驾装饰华贵的马车,车前有七人骑马先导,车后又有八人骑马随行,再现了汉代贵族出则连车列骑的气派场景。
  蒲轮辟四门,双縠似雷奔。唐宋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马车成了出行、货运的主要交通工具。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多处太平车身影。
  车辚辚,马萧萧。“马车”驰骋中原数千年,催生了璀璨的文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交通方式重大变革,为现代交通大发展大繁荣埋下了重要伏笔。
  通九州联天下
  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
  ——南宋·陆游《路傍曲》
  晚清以后,随着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马车功能进一步弱化。
  清朝末年,一条贯穿南北的铁路——京汉铁路应运而生,为中原腹地增添了便捷大通道。据《郑县志》记载:“郑州为古东里,自铁路开通后,粉华靡丽,不亚金陵六朝。”此后,随着陇海铁路通车,郑州成为全国铁路枢纽,商业日渐繁荣,快速发展成大城市。
  “奚仲造车”数千年后,随着新中国成立,河南交通运输事业迎来历史性变革。1959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洛阳诞生,至今它仍是中国农田耕作的主力军。
  进入21世纪,河南的交通运输业更是走入蓬勃发展新时代。河南顶尖“王牌”宇通客车,全国市场占有率30%,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今年4月,在海南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宇通客车再次担纲重任,连续17年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实力与民族品牌魅力。
  无独有偶,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一期项目4月份在郑投产。该项目年产能60万台,年产值超过50亿元,郑州成为上汽集团全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郑州日产主销车型皮卡,多年稳居国内皮卡市场前三位;比亚迪去年落户郑州,主要生产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
  目前,河南有整车生产企业17家,产能145万辆左右。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前景,河南“志存高远”。到“十四五”末,河南乘用车产量达到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30%以上,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今年我省计划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00公里以上,通车总里程将突破8000公里。
  6月16日,郑州东站迎来了“复兴号”家族中技术最前沿的新成员——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它们已伴随全国铁路新列车运行图的实施,投入到京广高铁京武段常态化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中。
  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的开通,河南“米”字形高铁最后一画终于完成,河南也率先在全国将“米”字画成。
  车行天下,路通八方。构筑立体交通大格局,河南,将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策划:魏剑
  统筹:陈茁孙勇
  (成员:温小娟张体义张冬云刘春香胡春娜)
  图①郑州航空港站。王玮 摄
  图②2003年,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双轮车辙印。本报资料图
  图③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内的车马坑参观(2018年10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命局八字组合用印星和官杀星,只要大运走官杀运多般为丈夫对你有利帮助扶持家庭事业方面的发展,流年走金的时候也是如此。    甲木日主坐午火伤官,多般为感情婚姻方面
  • 愿将来,在微博能继续坚持10年,见证各位财富资产的量增。作为一名业余的房地产爱好者,自封的草根影评人,始终坚守“房住不炒”的理念,在2019年没买房。
  • 林春燕的丈夫也是同行,夫妻间能够读懂彼此“今晚要晚一点回家”的潜台词,那意味着飞机遇到了故障要排查,也体现着这群“幕后英雄”默默为航班的安全飞行付出的心血和努力
  • 为‮么什‬选择俏泊❽: 因为俏‮集泊‬团超高‮利的‬润拨比 所有‮的老‬微商团队长‮牌品‬方看到‮泊俏‬的利润‮比拨‬,都竖起大拇指 利润差 推荐奖
  • 翻了下购物清单,发现这个梳子倒是正好特价,你们需要的可以去买,两把才五块钱。妹妹头发又细又软,还不喜欢梳头,所以老是打结,给她梳头就跟杀猪一样…市面上所有的号称
  • ”我OS:“……完美错过!永远感激与他的相识。
  • 年近三十,以为自己能够平衡好家庭关系,以为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结果就因为不满足,就因为想让自己过的最舒服最没压力,而想办法把压力抛给其他人。
  • 心有所期,全力以赴,定有所成。 .我想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因为曾被温柔的人那样对待,深深了解那种被温柔相待的感觉。 .愿你有前进一步的勇气,也有退后一步的从容
  • 徽州宴,彻底栽了!又被爆出大料 据融媒观世报道: 菏泽日报主任、编辑 1 中国有一句古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这一句话,如今在徽州宴女老板的身上,体现
  • 无论是跟家人朋友还是带小孩一起去,都可以挑选到合适的影片,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不少市民都想着在假期里把上映的电影都看一遍。刚看完《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
  • #杭州租房[超话]#个人转租,无中介费【房源户型】一室一卫一厨独立厨卫【房源位置】梦想小镇旁,地铁良睦站,公交站50m,附近未来科技城,欧美金融,亲橙里都不远【
  • 出生在和平年代,我们不用每天战战兢兢的问“我们明天还会活下去吗?”而是变成了每天问的最多的“我们明天吃什么?” 这一切都是过去的“巨人”拿生命换来的。 以命换命
  • 十三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杜都多杰开示:精进修持烟供法门之功德,可得诸佛,菩萨加持,天龙八部拥护,尤其是人世间的诸恶因缘,可提转轻,息灭,所求诸事满愿成就.行者即使一
  • 我们也很想读懂自己的江湖,读懂自己的人情世故,依着夜色去读懂秋风的故事,读懂,去读生命里那些无法藏匿的锋芒,也懂得人生的真谛与生命需要的温暖与温柔。尤其是在一切
  • 半夜回家,在小区里看到这景象我一愣,他俩并不怕人,可以随便摸,看来是被主人抛弃了,雨越下越大,鸭鸭好可怜,特别鄙视这种自己养的宠物不负责的做法,你知道小区里都是
  • 短途旅行丨颜值超高出差必备马上就节假日,带上行李箱一起出差啦自从做了自媒体,那出差肯定是少不了啦那出差肯定就少不了好的行李箱和鞋呀其实我的要求还是蛮高的呢那先说
  • Golden Goose 将与你分享故事与灵感,共同打造个性化风格 于黄金周10.6-10.10 特意邀请了全亚太区顶尖的工匠驻场中免集团旗下三亚国际免税城Go
  • #巴黎时装周#ido婚礼现场 |20210925一千只纸鹤的柔情与梦境,传说一天折一只千纸鹤,坚持一千天,就可以给自己喜欢的人带来幸福.他们彼此都在为对方默默的
  • 由此推论,冰川哥,一直被人控制着,从尼泊尔到四川,从四川又到尼泊尔!我们思考一下,一般情况下,我们去一个地方,会拼命拍照,拍完以后呢,至少短期时间内我们不会再去
  • 但并非所有文明都奉行和平与分享,即便是同一文明架构内,也有着不同派系......某颗小行星上,高斯正受到来自巴尔坦星人的袭击。圈内星侦探:作为赫赫有名的羊毛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