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是突然水深火热的澳门,天使光穿过粉色祥云,你照到了吗?我来多次,大庆活动和极端天气等都遇到过,疫又是新体验。一衣带水我中有你,拱北和横琴,所谓交通管制续三天。我有个愿望,闹市中做隐士,不就实现了吗?想当年除了中英街,哪能有这待遇?一关之隔,那么近那么远。难以割舍至诚惦记,离境月余我行程卡一直还有澳门,跳进珠江也洗不清。警车带城管和垃圾车转圈放喇叭,不如实申报去过……今都改集中拉走,省得拘留了。

常怀感恩之情,必有福泽相守!

为人一世,常怀感恩之情,必有福泽相守!

1心中无事,烦恼即无

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世间烦恼,大抵都是自心执着所生。

白云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一日骑驴过桥,忽逢一裂缝,师父摔下驴背,却毫无恼意,吟了一首诗歌,便扬长而去。

白云守端禅师去参访杨岐方会禅师时,杨岐问:“听说你师父一首诗使得自己开悟,你可记得?”

白云守端本就十分喜爱这首诗,自然脱口而出:“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谁知他话音刚落,杨岐便大笑起来,随后便转身离去。

白云不解其意:是不在自己背错了?他这么笑是什么意思?白云整晚思索着这些问题,竟被折磨得寝食难安。

次日清晨,白云便急忙去寻杨岐:“师父,昨日你那笑是什么意思?”

杨岐只觉莫名其妙,想了半天才知道他所问何事。于是,他笑着问白云:“你可曾见过小丑?”

“见过。”

“可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比不上呀!”杨岐叹道。

白云听后大惊失色,忙问道:“师父求解!”

杨岐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

白云听了,当场就开悟了。

有道是:“心若无事,万法不生,意绝玄机,纤尘何立?”世人人总易被烦恼所困,仔细想来才能发现,归根结底,出在了人心上。只要你不那么想,事情便会圆融许多。

人活着,免不了烦恼。生活百般愁苦,再难忆起年少时的懵懂。岁月前行,留给我们的不止回忆,还增添了许多责任,心事,也慢慢积累,快乐,逐渐变得查无所踪。

其实,烦恼由心生,不想自然无。心中放满了不快,又怎么有地方存储幸福?烦恼,越想越多;痛苦,越想越累。做人,别整日想着自寻烦恼,那些不值得的事,别放在心上。

2心有一切有,心无一切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山里有座小庙,庙里只有禅师与小沙弥师徒二人。一日,小沙弥问禅师:“师父,你说,人的心究竟有多大?才会有‘一切唯心造’这种说法?”

禅师只说:“你闭上眼睛,在心里造一座山出来。”

沙弥听话地闭上眼,过了一会儿说:“师父,我的大山造出来了!”

禅师又说:“你再造一根小草吧。”沙弥闭眼照做。

禅师接着说:“现在,你心里想着到寺院门口去一下。”

小沙弥立刻就说:“师父,我已经到了。”

“那你就再到天边去一次吧。”

小沙弥同样立刻就回答:“师父,我已经到了。

禅师问他:“你的大山与小草,是用自己的心,还是与别人的心一起造的呢?”

小沙弥不假思索,立刻回答说:“我的心!”

“你到寺院门口和到天边,哪边用的时间长?”

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一样长。”

禅师接着问:“山那么大,草却那么小,那你造大山的时候,是不是用了全部的心?而造小草时,只用一部分心就好呢?”

小沙弥摇摇头说:“造一座大山和造一根校草,都得用全部的心。”

于是,禅师开示说:“在心中,到天边与门口,都是一瞬;造大山与小草都是一颗。可见,心无快无慢,亦大亦小,可大可小。”

心生万物,人生幸福与否,烦恼多少,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执着越多,痛苦越多。放得下了,便得自在。所以说,人生,活的是心态。

心有一切有,心无一切无。也许命运的变化,就在你一个念头的生起。念念为善,福报自来;每每思恶,恶果自食。

人生,得失之间,计较的越多,失去的越多。我们无法做到事事随心意,那就调整心态,即使风雨再大,也能自得其乐。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事,都是自找的苦。看开了,放下了,执着不生,当下便是幸福。

3心中有恩,命里就有福

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仇对,邪见执著,迷惑颠倒,愚痴无知,无有信心,随逐恶友,起诸恶慧,贪爱无明,种种烦恼、悉皆充满,是我所修菩萨行处。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位老人膝下七子竟没有一个愿意赡养他,被逼无奈,他只好沿街乞讨。他怨恨子女不孝,怨恨老天不公,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痛苦。

有一天,他遇到佛陀便问:“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可能改变我的命运?”

佛陀就问他:“你知道感恩吗?”

老人回答:“我不懂什么叫感恩,请佛陀指点迷津。”

佛陀指着他要饭的拐棍问:“这根拐棍你感恩吗?”

老人想了想,说:“感恩!它帮我驱走恶狗,助我在崎岖路上行走。累了,我可以枕着它入睡,它便是我幸福的依靠。所以,我感恩它!”

佛陀欢喜赞叹道:“善哉!那今日起,你便不停地对这根拐棍说感恩,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命运就会改变了!”

从此,老人每天都对着拐棍说感恩,不仅如此,他还对每一位帮他、伤他、欺他的人说感恩。

一次,他去听佛讲法师,佛陀见到了他,便请他上台。他将自己感恩的修行一一讲述,恰好,他的七个孩子也在下面听经。他的孩子们听到父亲连一根拐棍都能至诚感恩,何况其它!可想想自己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知感恩,于是纷纷惭愧。听完经后边急忙争抢着要孝养自己的父亲。

这时佛陀就对老人说:“你的命运现在已经改变了!一个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有;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他便什么都没有。”

做人,懂得感恩很重要。心怀感恩,便能常感幸福。佛法常讲报恩,却不谈报怨,便是因为人常感恩,自是善。心存善念,便是福田,种下善因,自得善果。

做人,心中有恩,命里就有福。这世上,有恩于我们的人,值得我们一生去牢记。一个举手之劳,缓我们燃眉之急,种种恩情,知恩,感恩,报恩!结下善缘,福报已在路上。

南无阿弥陀佛

#灵岩遗旨#

【遇事逆来顺受 无须担心恐惧】

印光大师言:〖逆来顺受,方为乐天。不怨不尤,始可立命。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汝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又须知至诚念佛,则可转业。吾人不做伤天损德事,怕什么东西?念佛之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怕什么东西?汝若常怕,则著怕魔,便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令汝丧心病狂,用报宿怨。且勿谓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体正念,归于怕中。其气分与佛相隔,与魔相通。非佛不灵,由汝已失正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

1.“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
——这句话非常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要“向道上会”。不过,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普通人不是“向道上会”,而是向个人的承受力、人情上来会,然后烦恼就接踵而至。“向道上会”,这就是你善用心的地方,如果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往道上引导,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这就是普通人和学佛人的差异。

学佛人要用“道”的理念来看待问题,以“道”的观念来处理世间问题。处事的一个标准,就是大家要明白,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时,用佛法的理论、修道的观念来要求自己,就好处理了。

2.“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当时的环境,可能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现在的人感受不到战乱年代、饥荒年代、瘟疫年代的境况,那个时候的人流离失所,长期生活在恐惧当中。在这种状态下怎么办呢?还是要逆来顺受,没有别的办法,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

3.当事情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昨梦”,自然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常存在心,以至于成为“怔忡之病”。这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应该叫恐惧症,也算一个心理问题。从中医和心理学角度可以看出来,有些病跟心态是有密切关联的。处理的方式,就是看事情已经过去了,事过情迁,你的心念就不需要系在这个事情身上,犹如昨梦,那事情就过了。

但是我们往往在回忆当中,过去心放不下。这时候就要了解一点《金刚经》的观点,《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告诉我们怎么把过去、现在的事情看淡一点。

明白“过去心不可得”,我们的心很快就可以超越。但凡夫往往就是执着,事情已经过了多年,可能还念念不忘,这样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所以很多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是怎样产生的?就是我们自己的一些观念放不下,由执着心造成的。

4.作为修行人,“既欲修行,当知一切境缘,悉由宿业所感”。
——所有这些环境因缘都是宿业感召、因果感召的。除了心存正念,“向道上会”,就是念佛。

念佛可以转业,这就是我们学的净土法门的唯一的办法。观念上先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然后转念念佛。观念、认知是一个态度,但是并不能改变业力,要改变业力,就要回归到念佛。态度端正之后,你再来念佛,这样就能安住于佛号当中。

——现在的人讲安住于佛号,但实际上,态度没有转之前,我们是没有办法安住在佛号上的。我们往往还是安住于世间的人情境遇,遇到逆境,绝大多数人都是安住在逆境当中。

那怎么转到佛号上来呢?

这就需要有个观念的引导:
——印光大师对人的要求比较高一点,跟我们现在的人可能有点脱节,现代人绝大多数做不到。但是先要有个认知,有个了解,知道逆境、危险来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态度,什么心态来处理、面对。
——从个人来讲,不做伤天损德之事,就不用怕,这就是我们提到过的“反求诸己”。乃至你身正,“身正不怕影斜”,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平常身正,恐惧心就自然少了,这就是因果关系。
有很多念佛的人说:我都念佛了,我有佛力加持,无所谓了。其实他不是无所谓,人只要有行为的亏损,自然会内心有亏损,内心有了亏损,就无法安住在佛号当中。安住在佛号当中的人,不会去计较这个亏损,但是也不会放逸自我。两边都不能沾,既不会放逸自我,也不会执着自我,当然也不用自力修行的观念来要求自我,像这样来安住于名号当中,才是真正地放下自我。

5.对念佛的信仰,首先要有一个了解,念佛的人“善神护佑,恶鬼远离”,根本不用怕什么。
——“汝若常怕,则著怕魔”,这个是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人遇事就很恐惧、害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病态,进入“怕”的这种魔境当中去了。

如果长期有这种恐惧心,自然会“有无量劫来之怨家,乘汝之怕心,来恐吓汝”。我们很多人经常会担惊受怕,听到风声、雨声,听到外面什么鬼叫声,就恐惧了。这一点,可能女众比较明显一点,比如不敢到坟地,不敢去助念,有很多人助念的时候,看见死人就害怕。

这说明我们心力还不够。

中医怎么说?
——肾主恐,肾气不足,则胆气虚。
从佛法上讲,就是正气不足,心没有正念!当你有正念的时候,就可以不用太在乎外界。

有很多人说“我怕,怎么办呢?”
——其实要去面对,要突破。比如怕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早起上班坐电梯下去 六楼到一楼结果四楼有人要下去我没看清楚 就心里想着今天的电梯嗖得一下到了然后我说如意如意,给我开门,结果一个男生站在门口,尴尬的扣出二亩
  • 华为称该部门的定位是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做智能汽车方案服务车企,帮助车企造好车。【陕西地电再增120台新能源供电服务车】为改善空气质
  • 第十名:双子座双子座向往自由,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们才不会生闷气,因为他们对生活是很乐观的,所以很少事情能够影响他们情绪,有问题就会当场解决。第十一名:狮子
  • 所以,青年同学们要注意,人贵自立,要自己站起来,不要刚刚出头,就想要别人赞美你高,那是高不起来的;等自己真的长高了,别人自然会说,好高啊!一般人只是看成果,不晓
  •   dongak2014#营养美学[超话]##营养美学颜值巅峰团队[超话]#实力表白我特别欣赏的女孩子,她是央视的导​演,​后来​跳槽去了爱奇艺的周​顺溜,比我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踮起脚会缩短爱的距离,这样会不稳定;弯下腰获取平和,这样会很累;平视周围的景色吧,寻找美好,制造快乐,这,就是你的世界。生活
  • 值得一提的是:吃这个清肠剂会把你肠子里多年的蛔虫及虫卵一块清出来哦…299美国直邮到手,包税国内现货2个,该给你的肠胃洗洗澡啦【通便,我要最畅快】Dulcola
  • 我真的栓Q我自己,还说最近晚上健身然后不熬夜不吃辣的身上的和脸上的痘痘都消没了,今天白天还得意洋洋照了自己的肚皮觉得“嗯,帅哥的腹肌快回来了”。还是那句话,是一
  • 世上事,本就有阴有阳,有盈有弱;人间情,本就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世间人,本就有好有坏;俗尘事,本就有放下,放不下。如果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凡尘事,就会发现,当
  • 还有赵少康这个老滑头当初想参选国/民/党/主/席,则被称之为“少康中兴”当然他也太不配了[允悲]……在了解时事的同时,听听他们在表述观点时如何引经据典,这也算是
  • day12 & 居家day21⃣️昨晚手表又忘记充电(假装有手表记录系列)2⃣️早餐:红薯紫薯➕热牛奶➕自己拌的萝卜咸菜➕水煮蛋3⃣️我的小花花4⃣️5
  • 宝贝,今天是你第八天不在家,想你,真的想你,我把整个辛安的街都转遍了,就是想找到你,我的办公室我收拾了一下,看一下整洁吧,特别想让你过来看看,夸夸我,今天你跟你
  • week2真的魔幻 我觉得我什么都经历了一遍周一:课从早上到晚,下午收到模法面试通知周二:泡了一天图书馆写民法案例作业➕准备面试周三:上午上课时收到晚上面试的着
  • #戒邪淫##五戒[超话]##佛教[超话]##戒邪淫反堕胎##无畏布施法布施财布施[超话]##戒邪淫从现在开始不算迟##孝敬父母##戒邪淫改变命运##祝天下父母健
  • 墩墩说:找老师~听后我很满意,想了想又问了没有教的问题:那如果有人欺负你怎么办?[挤眼][女孩儿][神马]现在是凌晨1点55分,我很累,很想睡觉,但睡不着,很
  • 在这种时候,有的女人自欺欺人,觉得一个人有两副面孔很正常,但是她们却忘了,一个好男人嗯标配就是把自己的好脾气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假如一个男人面对底层人民
  • 我在哪福田:你先发南山:还是你先发罗湖:不不不你发先光明:龙岗先发呗龙岗:各位大哥还是你们先哈盐田:各位大哥先请吧,小弟再看宝安:我们人口多,情况复杂,不行就半
  • 唉,怎么这么喜欢自我攻击呢通过八字研究命运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命运,改善命运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顺应自然、待机而动:通过八字,我们知道自己一生中何时走好
  • P-IBC方面,从当前我们客户群体和产品应用场景考虑,也是比较契合的一个技术,在研发中试线放量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在印刷偏移带来的漏电问题,良率比较难控制
  • 面对层出不穷的营销短信,网友们调侃道:“今天收到的促销短信保守估计上百条”“‘双11’也‘内卷’了吗,今天被短信轰炸的同时竟然还接到了电话”……天津的唐女士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