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早秋

唐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作者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天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所以写下此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译文
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家乡的楼上。
思乡之情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河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边城”指太原。对于一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故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午后说书(本栏目由禾兴广告冠名赞助播出)
话说古时,一秀才领着小妾外出游玩,有一大汉见色起意,叫了二十几个彪形大汉,将小妾劫走了。谁知那伙人势力之大,连官府也不敢得罪。然而,秀才用了一计,将小妾救出,结局令人大加赏叹。

明朝时期,黄冈县有个姓汪的秀才,妻妾盈房,家资富厚。他房中有一爱妾,名叫回风,生得肤白貌美,更能吟诗作赋,深得汪秀才的宠爱。

一日,汪秀才领着回风来到岳州,先是登了岳阳楼,随后又逛了美景古迹,一路欢声笑语。

正在游玩之时,只见一魁梧大汉迎面走来,看见回风的美色,停住脚步,上下打量。汪秀才觉得尴尬,急忙拉着回风,快步离开。

然而,那大汉跟了二人,紧随不舍。行至洞庭湖,只听大汉口里一声哨响,左边的一只船中下来二十多个彪形大汉。

岸上大汉指着回风道:“取了此人献大王去!”众人应一声,一齐将回风抢到船上,拉帆就走。

汪秀才眼睁睁地看着小妾被劫走,只得叫苦。他匆忙回家,一边叫人打听,一边贴了布告:但有知风来报的,赏银百两。

一日,汪秀才到省下来,都司向成勋是他好友,摆酒在黄鹤楼请他。

饮酒之间,汪秀才凭栏一望,见大江浩渺,想起爱妾回风,不禁潸然泪下。

向都司见状,正要询问,只见旁边一个护身家丁上前道:“秀才饮酒不乐,是否与家姬有关?但请与我主人尽欢,我能说出一个下落。”于是提供了线索。

原来,那家丁的家离那伙人的住地很近,前日听说他们在洞庭湖劫得一美女回去,献与老大柯陈大。家丁看了布告,猜想可能是汪秀才的爱妾。

向都司听完,道:“柯陈大这人慷慨好义,虽是草窃之徒,却与我们官府往来。上司处也私有进奉,盘结深固,四处响应,不比其他盗贼可以官兵缉拿。若是尊姬被他弄了去,很难救出,天下美女众多,仁兄丢开就是。”

汪秀才道:“大丈夫生于世上,岂有爱妾被人劫去,既已知下落而不能用计夺回的?小弟虽不才,但也要让此妾归家。”于是开怀畅饮而散。

次日,汪秀才将百两银子送与向家家丁,以报通信之事。又问了柯陈家里兄弟的名字,算计已定,写下一状,先告至兵巡衙门。

兵巡见是柯陈大,不敢激起争端,怕惹祸上身。汪秀才道:“小生但求一纸牒文,自会去与他讲论曲直,不须大人的公差,也不会与他争抢,大人可以放心。”

兵巡见他说得容易,便道:“牒文不难,这就准状,交付与你就是了。”于是汪秀才领了牒文,又去见了向都司。

汪秀才道:“小生状词已准,来求将军助一臂之力。”向都司摇头道:“让我添拨兵卒,与他厮斗,这决然不能的。”

汪秀才道:“只要借我一只楼船,两只哨船,还有十几套军士号衣即可。此外不用一个兵卒相助,只带先前报信的家丁就好。”

向都司依言,尽数借与汪秀才。汪秀才又准备了一个多月的粮食,带着十几个家人,扮成军士,乘船出发。

快到地方,汪秀才让认路的向家家丁带着几个红帖,帖上把汪姓去了一笔,以江万里之名假扮新任提督,让家丁递给柯陈大,三兄弟各有一帖。同时让两个心腹去通知本地居民前来迎接。

柯陈大三兄弟本就与官府往来,见是新到地方的官,立即带着三十几个手下,打着旗幡,到岸边迎接。

汪秀才把借来的官服穿在身上,轿夫抬他上岸,柯陈大三兄弟和地方人都是躬身行礼,一路到了柯陈大的庄上。

汪秀才装出看重交江湖义气之人,让三兄弟放下戒备,觉得遇见了同道中人。

连续三日,柯陈大三兄弟每人做东一日,宴请汪秀才。到了第四日,汪秀才宴请三兄弟到楼船上赴宴,并叫来一班梨园子弟,上场做戏。

汪秀才已秘密吩咐行船之人,听戏文锣鼓为号,随即开船缓缓而行,要使舱中不觉。柯陈大三兄弟与他在舱内饮酒欢乐,未能察觉。

汪秀才晓得船已行远,这才拿来牒文道:“有个汪秀才告你们劫了他的爱妾,可有此事?”柯陈大三兄弟点了点头。

汪秀才道:“一女子是小事,只是那汪秀才是当今豪杰。如今他要去上本奏请征剿,将此状告至上司,上司密行此牒,托我处理此事。我看中江湖义气,岂能兴兵动卒来搅扰?请你们到此,是想明日见一见上司,与汪秀才质证此事。”

柯陈大三兄弟听完,惊得面如土色,起身就往舱外跑去,却发现船已在大江之中。

三兄弟又回来下跪道:“求大人饶命啊!”汪秀才道:“那汪秀才只为一妾着急,只要带那女人来。到时我当官交还了他,就能消此牒文,你们也不必随我去了。”

柯陈大为了保命,写信一封,于是汪秀才让向家家丁坐着哨船去接爱妾回风。

几人继续饮酒不歇,许久过去,哨船已载得回风。汪秀才暗喜,立即请她过船,带到另一舱房之中。

随后,汪秀才送柯陈大三兄弟上了岸。三兄弟这才放下心来,拜别了汪秀才。

汪秀才带着爱妾返程,将借来之物一一奉还,回到住处。回风哽咽着说出先前的惊恐之事,汪秀才道:“如今已经归来,旧事不必再提,且吃一杯酒压惊。”二人尽饮,感情更胜从前。

次日,汪秀才见了兵巡,缴还牒文,说了实情。兵巡大加赏叹,道:“秀才不动干戈,能入虎穴,将尊姬救出,真奇才奇想!”

此故事出自《二刻拍案惊奇》。 https://t.cn/EVy8YN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對於鄧卓殷近日表示未有收到其求婚戒指,子豪坦言:「因為一早畀大家爆咗,所以要再等適當時機,要畀個好歸宿佢。)好驚呢,我佢鄧飛講,當年呢個節目冇一個參賽者可以變
  • 在以神话和人类为主题的超现实景观中,暗含了不少X暗示,这是属于莫蒂默的幽默,逐步构建了这文艺复兴时期的世界。他以几近冷酷的眼光看待当时的现实世界,他也常把自己置
  • 4.附件抗拉强力为了美观,在款式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加入很多钮扣、套环、蝴蝶结、小珠子等小部件,一旦这些部件与服装分离,可能会给婴幼儿及儿童带来危害,特别是年龄在三
  • 读懂了淡定,才算懂得了人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后来天气太冷了,还是回家吧勇气,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跨越困难,勇敢向前冲,胜利属于勇敢者可盐可甜,一
  • 随后,唐家三少还发文称:“木子去世三年多了,我在微博也发泄过情绪,后来不知道就哪来的一批蹭上来造谣的,我们告过一批,没公布是懒得说。”随后,他还发文称:“木子去
  • 你喜欢田野,而我愚笨只能植荒十年,换得一时春生。以前不爱喝茶觉得即苦又无趣沉闷的像年入古稀的老年人结果却和老公沿着运河就这么坐着喝了一下午茶选了老茶头煮上一壶不
  • #热家居集[超话]#卫生间在我们的家居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我们每日需要接触的地方,它的布置设计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一个高品质的卫生间设计的背后,一定藏着一
  • 正是因为他对生活的感恩,才会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才会对一些拯救老城镇企划、蔬菜企划给予帮助,他是真的不希望,一些大家口中所谓落后的、被时代抛弃的人或物就这么被扔下
  • 大福也慢慢放下高冷的态度了哎……虽然开始亲近我,但是你们俩谁把花盆砸碎了,记在零食账上!CV阵容不错,比较惊喜的鱼冻老师居然配恋爱游戏了(达达鸭我永远的原神初恋
  • 魏无羡当然不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这样想信他,只见沈容与继续说道:“你若不信就想想昨晚,你和聂怀桑是不是一同起身去看窗户那边的响动了,只有那会儿你们离开了酒桌,他也
  • 方舟子icon当初被禁言后也不再有多少人评论他,因为评论的人觉得说了也是白说,当事人看不到。个人“倒是认为”中国(当局或祖国子孙)应当看到(尘烟迷雾)问题里面的
  • #露营 #一起 露营 #户外露营 #北京 #旅行 #标记 的生活 #户外我们终其一生 不是为了满足每一个人而是要找到跟自己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房琪毕竟同频
  • 若有众生梦见诸鬼神形像等,或悲啼,或愁叹,或恐怖的,这都是过去眷属堕恶道者,未得出离,无处可望福力救拔。受八关斋戒 是佛世时 对好乐佛法 又乐行出家人法的(为生
  • 我只能说,全员工具人,看完这篇文没有一个我喜欢的角色,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群像”了网友投稿:这是我第一个联系时间这么长的男生足足几年,也是我真正喜欢过的,但是
  • 座谈会上,“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负责人介绍了联盟近期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闵行、奉贤两区市场监管局就如何服务企业推进“上海品牌”认证工作做了交流发言,上海
  • 我觉得现今这个社会,应该以朴实奉献为荣,以对地球的剥削 对人的尔虞我诈 对生命的残害漠视为耻,留下一颗金子般的良心,这就是德 ,对的起良心的人,睡觉也会踏实安稳
  • 洗手液几个月都不给买了!以前还是有掺水洗手液的,现在连勾兑的都好几个月没了!免洗喷雾酒精喷雾用了一堆了[怒]不是我娇气事多吃不了苦,是环境真的很恶劣[单身狗]我
  • 【23fall申请港城市商学院[并不简单]】港城市对于商科专业有详细的分类,一般都要求同学们有相关专业背景。#香港留学硕士申请# #英国留学硕士申请# #英国留
  • [猪头][doge][挤眼]太甜了,就是语无伦次的主持人有点影响观看,整个背景板掉下来三四次,把我们小兰花砸的满头包,场地怎么布的景啊,真的应该扣工资,说话也是
  • 来到这里触景生情,看到了儿时的场景,用的、吃的、逛的……满满的都是回忆……#儿时的美好回忆# 不禁的有些伤感,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脑,生活条件也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