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眾生,總攝菩薩一切法



法王念誦繼續《解脫莊嚴寶論》第九章的內容:



■捨棄菩提心的過失



捨棄菩提心的過失(壞處)略說有三:

(一)因罪業故而墮惡趣,

(二)因罪業故破壞利他之事業,

(三)因罪業故長遠的耽誤了成佛的大業。



已經發了菩提心的誓願而不能實行,就等於是欺騙眾生,其罪報就可能墮入惡趣。《入菩薩行論》云:



“若發誓願心,不能實行之,

則為欺眾生,云何度有情?”

因為造罪的緣故,就不能成就利他之事。頌曰:

“若行如是業,必難利眾生。”



因此罪業就會耽誤成佛之大業,難以趨證菩薩之道地。頌曰:

“墮入惡趣之罪力,發菩提心之善力,

二者相雜相消長,能令行者長流轉,

倍用極長之時間,始得趨正諸道地。”



喪失菩提心的原因,一般說來是這樣的:願菩提心之淪喪是說,此心捨棄了眾生,同時又以四種黑業為伴。這樣的心意,違反了發菩提心之原理,所以稱之為“菩提心之淪喪”。行菩提心喪失之原因,《菩薩地論》云:



“同時依四種毀戒之法而行,則為上品業纏全部喪失菩提心,中品業纏則為粗罪,下品業纏則為過犯而已,(故知違反菩提心戒有上中下三種之不同也。)”



《菩薩戒二十頌》中並云:行菩提心若喪失,則願菩提心亦必同時喪失也。《抉擇戒攝論》中亦說四種喪失菩提心戒之因:此即上說之二因(心捨眾生,依四黑法)再加上壞菩薩學處及滋長邪見。寂天論師云:“凡生起與菩提心相違之念,亦屬違菩薩戒也。”



■總攝菩薩一切法之「一法」,即是「不捨棄眾生」



法王開示:因此,「菩薩」要若要以一法來具足一切法,此「一法」,就是「不捨眾生」。舉例而言,若行者將目標放在要獲得聲聞獨覺果位的話,就是一種不相應菩提心的動機



以大乘菩提心而言,最需要注重的是「動機」。因此我認為「發心」和「願菩提心」,也就等同於「利他的願心」與「成菩提之心」:若捨棄眾生的話,那此利他之心就壞失了;而若不求證覺菩提,而是僅求聲聞獨覺等果位的話,也是失去此成菩提之心。而若四黑法都做的話,則可以說這兩種願菩提心都失去了。



因此,由無著菩薩所記錄下來的彌勒菩薩教示中記載:如果失去願菩提心或行菩提心的其中一種,我們就失去了菩提心;對任何發起菩提心的菩薩,如果去詆毀的話,我們也會失去菩提心。



補充一點,如果對發起菩提心者生起怨恨心,而宣揚其短處的話,也算是失去菩提心。



■「願菩提心」包含「利他」及「求菩提」二心



首先講到,若我們失去願菩提心,則完全失去菩提心戒。此處的「願菩提心」包含有兩種:「利他」及「求菩提」。若我們捨棄眾生,就失去菩提心戒; 而不僅是捨棄眾生,若不去求正覺佛果,則也是失去菩提心。



另外四黑法部分,我要再說明一下:



好像當我們講到出家、別解脫戒時,會講到「四根本大」戒,而對梵行居士,「四法」就如同別解脫戒的「四大戒」的「殺、盜、淫、妄」一般,可說是持守菩提心的根本戒律,你若犯下「菩提心四法」的其中一樣,就犯了行菩提心戒,但其中有輕重差別,等等會解釋。



菩提心戒中重要的根本戒律,主要就是「欺誑」和「毀謗」,也就是「讚揚自己功德」及「毀謗他人」。自讚毀他,尤其是針對發菩提心者的毀謗,就是破壞菩提心戒。例如對於正在受苦受難的眾生,若可給法而不給,也可說是犯菩提心戒,而當他人有過失時,如果對方已經懺悔,你不但不原諒還苛責辱罵,也是犯菩提心戒。



若捨棄大乘教導,或道貌岸然裝模作樣,明明沒有修證還裝為有等等的話,也是犯菩提心根本大戒,就如同我們犯別解脫戒的殺盜淫妄四根本戒一般。換句話說,基本上若我們犯這四種黑法,就算犯了四種菩提心的根本戒;而當生起很大煩惱心時,也可算是犯了根本戒。



在《菩薩戒品釋》 中,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心儀軌〉提及「如何重受菩提心戒」。雖然有一些說法不同,但主要道理都是相同的。



犯菩提心戒有上、中、下種程度。首先,失卻菩提心的四具足條件為:



一、 做持四種黑法,

二、 對做四黑法,完全沒有任何慚愧懺悔之心、

三、 對於自己做的黑法不僅沒有慚愧心,還喜悅歡喜,

四、 不但沒有認識到不對,還認為是功德。



具備以上四條件時,就可以算是完全失卻了菩提心,必須要重受戒。



《菩薩地論》中講到,「四毀戒法」的定義與範圍:



一、 上品業纏完全喪失菩提心:犯下所有毀犯分支

二、 中品業纏喪失部分菩提心

三、 下品業纏僅為過犯



在「上品業纏導致全部喪失菩提心」部分,有人說是犯四種過患,有人說是三種,若從最多數量來講會比較好。而這「三」種和「四」種,是如何定義與區分呢?



此「四」種是:



一、「連續」。

二、「無慚愧」。

三、「慶幸」。

四、「歡喜」。



這樣分就有四種,但也有把「慶幸」與「歡喜」合二為一,變成僅有三種。



因此所謂「上品」、「中品」、「下品」的業纏分類,主要取決於所犯的「分支數量」:若犯下四或三分支,就屬於上品;若僅犯兩種,僅屬於中品粗罪;下品業纏就只是一種過犯。



將「菩薩戒四種黑法」和「別解脫戒根本戒」相比較時,換句話說,類比起「別解脫戒」的犯行時,依序是:



一、 如同「淫戒」者:自讚毀他,宣揚自己的優點功德長處,並毀謗宣揚他人過失過患,這種行為等同於別解脫戒中的淫戒重罪,這種等同重罪情況,是因為難以持守、難以做到守護。



二、 如同「殺戒」者:菩薩戒中不聽他人懺悔、不原諒他人、進行各種辱罵:就等於別解脫戒中的殺戒。



三、 如同「妄語」者:道貌岸然、裝模作樣,裝為有證量,對於大乘根器的行者,引導他修持其他小乘、別解脫戒等法門,也等同於犯下妄語大戒。



■於眾人前懺悔,來修復菩提心戒



法王唸誦課文:



違反了菩提心戒以後,如何才能復戒呢?如果是違反了願菩提心戒,就要重新再受一次戒就可以恢復了。違犯行菩提心則一定同時也違反願菩提心。因此,只要願菩提心戒能恢復,則行菩提心也會同時自然的恢復了。若因其他的原因而違反菩提心戒,也應該重新再受一次,以資恢復,至於中品及下品之犯戒,只要懺悔就可以復戒了。



《菩薩戒二十頌》云:

「若上品犯戒,應重新受之,

中品犯戒時,三人前懺悔,

(下品犯戒時),一人前懺悔,

懺者與受者,不應生煩惱,

自他心同故。」



此為《解脫莊嚴寶論》第九品〈菩提心〉。



此處說「若因其他原因而捨棄菩提心」的「其他原因」,則包括生起邪見或信他教等。以上是違犯「願菩提心」以及「行菩提心」時的復戒方式。



這裡也講到懺悔。「菩提心戒」與「別解脫戒」有所不同,因為當重大違犯別解脫戒時,不可能重新受戒,但菩提心戒若有很大毀犯,仍可復戒。



《聖菩提眷屬經》中也提及,要懺悔菩提心戒的毀犯時,若是重戒,要在十人前懺悔,輕罪五人前,也就是人數是可以遞減的,經典中有提及如何懺悔的方式。《虛空藏經》中,也有提到違犯菩薩戒根本戒時,向虛空藏菩薩頂禮或懺悔等,詳盡的懺悔方式

看《大山的女儿》,又想起当初回来并毅然下乡的初心——奉献自身,投身乡镇教育——既然从事教育,那哪里都是一样,城里孩子需要,乡下孩子也需要,总有人要去做的。近十年下来,事情做了很多,努力过,辛苦过,从初报道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开始,于成绩、于质量、于素质教育,都对得起暗自许下的承诺,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大变样的毕业生。他们今后的路怎么,我拿不准。但是留意着中学乃至高中的轨迹,深感欣慰,能改变一个是一个。
然而,就像朋友说的,内卷最耗人。
这几年越来越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和这些年的坚持。小学一线,凭着一个人,哪怕努力上了天,也就只是在这个围墙里起浪而已。所在的环境、身边的同事、本区域乃至本县市的教育现状,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初看不上从政之路的思想。
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黄文秀作为师范研究生也是选择了作为第一书记去改变一方。
虽然看不上,但是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只有站在那个位置,才有机会去改变你说看不惯的地方,让其成为你理想中的样子。
看着文秀在溪边健身听歌拍照陶醉其中的样子,仿佛看到当初的自己。时光蹉跎,心气儿渐失,热情渐退,干不动了……


1、庸人败于惰,能人败于傲

世上两种人必定惨败,一种是懒惰之人,另一种是骄傲之人。前者什么事都想在“明日”再做,结果总是一事无成;后者瞧不起天下所有人,自认为自己最聪明,常常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怨恨,于是往往受人诋毁、咒骂,最后被恶意的诽谤所吞没。

2、不必一味讨好别人

讨好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讨好每一个人,等于得罪每一个人。刻意去讨好别人,只会使别人产生厌恶。亲近别人要自然,“投机”心态要改变。有时间讨好,不如踏踏实实做事,讨好别人总是靠不住,自己努力才实实在在。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

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坏的生活不在于别人的罪恶,而在于我们的心情变得恶劣。让生活变好的金钥匙不在别人手里,放弃我们的怨恨和叹息,美好生活就垂手可得。我们主观上本想好好生活,可是客观上却没有好的生活,其原因是总想等待别人来改善生活。不要指望改变别人,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4、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哪有心思去浪费呢?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实学好本领再说。特别在少年时要全力以赴学本领,不要分心。

5、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固步自封------ 自己给自己一些自信,自己给自己一点愉快,自己给自己一脸微笑,何愁没有人生的快乐呢?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

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庸俗的评论会湮灭自己的个性,世俗的指点会让自己不知所措。为钱而钱会使自己六亲不认,为权而权会使自己胆大妄为,为名而名会使自己巧取强夺。真实的我在刻意的追逐之中,会变成一张张碎片随风飘扬,世俗的我已变得面目可憎。

7、极端不可取

有些人常常因为忧虑过度,而导致自己精神失常;有些人却因为麻木不仁,造成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前者常为寻找理性而痛苦,因聪明过头而衰亡,愚蠢的根源在于什么都懊悔。后者不知悔恨为何物,整天稀里糊涂地生活,活着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

8、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自己的伤痛自己清楚, 自己的哀怨自己明白, 自己的快乐自己感受。也许自己眼中的地狱,却是别人眼中的天堂;也许自己眼中的天堂,却是别人眼中的地狱。生活就是这般的滑稽。不要总疑春色在人家,关键在于自己心态的调整。

9、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

盲目自大自尊,是骄傲无知的人生,一味自暴自弃,是消极悲观的人生。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喜欢自己比喜欢别人更不容易。拥有健康的恰当的自尊心理,面对挫折会表现得格外坚强。不为外界的诱惑而丢失自我,不为一时的挫折否定自己。时时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每每乐观中肯地赞赏自己。若连自己都不爱,还能爱别人吗?喜欢自己吧!

10、福中有祸,祸中有福

莫被一时之得失冲昏头脑,一味陶醉于暂时的胜利。自己一定要居安思危,切莫居功自傲,洋洋得意。陶醉胜利,意味着驻足停顿,陶醉胜利,意味着失去警惕。人生路上要永不松懈,胜利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路标。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莫为一时之得所迷惑,谁笑得最晚,谁笑得最开心。

11、重要的是活得充实

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总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如意?总攀比那些不可攀比的,总幻想那些不能实现的,今天的心灵怎能安静?任何不切实际的东西,都是痛苦之源,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痛苦源于不充实,生活充实就不会胡思乱想。

12、愉悦的根基在自己身上

一般人总是将人生的愉悦,寄托在外界的事务上,依附于世俗的认同上。百般看重地位、财产,以及待遇、名誉等东西,自己一旦失去这些,便是沉重的打击,常会痛不欲生,其幸福和快乐的根基也随之毁灭。假如自己真是这样过生活,那么快乐离我们是相当遥远的。为什么要让别人来评价自己的快乐程度,把握好自己。

13、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许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幸福;有的虽然得到了,其代价却巨大无比。许多哲人都说,幸福是种感觉,就如同“佛”就在你我心中。幸福的感觉随满足程度而递减,与人的心境、心态密切相关。先哲们说:得之愈艰、爱之愈深,拥有幸福,常思艰难。一个人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是自己的最大悲哀。幸福是种感觉,不知足,永不会幸福,知足者常乐!

14、别人的恩泽要牢记

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忘恩负义”,危机时到处求助,事成之后再不露面。求人时信誓旦旦,得逞后胡作非为。这种人最被人鄙视。“忘恩负义”让朋友伤心,“忘恩负义”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忘恩负义”只得益于一时,却会永远失信于人。切忌过河拆桥,过河拆桥会断了自己的后路。

15、凡事要留有余地

每一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遭遇到完全不同的“三种人”。第一种是能够理解、欣赏和器重自己的人;第二种是曲解、中伤甚至排斥自己的人;第三种人是与自己毫无关系、无关痛痒的人。第一种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应当尊为师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二种人对自己造成深深的伤害,需要智慧地远离,而不是烦恼和计较。对于第三种人要以礼相待、和平共处。了解不同的人,区别对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于己于人均是件痛苦的事情。以自己的威严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只是口服而心不服,而且日久必生反抗之心。以自己的固执强加自己的意志,别人仅是默忍或是隐怒,但是日久也可能反目成仇。检讨自己的言行是否与社会和谐,才能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同。人与人是不可能一致的,不要以我为中心。

17、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身处顺境必须格外谨慎,否则容易乐极生悲。人生得意的时候容易忘形,一忘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于是恶念和恶行就会趁隙而入。身处逆境必须格外忍耐,否则容易早早夭折。人生失意的时候容易失态,一失态就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于是消极和绝望就会趁隙而入。笑看人生潮起潮落,守住自己的心。

18、人生应当欢乐有度

适当的娱乐活动能调节情绪,无休无止的欢乐却易转益为害。物极则反,数穷则变。“大凡快意处,即是多病处。”“棋可遣闲,易动心火”一味狂欢尽兴是肤浅的人生,换来的往往是痛苦的悔恨。尽兴有度是达观的人生。乐极生悲不局限于娱乐方面,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欢乐与悲哀是伴生的,欢乐有度会使欢乐常伴。

19、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20、多理性行事少意气用事

做事不能只凭自己的感情,做事更不能只凭自己的感觉,意气用事必有麻烦。有时自己的知觉是错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这般简单,表象总是容易迷惑人心。理性做事不至于反复折腾,理性做事不会出现大的差错,理性做事才不会使自己后悔莫及。切记:凡事都不能太冲动!不能只跟着感觉走,多思考才能不后悔。

#人生感悟##心情日记# https://t.cn/R6BQoif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又要长大一岁了 总觉得现在越来越没有想过生日的想法了不像以前早早的看好日历记好自己是哪天生日 今年的生日不看我还真忘了是哪天 人越长大就会越不快乐 晚上
  • 摩羯座的爱情在朋友们看来比较“封建”只要和一个人相爱了就不会有其他想法,即使身边的异性再出色也不正眼看待,有一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意味,其实这只是摩羯座生来专
  • 不过没关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近距离的看到你的我的迪士尼公主,我还要爱你好多好多年。你在闪闪发光的同时也要平平安安[爱你]。
  • #今日晨读# 局 《全唐诗》有载:“人事三杯酒,流年一局棋。”  人生如局,你我皆是局中人。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局中故事,不可未卜先知,局之结
  • 假期就要结束了醒来直接抑郁了[苦涩]终于反应过来结完婚了18岁的时候躺在寝室的床上说要25岁结婚如今实现了人生每一大步也都在计划中进行着感恩身边的亲朋和好友的支
  • ☘️那些能让你变好的事,最开始也许不容易,但只要坚持,就能成长。每个想让自己突破的人都在很努力的改变自己,敢想敢做。
  • 亢龙也许撑天力疲,破天艰辛,但废物必定"永远"是“怂货”“我是永恒而你是到此一游”。成语“亢龙有悔”的醒世警语解不了亢龙之困,“骂我的人有很
  • 你本來是佛心,佛心是清淨平等覺,現在變成垃圾桶,自性裡頭原來沒有的,統統給它裝滿了。三寶是自性的三寶,我們的真心本來是覺正淨。
  • 活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祈祷我们可以避开所有苦难如果可以的话跟你一起我想时间变得缓慢直到我们慢慢老去春夏秋冬感受四季转换日子一天一天平平淡淡当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
  • 果然,追求于要不相似要不相似又互补。我认为,没必要去猜,你不可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 零售活动最低至六折优惠✅1000元货款只需付900元(即900元加入韩菲诗分销商)✅1万元货款只需付9000元(即9000元升铜牌经销商)⚠️23号~31号仅限
  • 一人 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两眼 是独相随只求他日能双归娇女轻扶琴 燕嬉紫竹林 痴情红颜心甘情愿 千里把君寻.红颜痴情笑 曲动琴声妙 我轻狂高傲懵懂无知只怪太年
  • 我在中华骨髓库等你[加油] #郑州身边事#【少年暑期打工至凌晨 只为拯救白血病妹妹:她还在病房等我】郑州,肩膀稚嫩的16岁少年常乐,暑期的时候,在一家物流公司做
  • #阳光信用##每日一善#互动 指路hui 及“hui”字自暴自弃便是命运的奴隶,自强不息是生命的天使;我不想用别人的汗水浇灌自己的心灵,我愿意用别人的棉袄,来温
  • ”(海外网)最近周玉蔻炒作老K党蔣萬安的身世(血統)我想起年輕時聽過一則笑話有一天蔣介石問一名心腹:「我統領這麽多軍官我該如何判斷這些幹部誰是將才、誰是蠢材?」
  • #左航ZH[超话]# ❤️#左航 绝对舞台掌控者# #左航 混血感美颜rap担# 奶糖自动贩卖机@奶糖自动贩卖机 带着小小抽奖来啦 [开学季]水晶球代表刚毅、
  • #本田响矢[超话]# ins&Twitter22092810月期ABC电视剧+ 「青春辛德瑞拉」我将出演长谷川飒真这一角色。黄女士老是跟我说 我这个年纪
  • 善良也许会吃亏,善良或许被伤害,但是人善人欺天不欺,上天在头顶,看得最清楚,人善,天佑,善良,天护。只是我明白:小震不必跑,大震跑无用,而且我家住在24楼,跑也
  • ✨扬州 小滋味✅十村双拼披萨(海鲜至尊➕水果缤纷)✅葡式黄桃蛋挞1⃣️披萨很绝,海鲜至尊里有鱿鱼、虾、蘑菇,水果缤纷里有黄桃、菠萝、草莓,本身芝士也挺够的,不过
  • #孔刘# #金高银# #鬼怪#《#孤单又灿烂的神-鬼怪#》第4集质量与体积不成正比那个紫罗兰一般小巧的丫头那个似花瓣一般轻曳的丫头以远超过地珠的质量吸引着我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