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
但人性的本质却千古不变。

一代谋圣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讲了自己的观人识人诀窍:

一日,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日,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他从一个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寥寥数语,却句句紧抓识人之核心要义。

01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所谓“是非”,就是一个人的立场和做事原则。一个人的是非观越是明晰和坚定,那么这个人不管是你的敌人还是朋友,对你来说其实都是越安全的。

如果是非观模糊,他的立场和原则也必定跟着模糊,在生活中就会人云亦云,在危难关头,则往往就是那根墙头草,随风倒。
这样的人,如同吕布,哪怕有稀世之本领,只有远离之,你才能安全。
而只有在确保你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你与人合作的决策行动才是有价值和生产力的。
否则,给自己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
看人首先要“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其意义就在这里。

02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怎样低成本高效率选到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直接托之以重任来考查,成本和风险都太大。“穷之以辞辩”的观人之法告诉你,话题辩论才是选贤任能低成本而高效率的方式。
你将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看他会如何转机。从他应对“困境”的方式中就可以考查出他思维的灵活性,思考问题的深度等。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能力承担重要任务也就可以清晰判断了。
他若是变通越灵活,所能突破的难题瓶颈也就越大,那么所能托付的任务就可以越重要。

03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考查一个人的见识格局有多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他面对问题所能提供的解决之道。
同样是解决温饱问题,一个小孩子,受经历浅薄的限制,唯一的策略就是哭闹;
一个一无是处的成年人,可能就是偷和抢;
一个农民,只有靠务农知识经验勤勤恳恳地种地,自给自足;
一个商人则是靠商业知识经验,通过物物交换而解决温饱。
所以,见识和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他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的不同。
反过来,你通过询问对方对待问题的策略,也可以推出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过往经历,便可见微知著地看到他的能力的优势、劣势、能力瓶颈,便能知可否合作了。

04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在没有遇到事儿时,人人站出来都说自己是勇夫。但是,真遇到事儿时,全都当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社会常态。
生活中的他们未必都是沉默者,但真需要他们勇敢时,却又不敢当仁不让。
现实社会中,打嘴炮的勇敢比比皆是。
所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勇”,绝不是让他在“风和日丽”之下吹牛说自己多么勇敢,而是直接让其置身当下困境,看他作何反应。
只有在当下困境中仍然能表现出勇敢行为的,才算是真正的勇。
我们常说患难见真情,其实患难也能见真勇。

05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常,人都会带着面具而活,而隐藏自己最真实的本性。
面具带得越多,本性藏得越深。
这个时候,旁人是很难清清楚楚地了解他的。但是,一旦人喝醉酒,从身理上,他的大脑是脱离显意识控制的。
那么他的面具也就会在此时此刻被彻底摘下。借此,你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如果一个人喝醉酒之后,性情与平常相比,发生360度大转弯,比如正常情况下温文尔雅,醉酒之后经常会发酒疯,行为狂乱,说明这个人平时带的面具极深。
此人慎交。
倘若酒后行为与平日里待人接物的表现相差不多,说明这个人平时就是活得坦率、真实的人。
这种人便是比较安全,值得交往的人。

06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面对利,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见利而忘义。义为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立场。
一种是见利仍然义字当先。正如《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个人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只需要“临之以利”,即可晓其答案。那么此人的廉洁与否便也就清楚了。

07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要考查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委托对方为自己办一件事情,然后在这件事上来观察其言行举止。
并且可通过两个标准判断其守信程度。
第一,是否能说到做到。如果说到也做到了,此人可视为信足之人。
第二,他嘴上答应,但在行动过程中,确实因为种种其他原因未能如期把事情办成。
此时,倘若他能诚意向你致歉,坦诚自己的不足,或者过错之处,甚至还能给你提出他的补救之法等,也可视为信足之人。

相反,要是事情没办成,还有各种冠冕堂皇之词,为自己开脱。此为信不足之人。
世道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在变,但人性却千古不变。
所以,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却一点不过时。
相反,其高明之处,远胜于诸多心理学著作,实为社交、识人之大智慧。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唐 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奉 敕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遊三昧不捨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于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湣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淨。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恒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 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乃至恒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複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恒河沙所有菩薩。咸于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事。奉上于佛諸菩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癡。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我取。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憍慢。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惛眠。 善男子。複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 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汝複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 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 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 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 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 如來覺者無所覺故。 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 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 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 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 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捨。不增不減。 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辭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複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複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 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稀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淨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 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咸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淨。 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佛説此經已。勝思維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 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老子与孔子的对话之二

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圣人——老子和孔子,曾有过一次相会,他们的畅言,留下了千古美谈。让我们细细聆听,在研读和品味中,感知古圣先贤的胸襟和智慧!

孔子周游列国,到处宣扬行仁爱、复周礼、施仁政,但诸侯国群起纷争,个个都想称雄称霸,渴望高人献计献策富国强兵,而孔子却告诉他们不要争斗称霸,而要善待百姓,善待其他诸侯国,施行仁政,这让野心勃勃的诸侯们很不高兴。处处碰壁的孔子曾经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孔子一味强调仁爱礼乐不以为然。

一次老子送别孔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子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

孔丘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

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依依不舍地告别老子。

据说孔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

“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晚年,思想受老子影响,专心著书育人不再寻求功名,思想转向中庸,但他的著作多为其弟子整理其言其行所著,其倡导仁与礼的核心思想依然没有改变。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融合之处,体现在他对易经的解读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生活碎片图一大宝翻出家里所有可以亮的非要来个圣诞点灯仪式[摊手][摊手]我真的越来越宠他了[doge][doge]图二葡萄三佳利为何如此好喝图四拆弹专家2刘德华
  • 毕竟,《子夜四时歌》就算再是民歌,那也是 1000 多年前的作品,而《三国演义》的观众中,99% 以上都不具备鉴赏这些作品的知识储备。答案其实没什么疑问,但我想
  • 追青路上遇到这么多小伙伴真的很开心啦 (害羞的跑了(放大家一起看的私影的照片!❗⭐️#平价好物种草# #吴青峰[超话]# [給你小心心]#三十页吴青峰专属备忘
  • 我在山东烟台做销售,因为2020年影响,业绩也不是很景气,现在孩子突然病重,我立马把老家阜新的房子卖掉,最多也就能卖3万,孩子上学出来也没个保险,我一个女人真的
  • "(《诚明篇》)"乾坤为父母",就是"万物为一源"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天地之性,也不是某个人独有的"
  • 【爱·分享】#王源离家的人才会想听的故事##王源新歌太好哭了# 王源和常石磊今晚即将在《我们的歌》演唱的原创新歌上线了![打call]#主持人梦远婚礼日记#和杰
  • 过去的这一年,发生了什么,我也就不多说了,不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一生最幸福的人;但必须致敬,那些为祖国为人民,冲锋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志愿者,是他们的付
  • 光是有波长的,而当光通过一个比自己波长还小的缝隙的时候,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而白色光通过的时候,就会衍射出彩色光。在郊区可以看到头顶的许多星星,夜里的海更神
  • 毕竟比起把自己作为后盾,大多数人都更愿意去期待别人的给予罢了,别人给的东西,自己也可以轻易拥有,这样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这份底气或许源自家人 或许源自个人不懈努
  • 蒋丽丝认为,白酒短期的观察点就是2021年春节的动销情况,当前在渠道库存偏低以及需求复苏的背景下,白酒2021年1季度的春节动销情况预计会不错,所以从基第二阶段
  • 蒋生投资:黄金日内波幅不大,操作高沽低渣即可 消息面:上周五黄金整体走势波幅不大,周中因英国首相约翰逊警告要为无贸易协议脱欧做准备。欧洲央行扩容并延长紧急购债计
  • #法律援助#「拼多多」系知乎注册用户,其身份真实无误。知乎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流程和机制。 4 日 8 时 19 分 49 秒,「拼多多」创建回答「你们看看底层的
  • #Luna和她的小伙伴在英国# | 旅行分享 | 有机会要在英国办一张入台证!| 在国内办过入台证的小伙伴都知道,从申请到下证大致要度过一个月的时间,且对行程的
  • #心灵花果山[超话]#BHFF存悲心以养德 !我们人要学佛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就是佛、法、僧。我们居士学佛,我们要皈依的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什么呢
  • #佛教正法故事[超话]# 从李叔同到弘一法师(二) 从风流才子李叔同到佛门高僧弘一法师,从风花雪月,到清修苦行,他行抵了常人所无法抵达的境界。一言一行,都值得
  • #任嘉伦[超话]#rjl#任嘉伦一任千面# rjl#任嘉伦2021嘉速前进# 人最大的魅力, 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 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 心无所求,便不受
  • 讲真的,我经常不敢相信自已已经三十多岁了,却还是那个分不清东南西北经常迷路的女孩子,一难过就哭,一生气就不想说话,表情写在脸上控制不住,我好像还什么都没准备好,
  • Austin教堂 德克萨斯, 美国 是欧普艺术大师Ellsworth Kelly设计的唯一一件建筑作品。他把对色彩的热爱尽数浇灌在了这间小小的教堂上。从上空俯
  • Austin教堂 德克萨斯, 美国 是欧普艺术大师Ellsworth Kelly设计的唯一一件建筑作品。他把对色彩的热爱尽数浇灌在了这间小小的教堂上。从上空俯
  • #格格心语笔记[超话]# 一些遇见,注定会牵念;一些人,注定会刻骨;一些过往,注定会淡远。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人生的际遇,但我们可以去珍惜,让生命留下相惜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