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月薪过万难觅90后#【30岁以下从事建筑的仅占15%:月薪过万为何难觅90后?】国家统计局内蒙古呼和浩特调查队的数据显示,传统的建筑业从业者更多的是集中在高龄农民工中,其中30岁以下群体中从事建筑、装修的占15.0%,而50岁以上人群的占比则为42.7%。

另据统计,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2岁,2017年为43.1岁,10年时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国有建筑公司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今在他们公司工地从事重体力工作的50岁以上、6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比超过60%,40岁以上、50岁以下的占30%左右,基本没有90后在干体力活,90后都是从大中专院校招进来从事安全检查、测绘、放线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监工。

“瓦工、木工、钢筋工每个月的工资都过万元,但90后农民工不愿意再从事这些建筑行业的重体力工作,‘断代’问题突出。”该业内人士说,国有建筑企业已经不再招60岁以上的农民工从事重体力工作了。

内蒙古一家建筑企业的负责人说,建筑业属于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都比较高的行业,建筑工地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虽然现在工资较高,但没有年轻人愿意干,只能让一些年龄较大但身体情况较好的农民工继续工作。即便如此,用工紧张的情况也一年比一年严重。

国家统计局呼和浩特调查队的农民工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显示,从年龄看,70后、80后农民工占比超过70%,已成为当前农民工中坚力量。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年轻一代农民工对岗位有了更多的想法和选择,赚钱已不是就业唯一目标,他们不仅看重“面包”,还注重“面子”,找工作时更倾向于选择较体面、较安全和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职业选择上开始由劳动型向技术型转变,且职业分布更加多元化,快递、微商、网售等轻体力服务行业成为受他们青睐的职业种类。

呼和浩特市建筑行业一名从业者说,在当地基本上招不到北方的建筑工人,大部分建筑工人来自南方的安徽、四川等地,为了缓解“用工荒”,呼和浩特市的建筑企业用工基本依靠劳务承包商,如此一来,工人们都会因项目而聚,只会跟劳务承包商对接,工程项目完工就分散了,人员流动性太大,也没有保障。

“目前,建筑工人群体广泛存在老龄化严重、流动性高、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等问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建筑业劳动力供给量预计会持续下降,行业可能会面临持续的、全局性的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企业也将长期面临‘用工难’窘境。同时,到2025年45岁以上建筑工人占比预计将接近50%,建筑工人‘老龄化’现象在不断加剧。”南通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陈敏曾在多次公开场合表示。

人口学家、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呈现出一个稳定的负增长,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的老龄化现象不仅出现在建筑行业,而是所有劳动力群体的普遍特征。具体到建筑业,一部分农民工第二代、第三代在城市长大,从事父辈这种重体力劳动积极性不高。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辛倬语认为,年轻一代工人就业思想有着巨大的变化,更注重权益的保障,建筑劳务传统的用工模式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用工荒”实质上也是“技工荒”。政府、培训机构和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建立社会再教育机制,组织引导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不断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水平。(工人日报)

舌尖上的中外面条史#科普##生活#

  最早的面条可能是从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距今4000年的面条,它是黄色的,形状和今天的拉面一样,直径3毫米,总长超过50厘米,卷曲在一个扣着的陶碗下面。根据检测,其成分是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

  欧洲人对意大利面的感情,就像中国人对面条的感情。意大利面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正因如此,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把意大利面带到了海上,带到了全世界。最早接触意大利面的广东人,看到它和米粉挺像,就将其翻译成“意粉”。

  虽然意大利面是欧洲人仅次于面包的主食,但它出现得却比较晚,来源更是不清楚。谁发明了意大利面,直到现在还是个谜。

  关于意面起源的几种猜测

  意大利面跟中国面不一样的一点,是它用硬质小麦做成。硬质小麦又叫杜兰特,是小麦中唯一的四倍体品种,面筋含量极高,吃起来很坚硬,没有普通小麦容易消化,因此食用意面后血糖升得也慢一些。

  如今有学者认为,意大利面是阿拉伯人带来的。阿拉伯人为了便于沙漠长途旅行,将意大利面干燥成空心圆柱形,就是通心粉。9世纪一位阿拉伯学者在他的食谱中写道,一种常见吃法是面食与扁豆混合,在北非和中东很受欢迎。

  但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看到北非讲阿拉伯语的部落,传统饮食中不吃意大利面,只吃“库斯库斯”,一种质地有点像意面的粗麦颗粒。

  库斯库斯一词可能来自一种上下两件套的蒸锅,下面炖菜,上面蒸粗麦粒,很节约燃料和水。今天在欧洲有很多北非移民,最爱吃的就是北非盖浇饭——把鲜艳浓香的炖菜盖在库斯库斯上面。

  最早的库斯库斯可能是粗麦粉加水,再用筛子筛出来的,在面条不容易成型的过去,这样能保证下锅后不散开,有点像是微型的面疙瘩。

  虽然库斯库斯和意面有干燥后容易携带的共同点,但在面条成型上,意面工艺要更复杂。意大利面的制作是用脚踩面,一踩就是一天。据推测,西西里岛土语中maccaruni的意思是“用力制作面团”。如此大力,才能将面团和到能做面条的程度。家庭做的鲜意大利面,用鸡蛋和面,就简单很多,但是不耐储存;用水和面还要成型,就得专业的车间去干。

  将意大利面晾干也是需要技术的,需要逐渐降低其含水量,慢了会发霉,快了会变脆破碎。西西里岛的温湿度适合干燥意面,这是该地被认为率先发明意面的一个支持理由。

  有人发现了一本可以追溯到1154年的书,由一位阿拉伯地理学家撰写。书中提到了一种长长的,像毛线球一样卷曲的面,从当时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西里岛巴勒莫市用木桶出口。所以说,在北非人的启发下,12世纪的西西里人发明了意大利面,似乎比较合理。

  1279年,一名热那亚士兵的货品清单上出现了意大利面。而1244年和1316年的档案指出,意大利面已经广泛遍布意大利半岛。随着意大利南部专业店家的出现,以及意大利北部各城市面食行会的成立,意大利面产业才做大了。

  碱让面条更具延展性

  今天和面已经很容易了,面粉加水揉成团,醒一会儿,再揉……古代可没这么容易,因为面粉质量不同。

  最早的面条可能是从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距今4000年的面条,它是黄色的,形状和今天的拉面一样,直径3毫米,总长超过50厘米,卷曲在一个扣着的陶碗下面。根据检测,其成分是大量的粟与少量的黍。也就是说,是小米面加上一点有黏性的黄米面做成的。研究人员还检测到了少量的油脂及少量动物的骨头碎片,可能是配面吃的,这就很像如今的兰州拉面了。

  古人或许发明了面条,但其和我们今天吃的面条仍不相同。

  我们今天吃的小麦粉面条,利用了小麦面筋的特殊之处。小麦含至少百分之十的面筋,这种蛋白可以在面粉和水后连接成网络,提供骨架,让面团有极好的延展性。

  而古代的面粉普遍比较粗,是带着胚芽和一部分麸皮磨的,质地有点像是今天卖鲜切面的铺子里,为了避免面条黏连而撒上的粗玉米面。

  麸皮和胚芽会阻碍面筋网络的生成,所以这种原始面团,制作又细又长的拉面是不可能的。

  中国唐宋时吃的面条,也并非今天的拉面条或擀面条。有记载说,高超手艺的制作者和好面,将它搓成粗条,然后在锅边用手把它压成韭叶型,煮熟了很光洁,令人称赞。

  今天还有不少地方用手搓捏来增强面的凝聚力,山西一般管这种面食叫圪托,陕西叫麻食,北京叫猫耳朵,意大利也有类似的面食,而且这种做法被认为是最早的意面制作法。

  拉面的出现,要感谢中国人发现了碱的用处。今天的各种碱水面,大致是使用了碳酸氢钠和碳酸钾,过去则是用盐碱地出产的天然粉末制作碱水面。盐碱可以帮助面条发育面筋,让面条更有弹性。

  过去的西北荒漠地带,冬天会将盐碱旱地上的干枯碱蓬收集在一起,烧成一种灰白色的结块——蓬灰。在这种性能优良的天然碱的帮助下,西北人发明了拉面。

  当面团延展性足够好后,中国人还发明了挂面:将小手指一般粗的面绳挂在架子上,下坠一个木头砝码,粗面条被慢慢拉细拉长,自然风干。这应该是元明时期的创新。

  白面粉逐渐普及

  随着白面粉的普及,面条不再难以制作。但在欧洲中世纪,白面粉还是个奢侈品。白面粉做出来的面包极其轻盈蓬松,对于吃惯了粗面包的欧洲人来说,是异常的美味。

  中世纪的欧洲人,伙食已经算不错了,因为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水磨,水磨极大地节省了磨面的劳力。密集的磨坊,让欧洲穷人也吃得起面包,至少是黑麦和大麦磨粉做的黑面包。

  为了给富贵家族供应好面粉,磨出来的粗面粉会用布一次次筛,把胚芽和麸皮较多的部分排除出去。越细的布,筛出来的面粉越白。大约1870年,机器筛发明。人们使用机械筛去除了全谷物中的油脂,避免了酸败,使得面粉制品可以储存更长的时间。

  之后20年,钢辊碾磨面粉工艺普及。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方便地分离小麦仁的不同部分,还能高速而充分地碾碎小麦。普通家庭这才吃得起极细的、十分漂亮的白面粉,而且它更耐储存。

  引入钢辊磨机不到10年,欧洲和北美的石磨厂纷纷倒闭了。如今每年有3.2亿吨小麦被钢辊碾压成粉。

  英文flour和flower一样,源自古法语的“开花”。白面粉是饮食之花,要好好珍惜它。

  来源:科技日报

事业编制确实是很牛叉的好吗?!!!

比如我老父,虽然是68年的常德农校的农业专科生、89年的中级职称农艺师、95年之前在湘阴县文星镇工作了15年之久唯一的植保员,而且当植保员之前80年代还当过几年的村会计和代课老师,如今他住在湘阴县城中心区,距离县政府各大部门大概2~6里范围区,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情开支病痛吃药全自费,拿着113元/月的农民社保,还有和母亲共有的730元/月的城市低保(关于我对这个金额有异议,认为父母两人最低每月也是575*2=1150元,湘阴农业局、民政局、社保局等都高度重视,进行了调查,最后结论:民政局说730元/月是没有问题的,是我对城市低保概念理解错了,尽管我表明了母亲直肠癌,还要承担外婆住养老院每月2600元的费用,但这个似乎不在他们审核低保范围内,他们只审核收入差额,所以,2022年好这个低保标准没错;农业局则认真调查回复我,他们咨询了人社局、财政局等,湖南没有出台关于植保员的相关补助政策),因为,父亲是编外人员,不是事业编制,所以,即使他当初不是生大病影响继续工作、父亲再干10年、20年植保员,也就是现在每月拿365元的低保也是合理的,谁让他不是事业编制呢?如果他有编制,估计至少得加一个零了……

我表示不认同:既然老父属于乡镇,那按乡镇老植保员待遇安置总该没问题吧?湘阴其他八、九十年代的老植保员都是如何安置的?参照他们安置我父亲是应该的吧?

……可惜,我的回复提交后自己又看不到。

唉!说起来都是泪,就因为没有事业编制。[流泪][流泪][流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骑行海南(二)[xkl搬糖豆][dada搬糖豆]终于等到你——#摩拜单车#本周末黄石市民可骑行畅游啦 [挤眼]22日,摩拜单车将在黄石街头投放,首批投放数量为2
  • 然后一起去食堂吃凉面,在路上和她说呃呃半夜一点还在哇哇大哭,还讲了我的摆烂计划。取而代之的是2023年11月在卡塔尔开办的车展,这也是首届卡塔尔车展,将在多哈会
  • 鲍某对照着国际大盘观望了几天,感觉老师的预测比较准,便在客服的指导下,下载了其推荐的投资平台,转入价值50余万元的虚拟币,成了能够享受一对一咨询服务的VIP客户
  • 西安那些炒房客特别多的小区,看看他们的待售二手房的情况就知道了,冬天连三分之一集中供暖都达不到的区,就是深坑。西安以北的方向产业规划都是一些制造业,又不是什么金
  • 我觉得自己相比年轻时最大进步就是我学会了放下,毕竟20出头的时候就连别人说的一句话我可能都放不下,可是在人间多历劫几年后我渐渐发现即便一个人用尽全力上天依然可能
  • 有本事是一回事,能否成功是另外一回事,得看你选择什么样的环境,跟哪些人在一起,能否很好地应对周围的冲突,如何赢得足够的支持,要多和成功的人交友,借鉴他们的方法;
  • 因此在Filecoin开园之前,市场上一部分人,甚至认为Filecoin就是一个骗局,2019年低调的官方几次发声,呼吁全员不要购买矿机,原因是他们自己都不确定
  • #家园民生#【合肥公交系统将试水移动支付 带手机就能乘公交坐地铁】[话筒]如今,市民无论是乘坐出租车、去菜市场买菜,还是到餐馆吃饭、逛商场购物,只要带了手机,就
  • ----#LEGO# #LEGO乐高[超话]# #vestas# #环境教育# #科普大作战# #微博公开课#《关于直连网线速度正常,插上路由器后速度变慢的解
  • 挽回不是初次告白,初次告白时,对方看不见你身上的缺点,所以比较容易在一起,但挽回是对方已经发现你身上有很多他不能接受的东西,你的缺点大于你的吸引力时,他不能再忍
  • 可以说少好几倍‼️我是一个家庭煮妇都可以做到月入上万 ‼️你一定可以做到更好 没有货源可以找我 6000家一手货源随你选,没有客源还是可以找我 拿起加我微信:X
  • 现在内地的很多影视剧追求写实,总是给演员怼脸特写镜头,合适不合适暂且不论,但用“战损装”去夸,总感觉到难以接受;而动辄哭戏炸裂,则是让人头痛欲裂——哭得越大声、
  • 李斯表明自己在扛推位,狼人夜晚不可能来刀,自己同时报出了错误的守人信息,让狼人去刀女巫。夜晚,女巫沐沐果断撒毒悍跳狼jy,狼人落到警上跳强神的李锦,以为他是张守
  • 每日心语:一个人行走于世间,只要不愧对良心,不愧对天地,就能活得坦坦荡荡,心安理得。人这一辈子,真正的成功,不是你拥有多少钱,也不是你地位有多高,而是拥有一颗善
  • 我是因,世界是果我的思想观念是因,我体验到的实相是果做观念,也就是反转观念你都不知道,人有的时候陷入负面情绪,能有多么的不自信把你曾经的一切都抹杀掉但是你真的有
  • 曾国藩:人有四种福相,两大凶德https://weread.qq.com/wrpage/fenxiang/zhangjie?userVid=37032629&d
  • #易烊千玺[超话]# “多年前有记者问我,如果娱乐市场是个大超市我想做什么商品,我说我想当冰柜里的冷门饮料,薄荷味的,销量不一定会好,但有的人就只喜欢这个味道,
  • #各地动态#今年北京市700个村庄清洁取暖 用了一冬天的电采暖,通州区台湖镇周坡庄村刘玉明老人比往年轻松许多,“再也不用惦记存煤了。”像刘玉明家一样,去年,本市
  • 郑业成面前一盘饺子,双手还捧着两盘饺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多能吃一样,嘿嘿,真是可爱,李纯,笑脸给你夹上一只饺子,想让李纯喂饺子么。郑业成面前一盘饺子,双手还捧着
  • 演技惊艳,人设讨喜,配角不输新五美 由于张佳宁饰演的朱喆表面冷冰冰,实则处处都在为和自己一样的打工人们考虑,让人很难不对其刮目相看,但实际上朱喆能够帮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