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冬奥陶瓷杯、AR光影秀……山东文创产品尽显艺术之美#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宣传创新”:要在推动文化“两创”上下更大功夫,打造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擦亮“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要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广大干部既要当好指挥员、战斗员,也要当好宣传员、引导员,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在此,给大家推荐两个文化宣传创新的典型案例,敬请一阅。

AR光影秀,由山东企业“点亮” 用科技创新力量为艺术文化赋能

倒计时的欢呼声中,广州塔“小蛮腰”在绚烂灯光中绽放出美丽烟花,随后的星际旅行、冬奥会等主题场景,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震撼。今年除夕夜,这一场有别于传统灯光秀的AR光影秀火爆全网。

这场AR光影秀,出自青岛的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和视频创意公司“仁甲看见”。这是继今年元旦“青岛电视塔跨年AR光影秀”后,这家山东企业对外输出的同类产品。春节期间,金东数创在山西阳泉、北京也有类似产品上线,为各城市的新年带去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

年味在哪里?这是每逢春节来临的热点话题。在金东数创董事长周安斌看来,AR光影秀用创新的科技力量为传统新春佳节增添了耳目一新的年味。“我们总是回味小时候浓郁的节日氛围,渴望花市灯如昼的热烈。而现在,‘科技美学+城市地标’,让创意视觉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重现人们记忆中热闹的节日庆典。”

与传统肉眼可见的灯光秀不同,“AR光影秀”通过一定媒介参与,实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站在屏幕前,可以看到深海中的生物在你周围游弋,来自太空的宇航员和你携手并肩,甚至还能身处冬奥赛场与“冰墩墩”互动合影。

金东数创品牌负责人韩琦在介绍,今年元旦,“青岛电视塔跨年AR光影秀”上演,这个不到3分钟的小视频,以青岛电视塔和栈桥为背景,一系列看似真实的裸眼3D视觉效果火爆全网,发布36小时便在全球获得了8000多万人转发。

为什么AR光影秀会这么火爆?周安斌认为,AR光影秀是对传统灯光秀的数字化升级,它更具科技感、创新性,视觉呈现更加完美,艺术感染力更强。由于AR光影秀主要是依托数字技术来实现,并在线上展示推广,使得更多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内容得以呈现。通过沉浸式的远程传播方式,让人们可以跨越空间,实现“身临其境”的观看。

“AR光影秀的火爆,给我们带来了大量订单。”周安斌说,目前已有新加坡、加拿大以及一些国内机构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金东数创,提出合作意向,“我们慎重对待每一个订单,结合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来打造每一个产品。因为一切技术都是服务于真实世界的,只有服务于人的物质、精神生活,技术才有价值和意义。”

“冬奥杯”赛场外赢得好口碑 淄博造陶瓷产品展现人文艺术之美

天坛祈年殿形制的杯盖,印有冬奥会徽的杯身,环绕着十种冬奥会比赛项目卡通图案的杯碟——这个被作为北京冬奥会指定接待用瓷和馈赠礼品的“冬奥杯”,是来自淄博高新区的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北京冬奥会设计的。

2021年10月,山东硅元接到设计制作有关冬奥会用瓷的任务,公司设计总监毛晓东带领团队历时两个多月,经过12轮设计方案的修改、打磨,最终定稿并顺利交付,在赛场外赢得赞誉。

毛晓东介绍,“冬奥杯”的造型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才观,由杯盖、杯身、杯碟三部分组成,寓意此次冬奥会的举办契合天时、地利、人和。

杯盖借鉴了天坛祈年殿的重檐结构,祈年殿在我国传统建筑的规制里面是最高规格的,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把手则将红山文化的玉龙造型进行了符合人体工学的再设计。

“冬奥杯”的装饰设计则围绕冬奥会的会徽展开,展现冬奥精神,诠释“一起向未来”的冬奥主题。“我们采用雪花作为装饰元素,分别在杯盖、杯身、杯碟装饰有象征奥运五环的五朵雪花,这些雪花装饰采用了硅元新研发的‘新斗彩’技术,巧妙地将雪花隐藏于釉中,在一定的光线下才会显现,极具中国传统的诗意美学境界。”毛晓东说。

在材质选择上也极为考究,“冬奥杯”选用的是硅元材料自主研发的高端日用细瓷——高石英瓷。为什么会选用这个瓷种?毛晓东解释:“高石英瓷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独立发明的唯一一个新瓷种,曾荣获国际金奖,这也是我国日用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发明金牌。就瓷本身来说,高石英瓷是一种暖色调瓷器,尤其是在灯光下,会出现一种类玉的感觉,它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通透性,都要优于我们现在市面上的一般陶瓷品种。所以我们使用高石英瓷,也能体现中国陶瓷技术的先进。”

淄博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近年来,淄博陶瓷产业不断发展创新,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能为冬奥会制作接待用杯,我们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我们就是要用‘冬奥杯’来呈现中国陶瓷的艺术之美、人文之美。”毛晓东说。

【剧场:正在走向“生活化”】春节期间,开业不久的济南开心麻花剧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选择。《醉后赢家》《舒克和贝塔》《隐婚男女》等喜剧轮番上演,不少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舞台上的年味儿。
  剧场是什么?起初,它似乎只是一个演出场所,“去剧场看戏”,很多人认为这是颇为高端的文化活动;随着它的属性向文化中心拓展,逐渐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品格。
  如今,剧场努力在大众生活中扎得更深,正在成为“生活化”的一部分。
  “如果剧场能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生态,那撒下种子,任它发展,戏剧和戏剧文化一定会处处生根发芽。”这是戏剧学家赖声川对剧场发展趋势的某种期待。

不可替代的现场性:
剧场不会消亡的理由

  剧场是多种艺术形式组合起来产生奇妙审美效果的艺术空间,也是从创作到接受、从艺术到市场的最终环节。即便大众能够通过电影、电视剧,甚至短视频等形式观赏表演艺术,但剧场凭借其不可替代的现场性,为戏剧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载体。在剧场里,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在同一个空间,共同感受艺术的场域力量,这是手机、电脑、电视等载体无法替代的仪式感,也是剧场不会消亡的最重要理由。追溯我国剧场的发展,哪怕形态形式多样,现场性一直被重视,以此来保证观众能够获得最佳观赏体验。
  据记载,我国最早的实体建筑剧场是戏台,出现在唐代。戏台多为木结构,平面呈四方形,三面敞开,背后有上下场门,观众从三面围观看戏。宋代剧场被称作勾阑,作为中国营业性剧场的开端,勾阑延续到元、明以至清初。
  元初杜善夫的《庄家不识勾栏》套曲中就有对看戏场景的描述:“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抬头觑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觑却是人旋窝。见几个妇女向台儿上坐。又不是迎神赛社、不住的擂鼓筛锣。”大概可以得知,勾栏(同“勾阑”)看戏先付钱,戏台有顶、上面像个钟楼模样,观众席是个木坡,大家层层围坐,有的甚至坐上了台。这样热闹的演出情况,让当时进城的农民感到新奇不已。
  明清时期戏楼出现,剧场的观演建筑变得更为精致,观众能够获取不同的现场观感。《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记载,清代宫苑中的戏楼,不仅面积大,而且变单层为两层或三层。戏楼坐南朝北,和观戏的殿堂组成四合院。正殿明间是皇帝的席位,两廊各间赐王公大臣观戏。
  一直以来,剧场被认为是帮助提升鲜活感、现场感等体验感受的特定表演场地。近代,受欧美的影响,我国新式的现代剧场出现。1874年,兰心大剧院重建开幕,观众可以在封闭空间欣赏一场气势磅礴的演出,极为震撼。兰心大剧院“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上层有豪华包厢,座位面朝舞台横列,剧场和舞台之间设置乐池。”作为近代上海话剧场的典型舞台样式,这样的观剧氛围感一直保持至今。

综合性剧场的变与不变

  当下,现代剧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对现场性一如既往的追求,它们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最新数据,2014年至2019年,中国剧场数量从576个增长至977个,但增速逐步放缓,完成了由快速扩张走向冷静发展的转变。
  最为普遍的是综合性剧场。一般来说,它们的规模很大,场地可以容纳一千多位观众同时观看,涵盖不同的表演门类,包括音乐剧、话剧、舞剧等,并且采用联合或独自运营演出项目的方式运作。记者梳理发现,2019年,青岛大剧院不断策划高品质、现象级的演出项目,特别引进了当时大热综艺《声入人心》中人气较高的几位演员出演的剧目,如音乐剧《信》《我的遗愿清单》,全年接待观众约29万人次;2021年青岛大剧院引进被誉为“国内话剧界天花板”的话剧《如梦之梦》、中央芭蕾舞团的《天鹅湖》等5个项目,再次引爆青岛演出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用优质的演艺剧目,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仍然是综合性剧场不变的‘拿手好戏’。”
  剧场的功能变得更加多元化。有研究从经营的角度梳理出不同类型的综合性剧场。如表演艺术中心业态,拥有多种艺术门类的创作生产或演出的能力,对所在的城市文化氛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还能承担文化交流、艺术教育和文创开发的功能,典型代表是国家大剧院、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再如生产经营性剧院,一般同时拥有剧场和剧团,有“保留剧目制”“场团合一制”的特征,典型代表是首都剧场、中国儿童剧场等。
  除此之外,更多剧场着眼于年轻观众的需求,推出相关文化产品及服务。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副总经理杨树聪表示,天桥艺术中心剧目的定位是音乐剧、戏剧、儿童剧、舞剧,其实是基于消费人群的定位。除了剧目创作之外,他们结合自己的优势,在文创方面进行了大力的开发和推广,还酝酿了一个商业展览,“在剧场里做商业展览是不多见的。”杨树聪说。
  而在行业共识里,剧场的发展已经融入当地城市的整体文化建设,需要在城市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拓展更多的发展空间。

小剧场的优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高大上”综合性剧场一路高歌猛进,同时,受专业主义者与相当高品格观众拥趸的小剧场也越来越受欢迎。在剧场正成为“生活化”的努力中,小剧场担负的责任更大。
  与综合性剧场的“雄心壮志”不同,有从业者坚持用小剧场营造艺术空间新消费场景抓住观众。从戏剧的存在及传播方式看,小剧场是相对于大剧场而言的一种当代戏剧演出形式。它的表演空间小,演员与观众贴近,各种要素相互协同呈现最佳的演出效果,令观众有完整的戏剧观赏体验。
  赖声川曾多次表达了对小剧场形式的认同。他认为,综合性剧场涵盖了很多艺术门类,但每个门类需要的表演空间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看话剧,座位与舞台最合适的距离应该在24米之内,一旦超过了,观众就看不清演员的表情了,观看体验必定大打折扣。“在很多大剧院,第一排座位与舞台的距离已经有十几米,超过十几排,观众的观看效果就很差了。”赖声川表示。
  实际上,做好了小剧场,一条街道甚至一个城市同样会因为它的存在而散发出奇特的吸引力磁场。2015年,赖声川在上海徐汇区美罗城商场5层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剧场——“上剧场”,以此为契机组建“上剧团”。作为为大商城量身定制的精品小剧场,“上剧场”有巧思,其阶梯状的观众席整体高于舞台,避免了观众总是看到前排观众后脑勺的尴尬,同时设置一定数量的“情侣座”。开业7年来,“上剧场”先后推出了《暗恋桃花源》《曾经如是》等剧,一直保持着超高的人气,远近闻名。各种文化活动也将这里作为据点,它不仅是戏剧爱好者的“圣地”,更成为了普通市民的生活方式。
  无独有偶,创立于2003年的开心麻花,在创新剧场表现形式中找到了生存空间,赚到了“多桶金”。目前,开心麻花已经在全国拥有21家剧场,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演出全产业链公司。拿济南开心麻花剧场来说,自2021年8月正式启幕以来,凭借着独特的小剧场运营模式,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开心麻花剧场配备高科技舞台、先进灯光、音响设备,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戏剧品牌,将剧中展现的娱乐精神、生活态度、欢乐和感动一一传递给观众。在济南高新区工作的王晨告诉记者,自己花费680元购买了音乐剧《隐婚男女》的门票。2月12日演出当晚,全场600个座位座无虚席,热闹非凡。“现场实在是太震撼了,散场后还有很多戏剧发烧友在剧场门口排队‘打卡’拍照。”王晨说,抛开戏剧本身,小剧场呈现出的舞台效果更加别具一格。
  “在内容生产方面,我们要在运维角度拓展新的端口,比如优质小剧场作品的生产。”开心麻花集团副总裁刘岩曾在公开场合介绍,未来,他们要把一些在商圈中或者交通便利的合适场所,做成新剧场,推动剧场在一线、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快速成长。
  其实,当我们惊叹于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日本宝冢这样的成熟戏剧产业链时,国内剧场正在用实际行动一步步缩小差距,用“诗与远方”和大众生活连得更紧、走得更深。(大众日报)

2021年南明区GDP稳居贵阳市首位—— 念好“强字诀” 奋力“强省会”

来源:天眼app

作为省委所在地、省会城市核心区,南明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良好的区位条件给南明区带来了各种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使命。肩负责任和使命,一路走来,南明区奋勇争先,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跨越。

  

  回眸2021,南明区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强省会”为主抓手,倾力打造“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用奋斗的姿态向人民、省委、市委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7.65亿元,同比增长6.6%,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全区建筑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批零住餐销售营业额、实际利用外资等位列全市第一;2021年全省产业大招商成效综合考评取得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全省营商环境评估考核获得全省第八;省委宣传部公布的“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考核,南明区在全省排名第四,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中南明区排名第71位,是全省唯一入选区。

  

  紧盯“一主一特” 做强工业经济

  

  “经过印刷、SPI检查、贴装、回流焊接、AOI检查等自动化工序后,一块块电路板便实现‘华丽蝶变’。”依托智能制造技术,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21年该企业实现产值1.73亿元。

 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于2021年8月投产运营,是一家基于超高清显示、5G高速数据传输等半导体技术研发的创新研发公司,所研发的芯片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也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是南明区招引工业企业秉持的理念。

  

  在南明区,除了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还有许多具备“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特征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为南明区创造税收的同时,也促进了产业更新,为南明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了重要力量。

  

  “要坚定不移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为重点,以园区项目建设为平台,推动工业经济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业链条、项目建设、平台支撑等六个方面实现大突破。”这是2021年召开的贵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工业发展方向。

上有指示,下有行动。2021年,南明区结合省、市发展定位以及自身实际,大力发展“一主一特”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所谓“一主”,即发展以芯片、封装测试、半导体、传感器、电子元件、电子显示器、电子信息端产品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做集成、做体系、做标杆、做示范。

  

  而所谓的“一特”,即以贵州现代中药应用创新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中科分子)、中铭虾青素产业项目为龙头,引入上下游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等上下游产品吸引投资,形成倍增效应,同步发展代工(生产制造),做特做优做强食药同源产业园。

  

  “‘一主’‘一特’是根据我们区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南明区承载空间有限,只有因地制宜,发展才有成果。”南明区工信局副局长况植培说,2021年,南明区坚持“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理念,锁定“扩总量、优结构、提效益”目标,大力发展“一主一特”产业,新型工业化取得一定突破。去年,南明区新建成标准化厂房15.34万平方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全年工业企业上缴税收7.34亿元。

  

  “之所以把公司落户南明,是看好南明区助力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高效的办事效率”。贵州中科分子生物有限公司于2021年6月入驻南明欧美医药产业园,在公司总经理金正旭看来:“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可以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与信心。”对于引进来的企业,南明区从市场拓展、优化结构、要素保障、融资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进行“一企一策”对口帮扶,增强企业归属感,服务工业经济发展。

  

  “只有做好‘贵人服务’,才能最大限度释放企业潜力。”据况植培介绍,2021年,南明区共计为32户工业企业拨付各级各类奖扶资金1073.3万元。

  

  2021年,贵州益佰女子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2.8亿元左右;贵州天齐野生资源开发保护研究中心实现产值1.8亿元左右;贵阳市国鸿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102万元;贵州金天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3154万元……一个个企业硕果,为南明区工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为南明区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布局“智慧产业” 做强数字经济

  

  优特云、工投智造、明略科技、宏景科技、高灯科技、巨龙科技、优特数联、年华数据、远合思创、聚通科技……走进位于南明区花果园亚太中心的“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一股浓郁的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

  

  “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于2021年5月落户南明区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亚太中心,是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源。

  自落户以来,腾讯坚持以重点扶持中小数字创新企业发展为主,帮助企业发展应用数字化新技术新业态,鼓励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助力政府结合本地特色资源与政策,围绕产业互联网建设、人才培养、生态联盟等方面内容,着力助推南明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1年,入驻南明区不到一年时间,“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就吸引了33家企业入驻,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带动就业人数333人。

  

  贵阳是我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的核心区,被誉为“中国数谷”。作为贵阳的核心区,南明区发展数字经济是必答题,也是使命所在。“腾讯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引入正是南明区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

  

  2021年,南明区以“数字驱动·产创融合”为导向,加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生态链,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助推全区数字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作为南明区的超大型社区,花果园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良好优势。2021年,南明区以花果园片区为载体,辐射整个南明,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全力打造南明区新型数字经济集聚区,着力培育、引进发展一批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高的行业引领型示范企业,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

  

  在大数据+实体经济方面,南明区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深度融合,挖掘、培育融合项目,依靠产业数字化来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为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氛围,2021年,南明区还对《南明区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南明区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打造集普惠政策与集聚区特色需求的产业扶持政策相结合的特色政策,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成功引入2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达156个,增速达420%,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新增带动250户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在全市10个区县中排第一;培育市级众创空间3个,新增入孵企业(创业团队)68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一组组鲜活的数据,是南明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成效的有力见证,也是撬动南明区GDP增长的“数字动力”。

  

  聚焦“提质升级”

做强商贸经济

  

  花果园购物广场、逸天城购物广场、鸿通城购物中心、星力购物广场、亨特购物中心、水岸广场……漫步南明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商业综合体合理布局在各个人气兴旺、位置优越的“黄金地段”,琳琅满目的服装、饰品、美食等吸引着各地顾客前来“淘宝”。

 商场兴,商业兴。这些商业综合体在满足顾客“吃喝玩乐购”需要的同时,也为南明区商贸业的发展增添了无限动力与活力。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南明区拥有庞大的商业体量,商贸业在全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聚焦“提质升级”,做强商贸经济,对于南明区来说意义重大。

  

  2021年,南明区以“百场千店万铺”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构建“2+1+N”的中高端商贸消费体系,全面培育、全域发力,加快聚集中高端消费品牌,差异化打造特色商圈,强化便民服务升级,加速构建中高端商贸网络体系,全面推动商贸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商圈是中高端消费的重要载体,彰显着城市的繁荣和活力。

  

  面对传统商圈活力不足、中高端消费引领不足的问题,南明区坚持“主题鲜明、定位清晰、业态完整”的要求,围绕升级花果园商圈、提升大南门商圈、重塑大十字商圈、培育河滨商圈、拓展贵钢商圈、转型火车站商圈,积极引导各商业综合体差异化协同发展,区别打造综合消费、中高端消费、主题消费、文旅消费、夜间消费等特色商圈,大力推进南明河滨河经济带建设,深化文商旅融合,促进辖区商贸业全面提档升级。

  

  “南明区以《南明区振兴商贸业‘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为指导,深入分析原有商圈业态、要素、现状等基本情况,逐步改造升级购物环境,逐步优化业态结构,紧盯中高端消费重点企业、名优品牌,谋划招引重点、精准招商引业,大力引进城市首店、大力培育特色商店,大力培育时尚买手店、大力打造品牌餐饮店,全力打造中高端消费卖场,激发区域商贸市场新活力。”据南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南明区还坚持招商与建设并进,高标准加快推进重点在建卖场建成运营,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力促进卖场消费提质升级。

在推进商贸业繁荣发展进程中,南明区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全方位谋划,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打出了一系列商业惠民组合拳——

  

  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为抓手,积极引进新零售、新业态企业,分步骤改造升级农贸市场,2021年改造升级8个农贸市场,其中新路口农贸市场成为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标杆;统筹社区连锁品牌便利店等商业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社区购物品质和环境,打造“15分钟优质便民服务圈”,不断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服务改善民生;

  

  以“南明惠生活”等各类促销活动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消费惠民活动,通过政府发放优惠券、商家打折、满减、特价等促销方式,将各项补贴政策落细落小落实,营造热销氛围,促进消费升级;

  

  以“食、住、行、游、购、娱”为要素,加快布局文旅新“夜”态,为夜经济注入“文化基因”,推动夜间文旅消费和文旅商产业不断向深层次和高格局发展,丰富群众夜生活,点亮城市夜经济,释放文化新活力……

  

  “在夜经济方面,2021年,南明区坚持规划、建设和业态提升三个同步,强力推进青云路步行街项目改造提升,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南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青云路步行街项目的投运,将全面升级贵阳小吃夜市生活,满足市民吃喝玩乐一站式消费需求,也将成为贵阳市、南明区未来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靓丽名片。

 “2021年,全社会批发业销售额完成1980.78亿元,同比增长19.4%,全社会零售业销售额完成496.91亿元,同比增长16.4%,全社会餐饮业营业额完成73.8亿元,同比增长30.6%,三项数据总量均居贵阳首位。”一串串鲜活的数字,印证了南明区商贸业发展的成效,也为南明区GDP增长注入了强劲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1年,南明区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面对新的“赶考”之路,南明区将坚定不移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强省会”为主抓手,围绕“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战略,着力构建“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新发展形态,勇当全市经济发展领跑者、开放合作领头雁、城市建设主力军、治理创新先行者、品质生活引领者,奋力在“强省会”中实现“强南明”,以“强南明”贡献“强省会”。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甲秀南明视频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首先,了解你自己的心,你会发现他人之心的问题不会出现。马哈.拉吉言:你渴望了解他人的心,是因为你不了解你自己的心。
  • #和exo携手同行##exo存在即美好##吴世勋[超话]##TWC应援站[超话]#201012 esquire.korea ins 更新世勋相关一则【世勋成为了
  • 又到世界读书日,一年来读了将近30本书,很高兴又找回了阅读的乐趣,有书的日子是明朗而充实的,读书的时光是静谧而喜悦的,不过,也有让我苦恼的,为什么现在鲜有让人欲
  • #CARAT[超话]##CARAT[超话]#@别人家的小孩们 你这是在诅咒别人吗?那么多路人团粉克拉都实现了愿望,你就是这样诅咒别人的吗?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在昏暗的房间里点一盏灯,无论房间多大,光多微小,总归还有希望,或者有些人选择灭了灯,让眼睛适应黑暗,眼睛能看到哪
  • #胡同串子#(通州万达店)宝贝爱吃鸡翅,点了两种蜜汁和原味的;羊肉串有点辣,肥瘦的地方最好吃;烤月牙骨第一次吃,没想到肉肉还挺多;鱼豆腐也很弹,串串佐料放的刚刚
  • 想想以前几次观日出都是要三四点爬起来,还要走许多山路的经历,这次这么舒爽的感觉真是太幸运了[good]【刀把形户型】刀把形的户型顾名思义,户型整体形状就像个刀把
  • 」談到早前於劇集《解決師》被大讚與李天翔的兄弟情相當動人:「都冇諗過大家咁大反應,一開始監製講可能寫我鍾意天翔,後來又寫番兄弟情,可能有啲嘢驚敏感,但冇諗觀眾好
  • 美国射极峰公司纯膨体——100%美国进口纯膨体,无任何粘合剂添加从以往的临床手术发现,有粘合剂的膨体在雕刻的时候容易参差不齐,植入人体一段时间,粘合剂会被人体组
  • 所有的正向因子汇聚到一起,不得不让我们相信,具备30年造车底蕴,具备科技造车实力是回暖的前提,但“人”才是神龙汽车快速走向全面复苏的第一资源。 彼时,神龙汽车
  • 更多工艺雕塑项目招商及工程请咨询:招商电话:13526803920李经理工程咨询:0371-68092775本人即日起为山东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济南市二环东路70
  • 众所周知,特朗普同志任职期间,金句颇多,遏制美国经济与我国纠缠不断,且从来没有战争的想法,甚至多次发表损害美国利益,助长中国优势的言论,同时金句不断:“我的国家
  • ”——卢照邻《长安古意》(*´I`*)今天依旧是爱你滴柴~#文案##诗词##浪漫##爱情##拾了一只小柴柴[超话]#浪漫的表白文案U ´꓃ ` U哈喽艾瑞巴蒂,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老兵有范# 我们这一生,路要自己走,苦要自己吃,任何人无法给予全部依赖,以为走不过去的路,跨过去后回头看看,也
  • [鲜花][鲜花][鲜花] ​​​#刘亦菲去有风的地方#我的娘亲是个安静的人,从年轻的时候就是,安静,不指手画脚,能做事的时候,沉默专注地做事,不做事了,就安静的
  • 【来,看看新兵们考核前的“表情包”[吃瓜][哆啦A梦吃惊]】告别了空调与wi-fi,告别温暖的小窝和舒服安逸的生活,他们断发改装毅然选择了绿色军营。该校大一学
  • 周末的早晨,正常情况我还在迷迷,陪跑去了嘿嘿PAPER PLANE纸飞机咖啡馆环境不错,客流不错,咖啡不错,蛋糕下次换一款试试吧。G7X3直接原图直出咯,还要啥
  • (来源:新乡交警微发布)详情戳这里↓↓↓【#新乡二三轮电动车4月开始上牌# 安装培训陆续开展】从4月1日起,新乡市二轮三轮电动车标识牌的安装工作就要正式开始了
  • 入坑时间好也不好,不好的是发现错过了战战生日,懊恼自己以前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肖战这个宝藏;好的是很快我就和大家共同经历了奔向你和星光红海。感觉每一年的你变化都好
  • 头一年起步晚,6月秧受不了土地里的硫化氢,枯萎一个月才等来台湾的营养液和叶面肥,竟起死回生。  村民们头一回见识了用激光仪种地,大地平整得赛过家里的装修,这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