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硅谷”之乐山方位③:“绿色硅谷”向未来】“把光伏产业打造成乐山向全省乃至全国贡献的第一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开局“十四五”,锚定“双碳”目标,放大比较优势,筑梦“中国绿色硅谷”,乐山标定高质量发展新方位。

从1964年开建“739厂”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到2020年获授“绿色硅谷”;从1965年底生产多晶硅、单晶硅累计不足80千克,到拥有高纯晶硅6万吨、单晶拉棒切方30GW、切片10GW生产能力,产能居世界前三,预计到2023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跨越近60年时间轴线,历经多个产业和经济周期洗礼,从全国多晶硅发祥地到“中国绿色硅谷”,这是一种怎样的产业逻辑,又是一种怎样的执着韧性?

中国多晶硅发祥地
穿越历史烛照今天

1964年11月,西部内陆,四川乐山峨眉山脚大庙乡,渐深的寒意中激荡着滚滚热浪,原四川冶金所所在地空前热闹起来。时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副院长高鹏、副总工沈华生,正在现场指挥一项新的工程建设:“739厂”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来自北京有色金属设计总院、武汉冶金建筑公司的2000多名干部职工日夜奋战,初心拳拳。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自1964年国家冶金部决定内迁峨眉筹建有色金属厂,到次年7月第一个多晶硅生产车间建成,10月全面试车投产,年底生产多晶硅69.27千克、单晶硅10.05千克,多晶硅质量达到当时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晶硅与乐山,由此结缘相伴。

峨眉项目分3期建设,至1970年初步形成生产、研制3个系列有色金属相结合的单位。1972年更名为峨嵋半导体材料厂、峨嵋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年产多晶硅4.49吨、单晶硅2.51吨。

这就是中国多晶硅的发端。中国多晶硅领域的顶尖人才,在这里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为尔后国内晶硅光伏行业的发展壮大、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培育了一代代领军人物。

此后,国家100吨多晶硅国家重点试验示范生产线、1000吨多晶硅高技术示范工程项目相继在乐山建成投运。2009年,国家硅材料开发与副产物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乐山。

历史章回里的铿锵行进,回响在一路走来的彼岸。伴随新中国建设发展,乐山“硅梦”一路向前。从无到有、由小到大,50多年接力,“硅梦”之于乐山,是中国多晶硅的历史荣光,是“全国多晶硅发祥地”的产业担当,是“中国绿色硅谷”的时代自豪。祖国“微电子大厦基石”,中国晶硅光伏产业征程,有乐山浓墨重彩的产业华章。

千亿集群
逐梦晶硅光伏全产业链

9月金秋,以“零碳新时代、光伏新征程”为主题的“中国乐山·绿色硅谷”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绿色硅谷”乐山高频亮相,“千亿级、世界级”产业雄心吸引全场目光,“携手拥抱中国晶硅光伏产业美好明天”产业抱负激发深度共鸣。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打造“千亿光伏产业集群”,乐山的雄心抱负有现实基底:从市场主体看,全球前10强光伏企业有5家落户或参股乐山,乐山有光电信息企业25家(其中多晶硅光伏主产业链企业7家);从产业承载看,晶硅光伏园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从产业规模看,建成和在建晶硅项目产值接近1000亿元,“千亿产业”预期2023年达成,形成高纯晶硅材料、太阳能光伏、硅化工循环利用等产业链。

乐山的雄心抱负,来自50多年历史纵深成就的独有比较优势——

基础配套优势:盐卤矿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能满足光伏全产业链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29所高校、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设立全国第一个光伏材料和硅材料技术专业,拥有全国唯一多晶硅实训仿真工厂,每年培养专业人才500余人;乐山光伏企业以水电作为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的绿色产业供应链,具有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优势。

技术创新优势:“永祥法”技术升级到第6代,冷氢化、大型节能精馏等技术行业领先,并已突破电子级高纯晶硅生产技术,产品纯度达到11个9,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于9.5kgce/kg-si(每千克硅综合能耗9.5千克标煤),优于行业能源消耗先进值30.9kgce/kg-si;协鑫颗粒硅技术国内唯一、行业独创优势明显,能耗比传统工艺可降低50%,生产成本可降低25%;入驻乐山的京运通是新型210规格拉棒设备专业生产商,产品为目前大尺寸硅片主流型号。

集聚发展优势:拥有6万吨高纯晶硅、30GW单晶拉棒切方及10GW切片生产能力,乐山已具备集聚发展、成链发展、跨越发展优势。目前落户或参股乐山的全球光伏产业前10强企业中的5家,包括硅料和电池片全球第一的通威永祥、综合排名第二的协鑫和排名第三的晶科能源,隆基和天合光能参股乐山。产业链条已从硅料延伸到电池片环节,正在洽谈8GW组件项目,即将形成单一区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乐山的雄心抱负,来自50多年历史纵深积淀的坚实发展支撑——

整体实力和规模站上潮头:近年新签约落地项目12个,总投资535亿,其中永祥二期、通威股份一二期、协鑫项目建成后将形成41万吨硅料,占全球产能三分之二以上,居全球第一;今明两年内将形成69GW拉棒切方、34GW切片、10GW电池片生产能力,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区域最大产能。

产业垂直整合站上潮头:突出延链补链强链招商,正加快与晶澳科技、先导智能、三一重工、亿晶光电等14家企业19个项目深度对接,包括高纯晶硅52万吨,单晶拉棒切方80GW、切片50GW、电池片65GW、组件18GW等建设内容,总投资约1160亿元,将形成“硅料—拉棒切方—切片—电池片—组件—电子级多晶硅”一体化产业体系。

产业生态构建站上潮头:横向拓展光伏配套产业,借力永祥电子级多晶硅技术突破和峨半所技术创新,立足乐山无线电、安森美半导体封装优势,加快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链;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要素配置,创建五通桥国家级经开区,形成领跑全球光伏的产业生态圈和核心竞争力。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由最初的单一硅料,一路向产业链纵深挺进,打通拉棒切方、切片、电池片、组件、电子级多晶硅全环节,逐梦光伏全产业链,乐山正在成为晶硅光伏投资“首选地”和产业布局“新IP”,立志成就更加高远的太阳能光伏大业,汇入全球绿色清洁能源发展洪流。

中国绿色硅谷
剑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

“打造千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建成响誉全球的‘中国绿色硅谷’,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市委书记马波激情致辞。论坛期间,晶硅光伏“乐山方案”备受瞩目,“双碳”目标下的“中国绿色硅谷”剑指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世界清洁能源开启新赛道,“乐山方案”抢抓晶硅光伏新机遇。业内分析认为,光伏产业至少有三点利好:一是市场需求大。落实《巴黎协定》,全球有130个国家已正式制定、宣布零排放目标。预测到2050年,全球光伏发电在电力能源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3%增加到40%左右,成为第一大电力能源,总装机也将从现在的760GW增加到10000GW以上,形成万亿级巨大市场。二是成本下降快。近10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90%,在所有新能源中下降幅度最大,且尚有30%下降空间,光伏低价新空间已开启。三是光伏发电投入回报比高。据业内测算,每消耗1度电,光伏全生命周期内将发电30度以上,而消耗的电力仅需0.31年即可回收,之后贡献25-30年的清洁电力。能源贡献率达30倍以上,减排二氧化碳贡献率达100倍以上。

光伏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最可靠手段和主要路径的预期确立。做优光伏产业,引领绿色发展,“乐山方案”顺势而为,提出“两步走”战略,全力打造“千亿光伏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硅谷”:第一步规划到2023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打造成全国光伏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第二步规划到2025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光伏能源产业基地。

构建“大硅谷”格局,开展“高精尖”招商,打好政策“组合拳”,集聚“全链条”产业……站上未来,聚焦晶硅光伏、半导体及电子信息,完善产业链,做大生态圈,加快提升产业层次、技术水平、规模效益,力争2025年将乐山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千亿光伏产业集群”和“中国绿色硅谷”。

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绿色硅谷”在四川乐山。

(记者 杨心平)

【科技战“疫”背后的首善之力】
“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面对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势越严峻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资源所在就是责任所在。战疫之中,北京市发挥“政产学研”紧密联动机制,全力推动科研攻关,坚持以科学精神显必胜之决心

这一年多以来,科研人员广泛“揭榜挂帅”。检测试剂研发、诊断试剂科技攻关平台、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平台、病毒载体平台等迅速启动,10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等技术方法

北京市疫苗和中和抗体从技术创新到研制速度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两项灭活疫苗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国内第一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和紧急使用疫苗全部来自北京;全国获批临床的9个团队中和抗体项目,其中6个研发来自北京……

这一系列成绩是首都科研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也是北京作为全国科创中心的重大使命

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

今年4月,科兴中维第三条原液生产线在北京大兴建成并正式投产,让疫苗年产能提升到20亿剂。20亿剂,意味着10亿人将获得保护。从0剂到100万剂,再到1亿剂、3亿剂、10剂、20亿剂……在与新冠病毒鏖战中,这样的速度和质量是如何实现的?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0年5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浙江疾控、科兴控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联合在《科学》杂志发表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并在杂志官网公布,分析来自中国、意大利、瑞士、英国、西班牙五个国家的11个毒株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免疫效果,一时间震惊中外。

“猪都不好运进城的时期,11个毒株怎么‘运进城’?”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半开玩笑地说,疫情初期社会运行按下“暂停键”,企业研发也遇到了难题。但令他欣慰的是,政府得知企业难处后,第一时间协调联防联控小组,从浙江杭州到北京,毒株运输一路“绿灯”。

“在科研成绩面前,各参与主体不会互相吃醋,而是齐心吃饺子。”作为北京市联防联控小组科技组组长,许强见证了疫苗研发全过程。

2020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确定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并向全球发布。而后,在京各科研力量快速行动,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生物、科兴中维……所有科研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成本、日夜鏖战。

“在这场战役里,一个科学家能够攻关一个点,千万个科学家就能攻关千万个点。”许强说。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场代号为“克冠行动”的疫苗研发计划快速启动,并联推进以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为主的疫苗研制工作。

疫苗研发经费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在科兴中维疫苗研制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动应急机制,雪中送炭,一周内完成应急科研立项和经费下达,为企业开展疫苗研发提供了第一笔财政资助资金。

有了非典疫苗、甲型流感疫苗等临床研发的经验,尹卫东深知,对于新冠疫苗来讲,产业化与科研同等重要。为协助企业提前筹备生产保障,大兴区政府第一时间协调出7万平方米基地厂房,专门用于科兴中维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并“特事特办”短时间内办理了各项开工手续。

回顾大兴基地建设历程,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经理宋世明表示,疫情期间科兴找不到施工队,政府暂停自己项目建设,让出施工队;疫情期间办不了手续,政府直接上门办公,2天办结迁址和营业执照变更,25天完成前期工程施工手续审批,100天建成疫苗生产基地……

“这是北京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说,北京举全市之力,各部门精准调度,全链条精心为疫苗研制“突击队”提供服务。

质量就是生命,疫苗尤其如此。2020年3月份,刚分装出第一批新冠疫苗,高强便主动接种第一针。当天,同批疫苗接种实验用恒河猴体内。4月份,研发费用吃紧,尹卫东拍着高强肩膀说,将公司账面现金全部投往研发。5月份,公司在海外多地开展Ⅲ期临床审批,面对国际临床试验的巨大风险,企业能承受吗?尹卫东向记者说:“完全能承受!”

“在国家面前,我们都是‘园丁’,如果我们‘倒下了’,会有更多人冲上去。”这就是北京疫苗研发工作者的群像,大是大非面前,责任永远先行于利益。

疫情袭来,北京市出台了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措施,组织动员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分批部署应急项目,布局了模式动物、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等一批关键技术平台,全力以赴为“阻击”疫情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各参与主体的齐心协力,让北京疫苗接种跑出“加速度”:1月1日起,北京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截至2021年7月29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667.18万剂次,累计接种1890.97万人,其中1787.2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全市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接种率为96.49%,全程接种率91.78%。

最难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抗击疫情离不开各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科技与科研工作的“硬核”支撑。在这场抗疫攻关战的另一条战线上,有这样一些科技企业、这样一群科学工作者依靠科技与智慧,从事临床救治探索、药物疫苗研发和产品开发等研究,争分夺秒、负重前行。

“人工智能节约出的时间,或许是生命的绿灯。”疫情期间患者人数剧增,影像科医生依靠传统方法肉眼读片不仅耗时,还很难保证病情筛查的准确性。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创新企业数坤科技紧贴临床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款能够以秒级完成精准定量分析的新冠肺炎AI+CT系统,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及疗效评估,有效节省了一线救援医生超负荷工作时间,也为患者抢夺了更宝贵的诊疗时间。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分夺秒。”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对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检测试剂成为抗击疫情急需的应急物资之一。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组公布后,仅用约一周时间便研发出了检测试剂盒,最终获批上市。该试剂盒仅需90分钟左右便可出结果,可用于疑似病例的诊断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发挥一技之长,站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岗。”体温筛查是防疫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为应对春节后的返程复工潮,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测温和视频监控技术结合,仅用8天时间便研发出“双光源疫情检测设备”;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历经300多个小时攻坚开发出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方案的AI测温系统……“我们希望竭尽所能用技术改变这场原本只靠血肉之躯的人防之战。”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英波表示,智能测温系统实现了大人流非接触式精准测温,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体温异常者,筑牢了北京抗疫的安全防线。

5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通过紧急使用认证,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这是世卫组织批准的首个中国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也是第一个获得世卫组织批准的非西方国家的新冠疫苗,堪称“国货之光”。

“国货之光”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六人小队”,专门从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研发。他们昼夜不停,大年初一拿出灭活疫苗研制方案,大年初二做课题汇报,随后前往实验室做研发,一待就是两个月。“一件事、一群人、一直干”是这支队伍的最佳写照,回顾疫苗研发的全过程,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小队”队长王辉这样说。

为保证疫苗研制的安全性,“六人小队”需在负压环境程度更强的P3实验室里做研发。负压环境下的高强度工作对身体的损耗很大,“从实验室出来就像脚踩一团棉花,因为缺氧脑子反应也慢了。”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六室副主任梁宏阳说。穿脱防护服要花不少时间,大家就尽量少吃少喝;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犯了痛风就吃大量止疼药……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平时总是笑眯眯的梁宏阳也好几次哽咽。

“我们是国民健康的守护者,我们在用自己的努力筑就一道道预防疾病的安全防线。”一场疫情攻坚战让梁宏阳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体会。

“最难的事、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是抗疫精神最好的诠释。在疫情至暗中,他们坚毅又明亮。

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战“疫”加足马力

科技战疫不是一个“线段工程”,它的经验、启示将成为方方面面的宝贵财富。抗疫需要科技的力量赋能,而科技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制度,打破传统思维,活用科技,要从科技要支持,通过科技促进改革,探索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

打科技抗疫攻坚战,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把急需的攻关项目张出榜,“揭榜挂帅”,调动优质资源组成科研攻关“特种部队”,为抗疫加足创新马力。

在近两年北京市举办的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抗疫“赛道”成为亮点,包括病毒检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定向服务疫情防控,调动了全社会科研力量的积极参与。

能够有效降低漏检率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远程会诊和医疗机器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快速分类与鉴别诊断的生物传感技术……英雄不论出处,最具活力的“民间队”创新主体也加入了抗疫“整体战”,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抗疫关键核心技术的进步和储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所面临技术问题的解决。

据统计,2020年北京市已立项支持10批42项抗疫攻关项目,并加快推进创新产品投入一线应用。

强化成果转化和基础科研同等重要,扁担两头“责任重”。北京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推动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研究的中和抗体药物后期转化落地: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北京丹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负责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与百济神州公司共同推进药物的国际临床研究及规模化生产。

诊断试剂的研发,特别是产品研发后期“注册检验、临床试验与注册申报”三个环节,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为此,北京成立诊断试剂专班,迅速摸清研发掣肘环节,组织“新冠肺炎诊断试剂科技攻关技术平台”,将各主体串联,提高各方联动性和主动性,助推卓诚惠生的诊断试剂产品获批上市,有效缩短了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

动物模型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关,也是攻克疾病的试金石。没有这个工具,疫情的科技攻关成果就只能埋没于实验室,无法应用于临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扛起这份重担,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240余天,与科研仪器、病毒样本为伴,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个新冠病毒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应用,揭示了病毒入侵受体、肺炎病理学以及免疫保护的规律,为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这是对大家心理、意志、体力以及专业技能极大的考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宁说,动物模型早成功一天,疫苗和药物就早成功一天。

一场疫情就是一本教科书。许强认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北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发挥大数据、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作用;形成整体有效的科研攻关组织体系,让各主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不打乱仗;强化基础科研实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

“新型举国体制不应该是应急性的,疫情一过就放弃了,而是需要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许强表示,要凝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力,进一步深化产政学研,集中协调配置资源。

针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接下来,北京将持续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培育布局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究,建立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快速分析评价技术体系,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更多技术储备。

大战“硝烟”仍在,北京仍在展现作为首都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担当,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科技战“疫”背后的首善之力】“最终 #战胜疫情# ,关键要靠科技。”面对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形势越严峻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

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资源所在就是责任所在。战疫之中,北京市发挥“政产学研”紧密联动机制,全力推动科研攻关,坚持以科学精神显必胜之决心

这一年多以来,科研人员广泛“揭榜挂帅”。检测试剂研发、诊断试剂科技攻关平台、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平台、病毒载体平台等迅速启动,10个诊断试剂和设备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覆盖核酸、抗体、抗原等技术方法

北京市疫苗和中和抗体从技术创新到研制速度均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两项灭活疫苗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国内第一款附条件上市疫苗和紧急使用疫苗全部来自北京;全国获批临床的9个团队中和抗体项目,其中6个研发来自北京……

这一系列成绩是首都科研工作者的时代担当,也是北京作为全国科创中心的重大使命

来源:9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涂铭、盖博铭、林苗苗、陈旭

首都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

今年4月,科兴中维第三条原液生产线在北京大兴建成并正式投产,让疫苗年产能提升到20亿剂。20亿剂,意味着10亿人将获得保护。从0剂到100万剂,再到1亿剂、3亿剂、10剂、20亿剂……在与新冠病毒鏖战中,这样的速度和质量是如何实现的?

时间回到一年前,2020年5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浙江疾控、科兴控股、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联合在《科学》杂志发表新冠疫苗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并在杂志官网公布,分析来自中国、意大利、瑞士、英国、西班牙五个国家的11个毒株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免疫效果,一时间震惊中外。

“猪都不好运进城的时期,11个毒株怎么‘运进城’?”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半开玩笑地说,疫情初期社会运行按下“暂停键”,企业研发也遇到了难题。但令他欣慰的是,政府得知企业难处后,第一时间协调联防联控小组,从浙江杭州到北京,毒株运输一路“绿灯”。

“在科研成绩面前,各参与主体不会互相吃醋,而是齐心吃饺子。”作为北京市联防联控小组科技组组长,许强见证了疫苗研发全过程。

2020年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确定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并向全球发布。而后,在京各科研力量快速行动,军事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生物、科兴中维……所有科研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不计成本、日夜鏖战。

“在这场战役里,一个科学家能够攻关一个点,千万个科学家就能攻关千万个点。”许强说。

在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场代号为“克冠行动”的疫苗研发计划快速启动,并联推进以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为主的疫苗研制工作。

疫苗研发经费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在科兴中维疫苗研制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启动应急机制,雪中送炭,一周内完成应急科研立项和经费下达,为企业开展疫苗研发提供了第一笔财政资助资金。

有了非典疫苗、甲型流感疫苗等临床研发的经验,尹卫东深知,对于新冠疫苗来讲,产业化与科研同等重要。为协助企业提前筹备生产保障,大兴区政府第一时间协调出7万平方米基地厂房,专门用于科兴中维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并“特事特办”短时间内办理了各项开工手续。

回顾大兴基地建设历程,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经理宋世明表示,疫情期间科兴找不到施工队,政府暂停自己项目建设,让出施工队;疫情期间办不了手续,政府直接上门办公,2天办结迁址和营业执照变更,25天完成前期工程施工手续审批,100天建成疫苗生产基地……

“这是北京科技创新要素的一次集体迸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说,北京举全市之力,各部门精准调度,全链条精心为疫苗研制“突击队”提供服务。

质量就是生命,疫苗尤其如此。2020年3月份,刚分装出第一批新冠疫苗,高强便主动接种第一针。当天,同批疫苗接种实验用恒河猴体内。4月份,研发费用吃紧,尹卫东拍着高强肩膀说,将公司账面现金全部投往研发。5月份,公司在海外多地开展Ⅲ期临床审批,面对国际临床试验的巨大风险,企业能承受吗?尹卫东向记者说:“完全能承受!”

“在国家面前,我们都是‘园丁’,如果我们‘倒下了’,会有更多人冲上去。”这就是北京疫苗研发工作者的群像,大是大非面前,责任永远先行于利益。

疫情袭来,北京市出台了加强新冠肺炎科技攻关的10条措施,组织动员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分批部署应急项目,布局了模式动物、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等一批关键技术平台,全力以赴为“阻击”疫情提供共性关键技术支撑。

各参与主体的齐心协力,让北京疫苗接种跑出“加速度”:1月1日起,北京首批新冠病毒疫苗开始接种。截至2021年7月29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667.18万剂次,累计接种1890.97万人,其中1787.29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全市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接种率为96.49%,全程接种率91.78%。

最难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抗击疫情离不开各部门的鼎力相助,更离不开科技与科研工作的“硬核”支撑。在这场抗疫攻关战的另一条战线上,有这样一些科技企业、这样一群科学工作者依靠科技与智慧,从事临床救治探索、药物疫苗研发和产品开发等研究,争分夺秒、负重前行。

“人工智能节约出的时间,或许是生命的绿灯。”疫情期间患者人数剧增,影像科医生依靠传统方法肉眼读片不仅耗时,还很难保证病情筛查的准确性。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创新企业数坤科技紧贴临床需求,自主研发了一款能够以秒级完成精准定量分析的新冠肺炎AI+CT系统,辅助临床快速准确判断病情及疗效评估,有效节省了一线救援医生超负荷工作时间,也为患者抢夺了更宝贵的诊疗时间。

“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争分夺秒。”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对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成为防控疫情的关键环节,检测试剂成为抗击疫情急需的应急物资之一。北京卓诚惠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组公布后,仅用约一周时间便研发出了检测试剂盒,最终获批上市。该试剂盒仅需90分钟左右便可出结果,可用于疑似病例的诊断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发挥一技之长,站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岗。”体温筛查是防疫工作的第一道关口,为应对春节后的返程复工潮,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测温和视频监控技术结合,仅用8天时间便研发出“双光源疫情检测设备”;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历经300多个小时攻坚开发出采用“人体识别+人像识别+红外/可见光双传感”技术方案的AI测温系统……“我们希望竭尽所能用技术改变这场原本只靠血肉之躯的人防之战。”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付英波表示,智能测温系统实现了大人流非接触式精准测温,辅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体温异常者,筑牢了北京抗疫的安全防线。

5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疫苗正式通过紧急使用认证,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这是世卫组织批准的首个中国新冠疫苗紧急使用认证,也是第一个获得世卫组织批准的非西方国家的新冠疫苗,堪称“国货之光”。

“国货之光”的背后,有这样一支“六人小队”,专门从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疫苗研发。他们昼夜不停,大年初一拿出灭活疫苗研制方案,大年初二做课题汇报,随后前往实验室做研发,一待就是两个月。“一件事、一群人、一直干”是这支队伍的最佳写照,回顾疫苗研发的全过程,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小队”队长王辉这样说。

为保证疫苗研制的安全性,“六人小队”需在负压环境程度更强的P3实验室里做研发。负压环境下的高强度工作对身体的损耗很大,“从实验室出来就像脚踩一团棉花,因为缺氧脑子反应也慢了。”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疫苗六室副主任梁宏阳说。穿脱防护服要花不少时间,大家就尽量少吃少喝;为了不耽误实验进度,犯了痛风就吃大量止疼药……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平时总是笑眯眯的梁宏阳也好几次哽咽。

“我们是国民健康的守护者,我们在用自己的努力筑就一道道预防疾病的安全防线。”一场疫情攻坚战让梁宏阳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体会。

“最难的事、最紧迫的事就是我们要做的事。”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是抗疫精神最好的诠释。在疫情至暗中,他们坚毅又明亮。

新型举国体制为科技战“疫”加足马力

科技战疫不是一个“线段工程”,它的经验、启示将成为方方面面的宝贵财富。抗疫需要科技的力量赋能,而科技背后体现的恰恰是制度,打破传统思维,活用科技,要从科技要支持,通过科技促进改革,探索建立支持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

打科技抗疫攻坚战,不仅要吹响“冲锋号”,还要把急需的攻关项目张出榜,“揭榜挂帅”,调动优质资源组成科研攻关“特种部队”,为抗疫加足创新马力。

在近两年北京市举办的前沿科技创新大赛中,科技抗疫“赛道”成为亮点,包括病毒检测、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定向服务疫情防控,调动了全社会科研力量的积极参与。

能够有效降低漏检率的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远程会诊和医疗机器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快速分类与鉴别诊断的生物传感技术……英雄不论出处,最具活力的“民间队”创新主体也加入了抗疫“整体战”,进一步推动了科技抗疫关键核心技术的进步和储备,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护所面临技术问题的解决。

据统计,2020年北京市已立项支持10批42项抗疫攻关项目,并加快推进创新产品投入一线应用。

强化成果转化和基础科研同等重要,扁担两头“责任重”。北京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积极推动北京大学谢晓亮团队研究的中和抗体药物后期转化落地: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北京丹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负责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与百济神州公司共同推进药物的国际临床研究及规模化生产。

诊断试剂的研发,特别是产品研发后期“注册检验、临床试验与注册申报”三个环节,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为此,北京成立诊断试剂专班,迅速摸清研发掣肘环节,组织“新冠肺炎诊断试剂科技攻关技术平台”,将各主体串联,提高各方联动性和主动性,助推卓诚惠生的诊断试剂产品获批上市,有效缩短了从研发到上市的周期。

动物模型是认识疾病的第一关,也是攻克疾病的试金石。没有这个工具,疫情的科技攻关成果就只能埋没于实验室,无法应用于临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团队扛起这份重担,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连续工作240余天,与科研仪器、病毒样本为伴,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个新冠病毒动物模型。动物模型的应用,揭示了病毒入侵受体、肺炎病理学以及免疫保护的规律,为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这是对大家心理、意志、体力以及专业技能极大的考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刘江宁说,动物模型早成功一天,疫苗和药物就早成功一天。

一场疫情就是一本教科书。许强认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北京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思考。比如,发挥大数据、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作用;形成整体有效的科研攻关组织体系,让各主体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不打乱仗;强化基础科研实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等。

“新型举国体制不应该是应急性的,疫情一过就放弃了,而是需要持续推进,不断完善。”许强表示,要凝聚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力,进一步深化产政学研,集中协调配置资源。

针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接下来,北京将持续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培育布局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究,建立应对新冠病毒变异的快速分析评价技术体系,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提供更多技术储备。

大战“硝烟”仍在,北京仍在展现作为首都的城市精神与城市担当,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新华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钟芝清厅长充分肯定中国交通广播湖北频率的节目架构体系,经过三年多发展,已经成为了湖北交通行业“有声有色有温度”的服务平台、应急平台和宣传平台。他要求交通广播要继
  • 期待新剧《隐秘而伟大》《我在北京等你》 《号手就位》#洛阳24小时#【洛阳社区服务更有温度】#记者节#80岁的郜春香老人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口齿不清,走路也不太
  • 活在屏幕前的一整天,细数博爱狗的快乐:拜仁战车杨蒙恩威尼斯3D扫描古尔德Sunnee毛姆徐彩虹违人彭坦五条人邢星谁不想做个只要生来食宿条件尚可,每天都在审美玩趣
  • 在嘉定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着青春力量,推动嘉定农业农村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嘉定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嘉榜样”先进典型系列报道,
  • 西塘那小小的木褐色的船只在岸边,仿佛一个个小娃在床上睡觉,空空的烟雨长廊,如同一条条寂寞的小巷,给古雅的西塘增添了美丽的色彩。每每想起,心中的痛万分难受,被气得
  • 看着三爷摆放月饼的背影,阿沁还是没忍住一下子抱住了他的腰,道,三爷,让我最后抱你这一次吧。姑娘红着脸看向了别处,道,三……三爷,我叫阿沁,家住城北罗山村第二户人
  • 又一部新剧要和大家见面了,陈晓这装扮憨憨的,可这李沁却不像本人啊!又一部新剧要和大家见面了,陈晓这装扮憨憨的,可这李沁却不像本人啊!
  • [鲜花][猪头][紫金草]今天早上差不点迟到,同事人很好,中午吃了茄子和肠,两个菜花了我13块,好贵,肠还好咸,这里是台式机,很重,我跑了好多趟,这里没有可以领
  • 60句时刻提醒及改变自己的话 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2、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
  • 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坎坷都算数,只有尝尽人生百味之后才会更加生动。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
  • 无论是知道自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活,或者认为自己面前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死亡都是你迟早必须面对的现实。有些人会直觉地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终了,虽然他们年轻健康,没
  • “.....啊,小泉君谢谢你”被小泉的动作稍微有些惊到,不过还是迅速镇定下来,笑着“麻烦你了,这点伤我是可以自己处理的”↓#肖战[超话]# “我还在”在曾经的
  • 假期第二天和闺蜜见了面 约在了不常去的片区转转逛了书店 拍了照喝了宾得宝继今年过年后的再次相见 弥补9月中旬没能南京见面的遗憾雨中漫步是有一番意境在的like
  • )入ti端的直径2.8cm,足够满足老斯基的需求,新手做好润滑也完全可以驾驭~shun吸口偏大,可以很好的包裹住豆豆,真的很舒服~整体的U型设计可以很好的找到快
  • 我从未忘记你,只是选择了沉默我很相信一句话:曾经用真心付出过的情感,纵使有一天所有的风景都变得面目全非,那个深在心底的人,依然完好无缺的待在那里。这种难以忘记也
  • 他点开听到对面人气急败坏:“张晢瀚,这才开机第一天就给我上热搜,你和龚焌有什么毛病,穿情侣装到底他 妈在搞什么啊!”张晢瀚还在犹豫,开玩笑自言自语:“这也太可爱
  • #热恋琪[超话]# (合理造谣) 01:50 Fi: 榴莲 今天看你的照片 你是不是瘦了啊 ll: 凯琪[可怜] 我不知道 节目组不给称 可能是吧 Fi: 有
  • 但是完棍就像一期一会,物料同框都被盘烂了,每次剪视频只需要从存档里找,根本没有新物料可截取,一对比感觉自己好可怜[失望]可是好爱好爱完棍,我自己的执念。终于听见
  • 第二名:天秤座天秤座的人在朋友面前似乎是一个从没烦恼的家伙,其实天秤座有很多心事,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天秤座不希望让太多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尤其是在寂寞的时候,天秤
  • 你的眼睛看得见,可以去看遍大靖的山河,陪着我在这里看枯树残叶,可惜了。10.去见你的路上,阳光温热,云朵可爱,想必晚风吹来,也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