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海南这座小岛,四面临海,物产丰富。可与海产生鲜相比,一提到当地的陆产美食,估计很多人都是知之寥寥。

虽说靠海吃海,但是大多数土生土长的岛民食用海鲜大餐的次数并不算频繁。那些飘荡在街头巷尾和屋头饭桌上传统老海南的朴素菜肴,才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小的时候,每当母亲摆好一桌丰盛的饭菜,总要时不时催上几句:“快吃啊,这是农村养的黑猪,没喂过饲料,肉很香。”“这是现杀的文昌鸡,很嫩。”“这是番鸭,肉又香又韧。”在她的意识里,新鲜的好食材就意味着今晚的饭菜香味十足。

与我的母亲一样,周边的阿姨们买菜总是有些挑剔。在她们看来,不新鲜的鱼不能要,冰冻过的肉不能买,喂饲料长大的鸡不能选。我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她们总要这么挑挑拣拣的?

直到十年前,我在广州街头偶然遇到了一家海南小店。那时的岛外,海南人开的饭店还是很稀缺的。想回味一翻家乡的味道,但是看了价格真让人咋舌。这价格几乎是在海南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问了店家才知道,原来为了做好纯正风味的海南美食,就必须严控食材的品质。要求食材不仅品质要好,还得保证够“鲜”。所以食材都选择从海南空运过去,也就导致了价格的高昂。

店主的用心经营,让这家店的生意逐渐红火了起来,也陆陆续续开起了几家分店。而后,深圳的椰子鸡火锅也声名鹊起,店逾千家,一时风光无限。想必也是在食材上下足了功夫,才能有如此成绩。

地处炎热高温地区‍‍,为了因地制宜,‍‍不上火,海南菜的做法‍‍自然要以清淡爽口为主。并且还得现杀现做,突出食材的最“鲜”的原始风味。

白斩、清蒸或是清炖,都可以尽可能不破坏食材的原汁原味。这也是海南菜的主要烹饪方法。海南菜怎么吃,蘸料少不了。辣味,并不是海南菜的常见嘉宾。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清汤寡水是海南人最钟情的口味。

清淡鲜美的菜肴必须得配上优质的蘸料,才是实现飞天般的升华。一份精心调制的蘸酱就能开启享用海南菜的正确方式。

一般蘸料搭配是以葱、姜、蒜、香菜、酱油为主,喜欢辣味的可以加上黄灯笼辣椒酱或小米椒。最后再挤上一颗新鲜的青桔作为点睛升华,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蘸料就做好了。

当清淡可口的海南菜肴与精心调制的蘸料相互混合碰撞,才能迸发出一番新鲜又独特的滋味,让人味蕾炸裂。

在海南的美食介绍里,四大名菜永远不会缺席。不管是文昌鸡的嫩滑、加积鸭的嚼劲,还是东山羊的爽口、和乐蟹的肥美,这四道菜最能代表海南菜“鲜”的特性。

文昌鸡

海南式的节日,最不缺鸡肉。尤其是过年,简直吃成了“噩梦”。但这也不难看出海南人对鸡肉的喜爱。自古以来,文昌鸡就是第一优选的鸡肉食材。

其肉质的美味,得归功于主人对它的自由放养。散养在村里屋头的文昌鸡,自由散漫,运动充足,啄食地上散落的谷物、榕树籽等富含营养之物,自然长得是一副十分好吃的样子。

经过烫煮后白斩,文昌鸡皮肥肉嫩,色、香、味、型俱佳。入口鸡味十足,虽肥却不感觉腻味,让人吃得停不下来。

加积鸭

在海南琼海人开的饭店里,加积鸭通常是主打的招牌菜。这个来自南洋的优质鸭种已有300多年的养殖历史,是曾经闯荡南洋的华侨,带回家乡的礼物。

比起一般的鸭子,加积鸭的皮薄、肉嫩、有嚼劲,即便不沾蘸料,入口也能香味十足。当然在吃法上,优秀的店家自然少不了延承海南传统品鉴美食的方式,配上一小碟特制的鸭汤酱汁。蘸一蘸,就更下饭了。

东山羊

东山羊大概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了。早在古代,东山羊的美名便已传到了皇宫高墙之中。对于他的美味,君王亦是赞不绝口。

别看东山羊的个头小,它生长在东山岭上,能蹬能跳跃,身手矫健,肌肉结实紧致。而且东山岭上还有丰富的鹧鸪茶、灵芝等优质草木,是东山羊重要的食物来源,这也使得东山羊肉嫩无膻味。只要简单清煮一番,一道肉香四溢的海南名菜“东山羊”便能上桌了。

和乐蟹

快乐的螃蟹才能长得肥美。海南万宁的浅水港湾有着丰富的海草、海带,是和乐蟹最喜欢的居所。优渥的生长环境,也让和乐蟹长得卵满膏肥。这样行走的美味,最终还是逃不过人类的味蕾的。于是从唐朝起,和乐蟹便被人们端上了餐桌,成为了美味佳肴。来一盘“清蒸和乐蟹”更是香、鲜、嫩、酥俱全,让人大快朵颐。

粉味飘香

“粉”的美味,是流淌在海南人血液里最深刻的记忆。早晨吃上一碗粉,对于海南人来说尤为重要。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饱腹仪式,而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

似乎只有吃了这么一碗热腾腾香粉带汤的早餐之后,整个身体才会充满无限的能量,一天干劲满满。

海南粉

海南粉,以细长软嫩的米粉,搭配丰富的辅料以及香甜的汤头卤汁,造就了其独特迷人的“混搭”风味。作为海南小吃的代表作之一,其历史已有数百年之久,也算得上是海南米粉的开山始祖。

搭配卤汁的吃法,海南人俗称为“腌粉”,也是最受欢迎的海南粉吃法。尝一口,粉条柔润爽滑,满嘴醇香,欲罢不能。而搭配靓汤的吃法,通常采用的是熬制多时的骨汤,汤味鲜甜甘爽,清淡可口。

抱罗粉

抱罗粉是精选优质大米制作而成的粉条,样子圆溜溜、白胖胖,入口软而韧,弹而有嚼劲。

再加入特制牛肉干丝、炒猪肉丝、炒花生米、炒笋丝、酸菜、香菜、葱花等多种食料作为辅料,以及精心熬制的卤汁或靓汤,使之搅拌均匀,一碗香气扑鼻、咸香甜口的抱罗粉就完成了。

抱罗粉的吃法与海南粉一样,搭配卤汁或靓汤两种吃法。也许是卤汁和酸笋的缘故,有人觉得抱罗粉的气味闻起来像螺蛳粉一样,太上头了。但是只要尝过一口,便会被它独特的风味所迷倒。

陵水酸粉

在海南的各类粉中,陵水酸粉绝对算得上独树一帜。要想在众多酸粉店中出圈,店家就必须得在卤汁和酸料上下足功夫。

卤汁的做法通常是店家的独门秘方,一般是由面粉与生粉混合成的水淀粉,配合调味酱料调制而成的粉糊。而酸料多采用白醋或自酿的米醋,或者由其他几种酱料调配而成,只要够酸够味,便能引得食客络绎不绝。

陵水酸粉的制作工艺也很具有海南特色的“简单粗暴”,其粉质细而柔软,颜色亮白,制作时并不需要过水烫一道,而是直接取用。

再加入鱼饼、鱿鱼丝、牛肉干等多种辅料,浇上一大勺香喷喷特制的卤汁和酸料,最后撒上一把香菜,一碗配料丰富、酸甜可口的陵水酸粉便新鲜出炉了。

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适量加入一些海南特产的黄灯笼辣椒酱,更是酸、甜、香、辣四味具全,十分开胃!

后安粉

万宁后安这座古老的滨海小镇,粉的香味总是在空气中飘扬四溢。在这里,热火朝天的后安粉店遍布大街小巷。

滚烫浓香的骨汤,搭配上用优质灿米制作而成的柔软粉条,再施以猪肉、粉肠、猪大肠、土鸡蛋等作为辅料。

这样一碗热腾腾的后安粉,便能让熙熙攘攘的食客们,沉醉在那浓香的汤与粉之间。随着后安人外出务工,后安粉也带着家乡小镇的记忆,在海南各地落地生根,成为了人们喜爱的美食。

美味甜品——清补凉

一碗新鲜椰奶,搭配绿豆、红豆、薏米、红枣、空心粉等丰富的配料,十分冰甜爽口。来海南游玩的朋友,不可不知的便是这个琼岛甜品界霸主,夏日圣品——清补凉。

每次外地的朋友过来,总要拉上我去吃个两三碗,还意犹未尽。还记得儿时的夏日,每当傍晚天色渐暗,清补凉的招牌大灯便会照亮大街小巷。

那时的清补凉还是以糖水为主,而今则是椰奶的天下了。现在还有椰子水和沙冰等类型的清补凉供食客选择,各有千秋,配料上也加丰富可口。夏日炎炎,就来一碗清补凉吧。清热解暑,冰凉可口,岂不快哉!

《海南美食攻略:够“鲜”才够味》 文 | 贪吃土拨鼠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来源:新华社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https://t.cn/A6VIm6o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此场拍卖,不管从哪个维度,皆可以用最高级别的形容词来形容#欢乐芜湖##第六届动漫会# 【揭秘!】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2022年(虎年)春节期间,票房大卖8.51
  • #疫情防控#小熊的嘴一是口腔溃疡,对一位吃货来说,简直是前进中的大洋钉,每吃一口饭都哼哼唧唧,但是也没有阻挡他吃饭的量。终于23啦[打call][打call][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 互#肖战时影# 肖战时影#肖战玉骨瑶# 肖战玉骨遥#肖战正能量艺人# xz#肖战顾魏# 肖战正能量艺人,我喜欢肖战[打call]肖战
  • 好久没有发过吃的了哈哈哈一饭三的螺蛳粉,很难得啊哈哈哈哈,涨了一块,依旧好吃,感觉都有点不是很敢去,因为怕搞脏衣服,每次都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就突然想吃,而且怕味道
  • 涿州未来十年内就靠这条线通勤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有望延伸至北三县和涿州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1-08 15:53近日,国铁集团、北京市政府联
  • 心心念念的广式下午茶:绿树成荫的河边,大树下的小圆桌,几碟点心,一壶香茗……开车兜了一大圈,有河,没树荫,没有可供人们喝茶聊天的地方。宛平路斜土路口一家吃煲仔饭
  • 满是金句和念头合集:▶不单感情,所有的事都是如此——没有偏执就没有新的创举,就没有新的境界,就没有你想也想不到的新的开始。广告贴发布与尹瑞彬 金志雄 无关的话
  • GRAYGRAY:“冬奥会开幕式SUPER惊艳,拥抱‘不一样’的浪漫。从现在起,从一件小事开始,尝试不一样的思路,走不一样的路线,去见见不一样的风景,积累出一个
  • 她对着救命恩人的墓地重重点了点头,不知他们的名字,只能把“解放军”刻进心里。 当曾阿兴的母亲哭喊着找过来,眼前残酷的一幕,让她瞬间明白:女儿的毫发无损,是那五个
  • #扎心学长[超话]# 不放手多年感动,优秀识货付感恩! 珍惜你我握紧手,让爱相伴到尽头! 真诚助施以援手,特立独行别样魅! 重视感情主动惜,坚定初心心不变! 深
  • 原来这里是供松江面粉厂存储原料的,现在披上了巨幅筒仓涂鸦《稻田守望者》——4位宇航员行走在稻田中,手持水稻,仰望星空,蕴含的是松江大米航天育种的主题。持续更新一
  • 如果今秋你想穿点不一样的,那么我推荐你来选择现在正流行的“牛津鞋”带有一点复古学院气息的牛津鞋,不仅自带减龄气质范,搭配下装还很洋气显瘦。先说鞋头,大家按照自己
  • 总排名:1总积分:9.5#永劫无间职业联赛NBPL#HOME|被问爆的小户型餐边柜设计,附尺寸图~|||真的有太多人问我家的这个餐边柜尺寸了,今天终于给大家出出
  • 18日下午[大鲨鱼]已进入君西并接连攻克原属[九剑舞]的【不屈城】和【要塞·双子城】且于今日上午向【重剑利刃圣碑】方向安置临时营地,似乎想要在取得兵种攻击增益后
  • 上次我去的时候,看到一个阿姨在和管肉的阿姨讲价,买两块牛肉,直接让管肉的阿姨给打了六折,贴了个六折的标签。我们家附近有个超市,东西都比外面卖得贵,但是不知道是心
  • 虽然那人看着冷漠,但意外的好接触,唐.星.锐在真人秀中一路躺赢。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娱乐圈爽文直播 搜索关键字:主角:唐.星.锐,戴.子.灏┃配角:┃其它:综.
  • 传统文化知识;十二月七十二候歌:立春正月春气动,东风能解凝寒冻,土底蛰虫始振摇,鱼陟负冰相戏泳;半月交得雨水后,獭祭鱼时随应候,候雁时催也北乡,那堪草木萌芽透;
  • 只谦大爷的眼中,股份、职位似乎都是过眼云烟,相比较而言,无官一身轻才是他最热衷的生活方式。 回想当初,这里不仅是德云社众徒弟们享受田园时光的场所,同时也是
  • 有一种感情不浓不淡,有一种关心不言不语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放不下的人放在心底的感情才最深,念念不忘的感情才最真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有好的结局爱过的人,岂能说忘就忘呢
  • 老夹我,不发图了,文字描述下,我也不挂人就文字说明下咋回事,纯发癫发疯抱怨哀嚎宣泄10月初因为群内有语出不当我个人群开禁言然后踢人了,现在公示还在我微博挂着,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