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行阴十种外道(三)
(第二百二十一段)#行阴第五至第七种外道#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外,无所言说。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5、佛说:又于三摩地中,诸多持戒修善的善男子,已修至禅定坚固,凝结于正心行处,天魔失去方便,没有机会入侵。于是行者穷尽智慧,分析各类众生的生灭本由,这对开悟自性,解脱生死是有好处的。但如果行者在定中观察幽静清明的自性行阴中,常有杂念扰动的根元,这个根元就是分别心,行者用分别心想在里面找出真理来,于是在此知见中生计度推理,动了妄念,此人就会堕入四种颠倒,陷在“不死矫乱”论中。
“不死”是一种外道论,以四禅中的无想天为不死天,认实际只有五百劫天寿的无想天为涅槃处。认为一生中只要不擅自回答任何人的问题,死后即可生无想天,如回答即用矫乱,矫乱就是故作神秘,颠倒人的思想。平时如果遇到有人提问,就回答这是秘密,不便作答。这种情况被世尊严厉批判过,世尊说:“不知不答、知就要答,不能模棱两可或知也不答。”行者以不死矫乱,迷惑人的思想,遍计虚而不实之论,共有四个特点,即:
一、行者在定中观察行阴变化无常的根源,见念念迁流处认其为(变)、见相续不断处认其为(恒)。恒即(常)之义。于非想非非想处见八万劫以内的众生、认其为(生);见不到八万劫以外的众生、认其为(灭);在生灭相续之间有一个上接下连的(性)、名为增;正相续之间的界线是两者隔离处、名之为(减);这各各所有的相生处名为(有)、各各所有的死亡处名为(无)。这些外道教人,用的就是这些教理,教人只修止观禅定,其它的都不用修。如果有人来求法,问妙义如何,就回答我现在是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在任何时候,都用这些话回答,让问话的人不知你这话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二、行者认真观察行阴中的密行处,看见每一个念头都没有来处,因此而证得空无,如果有人来问,就只回答一个字(无),除(无)之外,别无二字。
三、行者仔细观看自心,发现行阴念念相续,从未断过,每一念都是(有),因此而证得了幻有。如果有人来问,就只回答一个字(是),除(是)之外没有第二个字。
四、行者于定中见行阴中八万大劫内的(生)、又见八万大劫以外的(灭),这有和无都见到了、一境两现,犹如树枝分丫,其心也随此而乱。如果有人来问,就回答:有即是无,于无之中,不是亦有。如此一切矫乱,就连他本人也没搞懂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无生灭性,只好胡乱搪塞,让人无法问其究竟。
佛说:行者由以上的认识计度,产生四种颠倒,故而娇乱作答,虚无飘渺,最终堕落于外道,迷失自有的菩提本性,此名第五外道:四颠倒性。这些颠倒是以不死矫乱立言、执遍计虚而不实为论。
6、佛说:又于三摩地中,持戒修善的诸多善男子,已修至禅定坚固,凝结于正心行处,天魔失去方便,没有机会入侵,于是行者穷尽智慧,研究各类众生生灭缘由,这对开悟自性,解脱生死是有好处的。但行者如果在定中观察幽静清明的自性行阴中,常有杂念扰动的根元,这个根元就是分别心,行者用分别心于迁流不止的行阴中生起无尽之相,也就是所见之处,生有生相、死有死相,一切皆有相,于是在此有相中动念思维,妄加推理计度,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会使行者坠入死后有相论中,在心里产生颠倒。
行者此时或认坚固身形之色身相是我、或在定中见圆满十方,遍含国土之有色相皆在我心,故名我也有色相。或眼前的一切物质色相,都回复于心被我所用,所以色相属于我。或我依行阴相续之相,所以我也有相。如此推论,得出死后有相,往返循环,计算出共有十六种相,即:
一、色是我;二、色非我;三、色是非我;四、色非非我;五、色在我中;六、色非在我中;七、色是非在我中;八、色非非在我中;九、我在色中;十、我非在色中;十一、我是非在色中;十二、我非非在色中;十三、色属我;十四、色非属我;十五、色是非属我;十六、色非非属我。这十六相中的任何一种,都是说明色身死后会另有一个有相的我。
行者以此十六种相,分析计度,将色我分之为二,推想一切诸法如色身,菩提为我,故烦恼永远是烦恼、菩提永远是菩提,这两种不同的性质并驱相行,各不抵触,证明烦恼众生永远都不能证菩提;菩提是我,我死后之相,还是菩提。由此谬论,认为死后有相,于是堕落为外道,迷失了自己本有的菩提真性,此名第六外道:在五阴色身中立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7、佛说:又于三摩地中,持戒修善的诸多善男子,已修至禅定坚固,凝结于正心行处,天魔失去方便,没有机会入侵。于是行者穷尽智慧,研究各类众生生灭的根本缘由,这对开悟自性,解脱生死是有好处的。但如果行者在定中观察幽静清明的自性行阴中,常有杂念扰动的根元,这个根元就是分别心,行者用分别心于先已除灭的“色、受、想”这三阴中进行推理,认为被灭除的这三阴中的一切现象,都归于空无,没有一相可留,那么人在死后也自然无相,于是生起死后无相的分析计度心,这个人就会坠入死后无相,发心皆妄的无明颠倒中。
行者见其色身死后,因色为形有,今形灭而色无所依,故色亦灭,如此形色俱灭,好比人死如灯灭,由此认为一切断灭。行者又观察人死后思想也灭了,思想灭了,心也失去了依附,如此连接心与想之受也没有了,心与想就脱节了,于是“色、受、想”这三阴之性,也全部销散,纵然还有肉身色相在,但因为没有了受和想,就没有了知觉,没有了知觉就如同草木一样,结果仍然是断灭。
行者在定中观察“色、受、想、行”这四阴现前,见四阴毕竟空,并无一物一相,都是犹不可得,于是认定人死之后,哪里还会有种种相呢?因而通过以上勘察校对,得出的结论是:死后无相。如此循环论证,计算出共有八种无相,即:
一、“色受想行”四阴皆灭:灭即无相。二、“受想行”三阴灭:灭即无相。三、“受想”二阴灭:灭即无相。四、“想行”二阴灭:灭即无相。五、色阴灭:灭即无相。六、受阴灭:灭即无相。七、想阴灭:灭即无相。八、行阴灭:灭即无相。
佛说:行者认为这八种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形成有“受、想”而无生理、或有生理而无“受、想”的结果。由此分析计度,认为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只是个名称而已,并无实质可言,其究竟为一切断灭。以此推论,认为任何一个人,死后都是断灭无相,却不知死是另一个新生生命的开始,更不知阿赖耶识是永生不灭的道理,此人因此而堕落于外道,生迷惑而失去了自己本有的菩提真性,难出轮回。这是第七种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男怕孤辰,女怕寡宿,可是命犯孤鸾煞一定会克配偶么?】

孤鸾煞是孤鸾寡鹄煞的简称。鸾是传说中的一种凤凰鸟,孤鸾指无偶的鸾鸟,比喻为死了配偶的男子;寡鹄比喻失去配偶的寡妇。因此,孤鸾寡鹄指的是失偶的男女。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孤鸾煞并不真的指丧偶,而是说婚配困难,或感情不佳等等。

一般来说,命犯「孤鸾」,不利夫妻男女的感情。男女易重婚,或夫妻生活不美满等。命带孤鸾者,多数初恋失败,中年容易离异等。总之,夫妻感情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明朝万育吾所著的《三命通会》总论诸神煞中对“孤鸾寡鹄杀”是这样描述的

古歌曰:

“木火逢蛇火不祥,金猪何必强猖狂,土猴木虎夫何在,时对孤鸾舞一场。”

乃乙巳、丁巳、辛亥、戊申、甲寅,又丙午、戊午、壬子等日。男克妻,女克夫。

木火逢蛇大不祥,指乙巳、丁巳日生之人。金猪何必强猖狂,指辛亥日生之人。土猴木虎夫何在,指戊申、甲寅日生之人。

时对孤鸾舞一场,时对指的是时柱也是孤鸾煞,或日时伏吟,我们广义的讲:孤鸾日余柱又见或日支在其他三个地支伏吟更为不吉。

这段话指出乙巳、丁巳、辛亥、戊申、甲寅、丙午、壬子等日生的人,先天上婚姻容易有所缺陷。

后来《渊海子平》又做了补充,卷三:论妇人总诀

《孤鸾杀》云:木虎孀无婿(甲寅日),金猪岂有郎(辛亥日)赤黄马独卧(丙午、戊午日),黑鼠守空房(壬子日)

主女寡而男孤。时中并冲,女则难为夫嗣。加以空亡、时日孤克,不待言而可知。

《神峰统考》孤鸾歌诀这样论述:

“木火蛇无婿,金猪岂有郎,土猴长独卧,木虎定居孀”

结合起来,就是说乙巳、丁巳、辛亥、戊申、甲寅、丙午、戊午、壬子以上八日出生的人婚姻不顺。

为什么古人把这几天定位孤鸾日?其道理何在?

(一)命理上,女命以官煞为夫星,男命的财星看妻妾。依十二长生诀,当配偶星遁至日支为死绝之位时,就是孤鸾日,先天上就带有克夫、克妻之现象。

例如;女命丁巳日生,其夫星官杀为水,水遁至巳为胎绝之地。而巳又是丁火伤官戊土的禄位,夫星在夫宫是绝地又受旺克,屋漏更遭连夜雨,故女命丁巳日为孤鸾日。但男命丁巳日生的话,妻星正财庚金在巳为长生,而巳也是庚金印绶戊土的禄位,因此,丁巳日对男命并不算孤鸾日。

又如女命辛亥日生,“金猪岂有郎”,因辛日夫星为火,而亥乃丙火绝地、丁火胎位,婚姻宫同样是丈夫胎绝无力之地,而亥为壬水伤官的禄位,同样是夫星坐绝受克,船破又遇打头风,故也难受丈夫的庇荫与照顾。但男命辛亥日生的话,亥是壬水伤官的禄位,妻星正财甲木临长生之地,也即亥是辛金伤官生财之地,因此,辛亥日对男命就不能论作孤鸾日了。

同样女命甲寅日“木虎孀无婿”,因寅乃庚金绝地、辛金胎位,夫星在其婚姻宫是胎绝地,故难享夫福,难得夫荫。

戊申日“土猴长独卧”,官星乙木遇申为胎位,煞星甲木遇申为绝地,夫宫是丈夫居住的地方,而丈夫居住的地方却是丈夫的绝地,因此,戊申日的女命,若犹疑踌躇,就很容易错过春梦佳期而独身厮守,成为名副其实的孤鸾煞了。

先小结一下,女命丁巳、辛亥、戊申、甲寅之所以是孤鸾日,是因为夫宫是夫星的绝位,而日柱限也正是人生的中年期。这是星宫参究结合运限、十二长生,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一些论命的技巧,比如看父母,我们可以用财印对照父母官,结合四柱来论断;看子息,男命用官煞、女命用食伤对照时柱,再结合四柱、时限来分析。看祖母,可以用食伤对照年月,再参考四柱来演绎……

(二)十神有十神的意义,比如月令伤官,父母兄弟之间多有不为人知的伤痛,因为伤官是一颗伤官之星。伤官又是官星的天敌,而官星是女命的夫星,因此日支伤官,对女命来说,婚姻宫里就隐藏着对丈夫不利的信息。如果公园里载满荆棘,谁又愿意在那里久呆呢?日带伤官,就好比家里栽满荆棘,这样又怎么能把丈夫留住呢?

因日带伤官,容易絮叨漫骂、挑剔毛病、看不顺眼等等。若是女命,其伤官直指的是丈夫,而有哪个男人喜欢回家被指责挨骂呢?而女命生于乙巳、丁巳、辛亥、戊申日就是日带伤官,这就是女命生于乙巳、丁巳、辛亥、戊申日也被认作孤鸾日的道理。

(三)日坐羊刃的人,容易过于自信,性格比较刚烈,自坐羊刃,往往会自视甚高而不听劝告,比较难以协商,容易吵闹打骂。因丙午、戊午、壬子日自坐阳刃。故感情婚姻不够协调,容易破裂,这就是为什么把丙午、戊午、壬子日也定为孤鸾日的原因。生命以平衡为美,女命犹以柔顺为佳。因此,生于女命生于丙午、戊午、壬子日,要知道自己性格的弱点,懂得柔顺利贞,君子休往的道理。

上面的分析,是偏于用女命来分析的,如果是男命,只要同样用星宫参究,结合宫位时限,十神意向等,大家也就不难作定夺了。

前几年,台湾曾出现过一个【孤鸾年】的说法,说乙巳、丁巳、辛亥、戊申、甲寅、丙午、壬子年是孤鸾年,这些年份不宜于结婚,否则不是夫妻离异,就是有鳏寡之虞。如果我们懂得孤鸾煞是通过十神性情、星宫参究,结合时限宫位等而得出的,对上孤鸾年的这是荒诞不经的无稽之谈就会释然于心了。

当然,神煞也只是一个参考数,我们大不必因为生于孤鸾日而伤感惊惧。孤鸾日只是婚姻不顺的一个信息提示,但也并不是所有孤鸾日的女命婚姻都不顺,千万不可对号入座,自寻纠结烦恼!因为婚姻的好坏,不但要看日子,还要结合整个八字来看,而且有些女命以官星为夫,有些八字的夫星却要以以七煞来定!还有,月时对日支也有加减乘除的作用,每个人的行运也相异很大,其间错综复杂,毫厘千里,因此,请读者千万别因为生于孤鸾日而自怨自艾,徒作缠缚。

另外通过对孤鸾日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其症结所在的地方,然后对症开方,有病服药,也同样可以改善其先天所带来的信息。因为心性的转化对命理信息的引动也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日坐羊刃,婚姻的致命伤是刚强自用,能够知道自己的缺点,学学太极瑜伽形意拳等,把性格调柔和些,并多虚心接受不同的意见,婚姻不利的信息也就会随之而改善了。又日带伤官,是因为对爱人要求过高,不服输等。事实上,人无完人,事无完功。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若能察纳雅言,宽恕他人,同时也宽恕自己,平心接纳所遇到的境致,婚姻感情容易破裂的的情况也就降低到最低限度了。

附:与孤鸾煞有关的断语(只作参考)1:寒衾少怨,命值孤鸾;独枕早孀,日临寡鹄。2:孤鸾日犯本无儿,一见官星得子奇。运遇旺乡名姐妹,临风惆怅绿楼时。3:孤鸾若遇夫星,必多子女;4:孤鸾最利于七煞,桃花喜带乎官星。5:丁巳孤鸾命遇,聪明诗女6:孤鸾入命,夫哭妇而妇哭夫。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丽水唯一一家没有隐形消费和二次消费的摄影公司、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推荐消费行为,立即赔偿十万元!  本次投放的近5万斤白鲢,属优良的“洁水鱼”全部从山东调运到我
  • #剑南春 登场了洛阳#这个综艺真的很棒很喜欢是那种喜欢历史文物的人一眼就会看上的汪涵老师的学识不用多讲李浩源我从前知道他,但是真的没想到他所知识也如此渊博罗一舟
  • ~~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雕刻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王超麟(河南省玉雕大师,秉承“大美不雕”的理念,以唤醒玉石,展现其原始美、本质美为出发点创作,多次获得“陆子岗杯”金
  • 很多人不爱吃胡萝卜,偏偏印度有种甜品就是胡萝卜做的,里面还有腰果仁。[挤眼][挤眼][挤眼] 给了叉子,喝完茶就把水果也顺便都吃掉了~~ 茶底有点涩涩的,还可以
  • !!
  • p1每个草窝都会长出一只猫猫p2高冷不让拍照的大橘,最后蹭过来用小肉垫拍了拍我一米八的大长腿[doge]p3再遇大橘(不知道是不是那只高冷橘橘)打滚撒娇(感觉不
  • 所谓保健品,就不是日常必需摄入,而是经过★国家食药监局认证(呵呵 )有保健功能的膳食补充剂。★保健品是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
  • 比如蹦蹦跳跳的小狗狗,比如可可爱爱的云。比如蹦蹦跳跳的小狗狗,比如可可爱爱的云。
  • 就如人生的某一段路,不需要有人陪,与自己对白,与灵魂独舞,只要心灵丰盈,一个人的时光,一样可以诗情画意。江南也好,塞北也罢,情系山水间,都有我喜欢的怡然,凋零也
  • #get吴建豪同款# #明星私服# #明星同款##明星穿搭# #帽子# #夏日穿搭#900㎡顶级豪宅,极尽奢华【HBO黄波智造建筑装饰设计4462期】艺
  • 但是当林杭景给萧海山和七姨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虽然他们也不反对的,但是在他们看来,林杭景和萧北辰刚结婚,他们希望他们可以早点生孩子,而不是出去抛头露面。但是对萧北
  • 款号:G018-012颜色:粉色/白色/蓝绿色/黑色/白色/灰色码数:90-130CM面料采用高弹2*2罗纹布制作,小高领设计百搭爆款,特别的好穿, 精梳高弹罗
  • …………我:这确实是面包车,但他又不是面包车,我只要改一改就……毛豆妈:不用就了,不行后边就不用说了全顺pass了全顺是我花时间想改露营车时间最多的所以如果你打
  • 拉开窗帘就能看到海岸线的感觉太好啦[打call]看最后一张图就知道我有多开心 穿着某学弟的衣服鞋子一顿乱踩[偷笑]他还专门给我修图发微博时间嘻嘻嘻[偷笑]虽然因
  • #大童保险经纪·湖南分公司##每个家庭都需要一名大童保险管家#昨天跟影视公司的策划吃饭了,杨紫下一部戏是电视剧,班底很好,杨紫私下都面试了两次才拿到,时下上星最
  • 希望我明天一切顺利然后躺上我舒舒服服的小床#当当的repo##begin again# 相比这部电影的内容,更会让我铭记许久的是,我是如何看这部电影的这个过程。
  • #江西是个好地方——天下英雄城# 【“卡脖子”道路变通途 ——图说南外环高速项目建设历程】#强省会 我们在行动# 2015年,南外环高速正式开工,并于2018年
  • #业务动态#【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四个研究课题顺利通过结题评审】2018年12月10-12日,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组织召开了2018年度重点课题《北京市智慧乡村
  • 邹学勇.2022.2.14)#早餐[超话]# 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正常,即使世界凉薄,内心也要繁花似锦,因为心若阳光,生活才会斑斓,人若简单,生活才会透亮
  • 需求端,焦炭首轮提涨 100 元/吨全面落地,主流钢厂接受焦炭采购价格上调,或将带动市场迎来一波反弹,焦煤供需矛盾仍存,叠加线上竞拍溢价范围逐步扩大,市场看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