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内观经#道教##读书##千古回眸[超话]#
老君曰:天地构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为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心源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子内观之,历历分也。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无定形也,所以五藏藏五神也。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溥,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世以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之难伏,惟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沉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著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犹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之。始生之时,神源清净,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滞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怀健羡,身欲轻肥,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称最灵,性命合道,当保爱之。内观其身,谁尊之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静臭秽,浊乱形神。孰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全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
老君曰:从道受生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和谓之智,智週万物谓之慧,动以营身谓之魂,静以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駃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骸谓之身,众象备见谓之形,塊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得谓之神,莫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保者,以其不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常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沉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著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识从何而起?从心识起。心从我起,我从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净,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缠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
老君曰:人常能清净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肯用道,欲富而不肯求宝,欲疾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在卮。明从火起,火自炷存,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心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身觉,分别物理,微细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所以言虚心也,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已有,今使除也。心直者,不反覆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不暗昧也。心通者,不质碍也。此皆本自然也。粗言数者,余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以言传口受而得之,当虚心静神,道自来也。愚者不知,乃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怨道不慈。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长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抱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牛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週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窈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唯在心志也。

安宅破魔
《佛说安宅神咒经》简介并节录
    佛陀住世时,曾经有离车长者子五十人向佛陀诉苦,说家里闹鬼,很恐怖!请求佛陀护佑安宅。佛陀慈悲应允。
【……时有离车长者子五十人俱,身坌尘土,怀忧愁戚,犹如有人生失父母、所爱妻、子。……复有何罪生此五浊极恶之世,怀忧抱苦,怖惧万端,不舍须臾?所以言者,自惟弟子德浅福薄,所居舍宅灾怪频叠,恶魔日夜竞共侵陵。坐卧不安,如怀汤火。自顷已来,失去善心,无所恃怙。唯愿世尊受弟子请,临降所居,赐为安宅,敕诸守宅诸神,及四时禁忌,常来荣卫,使日夜安吉,灾祸消灭。
    佛言:善哉,善哉!当如汝说,吾自知时。】
    于是第二天,佛陀率诸弟子到长者子家,接受其斋僧供养,而后为其说法。诸长者子闻法心开意解,愉悦安乐。随后,佛陀又敕令守宅诸神,不得再来扰乱,否则派遣大力鬼神将其消灭。
【尔时,世尊即呼守宅诸神①来到佛所,而告之言:自今已后,是诸神鬼不得妄作恐动,令某等不安,恒怀忧怖——吾当使大力鬼神碎灭汝身,令如微尘。】
( 参考注释:①守宅:驻守舍宅。)
    佛又告诉大众,自己涅槃后,世上常有这种家宅不安之事。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吾涅槃后,五百岁中,众生垢重②,邪见转炽;魔道竞兴,妖魅妄作,窥人门户,各伺人便,觅人长短③,为作不祥种种留难。】
(参考注释:②垢重:贪嗔痴慢疑烦恼心垢深重;③长短:偏指短处、错误之处。(见百度百科))
    遇此情况,应皈依三宝,持戒修善,拜佛忏悔,斋僧供养,并承佛菩萨威神光明之力诵经持咒,便可化解。
【当尔之时,是诸弟子应当一心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斋戒清净,奉持三归④、五戒十善⑤、八关斋戒⑥,日夕六时礼拜忏悔,勤心精进;请清净僧,设安宅斋,烧众名香,然灯续明,露出中庭,读是经典:

某等安居立宅已来,建立南庌北堂、东西之厢、碓磨仓库、井窖门墙、园林池沼、六畜之栏;或复移房动土,穿凿非时;或犯触伏龙腾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六甲禁忌、十二时神、门庭户陌井窖精露、堂上户中溷边之神。我今持诸佛神力、菩萨威光般若波罗蜜力,敕宅前宅后宅左宅右宅中守神、神子、神母、伏龙腾蛇、六甲禁忌、十二时神、飞尸邪忤、魍魉鬼神,因托形声寄名附著,自今已后不得妄娆我弟子等。神子、神母、宅中诸神、邪魅蛊道、魍魉弊魔各安所在,不得妄相侵陵,为作衰恼,令某甲等惊动怖畏。当如我教,若不顺我语,令汝等头破作七分如多罗树枝。】
(参考注释:④三归:皈依佛法僧三宝;⑤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身不杀、不盗、不淫;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嗔、不痴。⑥八关斋戒:五戒再加不非时食、不香花曼庄严其身亦不歌舞伎乐、不坐卧高广大床。)
【尔时世尊而说咒曰:
    南无佛陀四野
    南无达摩四野
    南无僧伽四野
    今为弟子某甲承佛威力而说神咒:
    一足众生莫恼我
    二足众生莫恼我
    三足众生莫恼我
    四足众生莫恼我
    我有一切大慈大悲愍念一切众生,汝等恶魔各还所属,不得横忓扰乱我弟子等。
    复说咒曰:
    白黑龙王
    善子龙王
    沤钵罗龙王
    阿耨大龙王
    结界咒文:
    伽婆致  伽婆致  悉波呵 
    东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南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西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北方大神龙王  七里结界  金刚宅
    如是三说。
    东方婆鸠深山娑罗伽叉汝百鬼颈著枷
    南方婆鸠深山娑罗伽叉汝百鬼颈著枷
    西方婆鸠深山娑罗伽叉汝百鬼颈著枷
    北方婆鸠深山娑罗伽叉汝百鬼颈著枷
    如是三说。
    主疾病者、主头痛者、主人舍宅门户者,当敛诸毒,不得扰我诸弟子。若不顺我咒,头破作七分。】
    节录经文如上【】内,若欲详知,请阅全经。

 弥陀名号

二、名体

《佛学大辞典》 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若佛菩萨之名号及真言陀罗尼等,名即于体,体即于名,是谓之名体不离。

 

三、名义

《佛学大辞典》 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体谓之义,依此义则名义者,与所谓名体或名法同。然就其名与义言之,有名即于义者,有不即者,名即于义,如呼火而出热,诸佛之名号及陀罗尼是也,此云真言。名不即于义,如火之名无热之用,世间一切之名字是也,此云假名。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义之与名为合耶为离耶?若合名,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水应来。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此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肇论曰:“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

《佛光大辞典》 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实义,称为义;以名能诠显法体之真实义,故称名义。然名系假立施设,虽能诠义,却非诸法之本体,故名与义二者有相即、不即之二种关系。就相即而言,如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咒语等皆是,此乃诸佛菩萨之名号中,蕴含广大不可思议之愿力及功德,故其名号与其法体之实义不二,名即是义,义即是名,称为名义相即、名义不离、名义不二;与“名体不二”同义。若就不即而言,如说火时,无热之用,即为名义不相即之关系。〔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肇论、往生论注卷下〕

 

四、名义不离

《佛学大辞典》 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为名,以光明为义,为体为法,此名与义,相即不二,故称阿弥陀之名即已摄取光明矣。往生论注下曰:“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梵咒音辞等是也。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中略)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定善我传通记三曰:“光之与名即是名义,名义具足,有不舍益。”

 

五、名体不二

《佛光大辞典》 名,为能诠者,能诠表显明体;体,为所诠者,即事物之本体。盖“名”系诠表事物之一种方便设施,而非事物之本体,故世间一切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即名体各别。然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陀罗尼等,除表显诸佛菩萨之真如体性外,更蕴含诸佛菩萨广大之愿力与功德,故其名号、真言等与本体不二,名即于体,体即于名,称为名体不二。又称为名体相即、名体不离。此与往生论注卷下、安乐集等所举之“名法相即”之说同义。

《真宗大辞典》 (节译)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有相即不二之关系。《安心决定钞》言:“名体不二弘愿之行故,名号即是正觉之全体。正觉之体故,即是十方众生往生之体。往生之体故,我等之愿行无不具足。”此是名体不二之出据。

《往生论注》下卷言:“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实体谓之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以弥陀名号即是法故,信而称念,能破除一切无明,能满足一切志愿。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又,法位《无量寿经义疏》言:“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

以上诸文皆说明名法相即不二之旨。

阿弥陀佛之实体与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两者有如此不离不二之关系。佛之名号本身,非离实体而孤然别存故,此谓之“名体不离”。又,佛之实体与名号,如冰与水之不二,此谓之“名体不二”,以何而言不二?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凡我等人类之名,皆为呼唤实体之假名符号,其名之本身并不具何等能力与作用,故不能成为名体相即不二。然而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相即不二,故名号具备佛体所具之全德全力,因此弥陀名号能与众生大功德、大利益。

佛证悟万象无碍圆融之理,故得名与体有不二关系,虽名体不二,然佛体乃理悟对象,名号为信念对象,故两者分界不可混乱。

详言之,佛体属理悟对象,非是信念对象,亦即佛体是息虑凝心之定慧方得认识接触,非由称念而认识接触。因此,能悟之人可由定慧而领受佛体所有功德,而不能由称念而领受其功德。

有此次第故,圣者可由息虑凝心之定慧而能够直接接触佛体,而领受其广大利益,然而凡夫则完全不可能。故无有定慧之乱想凡夫,只要信受称念而能利益之法──即是圆具佛体所有全德全力之名号。

可谓名号即佛体,佛体即名号;名号是有声之佛体,佛体是无声之名号,两者不二。然不二与唯一,其义不同,于凡夫而言,所归之法在于名号。

 

六、名号不思议

《佛学大辞典》 弥陀之名号,为恶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谓之名号不思议。

《佛光大辞典》 名号,指诸佛菩萨之称号。此处则指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其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称名号不思议。盖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而蒙受称念名号之功德者,即得往生净土。又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梵 amita^yus)、无量光(梵 amita^bha)之意,故南无阿弥陀佛亦译作归命无量寿如来(七字名号)、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九字名号)、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十字名号)等称。

 

七、名号实相法(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实相之法,出自圣冏上人《释净土二藏义》二九所说。

即《观经》下品下生“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之文,圣冏上人如是释言:“问:文云‘诸法实相,除灭罪法’,何不说念佛功德?答:名号是名,佛体是体,实相是义,灭罪是用,且说总义,不违总名。名体义用,不即不离。或于秽土说相之名号,或于净土说即之实相,如是为显即相之真宗。佛能成就至极无生清净之名号,见生之浊水,立地即成无生之清水。名号实相,芦花明月,见生无生,不脱壳龙。”

此分二义而解释:一义者,名号与实相之关系,不过是本体与作用之异。二义者,相之名号与即之实相之关系,犹如芦花与明月,都是同一白色,就此以说明见生与无生不即不离之理由。

 

八、名号为体(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净土三经及《往生论》之本体。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良忠上人《往生论注记》言:“今经所诠,专在名号故也。所言体者,即是彼佛修生显得三身万德、总别功德,皆是佛体,则以此体,摄在名号。今经宗致,不出此意,故以佛名,以为经体。”

能庄严安乐国之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即是佛体,其所有功德摄在于阿弥陀佛之名号中,此是净土三经所说结归之处。

又、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往生论》之体者,《往生论》言:“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此即寿光无量之名义者,名下之义;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名者,义上之名。因此,称名之人,如彼名义,乘第十八、十二、十三等三愿,易得往生阿弥陀佛之安乐国,是《往生论》之宗体。

 

九、“名”与“体”之关系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佛体,两者有相即不离不二之关系,略作说明。

一,名体相即。“名”者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体”者阿弥陀佛之法体,名所指之实体,“即”者不异。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等同阿弥陀佛之佛体,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名与体,其作用不异,谓之“名体相即”。

二,名体不离。弥陀名号与弥陀佛体,此名之与体,并非各别,可谓“名外无体,体外无名”,两者关系彼此不离,亦即佛之名号本身,非离佛之实体而孤然别存,故名“名体不离”,亦云“名体相即”“名体不二”。

三,名体不二。佛之实体与佛之名号,如水与冰之不二,此谓“名体不二”。以何而言?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往生论注》下卷说明弥陀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之理由而言: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

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以弥陀佛名即是弥陀佛体故,弥陀佛名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信而称念,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足众生一切志愿。

《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普门品》言(意):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免诸灾难,得诸利益。

法然上人依《论注》之意,而提出“万德所归”之“名号观”而言:

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

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

又于〈大原谈义〉言:

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

他力难思巧方便,令一称超过众善。

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

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

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转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岁月难饶,光阴不逮,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们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把握不好当下,未来必是一片虚无。看完我想说,能从你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你是一个活得明白透彻自立自
  • 然后我们还是养生三人组,就是不喝冰的[笑而不语],今日份的聊天很深入很开心,期待下次见!好乌龙,配方是做六个,我的杯子高一些,只能做五个,一边刮蛋糊一遍怀疑人生
  • #罗一舟[超话]# #罗一舟二十有二所念皆如愿# 【罗一舟22岁生日公益联合活动】PART 10316,汇聚公益星愿,伴舟而行相识于微时,相知于2021未来的
  • 日子不是用来将就的,你表现得越卑微,一些幸福的东西就会离你越远。既然人生的幕布已经拉开,就一定要积极的演出;既然脚步已经跨出,风雨坎坷也不能退步;既然我已把希望
  • (不知道格式对不对,不对请提醒一下)#杰麟cp[超话]##杰麟cp[超话]##哈喽你好我要安利杰麟cp# Day 1 保存的第一张【杰麟】图片具体哪一天关注了他
  • 没有什么样的生活,不值得一过;没有什么样的梦想,不值得一搏;尝过酸甜苦辣,可心还是温热!因为你知道,他们会说,值得!
  • 说道印尼的湖泊,就不得不提巴厘岛的坦布林甘湖(Lake Tamblingan)能感到渗入灵魂的宁静,仿佛在诉说着只有你能听到的“秋日”私语。坦布林甘湖位于巴厘岛
  •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传统文化大讲堂[超话]##枝脚##圣之道预测# 枝脚龙脉主体两侧之短小山峦,犹如枝上之叶,又称挠棹。
  • [话筒]【7.27周四预告☆上午10点00】《韩国AHC玻尿酸身体香水磨砂膏》天气一热,洗澡的频率就越来越高,各种沐浴洗护用品一定没少囤哈~ 这是一款可以代替
  • 我对罗演商战剧的角色都不太感冒,唯独喜欢这个傻憨憨李奇,第一届TVB视帝也是被这个角色拿下。#姚政[超话]##姚政1101生日快乐# Day2打卡初印象就是刺猬
  • “融合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等不停在地屏上跳跃,展现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产业图谱,囊括了从顶层设计到智慧中枢到智慧应用等一批知名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区域,
  •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分公司“秋子服务”品牌带头人、收费员方秋子的故事。谈天气降温对比赛影响——天气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难的问题,
  • 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搅和,痛苦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搅和,痛苦就会充满我们的生活。
  • 睡不着打游戏上王者了嘿嘿嘿这牛马游戏里面的人太有意思了!一下子把我逗乐了,今天早上的气一下子就消了[抱一抱]所以啊,偶尔觉得日子也是挺好的,希望我们都健健康康快
  • [允悲]#yg宝石盒[超话]# 真的我觉得你喜欢a组没什么 ,但是不要吹的太过了好吧,什么主制作人是李崔,什么金是颜担,瓜不好看还实力差,真的你个人看法可以有,
  • 如果知道自己饮酒后属于病理性醉酒而执意驾驶机动车,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病理性醉酒生理特点,喝酒后让自己陷于病理性醉酒状态又驾车行驶,根据“主客观一
  • 2016年6月18日,中房中融资本2016精英游于盱眙铁山寺正式启动,来全国各分公司的数名中融精英从相聚铁山寺,带着傲人的战绩和未竟的使命,共同“携手天涯,超越
  • 毕竟手术出来的东西又不是天生的,要求这那的,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大笑R]全切双眼皮 上海九院双眼皮 双眼皮恢复 内眼角喉咙开始有点痛的时候我就去药店买了药
  • 还是以前萌萌的好,什么都不懂,除了吃跟笑那就是学校了,碰见帅哥呐喊,看见暗恋的对象会脸红,哈哈哈,好不容易碰上个表白的还被发现,打个电话就像是犯罪,所以手未牵,
  • 6利用别人好心,开玩笑是不是有病[可爱](收尾是我俩发现被骗后秒回遇境[融化])女明星48岁还做少女的姿态会被人追捧,普通人48岁若是也做少女的姿态会被人说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