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源流
1、宋代理学为什么会起源
(1)、收拾人心
拨乱反正的需要。
唐末五代十国武人专政,风气败坏,道德沦亡,毫无廉耻,宋代读书人为扭转这不良风气,挽救人心社会,从教化入手而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存在基础。

(2)、与佛教争夺人心
抗击西方意识形态。
隋唐以来,佛教迅速发展,其精密思辨特点,对中国儒家这种缺乏逻辑思辩能力的格言式学说产生了致命的冲击,几乎瓦解了儒家学说。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为最大。
儒家思想一向以现实社会的伦理纲常为主,但是大多是结论,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无法解释疑惑,无法让人信服。
儒家学说是实用主义的,强调学以致用,其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技术,离不开功名利禄,没法进入形而上学境界,无法超越自己,例如儒家从不讨论:人是什么,我是谁,为什么活着,人可以知道的知识边界是什么这类古希腊时代热门的问题。

但是人类与动物不同,必然会问精神上的问题。由于我们精神是可以超越有限和无常的,但是精神的载体不论是生物身体或宇宙(六合八荒为宇。古往今来 为宙)都是有限和无常的,都有起点和边界。这就导致一个人生基本苦恼,也是一个人的基本问题:在物质领域不存在无限永恒,而人的精神却在追求超越这种有限 和无常。这样超越的的结果必然是从自我进入忘我,从理性进入信仰,从清醒进入混沌,超越的必然结果是无长短大小,先后轻重这些基于时空尺度的比较概念(超 越的标志就是消灭了时空概念,所谓坐忘的特征就是不知何地,不知何时),这种纯粹的精神永恒和无限境界按照很多超越者的描述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彼岸, 不过这个彼岸只有精神才能达到,载体是去不了的。这个境界给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打开了以上大门,远远超越了儒家政治技术学说的境界,导致儒家学说节节败退。

所以就算是唐代儒学得到政府大力倡导,但是由于儒学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粗糙,实际影响却远不及佛学,甚至日益衰微,气息奄奄,士大夫阶层均以修行超越标榜。

宋初学者为建立儒学能够对抗佛教的逻辑体系和形而上学体系,不得不吸收道教和佛教中关于宇宙本体的概念(因为自己没有,儒家学说本质是如何做官的官场学说),作为建构自己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这就是理学。

(3)、儒学需要改革
传统意识形态需要修补。

儒学自两汉以至隋,已由孔、孟、荀的儒学变为经学,已经僵化到奄奄一息,必须创新求生。

经学从西汉、东汉到唐代,已由注重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一变而为专重训诂考据的古文经学,由笺注经传的“注”再变而为“注”作“注”的疏,致力于文 字训诂名物考据、章句分析,与孔、孟、荀“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笺注日趋繁琐,而唐人作“疏”,例不破“注”,即“注”有错误亦 不会指出,反而代为解释维护,这种琐屑的讲疏,有违孔、孟遗意,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已经走投无路。

其实韩愈、李翱的作《原道》、《复性书》时,就已经提出要创新,
他们鄙弃汉儒琐碎的训诂、章句之学,要专究于修己、治平之道,而着力于做人的工夫。

(4)、宋朝中央政府需要
君主大力提倡。是巩固权力的需要。
宋初各帝鉴于唐末五代以来伦理道德崩溃,臣民的廉耻之心尽丧,社会风气因此而败坏不堪,使一般的士人只求荣利,不重气节。如五代的冯道历事四姓十君而不以为耻,反而自称为“长乐老”洋洋自得。

更由于宋朝得位不正,担心武人效仿陈桥驿故事,所以坚定执行重文弃武国策,认为让国人多读书,就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从宋太祖立国开始,便执行文做官而分利的政策,极力提倡文教,奖励儒学,力崇实践,专事于修养的工夫。

于是社会风气为之转移,进而成为宋儒致力于身心修养的理学。

国家政策的支持,导致宋代书院极盛,例如白鹿、岳麓、应天、嵩阳四大书院。书院多聘请名儒主讲,他们大多排斥功利,崇尚道义,教学宗旨在于发扬孔门义理之学及修己立人之道,开启了理学身体力行的风气。
这样也就彻底解除社会精英可能对宋家皇位的威胁。当然后遗症是让整个民族变成小白兔,精神被阉割,人人是太监,整个国家精神上不堪一击。

2、周敦颐
理学的开山鼻祖是周敦颐,周敦颐传程颢、程颐,二程再传朱熹,而奠定理学的基础。

周敦颐主要成就是《太极图说》和《通书》。
《太极图说》以图形说明宇宙发生的原理和次序,《通书》则重在阐述“诚”的意义。

周敦颐学说渊源于道家的太极、阴阳五行之说,参以佛家的心性,而以儒家仁义之道为宗。他核心名句是以“无欲故静”作为修养方法(实际是来自佛家“清静寂灭”之说,又与道家的“恬静无欲”有相近地方)。
周敦颐认为宇宙的起源乃由“无极而太极”,“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极而后静,静极而后动,循环不息而生金、木、水、火、土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在人生方面,周敦颐认为阴阳五行配合得最恰当的就是人,所以万物中以人最灵秀,具有太极之理、五行之性,受太极“纯粹至善”的“理”,故人之性本来是善。
宇宙既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则人亦有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五常。

其见诸实施,则不外乎仁义二者(所以配合阴阳)。
仁义之性,皆是善的,但用得不当,却可变为恶,所以人要不离乎中正以立“人极”(做人的标准),欲立“人极”,必须无欲、主静,无欲便会心灵虚 静,于事物的是非利害的考虑上便能居于中道,明理通达,而在行动上便自然的正直无私,能做到这样的话,便能达到至诚的境界,也是一个圣人的境界,同时也是 一个太极的境界,达至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周敦颐的学说已将宇宙论与修身为人之道揉合一起,建立起理学基础。
3、程颢和程颐
程颢、程颐的学问就是在《通书》基础上发展的。
但是二程不喜欢探讨宇宙问题,而主张直接从人生实际经验来建立人生的道理,因此教人从实际生活与内心体验上来寻求修养的方法。

程颢认为天下一切真理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不会流于空谈,他认为“天理”在于“仁”,人如能具有仁德,便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学者必须先“识 仁”,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义、礼、智、信皆仁也”。他认为“仁”在人之本性中,不须外求,只要“明心”,便能“见性”,便能“求仁”“得仁”,我们明 白这道理后,便须紧记不忘,更要身体力行,一切行事,皆本此心去做,即所谓以“诚敬存之”,所以“诚”与“敬”便是明道、修身、养性的法门。

程颢侧重“心”的修养,认为“舍心之外天下无理”,要人“自其心体验天理”。
总之,程颢认为学者须先识仁,然后以诚敬存养。他重内心体证,认为人必须透过内心反省以掌握做人、修养的道理。名言是“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程颐论“心性”与程颢相同,但论“诚、敬”方面的修养则不一致。程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在“涵养”和“进学”两方面,并认为“涵养须用 敬,进学在致知”、“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一方面修己的意志,使之专一集中,不为外物所动(敬);一方面今日格(“穷”(求)的意思)一物(理), 明日格一物,然后加以归纳,便会豁然贯通,明白万物都是一理。他主张“持敬”与“穷理”并重。
这是朱熹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之学说的来源。

4、朱熹
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他认为“格物”、“致知”可帮助了解个别事物的理,从而归纳了解宇宙的天理,因此他认为修养方法在“道问学”以致知,“存天理”以去人欲。

朱熹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真理存在,这个真理就是“太极”。至于“真理”要表现而成为具体的形象,则有赖于“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 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由此而解释到人、物的形成:“理”与“气”合而构成人,由于气中有清、浊,因而人性亦有善、有 恶。

因此,朱熹教人从善,要“存天理,去人欲”。
要去人欲,便必须“敬”与“致知”。
所谓“敬”,是要使人的一己之心,常常受到警策监督,一旦有私念私欲的萌芽,便要马上加以克制;“致知”即求取学问的意思,他以为天下之物理精髓皆具于圣贤书中,所以读圣贤典籍便是致知的所在,而古书则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的阶梯。

人若做到“敬”与“致知”,是绝对可以到达至德、至善、至理的境界。

宋代的理学经朱熹提倡而大盛。

5、邵康节(邵雍)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邵雍,着有《先天图》等。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认为宇宙之本是“太极”,亦即是“道”、“心”(换 言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极永恒不变,而天地万物皆有消长、有终始,人如能知天地万物之道,便能参天地、育万物,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简单说就是天人 同构)。

6、陆九渊

另外一个原创者是陆九渊,他认为“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故透过自我内心的反省即可了解天理;他重视持敬,持敬使人能明心见性,因此他强调反省,认为知识的多寡与个人修养无必然关系。而提倡“尊德性”。

陆九渊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主张心即是理,不容有二,认为即物穷理为支离破碎,而教人先发明本心之明,而后博览,以应万物之变。陆九渊名言:“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启发了明代王阳明的心学。

7、张载
还得介绍一下张载。张载是继孙复、范仲淹经世济人的思想再加以性理的参透而成。张载治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

张载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都由于气的聚散、动静,气中又有阴阳二性,沉、降、静之性是阴性,浮、升、动之性是阳性,气有聚散,气聚则物成,气散则物 毁。气的聚散,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物的产生,有一定的秩序,这叫做“理”。“人”亦由气聚所产生,故亦得其性的部分,具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人 与万物俱生于天地之间,天地是人与万物的父母,人就应该努力破除“我”与“非我”的界限,而使个体和天地万物合一。为达这目的,首先要变化“气质之性”, 使它恢复为原来的“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朱熹所说的“理”。

张载在《西铭》一文中阐明人对宇宙所应持的态度:“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我们应视宇宙为父母,应以事父母之道对待宇宙,应视天下之人皆如兄弟,天下万物皆如同类。

所以张载提出了“民胞物与”的主张。

张载核心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8、叶适

叶适是理学务实派(事功派)的代表人物,特点是“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使可行,足以开物成务”(也即可行性优先于必要性)。叶适曾经与朱朱熹陆九渊鼎立而三。

叶适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认为学者重点是学以致用,所以重典章、重经济、重致用,倡改革,主张“义理之学不必深穷”。认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反对传统的“重本抑末”(即只重农业、轻视工商)政策。

叶适的哲学思想是:强调“道”存在于事物本身之中,“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由气构成,五行八卦都是气的变化形态。提出“一物为两”、“一而不 同”的关于事物对立统一的命题,认为事物对立面处于依存、转化之中,强调“止于中庸”。认识上主张“以物用不以己用”,提倡对事物作实际考察来确定义理。 反对朱熹陆九渊等等的性理空谈,认为糅合儒、佛、道三家思想提出“无极”、“太极”等学说的周敦颐纯属谬论。但是叶适显然缺乏思辩能力和逻辑能力,其哲学 思想比较浅薄。

叶适本人虽然强调实践,但是其门人多流于辞章,纯属口水党:“水心之门,有为性命之学者,有为经制之学者,有为文字之学者”。只有少数有“欲以事功见其门庭”。

做一名无我自然之人,融入大自然之中,象一棵小草,象一粒沙,象一滴水,象一朵花,低入大地,高入苍穹,快与猎犳,凶与独虎,柔与玉兔,乖与棉羊,象风、象云、象雨、象电、象山象空气,象阳光,忘我无我,精进修度,一切皆身外,心灵干净,灵魂清静,心怀感恩,存于一呼一吸,生于万物之中,一切皆表象,一切皆过眼云烟,想开了,看淡了,放下了,身心轻松,什么是你,什么是我,你从那里来,我又是谁,都是时间里的过客,在岁月光阴里留下什么印迹,对后来人有什么启示和警示,众苍生都如同小草一样,平凡平淡无奇,静静的来,悄悄的去,有与无对这个时空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好好活明白在这有限的时光里,让自己心安,让自己情安,让自己家安,无愧无悔健康走到终点!

【净慧长老 | 《证》】

邯郸二祖禅寺 2019-06-11

编者按:本文是净慧长老1994年1月在法国潮州会馆的开示。现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证”是我们信仰佛教、修学佛法的结果和归宿。如果我们信佛、学佛、修行,最后没有结果、没有验证,那么我们学佛就成了只开花,不结果的行为。所以证在佛教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我们修行求证,究竟要证个什么呢?佛经上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我们的心灵好比是一面蒙上了灰尘的镜子,修行就是要把镜面上的灰尘一点一点地抹擦干净。这个抹擦的过程就是修行。

灰尘去掉了,镜子的光明就会逐渐逐渐地显现,这就是验证。在尘土一点一点地被清除、光明逐步显现的过程中,我们是有修有证。如果把所有的尘垢都擦净了,本有的光明全体显现的时候,就无所谓有果证和没有果证,因为这面镜子本来就是光明的。

我们每个人的心地本来也是清净的,只是因为有了无明妄想才迷失,我们把这些无明妄想都扫除干净,我们自己本有的佛性就会显现出来。这就说明我们所得到的果证并不是从外边来的,而是本来清净的。

只有把本自具足的东西发掘出来,才是究竟的,如果从外面得到一个什么东西,那都是不究竟的。所以六祖大师说:“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佛陀在菩提树下苦修多年最后觉悟成佛,也是这样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学佛修行最后证果并不是从外面得到一个什么,而是把自己本有的光明、本有的智慧发掘出来而已。

这么说并不是指外面的因缘不重要,外缘也很重要,它使我们知道自己具有同佛一样的智慧光明,是要靠佛、法、僧三宝的指引,这都是很重要的外缘。

学佛如果没有验证,那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心机。证有现证和当证。所谓现证,我们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所体会。

比如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修行,无明烦恼就会逐步淡化,智慧就会逐渐开发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验证。我们每一天只要按照佛法去修行,我们每时每刻都会有收获,都会有验证。所以证是很现实的,很现成的。

当然,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积累,通过坚毅不拔的修炼,可能会得到开悟的境界,那也是一种现证。我们学佛的人只有牢牢地把握在每时每刻求现证,我们最后的结果才会是圆满的。

什么是当证呢?当证就是在将来修行人应当获得的果证,如临命终时或生西方极乐世界,或生兜率天,或得人、天善果,这都属于不同层次当证的事实。

当然,这仅是我们凡夫在修行过程中所得的结果,这是我们用比较浅显的方法来说明果证。按照佛教的道理来讲,证有好几个层次。

修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就属于人天方面的果证;修四谛、十二因缘法,就能证得四果阿罗汉,这就属于小乘的果证;修四摄六度法门,我们就能够证得菩萨的果位,这就属于大乘的果证;小乘偏重自利,大乘则自利又利他,而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也就是把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圆满了,这就是佛的果证。所以佛教的证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层次的果证中,什么是最究竟圆满的呢?那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成就无上的佛道,也不能离开前面所说的人天的果证、声闻的果证、菩萨的果证。整个修行的过程和证果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提升的过程。

所以佛教讲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最后才可成就佛果。三祇、百劫都是非常漫长的时间概念,因此我们学佛的人要发长远心,不要怕在修行当中遇到的这样那样的困难,而是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学能学,最后是难成能成。

所以我们要天天发愿,天天使我们的心胸无限地放开,来包容一切空间、一切的时间,用大愿力来支持我们向无上的佛道攀登。我们如果有度脱一切众生的大愿力,那我们就有了成佛的希望。

有不少人问,成佛以后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我前几天讲了,佛,梵语是佛陀,译成中文意思是觉者,也就是觉悟了的人。我曾经和一位教外的朋友也这么解释,他说:“我觉悟了,是不是佛啊!”我说,觉悟了,并不是没有一个标准,觉悟不觉悟,大觉悟还是小觉悟,当下可以验证。

我们每一天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间,人我是非,财色名利,种种的烦恼无时无刻不浮现在我们眼前,面对这些,我们是动心还是不动心,是贪爱还是不贪爱,这些都是检验我们有没有修行、有没有觉悟的标准。

我又问他:你觉悟了,你是佛,那么一事当前你是为大众着想,还是为你自己着想?他说一事当前首先考虑自己。我就告诉他:你没有觉悟,还不是佛。所以觉悟二字看来简单,但要在现实生活中来检验,做到觉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我们也不要把觉悟成佛,看得好像高不可攀。佛是凡人修成的,我们只要下最大的决心,发最大的愿力,精进不息地按照佛说的法去做,要觉悟成佛,也不是一件难事。

禅宗认为,只要我们把无明妄想彻底地清除、照破,我们当下就是佛,可惜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昨天讲到希望大家读《金刚经》,《金刚经》上就说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果我们的心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上面,那么我们的无明烦恼就会当下照破,我们就不会被世间的名缰利锁所缠缚,就能够觉悟,能够解放。

当然,这么讲并不是劝说大家放弃事业,放弃追求,我们要以觉悟的心态对待人生,要以奉献的精神对待事业,那我们就是菩萨心,不是凡夫心,就是修菩萨道、行菩萨行,所以佛教讲的道理都是非常辩证的。

佛教要我们对自己应该是刻苦修行,要有一种忘我的精神,对他人对事业应该有一种奉献的精神。

所以佛教一方面要我们看破一些,那是对自己而言,另一方面又要我们勤勤恳恳地去为一切众生服务。这些道理需要我们很好地去体会,不要理解错了;理解错了,佛法就被曲解为一个非常消极的法门。

这几天我们讲了“信解行证”,这是用一种比较浅显通俗的说法给大家作个开示。(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很爱拍照哈哈哈也说在我这没啥忌口说真的 不花钱根本学不会专业知识营养师 私教凭什么给你免费服务大家都是付费服务的然后就是控糖的话皮肤也会白当然长肉原因也是糖
  • 某人から某物をもらい…给某人送出了某物。長くなってしまいましたが、Happinessさんへの膨大な愛を語れるのは今しかないのではと思い、想いを綴らせていただきま
  • 《生命之书》跟《寻梦环游记》一个故事背景,都是那个亡灵节不过比寻梦设定更完全除了被记得的人们会在铭记之地也有被遗忘的人会在遗忘之地消逝,寻梦是讲亲情这个是讲爱情
  • 即使所有的板块没有到底,但是有些板块,比如医药,已经跌了三年了,不管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看,明年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我认为市场并没有到底,至少没有全面到底,至少创
  • 咨询看房 180-2544-2538 晓美2023年9月20日|周三今日幸运星座:水瓶、双子、巨蟹、狮子今日塔罗开运:给一个孤身在家的亲戚打电话聊会儿十二星座关
  • 整部剧最心疼就是九龙浦/拜托他真的好惨啊,他的特异功能真的好辛苦,虽然可以无限自愈,但是他也能感觉到疼啊…一直在挨打最痛苦的是“我的无限自愈保护了无数人,却保护
  • 尽管合同对每日工作时长有明确约定,但张某入职后,经常在下班时间使用微信处理工作事务,有时是简单回复工作问题,有时是召开线上工作会议,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尽管
  • #张极[超话]# #和张极一起秋日出行# #秋日出行计划# 秋光为序 桔意徜徉 --超管中秋国庆特别活动 “月满人间,与国同辉”这是一个没有遗憾的夏
  • 5、人间荒蛮,再见,在哪见。29、大胆一点,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 景区里的物价还是有些贵的 禾木就是一个乡 风景有点像瑞士或者丹麦 有种阿尔卑斯山下的小村庄的感觉 傍晚在村里拍了一些照片 气温也慢慢降下来 幸好这次住的木屋客栈
  • #夜色尚浅[超话]# [老师好]#疯狂为夜色尚浅心动# 突然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会是soulmate 一个是拥抱世界五彩缤纷万物美好的小可爱一个是经年沉淀万籁俱寂
  • 这是古龙的绝顶聪明之处,既避免了描写可能陷于老套枯燥的打斗场面,又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这与其后李寻欢对决上官金虹的情形如出一辙。李寻欢是远立一侧的旁观者
  • 过去的日子里,也许你积攒了很多的委屈和苦闷,总是焦虑着没做完的事;执着于对身边所有的人好;又反复纠结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你要允许别人如他所是,任他所想
  • 卡卡,你现在走到天堂了吗你是一个贪玩、调皮、胆小、粘人的小乖乖 路上有没有害怕呀很内疚在你生命的最后没有多抱抱你,多陪陪你 让你孤零零的躺在那 痛苦的离开!
  • 现在躺在床上心里五味杂成的 从21年开始听豆豆的歌到现在 从以前live那么几个人到现在买不到票 突然发现自己好自私 为什么我会不想豆豆被这么多人喜欢呢 即使我
  • 重要的是还抢到了半价3⃣秋萌妈送的螃蟹,优秀4⃣暖壶焖熟的迁西病号送的正宗迁西板栗,我怎么这么机智・_・5⃣中午的青椒蛋炒饭,可6⃣晚饭严重超量,神碳的麻小+烤
  • 新课:哈士奇味的鸵鸟 一只猫手 鱼小沫古风 常山 周末老师 白鹿儿 tenten 鸭鸭提升班 远一 CR 狗蛋 gua老师线稿 炸萌子 荔枝 k大11期 李富贵
  • 2)GoPro HERO 11,外观跟之前基本一样,1/1.9英寸的新传感器,支持电影级的5.3K/60fps、2.7K/240fps视频,且可以从视频中获取2
  • 今天(昨天)(每一天)都非常非常非常开心真的想象不到我的初三会这么快乐…昨天被美琪和美宝sky投喂了好吃的,而且刚好是在我下午饿的时候今天上午看xcy吃月饼十分
  • 后年 后年一定回阿美当阿康 去哈德森红的site看看说我是你上海的new intern合照的时候我在你旁边你还记得吗 再看看那个65的老头喝杯咖啡他从底特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