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这一波#甲型流感# 比较严重,像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近期发热门诊挂号人数单日超过2500例(珠城院区+儿童院区),另外福建浙江等地也进入流感高发期。

我这两年来关于传染病话题的微博,大多数是与新冠相关,期间也写过不少流感的,因为这两种传染病有高度相似的传染途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微博主页搜索「流感」。这里不说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流感病毒的H和N代表什么、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是什么意思),就说一些对大家比较重要实用的内容(以儿童为主),更加详细的内容可参考「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1.目前南方省份这波夏季流感(2022~2023),相对于前几年的发病率可以说是「显著上升」,但并不能说是「严重异常」,因为流感在南方省份全年都有可能出现。

这波夏季流感的原因有几种猜测,比如有观点认为是儿童去年没有如期接种流感疫苗(我个人不太认可这个原因,因为历年来流感疫苗在中国全人群的接种率都不高),还有观点认为是过去这两年由于各种防疫措施导致流感病例也大幅下降,自然感染的减少导致了人群免疫力下降。

2. 这一波的主要毒株是H3N2,属于甲流(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一种。流感和普通感冒是两类不同的疾病,不是说感冒流行起来就成了流感,两者的病原体存在本质不同。

如何区分孩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简单来说,流感的全身症状重,鼻塞流鼻涕等卡他症状较轻,而普通感冒是反过来。在临床上,一般是这样一步步诊断的:

-流感样症状:流感流行季节(比如现在的广州),出现1.发热(体温≥38℃)2.伴有咳嗽和/或咽痛,即有可能是流感。

-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面症状,又有流行病史且排除了其他疾病,即可认定为临床诊断病例。什么叫流行病学史?比如发病前7天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与其他疑似或确诊流感病例有密接,或者是流感样病例聚集发病者(比如一个班中出现了多例病例)等。

-确诊病例:上面的临床诊断病例,加上病原学阳性诊断结果即可确诊。病原学诊断有几种,最常用的是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类似新冠病毒)。

3. 症状、病程和并发症:

-通常俩说,流感的潜伏期在1~4天(平均2天)之间,也就是孩子和其他流感患者密接后一般2天左右会出现症状。

-主要症状是发热,体温可达39~40 ℃,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如果是婴幼儿的话,症状一般不典型。

-大多数无并发症的患儿症状在3~7天内缓解,但是咳嗽和体力恢复通常需要1~2周。

-并发症方面,和新冠病毒(SARS-CoV-2)不一样的一点是,儿童重症流感出现比例较高,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肺炎是最常见的,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10%~50%的患儿会并发中耳炎,另外还有一些神经系统并发症,不过概率较低。

4. 治疗原则:

重症或者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当尽早(48h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合理使用对症药物。也就是对于所有怀疑感染流感的患儿都建议治疗,而对于有高危因素或住院的要尽早治疗。

目前中国获批于儿童的流感抗病毒药物有3大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
-细胞血凝素抑制剂:阿比多尔;
-M2离子通道抑制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其中后面两大类实际用的很少或者不建议使用,阿比多尔对儿童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充分,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对目前流行株耐药。因此主要使用的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最多的是奥司他韦。另外我微博前几天提到的新药玛巴洛沙韦(Xofluza,抗病毒效力强于奥司他韦、24小时内停止流感病毒释放、全病程只需服用1片),目前只批准于12岁以上人群,尚未用于低龄儿童。

5. 多说一些关于奥司他韦(oseltamivir)。这个药原版的是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来自罗氏,国内有一些仿制药(比如可威)。达菲只有胶囊形式,国产的仿制药有胶囊和颗粒两种形式,根据相关规定仿制药也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也就是效果和副作用与原研药相似。

奥司他韦是目前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它并非一些人认为的「特效药」,它的作用主要是缩短病程,在临床试验中它可以缩短1天左右病程,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有针对1~3岁儿童的双盲对照研究(DOI: 10.1086/656408)表明早期用药效果更佳,如果儿童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降低85%的中耳炎风险;在24小时内服药,可以缩短3.5天病程。

不过,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吃了奥司他韦之后容易呕吐,这也是这个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至于是否有必要预防性用药,首先奥司他韦不仅可以用于治疗,也可以用于预防(服用10天),但是根据目前的专家共识,不建议自行使用,需要是高危人群范围的孩子、未接种过疫苗(或者接种不到2周),并且接触过疑似流感的人群(或近期去过爆发过疫情的场所),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用药。

6. 除了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外,一些基础支持治疗也很重要。

-首先保证喝足够的水,好好休息,大多数患儿可以自愈;

-对于发热和疼痛,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很好的药物。两种药物都是儿童经典的退热药,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对乙酰氨基酚用于≥2月龄儿童,布洛芬用于≥6月龄儿童。详细可看(https://t.cn/A6XUsCRL )。建议提前备好。

7. 最后还有一个很多人问的问题就是——现在要不要赶紧去打疫苗。流感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尤其是针对并发症高发风险的儿童,三价疫苗对6~23月龄的儿童有效率为40%,24~59月龄的有效率为60%。但是流感疫苗从接种到完全发挥效力需要2周以上时间,并且如果之前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的8岁以下儿童,首次接种需要打2针(间隔4周以上)。

所以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是为了预防这波夏季流感,现在再去接种有点来不及了。因此教育孩子做好个人防护会更加重要,勤洗手、戴口罩和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等,这些两年多以来我们做了很多次的简单手段,在预防流感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上仍然很有效。

#微博新知博主#

【#西宁# 电梯维保更换难在哪?】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硬件设施。与此同时,电梯故障、老化产生的维修、更换问题,不时困扰着市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的小区,电梯主体责任单位不清楚,发生问题互相推诿;有的小区“五方通话”始终不起作用,维修不及时;还有小区更换电梯时居民不愿配合,阻碍重重。

电梯故障频出

“电梯频繁卡停、下坠,居民们对出行安全很担心。经过多次维修,这两天6号楼的电梯还是出现了突然卡停现象。”6月11日,西宁市民王先生说。家住南川西路106号海山·中心广场南悦豪庭小区的居民向西海都市报App《记者帮》栏目反映,小区4号楼、6号楼共10部电梯故障频出,令人担心。同时,电梯年检应在1月份,但到6月年检还未通过。

2019年11月,小区4号、6号等多栋楼房陆续办理收房手续。居民表示,入住后,4号楼、6号楼电梯就经常出现问题。今年3月底,记者和居民共同乘坐电梯,31层高的4号楼2单元客梯上升至8楼时,出现明显的上下颠簸。居民们说,以前颠簸得更厉害,而且2月份电梯有过突然下坠现象,被困的有孩子和妇女,旁边的货梯也有卡停不动的问题。同时,故障发生后,由于五方通话杂音大、信号弱,被困人员按压报警键后通话不畅,让被困人员更紧张。经过多次维修,在4月第三次复检中电梯依然不合格,没有取得合格检验报告。

青海海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肖经理表示,前期,开发商没有完全把4号楼、6号楼的电梯移交给物业,电梯出现故障后,物业会通知维保人员来维修。在物业存档的一份2021年电梯检验报告上显示,电梯使用单位为西宁房地产集团龙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电梯出现问题,由电梯使用单位来负责。”6月10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说。《西宁市电梯安全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新安装电梯未移交业主的,项目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受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只能先垫付资金维修,再和开发商要钱。”6月13日,物业公司肖经理表示,对于居民的要求,物业公司将尽快处理,这两天正在对小区的5部轨道安装有问题的电梯着手大修。

五方通话成摆设

“今年开始,电梯轿厢应急键无人应答,打电话也没人接。多次反馈至物业公司,物业公司说上报了维保单位检查维修,但一直未见成效。”今年3月,锦峰滨河苑10号楼的居民向本报反映,小区电梯五方通话不通。

居民们反映,小区电梯多次出现下坠、关人现象,其中一部电梯17层的按键坏了一年多,不仅按不亮,而且也无法在17层停靠,经常要从16楼或18楼出电梯,再走楼梯回家。西侧电梯近一年在运行期间,多次出现坠梯情况,有的人经历过四五次,电梯坠梯后滑行至一层或负二层停止。另外,电梯轿厢显示核载10人,但一般乘坐4人就会显示超载。

6月13日,小区居民表示,经过各方督促,部分问题已经解决,但五方通话还是存在问题。

电梯五方通话是指电梯对讲系统中管理中心主机、电梯轿厢、电梯机房分机、电梯顶部、电梯井道底部五方之间的通话。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作用是当电梯出现困人故障时,被困人员能够简单迅速地使用该装置与外界取得联系。特别是在未带手机或手机没有信号无法使用时尤为重要。

锦峰滨河苑兴宁物业服务中心电梯部人员表示,小区电梯的五方通话确实存在问题,已经联系了维保单位来调试。另外,值班室只有一人值班,可能会出现外出接不到报警的情况。

“五方通话出现故障,物业是第一管理人。人员被困无法通过五方通话联系,也可拨打轿厢内的物业管理人员电话,或者维保单位电话。”青海省特种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电梯使用单位应当确保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使用和值班人员在电梯运行期间在岗值守。发生乘客被困故障时,迅速组织救援,并按规定及时报告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于电梯使用单位有未在电梯的明显位置设置应急救援电话、标明安全责任承诺书,未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使用等违规行为,将由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表示,五方通话不通,居民应找物业解决,也可以拨打12315投诉解决。

“蹭便梯”让人为难

日前,家住西宁市泰和园小区的魏先生给西海都市报App《记者帮》栏目反映,他所住的单元楼电梯到达了使用期限,现已更换新电梯,但有个别住户不交费或没有交齐费用,目前电梯更换费一直没收齐,居民对此有意见。

泰和园小区3号楼和4号楼是高层,因为小区建成时间较早,这两栋高层的电梯已经到了使用年限。据居民魏先生介绍,根据质监部门的要求,3号楼、4号楼的电梯需要更换。

去年10月份,4号楼的电梯停止运行,小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协商,需要业主共同筹集经费更换电梯。在城中区饮马街街道办事处上滨河路社区工作人员的监督下,4号楼业主和物业公司召开了多次协调会议,同时招标了7家电梯生产厂家,最后在大家共同协商下选定了一个电梯厂家,并签订了采购合同和安装合同。

参照3号楼电梯收费方式,经4号楼业主代表商议,更换电梯的费用由业主共同承担,3号楼和4号楼有11层,一梯4户,以8楼为基准价,8楼以上每层加50元,8楼以下每层减50元。这个收费标准也得到了90%以上的业主同意,收齐了大部分费用后,电梯于去年12月安装并投入使用。“但是楼里有两户对这个收费标准有异议,一户没有交钱,一户没有交齐费用,现在电梯费用还差着钱,我们特别着急。”魏先生说起这些连连摇头。

针对个别不交费的住户,业主代表认为他们没有权利使用电梯,就在电梯里安装了磁卡,大家刷卡乘电梯。一名业主对记者说:“这是无奈之举,刷卡乘电梯其实很不方便,比如有亲戚朋友来访,就无法乘坐电梯,但是不交费的住户也在‘蹭卡’乘电梯。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把费用交上,自己的家园还需要业主共同来维护。”

对于此事,上滨河路社区工作人员也多次协调,社区副主任杨静波说,按照相关规定,更换电梯的费用是全部业主平摊,电梯费用也是根据前期大多数业主共同商议而定,而且全程社区都在监督。针对不交费的个别住户,社区也将继续协调,希望能做通两名住户的思想工作,把剩余的电梯费收齐,不要影响全体住户的正常使用。

未交齐众筹款的住户就无法使用新电梯,这对日常出行将造成极大的困扰,用这种方式“倒逼”住户交齐众筹款是否合理合法?如果不管有没有交款都可使用电梯,是否对其他已交款的住户不公平?在采访中,一些业主表示,住在同一栋楼,低头不见抬头见,多多少少要留点情分。不过,有人“蹭”电梯会影响大家“众筹”加装电梯的热情,这样对掏了钱的住户不公平。

青海磐瑞律师事务所陈凤菊律师说,电梯费用住户来平摊的这种方式是合理的,但电梯是公共设施,即便没有交费,也无权让不交费的住户禁止使用电梯,如果要督促住户尽快交齐费用,4号楼的业主可以通过起诉这一法律途径解决此事。(西海全媒体记者 芦舜 燕卓)

#海外生物实验室是美国伸向世界的黑手# 【一层层掀开美国面具!海外生物实验室是美“军事帝国”伸向世界的黑手】#面具下的丑恶美利坚# 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拥有遍布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的700-1000个海外军事基地。从一开始,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就和战争活动密切相关。在相关地区部署军队之前,美国会在当地建设生物实验室以获取医疗情报,从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士兵的非战伤发病率。

除为军事活动“打前站”之外,美国还通过建立海外生物实验室开展卫生外交,并将这些实验室作为防御生物战与生物恐怖主义的前哨。俄罗斯指控美国在其海外实验室进行生物武器研发。无论美国是否承认,其境外军事性质生物实验室的广泛存在,都是美国现实主义政治的延续,是其打造军事帝国的重要支柱。

名为生物实验室,实为军事机构

根据美国科学家联合会2020 年2月的统计,美国国内目前有13个正在运行、扩建或规划中的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以及1495 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根据美国向《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缔约国大会提交的数据,美国在全球30个国家控制了336个生物实验室。不过根据美国国防部下属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和其他国家生物实验室签署的5629份合同,美国在本土之外的49个国家和地区部署有生物实验室。

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是美国国防部管理的最大生物医学研究机构,下设5个海外实验室和基地,包括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美国陆军医学研究肯尼亚中心、位于泰国曼谷的美国武装部队医学科学研究所、位于德国森巴赫的陆军医学研究欧洲中心、位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卢加尔公共卫生研究中心,以及位于韩国的美国陆军医疗物资中心。

其中,设在泰国的武装部队医学科学研究所,是美国国防部控制的海外医学研究实验室中最大的一个,在尼泊尔、菲律宾、 柬埔寨、越南等国拥有不同级别的分支机构,存储大量高危病毒、细菌、寄生虫样本,并在世界各地收集流感、寨卡等病毒的基因序列。

美国海军部署了3个海外医学研究实验室,包括位于柬埔寨金边的海军医学研究第二实验室、位于埃及开罗的美国海军医学研究第三实验室,以及位于秘鲁利马的美国海军医学研究第六实验室。其中,位于埃及开罗的第三实验室主要负责西非、中东和亚洲西南地区军事人员的疾病研究与监控,拥有位于埃及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野外和医院研究场地,并在加纳拥有疟疾实验场地。

美军官方和建制类医学实验室的工作范围通常会辐射邻近区域,并扩展到邻国的较小卫星实验室。美军这些官方实验室及其附属卫星实验室通常是在冷战期间设置的,本身就是军事机构,因此军事意味浓厚,长期从事传染病检测、研究与诊疗工作,军民两用,已经深深嵌入全球传染病监测网络。

从一开始就是危险之路

美国本土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迅速发展,与历届政府的生物技术战略相关,也与21世纪科技变革有关。在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资助下,美国本土生物实验室开展了系列高危病毒重组、病原体功能获得等争议性的生物技术两用研究。

在海外,特别是独联体国家,美国建立了大量的生物实验室。华盛顿这样做的一大原因是为了规避国内风险。在《生物武器法》《生物武器控制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美国本土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开展生物防护研究的研发和行政管理成本一路高企,一旦预算或财政资源、人力资源等跟不上,出现生物管制剂泄漏等安全事件的风险就会极大增加,而这将激起社会舆论讨伐,进而推动相关立法,从而使与病原体相关的生物技术研发陷入新困境。

相较之下,美国在海外建立生物实验室,直接开展或签署保密协议委托他国开展生物技术研发,具有更高的操作自由度和性价比。此外,在海外建设和运营生物实验室,也为美国政府机构、高校、企业、非政府组织等,以“生物医学研发”和“全球卫生合作”为借口参与各类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在海外生物实验室积极开展名目繁多的生物技术研发,从一开始就是一条危险之路。从本质上看,这只不过是华盛顿转移风险的权宜之计。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可能导致这些实验室进行更多的极端生物实验,引发更多的生物安全事件,甚至造成风险外溢。根据美媒的报道,自2003年以来,美国国内外生物实验室发生了数百起卫生安全事故,实验室所在国家和地区还不断发生和实验有关的疫情。

对外卫生援助成为获取地缘政治利益的手段

美国在海外建立生物实验室,从一开始就和战争密切相关。1898年,美国时任陆军医学总监乔治·斯滕伯格分别在古巴和菲律宾建立了美军最早的两个海外实验室,以研究美西战争期间对美军造成重创的伤寒症和黄热病。二战期间,美国军队深受各种传染病的困扰。二战后,美国陆军和海军研究人员日益重视海外医学研究合作,研究疾病对当地人以及美国部署在当地士兵的影响。

美国的对外卫生援助是其实现地缘政治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海外生物实验室是华盛顿开展卫生外交的重要工具之一。美国中央情报局2000 年发表的报告称,传染病有可能加剧大国为控制稀有资源而展开的斗争,从而影响美国国家安全。2002 年,美国国际开发署发表题为《国家利益中的对外援助》的报告,认为对外援助将会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外交政策工具。美国国际开发署还将促进公共卫生的发展作为美国对外援助的6个重点之一,并在之后启动为期10年的新发流行病威胁计划。2014年,美国政府又提出“全球卫生安全议程”概念,力图加强华盛顿主导下的全球卫生安全战略统筹。

美国国际开发署、国立卫生研究院科研项目等资助的海外研究中心,通过促进合作国与受援国之间的科学研究、信息交流、能力建设等,维护与提升华盛顿的地缘政治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例如,美国海军医学研究第二实验室成功研制并推广了治疗霍乱的“海军疗法”,极大地降低了菲律宾、印尼、韩国以及马来西亚等国霍乱患者的死亡率。该实验室通过开展传染病研究和改善疾病监测,加强了美国对其他国家公共卫生领域的援助,维护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根据美国的说法,在海外建立生物实验室的一大目的是“防御”生物战与生物恐怖主义。苏联解体后,在其加盟共和国内,美国以防御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主义为由,实施“减少威胁合作计划”。美国国会2008年通过一项法案,将该计划向中东和亚洲方向拓展。美国2013年又通过新一轮“减少威胁合作计划”,在其中增加了全球卫生安全目标。目前,美国“减少威胁合作计划”与26个国家有合作。

是否研发生物武器?

虽然美国否认在其海外实验室进行生物军事活动,然而近年来,这些生物实验室多次被爆进行非法实验。韩媒就曾报道称,驻韩美军多年来在韩国多地运营涉及严重危险生物制剂和毒素的生化实验室,在韩国首尔、釜山等 4 地都建有研究炭疽杆菌等生化武器的实验室,并且计划进一步扩大实验室范围。面对质疑,驻韩美军承认在韩国大邱地区进行生化武器试验。

美国是否在研发生物武器,本是一个事实性问题,但因为华盛顿设置的重重障碍,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一个谜团。首先,当前国际生物军控体系存在制度性短板,在美国20多年的独家反对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并未建立起来;其次,美国矢口否认俄罗斯的指控,坚称自己没有进行军事生物活动,然而对于在海外实验室到底进行了哪些研究、进展到什么程度,美国将沉默进行到底。

中国古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要知道美国在海外广泛建立生物实验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对其行为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美国海外实验室进行的一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和平目的的需要。比如,此次乌克兰危机就暴露出,美国在乌开展诸多与高等级病原体相关、极复杂的生物实验。从专业角度来看,乌克兰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国家战略需求,特别是国家生物安全需求,还不可能、也不需要达到如此精细的程度。此外,美国和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签署的合同显示,美国对这些实验室拥有绝对控制权,且禁止生物武器研发技术外传。虽然美国否认在乌进行生物军事活动,但在事实面前,美国简单粗暴的否认并没有说服力。

转移斯拉夫族群血清样本,莫非在搞基因武器?

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将大量来自乌克兰各地区、完全属于斯拉夫族群的血清样本转移到国外。3月13日,乌安全局一名前官员表示,美国在乌生物实验室正在研发一种新的基因型生物武器。虽然国际社会目前还没有办法对此进行核实,但美国确实在开展基因武器研究方面拥有两大先天优势。

首先是技术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是生物科技重大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在生物科技研发方面“独领风骚”,并长期以来通过多种举措维持这种主导地位。在可以预见的未来10年,美国的全球生物科技龙头地位依然难以撼动。美国防部正将生物技术现代化作为优先工作事项之一,加快制定国防生物技术发展十年路线图,升级现有技术体系,满足军队新型备战需求。

其次是战略谋划优势。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具有全局性优势。从2014年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正式成立,宣布“生物科技作为一项核心学科,代表了国防科技的未来”,到美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时代的生物防御》报告表示“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合成生物学)这个高速发展的领域,就像在冷战时期对化学和物理学的密切关注一样”;从美国国防部净评估办公室20YY生物战战略研究,到两党生物防御委员会提出生物防御“阿波罗”计划倡议,美国战略安全界抱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国家战略利益意识,倾向于打造带有进攻性趋向的生物威慑体系。

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说,要打消国际社会对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的疑虑,美国应该本着负责任态度,对其生物军事活动作出全面澄清,应该开放这些实验室供国际专家独立调查,并停止独家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对于这些要求,美国置若罔闻。

不过,即便坐实了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进行违法和违约行为,法律的板子恐怕也很难打到美国政府头上,因为从历史上看,美国这些海外行动的决策者、执行者极其善于钻国内以及国际法律空子。他们可能利用法律漏洞,让这些海外实验室“听命于”美国,但其法律身份却和美国政府没有关系。

军工复合体与资本的畸形联姻

美国本土与海外生物实验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军事部门深度参与。笔者推测美国的动机主要有二:一是处心积虑发展生物武器;二是在不开发生物武器的前提下,全方位推进生物科技助战、备战,并在全球抢占生物领域优势。通过对美国本土和海外生物实验室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说,即便美国没有在这些实验室进行生物武器研发,它也正走在一条危险道路上,时刻处于悬崖边缘,并很有可能达不到其预期效果并反遭吞噬。

美国在东欧、中亚、东亚等海外生物实验室的不透明、甚至激进的做法,进一步模糊了进攻性和防御性生物技术研发的边界,加剧了病原体实验室泄漏和大流行疫情暴发的风险,催生了生物武器技术加速扩散新风险,加大了人为主动因素诱发的局部地区激烈对抗、战争风险、全球资本市场风险。

更需要警惕的是,以这些海外生物实验室为平台,美国战争经济“养大”的军工复合体,可能与华尔街资本进行畸形联姻。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已经将大部分工作外包给了Battelle和Metabiota等私营公司,这些公司不需要对国会负责,可以更自由地运作,并绕过法律的约束。

一个让人警惕的例子就是,美国旧金山Metabiota公司已经推出了首个商业化的疫情评估和防范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帮助保险公司制定对自己更有利的流行病保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Metabiota公司已经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出资组建的IQT公司签署战略协议。

2月24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随即美国在乌克兰以及其他国家生物实验室的不透明活动被置于国际舞台之上。对于美国在海外生物实验室的活动,各国疑窦重重、忧心忡忡,而美国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目前各种证据显示,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很可能在“玩火”,而这是一条不归路。历史证明,“基地”组织本质上是被美援喂大的,华盛顿最后养蛊却遭反噬。在生物武器研究方面,美国可能重蹈覆辙。从长远看,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从事高风险活动,由此带来的“后遗症”不仅是这些实验室所在国的灾难,也会殃及各国人民。(环球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让我们送几束鲜花,送来几句好话,甚至送来几百块钱,那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让我们负担巨额医疗费,确实有点……因为,毕竟,陈鼻与我们无亲无故,而且,他又是这么一种状
  • 天道好轮回,做的孽,即使你们胸戴菩萨也难洗净你们肮脏的灵魂。 我人信佛,就是为追求真理,知道世间一切都是假的,故要在假的方面,找寻真的,从假我找到真我。
  • 歌词中虽然有很多心酸的打拼往事,但追逐梦想的坚持却从未动摇,从“我还是能够”到最后“我肯定能够”唱出了多少追梦人怀疑与打破怀疑的过程。歌词中虽然有很多心酸的打拼
  • #李现去有风的地方# lx#李现叮嘱偶遇他的网友电动车别被偷了# 李现 我也想去个有风的地方拥抱你李现 我也想在四月温暖的月下亲吻你李现 我更想在有你的剧
  • 但江湖上充满了他的歌声和传言,最关心的话题便是为何他在最火的年代突然退出歌坛?但江湖上充满了他的歌声和传言,最关心的话题便是为何他在最火的年代突然退出歌坛?
  • 这位网友晚上关注我,第二天早上买车第三天,也就是今天直接发物流了他自己开的是一台16年斯柯达明锐当时买的新车,现在卖了换这个雪铁龙C5我再三强调得考虑清楚,跟家
  • 京东之前分管企业社会责任(做各种公益的事)的负责人胡老师也是好朋友,也在2020年初帮了很多忙,一起支援了武汉。希望互联网圈的朋友们,如果所在的公司能够做这样的
  • 好像并没有发生一件多大的事,但我就是觉得突然被压垮了,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边往核酸点走一点努力的憋住眼泪,我给海峰说我不打了,我不抢了,反正我也抢不到,我就
  • 霍凡心甘情愿做张丰毅背后的女人,张丰毅更是将霍凡宠成了小公主,现在已经28年了。张丰毅对于这个小12岁女粉丝没有太多的想法,可霍凡却是奔着与他结婚去。
  • 每次不为任何目的,不带任何目标的读书,读散文,读故事,读历史,都会让我感到内心的宁静与充实。平淡而又充实忙碌的生活,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力和
  • 答:妄心对境有知而知,于顺违逆,起贪嗔心,又于中容境起痴心也。【马世民】1940年生,1966年到香港工作.·口直心快,既不贪功 也不推卸责任. ·经历无数收购
  • 夜晚的江边,风是软的,暖春的风,难怪要叫春江饭店,名字太贴切。老板却满满沽一矿泉水瓶,说是酒么,随便喝,没关系!
  • [带着微博去旅行]#小Q逛吃#[带着微博去旅行][兔子]悦舍食单·共飨集扇骨里1号苏尚小生活内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四季变化 唯一不变的是与你尝遍
  • 一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一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08、认识时间。[拜拜]$宁德时代SZ300750$#今日看盘##财经# #投资#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
  • #端敬[超话]#来了铁汁们, 月之彬彬,齐心若昭(二)   冯若昭想开口安慰齐月宾,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说“节哀”显得自己将那个男人当做了外人,被旁人听了去又
  • #十六逐风踏云梦,与颖奔赴星海中# 我们家有很多口人,赵丽颖、小丽、丽丽,Zanilia,颖宝。 大家都很期待野蛮生长和幸福到万家[抱一抱] ​​​#赵丽颖幸福
  • 对方称,小胡购买的手机已被海关扣留,需要缴纳一笔海关费才行,于是小胡按照相同的步骤在公众号里购买了1088元的“礼品卡”。于是,小胡按照对方的提示,通过搜索到某
  • 我猜到她可能又要吃饭搞来搞去了,加上第一天没奶酪棒,不知道她对我买的卡氏酸奶有啥想法,她之前我就把酸奶放在旁边,观察她的反应。她本来还停在那没动,一看到酸奶来了
  • 记1⃣️期末简简单单的数控铣编程考试(☯️和⭐️)2⃣️经历过,是要付出代价噶,恰好一个月前坐人地车祸,撞到个脚,本来有旧伤,搞到宜家有时候行路一拐拐[允悲]3
  • 那也许当她吃了一些这些精细的食物之后,发现不好吃,也就没兴趣了,当她发现实际上你们对妹妹的宠爱和照顾并没有威胁她本身应有的爱的时候,她也就不闹腾了。我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