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
佃户张天锡,尝于野田见髑髅,戏溺其口中,髑髅忽跃起 作声曰:“人鬼异路,奈何欺我!且我一妇人,汝男子,乃无礼辱我, 是尤不可。”渐跃渐高,直触其面,天锡惶骇奔归,鬼乃随至其家。夜辄在墙头檐际责詈不已,天锡遂大发寒热,昏瞀不知人。阖家拜祷,怒似少解。
或叩其生前姓氏里居,鬼具自道,众叩首曰:“然则当是高祖母,何为祸于子孙?”鬼似凄咽曰:“此故我家耶,几时迁此?汝辈皆我何人?”众陈始末,鬼不胜太息,曰:“我本无意来此,众鬼欲借此求食,怂恿我来耳。渠有数辈在病者旁,数辈在门外,可具浆水一瓢, 待我善遣之。大凡鬼恒苦饥,若无故作灾,又恐神责,故遇事辄生衅,求祭赛。尔等后见此等,宜谨避,勿中其机械。”众如所教,鬼曰:“已散去矣,我口中秽气不可忍,可至原处寻吾骨,洗而埋之。”遂呜咽数声而寂。
#文化##艺术#【图:明 商喜《关羽擒将图》】

《忏悔的意义与功能》

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忏悔」一词,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文并没有「忏悔」这两个字的连用。而在印度,忏悔是做为一个修行人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不论自己这一生之中是否犯了过失,都应该忏悔。对佛教徒来讲,忏悔可分有几种程度的不同。

最基本的程度,就是自己犯过失,而其它的人不知道,并没有从其它的人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也就是说,没有妨碍人,没有让人家受伤害,可是对于自己的修行,是有过错,或者是一种过失,那就要忏悔。这种忏悔,是对自己个人,就是「责心忏」,责备自己。所谓责备,并不是骂自己,不是悔恨自己,而是检讨自己。检讨自己不应该犯的错误,而已经犯了错,那怎么办呢?从此以后发愿不再犯错。这是忏悔的第一种。

第二种是「对人忏悔」。对谁忏悔?对自己所伤害的人,或者是自己觉得让他人痛苦,或者自己知道对他人造成伤害,可是对方没有发现。这时候要自己请罪。不管对方知不知道我们伤害了他,还是要忏悔。我们发现自己对人不起,就要跟他忏悔。忏悔的意思是说,自己做错的事,要负担起责任来。对人如此,甚至对动物,也是相同的。我们伤害了动物,动物是不会讲话的,但是我们知道让动物困扰了,一样的要忏悔。

比如说,我们跟人在一起互动讲话,无意之中,你说了一句让人家伤心的话,也许你根本没有想到你伤害了人,可是你发现这句话是不应该讲的,这时候要马上对他讲:「我忏悔,对不起!」从此以后,希望我对你不要再有这种行为,甚至于对所有的人,也不会再有这样的行为了。这是第二种忏悔。

第三种,就是犯了众怒,或者是让一组人、一个团体受到伤害、受到损失,不论是在精神或者物质方面,让一个小团体或是大团体受到伤害了,就要当面忏悔,叫做「当众忏悔」。

众,有小众,有大众,如果局部的人、几个人被你伤害,或者因为受你的影响而损失了,那就对局部的人忏悔。如果整个团体,因为你做的事,而使得名誉上受损失,或者是财务上受损失,那就要向大众全体忏悔。

举例来说,我们每半个月举行的诵戒会,就是当着大众忏悔。这是比丘(尼)、沙弥(尼)的受持,其实已经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也应该是这样。如果没有受菩萨戒,也不是出家人,那怎么办呢?就是有聚会的时候,向大众公开忏悔,或者写悔过书,让大家知道。
在我们团体里边,不论是出家人或者是一个修行的人,要经常忏悔,才能保持三业的清净。就好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在吃饭以前,要把碗筷洗干净,吃完饭以后,也要把碗筷洗干净,这样下次再用的时候,碗筷都是干净的。如果下一次使用的时候,发现碗筷上已经有了灰尘,还是要先洗净。

已经犯的错,要忏悔;如果自己没有犯错,或者不知道自己犯了错,可是为了要修行──修定、修慧,或者发愿受戒,这个时候也要忏悔。就好像是我们吃饭以前,要把餐具洗干净,忏悔则是恢复我们三业的清净。但是,忏悔以后,是不是我们的业就已经了了?我告诉大家,没有「了」。忏悔是说,我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所以要负起责任,来弥补错误。

现在讲「忏仪」。忏仪,是大乘佛教才有的,在原始、小乘的佛教,并没有这种集体的大众修行。而大众一起修行的时候,必须要整齐、要划一,因此有了仪轨的产生。如果没有仪轨,大家在一起修行,会互相的干扰,可能你修你的,他念他的,你拜你的,他拜他的,在时间上、动作上以及声音上,都会互相的干扰,那就不是共修了。因此,祖师大德非常慈悲,编写了种种的忏仪。比如,汇整〈大悲咒〉(〈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和《法华经‧普门品》,而编成一部「大悲忏」。修净土法门,就以净土三经而成「净土忏」。这两种忏,我们法鼓山、农禅寺都用的。

而「梁皇忏」,是所有忏仪之中最大的一部。除了「梁皇忏」之外,还有「水忏」、「药师忏」、「地藏忏」,还有「观音忏」(即「大悲忏」),最早还有「法华忏」,专门拜的《法华经》。但是论团体的大修行,拜「梁皇忏」是最殊胜的,也是人数最多的。「梁皇忏」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是结合着所有大乘经典的佛号,以及大乘经典的佛法、法义,汇编而成。而这种修行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集体的修行,我刚才讲,就是彼此互相的影响,我们的心是共同一致的,我们的唱诵是一致的,我们的仪轨动作是一致的。这时候,修行比较不会懈怠,也不容易散乱。如果单独一个人拜「梁皇忏」,很可能拜一拜就休息,拜一拜打打妄想,没有办法集中心来规律的拜完。而团体一起拜的时候,由法师带着唱诵,气氛非常的凝聚,我们的心也比较容易一致,发起虔诚心来。

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二千多人参加,这上千人的心,不可能同时都在打妄想,总有几个人,心非常安定、非常专注。只要几个人心是专注、虔诚的,我们的气氛就跟着凝聚一起。如果人少,气氛可能没有那么凝聚。所以,人愈多,修行的效果愈好。

我们有七天的修行,叫做「七永日」,就是七天之中,不间断的、不休息的在用功。所谓「永日」,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要先调心,很虔诚的准备来拜忏;而拜忏回家以后,还是保持着拜忏时候的心情。这样一天下来,都是在修行的信心之中,叫做「一永日」,七天则是「七永日」。这七天,诸位虽然没有住在寺院里,最好能够持「八关斋戒」,以清净的身心来修行七天。

我们拜忏的时候,念的是佛号,念的是佛经的经句,可是没有拜忏的时候做什么呢?念「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拜忏的时候,你在闲言杂语,那就不能叫「一永日」、「七永日」。在家居士能够七天都来,那是最好的,如果无法每天来,至少要有一个永日。你来一天,就有一天的清净、精进;来七天,就有七天的精进、清净。这有什么好处呢?我刚才讲,忏悔以后,能不能消业、除障呢?当然能够。如果不能够消业、除障,我想大家都不会来了。可是,消业、除障的意思是什么?

业,主要是缘于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打结了,就是障碍、业障。如果你忏悔之后,心里不再打结,这就不是障碍。当我们的心没有障碍,遇到种种外在的障碍,也会减轻,也会减少。这什么原因?有两个原因。第一种原因,因为从过去世到今生犯的错误,我们已经承认犯了错误,也愿意承担责任,往下就是如何来弥补、补救我们所犯的错误。

怎么补救法?第一,发愿回向给那些灵界的怨亲债主。我们拜忏的时候,诸位有没有写牌位啊?这就是在发愿回向给他们,但是能有多大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回向是说,你在修行,你在成就道场,你在成就弘法利生的大事业,这就是为他们做好事。因为你做了功德,回向给怨亲债主、灵界的众生,所以他们到这里来听我们拜忏,跟着我们拜忏,放焰口的时候,他们也来听焰口。

我们拜忏,都是用的佛法、用的佛号,焰口是用的种种的真言,都可以让他们直接得到利益。就好像是说,我们请他们来听闻佛法;就好像是说,我们为他们请客,不是用嘴巴来吃,而是用心来接触佛法的利益。他们听了佛法以后,也能够心开意解。这样一来,也就不会冤冤相报,或者来找你。

另外,我们拜忏的时候,除了超度怨亲债主,对其他的孤魂,也请他们来的,为他们做大布施。这就是弥补了往昔所造的种种诸恶业,使他们受到伤害,如今我们做佛事,来弥补过失。这样子,是不是我们的罪业全都消了呢?没有,只能够说,他们暂时不会来逼我们的债。小的债务,他们不计较,如果重的债务,还是有的。因此,我们要经常的忏悔,经常的修行。

还有,佛经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罪的本质是空,而罪是怎么来的?是我们的心造成的。如果我们的心──自私自利、贪瞋痴慢、自我中心的心,全都消灭了,就是烦恼心没有了,便能够生起智慧心、菩提心,证得菩提果。证得菩提果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修行就是要证菩提果。如果我们的烦恼心断了,而证得菩提果,这时候才真正的没有罪了。

如果你尚未得解脱,但是你的心时常能够与空性相应,那么怨亲债主也找不到你的。如果你常常修空观,实际上就是禅修,而修行到没有自我中心的时候,什么业障也找不着你,那是不是逃避了债务呢?不是,不是逃避了债务!这时候,你要发起大悲心来。

菩提心,是智慧心,也是大慈悲心。「梁皇忏」又叫做「慈悲道场」,是发大慈悲心,愿自己利益一切众生,那就是行菩萨道。当你发大慈悲心,利益一切众生,你随时随地都是在做大布施。因为你随时随地在做大布施、做大好事,怨亲债主只要靠近你,就会有好处。本来是怨亲债主,结果变成你的护法、你的助缘。这样子,我们的业就消了。

因此,忏悔有多种层次的功能,可小可大。如果说来拜忏,就能够消罪业,那是不懂佛法。如何才能够消业除罪?就是常常要发起慈悲心,多一点慈悲心,少一点自私心,你的心就能与空性相应。所谓心,多半是指的自私自利的烦恼心,自私自利的心愈重,你的业障便愈重;自私自利的心愈轻,你的业障就愈轻。这是对我们自己来讲,那对于我们的亲友,也就是先亡眷属,以及在生的亲戚朋友,我们拜忏对他们有没有用?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是替他们做布施,替他们做功德,为他们来积福。他们自己没有来,但是你们替他做了,还是有用。可是最好还是自己来修行。诸位知道,自己修行和代替修行的功德是多少?六分比一分,六分功德属于修行人自身,一分功德可以回向,但还是有用的。

因此,我们人在世的时候,自己修行是最好的。如果在世的时候,没有机会修行,不知道修行,那么过世之后,我们还是要替他修行,还是要替他做布施。如果在世的时候,已经知道布施,已经开始修行,则功德全属于他。

我今天讲的开示,诸位听懂了吗?忏悔,是不是一定要来参加共修才忏悔,平常要不要忏悔?人家不知道你做错了事,但是你自己犯了错,要不要忏悔?自己对人不起,人家也知道,怎么办?如果对许多的人做错了事,怎么办?要当众忏悔。可是很多人很愚痴,做错了事,不但不认错,反而编出很多的理由来,说错不在我。而这种人,更是罪加一等。所以,身为一个佛教徒,做了错、犯了过,一定是自己负责,也要对人负责,这是最基本的忏悔。

还有,为什么要共修忏悔?一个人不能拜「梁皇忏」吗?一个人可以拜,但是不够好。一个人修行,力量是一根纱,十个人一起修行,就变成一条线。如果是千支纱在一起,就是索缆。共修的力量大。因此我们要办这样的法会,大家一方面来种福田,一方面修福修慧。拜忏,事实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孔子》孝是人生之始 • 也是贯穿人生之道

 

一、

孝是人生之始,#国学知识# 也是贯穿于人生始终之道,为孝者方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说:“人的躯体四肢、须发皮肤,都是父母赐予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起始。人生在世修养自身,遵循道义,扬名于后世,从而彰显父母的名声,这是孝的最终目标。”
我们总是忽略一些人生看似粗浅,但实则深邃的道理,比如说孝顺。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中成长,而且总是以未开心智的粗浅状态去活着,所以我们不太能够在主观意识上具有清醒正确的尽孝之心。
比如对很多人来说,#传统文化# 他们对父母的印象通常是父母给予自己的压力,父母的唠叨让自己心烦,所以有一些人就自然而然的忽略了人生的孝道。
他们所行使的状态也不是在主观层面的忘记孝道,而是有意无意之间忽略孝心对人生产生的作用,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会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可以对父母随意发脾气,成年之后也可以为了陪朋友喝酒聊天,然后将父母丢在一个除夕的夜晚,并且也感受不到这种对父母的轻薄是违背孝道的,更察觉不到这样的问题在生命中存在着多么大的错误。
但是其实从生命实相上来说,孝道首先是我们对父母最起码应该保持的尊敬。

如孔子所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虽说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由的灵魂,但是我们的身体发肤还是借父母之身存在于这世间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能给予我们肉体的角色来说,#国学实录# 我们该给予十足的尊敬和厚爱。哪怕父母是有缺点的,哪怕我们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年龄上的代沟和某些方面的隔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忽略和轻贱他们的理由。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其二也是更深层次的,一个人对父母保持尊敬的时候,他才能把对父母的敬转换为向他人的敬,能敬人者才能敬天,敬天者才能成事,这样的人生才是守礼,在守礼的同时也是奉行了天地之道,并在此基础上成就自身功业。
只有让自己的仁德之心符合天命之规律,从而才能在这世间创造出人生所祈求的状态。
在这一点上,很多人在生活中常犯的一个错误是这样的,就是他们从来不能够清醒地去看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在他们的世界里,他能看到的就是自己所期望的名位以及想要追求的生活重心和状态。
比如说总把父母抛在脑后,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淡忘一旁,然后去追寻一些自己以为的狂欢和关于生活浅薄乐趣,也缺少了最起码的敬畏之心,这样浅薄愚痴的状态,其实也是缺乏德行的一种态度,以这样态度去面对人生,那么他就不太可能会创造一个好的结果。
哪怕这样的人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小小的名利,但是这个小小的名利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而且是非常短暂的,因为所有盛大的东西都需要深厚的德行来支撑,缺乏了这个德行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二、
曾子说过一句话:“孝慈者,百行之先莫过于孝。孝至于天,则风雨顺时;孝至于地,则万物化盛;孝至于人,则众福来臻。”
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慈爱幼小,各种行为中没有比孝敬更重要的了。孝敬的行为达到了上天,就会风调雨顺;孝敬的行为达到了大地,万物就会繁荣兴盛;孝敬的行为达到了人的身上,各种福泽都会到来。”
说孝是一种行为,不如说孝是一种德行的代表,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虔敬之心。
敬畏的是天地,敬畏的是人性,能奉行此种德行的人,必然能体现出孝,所以孝达上天的时候就会风调雨顺,孝达大地,万物会发新,而孝达人自身的时候,自身的福泽都会到来,就是因为能通达真孝状态之后,他自身的德行必然是丰盈通透的。
所以说孝道看似是一个很容易实行且浅显的道理,但其实是我们应该融化在内心,并谨守奉行的人生重要准则。
所以我们在文章开篇的时候就说孝之道是“显其道矣,守其礼仪,扬其德行,成其功业”的人生法则,这不是一种夸张,这是真实阐述孝存在于人生的作用。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一些人在生命中关于孝所呈现的错误理解及状态。
孝顺永远不能是存在于表象的形式,它一定是深藏于内心的德行,因为德行融化于内心,有内心深处的赤诚力量,才能感化天地,所以孝道一定是深藏于内心,不刻意显山露水的一种心念状态。
在此基础上,那些拿孝顺当工具的伪善之人就可以稍加收敛了,因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孝,反而在不孝的基础上加了虚伪的罪过,这不是其心可诛吗?
其次,伪孝不可取,愚孝更不可取。
有人自以为行孝,但是无论父母对错与否,皆是过度顺从与偏向父母,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没有是非公理,这样的孝顺自然也是一种心念的偏颇,人生需要德行去支撑,但是没有智慧的德行反而是一种愚蠢。
所以人生需要有孝心德行,但更要有智慧承载其德行,只有存在这样的德行,才能为人生发挥出更重要的功效,若是糊涂为孝,那么孝之心才有几分重量呢?

所以说带着清静智慧的心去通达天地至理之德行,依此德行去尽孝心,行孝事,人生于此孝道,便是一生安身立命之本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实录

知乎搜索国学实录

收听语音文字视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源新专辑源#我曾在舞台下仰望你游刃洒脱,我曾在黑夜里为你伫立成不灭灯火,我曾把漫长时光分割成无数名为爱你的时刻。等把这一话稿子弄完我要收拾一下久违的开始做饭
  • 百度说不要紧啊[悲伤][泪]我好害怕[泪]敬爱的神她,那个我想要与她共度一辈子的人,虽然不在这里。能不能好好照顾她,安慰她,保护她,直到我们见面的那一天。
  • #怎么挽回前男友男朋友[超话]##突发性耳聋# 治疗第二天:间歇性的情绪泛滥患者和隔壁床的小妹妹比起来我真是个怪脾气姐姐哈哈哈 没有一点为人师表的勇敢和自我接受
  • 。。
  • #杨紫[超话]#刚开始喜欢杨紫只是因为她的演技好,她的每次哭都会带动着我哭到后面喜欢的是她的性格,总能逗别人开心,是大家的开心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一些采访中了
  • 《低语的缪斯女神》出自英国艺术家Helen Amy Murray之手,她以柔软的丝绸为材料,经手工缝制与线形嵌饰呈现出这幅优雅、柔软又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宛若神秘
  • 銆愭浖寰峰嫆灞便€戣憲鍚嶇殑缂呯敻姣嶄翰娌?浼婃礇鐡﹀簳姹熶粠澶╄竟瀹涚劧鑰屾潵锛屽集寮洸鏇茬粫杩囨浖寰峰嫆灞憋紝鍚戣偉娌冪殑骞冲師娴佸幓锛屼粠灞辫剼涓嬫部鐫
  • 对,所以我是怎么说,在专业上我自己其实很自信,我非常认可我自己,在专业领域上~就是这么通透、自信的ET国王,值得我们永久追随~】爱奇艺泡泡圈-华晨宇 @爱奇艺泡
  • [怒]今天或许并不好,但傍晚雨停后的夕阳有种让人释然的力量,神仙广播站又放了我爱的歌。他喜欢炫耀自己的盛世美颜(这是他自认为的幽默感)他很多时候面对记者就是会很
  • #荒牧慶彦[超话]# 08/02/2019 相关推特 from【公式】REAL⇔FAKE【MBS/TBSドラマイズム】(@REALFAKEinfo) \摄影花
  • 二进制转换为BCD码通常使用除法运算求个位、十位、百位等权位上的数,但由于除法取模占用资源太多,且当二进制数位数过多时,使用汇编语言在8位的51单片机中难以实现
  • 。她在澳洲已经见过邵的表弟了。
  • [鲜花][鲜花][鲜花][心][心] [心]父母是我们认识的、最熟悉的菩萨,希望大家每天都能诵念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南(n
  • 我发现竟然两年没更博了,现在为了“现男友”要重新出山了[嘻嘻]始于颜值,终于人品和才华,现哥真的是一个宝藏男孩,爱笑的阳光大男孩,酷起来也是超man的...最
  • ?大概从今年开始就远离朋友圈了因为微信上鱼龙混杂 发个朋友圈还得各种分组可见 屏蔽明明是自己的微信还搞这么复杂 心累所以转战微博 清净除了我的好朋友们 就是些
  • 西安首家韩服免费拍照的参鸡汤专门店✨一共有三套韩服可选择 小仙女们可以去打卡拍照啦~周一到周三还有点任意一款饼类或者沙拉 可享受参鸡汤半价 很划算了 重点是!法
  • #ALan's Life# (7/29-8/4)▪换了新的挂耳☕ ▪ 下暴雨的那天,前一秒还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变成了狂风暴雨▪ 学成归来的卤蛋给我寄了好多包▪
  • 求求凡一个月后不要来成都[泪][泪]虽然我不相信8.31毕竟现在都没官宣但你一直都不可捉摸十一月再来 给你过生日[并不简单]让其他鲵羡慕死我们哈哈哈哈8.31
  • 当你在西港遇到关乎人身财产安全风险时,请记得第一时间联络#西港街访# #西港身边事# 我们的编导会第一时间给予你足够的协助与支持,请务必将事情的大致经过描述一下
  • 而且有些人可能就因为一些事有所链接 当这个链接断了 可能就这辈子也见不到了 所以 心存善良 感恩遇见[心]6月份去了心心念念的青岛 6月份吃了预谋已久的市井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