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百万庄:新中国第一住宅区的前世今生

by 陈瞰

来源于:《中华遗产》杂志2016年第10期

(图1、从空中看,百万庄独特的肌理,在杂乱的城市环境中辨识度非常高。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分列四周,申区和公共设施则位列正中。整个百万庄气象严整,如同一座微缩的城市)

60年前,百万庄从京郊农村摇身一变成为“新中国第一住宅区”,这不仅是由我国著名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的国家第一批大型公务员居住区,也是西方“邻里单位”的住宅理念在中国的先行实践。

1953年3月22日,张开济开会回来了。他胳膊肘下夹着一张大白图,神采飞扬,旁人一看就知道——重要的任务来了。

张开济是当时北京市建筑工程局设计院鼎鼎有名的“大拿”——193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先后执业于上海、成都、重庆、南京等地,新中国成立后来到北京,开始参与建设新政权下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首都。此前,张开济正带队给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四个部设计新的办公场所,人称“四部一会”办公群。这是国内第一个根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和统一建设的方式建造的大规模政府办公楼群。

(图2、张开济先生与“四部一会”大楼)

1950年2月,建筑学家梁思成和陈占祥共同提议,在北京西郊月坛和公主坟之间,设置新的中央行政区,容纳新政府所需的主要行政功能和配套设施。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提案,意欲在北京的西郊再造一座带有中轴仪式感的新城。虽然在当时不具有完全实施的可能性,但却给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思路。

1952年,当时的中央政府决定在西郊三里河地区,建立“四部一会”以及其他一系列部委机关。而张开济接到的新任务,就是给这些政府办公组群修建配套的干部职工住宅区。

(图3、“梁陈方案”示意图)

【邻里单位】

1953年的北京,出了阜成门再往西走,满眼尽是空旷的农田。位于八里庄塔路与五号门路之间的百万庄,只是这稀稀拉拉的村落当中不起眼的一个。正在地里干活的老大爷,刚刚从村干部口中得知,这一片要被国家收购了。他心里盘算的是,家里的房子和那两亩地,政府究竟能给赔多少钱?他万万想不到,“百万庄”这么个普普通通的京郊农村的名字,即将被写入新中国的建筑史。

身为工程总设计师的张开济,当时手中可以参详的资料并不多。解放初期,国内的住宅大多分散各处零星建造,集中成片的只是兵营式的机械排布,未形成有组织、有秩序并能将生活福利建筑妥善安置其中的建筑群体。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虽然堪称居住聚落的典范,但它们只是单层“平房”,而当时需要的则是能容纳楼房及各种配套功能的“住宅区”。

(图4、百万庄住宅区设计总图)

难道真的无例可循?当然不是。解放前,在上海,张开济就听说过的一个新名词——“邻里单位”。这是从国外传入的一种西方居住理念。首倡者中有位叫佩里的美国社会学家,他总结出“邻里单位”的完整体系,即在不被汽车干道穿越的街区单元之内,通过合适的步行距离,组织起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既安全,又方便。

面对北京西郊百万庄这片356.2亩的方正完整的地块,张开济感到,一个绝好的机会来了——他将有机会完整地实践“邻里单位”理论,亲手规划一个现代化居住区的样板。(图5)

【秩序!秩序!】

秩序!秩序!这个词在张开济脑中一直萦绕。国家的秩序,社会的秩序,单位的秩序,居住的秩序,这些抽象的“秩序”概念,都得被妥善地安排到一个善美的形式秩序中来。

在总图规划上,最容易体现秩序的方式,就是划分“格网”,形成区块,继而填充功能。张开济铺开图纸,在东西横向画了三根线,大概四等分;南北画了两根线,大概三等分。这些纵横的线条,是将来社区内的道路。这样就分成了井井有条的十二个区块,一种清晰的空间结构跃然纸上。

(图6、百万庄里的普通干部住宅,以60平米的两居室为主,也有少部分配置了带客厅的三居)

东西靠外侧的八个区,可作为普通干部的住宅,容纳了大部分的居住功能。中间的四个区块,对于方正的格网进行了错动。既丰富了空间形态,也使社区道路不是一通到底,有利于降低车速。

最北侧的区块内,沿街布置了一栋办公楼,形成门面和屏障。办公楼南面则规划为高级干部的居所,被四周拱卫。

再往下一个区块,是整个百万庄的中心。张开济向左右各扩张了一片,分别安置了商业和小学,二者之间则为一大片公共绿地。绿地、小学、商业,都是辐射整个社区的重要公共设施,安置在正中央,从社区内哪一点去都很方便。住区的核心是居民的公共活动,这也符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图7、百万庄住宅区设计模型)

中心区域最南面两个区块,主要作为后续建设的储备用地。以绿化相隔,区块北侧是拟建的人民文化宫,南侧沿街预先考虑了建设高层建筑的可能。

经过设计部的日夜奋战,一张秩序井然的规划图终于出现在了图桌上。张开济别出心裁地给每个区块都起了名字——以地支为名,自左上角开始,逆时针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中间的部长住宅则为申区——方正的区块,对称的布局,严谨的轴线——秩序!秩序!

(图8、百万庄住宅区建成外景)

区划格网完成了,每一项功能也都被妥善安置在了特定区块内。接下来的难题是,采用什么样的建筑形态呢?

有两种类型可选:一种是“行列式”。所有楼栋都一排排平行布置,清一色的南北朝向。好处是日照通风俱佳,坏处是整体形态过于死板。

另一种是“周边式”。建筑沿基地周边围合,形成院落。这样一来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东西朝向的户型,舒适性上会比南北朝向的户型差很多。

不过,周边式布局也有诸多好处。它提高了建筑密度,节约用地;围合院落利于促进居民交往;同时也避免了行列式的单调感。

(图9、申区住宅建成外景)

张开济最终坚定地了采用周边式布局。在百万庄这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样板项目里,他渴望达到一种严谨而富于美感的秩序。他时常翻看案头那本1951年出版的俄文译著《苏联工人住宅区设计》。书中的例图,那种周边式的布局特别具有一种严谨宏大的秩序美感。

于是,在后来报给都市计划委员会审批的图纸上,我们看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八个区的普通干部住宅,清一色为三层坡顶小楼,沿区块周边镶了一圈,又延伸进区块内部再绕一圈。这种“双周边”的模式,对于场地的利用更为充分。

只有被拱卫的高级干部住宅区——申区,采用了二层联排坡顶小楼的形式。这一小规模的行列式,被藏在了小区中间,并不影响整体的规划结构。北侧为入口,南侧为花园,住宅全部呈南北向。意在以这种更高规格的居住形式,与其他区块区别开来,形成级别的差异性。(图10)

【不断生长】

1955至1956年,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先后住了进来。他们是首都的新移民,被从全中国抽调到北京,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组成了新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通了暖气的宽敞明亮的两居室,东北红松木做的大窗户,家具是公家统一配给的。这样的住房条件,在人均居住面积只有不到五平米的时代,足以令无数人羡慕。

(图11、百万庄东西靠外侧的八个区,清一色为三层坡顶小楼,它们大多曾是新中国成立后部委普通干部职工的住宅)

再后来,发生了很多事:唐山大地震后的结构加固,百万庄中里小区的建设,北侧原先的办公小楼,变成了如同一面高墙的核建大厦,周围三个批发市场的建立,带来大量生意人涌入,以及一轮又一轮的拆迁风云……六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改变数不胜数,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百万庄的大结构一直没有变,所有的变化,都被限制在张开济当年规划的区块网格之中,只是换了局部“填充”,而没有伤到整体“骨架”。

(图12、中国重工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被纷纷抽调到北京,成为百万庄住宅区的第一代居民)

百万庄是中国近代住宅规划设计史上,在初始时期做出的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探索和实践,有人称它是“新中国第一住宅区”。所言不虚。作为西方“邻里单位”理论在中国的早期实践,百万庄在一个社区里完整地安置了居民所需的各项功能,如同一个小小的城市。现如今各种时髦小区的噱头越来越多,但是在浮夸的外表下,一个居住区所应固有的内核,反而越来越缺失。

百万庄作为一个宏大的居住实验的活样本,由其衍生的建筑智慧,早已超越了经济与美学方面的思考,触及了更加艰难的课题——我们该如何对待身边这些承载了文化记忆与情感寄托的珍贵遗产?我们该如何重新建构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居住社区的内核?

(图13、原来荒凉的北京西郊,已经逐渐被辐射扩散的城市包了进去,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地段。百万庄周围的建筑,也是一派现代化的气象。唯独百万庄小区,仍像一个城市中的异质物,一片高楼群落中的“洼地”,保留住了一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容貌)

#植生袋# 植生袋是在工厂采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将种子准确均匀的分布并定植在营养膜上,植生袋分五层,最外及最内层为尼龙纤维网,次外层为加厚的无纺布,中层为植物种子、长效复合肥、生物菌肥等混合料,次内层为能在短期内自动分解的无纺棉纤维布。可根据绿化场地的不同而生产各种不同物种不同规格的植生带,同时也可将不同物种均匀的混播,从而可建植出抗病虫害,抗逆性更好,乔、灌、草共生的原生态群落。用植生袋建植防护的边坡,发芽快、出苗齐,形成草坪速度快,同时它还具有保水和避免灌溉及大雨冲积 种子的优点。 
备注:

1、此种技术方法最大的局限是草种在批量生产时即已按既定的配比配制在植生袋内,无法在施工时根据现场边坡土质情况调整植物配比。 
2、目前,国内已经自行研制装配了整套生产设备,自行生产制作,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可以根据现场边坡条件及时调整植生袋的规格以及草种配比。 
植生袋绿化法包括以下四道施工工序:  
1、植生袋准备  
植生袋可以根据现场边坡条件及时调整植生袋的规格以及草种植物配比。 
2、基质装袋 
植生袋装填的绿化基质可按5份黄土、2份河砂、1份泥炭土以及少量复合肥拌和在边坡现场装袋。
3、植生袋回填及锚固 
已做好方格网或拱形窗肋式砼防护的边坡,或坡度在1:0.75以下的低缓边坡回填植生袋时通常可不用再加锚固,但应注意不同规格植生袋的合理配置。
4、养护 
养护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滑落的植生袋的及时补填;二是保证边坡植物的水分供应(施工后两个月及入冬前各施一次肥)。在草和灌木生长成坪、根系将边坡土层固定之后,可不需再进行日常的人工养护。

BIM三维场布
三维场布策划为招投标、项目前期策划及各种会议汇报提供了可视化、虚拟化的体验过程。科学合理的施工场地布置策划方案,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减少二次搬运,提高场地利用率,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减少安全隐患,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安全文明施工,实现施工现场信息高效传递和实时共享,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4中国(天津)演出交易会将于4月15-18日在天津举办,本届交易会首次将网络直播间带进展览现场,以才艺直播和线上直播“带”票两大板块搭起“艺播好舞台”
  • [送花花][送花花]最后,科普课上,志愿者通过手电筒的照射和手的投影展示出各种简单又充满趣味的手影,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并告诉他们关于影子的秘密。[给你小心心]
  • |²⁰²⁴/₀₅.₀₉·ᐝⰔ꒱  ̖́-ꗯ̤̮“学会接纳生命里的每一天,无论好与坏,悲与喜,坦然面对世间的千变万化,让自己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温柔而强大”|²⁰
  • 不是说要你以后发多少照片营业频率有多高,只是希望你摆正一下态度,你真的是个很合格的艺人呐,别人态度不好都是摆烂划水,你是敬职敬责做好该做的部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至于为什么都是强制爱,能接受马自达但高良不行,可能是因为马自达还保留一丝人性,高良真吃人我接受不了啊(¯﹃¯ԅ),只觉得幻痛——再说我喜欢的角色:最喜欢的当然是
  • 果然皇帝死了就全天下都好了,还是得感谢皓月啊没她可不行,还让小6白捡了个皇帝当,花家男丁终于可以回家了,都是大团圆结局啊!游历四方这个结局还是挺好的,就是这泰坦
  • 学费可以少交点你会发现,他并不完美 住在同一个地方是个傻瓜,真正的爱永远不会等待,但多年后闪闪发光的优势已经击中了她的心。 16、我承认我很喜欢你,我也曾经为
  • 这里要强调:视频账号的出镜者,可以不化妆,可以胖,可以不好看,甚至可以有痘痘、雀斑.......背景也未必就得高大上,而是完全可以平民化,普普通通宿舍背景,这些
  • --护士还告知了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整个体验非常安心和专业。做完后会有一些反应,医生告知效果会在3-6个月内完全显现。
  • 过去的沮丧就悄悄放下,自信一点,所有的计划要付出行动,内心要更坚强一点,不要暴躁,保持耐心。过去的沮丧就悄悄放下,自信一点,所有的计划要付出行动,内心要更坚强一
  • #南昌[超话]#在如今这个大小冲突和矛盾不断的时代和社会,每个人都无比渴望和平,但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躁情绪,当压力和焦虑袭来,我们也就很难保持原有
  • 某某高仿浪琴手表浪琴表的有些表的设计上非常之精美的,而且也是高得惊人,浪琴手表这个牌子是二类表,一类表是劳力士这样的,都在10000以上,手表批发高仿的不值钱也
  • 藏在敌人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恐惧,是灭声者的伪装能力,得到了公鹿小队最强狙击手阿尔戈斯的指点,即便使用电子探测设备也难以发现他们。FAV-A100公鹿灭声者公鹿小
  • 同时,园内的游乐设施也能让您尽情享受欢乐时光✨希望你能在去湖南的旅程中收获满满的美景与回忆♥️#春游季##去春天里遛遛自己#结婚证,只能证明你不是单身,不能证明
  • 18.刚见面的时候就一直在夸我本人比照片好看多了,真人真的很帅,阿橘还鼓励我说道:“要自信啊”。#love daily ✨# 在大理 和我的baby[抱一抱]过
  • 在他以后的生涯中,未曾没有机会有一个温暖的家,但他固执地守候着他曾经的爱,让我久久浮动的心归于生活的宁静和美好,毕竟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在给我们印刷着一张张真爱
  • 由于其味苦微寒,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力度比较大,被用在了不少抗癌方,尤其是子宫颈癌、肺癌、鼻咽癌、大肠癌等方中。2.主治大肠癌晚期正气大虚、邪毒炽盛者的汤方:黄
  • 己亥秋夜答暗香如沁 其一 山村十里稻花香,柳枝长浸秋水凉 问卿可喜人间味,明月如钩挂小窗。 暗香如沁原玉: 披衣不见小庭香,过眼秋风指腹凉。 山月或知
  • 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 世不行寻常。所以在宋国受到了伐树的惊吓,在卫国没有存身之处,困穷于宋和周,这不就是恶梦吗?被围困于陈、蔡两国之间,七天不能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