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高质量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仲夏六月,西安高新区生机勃发,一批又一批项目快马加鞭,建设热潮浪头迭起。塔吊高耸、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行走在这片热土上,时刻都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和奋进的力量。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丝路科学城、丝路软件城等高能级产业片区为载体,系统谋划实施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以项目建设“加速度”推动“四个高新”建设提速,为打造秦创原平台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积蓄强劲势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质提速。

抓开工、保竣工、强谋划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生命线
2021年,西安高新区市级重点在建项目74个,总投资2010.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800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27%,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年的62.4%。今年,西安高新区共谋划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4334亿;1至5月,8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正在这里被充分释放。
亮眼数据单的背后,凝结着西安高新区狠抓项目开工、力保项目竣工、加强项目谋划的辛勤汗水。在抓开工促投资方面,2021年全年,西安高新区总投资约2367亿元的149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85个,总投资约888亿元;今年1至5月,西安高新区集中开工了92个项目,总投资1590亿元,再燃高质量发展引擎 。
在促竣工、稳增长方面,西安高新区全力做好项目保障与企业服务,2021年全年竣工投产项目共计46个,总投资1008亿元,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精密制造、金融服务、物流仓储、骨干路网、生态治理等领域,为新产业发展和新动能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强谋划、强基础方面,2022年西安高新区共谋划安排市级重点项目137个,总投资4334亿元。其中在建项目86个,年计划投资752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63个,年计划投资403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4%。
此外, 西安高新区紧抓2022年“四个高新”提速年这一关键机遇期,谋划“四个高新”重点项目537个,总投资12440亿元,包括“实力高新”项目163个、“科创高新”项目19个、“品质高新”项目265个、“幸福高新”项目90个。其中,在建项目440个,年计划投资约1800亿元,较上年增长30%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116个,较去年增长41%,呈现出产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突出特点。
西安高新区牢固树立“以项目论英雄看发展”的理念,以抓开工、保竣工、强谋划为抓手,在全区形成了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一个个优质项目、一批批优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孕育着区域精彩“蝶变”的强劲动力。
搭平台、促转化、强科创
布局重大项目加速秦创原“三区”建设
作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主力军,西安高新区立足“打造秦创原平台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目标定位,开启了轰轰烈烈推进全域建设秦创原的新局面。2022年,西安高新区围绕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以科创项目和科创企业为主要抓手,全面推进182个秦创原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实现秦创原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的目标。
沿西太路南下,在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片区,林立高耸的塔吊、轰鸣作响的工程机械、往来穿梭的运输车辆,正共同奏响着高新区全域建设秦创原的最强音。
首先映入眼帘的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是“前海模式”在内地复制的首个样本和发挥前海“服务内地”作用的重要空间载体,目前该园已建成投用。不远处的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安电子谷核心区)项目如今也已初具规模,这个由40余栋建筑组成的“西安最大产业加速器”沿着翠微路延绵数百米,气势颇为雄伟壮观。

今年4月8日开工建设的秦创原·上市企业园也是西安高新区加快秦创原建设的一大举措。该园将以“总部+研发”为主,建成后聚集35家上市企业,打造秦创原上市企业集聚高地,通过发挥上市及拟上市重点企业辐射带动的龙头效应,逐步形成“基础研究—科研转化—集群培育—服务输出—智能制造”的融合体系。
除了秦创原西安科创基金园、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等平台类项目。在丝路科学城规划的“十个特色产业组团”中,西安高新区还瞄准前沿领域和前瞻技术,借助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的力量,分别布局有以秦创原·先进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秦创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以西电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高能级科技转化平台。
上述平台及科创项目全部建成投用后,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拥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省级创新平台122个、新型研发机构186个,并形成以中科院系、高等院校系、重点企业系为代表的秦创原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从而激发出更为强劲的创新活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重产业、促创新、惠民生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四个高新”建设再提速
盘点西安高新区近年来的重点项目,涉及科技和产业创新、产业链提升、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投资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建链补链强链、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产城融合等方面都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重大产业项目是发展的“定心丸”,也是奋斗的“强心剂”。比亚迪20GWh动力电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西电智慧产业园等百亿元项目相继快速启动,三星二期二阶段项目增资扩产项目、法士特S变速器智能工厂项目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这些大产业项目不仅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也推动着西安高新区“55611”产业体系加速成势,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在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中铁三局科创中心、中铁二局盈创中心、丝路创智谷等一批重磅项目加速推进建设;长安园通讯产业园里,中兴通讯二期、奕斯伟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高研电器设备生产基地、莱特 OLED 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一批建重点项目迅速推进;位于丝路软件城的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和利时西北基地,大华西安研发中心、诺万光电显示控制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等项目提速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动能强的优质项目为科创高新的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丝路软件城和丝路科学城两大重点区域33条市政道路正式通车,进一步推动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永安渠海绵城市生态公园和仪祉湖公园相继建成开园,在提升区域城市品质的同时,也成为市民群众新的打卡地;永安渠商业街、西安大剧院正加速建设,将在不久亮相……
产业类、科创类项目如火如荼推进的同时,西安高新区也高度重视高品质城市建设,不断均衡完善区域基础配套体系,为秦创原建设夯实基础、筑牢根基,让企业群众的工作、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幸福。
传统产业逆袭突围,新动能加快成长,产城融合不断加速……西安高新区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变化来自产业实力的上升、科创活动的释放、群众福祉的改善,更来自项目强有力的支撑。
现今,秦创原建设东风正劲。西安高新区将抢抓机遇,充分释放国家自创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优势,狠抓秦创原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追风赶月、换挡提速,以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四个高新”蓝图变现实,让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更加澎湃。
(高新融媒记者 于秋瑾 杨皓)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睢县后台乡:打好老区牌 走出振兴路】冬月时节,行走在汴商周三市接合部的睢县后台乡,田间“四好”农村路宽阔平坦,两侧梧桐树并列成行;集镇区和各个村庄到处呈现出产业兴旺、美丽和谐的景象;在流经集镇区的蒋河岸边,拆迁、修路等综合治理工程热火朝天,有序进行着……
“后台乡是革命老区,过去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该乡乡长滑坤介绍,自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乡各项社会事业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华诚纺织、新颖食品厂、厚远鞋业等乡域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发展蔬菜大棚320个,辣椒面积2800亩,大蒜面积5300亩,球生菜面积300亩;以“四美乡村”“五美庭院”为标准的人居环境建设整乡推进,全乡常住人口6843户,已完成厕所改造5845户,创建“五美庭院”500余处。截至11月底,人均纯收入达1.3万元。
“如何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乡党委、政府奋斗的目标。”睢县政府副县长、后台乡党委书记王灿说,该乡确立了以“一区一带为引领,五大基地建设为支撑”的发展思路。
在该乡集镇区,处处干净整洁、安全畅通、文明有序。“别看我们集镇区现在有500多家商户、餐馆、修理铺,都没有私搭乱建、出店经营的行为,并实行门前三包。”商户王艳梅说,政府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精力完善基础设施和综合管理,群众也随之提升文明程度和自身素养。
为全面提升生态宜居环境,该乡以打造蒋河生态观光带为引领,依托“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模式,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创建活动,整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我村已在蒋河岸边拆迁民房10间,拆除企业库房1000平方米,转移生产设备5套,修建岸边步道500米,工程后续正在进行。”后台北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坤说,该村是蒋河生态观光带的示范点,项目建成后,将激活蒋河沿线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蒋河岸边的草庙村道路整洁,洁白的墙壁上绘制着不同的美景、孝善、标语等图案,文化广场南侧的坑塘水面清澈,被绿植、凉亭、走廊包围着。
“过去这里是一个废坑塘,野草丛生,垃圾遍地。今年以来,乡政府和村里下大功夫改善村内环境,现在村里路平了、灯亮了、水清了。”住在公园边的村民张军说,“我家的旱厕也改成了三格式厕所,庭院种上了菊花,栽上了果树。”
据草庙村党支部书记王希望介绍,今年该村先后修铺村内道路5000平方米,栽植绿化树4000余棵,改造坑塘2个,建设一个文化广场,打造一个村内公园,安装路灯40余盏,改造三格式厕所130座,水冲式厕所180座,改厕率在90%以上。
乡村要发展,文化是灵魂,产业是支撑。该乡全面推进红色文化基地、古色旅游基地、特色产业(蔬菜种植)、轻纺加工、光伏智能产业等五大基地建设。
“后台乡郭河村有睢县的老党根郭景尧、豫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遗址,还有闫庄村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旧址以及任长霞故里等红色资源,同时还有国宝圣寿寺塔等名胜古迹。”该乡宣传委员周海宝介绍,他们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集观光、旅游、红色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线,叫响豫东红色、历史文化之乡。
在胡岗村蔬菜种植基地,80座大棚内绿意盎然。“我们合作社的农产品主要对接北京新发地蔬菜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红梅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红梅说,现在基地实现亩均增值2万余元,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这家企业现成为后台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已完成三期建设,新引进5110万元设备,达到6万锭规模。”在位于集镇区的华诚纺织有限公司车间,王灿介绍说,除此之外,该乡今年引进总投资6000万元的商丘天佑鞋材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的商丘润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投产运行;元蕾食品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追加投资30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线;乐酷鞋服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追加投资1000万元用于鞋服生产。目前该乡已和睢县产业集聚区鸿大光电企业对接,以政策优势推进光伏企业入驻促进项目落地。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甄 林
 图为:后台乡乡村两级干部一起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谋划新举措。记者 黄业波 摄

#国庆假期# 【他们,在假期为您保驾护航】秋高气爽,国庆黄金周,很多人都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可有一些人,他们选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坚守工作岗位,用辛勤和汗水履行着责任与使命,为广大市民、游客的出行和安全保驾护航。

让出行环境更干净更舒适

自驾游、赏秋景、浪景区、晒团圆……这个国庆节可谓是热闹非凡。为了给市民及游客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环卫工人们仍然坚守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市民以及游客的舒适出行保驾护航。

行走在西宁市的大街小巷,我们经常能看到不少身穿橙色或荧光绿工作服的环卫工人手持扫帚清扫路面,46岁的甘秀成就是其中一位。

10月5日13时30分,当大多数人享受午餐时,甘秀成正拿着扫帚在北大街清扫落叶。正值秋意最浓时,这是一年中环卫工人忙碌的又一个高峰期,为了给市民和游客创造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西宁市,环卫工人们每天凌晨4时就要上班,清扫街道的垃圾和落叶,维护干净整洁的环境。

甘秀成是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人,已经在西宁市的环卫岗位上默默奉献了两年半时间,她负责的路段是北大街上北门坡至和政家园路段,当天她是下午班。甘秀成说,她住在大同街,上班很方便,入秋以来,天气越来越冷,单位给大家发了手套等御寒物品。

环卫工人是忙碌的岗位之一,他们辛苦劳累,只为保障西宁市区的整洁。

甘秀成说,能让市民和游客看到更加干净的西宁,她挺自豪。在甘秀成眼中,如今的西宁越来越美,越来越干净了,市民们出行更加文明,大家会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平凡的岗位上,环卫工人们有着不平凡的坚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环卫工人们也用自己的行动送出祝福。“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坚守岗位 全力守护辖区安全

“请问,莫家街怎么走,西宁周边还有啥好玩的地方?”

“前面右拐就是,西宁周边有青海湖、祁连山美景、塔尔寺……”

10月6日11时20分许,西宁市城中区东大街上行人很多,一名带有广东口音的女士向正在24小时平安在线警务车里值班的公安民警发问。

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仓门街派出所民警耐心地向询问的游客介绍,近期西宁周边天气变化、景色变化。

国庆假期,不少游客喜欢逛西宁的大街小巷,感受西宁这座高原城市的独特魅力,公安民警向主动求助的外地游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仓门街派出所民警介绍,不少游客到西宁后,莫家街是他们开始高原游览的第一站,游客对于莫家街的期待很高。因此,不少游客主动向身穿警服的公安民警求助,希望给自己的手机临时充个电、借民警手机给家人打个平安电话、向民警求教旅游攻略……

和执勤民警一样,走上街头的还有一支流动的巡逻队伍——仓门街派出所4名民警组成的巡逻队。6日中午,他们站成一列,经南大街、东大街、莫家街后,回到派出所值班室。

一次步巡,4名民警花费了三十多分钟的时间,他们从西宁书城、大十字百货、莫家街等辖区繁华地段走过,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每一处。

仓门街派出所副所长严曦峰介绍,假期里,民警、辅警除了要做好值班出警要求外,派出所还加强了值班备勤工作,以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为目标,对辖区居民小区及商圈制定了不同的巡逻目标,要求民警、辅警全力守护辖区安全。

温馨服务好每一名旅客

国庆假期,当大家纷纷开启度假模式时,有这样一群人的假日却是在工作中度过,他们就是客运员。

“有一名旅客因行动不便无法出站,请求帮助。”10月4日10时34分,当T175次客车到达西宁车站时,站台客运通知服务台。

此时,距离服务台最近的王振华通过对讲机立即回答“我来”。几分钟后,王振华赶到服务台,从服务台推着轮椅又赶往1站台,将旅客扶上轮椅并安全护送出站。这是他值班当日服务的第一名重点旅客。

王振华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车站客运二班的一名客运值班员,2014年新站建成后开始从事客运服务工作,虽然从事客运工作时间不长,但他却和这份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用心服务旅客成为了他的目标和追求。

“其实不仅仅是节假日,对我们来说每一个上班日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王振华说,日复一日的工作并不让他觉得枯燥乏味,相反,服务好旅客,帮助旅客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5年西宁车站创建了“大美青海·天路驿站”服务品牌,客运车间在每一个班组成立了党员服务突击队,专门负责服务重点旅客,王振华也积极报名参加,成为了服务突击队的一员,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旅客在他的服务下,安全便捷地乘坐火车,他也成为了西宁站的热心小伙。

临近中午,客流量渐渐大起来,王振华又匆匆赶到服务台。“三号检票口怎么走?”“在哪取票?”“我要坐公交车,往哪走?”前来询问的人络绎不绝,王振华几乎一刻不停,一直在回答问题。

“我们的工作范围很广,旅客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王振华说,只要是车站里关乎旅客的事,都与他有关。

21时10分,王振华手里的对讲机响起来,“呼叫‘大美青海·天路驿站’服务台,一名因受伤需要乘坐Z378次前往开封看病的重点旅客,正躺在14号验证口的可移动病床上。”

接到通知,王振华立即赶到验证口,将重点旅客接到服务台并办理了重点旅客相关信息的登记。

22时20分,Z378次客车开始检票,王振华和病人亲友一同将重点旅客抬下站台并护送上车。

半个小时后,Z378次客车缓缓地开出西宁站,随着这趟客运列车驶离站台,王振华当日的客运工作也告一段落。

“一天下来,我数不清自己走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服务了多少重点旅客,但是通过我们班组职工的坚守,旅客列车能在西宁站安全通行的同时能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我们的坚守和付出就值得。”王振华说。(记者 郭红霞 祁宗珠 范程程 通讯员 刘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来打球时有妹子在旁边看,也是一种困扰
  • 老司机!比卢普斯狡猾防守让詹姆斯的大哥很没面子
  • 欧文与詹姆斯确实存在矛盾,而且不可调和
  • 自动贩卖机在他们眼里就是装逼的绝佳道具
  • 可能是最好的罗斯集锦 拉杆暴扣过人绝杀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 惊呆小伙伴!1米67黑人小伙实战自抛自扣
  • 哈登德鲁联赛大杀四方 风骚过人标志战斧狂砍71分
  • 不会左手运球太吃亏?没关系,洛克老师教你怎么练
  • 老流氓乔丹亲口承认,这才是他生涯最激烈的一战
  • 摸头杀如此娴熟!莫非欧文要继承邓肯的衣钵?
  • 开挂一样的操作!尼克-杨这套动作只能用999来形容
  • 小学生怂了!库里在高楼透明地板上做俯卧撑吓得打滚
  • NBA30队年度囧王 哈登詹姆斯等巨星悉数上榜
  • 这些动作我想都想不到,他们却都跟玩一样?
  • 独家内部消息!成为世上最好球员的秘密
  • 爆笑演绎!模仿帝恶搞詹姆斯得知欧文出走
  • 原来你私底下这么骚!伦纳德的紧身裤好拉风
  • 买物教室 | 打球帅气撩妹霸气,你只需要 TA!
  • 经典的东西总是百看不厌 科比生涯100大镜头
  • 不做站桩猪队友!攻防两端基础跑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