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达吉尊者:完全离开五欲有一定的困难,但相续中要有正知正念:外在的诱惑所带来的,到底是解脱还是束缚

全知无垢光尊者用非常易懂的比喻来形容三界众生的痛苦。

“如火”,就像一群人被熊熊烈火包围一样。大家都知道,发生火灾时困在火海里面的人会多么恐怖,有多么可怜!

“猛兽”,被老虎、野狗或野猪等猛兽包围,也是极其恐怖的!前段时间的新闻中说,有三只老虎吃了一个人,非常可怕。

“野人”,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凶恶野人的记载,只要落入他们的群体中就不会有解脱之日,这也相当可怕。

“陷入国王囹圄众,”入于国王监狱的人们也非常痛苦。现在有些人从监狱里出来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快乐!

如火猛兽野人中,陷入国王囹圄众,
连续不断受痛苦,仍无解脱时增忧。

我那天说,有一个人在监狱里待了十个月,当时他住的牢房有十二个人,其中一个人特别野蛮,几乎每天都把其他人的午饭全部吃完,谁抢他就会被打得很惨,所以大家都怕他,把他当“s师”一样主动供养所有食物。那个从监狱里出来的人特别怕他,现在还经常梦到他。所以在监狱里,除了监狱长,犯人内部也有这么厉害的人,跟这种人关在一起也是非常痛苦的。

“连续不断受痛苦,”身陷囹圄的人不仅暂时不能解脱,而且连续不断感受痛苦的折磨。《正法念处经》中说:“如是诸法中,求乐不可得。”在世间的一切法当中,很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

“仍无解脱时增忧。”总之,无论是落入恐怖的猛兽群、野人群中,还是沦落到无有自在的监狱中,或者陷入熊熊燃烧的火坑中,都是非常痛苦的。同样,六道众生在没有获得解脱之前,在三界轮回当中也有如是的痛苦。

在生死轮回当中,怨恨的敌人可能变成亲友,亲友也会变成怨恨的敌人。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

苦乐利害不可数,父转成母母成妹,

妹成自子皆不定,亲友成怨亦无穷。

“多生累世每有情,皆成亲怨与中等,苦乐利害不可数,”在漫长的轮回中,每一个多生累劫不断流转的众生都当过自己的亲人、怨敌或者不亲不怨的中等人。他们每一次转生,都曾给自己带来无量无边的快乐或痛苦、利益或损害。

“父转成母母成妹,妹成自子皆不定,亲友成怨亦无穷。”轮回中,有时父亲转成母亲,母亲转成姊妹,姊妹又变成自己的孩子;或者亲人变成怨敌,怨敌变成亲人——不仅这一世是这样,无始以来都如此。

佛教经常讲:无始以来,所有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那么,是否所有众生也都当过自己的怨敌呢?是当过。这时,有些人可能会问:“众生都当过父母的话,我们要向他们报恩;如果众生也都当过怨敌,那要不要向他们报仇呢?”实际上这是不需要的,因为报仇是不合理的行为,也不符合我们的光明心,也就是慈悲心。

从这个颂词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亲怨确实是不定的。《前行》中引用的嘎达亚那尊者的公案,以及《入行论》中的一些公案,都说明了这一点。

《法句譬喻经》中说,有一个人非常吝啬,每次吃饭时就把门紧紧关上。有一次,他杀了一只鸡,让妻子做好后,一家人开始吃饭。佛陀观察度化他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幻化成一个沙门进入他紧闭的屋室中。他见了特别生气,就开始骂他:“我都已经关门了,你这个无有惭愧的出家人怎么还进来?”

幻化沙门说:“你才是无有惭愧的无耻之人。”这个人说:“我怎么无耻?”沙门说:“你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培养怨恨的敌人,这难道不是无耻吗?”

他说:“我怎么会做这些事?”幻化沙门说:“你杀的鸡实际上是你前世的父亲,他因为特别吝啬,死后转生为你家的一只鸡,你今天已经把它杀了;你母亲以前特别疼爱你,以此贪心转生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你前世被罗刹杀掉,那个罗刹因为仇怨变成了你的儿子。所以,你现在把父亲杀了,把母亲当妻子,天天供奉怨恨的敌人。难道这些不是你做的吗?”

这时他依靠佛禅定力的加持,回忆起了前世的所有经历,于是非常后悔和伤心,就在佛陀面前忏悔,后来获得了须陀洹果位。(佛经公案中,一般在家人得须陀洹果,出家之后得阿罗汉果位。)

从这个公案中也可看出,今生的父母亲友与自己有着不同的前世因缘。表面看来,这一世的亲怨是固定且分明的——这是我的亲戚,那是我的敌人,那是我的恩人。但实际上,不说前世如何,即使今生当中也很难确定亲与怨。比如大城市里,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事就马上离婚,很多亲密的家人、朋友之间也会瞬间反目成仇、互相杀害,甚至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会如此,而怨恨的敌人又会变成最亲密的朋友。

所以,在轮回中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确实像佛陀讲的那样不确定。因缘聚合时,他会变成你的亲友;因缘散去后,他就会变成你的仇人。所以,说“永远恨他”也不一定,“永远爱他”也不一定。因为在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致使轮回变化不定的因缘。

因此,我们既要思考无始以来人们之间的因缘,也要思维即生当中亲友、仇人之间微妙关系

以闻思树立正见

以前没有信仰的人,听到“人身难得”、“寿命无常”时可能比较容易接受,但听到“轮回痛苦”、“业因果”时,就可能心生怀疑和邪见。这跟从小接受的教育、成长环境以及父母的见解有关。所以他们经常对真理产生怀疑,也是正常现象。

对治五欲的窍诀

当然,完全离开五欲也有一定的困难。就像《入行论》中所说:“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同样,抹杀所有妙色,隔离所有妙香,确实难以做到,但相续中要有正知正念,要知道外在的诱惑所带来的,到底是解脱还是束缚。

佛陀在《百喻经》中讲过一个很好的比喻。一个人走路时特别干渴。他遇到一眼甘泉,畅饮之后准备离开,但看到泉水还在不断涌出,就再再制止它说:“我已经喝完了,你不要再出水了!”(《百喻经》的很多比喻跟愚笨者有关。)这时,有人说:“你无法制止它,还是让它自然流淌吧!你也不必待在这里,还是离开吧。”

佛陀以此来比喻修行中对治五欲的方法。五欲好比自然涌出的泉水,愚人无法阻塞泉水涌出,就像人们无法完全遮止五欲产生一样;但如果运用调心方法,或离开特定的环境,就跟五欲自然停止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修行人会想方设法摄持自己的根门。https://t.cn/A6XkEUDW

忘川风华录实装了郑和。他跟早几天入卡池的玄奘很有渊源,这个等会再提,先说郑和本人。

他在名士支线《万里行》里相当能打,把周围人大大地震撼了一番。他祖上是沙特阿拉伯(西域天方国)的贵族,北宋时移居过来的。郑和的四世祖赛典赤-赡思丁从成吉思汗西征有功,为都招讨大元帅,授上柱国左丞相。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拜中书平章政事,至元十年迁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治滇6年,卒封“咸阳王”。

郑和祖父封滇阳侯,郑和的父亲米里金袭封滇阳侯,看起来很不错。然而郑和运气不佳,出生在了战乱时期。元末明初,云南滇池地区的元梁王拒不投降。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军出征云南,第二年就平了。郑和被明军带走并净身,分配到北平的燕王藩邸中服役,并且成为朱棣本人的侍童,因为聪明机警,而且身体基本素质非常好,朱棣很喜欢他。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登上皇位,成了明成祖,而跟他关系一向很好、随军出征时候又屡立战功郑和,解救了朱棣的围困,在朱棣这儿好感度一路飙升,几乎就是开始坐火箭了。

《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中还有这样一段: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奉命祭拜永乐帝乳母冯氏。虽然《实录》里有关郑和的记录都挺琐碎,但是基本上能体现朱棣和郑和关系的密切程度,实际上明成祖等于告诉天下, 郑和是为心腹之心腹。

他当时可能还没有安排郑和下西洋的计划,不过有这些铺垫,确实给后来的一系列事情打好了基础。

简单说下郑和都去了哪:

第一次:永乐三年,去了越南,泰国,印尼爪哇岛,印尼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卡里克特。

第二次:永乐五年,新增加里曼丹岛,印度科钦。

第三次:永乐七年,新增马尔代夫,印度奎隆。

第四次:永乐十一点,新增伊朗(!),索马里(!),坦桑尼亚(!!)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新增叶门亚丁,红海东岸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新增阿曼东岸。

第七次,宣德六年,新增阿拉伯麦加。

很明显,郑和的官方身份和他的个人信仰在最后一次西行中得到了完美的重合。

这七次的回程也很有意思:

第一次远航归来:随船来了南洋各邦国的众多使者。

第二次远航归来:随船满载了各国进献的珍奇异宝。

第三次远航归来:随同前来朝贺者有19国,当时的朝廷称“万使云集”。

第四次远航归来:各国使者带着贡马及犀象方物来明朝。

第五次远航归来:随郑和前来朝贡的有各国的王子、王叔、王弟,他们带来了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麒麟、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驼鸡、庭里羔兽等各国的珍奇异兽。

(对,还有麒麟。虽然这儿说的应该是长颈鹿,但是忘川的那只麒麟可以对这个话题大聊特聊了。)

第六次远航归来:带来了各国使者达1200余人。

第七次远航归来:带回了天堂图真本。

七下西洋,郑和的身份就是“大国使者”,代表着友谊来的,亚非沿海国家留下了不少遗迹,比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上有三宝垅市和三宝公庙,在泰国有三宝庙和三宝塔,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博物馆里还珍藏着郑和当年建
立的石碑。

衍生的故事就更多了。

明朝罗懋登写《西洋记》里写过,主要内容就是郑和下西洋寻找传国玉玺,遇到各种国家,遇到各种妖魔。整个思路比较开放,比如这一路不仅见到了各种地理上可考的国家,比如爪哇;也见到了各种地理上不可考的国家,比如说女儿国。

这女儿国不得了啊郑和为了不打草惊蛇特意都女装进去的,女儿国国王一看这么标致的小伙子,就开始动了凡心。

要么说女儿国国王都比较倒霉,动凡心没有一次能成功的,前有玄奘,后又郑和,这俩人简直可以单独就这个话题开个座谈会了。

《西洋记》里明朝军队集体在子母河边喝水并集体受孕这个事就不多说了,说下一本。下一本是现代人写的,2007年出版的《百年潮汐》,副标题是“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寻思你一个600周年纪念性的书籍怎么也得写得比明朝人靠谱一些,结果看了还没20页,郑和就被张无忌收了徒弟领回了香格里拉的家里拜见周芷若和赵敏两位师娘了,再看20页张无忌严厉要求郑和脱干净衣服卡进一棵树里并把他绑起来……

作者你还好吗。

这书强烈不建议倚天爱好者去看,张无忌后面实在是惨得让人说不出话来,相比之下还不如忘川。郑和在游戏里的几段闲聊,有一个是说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假意邀船队停靠港口,暗中派兵围堵港口,截留船队,郑和料其城中空虚,索性率两千步卒,从小路绕行,直接拔了他的都城。这段看起来非常惊人,却是真的。郑和的军事才能在“郑家坝”就已经有所显现,下西洋的时候,当了正使,兼称“总兵”,麾下有都大小指挥并两万七千多的兵士,堪称是当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海上武力。有兵的人一般会仰仗自己人多,锡兰山国王骗进国都之后,看他身边只剩两千官兵,心里非常愉快,料定自己要赢,结果郑和直接攻占了他首都,把国王本人和他妻子活捉,送到南京去了。

忘川闲聊里郑和说“我料其城中空虚,索性率两千步卒,从小路绕行,直接拔了他的都城”,都没提到直接俘虏过国王的事,相当给人面子了。

请看我的佛堂(十六)

2、讲述那烂陀十七位班智达之第一龙树大师的事迹(下)

之前我讲过龙树是中观宗的大车轨,但我想大家不一定知道“大车轨”的定义是什么。根据第一世嘉木样大师的《般若大疏》的意趣,“车轨”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不依赖任何其他的注释而自己能极善地阐释佛之意趣的圣菩萨形相者。再讲得清楚一点就是说:一、除了佛语不需要依靠任何其他的论著,这就是说,阐释佛经的时候,如果要依赖佛语以外的论著就不是车轨;二、靠自己的智力能准确无误地阐释佛的意趣,这就是说,如果不能准确无误地阐释佛经,就不堪作车轨;三、必须要达到圣菩萨的境界,或者以圣菩萨的身份阐释佛法,这就是告诉我们,凡夫异生不能胜任“车轨”。所以,我们解释佛经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

那么,龙树大师开了什么样的车轨呢?是“中观宗义”。什么是“中观宗义”呢?中观宗主要是以中观见而命名的,所谓“中观见”是对事物的一种看法,这种看法不偏于对立法的任何一边,所以称之为“中观”。所谓对立的两边,主要是关于事物的常边(有)和断边(无)。我不打算在这里详细讲无自性、缘起、中道、二谛等概念,若有兴趣,应该对龙树思想的代表作《中论》,进行如理闻思。

  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而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一切有为法都是无自性的。不仅如此,包括无为法在内的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因为一切法都是由种种的条件和合而成故。但这并不代表否定其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方式并非不观待任何条件而独立形成的,不是自性有,而是缘起有,一切法都是唯名而立的。《观四谛品》中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中观思想最早传入西藏是在赞普赤松德赞时期,那时从印度到藏地静命论师、莲花戒等大部分都是持中观见的。后来藏王赤松德赞又命令,“从今以后,‘见’应以龙树的宗规而行持;‘行’应以‘十法行’及《般若波罗密》而修学。”这样中观学说在藏族地区奠定了基础,成为历久不衰的主流。 在藏地,不管是宁玛派,还是萨迦或者噶举派,基本上都是持中观宗义的观点,尤其是到了格鲁派,完全继承龙树、佛护、月称系中观应成派思想的宗旨。也就是说,中观应成派思想被看作是所有宗义中最正确、最究竟、最圆满、最深刻的思想。

藏传佛教,思想见解及修持实践划分,继承了印度佛教的传统,主要分为三大传承:深观派、广行派和伟大行派。从释迦牟尼佛传至文殊菩萨,次传圣龙树大师、圣提婆论师、月称大师等次第传出之师承,叫做“深观派”传承,主要阐释空性智慧方面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传至弥勒菩萨,次传无著大师、阿闍梨世亲等次第传出之师承,叫做“广行派”传承,主要阐释修道次第方面的教法;从释迦牟尼佛传至文殊菩萨,次传寂天菩萨,以“自他相换”修持菩提心为主之师承,叫做“伟大行派”传承。

一般以深观和广行两大传承为主,伟大行可以说是从广行派中分出来的一支,因为这两大传承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深观的极致可以成就佛陀法身,广行的极致可以成就佛陀色身。所以,如果想成佛,就不能不学修这两大传承的一切教法。

龙树菩萨是佛陀亲口预言的能正确无误解释《般若经》的深义,能毫无错乱分辨了不了义的大菩萨,在《楞伽经》、《大云经》以及密教经典《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之中都对龙树做过详细的授记。例如在《楞伽经》,在卷六《偈颂品》中说:“大慧汝应知,善逝涅槃后,未来世当有,持于我法者, 南天竺国中,大名德比丘,厥号为龙树,能破有无宗, 世间中显我,无上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安乐国。”这就说,佛陀涅槃以后,未来有一个人能够护持佛陀的教法,他会出生在南天竺,而且将会是一位很有名德的比丘,他的名字叫“龙树”,他既能破除认为一切法都是自性有的常边之见,也能破除认为一切法都是毕竟无的断边之宗。这就是预言了龙树大师会依据《般若经》的甚深空性,著作以《中论》为主的“中观六论”,开创中观学派而弘扬佛的无上大乘教法的事迹。在一般人看来,龙树菩萨好像是一位只证得“初地”的菩萨,但实际上,龙树通过修持“密集金刚”法,已经证得双运金刚持——佛陀的果位。

龙树大师,不仅在印度佛教及藏传佛教界如此重视,而且在汉传佛教中的地位,也是无人能比的。他的教法确实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佛教界,深深扎根在了后世佛子的心中。汉传佛教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不仅曾为龙树菩萨立传,记录了龙树菩萨一生的行迹,而且翻译了他解读佛陀教法,帮助理解佛陀甚深法义的核心经典——《中论颂》。不仅如此,律宗、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等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都公认龙树菩萨为本宗的祖师,尤其是禅宗称龙树大师为第十四代祖师。所以龙树大师有着“八宗共祖”、“第二佛陀”的美名。

对于龙树大师的寿命长短,佛教界有很多传说:据唐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龙树在晚年的时候,研制成功了一种长寿灵药,虽寿过百岁,仍不见衰老的迹象。当时传说国王的寿命跟龙树菩萨等同,于是太子为了能早日登基,就来到龙树菩萨面前,诉说衷肠。龙树菩萨为了展现大乘菩萨布施的精神,就将生命布施给了这位太子。因此,龙树菩萨的享年应该在百岁左右。

在觉囊大师多罗那塔在《印度佛教史》中说:“商羯罗王享寿一百五十岁左右,关于阿闍梨龙树的寿数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差七十一年到六百岁,一种认为差二十九年到六百岁。前者是依据龙树在中印度住二百年、在南印度住二百年、在吉祥山住一百二十九年的传说而作的概算。我的上师班智达们说:这无论如何也是将半年算作一年。”后一种说法,除认为龙树在吉祥山住一百七十一年以外,其余与前说相同。由于龙树修成了摄生术(凭借花草药石以求延年益体之术),皮肤变成摩尼宝的颜色,又由于他在吉祥山修定证得第一悉地,有三十二相庄严其身。”

虽然龙树大师寿数方面有着许多一般人难以理解或不同的说法,但是龙树大师对佛教的贡献和伟大的事迹永远都是不可磨灭的。藏族大学者多罗那塔大师在《印度佛教史》中说:“阿闍梨(龙树)从听闻、讲说、修行、兴建佛殿、供给僧众生活、利益非人、击退外道的辩难等各个方面护持佛法,对大乘的教法以无比的恩德。此大婆罗门及圣者龙树的本传,在《受持教法七师传承记如意宝藏》中有完整的叙述,阅读该书即可详知。”

龙树所宣讲的”空”的思想,不仅对东方佛教徒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西方哲学界对他的思想也给了很高的评价,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卡尔‧雅斯贝斯在1757年着的《大哲学家》第一卷中,列举了15位世界”伟大的哲学家”,其中就有佛陀和龙树。

不仅如此,而且龙树大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宝贵言教,龙树大师的论著极为丰富,如显宗或中观空性方面的著作有《中观》、《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精研磨论》、《宝曼论》等中观六聚理论,以及《般若百颂》、《大智度论》、《大乘破有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菩提资粮论》、《宝行王正论》等论著。同时还著有涉及五明的各种论著,如《亲友书》、《八粗重罪》、《普贤行愿解说》、《如意牟尼梦语》、《布施说集》、《出世间论说》、《八加行》、《智树论》、《士夫齿密论》。还有引经据典著成的如:《经集论》,道次要义结合佛经的《稻秆经释》、《妙吉祥胜义赞》等论著。

在密法方面的著作有《密集成就法略论》、《成就法与经合论》、《圆满次第五次第论》以及四部密续许多本尊成就法等论著。因为造论之多,世所罕见,所以被誉为“千部论师”。

因此,有赞曰:
“佛母密意离边真实义,
善以甚深缘起理明说,
依教明辨大乘中观轨,
龙树菩萨足下我祈请。 ”
(རྒྱལ་ཡུམ་དགོངས་དོན་མཐའ་བྲལ་དེ་ཉིད་དོན།།
རྟེན་འབྱུང་རིགས་ཚུལ་ཟབ་མོས་གསལ་མཁས་པ།།
རྒྱལ་བའི་ལུང་བཞིན་བཞིན་ཐེག་མཆོག་དབུ་མའི་སྲོལ།།
འབྱེད་མཛད་ཀླུ་སྒྲུབ་ཞབས་ལ་གསོལ་བ་འདེབས།།)

————— 班字尔慈智加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晋江签约作品《江南茶事录•陆羽传奇》 【回归江南卷】李季兰自我评价:傲而美,美而慧,慧则惹。请戳《羽解芳兰真实意,权宦失势罪应得》《茶经命名有深意,羽兰相惜终得
  • ”这是上网上到发现学校英语教材真不错的瞬间感觉这学期光这一门英语课就收获满满我人生中从未有过如此密集的社牛英语瞬间感觉自己的英语从未如此自信大声过我可以脑子不带
  • 这样吧……”关导大声的说道:“你现在就当着我的面演,如果你演的好,这个角色就是你的了!这样吧……”关导大声的说道:“你现在就当着我的面演,如果你演的好,这个角色
  • 为什么给我报也不告诉我,害我上台不知道说啥[晕]”(我想着太晚了你都睡了,你们老师效率够快昨晚刚接龙今天就投票啦?(安慰她哈哈哈)这不,同学们投票也选上你了,后
  • 吾自无心无事间,此心只有水云关,携钓竹,混尘寰,喧静都来离又闲。外却形骸放却情,萧然孤坐一船轻,圆月上,四方明,不是奇人不易行。
  • 地球……」神宮寺「えっ、地球外生物!?」平野「そうだよね、本来の場所に帰りたいよね(笑)」岸「いや本来、ココだから」平野「星に帰りたい?」岸「違うよ(笑)」Q.
  • 当然第一项没完成好或让弟弟妹妹丢家里哭自己去玩儿了,就能听见大人的打骂声,(村里爸爸只有我们家孩子这么称呼父亲,爷爷奶奶是外来户)“大”的有一下没一下气恼的帮腔
  • 这样的莫青成,真的好喜欢好喜欢在我心里檀健次就是莫青成,温柔男孩#檀all[超话]# 秦淮x我哥哥为了给我挣学费就去做那种专门跟女生尺度很大聊天的直bo但是他牡
  • 所以桐华为他单独写了一个番外,并且在小说发表后发了这样一条微博:“透过车窗,看到天空很蓝,白云很白,想起了九命,一袭白衣,九曲红尘世外客,本该是何等逍遥的妖,却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 ᶫᵒᵛᵉ ♡ ₆₁₀ ∽ ¹¹²⁵ ᵈᵃʸ ♡(⸝ᵕᴗᵕ⸝⸝)♡ ♡ °♡ ᶫᵒ
  • 我姐说她抱着手机不放就等我的每一个表情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可算让我找到了哄小孩的秘籍,这种小猫小狗小鸭子大熊猫我可有太多了,关键她不识字,我打字
  • 人物技能主要用来搜证,重复且无用,特别是某个角色的技能要一直追着DM问线索卡重不重要,回答“不重要”吧,感觉技能白交了,回答“重要”吧,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大帮助
  • 最后的最后,是医生的1v1了,也是我全程最容易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地方,感谢汪医生坚定的选择了我,伸向我的手,让我觉得我是医生哥哥的救赎,如果可以,真想自己就是
  • 你是我的第一只猫猫,我有很多做的不好的地方,好在,我算上心,大的问题我们都一起牵着爪爪解决了。我没有一点承受失去你的能力,所以我希望你能真的活百岁,一直一直陪伴
  • 我:妈,你记不记得之前我一和你们吵架,你就说,周围没念过书的那些人,人家们早早的结婚生子,和大人们可从来不这样闹,你们念了几天书,看看把大人们的想法贬低的。妈给
  • 我们都懂得,一个好的心态是美丽人生的必备条件,我们悄然成长着,一直在路上。今天考的事应该上不去吧,我分太低了,我觉得我可能排个倒数第一吧,10个人要7个,我都上
  • 答复,无论是谁家的道法,或者哪个大师的符咒,都不可能说,请旺财符,保佑家族人长生不老,无病无灾之类内容,旺财符,就是对个人财运提高,如果请旺财符,三五个月效益
  • 因为在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中不肯屈服、得罪了人,守法经营20年的浙江省绍兴市民营企业家王光祥,突然被卷入一场莫名其妙的刑事案件,最终以“污染环境罪”被判入狱;与此
  • “停止靶场的工作将违背国家利益,”评估报告总结道。3月14日,该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前央村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设施存在毁损情况。
  • ?????????一口价粉色小号芬迪2022春夏新月腋下包,选用进口小牛皮,以月牙造型为特色,配高定金属大Logo装饰在包包底部,包包的轮廓很贴切身体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