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江歌遇害案#
今天,《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复盘江歌案事件的文章,随后,刘鑫的支持者群体集中转发了这篇文章。刘鑫支持者带的节奏基调,是“真相浮出水面”、“春天来了”等等。几乎所有转发的,都是顺着这个基调展开的。

我最后会简要总结《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出炉的背景,先梳理了几个重点。

一、关于悲鸣声(图2、图3、图4)
1.《南方周末》文章开头,巧妙地抛出了“悲鸣”这个词,在日语中的翻译,也可以是“尖叫”。
2.日本刑事卷宗,之所以明确标注为“悲鸣声”,而不是“尖叫”,很显然,日本警方是有证据支撑的。法庭播放的消音版,有明确说明: 避免听众引起不适。尖叫声,是不存在引起强烈不适感的。
3.报警录音中的悲鸣声,事后刘鑫作了认领,她说是她发出的。但是,2017年12月日本法庭庭审,刘鑫作证时,检方询问刘鑫:报警记录里有门铃声、惨叫声,您都没听到吗?刘鑫答:没听到。
这一点,非常重要。
4.203邻居的证词显示,悲鸣声类似猫被捂住发出的声音,很显然,不是尖叫声。而这个悲鸣声,再结合刘鑫庭审回答检方的法庭询问记录,也不可能出自刘鑫。

二、关于骂还是闹(图5)
1.案发后,刘鑫最初始的笔录,是“你不要骂了”。2016年12月7日,刘鑫在东京检方作了订正,改为了“你不要闹了”。
但是,请大家注意,直到这个时候,刘鑫并没有“把门锁了,你不要闹(骂)”之前的“怎么”两个字的明确描述。
2.“把门锁了,你不要闹了”的前面有“怎么”两个字,是刘鑫在2017年12月日本庭审作证的时候,才作的改动描述。刘鑫的这次说法,并没有得到日本法庭的认可。从证据学上来说,刘鑫的这个改动,并没有任何证据性和有效性。
3.2017年12月日本庭审,多家参与庭审旁听的国内媒体记者,都公开表示,听到的是“把门锁了,你不要骂了”。
4.城阳区法院一审作了认定,认定为“把门锁了,你不要闹了”。请注意,城阳区法院的这个认定,与生命权纠纷案本身的被告方责任认定,是不冲突的。简而言之,“不要骂了”或“不要闹了”,对生命权纠纷案本身,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三、关于黄乐平律师的13分钟视频剪辑(图6、图7)
1.这段视频,本来就是原告方代理人从大量证据材料中剪辑组成的。这一点,黄乐平律师明确表示过。
2.原告方提供给法庭的13分钟视频,其中引用了刘鑫和冷眼萌叔电话采访录音版本。黄乐平的代理词,说明刘鑫在打过第一次报警电话后,这时候不是想着怎样对江歌施救,而是询问同事有没有犯法,黄乐平律师这个论点并不能说是错的。
3.刘鑫认为,黄乐平律师对原电话采访录音作了剪切,剪去了之前的一段话,即刘鑫因不知道外面情况,怕是不是报假警。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刘鑫和冷眼萌叔对话如何说,报假警本身就是犯法的事。原告方代理人的立场观点,并没有错,刘鑫在第一次打过报警电话后,不是对江歌进行施救,或是想方设法了解外面的异常情况,本身就不是正常的。
4.众所周知,刘鑫的第一次报警电话,其实已经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刘鑫对门外的突发异常情况,是知情或感知的。
5.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城阳区法院一审判决,并没有认定黄乐平律师提出的“江歌被刘鑫推出门外”和“打电话询问同事有没有犯法”这两点,而只是认定案发时刘鑫先行进屋,锁闭了房门。这就够了。

四、关于韩女士和上海李先生的证词(图8)
1.首先,刘鑫的证人韩女士的证词,并没有任何有效证据支撑,为韩女士单方描述。
2.上海李先生出具的证词,在法律上称为“第三方传来证据”。第三方传来证据,是不能作为有效证据使用的,通常,法庭也不会采纳。
3.岔个题。
我曾经因为拆迁纠纷,约25年前打过一场民事诉讼,我是被告。
庭审中,原告方拆迁办出具了一份拆迁办的证明,还盖了拆迁办的公章,大致意思是,证明在商谈拆迁的时候,我说过什么什么话,当时还有在场的其他人证明。
接着,原告方代理人又出具了一份证人书面证言,据说是一个当天参与商谈的社区工作人员,证明我当时说过什么什么话。
我的代理人当即予以了驳斥,向法庭阐明,第三方传来证据,因没有其他任何有限证据支撑,不能作为本案证据使用。
最后,法庭没有采纳原告方代理人出具的证明和第三方书面证词,那场官司,最后我是胜诉的。
4.我讲我自己的事,就是着重说明,刘鑫的证人韩女士,以及所谓上海李先生出具的证词,在法律上是站不住脚的,没有任何证据性和有效性。

五、最后说一下《南方周末》这篇文章
1.首先,这篇文章是对刘鑫方的单方采访和梳理,缺乏另一方江歌妈妈的材料。
2.其次,《南方周末》这篇单方采访和梳理的文章出炉的时机有玄妙,赶在二审判决前。发表的动机,我不作无谓猜测分析。但从今天产生的实际效果看,是有利刘鑫方的。
3.再次,结合之前刘鑫的证人韩女士放言,说“蹲一个小孩”,韩女士的支持者马上心领神会解读,有大媒体要报道了。从这一点看,《南方周末》这篇文章的出炉,就更引人遐想了。
4.坦率说,《南方周末》这篇文章,我没有看到任何江歌案或生命权纠纷案的所谓真相。媒体也给不了真相。这篇文章只是单方作了采访,和对案件一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无论有没有引导性,都不能称为真相。
5.生命权纠纷案,二审还没有判决,法律还没有给出最终的终审认定评判,这时候,刘鑫的支持者群体配合这篇文章,集中大量转发,带出“真相浮出水面”、“春天来了”这类节奏,动机和目的,还是为了引导舆论。
再一个,就是通过大量转发,给@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 施加“舆论压力”。

如果,刘鑫的支持者群体认为,《南方周末》这篇文章就是真相,那就太早了。

#江歌妈妈起诉刘鑫生命纠纷权案#

【【津云调查】从手挖肩挑到智能制造 飞驰的不仅是天津地铁的速度……】https://t.cn/A66XYIPD天津,是我国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1970年4月7日,天津地铁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在当时被称为“7047”工程,而这也开启了天津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开凿隧道只能是“开天窗”式的明渠开挖,靠的是手挖肩挑小车推的“人海战术”,地铁隧道几乎都是靠沿线居民等广大群众义务劳动挖出来的,高峰的时候,每天有多达上万人参与一线施工。时光荏苒,人们对轨道交通曾经的那些展望与设想,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繁忙线路,穿梭往来于地层之下。

  麻花型隧道群的“拧巴”与带来的便利

  天津地铁10号线,作为天津“东南半环线”,串联起了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的多个客流集散点,眼下,10号线一期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及盾构区间,大部分都已完工,线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也已经被拿下了,那就是柳林路站至环宇道站区间隧道的盾构工程,因为,这段隧道必须要从海河下方穿过。

  说到工程难度,天津地铁集团副总经理殷波介绍道:“穿越海河的时候隧道埋深非常大,隧道直径是6米,河底到隧道顶之间还要保留一个跟隧道直径相当的覆土厚度,再加上河本身的深度,隧底埋深一般在30米左右,水压力非常大,设计和施工都必须十分严谨,才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殷波

  为了尽最大可能方便乘客,地铁在设计上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平常乘客需要换乘的时候,往往都得上楼、下楼,穿越长长的地道,为了使换乘更便捷,天津的地铁建设者们做了很多努力。

  天津宾馆站、肿瘤医院站,是地铁5、6号线的两大交会车站,换乘人数众多,在这两个站点,乘客从其中一条线路上下来,不用上下楼,只需要横穿不到10米宽的站台,就能登上另一条线路的列车,如果赶上5、6号线列车同时到达,您快走几步,10秒钟就能完成换乘,这就是同站台换乘。

  同站台换乘,听上去很简单,可实现起来却是对设计和施工的极大考验,说白了,乘客不用上下奔波了,地铁列车就得上下奔波。5、6号线左右线加起来一共八条隧道组成的隧道群,要在长达八千多米的地下区间内,上下重叠,交替扭转,两条线路就像拧麻花一样,才能最终翻转到同一站台上,因此这也被称为麻花型隧道群。

拧麻花隧道示意图

  为了确保隧道群结构稳定,每个区间内四条隧道的盾构施工都有严格的顺序,而且四台盾构机在各自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距离、不能相遇,以此减少对隧道之间土层的扰动,这一切都需要非常精密的施工组织计划。

盾构施工

  正是因为建设者们脚踏实地下的这些功夫,地铁5、6号线才最终顺利实现了同站台换乘。开通几年来,每当听到人们称赞这两条线路乘坐舒适、换乘方便快捷,殷波和同事们都会感到特别欣慰,曾经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施工紧锣密鼓 新线路即将开通

  按照计划,地铁10号线一期将在今年年内全线通车,另外,天津目前正在建的地铁线路还有7号线、8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北段等。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土建4标的果园南道站,全长322米,眼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近半。

  果园南道站紧挨着京津公路,南边就是丰产河,地下两层承压水,水系联系很强,因此在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突涌的风险。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于淼介绍说:“我们坚持分层开挖,开挖之前还要人工对开挖当层的墙缝进行探挖,看有没有冒水点,同时加强对基坑钢支撑和周边构筑物的监测,随时观测有没有出现倾斜和沉降。”

  除此以外,果园南道站的施工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大麻烦,就是地下管线切改工程。果园南道站,周围分布着众多居民区和商业区,其中一些小区拆迁后,在地底下遗留了大量的水电管线,有废弃多年的,也有正在使用的,纠缠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作为管线切改工作的负责人,项目部副经理顾兴业必须把这团麻一根根捋出来,挨个寻找产权单位,然后再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制定整体的管线迁移方案,为地铁施工腾挪空间,因此,他这个岗位也被叫做“地铁施工的拓荒者”。

顾兴业工作照

  好不容易把地下管线摸排清楚了,到了切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令人挠头的事儿,比如说,每家产权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切改的时间段,还是可切改的范围,各有各的规矩,有些单位甚至一年才允许切改一次,如何协调大伙儿彼此配合,以地铁施工为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管线的迁移,保证地铁工期,对顾兴业来说,是个相当大的考验,回忆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说:“最急的时候是去年,好多老旧管线探挖出来,产权单位也认不出来是不是自己的,就得回去查图,来来回回特耽误时间,只要有一根线或一个杆体没迁走,施工就没法儿进行,当时黑天白天加班,媳妇儿生孩子我就在医院陪了一个晚上,还没睡觉。”

顾兴业工作照

  在项目部和诸多管线产权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果园南道站的施工障碍被逐一清除,一切顺利的话,车站主体结构将在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为相邻两个车站的盾构始发提供接收条件,而果园南道站所属的4号线北段,则将在2024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智能制造 助力地铁建设

  天津地铁11号线管片厂,由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承建,11号线一期全线20个盾构区间、将近两万四千环地铁管片,都是在这里加工生产的。管片,通俗说就是组成管道的混凝土片,六片半弧形管片拼成一个环,在隧道开凿过程中,盾构机一边掘进,一边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环在地下拼接起来,一条隧道就形成了。“管片预制对精度要求很高,第一要防渗,互相之间又不能错位,像我们的预制精度都在0.5个毫米,精度越高,组装成环的隧道会越严密。”地铁11号线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说。
管片厂

  作为地铁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的预制工序十分复杂,从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再到蒸养、水养,等待管片强度不断生长,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每一片管片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用于盾构施工,都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管片厂

  为了提升管片预制的精度和效率,武保华带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下决心要把管片生产这个土建的活儿,干出高科技的味道来,他们相继研发出钢筋剪切自动分拣系统、管片喷雾湿养系统等设备。在诸多的发明创造中,武保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还是生产线上的全自动智能收面机器人。收面也叫抹面,是指将混凝土管片粗糙不平的表面抹平整,抹得越平,对盾构机的磨损越小。

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和同事们

  为了研制这台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管片抹面动作,武保华他们这群原本对机器人一无所知的人,可是费了大劲了,毕竟要想让一条机械手臂像人的胳膊一样灵活自如地动起来,并且知道哪儿能动哪儿不能动,以及什么时候如何动,需要借助极为复杂的软件程序和参数计算。 “就得自己去学,查阅大量资料,先对机器人有个认知,然后再一点点琢磨怎么让它把这个面儿抹起来,反复进行大量的参数对比试验,大夏天在厂房里一待就是一天,不停刷轨迹刷程序,汗流浃背,这才终于研制成功。”质量员赵泽伟说。

管片收面机器人

  借助先进的设备,管片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到今年三月,11号线管片厂累计生产管片22000多环,其中将近一万环已经被发往各个标段用于盾构施工。

  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天津地铁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建设之路。几年来,随着多条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天津地铁构建起了安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津云调查】从手挖肩挑到智能制造 飞驰的不仅是天津地铁的速度……

2022-03-22 14:27 津云

  天津,是我国第二座拥有地铁的城市。1970年4月7日,天津地铁破土动工,整个工程在当时被称为“7047”工程,而这也开启了天津人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开凿隧道只能是“开天窗”式的明渠开挖,靠的是手挖肩挑小车推的“人海战术”,地铁隧道几乎都是靠沿线居民等广大群众义务劳动挖出来的,高峰的时候,每天有多达上万人参与一线施工。时光荏苒,人们对轨道交通曾经的那些展望与设想,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个真实存在的繁忙线路,穿梭往来于地层之下。

  麻花型隧道群的“拧巴”与带来的便利

  天津地铁10号线,作为天津“东南半环线”,串联起了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的多个客流集散点,眼下,10号线一期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及盾构区间,大部分都已完工,线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也已经被拿下了,那就是柳林路站至环宇道站区间隧道的盾构工程,因为,这段隧道必须要从海河下方穿过。

  说到工程难度,天津地铁集团副总经理殷波介绍道:“穿越海河的时候隧道埋深非常大,隧道直径是6米,河底到隧道顶之间还要保留一个跟隧道直径相当的覆土厚度,再加上河本身的深度,隧底埋深一般在30米左右,水压力非常大,设计和施工都必须十分严谨,才能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殷波

  为了尽最大可能方便乘客,地铁在设计上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平常乘客需要换乘的时候,往往都得上楼、下楼,穿越长长的地道,为了使换乘更便捷,天津的地铁建设者们做了很多努力。

  天津宾馆站、肿瘤医院站,是地铁5、6号线的两大交会车站,换乘人数众多,在这两个站点,乘客从其中一条线路上下来,不用上下楼,只需要横穿不到10米宽的站台,就能登上另一条线路的列车,如果赶上5、6号线列车同时到达,您快走几步,10秒钟就能完成换乘,这就是同站台换乘。

  同站台换乘,听上去很简单,可实现起来却是对设计和施工的极大考验,说白了,乘客不用上下奔波了,地铁列车就得上下奔波。5、6号线左右线加起来一共八条隧道组成的隧道群,要在长达八千多米的地下区间内,上下重叠,交替扭转,两条线路就像拧麻花一样,才能最终翻转到同一站台上,因此这也被称为麻花型隧道群。

拧麻花隧道示意图

  为了确保隧道群结构稳定,每个区间内四条隧道的盾构施工都有严格的顺序,而且四台盾构机在各自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距离、不能相遇,以此减少对隧道之间土层的扰动,这一切都需要非常精密的施工组织计划。

盾构施工

  正是因为建设者们脚踏实地下的这些功夫,地铁5、6号线才最终顺利实现了同站台换乘。开通几年来,每当听到人们称赞这两条线路乘坐舒适、换乘方便快捷,殷波和同事们都会感到特别欣慰,曾经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

  施工紧锣密鼓 新线路即将开通

  按照计划,地铁10号线一期将在今年年内全线通车,另外,天津目前正在建的地铁线路还有7号线、8号线一期,以及4号线北段等。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土建4标的果园南道站,全长322米,眼下,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近半。

  果园南道站紧挨着京津公路,南边就是丰产河,地下两层承压水,水系联系很强,因此在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突涌的风险。项目部党支部书记于淼介绍说:“我们坚持分层开挖,开挖之前还要人工对开挖当层的墙缝进行探挖,看有没有冒水点,同时加强对基坑钢支撑和周边构筑物的监测,随时观测有没有出现倾斜和沉降。”

  除此以外,果园南道站的施工还面临着另外一个大麻烦,就是地下管线切改工程。果园南道站,周围分布着众多居民区和商业区,其中一些小区拆迁后,在地底下遗留了大量的水电管线,有废弃多年的,也有正在使用的,纠缠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作为管线切改工作的负责人,项目部副经理顾兴业必须把这团麻一根根捋出来,挨个寻找产权单位,然后再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制定整体的管线迁移方案,为地铁施工腾挪空间,因此,他这个岗位也被叫做“地铁施工的拓荒者”。

顾兴业工作照

  好不容易把地下管线摸排清楚了,到了切改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令人挠头的事儿,比如说,每家产权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切改的时间段,还是可切改的范围,各有各的规矩,有些单位甚至一年才允许切改一次,如何协调大伙儿彼此配合,以地铁施工为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管线的迁移,保证地铁工期,对顾兴业来说,是个相当大的考验,回忆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说:“最急的时候是去年,好多老旧管线探挖出来,产权单位也认不出来是不是自己的,就得回去查图,来来回回特耽误时间,只要有一根线或一个杆体没迁走,施工就没法儿进行,当时黑天白天加班,媳妇儿生孩子我就在医院陪了一个晚上,还没睡觉。”

顾兴业工作照

  在项目部和诸多管线产权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果园南道站的施工障碍被逐一清除,一切顺利的话,车站主体结构将在今年6月份全部完工,为相邻两个车站的盾构始发提供接收条件,而果园南道站所属的4号线北段,则将在2024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智能制造 助力地铁建设

  天津地铁11号线管片厂,由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承建,11号线一期全线20个盾构区间、将近两万四千环地铁管片,都是在这里加工生产的。管片,通俗说就是组成管道的混凝土片,六片半弧形管片拼成一个环,在隧道开凿过程中,盾构机一边掘进,一边将成千上万个这样的环在地下拼接起来,一条隧道就形成了。“管片预制对精度要求很高,第一要防渗,互相之间又不能错位,像我们的预制精度都在0.5个毫米,精度越高,组装成环的隧道会越严密。”地铁11号线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说。
管片厂

  作为地铁隧道的永久衬砌结构,盾构管片的预制工序十分复杂,从钢筋笼加工、混凝土浇筑,再到蒸养、水养,等待管片强度不断生长,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每一片管片从生产出来到最终用于盾构施工,都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管片厂

  为了提升管片预制的精度和效率,武保华带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成立了创新工作室,下决心要把管片生产这个土建的活儿,干出高科技的味道来,他们相继研发出钢筋剪切自动分拣系统、管片喷雾湿养系统等设备。在诸多的发明创造中,武保华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还是生产线上的全自动智能收面机器人。收面也叫抹面,是指将混凝土管片粗糙不平的表面抹平整,抹得越平,对盾构机的磨损越小。

管片厂总工程师武保华和同事们

  为了研制这台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管片抹面动作,武保华他们这群原本对机器人一无所知的人,可是费了大劲了,毕竟要想让一条机械手臂像人的胳膊一样灵活自如地动起来,并且知道哪儿能动哪儿不能动,以及什么时候如何动,需要借助极为复杂的软件程序和参数计算。 “就得自己去学,查阅大量资料,先对机器人有个认知,然后再一点点琢磨怎么让它把这个面儿抹起来,反复进行大量的参数对比试验,大夏天在厂房里一待就是一天,不停刷轨迹刷程序,汗流浃背,这才终于研制成功。”质量员赵泽伟说。

管片收面机器人

  借助先进的设备,管片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到今年三月,11号线管片厂累计生产管片22000多环,其中将近一万环已经被发往各个标段用于盾构施工。

  在智能制造的加持下,天津地铁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的建设之路。几年来,随着多条地铁线路陆续开通,天津地铁构建起了安全、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记者宋新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始于春天之约,绽放牡丹魅力,中国树牡丹重要的源生地,这也是我们和牡丹故事开始的地方:秦岭之脉,中原之巅,条件的艰苦不言而喻,而赵总带领着中川牡丹初期创业者们选择
  • 我希望所有人从今天开始【kp不要再怕输,我们不怕输,怕的是越来越退步,怕的是走不出舒适区,怕的是有一天失去竞争力】我们要有危机感,要随时保持年轻的心态,要会总结
  • 你呀 ,总是看到自己身上的小小瑕疵 然后自卑失落 可你也闪闪发光 也温柔 也可爱 也努力并一定会成为更好的人 请放宽心 我们都要一步步靠近更喜欢的自己。你呀 ,
  • 赛季结束后,C罗有意离开曼联,并且在夏窗期间联系了欧洲大部分的豪门俱乐部,遗憾的是C罗并没有找到下家,原因很简单,38岁高龄,50多万英镑的周薪,性价比不合适
  •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 随后,我谨遵培训课上的教诲,以“多确认一次稿子,少麻烦一次编辑”的态度,开始撰写了四版和周刊边条的一些“豆腐块”。■摸索:从读者到作者“这报纸你没事的时候多看看
  • 误区六运动后只喝运动饮料分析与建议:若运动时或运动后用运动饮料补充能量,很可能把刚刚消耗掉的热量又喝回来了。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低卡食物,减肥必看,让你越吃越
  • 骑着单车飞奔在去欧拉路上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在海伦司跨年合唱,侃天说地的记忆也远的开始模糊我想说再见青春,又猛得想起来我的每一段青春都没有和路过的城市好好告别。
  • 但是事件有几个疑点一直没有解开:1、家长向学校要现场监控录像,但校方“不愿提供”。学校提供监控录像,依然要赔偿家长,但是家长可以心服口服,这事就完结了,没必要纠
  • 响应政府令,全力抗疫情,核酸不间断,​祈望众亲安……[爱心][玫瑰][抱拳] 不知不觉的,随着时间推移,核酸检测的频次依然未减,政府免费全力保障,人民群众亦自
  • #就这一刻# 没啥想说的,1、因为不想把照片存到长毛[喵喵],2、更不想浪费掉当时记录生活的小心意[新鲜好柿],还有,3、我的手机空间也不能被白白占用[doge
  • 15、此情不过烟雨碎,挫骨扬灰终不悔。21、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 生命中有很多東西都是上天注定好的是你的,誰也搶不走不是你的,留也留不住屬於你的,永遠 都在不屬於的,早晚 要散得失乃人生常態得,不必驚喜若狂失,不必傷心抱怨無論
  • @不读小说N年很少有人会突然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说分手的,通常,尤其是男性,他们在提出分手之前,其实做了很多的准备以及理性分析了很多情况。很少有人会突然因为一件
  • 小插曲: 我这丢三落四的毛病,还把自己新开买的外套落在了衣柜里,管家小哥哥帮我打包好寄回来了~好贴心#旅行真的可以治愈人生吗##美好生活合伙人计划##网红景点#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今天让我感觉神奇的是办公室的大椅子坐的我腰椎酸痛,很难受一直想不到解决办法今天队里的哥刚好准备去干活,问了一嘴要不要去,我想着走走说不定能缓解,刚答应,一站起来
  • 领养代替购买,选择买不到的爱❤️#情感# 因为遇见你,爱情从一个名词,变成了一个动词,真正爱你的人一定不会给你压力,所有的一切都会自己扛着,他一定给你一个明媚阳
  • 在免疫部分也充分調整之後,我們植入了兩顆胚胎,一顆著床,後續檢查也都一切平安,足月生產~ 好孕分享原文 吳醫師,您好:抱歉遲了那麼多天才跟您報告喜訊只因為心中
  • 这边的针头好粗感觉我的胳膊都要成筛子了[泪]下午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在中国从小长大的所有好朋友,我们自由地在一起玩耍打闹,还有家里可口的饭菜,想吃就能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