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經》

【类经三卷】

藏象类(一)

十二官(《素问.灵兰秘典论》全O一)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脏,藏也。六脏六腑,总为十二。分言之,则阳为腑,阴为脏;合言之,则皆可称脏,犹言库藏之藏,所以藏物者。如《宣明五气篇》曰,心藏神,肺藏魄之类是也。相使者,辅相臣使之谓。贵贱者,君臣上下之分。O藏,去声。)歧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宫也,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以应万几,脏腑百骸,惟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故曰治节出焉。节,制也。O相,去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属风木,性动而急,故为将军之官。木主发生,故为谋虑所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禀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而决断所出。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故《奇病论》曰: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在上焦,亦名上气海,为宗气所积之处,主奉行君相之令而布施气化,故为臣使之官。《行针篇》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膻中为二阳脏所居,故喜乐出焉。按十二经表里,有心包络而无膻中。心包之位正居膈上,为心之护卫。《胀论》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正合心包臣使之义,意者其即指此欤?O膻,唐坦切。)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故皆为仓廪之官。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O《刺法论》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见运气类四十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居小肠之下,主出糟粕,故为肠胃变化之传道。)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糟粕由此而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伎,技同。肾属水而藏精,精为有形之本,精盛形成则作用强,故为作强之宫。水能化生万物,精妙莫测,故曰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通也。渎,水道也。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有下口而无上囗,津液之入者为水,水之化者由气,有化而入,而后有出,是谓气化则能出矣。《营卫生会篇》曰:水谷俱下而成下焦,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λ膀胱。正此谓也。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海,天一元气,化生于此。元气足则运化有常,水道自利,所以气为水母。知气化能出之旨,则治水之道,思过半矣。气化大义,又见三焦胞络命门辨及膀胱图注中。)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失则气不相使而灾害至矣。)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心尘明则十二官皆安,所以不殆。能推养生之道,以及齐家治国平天下,未有不大昌者矣。)主不明则十二宫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心不明神无所主,而脏腑相使之道闭塞不通,故自君主而下,无不失职,所以十二脏皆危,而不免于殃也。身且不免,况于天下乎?重言戒之者,甚喜心君之不可不明也。)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至道之大,其原甚微,及其变化,则有莫测,人能见其多,而不能见其少,安得知原者相与谈是哉?)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窘,穷也。瞿瞿,不审貌。闵闵,忧恤也。消者瞿瞿,孰知其要,谓十二宫相失,则精神日消,瞿瞿然莫审其故,诚哉窘矣,然所致之由,果孰得而知其要也?闵闵之当,孰者为良,谓能忧人之忧而恤人之危者,又孰知以当其明哲之良哉?盖甚言知道之少也。《气交变大论》作肖者瞿瞿,其义稍异,见运气类十一。O瞿音劬。)悦愧之数,生于毫厘,(恍惚者,无形之始。毫厘者,有象之初。即至道在微之征也。)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亳厘者,度量之所起也。千之万之者,积而不已,而形制益多也。喻言大必由于小,著必始于微,是以变化虽多,原则一耳。故但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也;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也。正以见人之安危休咎,亦惟心君为之原耳。)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教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洗心日斋,远欲曰戒。盖深散大道,而示人以珍重之甚也。)

藏象(《素问.六节藏象论》O二)

帝曰:藏象何如?(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岐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为君主而属阳,阳主生,万物之以存亡,故曰生之本。心藏神,神明由之以变化,故曰神之变。心主血脉,血足则面容光彩,脉络满盈,故曰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属火,以阳脏通于夏气,故为阳中之太阳。)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太阳之太阴,通于秋气。(诸气皆主于肺,故曰气之本。肺藏魄,故曰魄之处。肺主一身之皮毛,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金以太阴之气而居阳分,故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手冬气。(肾者,胃之关也,位居亥子,开窍二阴而司约束,故为主蛰封藏之本。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曰精之处也。发为血之余,精足则血足而岁盛,故其华在发。肾之合骨也,故其充在骨。肾为阴藏,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O愚按:新校正言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俱以肺作阳中之少阴,肾作阴中之太阴。盖谓肺在十二经虽属太阴,然阴中阳中,当为少阴也;然阴在阴中,当为太阴也。此说虽亦理也,然考之《刺禁论》云: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乃指心火肺金为父母也。父曰太阳,母曰太阴,自无不可;肾虽属水而阳生于子,即曰少阴,于义亦当。此当仍以本经为正。)肝者,疲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疲极。肝藏魂,故为魂之居。爪者筋之余,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属木,位居东方,为发生之始,故以生血气。酸性木之味。苍者木之色。木旺于春,阳犹末盛,故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O按:上文三脏,皆不言色味,而肝脾二脏独言之,意必脱简也。五脏色味,详载《五运行大论》及《阴阳应象大论》等篇,见后五、六。O疲音皮。)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此六者皆主盛受水谷,故同称仓廪之本。营者水谷之精气也,水谷贮于六腑,故为营之所居而皆名曰器,凡所以化糟粕转五味者,皆由乎此也。O粕音朴。)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唇者脾之荣。肌肉者脾之合。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脾以阴中之至阴而分旺四季,故通于土气。此虽若指脾为言,而实总结六腑者,皆仓廪之本,无非统于脾气也,故曰此至阴之类。)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五脏六腑,共为十一,禀赋不同,情志亦异,必资胆气,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决于胆也。O愚按:五脏者,主藏精而不泻,故五脏皆内实;六腑者,主化物而不藏,故六腑皆中虚。惟胆以中虚,故属于腑;然藏而不泻,又类乎脏。故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又曰奇恒之府,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脏皆取决乎此也。然东垣曰: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其说亦通。)

金刚经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原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译文】:
  这时,须菩提又对佛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了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再执取邪知邪见的禁戒和外道修持法门,对世尊所说正法深信不疑,淡薄种种贪欲、嗔心、愚痴,自然发露了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到此时节,应当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修道难,度众更难的畏惧心理?佛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露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应当生起这样的心:我要救度一切众生,救度了一切众生,而没有一众生实际被我救度。为什麽呢?如果菩萨畏惧修道难,畏惧度化众生更难,就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是菩萨。为什麽这样说呢?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什麽,连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都没有,梦幻中的事,究竟什麽也没有。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在无数阿僧祇劫,然灯佛出现於世时,有任何什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没有,世尊。就我了解佛所说的义理,佛在然灯佛那里,持五莲花奉上如来,又持身投地布发遮住污泥,供养圣尊从身上走过,并发誓愿,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然灯佛,那是现象上的事,如梦如幻,於无上正等正觉心,没有任何什麽,愿将来之世作佛当如然灯佛,也没有然灯佛授记,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佛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我於尔时,心意清净,没有任何什麽妄想住相,如来於未来世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那时候我如果住相供养如来,住相发愿将来成佛当如然灯佛,心里畏惧成佛难,畏惧度化众生更难,以为如来必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给我授记说:你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为我无所住发无上正等正觉心,领悟实无有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说这样的话:你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什麽原因呢?所谓如来,就是万法都如其本来的义理,没有任何什麽。如果有人说:如来证得真常不灭的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什麽,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来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无实无虚。如果诸相非相,唯独如来所得是真实,好比梦中所见一切皆虚妄,唯独捡到的金钱不假。这麽说,无上正等正觉虚幻而根本没有吗?所说虚幻非虚幻,即是「诸相非相」,如果虚幻是断灭性的,何必辛苦修行?无上正等正觉於是中无实无虚,所以如来说任何一切什麽,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任何一切什麽,包括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根六尘六识,苦集灭道等四谛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因缘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涅盘,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及其他看不到,想不到的任何什麽,就是虚幻的任何一切什麽,所以只是名叫做任何一切什麽。须菩提,譬如人的身体长得很大。须菩提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体长得很大,比如在梦中,身体长得很大很大,而实际上没有,只是虚幻的长得很大,只是名叫做大身。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如果他这样说:我应当救度无量众生。那麽,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麽呢?须菩提,实在没有任何什麽,微尘都没有,那有众生可灭度?菩萨要开悟,破迷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彻底领悟诸相非相,没有任何一法,才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任何一切什麽,没有我、没有人、没有众生、没有寿者。须菩提,如果菩萨这样说:我难行能行,我难证能证,难度能度,我当以种种功德和智慧来建设未来的佛土,他就不能名叫做菩萨,为什麽呢?如来说庄严佛土,就是虚幻的庄严,只是名叫做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没有我没有任何一切什麽,即知成佛不难,度化众生也不难,如来说他真的是名叫做菩萨。

  【释意】:
  摘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究竟无我分 第十七章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原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心事的天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心事的天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恒河中所有沙子,佛说它是沙子吗?是的,世尊,如来说它是沙子。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一恒河中的所有沙子,有像沙子那麽多的恒河,又像那麽多恒河所有沙数那麽多的佛世界,你说它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像那麽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有很多种心,如来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很清楚的知道他们的种种心。好比一切泡沫同一海水,但一切众生固执泡沫为己心,兴风作浪,生生灭灭的泡沫始终不离海水,海水自然悉知悉见。为什麽呢?如来说一切众生种种心都是虚妄心,只是循业所起的一种意识作用,但是众生染著五欲,错谬的以为意识作用为己心,比如兴风作浪所起的泡沫,泡沫只是海水波动的现象,泡沫并不是海水的原状,若知种种心是虚妄心,只是假名为心,则见无上正等正觉心,比方泡沫与海水,若知泡沫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但没有海水就没有泡沫,见泡沫则见海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这番道理,我们缩小心量以泡沫为己心,住心在泡沫上而见不到海水,若不住泡沫则见海水,不住妄想心则显现无上正等正觉心。为什麽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心了不可得,现在心了不可得,未来心了不可得,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意识现象,相续不断使我们错谬的以为己心。诸君!若不住相,见诸心非心,现前便见无上正等正觉心。当知,泡沫虽不是海水的原状,却也是海水啊!还不悟吗?

  【释意】:
  摘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一体同观分 第十八章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原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如果有人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所获得的福德多不多?是的,世尊,这种人以这样的缘故,得福很多。须菩提,如果以为福德是实在有的,就是著我人众生寿者相,如来就不说得福德多,如果以为福德是虚幻的缘故,如来说他得到的福德很多。

  【释意】:
  摘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法界通化分 第十九章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原文】: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译文】: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可以以见圆满的色身就是见佛吗?不可以,世尊,不应当以见圆满色身就是见如来。为什麽呢?因为如来说,圆满的色身,就是虚幻的圆满色身,只是名叫做圆满的色身。须菩提,你的意思怎麽样?可以见圆满的种种成就,譬如三十二相、放光、神通,等等就是见如来吗?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见圆满的种种成就是见如来。为什麽呢?如来说具足,就是虚幻的具足,只是名叫做诸相具足。若见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则见如来。

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个人分析:【000021】深科技:之前在“爱上小花猫”公众号文章中就有分享这支个股,像这种科技概念之类的板块个股的市场还是比较看好的,一是受政策利好的影
  • ”清洁取暖行业专家赵文瑛称,确定改造面积,需建立在充分摸底的基础上,“农村地区点多面广,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哪怕同一个村也面临不同状况,统计调研的难度很大。”“无
  • #林子闳[超话]##林子闳心动时分[超话]# 就拿你稀里糊涂神奇回答的这张图吧其实也没有想好要说什么好像有很多东西想说,又好像没有就思绪特别纷杂,不说出来又感觉
  • 导航定位:冯玉祥旧居(抗倭楼)【分时、限量、预约、错峰 重庆市民开始错峰祭扫】4月2日,临近清明节,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下辖的九龙陵园、屏鼎山墓园、崇兴生命纪念园
  • 在目前主流十万级别的家用车中,新宝骏RC-6一直受到了极大的关注,那么这款车口碑怎么样,我们来分析下。作为居民日常休闲、散步、嬉戏、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的滨江大道
  • 从1990年以来的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本次航测情况显示,阳关林场西南片区现有林地总共是4509.57亩,园地4704.1亩。调查发现,阳关林场在西南片区存在防护林
  • 10. 落俗在所难免 浪漫至死不渝 温柔绝对服从.11. 心怀浪漫宇宙 也惜人间日常12. 月亮终会等到属于她的宇航员13. 公主闻到的应该是奶油的甜香,至于战
  • 后来,我小学,你大班……编不下去了本人第一次遇到如此难缠的教授只想说,谁当他学生真倒霉[喵喵]自己提交的文章有错别字,格式不对……我能学到什么[允悲]然后就跟两
  • 那天的云 是否馥郁的季节 是否已料到是否若是有一阵的风街上满是拥挤的人群所以脚步因花落微笑才轻巧因 惊叹的回眸 以免打扰到徒然 注定确实少不过 是与非的半盏
  • 我们的响应率百分比没有达到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优秀共青团干部以及五四流动红旗都没有条件竞选上。前几天开团支书会议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个优秀共青团干部好像只有我
  • 毒唯跑CP站子下边造谣内涵真是贱呢[哈哈]钱花了吗内涵内涵内涵③钱都花了花了花了你花了几分钱啊bkpp就是糊两个人现在都很糊④按头我批皮的大可不必一直都CP转了
  •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十方诸佛等,护念念佛行者之文《观念法门》云:又如《弥陀经》意说,
  • 等问题都可以找@牙套日誌 免费解答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郑州/福州8个城市医院医生,口碑排名,避雷避坑,医院黑名单等,多年累积大量用户数据反馈,
  • 曼多拉对于背叛过自己的人都会加以惩罚,哪怕一个人是安全的,灵犀之力也不会完全被曼多拉掌控。没有谁是绝对的存在,只要懂得其中的规律,把握事态的发展,稳操胜券是必然
  • 我将永远忘不了(不可能忘不了,但拿微博帮我记着)在去南京的火车上落下了我那把青色的伞它上面还沾着扬州的雨相貌记录:顶面有三条白色的鱼,如游于水中。真他妈多方势力
  • 前几天开团支书会议的时候,我还在想着那个优秀共青团干部好像只有我一个人符合条件,因为我们班剩下两个团干他们都不符合。本来存在三个选一个的竞争关系,现在还直接不用
  • #郑在玹小卡# #郑在玹西装# 【郑在玹 zzx jjh 划面 ins 壁纸 神图 腹肌 小卡 表情包 头像 男友照 动图 泡泡 西装 直拍 演戏 自拍 生
  • たくさん笑ってくださって、私も笑えて素敵な時間でした」【止ま蘭世字幕组】 under专辑特典 underlive精选 (合集上传中) #寺田蘭世# 因为组里一个
  • 我们的神是勤于工作的神,神不会祝福那些从不勤奋工作、却装作很忙碌、很属灵的人。 ————————————如果你口口声称爱基督,却活在不圣洁的生活中,那么我对你只
  • #肖战工作室获得行政许可#恭喜@肖战工作室 赶快投资赚钱吧!我来想想拍什么最容易吸引眼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