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记住2021,商业新红利时代,企业如何赚钱?】

导读

2017年,李志宏教授首先提出并倡导商业觉醒,用商业推动社会向上向善。并认为中国的商业已经从1.0的体力资本经营跨越到了2.0的脑力资本经营时代,最终必将走向以心力资本经营为核心的商业3.0时代。

在那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商业正式跨进2.0时代的分水岭,就是2012年八项规定的正式出台,但对商业3.0只看到了个别优秀企业实践的案例和趋势。2019年美国181家顶级企业CEO通过商业圆桌,重新定义公司运营的宗旨将不再是股东价值,而是让社会更加美好,就预示商业3.0已不是一种渴望,而是扑面而来的即将现实。2021年8月国家提出第三次分配,我们认为这将是正式跨进商业3.0时代的标志性事件,从此会大规模开启以“心力资本经营”为核心的商业新红利时代。

01

商业1.0时代

成功源于短缺的机会红利

以“体力资本”创造财富

回望中国商业历史天空,企业赚钱的逻辑其实在不断改变。

商业1.0时代,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那时整个社会处于物质短缺、尚不能满足人民基本消费需求的时代,大量的商业机会随处涌现,轻松就可以找到市场空白。

创业者们依靠胆识和直觉,凭借优越的政策,超低的土地、税收、劳动力成本,依靠创业者和经营者的自我勤奋、并雇佣勤奋付出的劳动力,生产出填补空白需求的产品,就能够大幅获取财富。

这时,只需把西方已经验证的产品和模式引入进来,让购销或产销差价最大化,获取剩余价值。

所以,商业1.0时代:靠的是机会驱动,以“短缺、复制和低资源成本”为典型特征,经营的本质是“交易驱动、剩余最大化和产品为王”,核心资源是“物本和体力资本”。

而到了2012年国家开展反腐倡廉并实施八项规定以后,让这种以资源、政策撬动来加速机会和物本驱动财富创造的营商环境和经营理念发生了断崖式的脱离,同时中国的商业也自此进入到2.0的时代,并以此宣告1.0时代的一去不复返。

02

商业2.0时代

成功源于资本驱动的模仿创新

以“脑力资本”创造财富

同时,随着初级供给端的不断累积,物质越来越丰富,进而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产品同质化加剧。人民的需求也随着温饱的解决而上升到更高级的层面,企业的发展也深度遭遇瓶颈的禁锢。如何寻求更好的差异化,便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出路。

而一些敏锐的创业者会发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并从中找到新的商业机会。他们开始从产品端走向用户端,认真理解用户需求,探究需求背后的升级要素,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重构消费场景,再用一种国外已验证过的商业模式或技术原型,结合国内市场加以改良和优化,便生成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模仿式创新。

尽管这种模仿式的创新不足以构成真正的引领力量,但却能够撬动资本加速市场回笼和财富释放。于是借助资本,让更多的创意进入到商业化阶段,也因此带来了创新的组织和高密度的人才,进而产生了科技的力量和成果转化。这就是以“脑力资本”为经营核心的时代。

这就是商业2.0时代:靠的是创新驱动,以“资本、人才和技术”为典型特征,经营的本质是“用户驱动,精准定位,差异化”,核心资源是“人本和脑力资本”。

03

商业3.0时代

成功源于使命驱动的真创造

以“心力资本”创造财富

创新驱动,让财富创造和物质供给加速,中国消费者和劳动者迅速进入到马斯洛需求的高阶层次,于是中国进入到了“大众社会解体、小众社会崛起”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对个体的崇尚越来越盛行,人们开始追求心灵的满足感与个性化彰显。随着人群和需求更加细分,也直接导致商业的进一步变革。

为了满足更加多样的需求以及人们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链接,更多的创业者开始注重细分市场中的精准定位,但商业2.0时代的模仿式创新已远远无法满足,脑力创新也遇到了极大挑战。

而此时需要的就是符合中国新消费群体和消费文化下的原创性创新,所谓原创性创新,是基于一种美好的使命共达的愿力,不断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潜能和创新动力,去追求一种独特改变来达成这种目标。

这意味着商业也必将进入到“以思想之改变、靠使命而驱动”的时代,这就是商业3.0:要靠使命驱动,激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内在动力,以“责任、自发和共创”为典型特征,走向“社会责任驱动,价值主张,品牌”的经营本质,核心资源转为“心本和心力资本”。

04

第三次分配

开启商业3.0变革新红利时代

2021年8月国家提出第三次分配,这样描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自上而下统一方向,朝着共同富裕迈进,在这种使命共达的背景下,商业竞争的核心已变成价值的彰显与较量。即让真正的创造端不仅要通过技术创新做出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还要解决基于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下,如何通过这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一个全新话题,也是西方资本主义要重新探索的话题,靠模仿已然无法满足日益升级的社会需求,需要从无到有的真创造。所以它需要由心底生发愿力和智慧,用美好推动大脑的全新创造,本质上这是一种心力创造,是每个人内心都俱在的潜力。

随着商业3.0时代的到来,企业赚钱的逻辑也随之而改变,作为企业家面对这样的变革,到底应如何理解第三次分配带来的划时代意义?

首先,第三次分配带来的改变是鼓励真正的创造,而这种创造是以解决共同富裕下人们美好生活为目标的。这就意味着企业如果想赢得未来,就要通过真创造来构建差异化壁垒。要么做极致性价比的企业,让这样的产品和服务惠及普通大众,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要么打造高附加值与极致体验感的企业,让更多从业者能够从中获得更好的回报。而夹在中间的企业最难熬,相关阐述详见《李志宏:只有两类企业未来会活的更好》。

其次,无论时代如何变革,企业在追求向上增长的同时必须要以向善为核心发展方向。因为商业的基调一定要立足于解决客户、行业、社会和人类所面临的真实问题,特别是要通过商业和科技的力量,激发出更多民众的善心、善行,最终让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变得更美好,才符合大趋势。商业可以利用人性来获取财富,但商业一定不能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赚钱,人始终是技术的尺度,技术是工具,通过技术革新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为人类服务的,如果这样的产品带来的结果是让人向恶,让人的生活越来越糟糕,那么这样的企业也必定不会长久。

再次,在趋势面前能力几乎等同于零,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懂得顺应趋势而行。在迈进商业3.0的新红利时代,如何激发出人与生俱来的潜能与愿力,实现人的真创造是这一时代的重要课题。当具备有效的外部资源并通过内部无限的创造被最大释放时,就会产生“心力资本”经营的力量。而此时,企业、员工、消费者都将结成一个生态共同体,实现无边界的基于“心力资本”的最大创造。这就是“创生无己”,当企业从善念出发,利他为先,就能激发出人们心中的创造力,把更高的科技真正转化为普惠大众的产品和服务,共建美好,推动社会进步,此时,心的核心力量就产生了,企业也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企业将会面临危机和深渊,日渐消亡。

正如新时代的消费者,他们更加崇尚价值彰显,其需求已不仅局限于产品和服务本身,他们更看中那些真正通过科技向善的力量让身边人、社会、国家、人类变得更加美好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也就有了一夜之间让鸿星尔克、蜂花这样的企业被民众追捧,看似野性消费的背后其实就是消费者对价值企业的认可和拥戴。而消费者对于华为的支持,也体现了他们对那些为社会美好、国家强大而不断深耕科技突破、努力寻求创新的价值企业的一种深切期待与支持。人们对马斯克的赞许和钦佩也是基于他胸怀人类、超越国界的真创造,比如他在为人类移民火星而努力,他还公开特斯拉300项专利允许全球善意使用,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与发展。

只有践行通过商业让命运相关者得到好处的商业——兼善天下的商业,才有可能共享到国家和社会对于这些企业给予的最大新时代红利,一句话:好人赚钱的时代到了!

经历过2013年到2015年那波行情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那会儿新能源也爆炒过一波,甚至比今年还凶猛!

不过,15年那一波行情,可以说是纯粹的概念炒作,因为那个时候的新能源汽车根本卖不动,卖出去的车,基本都是骗补贴的。

当然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在那个时候也已经渐渐成为市场的共识了,于是leo和一个公募基金的朋友,在后面几年一直寻找行业里的隐形龙头品种,准备押注。

在2019年,我们最终确定了两个公司:leo的选择是宁德时代,而朋友的选择是天齐锂业。

为什么是宁德时代?因为那年宁德时代已经超越LG化学和松下,登顶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龙头地位了。而锂电池既然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锂电池龙头自然最受益于行业的大发展,宁德时代既然短短几年逆袭为全球龙头,说明公司竞争力足够强,可以持续受益于行业的发展。

那个时候还是熊市阶段,它也就1500多亿的市值,当时leo对它的看法是:来一波牛市,市值冲到四五千亿问题不大。

而朋友的选择是天齐锂业,因为他认为:锂电池厂商说白了只是个一苦逼的中间商,要面临上游和下游的双重压榨。有锂矿资源的才是最终的赢家,可以很轻松的向中游拓展,所以锂矿资源最优质的天齐锂业最有潜力。

几年过去了,回头再看看我们当时的观点:从公司的走势来看,leo的观点总体更准确一点,确实是宁德时代走的更好,但朋友的观点就错了吗?

其实也没有,事实上,中小锂电池厂商就是个苦逼的中间商而已,要遭受上下游双重压榨,只不过是这两年市场极速扩大,加上宁德时代自身太逆天了,所以锂电池厂商的日子才比较好过,尤其是资本市场更受欢迎。而且这几年,行业也确实是在不断地向上游靠拢。

所以,在投资中,究竟选择行业上游还是中游,抑或是下游,依然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02
上游还是中游?

究竟选择产业链的上游还是中游,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答案,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的话,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向其他产业链渗透的难易程度。

理论上,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向整个产业链进行拓展,就像天齐锂业可以向中下游渗透,宁德时代也可以向中游和下游渗透,但实际上,就会涉及到一个专注度的问题。

虽然理论上企业可以向所有的行业去扩展,但实际上,这并不容易,一个企业再强,都有它的能力边界,加上企业有特定的基因,而跨行业经营,需要特定的人才,管理能力等等,真不一定打的过那些一直深更在这个行业的公司。

就像腾讯,绝对的巨无霸吧,手握中国最大的流量,但它一直是一个2C企业,所以这些年来2B业务一直做的不是很好,这几年因为云服务才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起色,所以腾讯后面也转变思路了:充分发挥自己的流量和资金优势,去投资其他做的好的企业,而不是自己动手,所以它投资了一大堆公司,成为事实上,最大的风投公司之一,反而竞争力越来越强。

所以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考虑清楚,在这个产业里,究竟是上游向中下游渗透更容易,还是中下游向上渗透更容易?

二是,要充分考虑中国制造业的威力。

无可否认,锂电池行业是有比较高的技术含量的:又要能量密度高,又要安全,又要循环次数多等,但其实它也没有高到哪里去?

很多人过分高估了锂电池产业技术层面的重要性,却低估了另一方面的重要性,那就是锂电池企业的规模壁垒,事实上,这个反而重要的多。

在技术不存在绝对代差的情况下,规模优势就是最好的竞争壁垒,因为市场都站在你那一边。

道理很简单,物美价廉的产品绝对不愁卖,这是永远都成立的常识。

而中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天下无敌!相比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极具竞争优势。

大家都知道一个尖端技术只要被中国人给掌握了,相关的产品价格很快就会暴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中国是很容易在中游制造环节出现巨无霸的!

所以,只要某一个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体现出足够强的竞争优势,最好是世界顶尖级别的,行业市场空间又足够大,那么这样的公司很容易形成一个巨无霸,超级成长企业那种。在每一个细分工业领域进行深度筛查,是一种非常好的挖掘超级成长标的的方法,如果碰上市场爆炒,那么就有望是下一个宁德时代了。

这也是我反思了错失宁德时代后,最大的收获之一,往后我们其实可以在重要制造业里,寻找这样的公司。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宁德时代跑赢天齐锂业的原因:虽然锂矿资源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只有一处锂矿,而宁德时代却拥有行业最强的竞争优势,不论是规模还是价格等,所以它向上游和下游渗透,其实比天齐锂业来的更容易。

03
比看到机会更重要的是守住

很遗憾的是,虽然我和那个朋友,都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行业和趋势,但却没有美好的结局。

比如我认为宁德时代牛市的时候,完全值个4000亿,但现在看,还是太年轻了,它都飙到15000亿了,后面突破2万亿也是很可能的。天齐锂业虽然坐拥最优质的锂矿,但兑现一直是个问题,导致业绩一直稀烂。

结果就是,我们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从这两者身上赚到钱,因为熬不过那个熊市,割在了启动前。

#沧州微分享# ■曹德旺一张饭局私照流出,打脸多少人:你以为的人脉,都是假的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很是感慨。

说的是,在几天前的企业家发展年会上。

会议的欢迎晚宴上,大家都在忙着社交,或聊天,或交换联系方式。

只有曹德旺啥也不管,一个人坐下来直接开吃。

不仅如此。

那些排着队,准备向曹德旺敬酒,或套近乎的人,都被曹德旺的保镖一一拦开。

曹德旺又一次显示出他的独立特行。

网友惊呼,这么多人,原来只有曹总是真正来吃饭的。

但仔细想想,并不意外。

曹德旺玻璃产业已经占到全球份额的70%,他已经不需要去刻意结交任何人。

他不要去看其他人的脸色,也不需要那些人手中的资源。

所以,他大可随心而为。即便别人前来敬酒,他也有拒绝的底气。

看到这张饭局照片,我才明白:

每个人都想去更高级的圈子,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但最强大的人脉,最高级的圈子,不过是你自己。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人脉常识,其实都是假的。

1、酒局和饭局
通常是一种无效社交

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参加种种聚会,觉得这是一种迅速拓展人脉的方式。

实际上恰恰相反。

那些临时而起的酒局和饭局,多数时候,都是一种无效社交。

道理很简单。

因为你的人脉和圈子,通常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强联系”,另一类是“弱联系”。

所谓强联系,是指那些经常见面的朋友、同事、同学等等。

所谓弱联系,是指偶然相遇的点头之交。

强联系才能影响你的生活,弱联系呵呵一笑就好。

饭局和酒局正是如此。

一群陌生人相遇,喝一次酒,讲几个段子,唱一场歌,然后彼此加上微信。

加上了微信又如何?

你们不过休眠在对方的联系人列表里,圈子不同,此后不会再有生活、工作相融的机会。

更不用说,他们对你今后的工作与生活有帮助。

当然,我不是说,要一味排斥这种聚会。

同事和朋友组织的饭局,时间允许,感觉舒畅,大可尽量参加。

无法避免的工作应酬,当做任务,热情对待即可。

但是把一场场饭局,与有价值的遇见,简单划上等号,就大错特错。

2、90%的人
都在高估自己的人脉

作家言偃,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今年的迪奥大秀上,有一张照片冲上了热搜。

照片中有刘嘉玲、章子怡、章泽天和刘雨昕。

照片刷屏后,网络上很快出现了另一张“原照”。

原来,当时一起合影的人,还有前芭莎主编苏芒。

因为她在时尚圈的话语权不再。

其他人在发出照片时,都不约而同的把她“裁掉”了。

以前风光时,总是站在C位的“时尚女魔头”苏芒,如今照片中只剩一片衣角。

在抖音上,也看到一个故事。

千万资产的老板破产了。

他想东山再起,决定请以前的部下吃顿饭,向他们都借点钱。

他当年待这些手下很好。

或给他们开了高薪水,或是支持他们出去创业,从不小气。

他相信,这些手下会来赴宴,会像自己帮助他们一样,帮落魄的自己一把。

然而,等到菜都凉了,还是没有一个人前来。

成年人的交往,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

你的微信好友可能超过一千,但能够借你1万块钱的人,很少;

成功时,围在你身边的人很多,你失意时,离你而去的人,一样不少。

你的圈子,有时候,也会嫌弃你穷,嫌弃你走下坡路,嫌弃你没有利用价值。

所以,任何时候都记得,不要高估自己的人脉。

3、所谓人脉
就是别人能求你做多少事

《小欢喜》里,有句话,我特别赞同:

什么是人脉?人脉不是说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

人脉不是说你发出去多少张名片,而是你能收到多少名片;

人脉不是说你能央求别人做多少事,而是别人能央求你做多少事。

人脉不过是你实力的影子。

为什么曹德旺不需要去看他人脸色,我行我素?

因为他实力足够强。

自己从事的是制造业,销售面向全世界,不需要去求在场的人什么。

今年,一则李佳琦和董明珠同台对话的视频,上了抖音热搜。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一向自信的董明珠说:从直播的角度,李佳琦是我的老师。

董小姐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但依旧对李佳琦赞赏有加。

要知道,就在去年,董明珠还表示不知道李佳琦是谁。

隔行如隔山,董明珠不认识李佳琦很正常。

但随着格力开始进军直播业,董明珠不仅认识了李佳琦,而且还有了合作的可能。

所谓人脉,其实就是实力。

人脉的基础,就是实力和价值交换。

岭深常得蛟龙在,梧高自有凤凰栖。

你如足够厉害,拥有可以用于交换的资源,优秀的人就会向你靠拢,人脉就会不请自来。

4、网络上,有一个很火的竹子定律,与荷花定律。

竹子前4年,只会长3厘米。

但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长,六周就会长到15米,惊艳所有人。

荷花前29天,只能开到池塘的一半。

但是在第30天的时候,就会一夜间开满池塘,让人叹为观止。

没有人可以一夜横空出世。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站到聚光灯下。

当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人脉最强大。

这是成年人社交最残酷的真相。

所以,先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让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让野心配得上你想进入的圈子。

熬过最难走的那段路。

放弃无用的社交,多提升自己。

人脉的本质是价值吸引。

有实力的人,才有人脉。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当你有足够利用的价值,你就会成为其他人的贵人。

星光不负赶路者,时光不负有心人,你只管努力,剩下的都交给时间。

作者:脆皮先生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别看陈可辛的三分钟了 这才是回家的味道
  • 女机器人主播将上岗 长相甜美
  • 全国平均年终奖出炉!原来,我的年终奖有这么“多”!
  • 普京怒了!刚刚!俄罗斯战机被击落,报复开始
  • 2018年考研成绩公布时间和复试分数线公布时间
  • 央视春晚首次联排,剧透了这些明星阵容……有你期待的吗?
  • 光明早报:第三代北斗芯片发布;第31届电影金鸡奖揭晓
  • 碰瓷中国美魔女,这名日本议员遇到大麻烦了
  • 陈可辛《三分钟》春运短片:你拥有的平凡,都是他人的奢望
  • 哈特15+14湖人险胜篮网 英格拉姆16+8+10
  • 【社会】日本女机器人主播或将上岗
  • 2017年全国白领年终奖平均为7278元,你拖后腿了吗?
  • 陈乔恩暴瘦露面网友心痛:终于恢复了魔鬼身材?
  • 俄战机被击落后,俄方空袭反击炸死30名叙武装分子
  • 特别提醒|2018考研成绩公布!
  • 伟霆结束首次春晚联排 暖心安慰伴舞缓解紧张情绪
  • A站被曝拖欠工资:工资至今仍没有消息
  • 琥珀现最完整古鸟,但真的具有收藏价值吗?
  • 企业年金新规实施 万亿资金将入市
  • 陈可辛三分钟春运短片刷爆朋友圈!原来所有平凡都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