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植物人托养中心# 【北京郊区的另一种“植物”】每天下午一点半,是李老太的进餐时间。病房内,护士把黄绿色的流质食物注入透明细管,食物缓慢滑动。李老太闭着眼睛,嘴巴下意识地做出咀嚼的动作——实际上,李老太已近四年没有用过嘴巴吃东西了。流食通过鼻饲管,缓缓滑进她的胃里。一天六次,李老太靠这样的方式获取能量和营养。

2016年,81岁的李老太成了一名植物人。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圈在这张一米宽的病床上。她侧卧着,双腿蜷起,干瘦的身子缩成一团,只占去床的三分之一。排便固定为三天一次,由护士戴了三层一次性手套帮她完成。大部分时候,李老太总是闭着眼昏睡,偶尔睁开双眼,她直愣愣地盯着正前方。最小的孙子来看望过她,留下一只老虎玩偶,挂在床头的吊瓶杆上。对这一切,李老太一无所知。

李老太所在的病房里,并着两排同样的病床,除了李老太,还躺着另外11个植物人。他们大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剃光了头发,颧骨因面容消瘦而凸出,一眼望去难辨性别。被切开的喉咙上,盖着润湿的纱布,浑浊的痰鸣声从其中一张床传出。

他们中,有人曾因车祸遭受过脑外伤,或突发脑出血、脑梗塞,有人曾做了去大骨瓣开颅手术,脑袋像被剜去了一块,向内凹陷。这些意外和疾病,让他们睡在这里,变成了插着胃管、尿管、气切管的“睁眼昏迷”的人。在医学上,他们被定义为植物状态。

不会有人开口说“难受”,任何异常只以数字形式起伏,显示在心电监护仪上。时间在这里静止了。病人保持着一种姿势,直到下一次有人帮他们翻身。

在这间“沉睡”的屋子里,再细微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叮叮当当,是盛流食的碗碰在一起;“啪、啪”,鼓点一样的节奏,是护士在给植物人拍打背部;“嗞——嗞——”,这是伸入气切口的细管吸出了痰液。当护士停下工作休息,房间恢复宁静时,防褥疮床垫充气阀微弱的嗡鸣才慢慢显现出来。

昼夜只属于前院里的植物和野猫。病房的窗户朝南,充足的阳光和八盏顶灯交替,24小时维持室内明亮。植物人不需要光,是轮流值班的护士需要随时监测病人的状态,保持时时光亮,才方便照料床上的人。

植物人托养中心的这座院子位于北京密云圣水头村,原本是特卫训练基地。闲置了一年多后,密云区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相久大租下这里。露天庭院里摆放的器械已经掉漆生锈,这里没有热血的口号声响起,一切归于沉寂。东西贯通的平房变成了主体建筑,成了三间病房。2019年初至今,27张床位陆续投入使用,床上的植物人由院长相久大和年轻的护士们照护。

相久大从医二十多年,与不少植物人家属打过交道。在他的记忆中,病人家属们是一群跟着病人一起垮掉的人。他们有的迫于植物人的巨额治疗、康复费用,最终无奈放弃继续医治;有的因在家护理耗尽精力,不见病情好转,陷入精神危机。

在中国,目前有近50万植物人,以每年7到10万的速度在增长。“这些植物人,总得有人管。”相久大这样解释他2014年辞去稳定工作,开设这家托养中心的初衷。他早早为之取好了名字——“延生托养”,寓意延长生命。

辞职之后,相久大急需一笔钱作启动资金。2001年,他花12万在密云买了一套房。十三年后,房价翻了几番,他拿着卖房的160万,为托养中心筹措场地。只不过,从二环内天坛医院附近到六环外小汤山,行车里程过万,没人愿意把房子租给他——知道自己的不动产内要住进一群动弹不了的人,每个人都觉得忌讳。

寻觅了几个月,相久大终于在密云水库旁租得一个毛坯房。房东是他的一位老朋友,相久大曾为她患癌的母亲联系过肿瘤专家。房东长期居住国外,知道相久大在找房子,主动把闲置的房子租给了他。只不过,房子在一个山沟里头,离村子远,水电很难保证。取水要去村里,断电后要靠发电机。

这是发生在2015年初的事。相久大说,虽然条件不是很便利,但托这位朋友的福,托养中心好歹能开始运营。那是托养中心的起点,相久大在那里工作了三年,病人超过10位后,房子再住不下更多人了。面对还在继续前来问询的病人家属,不得已,相久大又花了一年时间,颇费周折地找到眼下的地址。在2019年春节后,托养中心搬进了这所大院。

从东直门公交枢纽坐快车980到密云城区,循着南山滑雪场的方向,打车拐进圣东路。路边零零散散挂着一些指示牌,滑雪、骑马射箭、采摘,吸引着从北京市区来度假的游客。热闹之外,鲜少有人为隐匿在小路旁的托养中心驻足,甚至在手机地图上,也搜索不到它。

有这么一个安身之处不容易,托养中心低调地存在于此。好在,这里的病人不会喧哗吵闹,相久大说,不用担心村民觉得不吉利,过来找麻烦。

初秋傍晚,一只三花猫从前院树丛里溜出来,一颗山楂砸在它跟前,它机灵地躲开,加快了脚步。每天这个时候,它便赖在厨房门口喊叫,蹭几口吃的。被护士喂饱后,猫也不出声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又是一年杏花开,两年没见过杏花了,怀念家里院子里那又大又甜的杏子,每到初夏,总是趁午睡时间,偷偷爬到树上采摘还没熟的杏子,总是被酸的掉牙[允悲][允悲],每天都幻想着能吃到甜甜的杏,在一天天酸酸的味蕾间,盼望着盼望着,杏子熟了。每次一吃就是十几个,岁月静好,好好珍惜那些美好的回忆。

#带着边框一起拍##宝宝的少女心##今日边框打卡# 曾经一个表姐说,“小时候家里穷,美味就是各种水果,为了孩子院里栽植了各种水果,渐渐的树长大了,我们也长大了,有了各种水果,孩子们却已背井离乡,长大离开家里。”就是,人总是在远行,愿以后多回家,多看看父母,和父母回忆那些过去的点点滴滴。 https://t.cn/ELGKrxJ

跟妈妈一起上山打花菜。
虽是小时候经常抽兰草、捡柴的地方,但是现在走的人少了,都是丛草和树。我们俩各自拿着袋子,但是所到之处,并没有……可能被采摘过了或者花菜少了。我一路拍拍停停,妈妈在专心的找花菜和开辟道路……她都不等我的,我总是追赶她。在返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并没有两手空空,总算有所得。
上山前的装备,是妈妈给我找的,记得以前我都是被大人打扮的很中性,不追求漂亮,只是实用或者久用,这可能是初中买的外套,今天穿,还是很合身[允悲][允悲][允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你的心愿是什么呢?”“那我不让他知道我为什么不走就好了”“见的多了,总会知道的”“那也不让他发现我在保护他就好了。
  • #晚安# 以前喜欢逼自己,以为绝境才会重生。如今心态反而更加坦荡 ,一条路走不通就换一条道。人生很短,不必总是和自己较劲,和这个世界和解,反而能看到更多以前看到
  • 啊[awsl]到周五真的太累啦 终于又肝过一周啦~[打call]恭喜自己也恭喜大家! 分享这两天的治愈日常~ 不仅是食物本身 更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和经历 让我总能
  • 呱呱公主(双流区区花) 带我这个文化沙漠去画展 被艺术熏陶了一下 浇了浇水(毕竟是沙漠 这点水还是有限...)hhh 毕业n多年的学姐 回老双中看了看 好像什
  • 眼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我们是直播带货 短视频带货 我们房租是免费的 欢迎直播公司入驻 微信联系方式:18706206944 公司固定电话:0512801666
  • 人生,七分品茶,过去就像茶味绕人,一切随心;未来就像茶气飘逝,一切随缘。失去的如浓茶不牵不挂,回味即可;得到的如清茶,不悲不喜[失望],微笑即可。茶,热的,香气
  • 这首诗表面上看来是在写山,但实际上却是在写人,甚至可能写的就是诗人自己。早年的诗人意气风发,投身政治,锐意改革。改革失败后,诗人隐居南京,多与中山为伴,辉煌不再
  • 看到就会回谢谢[跪了]ps开黑一区也可以戳我,等我忙完这个月就可以愉快玩耍了(?有偿无偿都可,拍照技术要ok!
  • 图1️⃣闺蜜送的史迪仔图2️⃣想想好久没有拍照了,宿舍的镜子有点脏图3️⃣舍友过生日收到的(能收到的‍♀️该多幸福阿)图4️⃣5️⃣6️⃣闺蜜的爱,吃穿不愁,让
  • ​,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一种功德对人要有一种诚信对事要有一种明白很多情理之中要学会尊敬要学会安静和祥和。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
  • 逐渐开始明白,人世大道三千修行一世,修的不过只是自己的心。心净了,世界便清净了。 渐渐被岁月的棱角所磨平,变得愈发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在潜移默化的岁月里,无
  • )追星女孩就是可以为了追星回厦门(目前没做过但我想我可以) 但绝不会为了工作回厦门[微笑]昨晚刚吃的蚵仔煎和土笋冻好吧 够了够了也差不多可以了[拜拜]【民航13
  • 那经过岁月沉淀以后出现的甘甜与清凉,绝不是少不更事的新茶所有的,人到中年的我对此更加理解!对社会的付出,还是太少太少了。
  • 咱们回家把袜子挂在床头,圣诞节就能收到了,马上就是圣诞节了,想不想圣诞老人给你一个惊喜呀? 今天在美罗城竟然走散了,他瞎,然后带着施在地铁进站前的小店等爸爸,店
  • 阿联酋警察增加了奢华的兰博基尼Aventador的警车舰队——超级跑车售价就高达360000英磅。阿联酋警察增加了奢华的兰博基尼Aventador的警车舰队——
  • 这次我想为我的弟弟筹集骨髓移植的费用,今年8月底,我的弟弟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这次我想为我的弟弟筹集骨髓移植的费用,今年8月底,我的弟弟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 不过,从你自己的角度来说,你努力过,即便最终没有成功,其实也没有什么遗憾。对于那些分手后想要挽回的人来说,是值得深思。
  • 对于齿轮传动系统的情况,附加驱动部件的重量通过发电机可以有更小的设计来补偿。例如,先进的设计方法与高纯度的钢相结合,确保已经实际消除了风力发电机组轴承中的经典轴
  • 在挽回过程中很多人因为新欢“知难而退”一是觉得自己在破坏他们的感情,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认为自己比不上前任。 在挽回过程中很多人因为新欢“知难而退”一是觉得自己
  • 盖尔曼因自己对简单世界的洞察力而闻名,八正法完美的规律性产生所有不同质量的粒子,粒子又进而形成原子核、原子和分子。高能物理理论巨人默里·盖尔曼(Murray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