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考古学家许宏:三星堆与二里头,到底谁影响了谁?】新发现六座“祭祀坑”、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的消息,让“三星堆”成了全民关注的热词。与此同时,造型怪异的青铜器从何而来、三星堆与二里头谁是“最早的中国”,这些讨论与争议,也在考古之外风声渐起。

3月23日的最新消息显示,专家对三星堆遗址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推断三星堆4号坑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属于商代晚期。

围绕三星堆和三星堆之外的讨论,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进行了一次对话。

【三星堆不是蜀文化】

■三星堆文化&二里头文化 谁早谁晚?

许宏:三星堆文化要晚于二里头文化。

有四川的学者说,三星堆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前(约公元前2000年),这是不可能的。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陶盉等二里头文化风格的器物,而这类陶盉在二里头遗址中的年代是二里头文化二期(不早于公元前1700年)。考虑到文化传播的时间差,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大致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晚期甚至末期,也就是不早于公元前1600年。

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测年结果显示,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是公元前1750-1520年。所以我们说,三星堆文化的上限可以早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但不可能早于二里头文化。

■三星堆能否代表蜀文化

许宏: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还不能说三星堆就是蜀文化。这要从两方面分析:

首先是缺乏文字的直接联系。甲骨文中虽然有关于“蜀”的记载,后世文献记载也说“蜀”参与了灭商联军,但三星堆本身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字,目前还无法直接证明三星堆文化就是文献中的蜀文化。

第二是认知体系的重大差异。东周时期及以后的蜀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已经出现了像中原文化系统那样的大型墓葬、包括贵族和王的墓葬,还有大量的随葬品。这些是中原文化中王者和贵族本位的象征。但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中目前还没有发现像东周蜀文化这样的突出显贵个人本位的遗存,仅仅是公共性的祭祀。因此,我们同意这样的观点,即不能说三星堆、金沙文化和东周以后的蜀文化一脉相承。

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我们就是要告诉公众,哪些问题能说得清,为什么对于有些问题还说不清楚,这是一种和治学上的审慎态度。所以,如果说三星堆就是源远流长的蜀文化,那暂时只能看作是当代人对上古史前史的一种建构。

【二里头成就了三星堆】

■三星堆所代表的文明来自何方,它与中原文化、二里头文化有着怎样的关联?

许宏:学界公认的是,是外来文化因素的渗入导致成都平原土著文化发生变化而产生的新的文化——三星堆文化,而它形成的最大契机就是二里头文化因素的出现。

三星堆文化的早期受到二里头文化影响,这点可以从出土的陶盉、铜牌饰、玉石牙璋等看出来,而三星堆文化的晚期则深受殷墟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原文化的持续影响,才使三星堆文化由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在四川盆地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但其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已相当于殷墟时期。

至于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金杖、青铜神树则显示,三星堆文化还受到中原以外的文明影响。但这些因素具体从何而来,由于缺乏直接的证据,目前还无法判断。

■中原文化如何对三星堆文化产生影响

许宏:从二里头向西向南两个方向都有可能。

二里头向西,从郑洛地区西去进入关中,或者顺着洛河上游到达汉中地区,再从汉中南下进入四川盆地;

二里头向南,从汉水流域进入湖北地区,顺长江流域经过三峡地区再进入四川。这些都有可能。

目前,南北两方向都发现了能够连接中原和三星堆、金沙的文化遗存。至于传播的方式,战争、联姻、结盟、贸易都有可能。

【三星堆消失,是人与神关系的退场】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青铜面具,风格与已经发现的中原地区文物造型迥然不同。三星堆文化有可能来源于南亚、西亚吗?

许宏:作为严谨的学者,我们不能把远距离的文化相似性当做文化传播的证据,但是不排除任何假说所代表的可能性。

从既往的考古发现看,文化的传播一般是族群之间接力式的、间接式的传播,而不是像张骞通西域那样,远距离直线传播而来。比如,殷墟中虽然出土了马车,但肯定不是从马车的起源地——欧亚大草原西部直接传播过来的。很有可能是和晋陕高原或北方的族群作战过程中,得到制作和使用马车的技术,而晋陕高原或北方的族群可能是和更远的内亚地区的人学来的。

这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过程,所以现在很难找到确切的源头。

■三星堆文化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许宏:三星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比较类似,都没有发现宫室或其他重要建筑被火烧或者被捣毁的迹象,所以各种可能都有。比如一场瘟疫、植被破坏、水源污染等,当然也不排除外敌入侵或战略转移。

三星堆的衰落、金沙(十二桥文化)的崛起的原因,目前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和二里头、郑州商城的此消彼长一样,都不能排除是同一人群的迁徙转移,比如三星堆的中心都邑转移到了成都金沙。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有一个基于历史发展维度的解读:三星堆文化虽然有了国家形态,也进入青铜时代,但它的意识形态还停留在祭祀山川、巫术气息比较浓厚的原始状态;与此同时,中原地区注重世俗的祖先崇拜,后来有了宗法制度。宗法关乎政治,注重人与人的关系,代表着当时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三星堆这种注重人神关系的文化逐渐衰落,比较早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中原文化则崛起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主流。其背后的动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三星堆有没有可能来自外星文明?

许宏:三星堆某些青铜器的造型大家感到怪异,那是由于我们的视野狭窄,考古发现中还存在着诸多待解之谜,我们不知道的远比知道的多得多,这很正常。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发现超出了我们既有的认知范畴。至于外星文明的说法,那是开脑洞,与我们的考古研究无关。

【考古与考古之外】

■三星堆考古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什么意义?

许宏:如果我们认可华夏族群是从多元到一体的,那么,三星堆考古恰恰提供了一个秦汉帝国一体一统化之前、东亚大陆各族群多元发展的例证,也正是不同族群的相互碰撞,才产生了基于共同文化认同的华夏族群乃至后来的中华民族。

■在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中,有媒体邀请创作盗墓作品的作家对考古进行解读,也引发了“考古娱乐化”的争议。您对此如何看待?

许宏:考古是偏于严肃的科研工作。我们一直极力向公众阐明,考古跟盗墓具有本质的差异。而这次出现这样的安排,确实给人一种违和感。毕竟,文学作品和学术研究是两码事。

■对于二里头和三星堆,网上充满了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给三星堆文化下一个准确定义?

许宏:在马牧河两岸3.5平方公里范围里,有这样的一个非常壮观的都邑,夯土城圈沿河而建。河的南北两岸已经有了不同的功能分区,河的南岸是祭祀区,大型建筑和居住区则建在河北。人们在广场上或神庙中的祭祀活动充满充满巫术和宗教色彩。可以说,三星堆都邑与二里头都邑的布局都是相当有章法的。它们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都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璀璨明星。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的历史演进中,我们的华夏文明如百川汇流,渐成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大江大海。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从播下一粒种子,到夏收时节变成沉甸甸的麦穗,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过程,最后才变成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面粉、面包,小麦的奇妙旅程深深地烙上农民的汗水与智慧。眼下,马上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节,让我们一起走入田地,走进加工车间,揭秘小麦背后的故事。
一笔辛苦账
成安县是小麦种植大县,用这里出产的小麦磨出的雪花粉细腻劲道,洁白香甜,但它的生产过程却是异常艰辛。今年51岁的张红军,是成安县商城镇东向阳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9月21日,记者初见张红军,只见他身形精瘦,一张
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寒暄几句后,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与小麦喜忧参半的故事。
“今年总共收了大约2000斤小麦,一半留着自己吃,一半卖给了收购商。”说起今年夏收自己的劳动成果,张红军连连叹气,眼神透露出苦涩。从寒露到芒种,跨越16个节气,历时近8个月……张红军日夜操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今年种小麦的账。
整地:深耕1遍、旋耕2遍、耙地1遍,一亩地至少需要100元。
播种:一亩地需要播种35斤,市场上麦种价格很少有低于1.7元/斤的,一亩地仅麦种便需要60元,另外还需要20元的播种费用。
施肥:小麦一般施2次肥,底肥和追肥,两次施肥一亩地至少需要150元。
喷药: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及叶面肥等,小麦整个生长周期至少喷药3-4遍,不算人工仅算药的成本一亩地便需要30-50元。
灌溉:播种一遍水,入冬一遍水,开春一遍水,最少灌溉3次才可以,每次灌溉一亩地至少需要30元,三次下来一亩地则至少需要90元。
收割:现在收割机越来越多,收割费用比前几年便宜了一些,小地块一亩地需要60元,大地块一亩地需要40元。
张红军说,种一亩小麦不算人工的情况下至少需要510元的成本,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怎么也得700元以上,今年小麦一亩地按1000元收,辛辛苦苦8个月,到头来枉费一番心血。
“先苦后甜”的劳作
“眼下马上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节,大家都在赶着收获玉米,等玉米全部收到家后再将玉米秸秆打碎、撒上化肥、深翻土壤就要种植冬小麦了。”张红军说,冬小麦是隔年庄稼,是上一年十月播种,今年六月成熟。农民种植小麦也是非常辛苦的。在种小麦前先给地里拉粪、浇地、犁地、播种。小麦出苗后,十一月中旬进行冬灌,开年要浇返青水、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不管天冷天热,还是深更半夜,都要坚持浇完水。小麦在拔节期,要喷除草剂,控制麦田杂草生长,吸收养分,对生长偏旺的麦田,在拔节期要
喷矮壮素,控制小麦旺长,促进根系生长,防倒伏。在扬花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预防干热风。小麦抽穗到扬花期还要喷杀虫药,防止吸浆虫。
一进入六月,麦子熟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是又高兴又紧张。麦子熟了,他们担心的是刮风和下雨,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要是刮大风,麦籽会落到地里,连阴雨小麦会发霉和芽,这样的话,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以前都是人工割麦,劳动力度强,非常慢。现在都是机器收麦,直接打成籽。”张红军说,他们准备好袋子和车子等工具,焦急等着收割机的到来。
“要说最累还是割麦子。”张红军给记者讲,割麦子是实打实的累活儿,头上太阳晒,脚下暑气蒸,弯着腰弓着背。汗水和着麦芒沾在皮肤上,那种难受劲儿就别提了。其实麦收的累还远不止这些。以前的麦收完全是依靠人力,收割、捆扎、托运、脱粒、晾晒……短短的几天下来,人就累得脱一层皮。不过,当看到一粒粒饱满的麦粒伴随着脱粒机的轰鸣声从槽口飞扬而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忘却了收麦的辛苦。
小麦进厂“零损耗”
在成安县商城镇中谷食品产业园,记者看到满载小麦的大货车驶入指定地
点后,地上的升降板就会把车头抬起来,这时只要打开尾部的挡隔板,小麦就会滚到地上的收集坑里。经过出清筛、风筛、组合筛三道程序,小麦就会通过专用管道进入粮仓变成净粮,等待进入生产车间。
“现在小麦收购过程中的浪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浪费掉的可能连半斤都没有,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中农华鑫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向记者介绍,由于过去的小麦收购点没有自动化装卸设备,装卸小麦主要依靠人力完成,过程中难免出现抛撒的情况,看着让人心疼。
轰鸣的生产车间中,一台台机器正在开足马力运转,成千上万的麦粒顺着透明圆筒滚落至碾压设备中。被细细研磨后,它们会通过管道被吸入楼上的“筛理”机器,按颗粒大小分开;之后进入“清粉”机器,按颗粒重量分离;然而至此还没结束,这批面粉又再次进入“研磨”系统,循环往复……刘强说,这种一遍遍的“细细”研磨,是为了不对淀粉和面筋产生过度损伤,从而保证小麦“原汁原味”的口感不变。在这里,一粒粒小麦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变成不同的模样,走进百姓家中。
从泥土间长成,到加工车间“华丽”变身,再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小小的麦粒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邯郸新闻网# #新邯郸#【邯郸成安县:从田间到嘴边一粒麦子历经寒暑的七十二变】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从播下一粒种子,到夏收时节变成沉甸甸的麦穗,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过程,最后才变成我们日常接触到的面粉、面包,小麦的奇妙旅程深深地烙上农民的汗水与智慧。眼下,马上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节,让我们一起走入田地,走进加工车间,揭秘小麦背后的故事。

一笔辛苦账

成安县是小麦种植大县,用这里出产的小麦磨出的雪花粉细腻劲道,洁白香甜,但它的生产过程却是异常艰辛。今年51岁的张红军,是成安县商城镇东向阳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9月21日,记者初见张红军,只见他身形精瘦,一张晒得黝黑的脸,一笑就眯缝起来的眼,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寒暄几句后,他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与小麦喜忧参半的故事。

“今年总共收了大约2000斤小麦,一半留着自己吃,一半卖给了收购商。”说起今年夏收自己的劳动成果,张红军连连叹气,眼神透露出苦涩。从寒露到芒种,跨越16个节气,历时近8个月……张红军日夜操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今年种小麦的账。

整地:深耕1遍、旋耕2遍、耙地1遍,一亩地至少需要100元。

播种:一亩地需要播种35斤,市场上麦种价格很少有低于1.7元/斤的,一亩地仅麦种便需要60元,另外还需要20元的播种费用。

施肥:小麦一般施2次肥,底肥和追肥,两次施肥一亩地至少需要150元。

喷药: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及叶面肥等,小麦整个生长周期至少喷药3-4遍,不算人工仅算药的成本一亩地便需要30-50元。

灌溉:播种一遍水,入冬一遍水,开春一遍水,最少灌溉3次才可以,每次灌溉一亩地至少需要30元,三次下来一亩地则至少需要90元。

收割:现在收割机越来越多,收割费用比前几年便宜了一些,小地块一亩地需要60元,大地块一亩地需要40元。

张红军说,种一亩小麦不算人工的情况下至少需要510元的成本,如果算上人工成本怎么也得700元以上,今年小麦一亩地按1000元收,辛辛苦苦8个月,到头来枉费一番心血。

“先苦后甜”的劳作

“眼下马上进入冬小麦的播种时节,大家都在赶着收获玉米,等玉米全部收到家后再将玉米秸秆打碎、撒上化肥、深翻土壤就要种植冬小麦了。”张红军说,冬小麦是隔年庄稼,是上一年十月播种,今年六月成熟。农民种植小麦也是非常辛苦的。在种小麦前先给地里拉粪、浇地、犁地、播种。小麦出苗后,十一月中旬进行冬灌,开年要浇返青水、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不管天冷天热,还是深更半夜,都要坚持浇完水。小麦在拔节期,要喷除草剂,控制麦田杂草生长,吸收养分,对生长偏旺的麦田,在拔节期要喷矮壮素,控制小麦旺长,促进根系生长,防倒伏。在扬花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预防干热风。小麦抽穗到扬花期还要喷杀虫药,防止吸浆虫。

一进入六月,麦子熟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是又高兴又紧张。麦子熟了,他们担心的是刮风和下雨,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要是刮大风,麦籽会落到地里,连阴雨小麦会发霉和芽,这样的话,一年的收成就没了。“以前都是人工割麦,劳动力度强,非常慢。现在都是机器收麦,直接打成籽。”张红军说,他们准备好袋子和车子等工具,焦急等着收割机的到来。

“要说最累还是割麦子。”张红军给记者讲,割麦子是实打实的累活儿,头上太阳晒,脚下暑气蒸,弯着腰弓着背。汗水和着麦芒沾在皮肤上,那种难受劲儿就别提了。其实麦收的累还远不止这些。以前的麦收完全是依靠人力,收割、捆扎、托运、脱粒、晾晒……短短的几天下来,人就累得脱一层皮。不过,当看到一粒粒饱满的麦粒伴随着脱粒机的轰鸣声从槽口飞扬而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忘却了收麦的辛苦。

小麦进厂“零损耗”

在成安县商城镇中谷食品产业园,记者看到满载小麦的大货车驶入指定地点后,地上的升降板就会把车头抬起来,这时只要打开尾部的挡隔板,小麦就会滚到地上的收集坑里。经过出清筛、风筛、组合筛三道程序,小麦就会通过专用管道进入粮仓变成净粮,等待进入生产车间。

“现在小麦收购过程中的浪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浪费掉的可能连半斤都没有,这在过去是不能想象的。”中农华鑫面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向记者介绍,由于过去的小麦收购点没有自动化装卸设备,装卸小麦主要依靠人力完成,过程中难免出现抛撒的情况,看着让人心疼。

轰鸣的生产车间中,一台台机器正在开足马力运转,成千上万的麦粒顺着透明圆筒滚落至碾压设备中。被细细研磨后,它们会通过管道被吸入楼上的“筛理”机器,按颗粒大小分开;之后进入“清粉”机器,按颗粒重量分离;然而至此还没结束,这批面粉又再次进入“研磨”系统,循环往复……刘强说,这种一遍遍的“细细”研磨,是为了不对淀粉和面筋产生过度损伤,从而保证小麦“原汁原味”的口感不变。在这里,一粒粒小麦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变成不同的模样,走进百姓家中。

从泥土间长成,到加工车间“华丽”变身,再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小小的麦粒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邯报融媒体记者 郝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男生女生头像早安心语正能量语录欧美女头动漫卡通头像 ​​​每天说一遍:我要活成我喜欢的样子,而不是活成谁希望的样子,我不是替代品,不是冒牌货,不是芸芸众生,我有
  • 邓婕骨子里就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性,即使离婚了,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邓婕忙着自己的事业,直到邓婕和张国立在拍戏时相遇,两个人觉得很投机,张国立很喜欢邓婕的性格,邓
  • 是苦是甜,自己知道,却也未必知道。青涩时光最上层的抹茶奶酪微微苦 几乎没有甜味 很正的抹茶味 清新大于苦 魔芋蛋糕没什么存在感 因为实在不甜 中间的原味奶酪是整
  • kfc真的难吃 我再也不吃了#食在金秋# #crocodileD随笔# P1好不容易想炫耀一下我的绿色妲己的皮肤,结果就碰上了一个对面话多多的人P2小姚姚生日
  • 公司作为业内最早进入氢动力领域的电源公司之一,开发的氢动力电堆系统用电源产品及控制器产品,是国内最早批量上市的产品之一,在行业内具备一定的业务规模和良好的客户关
  • #仙道贵生# 【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
  • 去游览棣棣的微博,Instagram 和抖音。如果你觉得这个平台很好,你可以继续用,我一条微博又不会让这个bot炸号,但请别来和我杠,我这只是一个私人微博】很认
  • 【#春节免费畅游临安9家景区#】#留在杭州过大年#留临过年福利多多,2022新春惠民文旅卡将在1月20日9:00上线。正 月初五為诸位善信开财门䃼财库,如有财运
  • 你‭‮样这‬‬做,不但能让自己保持高效,还能‭‮以人给‬‬好印象,因为大多数人都迟到,还有人每次都迟到。我希望永远给你们建议和警告。
  • 真正的包容,是不拘小节,能看到更高远的利益,趋利避害。真正有本事的人,一定会包容一个没本事的人。
  • ”接到后续上报信息,始阳镇即刻成立前线指挥部、组织镇级半专业扑火队进场扑火,并将险情同步上报至天全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森防指办)。”接到后续上
  • [允悲]图五:小时候记自己的年龄很清楚,现在每次别人问我多大了,我都怀疑,我不知道该说多少岁!!
  • 2021共度的时间里,谢谢太太的辛苦产出我圈正因为有了您这样默默为爱发电⚡️的太太,才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看见爱[爱你],相信爱[抱一抱],并紧紧为爱凝聚在一起❤
  • 在人类还没有诞生的远古时代,一滴树脂滴落,凝固了4000万年前的这一瞬间,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沉积,地质演变,形成了最坚硬的琥珀,最终它被开采出来,通过陈博士的小
  • 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
  • ”王一博也笑了:“庶民的饮食我在南市吃过不止一次,你这个我不用品,看一眼就知道是‘下品’人喝一口,必吐无疑。我们走吧……”王一博倒不怎么生气高秉烛的“独狼”性子
  • 凡是到了结婚年限,男命出生日的天干与财星相合、女命出生日的天干与官星相合的流年,或者结合大运看出生日的天干与流年合化为配偶星所属的财或官的流年,多是结婚之期。 
  • •288米滨海首高城市综合...#热门楼盘推荐#【天桥万科北宸之光】价格:约14600元/㎡全部户型:三居室(101~113㎡) 四居室(125~145㎡)楼盘
  • 《气呼呼的帽子》:用鲜艳的图画,生动的故事教孩子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亲爱的小鱼》系列:好有温度的绘本,告诉宝宝真正的爱不是拥有而且让对方开心自由。
  • 至此,是我情人馆团长枭代表个人以及情人馆,对墨和牧二人,以及因此事受到对线的其他朋友的道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本人的错误,我再次跟前ego成员墨和墨二人真诚的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