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現身說法 」 的來源
竟與佛教有關?
這要說到阿難
險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

今天我們對成語
「 現身說法 」的理解是 :

某人以親身經歷與體驗作為例證,
以對他人說明道理或作出勸導。

如追本溯源,
此成語卻與佛經有關,
這讓筆者想到
《 楞嚴經 》 的一段經文。

《 楞嚴經 》
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

據傳於唐朝中葉期間傳至中土,
譯成漢文。

《 楞嚴經 》的第六卷,
記載了觀世音菩薩向佛陀說出自己最初成道的方便法門,

其中有云 : 

若諸眾生,
樂人修人,
我現人身,
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

若諸非人,

有形無形、
有想無想,

樂度其倫,
我於彼前皆現其身,
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
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
自在成就。 

宣化上人對這幾句話的解說是 :

「 若有些眾生,
願意生為人身,
易於遇佛修行,

我就現人身,
為他們說法,
令其早日得成就。

欲想得人身,

起碼要守五戒、
行十善。

若有些非人類的眾生,
有形的,
如休咎精明等。

無形的,
如空散銷沉等。

有想的,
如鬼神精靈等。

無想的,
如土木金石等。

若願意脫離他們一類的身,
我就會到他們面前,

示現各類不同的身,
為他們說法,
令他們都能得到成就。

這就是不可思議,
清淨無染的三十二應化身。

能入一切國土,
無刹不現身,
隨類各應,
來救度眾生。

這都是由於反聞內熏,
熏起來有妙智,
而證正定,
才有這種無作妙力。

即不必動念,
不假造作,

便能於正定中,
自在無礙來廣做佛事,

隨類應化,
救度眾生。」 

這就是成語
「 現身說法 」 的
其中一個出處。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
「 現身說法 」
指佛菩薩神通廣大,

能現種種身,
向人宣講佛法。

《 楞嚴經 》所記,
便是佛陀派遣文殊菩薩以神咒保護阿難,
免受摩登伽女誘惑破戒,

同時為其說明眾生流轉生死,
皆因無始迷惑顛倒,

最後開示了一切凡聖境界,
從而讓他破除妄念,

不受迷惑,
不入岔道。 

《 楞嚴經 》 的基本結構是
「 從破魔始,
至破魔終 」,

而第六卷這部分多以排比句組成,
除了以上幾句,

還有很多,
統統都是闡述佛陀為度眾生而化身千百億,
以為眾生說法。

我們再看一例 : 

若有男子,
樂持五戒,

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
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
五戒自居,

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
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 

宣化上人對此解說為 :

「 若有男人,
喜歡持五戒,

我就在他面前,
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
願持五戒來修身,

我就在她面前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令她早日成就。」 

佛遣文殊師利保護阿難免受摩登伽女誘惑。

最後這故事結局如何?

《 佛說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經 》 中
記錄了這個片段 : 

「 但摩登伽女還是不死心,
每天跟著阿難,
阿難走到那兒,
就跟到那兒,

阿難回精舍,
摩登伽女就守在門口,

阿難不堪其擾,
於是向佛陀稟告。

佛陀知道之後,
就請摩登伽女來精舍,

佛問 :
『 妳為何每天跟著阿難?』

摩登伽女回答 :
『 佛陀,
聽說阿難沒有娶妻,
我亦未嫁,

我想要嫁給阿難,
作阿難的妻子。』

佛說 :
『 阿難沙門無髮,
妳既要嫁給他,
也要跟他一樣剃髮,

如果妳剃髮來,
我就請阿難當妳的丈夫。』

摩登伽女回答 :
『 好。』

於是心滿意足的回家,
將自己與佛陀的對話告訴母親,

並請母親為自己剃髮,
好作阿難的妻子。

母親雖然心如刀割,
但禁不住愛女的苦苦哀求,
便含淚揮刀剃去愛女的頭髮。 

「 摩登伽女回到精舍告訴佛陀 :

『 我已剃髮,
請世尊履行諾言。』

佛問 :
『 摩登伽,
我問妳,
妳愛阿難的甚麼?』

摩登伽女回答 :
『 我愛阿難的眼,
愛阿難的鼻,
愛阿難的口,
愛阿難的聲音,
愛阿難行步的樣子 ……

佛陀,
總之阿難的一切我都愛。』 

「 佛說 :
『 人的眼中有淚,
鼻中有涕,
口中有唾,
耳中有垢,
身中有屎尿,
這些都十分臭穢不堪。

如果兩人成為夫妻後,
便會有小孩出生,
有生便有死亡,

伴隨著親眷的生離死別,
是無止盡的淚水,

這些對自己又有甚麼幫助呢?』 

「 摩登伽女思惟佛陀所開示的道理,
深覺人身臭穢不淨,

而自己所執著的愛欲,
是無邊生死的根本,

由於宿世善根、
慧根成熟,

豁然徹悟,
當下證得阿羅漢道。 

「 佛陀知道摩登伽女已證聖果,
便告訴摩登伽女現在可以去找阿難,
摩登伽女慚愧低頭,

長跪於佛前說 :
『 自己過去實在愚癡才會追逐阿難,
今承蒙佛陀慈悲開示真實之道令得證聖果,

現在我已心開意解,
斷除種種煩惱,

永出三界,
不再受生死流轉之苦了。』」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從今日起,我們要作佛!不幹別的,就是要成佛。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心想事成」,我們心想成佛,當然就會成佛,想成菩薩就成菩薩。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宇宙萬法是從哪裡來的?就是我們想像而現的。心裡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想佛就現佛,想三惡道就現三惡道。

《無量壽經》是釋迦牟尼佛為眾生成佛機熟人而說的。你是成佛機熟的人嗎?

(三)『大乘』

「大乘」:喻也。乘以運載為義。此經所示,能念之心,本來是佛,是能乘大。起心念佛,念念作佛,故所乘者大,強名大乘。

乘,是運載的交通工具。經中的大乘是比喻。「大乘」這個名詞,是不得已勉強建立的,故說「強名」。佛法是平等法,沒有大小。大小乘是從眾生種種分別、執著上假設建立的名稱,使初學的人容易理解。

大乘法是菩薩所修的道法。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

大乘是對小乘說的,小乘人只求自利,而對他人無慈悲心。大慈大悲是由平等心生,佛心是平等的,佛對眾生應機說教,佛在世時,任何人遇到佛沒有得不到利益的。

我們「能念的心,本來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佛的意思是覺,覺悟的心就是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誰覺悟?心覺悟!心迷了就是眾生,覺悟了就是佛,所以生佛平等,都是一個心。心有沒有覺迷?心沒有覺迷,是人有覺迷。覺悟了,我們的心就叫作佛;迷惑了,我們的心就叫作眾生。其實真心之中,也沒有佛,也沒有眾生,也沒有覺,也沒有迷。常寂光裡無一物嘛。我們細心去體會,「能念的心,本來是佛」這一句意思很深。能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覺心。不念阿彌陀佛,此心即是迷心。你要問,我的心什麼時候才能覺悟?念阿彌陀佛就覺悟。什麼時候迷?不念阿彌陀佛時就迷了。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古德講,「起心念佛」是始覺,開始覺悟;「所念之佛」(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本覺。起心念佛就是始覺和本覺(合拍了)。始覺跟本覺不二,是一個覺,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就成佛!你要把佛忘了,就是迷惑,就是顛倒。所以,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決定不可以暫忘。大師以這個意思解釋「大乘」,圓滿到了極處。能念的心,是「能乘大」。所念的佛——阿彌陀佛是究竟覺,這是「所乘大」。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大乘中的大乘,圓中之圓,專中之專。真是不可思議!

(四)『無量壽』

「無量壽」含義無量。梵文「阿」譯作「無」,「彌陀」譯為「量」。這個「無量」指一切無量,智慧、德能、才藝、壽命均無量,都是本來具足的。六祖在五祖會下開悟的時候說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所求的無量以壽命為第一,如壽命短,什麼都幹不成,所以,無量壽的「壽」字有代表性。

梵語阿彌陀。阿彌陀三字密語,含無量義。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全都包括在內了。

在經題中,「無量壽」三個字是主,最重要的就是這三個字。

梵語「阿彌陀」,譯為「無量壽」。阿彌陀三個字是密語,就是密咒,是咒中之咒。有人問道,念佛人還要不要念楞嚴咒、大悲咒、往生咒等等?當知「阿彌陀佛」是咒中之王,念阿彌陀佛,那些咒就不要念了,都包括在咒王之中。你念那些咒,不能包括阿彌陀佛;你念阿彌陀佛,把那些神咒都包括在內了,無上的神咒,無上啊!《心經》最後的「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說的就是阿彌陀佛,不要去找別的,彌陀名號即是無上神咒。名號含無量義。

「今翻無量壽,是取其中主要一義。」實際上,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裡,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光明,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無量的一切都包括在裡面。一一皆是無量無邊。在無量無邊裡,哪一個無量最重要?當然壽命最重要。如果沒有壽命,縱然有無量的財富,誰去享?所以一切無量裡,以壽命為第一。

取這第一義,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無量壽,道道地地的無量壽。也有同修看到經上說,將來阿彌陀佛佛法緣盡了的時候,也入涅槃,觀世音菩薩接著就成佛。這樣說起來,阿彌陀佛的壽命還是有量的。怎麼可以稱無量壽呢?是的,佛在經上確實有這麼一說,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

可是,阿彌陀佛的壽命,你去算算看,能算得出嗎?佛在經中說,假設十方眾生都證得辟支佛果,神通皆如目犍連,共同計算,盡他們的壽命都算不出來。那只好說「無量」,真的是無量壽。

阿彌陀佛是不是真的入滅?本經上說「於此中下而現滅度」。在上根心目中,佛沒有滅度;示現滅度是給中下根人看的。可見滅度是示現的,不是真的,真的是無量壽。所以我們不要懷疑,不要打妄想。

「是此德號,明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一部所說,攝無不盡也。」整個西方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都包括盡了,沒有一法能超出其外。這一部經,字字句句也在一句「阿彌陀佛」含攝之中,也出不了阿彌陀佛範圍之外。

不僅是本經,西方,乃至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依正莊嚴,種種萬法都不出這一句「阿彌陀佛」範圍之外。這才知道,這句名號功德利益不可思議。

念佛法門,雖然看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一教就會,常念常熟。可是要把它念好,念得一心不亂,念得三昧成功,就很不容易,這要有一個過程。比如我們要拿一根線,把一百零八粒佛珠串在一起,連接起來,不要使它斷線。念佛也要這樣,念念相續,無有間斷。

唐朝有個大詩人白居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對修的念佛法門非常誠懇,他這樣說,我把他說的話原文給大家讀一下:

「余年七十二,不復事吟哦。

看經費眼力,作事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

行也阿彌陀,住也阿彌陀,

坐也阿彌陀,臥也阿彌陀。

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

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

這就是白居易大詩人的一段話,他念佛就是這麼念的。

如果我們念佛人能夠像白居易這樣,誠心誠意放下一切,持名念佛,沒有不成就的,這叫做念茲在茲,一心念佛。

我曾經讀過一首詩,叫作行住坐臥四時念佛詩。

現抄錄如下,與同修們共同分享。行住坐臥分四段。

(一)

行時正好念彌陀, 一步還隨一佛過,

足下時時遊淨土, 心頭念念離娑婆。

傍華隨柳須回顧, 臨山登水莫放他,

等得阿儂生極樂, 十方去來任如何。

這是行念佛。

下面看住:

(二)

住時念佛好觀身, 四大之中那一真,

我與彌陀非兩個, 影兼明月恰三人。

空房漸朽應難往, 淨土雖遙尚易生,

何日如蟬新脫殼, 蓮花胎裡產金身。

這是住時念佛。

坐:

(三)

坐時念佛足跏趺, 身在蓮台華正敷,

毫相分明隨念見, 金容映現與心符。

事如夢幻元空寂, 理到圓融非有無,

何日池頭捧雙足, 親蒙頂上灌醍醐。

最後臥念佛:

(四)

臥時念佛莫開聲, 鼻息之中好繫名,

一枕清風秋萬里, 半床明月夜三更。

無如塵累心難斷, 惟有蓮華夢易成,

睡眼朦朧諸佛現, 覺來追記尚分明。

我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說得太全面了,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中受益吧。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如实的解脱道# (30)
(续 第五章)
杂阿含157经(认为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认为是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受想行)识异我、我在(受想行)识、(受想行)识在我。

我们在前面探讨五蕴的时候都已经讲过,我们先把经文读完。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的存在),不舍,这个不舍就是知见上的执著。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我们一段一段来分析理解经文,这一经讲,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什么是这个五蕴呢?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这个‘受’是什么意思呢?‘受’就是‘取’的意思,所以五受阴,也就是五取阴。这个‘取’就是指凡夫、无明众生,在无明当中执取,这个‘受’在无明中执取而受纳的意思,当下的这个五蕴身心,所以叫五受阴,也叫五取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不执取,会不会有事啊?不可能嘛。你不执取会有感受吗?被别人骂的时候,如果不执取怎么会有受呢?所以这个‘受’一定是有所执取嘛,受、想、行、识都是一样。

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阴见我,

什么意思呢?若:就是假如、如果,假如诸沙门、婆罗门就是指一切外道修行者,见有我者,就是他在知见上面执著有我,这个‘见’就是知见,知见上面认为有我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于当下此五受阴上面见我,不是离开五蕴以外有个我。

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色是我:认为色就是我;色异我:认为受、想、行、识是我,色是我所,叫作‘色异我’。

我在色,色在我,这就是所谓的‘相在’,也就是说‘我在色中或色在我中’;见受……想……行……识是我,(受、想、行)识异我,或(者是)我在(受、想、行)识(中),或(受、想、行)识在我(中)。

我们翻到资料31页,“我的定义”就是生命中的永恒不变、独存唯一、主宰自在者,对于‘我’知见上就是这样认为的,一般有情以此为轮回主体。什么意思呢?就是认为有这样的一个我在轮回,最常见的我们中国人讲的就是有灵魂,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那个灵魂就是我、真我。下面四点解释:以色为我,就是这个经文里面讲的见色是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所;如果以色为我所,就是经里面讲的色异我,其他四蕴就是我;我在色,色在我呢?就是第3点、第4点,以我在色中,色中有我,我在这个色里面,以色在我中。这个每一蕴都有这四种情况的身见,身见就是我见,五蕴合起来共有二十种,第三种、第四种即为相在。这个相在,在经文里面就是第三句,我在色、色在我,这个‘相在’就是相互包容的存在,这样我们就理解了。看经文,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凡夫不明白故,所以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他认为色是我:这个色身就是我,受、想、行、识就是我的。异我:受、想、行、识是我,色身是我的;相在:‘相在’就是相互包容的存在,如我在色中,与色共存,或色在我中,相互共存;我在受、想、行、识中,相互共存,或受、想、行、识在我中,相互共存。

言:『我真实』。言:言说,这个‘我’是‘真实’的存在,世间有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个我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灭,这大抵属于《唯心论》说。《唯物论》则认为,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没了。《唯心论》者,认为这个物质的身体灭了,有个不灭的灵魂——我,然后可以来来去去,说:“这个身体就象一件衣服,坏了可以换一件,那个‘我’是不会坏灭的”。

佛陀,是离这两边见的,依于中道而说法,佛法认为有情生命是精神与物质相依相缘的综合体,也不认为这一期生命结束就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没有解脱,将由此生积聚的业力而感得后有。所以这个观念厘清多重要。因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不舍:不放下这观念;以不舍故,诸根增长;

因为不舍离无明故,那颗心处处攀援执取,攀援执取须依六根啊,因此诸根增长,诸根增长什么?六根增长攀缘。那么诸跟增长已,增诸触;六根增长攀缘,就增长诸触啊。六触入处所触故,因为有触嘛,那么愚痴无闻凡夫起苦的感觉、乐的感觉,苦触因缘起苦受,乐触因缘起乐受,所以起苦、乐觉,觉:是觉受、感受。这些苦、乐觉都是从触入处起,你不触怎么会有苦、乐觉呢?佛这里再告诉我们什么?苦乐从缘起生啊!也就是佛对病比丘讲的,有眼方能看,然后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果没有眼,没有眼触因缘,会不会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啊?那就不会。所以这些苦受、乐受都是从触入处起,你没有根尘触,不会有这些问题?这里不是说不要去触,而是说苦、乐从缘起生,本性空,别以为是实有而起烦恼执著!

那么佛陀后面讲,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就是由于我们有六根,然后触六境才会产生六触,然后六受,六受就是眼触生受、耳触生受,六根触六尘产生六受,这个六受里面还分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由于六根触对而产生的。

佛陀下面讲,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意界:就是意识类,‘界’就是类,意界也就是意识界。法界:就是内心的受、想、行。无明界:就是凡夫一类。凡夫一类不如实知五蕴、六处缘起,不如实知缘起的本性是空,以不如实知故在实有感里面起烦恼执著,才会有苦受、乐受嘛。你这里明白了,如果以后有烦恼起来了,要去反省,为什么会起烦恼?是不是落入实有感里起执着了才烦恼。如果当下与空相应,如实知是因缘生、因缘灭,当下观察它已经灭去,不可得,干嘛要跟虚幻的泡影去打仗呢?一切法的真相是你觉知的当下已经灭去,你就不会执著而烦恼了。

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在无明中触,所以起有觉、无觉,于一切现象生灭时执著实有、实无。有无觉:有是常见,无是断见;有无觉就是起常断二见。我胜觉:我比别人优秀,我最优秀的感觉。我等觉:我跟你一样的感觉。我卑觉:我比别人差的感觉。其实这些都是在实有感里面起执著。

我知、我见觉:自以为是的感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前面所例举的这些知、见皆缘於六触入处故,在无明触对中起实有、实无的感觉,起常见、断见的感觉,起我强的感觉,起我跟你一样的感觉,起我比你差的感觉,起这些自以为是的感觉,都是缘於六根触对的缘故,没有六根触六境会起这些感觉吗?这些想法不会起来的。那么这段经文解析了,要思考的是:一、这些知见是不是在无明触中所起的?二、这些知见虽是无明的产物,但它是不是缘起的?

所以佛陀在这里讲,都是由于根尘触而产生的,因为无明。愚痴无闻凡夫在无明中触,所以他会起这种种的知见。

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这一句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多闻圣弟子不是不要根尘触对,不是眼不见色,耳不闻声哦,不是六根不要触六尘哦,而是怎么样?于此六触入处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这一句要把握住,那你就受用了。根尘触对的时候,你要舍离无明而生明,佛陀是不是这样教我们啊?你不要根尘触的时候又在无明中、在实有感里起执著,实有感里就是无明中,你根尘触的时候你要与明相应,如实知是缘起,只要能够提起‘缘起’这两个字,马上就与明相应,不会生气、不会起烦恼、不会随着境界转,这不是佛陀手把手在教我们吗?多闻圣弟子为什么不会起烦恼?因为他于此、就是当下根尘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那这里就是两个机制你会用啦,你舍离无明的机制,选择与明相应的机制,那么这个一定是什么?我们前面对五蕴、六处分析过了,知道是缘起的本性是空,你也观察到、也体验到,就像妙净说的,今天早上我进大寮听妙净在跟这个如愿在分享,说:‘我现在是真的发现生命只有当下,那个离开当下的就不叫生命了,所以生命活着只有当下’。表明她对身心有观察,有体会。我们现在思维并体验:已经过去的还叫生命吗?当下能够感觉到的这一切叫生命;你再进一步,生命当下你能感觉到的这一切,就是你生命的全部。那个记忆只是生命的功能,那个记忆就是生命吗?它只是生命的功能之一。所以记忆里面的,我们一般说‘我的房子,我银行里还有多少存款,我还有多少股票’;那都是你的记忆,哪里是你生命的全部,你不去想它的时候,它在吗?你想的时候它的影像翻出来了。所以生命的全部,就是你能当下感受到的那一切,所以导师在蕴观里面讲:五蕴就是有情的一切。在处观里面讲:六处就是有情的一切。你仔细去思维、去体验,离开当下的生命所觉知的一切还有什么?这真的是对生命彻底的探究,才会有那一分感受。所以多闻圣弟子於此六触入处,就当根尘触对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如果说,我们时时在觉照中,时时与正见相应,那就不用在根尘触的时候舍离无明而生明,本来就在明中,与明相应的触,那还会生有觉、无觉、有无觉吗?这个觉就是知见。常见、断见还会有吗?不在实有感里怎么会有这些呢?什么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也不会有啊,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这个不可能会生起啊。

先所起无明触灭,就是他还没有觉悟之前所起的无明触已灭;后明触觉起,后面是在明中触对,如实知缘起。如果有记性不好的,你只要记到‘缘起’两个字,根尘触对你马上想到‘缘起’,怎么还会落在实有感里呢。‘缘起’这两个字,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直在讲、反复在讲,缘起的本性是空。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特级中级庄 限时秒杀# 玛歌村中级庄之王——艾尔萨克城堡干红 2015 ★2020年被评为中级庄中的醉高级——特级中级庄 ★产自风土绝佳的玛歌村,1855
  • 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时尚icon,拥有多样身份的他在各个领域得到肯定,他对生活的态度为大众传递了榜样的力量,也成就了他的不凡人生。ADER Error 在服
  • 今天真的又牺牲很多时间在胡思乱想言不由衷的感悟了自己愿自己坚强 愿自己永远善良✨ 可是,身为普通人的我 哪还有时间来怨天尤人 很多人饭都吃不上 我怎么这么矫情
  • (私信不一一回复)[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今日科普:产后脱发】#产后脱发# 据统计,孕妇产后约有35%~40%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脱发,这是很多妈妈们都会出现
  • 我陳潔豆瓣发布【#生活邂逅水笔#系列】从来不会转发盆友圈!我陳潔豆瓣发布【#生活邂逅水笔#系列】从来不会转发盆友圈!
  • 现在网上借钱真是太便捷了,比如我们常用的微信上也可以借钱,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功能,下面我来说下微信上的微粒贷怎么申请开通。现在网上借钱真是太便捷了,比如我们常
  • 《人民法院报》对《意见(一)》进行了报道: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响而产生的合同纠纷案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综合考量疫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案件
  • ~话说今天早上的这个随机播放怎么都是这么好听的歌呢。想起了李俊峰哈哈哈,说好的明信片还没寄出去。
  • #军恋# 十二星座内心城府有多深白羊座:超级无敌蠢金牛座:迟钝是因为在心中盘算双子座:城府之深无人能及巨蟹座:有选择的“坏”狮子座: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处女座:人
  • 早安我的幸福生活#游戏资讯##游戏推荐# 昨天叠纸有两个动作,一是宣布《闪耀暖暖》确定于魔卡少女樱IP联动,二是确定《恋与制作人》动画版将在今年七月开播。不论是
  • 这种唯一有点仪式感的东西都要强制吗?!
  • 虽然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大的小的困难,但是当我们大家齐心协力把困难解决了,再次回首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心中那一份单纯的喜悦,更多的是满足感与
  • Rian Double Dragon Roon Saoha Mahasetthi Luang Phor Moon Wat Ban Jan BE2543. Nur
  • その時は色々吹き飛ばす勢いで一緒に楽しみましょ~~~~~♪「转BLACK SHIP官推」王様ジャングルチャンネル「王チャン」第3回 生放送に出演致しましたご視聴
  •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无论得失,无论贫富,名利荣辱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平平淡淡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折射。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无论得失,无论贫富,名利荣辱都只不过是过眼
  • 另外还计划报一门“积极心理学”有好几个大学的网课评价都不错,正在宾夕法尼亚、耶鲁、北卡、悉尼大学之间比较,等选好了就报名开始上。【全球单日新增创新高17.2万,
  • 我享受和小B在一起的感觉,骗自己还年轻,但我心里知道我和小B是没有未来的,小B的任性、懒散我都能包容,骗自己他总会长大的,但又怕等他长大的那天,他已经不再需要我
  • 所以本经的“发菩提心”实际上指的是求生净土,求证“自性弥陀”的这样一种发心,换言之,我们求生净土的这个愿力信心里,已经包含了无上广大的大乘菩提心的种子,了解吗?
  • 赛商鞅知道后,说:“世间哪有这么好心的人!他们分明是想借机沽名钓誉,从而博得别人的称赞,将来好攀附权贵罢了。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于别人,那么时间一长,大家
  • 继续在山东省组织现场考试,将安排在夏季高考结束后两周内进行。2020年山东青岛市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安排网上报名时间:O4月21日 9:00—4月25日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