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传奇秘色瓷 十世隐居法门寺

秘色瓷创烧于唐代晚期,传说这种瓷器是由一种特殊秘方烧造而成的,是专门为皇室宗亲特意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的御用瓷器。
唐代诗人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的诗文中对秘色瓷有这样的描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在这首诗词中,我们不仅从“陶成先得贡吾君”诗句中了解到秘色瓷是封建帝王特供专利产品,还可以从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的诗句中,感悟到皇家御用瓷器的釉色之美。
但是自宋代以后,几百年间,再也没有人亲眼见过秘色瓷,以至喜欢收藏的清代乾隆皇帝最终也没能淘换到一件梦寐以求传说中的秘色瓷器,从而留下了“李唐越器人间无”的感叹!
由于文献记载中的秘色瓷在市面上长时间不见踪影,从而导致了陶瓷界有关人士对传说中的秘色瓷产生了信任危机。一些学者认为所谓秘色瓷其实就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一词并没有其他特别含义,只不过是文学色彩的形容词。还有的学者认为秘色瓷作为专门供皇帝家使用的青瓷中精品,就特意起了一个“秘色瓷”的名字,而至于所谓的秘密配方,则是子虚乌有的事。甚至还有的学术观点认为,在中国陶瓷史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秘色瓷。中国近代著名的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为了揭开秘色瓷是否存在的疑团,不辞劳苦来到浙江省的余姚、上虞、慈溪一带的“上林湖”,希望通过越窑的窑址找到有关秘色瓷的蛛丝马迹。但是,再充足的论证,如果没有实物作为证据,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而无意间揭开秘色瓷是否存在之谜的,则是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的考古发掘。


陕西省扶风县的法门寺,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初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塔之所以世界闻名,一是寺内有座藏有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的“真身宝塔”,二是1987年,在清理法门寺地宫时,出土了 2449 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就包括隐遁了几百年来,未曾谋面的14件秘色瓷器。
据文献记载,地宫打开时,门口搁着一件八棱瓶。其它13件都搁在一个大盒子里。地宫的《衣物账》上注明:“秘色瓷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秘色瓷盘子碟子六枚。”


始见于东汉时期的法门寺,为什么会在地宫中发现了世间罕见的秘色瓷器呢?千百年来,法门寺历尽劫难,如此珍贵的国宝是怎样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呢?
佛典上记载,释迦牟尼涅槃后200多年,笃信佛法的天竺国将佛骨分成84000份,分葬于天下各国,法门寺有幸成为了中国屈指可数存放佛骨舍利的古刹。
中国历代统治者对于佛事都比较重视,特别是唐代。240多年间,唐朝皇帝先后 7 次到法门寺参与迎奉佛骨的隆重仪式。每次送还佛骨,朝廷都要奉献金银珠宝等物品,再加上许多佛教徒的供奉物品。这些供奉的物品,除了寺庙用的一部分外,大多数随佛骨舍利藏入“真身宝塔”基座中的地宫了,这其中就包括世间罕见充满神秘色彩的秘色瓷。 一
自唐懿宗咸通十四年最后一次迎送佛骨至今1100多年,法门寺虽然几经兴衰,但这座古刹的地宫却从来没被打开过。这些珍宝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其中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谜团。明朝隆庆年间,陕西的西安、凤翔等地发生地震,历经沧桑700余年的法门寺木塔突然倒塌,直到万历三十七年才开始修建。当人们清理寺塔的地基时,就已经发现了塔内地宫的宝藏。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破解了千百年来有关秘色瓷是否存在等种种猜测与疑团。但是,这种出土的秘色瓷是青瓷吗?它是否像传说的那样,需要的是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密配方?
为了破解留在人们心目中的疑团,200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的冯松林决定用现代核分析技术揭开秘色瓷的真相。他首先让越窑中的青瓷精品与秘色瓷分别接受照射,对比两者之间的数据。如果数据一致,证明两者之间是同一种东西,如果区别明显,那么,看似相同的青瓷与秘色瓷之间,则暗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测试结果:秘色瓷胎样品中锆、钴、铀等元素含量较高,而检测的青瓷样品中,这些元素则不是主要成分。由此可见,传说中的秘色瓷与青瓷还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它是由越窑创烧出的一个新品种,即升级版的越窑瓷器。其秘色瓷胎质和釉色的化学成分独特,说明确实存在着传说中非同寻常的秘密配方和独特的制瓷工艺。
秘色瓷烧造究竟采取的是什么秘方?秘色瓷的窑址究竟在哪里呢?据顾存仁撰写的《余姚志》记载:“杂物……秘色瓷器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上林湖面积达177万余平米,湖岸东、西两岸窑址密布,秘色瓷的窑址究竟在湖泊的东岸还是西岸?
据资料记载,北宋初期,当时的吴越钱氏十几年间,向当时北宋王朝进贡的秘色瓷就多达17万余件。如此数量庞大的秘色瓷器,千百年来为何难见传世之物?种种疑问仍然是陶瓷界中一个悬而未解之谜。人们期望着得到这种神秘瓷器的更多信息,揭开秘色瓷器鲜为人知的神秘面纱。

(胡广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陕西丝路春晚再铸顶尖力作,扛鼎丝路IP宇宙】陕西丝路春晚总传播量已经超过了14亿!

春节期间各种各样的「春晚」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陕西丝路春晚到底有什么特殊的魅力?

「我好像发现宝藏了」「恢弘大气,帅到我了」「每一帧都是壁纸」「立意高,格局大,质量好」「眼泪出来了」「梦回河西走廊」「陕西台是那种默默付出,不刻意造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种」「推荐给很多朋友了,大家都好喜欢」

网友这一条条认真的弹幕和评论就透露着答案。

其中,紧扣丝路文化主题,深谙国际传播规律,发掘地域背景和意义是陕西丝路春晚最值得关注的三个与众不同的着力点。

1
经典为核,现代为壳
丝路文化大放异彩

丝路文化底蕴深厚悠长,作为一台主题晚会,陕西卫视2022丝路春晚(以下简称:陕西丝路春晚)紧紧围绕这一特色,选取丝路文化经典元素,勾连传统与现代,打造了一台名副其实的丝路文化主题饕餮盛宴,为丝路IP再添新彩。

传统:集合丝路文化经典元素,穿越古今

河西走廊上川流不息的使团和商队,敦煌壁画中的绝美飞天,还有绵延的驼队与悠扬的驼铃声……丝路文化中的这些传统经典形象、经典人物被一代代交口称颂,一辈辈口耳相传。陕西丝路春晚对这些传统的、经典的丝路文化元素进行了精挑细选和完美再现,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眼万年」「一梦千年」的穿越感。

开篇《丝路交响》用动人的旋律将观众缓缓地带入伟大之路的画卷中,沿途的风景悉数映入眼帘;舞台上,张骞、使节、公主和商队先后走上这条伟大之路,再现了丝路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

《飞天伎乐》再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敦煌飞天之美;《万里茶道》则聚焦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茶叶,一片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承载各族人民分享交流的喜悦。《五星出东方》的片段《远古的呼唤》通过器乐、歌舞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再现汉代中原与西域的独特风情,表现了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寓意。

舞台美学「和合之路」构建具象化、场景化真实体验。穹顶飞檐搭载起伏延绵的丝路汇聚成了立体化的中国书法「合」字,勾连着中国与世界,在舞台上具象化的再现了这条伟大之路。无论是观感还是体验,均达到了美学新高度。热门微博话题#被陕台春晚视觉效果拿捏#累计阅读超9000万人次。

所谓经典,总是能够穿透所有防线,瞬间入脑入心,让人动情。陕西丝路春晚抓取经典元素,再现经典场景,穿越于古今之间,十分过瘾。

现代:运用最时尚的表达,引领潮流

沟通现代,面向未来,陕西丝路春晚运用网感表达与年轻用户深度对话。

选取最经典和最为年轻人熟知的旋律和故事。开场序曲《丝路交响》串联改编中国、日本、希腊描写丝路的三首传播度最广经典曲目。旋律一出来,就被弹幕刷屏,「竟然有我最喜欢的河西走廊之梦」「好熟悉的旋律,眼泪出来了」。

节目表达和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不乏摇滚、民谣、说唱等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野孩子乐队带来的《黄河谣》;歌舞《一不小心到古代》则是由亚洲首个电子国风女团 SING 女团唱跳呈现。

晚会审美高级大气,非常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偏好。「舞台效果空灵浩瀚、激昂和缓,节奏循序渐进、丝滑迭起,彰显了新时代的文化诠释和文化自信」。其中的百人国潮鼓乐演奏《兰陵王入阵曲》场面宏大,震撼视听,酣畅淋漓,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顺应国风,引领国潮,陕西丝路春晚让丝路文化再次焕发神采,获得了年轻用户的高度认可。美兰德数据显示,陕西丝路春晚热议用户画像中,37岁以下(Z+Y世代)年轻群体占比超79.7%,其中Z世代(13-27岁)占比达39.8%,互动用户中大学以上人群占比超80%。

「用丝绸之路串联起华夏文明,每个节目都骄傲地展现出了文化自信,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观众的满意就是对节目最大的认可!

2
融媒传播为基,国际传播为翼
丝路精神远播全球

专家考证认为,历史上「丝绸之路」主要存在于和平时期(战乱时往往中断),商品和文化的交流带来了共同繁荣,因而这个文化符号的内涵可以归结为和平、友谊、交往和繁荣。

陕西丝路春晚「合作、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正是对丝路精神的最好诠释与传播。

融媒传播效果:美誉度高、传播度广

美兰德视频大数据显示,陕西丝路春晚截至目前已经引爆全网全渠道超14亿流量,全网热搜上榜46次,在榜时长160时长,微博话题#陕西春晚实现文化超脱#阅读量超3.2亿,#陕西丝路春晚#阅读量超1.3亿,做到了真正地引爆流量、破圈传播。

其中,百人百鼓的《兰陵王入阵曲》场面恢宏,彰显出强烈的文化自信,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9300万人次,6次登上平台热搜,网友热评「值得封神」;开场序曲《丝路交响》相关微博话题阅读超5100万人次,网友认为「极度舒适」「还原度超高」。

超高的美誉度是晚会能够实现破圈传播的基础,陕西丝路春晚获得了高达98.8的美誉度,众多主流媒体和行业媒体都进行了关注和报道。

新华社《全球播出!2022丝路春晚:用歌声向世界道声「新年好」》一文认为,本次晚会围绕「筑梦丝路·和美与共」的主题,立足中华文化走出去,兼容世界文化共性,深挖丝路内涵,解读丝路精神。

陕西丝路春晚以其超高的品质在众多「春晚」中脱颖而出,领内容品类之先,创传播效果之峰。

国际传播效果:高起点、高站位

定位于大型跨国融媒体晚会的陕西丝路春晚,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进一步成为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桥梁,在展现丝路文明璀璨魅力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整台晚会不设主持人,以音乐舞蹈类节目为主,没有语言类节目,最大程度地利用音乐、舞蹈等人类通用的「语言」,进行文化、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强大的组织架构确保了晚会底蕴深厚、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指导单位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单位包括紫荆文化集团、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单位包括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五洲传播中心、凤凰卫视。

另外,还有庞大的协办单位、支持单位的「朋友圈」助力,陕西丝路春晚想不火都难。其中,协办单位包括凤凰网、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支持单位包括中国—东盟中心、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陕西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陕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陕西省广播电视局、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丝路沿线多元文化融合,助推中国文化全球传播。覆盖全球的播出平台确保了晚会国内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大屏端,陕西卫视与凤凰卫视、深圳卫视、海南卫视四大卫视联播;融媒端,包括陕西广电融媒矩阵、人民视频、凤凰网、优酷、腾讯、B站等平台播出;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点赞陕西丝路春晚文化内涵与国际化传播意义。

晚会在国外还登录了美国麒麟电视台、英国普罗派乐电视台、新西兰 Kordia电视台、澳大利亚天和电视台、日本大富电视台等 12 家海外电视台,构建国际传播矩阵,全球唱响丝路之音。

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展示丝路文化新气象,传播中华文化新辉煌,正是陕西丝路春晚题中应有之义。

陕西丝路春晚在丝路精神的传播上做到了国内、国际传播双升级、双突破,有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3
丝路IP矩阵得天独厚
重大发展机遇凝聚共识

陕西,既是丝路精神的发祥地,也是丝路精神的受益者,更是丝路精神的传播者。无论是对于陕西还是对于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这样的一台丝路主题晚会都意义重大。

媒体意义:丝路IP矩阵厚积薄发,战略领航深度转型发展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扎实履行党媒国企使命担当,深挖地域人文资源,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升级内容布局,致力于丝路IP内容矩阵的谋篇布局。

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丝绸之路万里行》《送你一个长安·中秋晚会》《丝路春晚》《西安人的歌2022新春演唱会》《陕西骄傲融媒大直播》等精品力作。

丝路春晚系列,已然是丝路IP中的扛鼎之作,并必将成为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内容战略升级的支撑,重塑和提升平台价值的「领头羊」,传播丝路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发展大局的中坚力量。

与其他省级卫视重点打造的传统节日等类型的IP相比,丝路IP依托底蕴绵长深厚的丝路文化,地域特色显著,具有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特点,具备深度挖掘和持续开发的空间。

深耕多年之后,丝路IP内容矩阵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厚积薄发。

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一直坚持「内容产品化,产品IP化,IP集群化」的发展路径,正在构建以内容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以先进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丝路IP内容矩阵的助力之下,必将尽快实现媒体融合深度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地域意义:凝聚共识,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欧班列实现跨越增长、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陕西正在着力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近日,《「十四五」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提出近期目标,到2025年,西安服务「一带一路」、引领向西开放的国际合作前沿城市地位初步确立。

在这样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时期,陕西丝路春晚传播丝路精神,讲好丝路故事,凝心聚力,凝聚共识,共同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看过陕西丝路春晚之后,「惊艳」之余,「信心」两个字始终围绕在笔者的心头。

一是对「丝路春晚」这个品牌IP的信心。这一次引爆巨大流量出圈之后,必将吸引更多优秀的资源和合作者参与进来,推动这一品牌进一步发光发亮。

二是对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的信心。战略眼光长远,逐步积累「丝路IP」价值与影响力,必将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三是对丝路文化国际沟通与交流的信心。依托优秀的文艺精品内容进行宣传推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际传播力必然再上新台阶。

【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典章制度——依然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周礼】  春节的脚步近了,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隐藏着一定的礼仪。礼仪是什么?我们常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是礼乐文明。那礼仪之邦的特征是什么?礼乐文明,有哪些优秀的成分?今天我们面对如此的文明,应该如何看待哪些东西可用、哪些东西不可用?如果要用,该怎么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锷在做客齐鲁大讲坛时,以《周礼与现代社会》为专题,对上述问题作了解读。
“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
  王锷教授从孔子教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故事入手,引入了礼和周礼的问题。“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针对许慎的《说文解字》,清代的学者段玉裁有个注,说‘履,是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换句话说,人在社会上生存,所要依赖的有关规则,这些都能叫‘礼’。”王锷分析,从本意来说,礼本来是指祭祀鬼神之事,随着社会的发展,礼的范围越来越大,由祭祀含义扩大到各种规范,甚至包括治国平天下的各种典章制度,都应该算到礼的范畴。
  王锷认为,礼是俗的规范化。“我们经常说礼俗,各地的风俗不一样,但当这个俗被大多数人所遵守、信从的时候就可能变成礼。礼的范围要比俗的范围大,当礼被某一个地方接受、大家都遵循,也可能会变成俗,礼俗之间是互动的。所以说礼是俗的规范化,把俗加以规范就变成了礼,且是现实生活的粉饰化。我用了粉饰这个词,粉饰是‘梳妆打扮’的意思。”
  在另一个层面上看,礼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如果人离开了礼,那你做事就不知道该怎么做。礼还是治国理政的典章制度。我们回顾中国历史,从周代以来,所谓周公制礼作乐以来,一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各样的法规制度等一些条文。这些条文是干什么的?放大来说就是礼。”王锷说。
  王锷指出,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礼不仅包括风俗信仰、礼仪制度、法律法规,还包括家规乡约。“这几年大家热谈一个话题,叫家风家训,家训也是属于礼的范畴。”
  从狭义来说,礼有两部分,包括礼物、礼仪。“拿礼物送人,要考虑这个礼物以什么样的形式送给对方,对方如何接受,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礼仪。礼,简单来说包含礼物和礼仪两个部分,是人际交往的准则。”
  如果再细分,礼有很多要素,就是行礼包含很多要素,这些要素包含什么?包括礼法、礼容、礼器、辞令、礼义等要素。在中国谈到礼,必然会包含乐,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文明也是礼乐文明。
  而周礼是指哪些内容呢?王锷分析,周礼有五礼,叫吉、凶、宾、军、嘉礼。吉礼是指有关祭祀之礼,凡是与祭祀有关的礼仪都是吉礼;凶礼是与忧伤有关的礼仪,比如人去世了,要下葬,有葬礼;宾礼是周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以及诸侯派遣使臣向周天子问安的礼节仪式;军礼是协同天下各国之礼;嘉礼,是使万民相亲相爱之礼,具体来说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贺庆之礼等。
与现代社会相关的饮食礼、冠礼
  我们现在能看到哪些周礼的影子?哪些和我们现代社会还密切相关?王锷教授接着分析了《三礼》与周礼的关系。周礼为什么如此受周人重视?周礼关乎国家民俗民风、国家盛衰。通过《坊记》的记载即可见一斑:“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这样的一些礼制,在哪些书中有体现?王锷说,要了解周代礼制,必然要读《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又叫《周官》,本来有6篇,可《冬官》丢掉了,现在能看到5篇。第五篇是《考工记》,里边记载了很多制作车子、制作弓箭等方面的一些资料。
  《仪礼》在汉代的时候据说有50多篇,而今看到的《仪礼》只有17篇,而且有两篇是分上下的,其实只有15篇。这部书中讲什么内容?大概讲就是男子、女子到一定年龄如何加冠、如何结婚。还有射礼、朝礼、聘礼,包括人去世之后如何举行丧葬礼、祭礼等。
  “《仪礼》这部书对中国人的生活影响非常深远。比如到一定年龄要结婚、家里有人去世要举行丧葬礼、祭祀祖先这些礼仪完全能追溯到《仪礼》。”王锷说。
  《礼记》有49篇。“《仪礼》是大量讲事情该怎么做,但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没有讲。比如结婚,为什么新郎要迎接新娘子?《仪礼》没有讲,《礼记》中有《婚仪》阐释了为什么要迎接。因为男方家里迎接的是能传宗接代的女性。”王锷分析。
  古人讲的礼制特别多,概括起来,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大概有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王锷以饮食礼、冠礼、丧葬礼和祭礼为代表,讲述了记载周代礼制的情形。
  以饮食礼为例,饮食文化中有一个关键词叫“酒肉”。“我们经常说‘酒肉朋友’,酒和肉很重要。吃饭没有酒、没有肉,那就是随便吃。对酒肉,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所以《礼记·坊记》中说,‘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和睦也。’就是用酒肉聚集宗族,教老百姓和睦相处。《礼记·丧服四制》中说‘老病不止酒肉’,就是年长一点的人不能禁止酒肉,当然不要喝多。这是古人对酒肉的理解。”王锷说。
  根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大概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有酒了。关于饮酒,古人制定了很多的礼节。主人招待客人,主人敬的酒叫“献”,客人得回敬叫作“酢”,然后主人再献酒叫作“酬”。根据不同的级别,最低是一献之礼,最多是九献之礼。
  在先秦时期,招待客人吃饭大概有三种礼仪:飨礼、食礼、燕礼。《左传》记载:“飨以训恭俭,燕以示慈惠。”飨礼规格最高,有酒有肉。食礼有牲牢、无酒,以吃饭为主。
  “食礼和飨礼是有规定的,要坐端正,吃完就走;燕礼没有规定,燕礼是明君臣义,前两种礼是象征性的、有级别的招待,燕礼是招待的时候有酒有肉,而且后面不限制你喝多少、不限乐,音乐伴奏一直在。但也有规定,孔子说过,‘惟酒无量,不及乱’,而且最好是‘饮酒不至变貌’。这样的一些规定,是把饮酒礼引导到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大家又高兴,又不至于喝醉耍酒疯。”王锷说。
  通过分析饮食礼、冠礼、丧葬礼的内涵,王锷指出,周代的这些规定对今天的社会是有一些影响的。从汉代开始,一直到清代,历朝历代都根据《周礼》《仪礼》《礼记》的相关记载,制定适合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关礼制。
礼是为了节制
  《礼记·乐记》中讲到人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物的触动。人对外物的触动越来越多,对有些东西喜欢,对有些东西不喜欢。如果人对外物触动的欲望不加以节制,就是人完全被外物带着走,那人就会胡作非为。如果形成这样一个局面,力量大的就会欺负力量小的,人多的就会欺负人少的,聪明的就会欺负愚蠢的,胆子大的就会欺负胆子小的,生病没有人管,鳏寡孤独老人小孩没有人管,这是大乱之道。
  “所以孔子说,正因为这样,先王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礼制,目的就是要把人的性情引导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不要让他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要让他做有害于他人且有害于自己的事情。”王锷分析。
  王锷认为周礼的现代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修身养性,二是诚实守信,三是尊敬他人,四是以礼治国。
  就修身养性来说,儒家特别强调人性和人情的关系。《礼记·大学》里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是一个人修身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修养好自己的性情,让自己的性情符合当代礼的范围,这样的话,一个人才能正常发展。”王锷说。
  周礼中特别强调做事要守信。《礼器》中讲到“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就是要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规章制度是为部分人服务的,那肯定不行。
  修身养性和诚信,是针对一个人在发展中自我修养要注意的,但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一个人生存。父子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夫妻之间,都有一个礼仪在。中国文化讲的五伦关系,把夫妇关系摆在最中间,说一个家庭夫妇关系搞不好,必然会影响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等。所以夫妇关系特别重要。夫妇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应该相亲相爱。
  “当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尊敬他人。那怎么尊敬?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在礼书中讲到很多要尊敬他人的做法,和他人交往,自己内心诚信、修身养性做得好,才有可能尊敬他人。只有你尊敬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所以《礼记》中有一句话叫作‘自卑而尊人’,就是每个人要把自己放低一点,而把别人抬高一点。”王锷分析。
  “以礼治国是儒家倡导的,也是孔子等人所倡导的。怎样以礼治国?各个时代不太一样,但是孔子对以礼治国在《礼记·礼运篇》也有详尽的论述。如果从广义来说,现代社会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但也应该认识到,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应该说大量存在着有法不依、有禁不止和违法乱纪的事情,现行的规章制度还是有纰漏之处的。所以从礼的广义角度来说,我们应该按照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借古鉴今,制定适合现代的完善的礼制,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话我想我们这个社会会更好,人民会更幸福,社会会更安定。”王锷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文女士说,丈夫在钢铁行业从事中介工作,监控显示7月8日凌晨他和客户分开,最后在金堂县淮口一小吃店逗留了一个多小时,自己一家在金堂县也并没有亲戚和朋友,“当天3
  • 这漂亮的屋舍,也曾出现在曾经的梦中。方线旅妹在药王谷里涌现的那一个念头,虽然感动,但也让我心惊。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 明日方舟幽灵鲨cos幽灵鲨出镜:吱吱phx:布丁@Mmyz_000布丁000 后勤:卡门与其残缺不如撕裂 静静沉入冰冷深渊诞于绝望中的戏谑 等待染红谁的双眼
  • 我不敢质疑这个专业方向的正确与否,但在我眼里大多呈现了混乱和无序,至今为止,大学里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张国超老师的管理学,受益匪浅,可以说是我在管理意识方面的启蒙
  • 因为省考的缘故,这个周末太短暂了,市区公交和大巴来回真的好累,整晕车了[晕] 总结下在宁波的吃吃喝喝吧 第一天晚上去了印象城(快两年没见过这么多人了,可开了眼界
  • 不明白那些人的脑子里怎么想的,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想不明白却还要在微博上讲出来,就是让大家笑一笑吗[摊手]国家的口舌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小明星”说话?很多人在网上吐槽
  • 「三色肥牛」人多非常推荐哈,一盘三种味道,再也不会避免选择障碍让你不知道选哪个~肉质的话非常大片~下烤盘就滋滋作响很是兴奋[调皮]「鸡蛋小油条」我看到是蛮火的推
  • 在众多读者的强烈要求下,他在亚马逊平台上发布了作品,收费0.99美金,哪知花钱买他小说的读者比免费阅读的读者更多。2009年,安迪·威尔陆续将他的小说《火星救援
  • 略显伤感的个性签名 01 我不藏不躲 等生活爱我 02 我与我周旋久 宁做我 03 与恶龙缠斗过久 自身亦成恶龙 04 上帝希望我们快乐 酒精可以作证
  • Die Flöte hat normalerweise 12 Löcher, nämlich 1 Blasloch, 1 Membranloch, 2 Grun
  • 看你坐我腿上闹脾气拌嘴,也觉得很甜蜜很开心,即使你没有道理,我也要让着你,也应该哄你,不该跟你发脾气、跟你吵架。#ss和xx的恋爱日记[超话]#这也就是我爱你❤
  • 歌曲原唱更是感谢孝利姐姐带红这首歌!而这个节目居然找到了李孝利和Rain!
  • 因为写spring这个人设的时候我还没有看到nicthae原著啊啊啊啊!(真的be就是be了,没有复活卡[委屈])这篇文章算是有个bug吧,我把nic和spri
  • 新品是一个手作的小椿或者是星野的收纳袋很小一个 是借鉴的那个御守的祈福袋然后这几天买了人字纹的布料 给妹妹也是当作赠品随机塞到一个妹妹的飞机盒里面[doge
  • 今天,就跟着Lonely Planet最新上市的《南美洲》指南,看看智利有哪些超赞体验→ [偷乐] 这次我们还贴心滴推出了拆分版,让你轻松出行游南美~血缘与相伴
  • 开运化煞10种风水摆件#风水# 越来越多的用户会在自己居住或是在工作的地方摆上几件开运化煞的风水摆件,不仅能够挡煞,还能聚财,是相当不错的装饰设计。7、铜羊#铜
  • #孙东柱[超话]# #孙东柱的养兔日常# ▷200727 孙东柱小时候写的毕业刊六年级的东柱也是 稳重可爱的小朋友哦 ≧ω≦从字间里透出的一字一句 小朋友东柱喜
  • 会议指出,各单位要清醒地认识全区禁烧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隐患,确保实现“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污一条河”的目标。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
  • 今天VC整理了几张IG上面美美的野餐图片,还有VC适合野餐的新品穿搭,赶紧来看看如何玩转闺蜜出游穿搭,一起和闺蜜去享受美好假期吧! #时尚穿搭# #绝美复古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