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作恶殃及子孙,后代需要承负的期限到底要多久?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甲看中乙的妻子,想纳为妾,便告诉了丙。丙看中了甲的财富,便找了一个同邑的浪荡子,用金钱买通了他,用阴谋帮甲达成了心愿。过了一年多,丙的阴谋败露,自己的女儿被杖而官卖,邑子的女儿则流落为娼。

初看这则故事,似乎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善恶报应故事,行恶者得恶报,而且恶报的程度和行恶的程度刚好成正比。

但我们又会发现它和常见的善恶报应故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故事的过错方都是父辈,而承担责任者却是他们的子辈,也即父债子偿,这就是道教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承负报应。

承负是空想还是确有实据?

“承负说”系统阐述于《太平经》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 ,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 ,故前为承, 后为负也。负者,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 ,前后更相负, 故名之为负。负者, 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也就是说,今人要承担先人行为善恶所带来的后果, 名为承;同样,今人的行为善恶也会对后人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 。

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会有所影响,同时这种影响反应在血脉往后传承最为明显。《皇极经世书》说,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太平经》所指的先人,是从黄帝时期以前上溯至寅时的人。这些先人在本质上是承天心而行的,但有小错失,且并不自知。这种不自知的小错失,通过血脉流传一辈辈积累下来了。这是人间世运下降的本质原因,也是承负产生的渊源之始。

如果用现代一点的话,可以这样来说,DNA最为相近的亲属中会出现气运相关联的现象,同时这种气运关联体现在父系往子系这个方向上最为明显,而同辈之间的影响则较小一些。

承负与阴宅风水的作用原理是有相通之处,首先,承负是讲气运往子孙的传递,风水是借环境造阵来进行趋吉避凶,而承负是通过功果福报来进行趋吉避凶。

正所谓善人居福地之说,大凡积德行善的之人,因有功果转化福报的支持,故而更容易得到更好的风水,这便是“福人居福地”说法的来历。

由于道教很看重人类自然的繁衍生息的自然性,所以从来不避忌传宗接代之事,并在修炼之中,也强调“欲修仙,先做人”,先尽人伦之责,方可言及大道。

前人行的善,如果没有及时转化,则它会积累为功果(也称为阴功),这个功果转化为气运后,会通过血脉传递到DNA角度来说最亲近的人身上,然后逐次向往传递。同样的,如果有行的恶没有及时消解掉,那么这个恶行同样会转化成不好的气运,传递到子孙身上,在发生转化后,就会体现出来。

天地万物皆受承负影响

《太平经》中认为,历史是一个时时包含着承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危机的造成均非仅仅由于当世的原因, 而是历史的长期积累造成的 , 因此不能让一人承担罪责 ,而是“人人有过于天地”, 但现实是“ 百姓适知责天, 不知深自责也”,并认为天地和一切自然事物跟人和社会事物一样也都有承负 。

一是人为天地“承负” : “天地生凡物 ,无德而伤之, 天下云乱, 家贫不足 , 老弱饥寒 ,县官无收, 仓库更空。此过乃本在地伤物 ,而人反承负之”。人承负天地, 是天地运行发生错乱 , 人承受其灾害 。

二是自然界事物间的“承负” : “夫南山有大木,广纵覆地数百步 ,其本茎一也。上有无訾之枝叶实, 其下根不坚持地 ,而为大风雨所伤, 其上亿亿枝叶实悉伤死亡, 此即万物草木之承负大过也。”这是山川草木受到的自然承负之灾, 唇亡齿寒,也是这个意思。

三是人为自然界事物“承负” : “南山有毒气 ,其山不善闭藏 ,春南风与风气俱行, 乃蔽日月, 天下彼其咎 , 伤死者积众多。”南山有毒气,因为风而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导致死伤众多,此为人承负了自然之过。

不过 , 对于自然事物的承负人们并不太关注, 对人自身的承负才是大家关心的;而人自身的善恶承负 , 人们最担忧的是对恶的承负所造成的灾病夭死,承负之善给人带来荫庇,但这种荫庇不是无限的 , 而是有限的 ;子孙放纵为恶 , 支付完先人荫庇,也难免夭死 。 

道教承负与佛教因果,有何不同

现在我们很多谈论罪福善恶的,都将道教之承负和佛教的因果联系起来,认为道教之承负就是佛教之因果,其实是错误的。佛教的因果是基于前世今生,业报轮回的角度;而道教的承负是基于现实世界,以整体论、系统论的观念来看待社会的。

1产生报应的原因不同

“业报轮回说”认为有情众生对世界万有的“无明” 是产生果报的根本原因。

认为报应的根源在于人的贪欲和无明,由过去的无明烦恼而造作诸业,播下生死的苦因 ,于是生起种种妄念 ,因此造成了生死的流转 ,堕于生生世世的六道轮回之中 。

道教“承负说”主张的施报者是“天”。这个“天”不仅有自然无为的元气的含义, 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有赏罚大权的人格神。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外力报应,其实不然。

各种人的承负都有善恶积累这个内因在起作用, 是对个体或家族的过去善恶的报应,今人的祸福是先人行为的结果,如果祖先有何过失,由子孙承担其责任。而且 , 善恶的记录、拘校、奖罚 (即报应的执行)大多是由众鬼神操作的。 

《有过死谪作河梁诫》说 , 记录承负的诸神包括山海陆地 、 诸祀丛社、 舍宅诸守、 司农祠官 (其他书中还提到三尸神、司命神等 ) , 还有大阴法曹每年岁末要拘校账簿 , 核算此人的善恶累积, “计所承负 , 除算减年 ”, 地阴神 、 土府神 “收取形骸 , 考其魂神” , 罪过多的至死 , 罪不至死的要 “谪作河梁山海 ”, 其他也 “各随法轻重, 各如其事, 勿有失脱 ”。众鬼神无时无处不在注视人的所作所为,对善恶的记录和对承负的执行毫厘不爽。

2受报主体不同

佛教之所以没有承负概念,是因为“业报轮回说”主张“自作自受”。个体所造业的果报,只能由造业者自己或其五蕴相续而生者承受, 众生现在所受的业报 ,必然是自己前世的宿业所感 ,不能由别人替代,即使象父母子女这样的至亲,也不能互相承受 。所以佛教的出家,讲究抛妻弃子与世俗切断联系,在这种情况下,直系亲属的好坏完全不在自己的考虑范围内。

“承负说”的受报主体不仅是自身, 有恶心恶迹,天就会夺其纪算 ,减少他的寿命 ,同时个人的行为还会影响到他的子孙 。“承负”简单来说就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一笔“遗产”。如果前人做了很多好事,就给子孙留下一笔好遗产,让子孙能富贵、智慧;如果前人干了很多坏事,那就会给子孙留下一笔烂账,令子孙遭受身体、心灵、经济上的许多磨难。《太平经》里举例说,比如父母失了道德,有过错于乡里,后世的子孙必受乡里的过责,这是承负最简单的道理。

与《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同出一理。并且,“承负”有“十世一周”的性质,即十代祖宗的行为,会对后代有一定影响,警戒人们要为后世儿孙考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力行善事,却没有得到好的福报,就是因为承负了祖先之过错;为什么有的人做了坏事,但是却得了好的结果,是因为承负了先人之遗泽。

所以道教里讲行善,只是说行善可以有种种功德,但是却很少宣讲靠单纯的积善可以获得富贵的。

3解脱方式不同

“业报轮回说”提倡“业由心造、 回转有道”,主张通过因果法则以减少恶报,甚至消除业力的影响 。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修现世的,而对于当前的现实利益,道教不会通过消耗福报来实现,而是创造了道家五术,以五术来济世利民,不但能解决现世问题,还能不断积累功行。

《太平经·解承负诀》说: “能行大功万万倍之先人 ,虽有余殃 , 不能及此身也 。”行大功德, 就是以忠孝等伦理道德规范为标准 , 为善去恶,得行此道者, 就能消除“承负”所带来的灾厄。

4作用范围不同

佛教的功行主要是在于普度众生,并且这个众生指的是有情众生,而无情众生是成不了佛的,所以佛教关注对象围绕的是人,其理论从人心下手,所言所论所行,皆是围绕人的觉悟成佛来进行。

道教则大不同,万物皆有灵性,度的是万物成道,所以道教关注的对象则是在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外的一切,而人只是天地万物中最灵者,故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非是人为独尊。

所以道教中没有至尊的概念,即使是玉皇大帝这样地位极高的神明,一样是要听从元始符命的,但玉皇大帝本身又是元始的一个化身,元始本身是一切的源头,但却不是一切的主宰。

正因为如此,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认为只有有情众生才能成就,而是万物皆可修行,皆可成就,在层次格局上比佛教要更大得多。只是世人多不察此,反认为佛教普度是大善,不可不谓之颠倒了。

承负的期限

那么先人的善恶行为是否能无限期的对后代产生影响呢?《太平经》中记载,承负是有期限的,过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受承负之苦。

《太平经》说:“因复过去,流其后世,成承五祖。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或有小行善不能厌,囹圄其先人流恶承负之灾,中世灭绝无后,诚冤哉。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 

可见承负的大至期限是五代十世。如果只是后人无条件的承负先人的善恶行为,道教的善恶报应论就成为了绝对的命定论了,所以经中也告诉我们,只要个人能做大善事,虽先人有过失,也可以免于承负之灾。

用好这个窍门!读经持咒,一遍顶别人十遍!

读经念咒念佛,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修行方法。“闻思修”中,“闻法”是排在最前面的,是一切修行(消灾获福)的前提。

▍读经念咒念佛是对治妄念邪念的最佳良药。

对于我们地球人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有精辟的开示:
“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地球人这两个弱点非常麻烦,用世俗话来说,就是“学好起码三年,学坏只需三天”。凡夫心里想的,绝大多数都是贪婪、嗔恨、愚痴、傲慢的念头,一旦遇到邪缘,很容易造作五逆十恶。

所以为人处世,必须时时刻刻护持自己的身口意业,每日“三省吾身”。但一般人的心里总是妄想纷飞,贪嗔痴并不容易克制,更别提心如止水了。

图片

怎么办呢?有佛法就有办法!
读经念咒念佛,正是对治妄念邪念的最佳良药。

我们每天都要洗澡来清除身体的污垢,同样,我们也需要每天读经念咒念佛,来清除心里的污垢。

读经念咒念佛固然有很大的利益。但很多人因为业障阻碍,想修善也会困难重重。其表现之一,就是读经读咒经常会打妄想,心不在焉。

无论读经还是行善,心口不一是得不到大利益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修忏悔法门:比如著名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地藏占察忏悔法”、“金光明经灭业障品”......等等。除了忏悔发愿、改过行善外,也可以运用一些小窍门。

▍专心读经念咒的小窍门

从人的心理规律可知,人在同一时间内不能感知过多的对象,只能感知环境中的少数对象。对于特定的目标需要集中注意力。

而当我们对需要处理的目标,已经相当熟练时,不再需要过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就可以完成任务。恰恰这时候,注意力最容易开小差。

比如,若对于朗读的内容已经很熟悉,差不多可以背诵时,语句随时冲口而出。注意力就可以忽略背诵的内容,从而神游太虚。

以这样的散乱心去读经念咒,那怕每天努力地做定课,由于心口不相应,所以经书所载的利益也难以获得,或是事倍而功半。

图片

笔者经过摸索,制定了读经念咒的规范。

01、两个声音,心口相应,心先读。(心里先开始读,然后带动口音跟读,每段开始前口停顿一下,等心带读)
02、注意发音口形(注意观想并纠正发音的口形)
03、手指辅助引导眼看(手指指到哪里就跟读到哪里)
04、节奏不快不慢,以自己舒适为宜。
05、声音不高不低,不急不慢,不要太用力,留有余地。以平和舒适为宜。
这几个过程基本是同步进行的。关键是心要先读,可以观想两个声音(心读、口读)一起读经。

需要注意听吗?笔者体会,听音不如注意口形,注意口形自然注意发音,意念先发音一遍,才能预先知道口形。听音是无意识的,不用特别增加意识去听。

读音不要用尽力,放松口腔和舌头来读。这样对于完成读多遍的定课很重要。笔者以前用力来读,高声读,结果一遍都没读完就累得够呛,读不下去了。

后来有意识地控制发音:不高不低,不急不慢,留有余地。越读越专注,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想读,多少遍都不累。

▍读经念咒是修定的一个好途径

以前看过一本书,讲人的注意力有一定的限制,无法同时注意超过五个事物(记得好像是这样,实际体会也差不多)。当注意点超过五个,意念就无暇关注了。

实践当中,我们刚开始读经会经常打妄想,这是因为注意的事物只有字句、声音两个,注意力还可以去开小差,生起其它的妄想。

而当需要注意的事物增加到五个:字句、心读、声音、口形、手指时,有没有发现,人的五官感觉全用上了!这个时候注意力已经无暇关注其它东西了,更生不起妄想了,读经念咒变得专一纯净。

当读经念咒达到心口相应时,经书里描述的利益才能全部受用到。这样读的效果比散乱心读好十倍不止。

图片

经书中对念诵的重要开示: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念诵真言轨则观像印等梦证分品第六:
复次苏婆呼童子。念诵之人不应太缓。不应太急。声亦如此。不大不小。不应间断。勿共人语。令心缘于异境。名某字体。不应讹错。譬如大河日夜流注。恒无休息。持诵之人所修福报供养。礼拜赞叹一切功德。日夜增流亦复如是。

念诵之人。心若攀缘杂染之境。或起懈怠或生欲想。应速回心。观真言字句。或观本尊或观手印。譬如观行之人。置心眉间令不散乱。后时对境心即不动。彼人即名观行成就。念诵之人亦复如是。所缘心处若不摇动。即得持诵真言成就。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是故行者欲求悉地。当须摄心一境。其心调伏即生欢喜。随其欢喜即身轻安。随身轻安即身安乐。随身安乐即得心定。随其心定即于念诵心无疑虑。随其念诵即便罪灭。随其罪灭即心清净。心清净故即得成就。

是故如来作如是说。一切诸法以心为本。由心清净。获得人天殊胜快乐。由心杂染。便堕地狱乃至傍生贫穷之苦。由心极净。乃证远离地水火风生老病死。不着二边寂灭解脱。

由少净真言亦成。当离无常败坏之乐。是故诸法皆从心生。非自然现。亦不由时。复非自在天作耶。非无因缘。亦不从我能生诸法。但由无明流转生死。四大和合假名为色。色非是我。我非是色。色非我所。我非色所。如是四蕴。应知是空。色是无常由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化。如是之见名为正见。若异见者名为邪见。

图片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悉地相分品第七
复次苏婆呼童子。我今说成就转近悉地法者。其念诵人当生发爱乐心。不得攀缘杂染之境。亦不辞饥渴寒热等苦。于诸违法外相之境。心不动摇。逢境不乱。一切蚊虻及蛇等。诸恶毒虫皆不敢害。毗舍阇鬼及诸饿鬼富单那等诸余鬼类。不敢近过念诵人影中。何况触身。

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转如聪明。善缀文章。于诸书算转成巧妙。以乐善法。勤行净行。复见地中伏藏。身无病苦及污垢腻。身有香气。

若有人见及已闻名。悉生敬念。一切诸贵媚女自来呼召。以心净故。于虚空中闻诸天语。复见彼形及乾闼婆夜叉之类。其持诵者。见斯胜妙好相已。即应自知。我近于真言悉地。即应备成就法事。

图片

经咒佛号,集合了佛菩萨和众多天龙护法的愿力与加持力,具有强大的正能量。

修行人每天都把读经念咒念佛作为定课,每一次用功犹如日出,经咒佛号使人辟除黑暗,普照光明;经咒佛号使人明白道理,开启智慧;

经咒佛号使人消除业障,灭罪生善。读经念咒念佛,是修任何世间福报与出世间福报的基础,没有这一过程,众生在轮回中只会苦多乐少,求出无期。

修学推荐《金刚经》《普门品》《药师经》《十善业道经》《普贤行愿品》《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大悲咒》《楞严咒》、《心经》。

从现在开始,每天不间断诵经、持咒、至少一千声佛号,作为每天的定课。当然,能越多越好!一起参与大共修!大家莲池海会见!

图片
我们每个人离开人世时
救护我们的唯有善法
一旦要面对死亡
亲朋好友除了痛哭之外
谁也帮不上忙
但如果你生前造过善业
它可帮你趋入善趣安享快乐
遣除恶趣的无量痛苦
因此
最可行、最有利的
就是行持善法
并发愿求生净土
精进念佛名号
永断轮回
此生往生极乐莲池
做不退转菩萨
速证无上佛果

魔王举钵|文殊菩萨传(九)

佛日清凉 2022-07-01 21:30 发表于广东

收录于合集#文殊菩萨传9个

他在直指心性啊

舍利子又讲:“我和文殊菩萨一同去南方佛刹游历时,越过了数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土,来到庄严世界宝柱如来的刹土。

文殊菩萨说:‘舍利子尊者,你怎么看我们越过的刹土?’

我说:‘有些遍布火,有些充满水,有些成为虚空,有些富饶圆满,有些正在形成,有些已经毁坏,有些遍满恶趣,有些远离恶趣。’

他问:‘当如何看待这些刹土呢?’

我说:‘遍布火就同样看成是遍布火,充满水……文殊菩萨,你怎么看的?’

文殊菩萨说:‘那一切刹土皆为虚空之土,遍布火或充满水等都非真实,以暂时外缘所致而有生有灭。虚空不是因缘所生,而是自然安住;同样,暂时的烦恼染污了心,但心的自性永远不会被染污。比如,过去坏劫中,恒河沙数的刹土都被烧毁,可虚空却不被所焚,一一众生纵然造了恒河沙数的不善业,心的自性也永远不会受到染污。若有人能入自性清净法界,则无有少许起现,于诸遮障也不作起现想。此无起现之法门,安住于此的菩萨们入于完全清净之自性,永不被罪过遮障。’

如是文殊菩萨的神变,我只讲了亲眼所见的一部分而已。”

出现了“饥荒”

具寿阿难对舍利子说:“我所见的文殊菩萨,也是如此。

世尊住在祇陀园时,舍卫城出现非时浓云,七天七夜降下瓢泼大雨。当时,获得禅定的比丘们以入定度日,没有获得禅定的人在七天中断了饮食,身体憔悴,想见世尊却无力行走。

当时,我替那些比丘请问世尊怎么办。世尊说:‘把这种情形告诉文殊菩萨。’于是我到文殊菩萨面前,他正在为梵天、帝释等世间尊主讲经说法,我给他讲了事情原委。

文殊菩萨说:‘阿难,你去铺设座具,到午饭时敲击犍槌。’我照着他所说的去做。

文殊菩萨入定于灭身等持,以另一个幻化身为帝释等继续传法,与此同时,自己从住所出来,去舍卫城化缘,但我没有看见。

背地使坏,终不得逞

魔王波旬加持整个城市的人,谁也见不到文殊菩萨,谁也不供养斋饭。文殊菩萨知道后,以谛实语说:‘我一个毛孔的功德,由具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所生,纵然恒河沙数世界中遍满魔王,其功德也比不上我一个毛孔。假如我所言真实不虚,愿魔的加持当即消失,并且魔王波旬以自己的形相,去大街小巷和三岔路口等处大声宣扬:请供养文殊斋饭,(供养此人福德最大)在十万年中用一切舒适资具恭敬承侍大千世界的一切众生,远远比不上供养文殊童子一指尖的功德大。’

文殊菩萨话音刚落,(一切显现如愿而成)种种斋食互不混杂而盈满钵盂,食物富富有余,足够宴请五百比丘和一万二千菩萨。

这样示现后,文殊菩萨离开舍卫城,在城外把钵放在地上,说:‘波旬,你举着这个钵盂走在前面。’

魔王从地上拿那个钵,可它纹丝不动。

文殊菩萨说:‘魔王,如果你有大威力,就用神变力举起它吧。’

于是魔王施展了所有神变,却无法令钵离地一发梢许。魔王惊奇不已,说:‘只要我愿意,连持轴山都能拿在手里,随意抛接,但为什么竟无法从地上举起一个小小的钵?’

文殊菩萨说:‘你以自己的所有神力,跟大菩萨加注在这个钵里的大神力相比,肯定相差悬殊,所以才无法举起。’

随后,文殊菩萨从地上拿起钵盂说:‘波旬,你带着这个走在前面。’魔王像弟子一样举钵前行。

(魔王的眷属)一万二千他化自在天的天子顶礼文殊菩萨,并问:‘魔王波旬怎么像仆人一样走在前面?’

魔王依靠文殊菩萨的威力回答:‘魔力是愚痴力,菩萨力是智慧力……’

依此,在场的五百天子发起无上菩提心,二百菩萨获得无生法忍。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之后,文殊菩萨和魔王波旬一起将那个钵放在围廊,便离开了。对此,我没有见到也没有听到。

到了午斋的时候,仍不见文殊菩萨从住舍出入,我不禁暗想:‘文殊菩萨没有欺骗比丘僧众吧?’遂以此启禀世尊。

世尊说:‘你难道没有看见附近的圆形围廊里有什么吗?’

我回禀:‘那是一个盛满饮食的钵。’

世尊吩咐:‘击犍槌召集僧众。’

我问:‘一钵饭能管什么用呢?’

世尊告言:‘依靠文殊菩萨加持,假使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享用这一钵食物,也不会用尽,他的布施波罗蜜多、福德无穷无尽。’

当我击犍槌时,文殊菩萨也在天子、菩萨的陪同下,从住舍出来并到了圆形围廊。那个钵里的斋食互不混杂,令数量众多的比丘、菩萨饱足,却还没有用完。

他们为什么不吃饭

于是,魔王波旬为了给文殊菩萨制造违缘,化现出僧裙不齐、体态粗鄙、钵盂破裂、诸根不全、相貌丑陋、跛蹇秃偻等各种不悦意的四万比丘,持钵来取用饮食,但那些饮食仍没有用完。魔王又加持他们(饭量极大)每人都吃了摩竭国十藏升的米饭,还没有饱,盛饭的人都感到厌烦了,可就是不能满足他们。

后来,文殊菩萨加持魔化现的那些比丘钵中常满,手里也拿着段食,结果放入口中的段食咽不下去而卡住喉咙,他们翻着白眼倒在地上。

文殊菩萨问魔王:‘波旬,你的这些比丘为什么不吃饭呢?’

魔王说:‘文殊,我的这些比丘要死了,你肯定给了杂有毒的食物。’文殊菩萨说:‘能散布毒的他们才会给人以毒,无毒之人岂能施予毒?有贪嗔痴罪业是毒,而菩萨相续随顺法品律仪,无此众毒……佛陀的教法是甘露教,是安乐教,是无戏教……’依此,与魔王一起来的五百天子发起无上菩提心及大愿。

此时,世尊告言:‘未来后五百岁,正法毁灭之际,大多数比丘都会像这些人一样,衣装不整,无有正知,威仪恶劣,体态丑陋,罹患众病,出家不是为了正法,而是为了利养恭敬,并忙碌各种琐事。到那时,将出现魔王欢喜、魔业兴起之相。因此,精进正法者要制伏恶魔,受持妙法。’三万二千菩萨依此获得无生法忍。”

开除没有成功

大迦叶尊者说:“我也亲见过文殊菩萨的一些神变:

世尊成佛后不久,我也出家没过多久,文殊菩萨为了顶礼、承侍、拜见世尊,从宝柱如来的佛刹来到这个世界。世尊在祇陀园给孤独精舍结夏安居,文殊菩萨也发誓安居夏三月。可是,我们从来没见过他在佛陀面前和僧众中作长净羯磨。

三个月过去了,在长净和解制之际,他才出现。我问:‘文殊菩萨,你在夏天这三个月住于何处?’

文殊菩萨说:‘我在舍卫城波斯匿王的王妃那里。’

我心想:“这样犯了堕罪的人,不可以和清净僧众一起作解制。”于是从围廊出来,为开除文殊菩萨而击打犍槌。

当时,世尊对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击打犍槌,心里是对你不起信吧。你要表明自己清净与自己的行境,以取悦诸大声闻。’

于是,文殊师利入定于真实显示一切佛刹的三摩地,只见在十方恒河沙数的佛土中,各各出现一位头陀功德如大迦叶般的比丘,为开除文殊菩萨而击起犍槌。

世尊问我:‘迦叶,为什么击犍槌?’我陈述了事情原委。

世尊整个身体放大光明,对我说:“迦叶,你看一下十方世界。”于是我放眼望去,如前一样见到(每个刹土都有一位大迦叶比丘,在击犍槌开除文殊菩萨)。

世尊问:‘你是开除坐在我面前的这位文殊,还是坐在十方佛前的文殊呢?’

当时我羞愧难当,想扔掉犍槌,可却丢不掉,它不断传出击打声。发生在祇陀园的这一情景,在十方佛刹中也原原本本不增不减如是显现。

我顶礼佛足说:‘我只有片面的智慧,不知菩萨的无量行境才击犍槌的,恳请文殊菩萨原谅。’

世尊告言:‘迦叶,佛刹中显现的所有文殊菩萨,都是为了成熟在家有情,而于俗家安住夏三月。尽管他在舍卫城王妃那里夏安居,可却令波斯匿王王妃以外的五百女子、五百男子、五百童子、五百童女、五百妓女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又令众多有情得声闻道及趋入善趣。’

我请问世尊:‘文殊菩萨是通过怎样讲法而成熟他们的?’

世尊告言:‘你问文殊菩萨,他自会答复。’

于是我问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尊者,这些有情并不能依靠讲经说法而成熟。有些众生通过嬉戏而成熟,同样,也有些依靠娶妻、制伏、布施、济贫、示现大庄严、种种神变、梵行等各种形相以及恐吓、粗语、温柔、饶益等得以成熟。有情的行为千差万别,故要依靠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成熟。现今成熟的所有众生,以后通过讲经说法就能得以调化。’

我问:‘文殊菩萨,你依靠这种行为成熟了多少有情?’

他说:‘尽一切法界。法界、虚空界与众生界无二……’并宣讲了菩萨的三十二盔甲行,使一万二千天子发起无上菩提心。”

这以上是迦叶所述。

未完待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肖战[超话]#肖战最帅#肖战肖春生#xz#肖战梦中的那片海# 肖战肖春生 |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可互关,限唯粉[互粉][互粉][互粉] 怀梦想,扬青春,致远方。
  • 我致力于一些探索看似“异想天开”但人类正是在追求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将种种“不可能”变为可能,我的精神希望有一天令人敬佩。作为脉轮领域的研究者、
  • 这款酒的酸度稍高,富有水果和乳酸菌的香味,适合口味偏酸的啤酒爱好者饮用。闻起来有明显的乳酸菌和血橙的酸味,入口后,前调水果香溢和酸味浓郁,后调果糖香甜。
  • 所以接下来说说你吧,希望你是是一位温暖干净的男生,逗比爱笑,最好济南本地人,本科毕业,有稳定工作,身高180+,年龄88-96吧。因为你,我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 跟前任在一起快三年,异地,在带他回家之前说好了在我家这边首付一套房,不要求写我名字婚后一起还,彩礼20w,我们家退一半,之前答应了,2021年过年带他回家见父母
  • 《iHealth NMN知识学堂-1》‍今天来跟大家聊聊 老化这个议题‍全世界目前都迈向超高龄社会(20%人口为65岁以上的老人),且每个人都会遇到老化的问题,
  • 关于余秀华的诗,有人喜欢,有人鄙弃,我只分享给喜欢的人看。-今日读书篇 b2那些树都绿了(外一首)余秀华下午五点,阳光变得好起来横店村变得好起来,那些树变得好
  • 好了,你自由了,恭喜你[可爱]你明明知道我在跟吴在一起之前,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几年来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我匆匆在对他彻底失望后选择你,是因为在我被诈骗犯扎了无数
  • 不,她们还带着春天将临的消息,她们为春天引路,她们在寒风中呼唤春的名字,作为春的信使。白雪皑皑,那漫天的雪花只有冬季才光临人间,一年一降雪,雪花所背负的,只有冬
  • 自从搬来这里几乎每天都在吸咖啡,断粮后喝了几次附近唯二大佬瑞&星,一下子觉得好难喝… 即便双份浓缩也,涮锅水味儿。快来看看他们今天又在制造什么神奇的机械
  • 从小到现在的追星之路(也能算追星就是喜欢)小学的时候喜欢魏晨,初中有一段闲置的时间,初二开始喜欢看韩剧(第一部是继承者们,第二部是你为我着迷)开始喜欢一个韩国组
  • 国外原来毛利本来比较高,所以大家都还没涨价动作,考虑到船运时间和价格调整,我们也告知客户明年Q1会涨价,总体来说客户都接受涨价,主要原因是逆变器占比小,对投资收
  • 《#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是《不让生育的社会》作者、调查记者小林美希社会纪实力作,跨十年的追踪,透过14位采访对象的遭遇,给各年龄段读者一次深入思考婚姻和个
  • 3P System在保证SHAD置物箱的精准适配的同时,还大大提升置物箱装载稳定性、便捷性和骑行舒适性,更避免加装配件沦为视觉累赘,让你的爱车360度无死角#摩
  • #秋武ノ日本留学##日语[超话]##権隨玲[超话]# 【1012更新】お知らせabemaTVの恋愛リアリティーショー「恋する♡週末ホームステイ 2021秋 沖縄
  • 赶海的小姑娘五岁了,以后也是有身份证的人了[可爱]还记得你有滋有味吃自己的脚丫,还记得你懵懵懂懂喊第一声爸爸。愿你今后的日子里,冬有暖阳,夏有凉风春有耕耘,秋有
  • #情感问题分析# 选择性的忽视和掩盖并不能让问题真正的消失,当量变累积成质变,双方都疲惫了,都觉得委屈,无奈只能分手。又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矛盾中不知道怀疑人生
  • [耶] 阿宽红油面皮口味很多,其实都还不错,但我超爱的就是酸菜味的,有一整包的双脆酸菜,配上Q弹的面皮超爽,辣度也是我喜欢的,很合适,辣椒包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
  • 可如果经济交往萎缩,相互之间共同利益减少,各自在对方阵营的利益代言人数量和影响力下降,矛盾就有可能向不可调和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在确保中俄自身的战略安全,更是在
  • 16.想一想也可笑,曾为你万事都垂头。10.这天下很成心思,没意义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