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原因值得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每日一道#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贫道自己的看法。

一、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二、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三、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清华教授叶公超娶了学生袁永熹,外界都说他们是天作之合的师生恋。袁永熹却带着儿女远走国外,40年不与丈夫亲近,弥留之际叶超公嘴里还念着:“我太太和孩子回来看我啦!”世人只说:“永熹清醒,你活该!”

叶超公,我国著名外交家,书法家。在外留学6年,回国在清华,北大及各大名校任教。

任教14年,他先后教出钱钟书,卞之琳、季羡林、赵萝蕤、许渊冲等一众大家,可谓桃李满天下。

感情上,叶超公自是不菲,追过校花赵萝蕤,最后娶了校花袁永熹。两人佳作之合10年,不料,一场劫难改变了所有。

使得夫妻相离40年,生死不复相见。弥留之际,叶超公写信求见,袁永熹不理,直到去世她也只是寄来一副挽联。

夫妻50年,袁永熹为何做出如此决绝之事?这事还得从两人相遇之时说起。

叶超公表白赵萝蕤被拒,转身就恋上学生袁永熹。袁永熹性格温顺,不喜表达,平时总是一副超然世外的模样,不争不抢,很是恬静。

而叶超公又喜好热闹,擅交际,性情张扬,两人的性格一动一静,刚好互补。

1931年,袁永熹毕业,两人结婚。而后袁永熹生下一双儿女,取名叶彤,叶炜,出自《诗经》:“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译为:姑娘漂亮又静雅,送给我一束红管草,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连给孩子取名都是对妻子的表白,可见两人的感情真是佳作之合。

只是,这合起初是真的,到了后面,就慢慢地变味了。叶超公这人没啥毛病,就是性格不好,自大。

一直以来,袁永熹不争不抢的性格,刚好合他意,两人自是不会产生什么矛盾。当时,又正值国家需要,除了教学,叶超公还投身于政时,身受重用。

不管是文艺界,还是政界,叶超公都有一定地位,时常参加各种酒会,袁永熹生来恬静,每每带出去倍有面。

只是,常在政界混,难免会受到一些打压,心情不好时,他便破口大骂,袁永熹自是少不了遭殃。

叶超公一向性格阴晴不定,时喜时怒,面对事务时也是时而天真,时而严谨,做人更是时而严肃,时而浪情。

还有严重的大男子主义,一次,朋友吴宓来家里做客,袁永熹做了一桌美食相待。

吃饭时,吴宓聊到文学,袁永熹虽学的是物理,但自小诗情文画样样精通。遂与吴宓畅聊起来。

二人好似知音一般,聊得好不畅快,叶超公看在眼里,随即就对袁永熹大吼:“你做的是啥菜,不好吃...”

袁永熹看在眼里,并没生气,只说:“下次我会注意”。朋友在旁,自是不能驳了他的面子。

可叶超公还是不依不饶地说一通难听话,搞得吴宓还以为自己做错了啥事,只得提前告退。

这件事后,袁永熹的心就凉了半截,但他也从不与叶超公争吵。1937年,战争爆发,为了安全,4年后叶超公将妻儿送往美国避难。

不曾想,这一去竟是夫妻相离之时。那段时间,叶超公因帮叔父藏一方古董被抓。

困顿之时,叔父叫来堂妹叶崇范救下自己,陪他渡过那段艰难的岁月。二人相处之际,互生情愫,说来奇怪,叶崇范只知此人为堂妹,年方几何,其他一无所知。

叶超公对他充满好奇,两人很快陷入不伦之恋。事情传到袁永熹耳里,她坐不住了,赶紧回国。

到时,她只问是否有此事,叶超公一语回绝,袁永熹心碎一地。这个堂妹不过是叔父的养女,你还说是堂妹,定不会做出不伦之事。

此后,袁永熹就搭乘飞机回了美国,她知道叶超公生来爱面子,并没有与他离婚。

平时重要场合,需要她出席时,袁永熹都会回来与叶超公一同出席。结束时并不做交流,转身就搭乘飞机回去。

多年来,袁永熹一直家加州大学做研究员,将自己毕业所学投入其中。全心过好自己。

反观叶超公,没了束缚,又深受重用。身边桃红柳色多的是,袁永熹不理,他也顺其自然,不做任何解说,反倒是天天流连于各色云雨之间。

1961年,叶超公被免去“驻美大使”一职,成了无职之人。此后,他便作画写字,再不去桃色柳巷之处。

风光了40年,成了无职之人,落差自是大。叶超公郁郁不得志,常读李白,杜甫之诗,心情更是郁闷。

后20年,叶超公都在这种心境下活过,不久就生病住院,病床上,他写下《病中琐忆》“回想这一生,竟觉自己是悲剧的主角。一辈子脾气大,吃的也是这个亏,却改不过来,总忍不住再发脾气。”

1981年,自知自己时日不多,他便托好友给在美国的妻儿寄去信件,希望能见上一面。

可袁永熹并没带着儿女回来看望他,弥留之际,叶超公都还在念:“我太太和孩子回来看我了啦!”

同年11月,叶超公去世,享年78岁,妻子只寄来一副写有:“烽火结鸳盟,治学成家心虚安危轻叙别。丹青遗史迹,幽兰修竹泪痕深浅尽纵横。”的挽联。

夫妻50年,不复相见40年,袁永熹过得太清醒。爱时便是死生相随,无爱时就安静离开,成长自己。

这世间美好的事万千,最重要的是过好自己,不卑不亢,不失自我,便是对自己最大的美好。

【修道者的孤独与寂寞!】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二、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三、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得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过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四、结束语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作者:龙泉道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生命可贵 感谢你的陪伴 还好你生命的最后一天是快乐的 早上你和妈妈去了很远的河边 你喜欢坐电动车吹风 晚上我带你去找妈妈 你很开心 我抱着你坐在树桩上看月亮 看
  • 最根本的源头还是来自于前苏联时代,那个时代犯错误的人常常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爱你]皇后区博物馆(Queens Museum)整片区域好像是来到什么人类大型活
  • 20、如果体重也能满100减20就好了21、雷声是云朵打的呼噜22、星星跟月亮都睡了23、晚睡的小朋友就领取不到今天的美梦了哦 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盖好小被子
  • ”……活动中,立足优势产业和乡村优质资源,雨城区从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第一轮推介的15个项目中,筛选了6个成熟、优质的“乡村振兴合伙人”项目,采取“项目化”模式向
  •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的funny fact是指谁的fact了~[阴险]牛哥,如果到时候你真的去演唱会了,那我敬你是条汉子[作揖]最后,感觉在北傲之后每次YT发糖,都
  • 今日我和我的快乐摆烂老师一览↓不知道为什么有六七个预约号全都没来我甚至轻轻松松刷了100道医考帮2点的时候老师不为所动开始摆烂:“哎都不来吧都不来吧休息休息”3
  • Z Fold4 各配置国内售价如下:12GB RAM+256GB ROM:¥12999;12GB RAM+512GB ROM:¥13999;12GB RAM+1
  • ” “你……我总是有胃口的。” “听起来,似乎对其他的都有胃口了是吗?
  • 关键是人还长得非常好看,三观正,身材好,有文化,有才华,跟他讨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他也许还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因为同样身为男明星,沈腾和陈赫就不会太过刻意要求自
  • 咱不过那玩意儿纯属无中生有)让我带一套他没见过的衣服过去(一开始是我想歪了)原来早已替我准备好了礼服【策划师事后和我说特别担心苏老师骗不了我感觉他呆呆的】暑假打
  • 累了,发个微博放松一下 中午煮了满小饱,上一次煮被粉折腾死,煮了好久才烂,昨天看了欢迎来到蘑菇屋,0713煮粉是先泡再煮。我就提前顺手把粉泡凉水里,煮的时候发
  • 相信他们会在自由滑中拿出更好的状态,冲击中国双人滑历史的第二块奥运金牌,也弥补自己在平昌冬奥会仅夺银牌的遗憾。短节目排名第五的中国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也将努力
  • 不要害怕开始,经历了[兔子]起步时的艰难,方能产生飞跃的嬗变;不要畏惧结束,所有的结局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不要害怕开始,经历起步时的艰难,方能产生飞跃的嬗变;不要
  • 又把我看哭了[泪]林楠笙为什么会那么坚定专一深情地爱着朱怡贞真的一点都不难理解,只要你见过他在篮球场看到朱怡贞时的笑容,只要你见过他被朱怡贞的言论深深吸引而追随
  • 不好的事情,就像这一大袋垃圾一样,该扔就扔。 不管生活中自己是朋友、还是亲人、子女、恋人、陌生人、工作伙伴、婚姻伴侣、妈妈等等任何关系。首先自己得是自己,永远不
  • 现在疫情有所好转,餐饮业也陆陆续续恢复营业啦,各位像JOJO一样的“馋老呸”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下馆子解解馋啦~#jojo&hey##jojo&a
  • #好物分享##夏日如何给肌肤有效保湿##好物分享# 近期爱不释手的护肤单品[团宝]很多都是喜欢的品牌新研发的产品,作为这些品牌的忠实粉丝,又身为护肤博主,当然要
  • 1958年到1978年期间,东阳竹编厂并入东阳木雕厂,竹编与木雕共同生产,互相交流,彼此促进,在题材、造型、设色、趣味、风格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陈金军
  • 那我抬头看一下她的店名,果然给我猜中啦,因她的店名其中一个字是“森”字,所以从这点看出五行属木的人,绝对更加补充木才对[哈哈] 年轻时不玩尽枉年轻!住宅的房产证
  • 目前对于事故与辅助驾驶系统的关联度尚无定论,车辆当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也还未确定,但仍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但一个早已被抛出的话题,却至今仍无答案:当车辆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