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挂、
想入非非竟源于佛教!
人人都会说,
真正含义却很少人知道

赵朴初先生说 :

不了解佛教文化,
就不了解中国文化,

可以说没有佛教文化加入中国,
就没有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

佛教文化在中国流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但提起佛教文化,

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
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

但其实,
我们的生活中,
每时每刻都与佛教不可分离,
简直如空气一般。

我国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
与佛教相关的条目也是数不胜数。

下面带您盘点一些跟佛教有关的成语!

文 / 赵朴初

头头是道

“ 头头是道 ”
原是禅语,

指得是开悟以后的境界 :

心境融合,
内外打成一片,

乃至吃饭穿衣、
挑水打柴、
一举一动,

开口闭口,
无一事不与
“ 妙道 ”
冥合,

所谓
“ 头头皆是道,
法法本圆成
(《 续传灯录 》)”。

古代诗人常用
“ 头头是道 ”来形容

通灵入妙的
化境、
禅趣。

宋代严羽在
《 沧浪诗话 》中指出,

学诗有
“ 三节 ”
功夫,

“ 及其透彻,
则七纵八横,
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

宋代胡仔在
《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中
称誉杜甫
《 红樱桃 》诗谓

“ 此诗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
头头是道者。”

头头是道,

后亦用来形容语言、
举动左右逢源,

无一不合规矩。

恍然大悟

《 观无量寿经 》 :

“ 心生欢喜,
叹未曾有,
廓然大悟,
得无生忍。”

《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 》 :

“ 单蒙指教,
豁然大悟。”

后作
“ 恍然大悟 ”,
形容一下子完全明白了。

《 红楼梦 》第九五回 :

“ 王夫人也进屋里来了,
见他这样,

便道 :
这不用说了。

他那玉原是胎里带来的一种古怪东西,
自然他有道理。

想来这个必是人见了帖儿照样做的。

大家此时恍然大悟。”

《 儿女英雄传 》第十六回 :

“ 安老爷这才把此番公子南来 ……
因此辞官亲身寻访的话,
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邓九公这才恍然大悟。”

森罗万象

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
指天地万物。

如鲁迅
《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 》 :

“ 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
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
或者简直不算事。”

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
《 法句经 》 :

“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
森罗万象是
“ 色 ”,
即一切物质现象,

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
虚幻不实的。

马祖道一禅师指出 :

“ 森罗万象,
一法之所印。

凡所见色,
皆是见心;

心不自心,
因色故有。”

(《 五灯会元 》卷三 )
所谓
“ 一法 ”,

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
“ 一心 ”而言。

佛教主张
“ 三界唯心 ”,

反对
“ 心外取法 ”。

“ 森罗万象 ”也作
“ 万象森罗 ”。

如南朝梁陶弘景
《 茅山长沙馆碑 》 :

“ 万象森罗,
不离两仪所育。”

千差万别

“ 差别 ” 与
“ 平等 ” 相对,
本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范畴。

后禅宗将
“ 差别 ”衍为
“ 千差万别 ”,

谓天地间的万物品类繁多,
区别很大。

如 《 景德传灯录·文遂 》 :

“ 僧问 :
如何是无异底事?

师曰 :
千差万别。

“ 意谓
“ 千差万别 ”与
“ 平等无异 ”
是同一本体,

“ 差别 ”即
“ 平等 ”。

庄子也说过 :
“ 以不平平之,
其平也不平。”

也写作
“ 万别千差 ”。

如《 五灯会元 :宝峰文禅师法嗣 》 :

“ 四天之下,
万别千差。

一时明了,
便能握金刚王宝剑,
七纵八横,
受用自在,
岂不快哉!”

俗语中多用之。

如朱自清
《“ 海阔天空 ”与
“ 古今中外 ”》 :

“ 而身心所从来,

又有遗传、
时代、
周围、
教育等等,

尤其五花八门,
千差万别。”

泥牛入海

泥牛,
即泥土所作之牛,

俗称
“ 春牛 ”。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
立春前一日,

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于府前,
至立春日绝早,

用红绿鞭击之以迎春,
并预示春耕之早晚。

如唐卢肇在谪连州时书
《 春牛榜子书 》说 :

“ 不得职田饥欲死,
儿侬何用春牛!”

宋刘蒙叟有诗句云 :

“ 村妇祈蚕分面茧,
老农占岁说泥牛。”

这是以迎春牛乞丰年的一种风俗。

但泥牛入海一词,
乃源于
《 景德传灯录 》卷八 :

“ 洞山( 良介 )又问 :

‘ 和尚见个什么道理便住此山?’

师云 :
‘ 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
直至如今无消息。’”

《 五灯会元·元日禅师 》说 :

“ 三脚驴儿跳上天,
泥牛入海无消息。”

后来用泥牛入海一词比喻一去不返,
杳无音信。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回 :

“ 那两个钱庄干事的人,
等了好久,
只等得一个泥牛入海,
永无消息。”

随机应变

“ 随机 ”
一词最早见于佛典,

如“ 随机说法利众生 ”

(《 金光明最胜王经 》卷二 );

“ 适化无方,
随机隐显 ”

(《 戒疏 》卷一上 )等。

“ 机 ”
皆指众生根机、
根器、
根性而言,

以众生根机各别,
必须随其根机,

为彼说法,
方能领解,
各得其益。

后多泛指随着时机或情况的变化,
灵活应付。

如茅盾
《 腐蚀 》 :

“ 大有视我为
‘ 同道 ’,
属于他们一伙似的。

我当然随机应变,
不但夸大了我与舜英的关系,
而且暗示着我也参与密勿的。”

一知半解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的直接体认,
谓之
“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

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
反对执著于琐碎的
“ 知解 ”,

斥为
“ 一知二解 ”。

如唐灵祐
《 沩山警策 》说 :

“ 若向外得一知二解,
将为禅道,
且没交涉,
名运粪入,
不名运粪出。”

粪,
比喻那些虚妄的
“ 知解 ”。

后人用
“ 一知半解 ”
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

宋严羽说诗,
好用禅语,

其《 沧浪诗话·诗辨 》谓 :

“ 悟有浅深。

有分限之悟,
有透彻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
也用了这个词。

他指出 :
“ 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
且非一知半解,

所需的时间和力气,
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

一丝不挂

“ 一丝不挂 ”之
“ 丝 ”有两解。

一解为一绺衣饰。

如《 无灯会元 》卷十二 :

“ 诸上座终日着衣吃饭,
未曾咬着一粒米,
未曾挂着一绺丝。”

另一解为一根钓丝。

如《 五灯会元 》卷十四 :

“ 僧问 :
‘ 一丝不着时如何?’

师日 :
‘ 合同船子并头行。’ ”

意思是说,
“一丝不着”
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

船子和尚有诗偈云 :

“ 金鳞不遇空劳力,
收取丝纶归去来 ......
钓竿折尽重栽竹,
不计功程便得休。”

可见
“ 一丝不挂 ”
本是禅语,

譬喻超然洒脱,
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

丝毫不受尘俗牵挂,
是很高的修持境界。

后世把这个词用以泛指毫无牵挂,

如《 警世通言 ---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中说 :

“ 把世情荣枯得丧看作行云流水,
一丝不挂。”

也有的干脆直指赤身裸体。

如《 夷坚丁志-李氏红蛇 》中有

“ 披发裸体;
一丝不挂 ”的句子。

想入非非

俗称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为
“ 想入非非 ”。

如端木蕻良
《 曹雪芹 》十九 :

“ 霑儿就爱想入非非,
不理他也就没事了。”

此语出于佛经中的
“ 非想非非想天 ” 或
“ 非想非非想处 ”。

三界中以无色界为最高,
无色界四天中以
“ 非想非非想天 ”
为最高,

又名 “ 有顶天 ”。

《 楞严经 》说 :

“ 如存不存,
若尽非尽,
如是一类,
名非想非非想处。”

另据《 俱舍颂疏·世间品三 》说,

此天据诸天之首,
其中众生定力深湛,

已经没有下地的
“ 粗想 ”,
但也并非暗昧无想,

而是还有
“ 细想 ”,

故称
“ 非想非非想天 ”。

文章来源 :
《 俗语佛源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百二十八、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七(续四)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身界清净,身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身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触界乃至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意界清净,意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意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法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法界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地界清净,地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地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水、火、风、空、识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水、火、风、空、识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无明清净,无明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无明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清净,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布施波罗蜜多清净,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布施波罗蜜多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清净,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内空清净,内空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内空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清净,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真如清净,真如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真如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清净,法界乃至不思议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法界乃至不思议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苦圣谛清净,苦圣谛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苦圣谛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集、灭、道圣谛清净,集、灭、道圣谛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集、灭、道圣谛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四静虑清净,四静虑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四静虑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四无量、四无色定清净,四无量、四无色定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四无量、四无色定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八解脱清净,八解脱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八解脱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清净,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善现,四正断清净故四念住清净,四念住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四念住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正断清净故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清净,四神足乃至八圣道支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正断清净,若四神足乃至八圣道支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自性」一詞由來:
自性,是佛學典籍中經常出現的一個重要概念。在佛教的各個宗派中,不論是小乘、還是大乘,是教下、抑或是宗下,都有談到「自性」。大意主要有:其一,謂事物的本體、本質。比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本自不然,今則無滅。」其二,謂事物的存在狀態。比如《成唯識論•卷八》:「初能遍計自性雲何?有義:八識及諸心所有漏攝者皆能遍計,虛妄分別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現故;說阿賴耶以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種為所緣故。」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不過,由於各家的核心思想不同,所以賦予的含義也不一樣,具體來說:
(1)有部的自性:因緣聚合的有為現象中,具有自生、自成、永恆存在的自體。上座部佛教的空間世間。世間,即以崩潰、破碎、破壞、毀滅之義而為「世間」。 有三種世間:行世間、有情世間、空間世間。空間世間,也就是我們所處的這個物質世界。有部,具稱說一切有部,是上座部流出的大部派,盛行於西北印加濕彌羅一帶。主要論典有「六足一身」:「六足」即《法蘊足論》、《集導門足論》、《施設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和《論身足論》;「一身」是《大毗婆沙論》、及《發智論》等。其理論特點是三世實有,法體恆有。在《大毗婆沙論》中有自性門,說明某法的體性是什麼,這就是出體。有部論師對世間、身心一切現象,瞭解為複雜的綜合體,分析復合體而發現內在單一的本質,就是自性。這就是實有與假有。如《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三曰:「地雲何?答:顯形色,此世俗想施設。……地界雲何?答:堅性觸,此是勝義能造地體。」這裡把地分為二種:常識中的地,是和合有,是世俗假想施設而非真實的;佛說的地界,那是勝義有。從復合的總聚,而探得一一法的自性,也稱為分。分是不可再分析的,也稱為我。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九曰:「我有二種:一者法我,二者補特伽羅我。善說法者,唯說實有法我,法性實有,如實見故。」此外自性,還有本性等別名,顯示了一切法自性,是自有、自成的,永恆存在的,所以《大毗婆沙論》卷二十一曰:「諸法實體恆無轉變,非因果故。」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九。對於這樣恆有的自性,與現實的無常生滅現象似乎相違,與緣起因果也徬佛不合。針對這些疑問,在《大毗婆沙論》中有著詳細的解釋說明。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六曰:「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恆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諸聚集物,依實有事,假施設有,時有時無。」這是說,諸法實體在三世中恆有,不能說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但依作用可以說有說無。又如《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九曰:「問:諸行自性有轉變不?設爾何失,若有轉變,雲何諸法不捨自相?若無轉變,雲何此中說有住導?答:應說諸行自性無有轉變。復次有因緣故說無轉變,有因緣故說有轉變。有因緣故說無轉變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性、自相,無有轉變;有因緣故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故有轉變。」這可見有為法的生滅有無,約作用、功能而說。自體是恆住自性,如如不變的,因此稱為恆有。對於般若空性智慧無量的包容屬性,六祖慧能大師如是說:「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相。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從林。惡人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2)中觀家的自性:破斥有部的自性,提出無自性。龍樹不但熟諳印度非佛教的思想傳統,且受般若經新思潮的鼓舞,他所著的《中論》,因高度濃縮語言的頌文形式,種下日後詮釋上的爭端,帶動中觀學派的發展。中觀學派在接受唯識思想的挑戰與刺激之余,並沒有被它收編或擊倒,反而依照中觀思想的原理,提出一個可以超越唯識思想的辦法,那就是立於真、俗二諦的觀點上,從世俗諦的立場安立「唯識無境」的觀點,而在勝義真理的立場上採取「一切法畢竟空」的中觀派的觀點。在佛滅度後的五、六百年間,印度佛教史上是部派佛教盛行時期,由其是一切有部影響極大。到了佛滅度後七百年間,有龍樹大士出世,因感於有部思想不契合佛意,遂依《般若經》,造《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等,針對著有部三世實有、法體恆有的思想,給予猛烈的評擊。同時,高竪緣起無自性的中道法幢,在印度佛教史上放出異常的光彩。中觀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緣起性空。緣起,即宇宙間一切有為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性空,謂由因緣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現象,皆無自性。《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又如《中論·四諦品》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名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說一切法無不是緣起,緣起法必然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所以性空。自性與緣起,從有部的立場去看,本來可以並立而相成的,但到了中觀家的經論里就變成水火不容了。以自性是自有、自成、永恆存在的,有自性就不必待緣起。既然待因緣和合而生,那就必然沒有自性。因此,緣起必然性空,性空才能建立緣起,只有這樣才是符合中道。像有部所說不僅不能建立,而且也是落於常見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S.COUPS崔胜澈[超话]#[给你小心心]#崔胜澈的心动日记# 221112 17_JP_STAFF更新 胜澈相关 / LINEMUSIC 日榜1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表面上是说看过“沧海水”、 “巫山云”之后,其它地方的水和云已经很难再入诗人的眼底了,实际上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
  • 想在睡前和他说晚安[月亮]想在醒来知道他的梦很甜[许愿星]想在黄昏写上一封书信载着落日的余晖寄与他想着…想起…那只是我的梦梦醒,雨一直在下大雨下了很久很久久到我
  • 辗转反侧几个夜晚 想到这一年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断 舍 离 从断开始便痛苦万分 断 斩截之意 多少要有些勇气 我还年轻本不该躲在温室 暗下决定 这次一定 不
  • 01天宝初年,暮春时节,百花凋零,唯有牡丹,独揽群芳,此时的大唐还沉浸在盛世的梦幻中,香烟馥郁,箫鼓喧阗,灯火盈门,笙歌迭奏。——王维《相思》这首诗曲折婉转,意
  • 张家墩村在大力发展文旅乡村产业的同时,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基础课题,为打造美丽村庄进一步实现“一处美”到“处处美”的转变,该
  • #龚俊[超话]# [心]#fresh馥蕾诗品牌代言人龚俊#[心]#龚俊代言木九十# 2022 07 27️七夕节快乐[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 1⃣️T
  • “面对疫情,我们送的不是平常的货物,更是温暖和希望。这些年的地址换了又换,朋友们的城市也一直在更改,可是每年都能收到来自不同城市的礼物,真的好开心!
  • 我们欣赏一幅美术作品,会感受其神韵之美;阅读一首诗歌,会感染其意境之美;游览一处美景,会发现其生机之美;与道德高尚之人相处,会感动其品行之美……美始终是生活的媒
  • 顺顺利利 喜乐无忧 平安喜乐未来可期奔向自己的诗和远方吧[2022][兔子][赞啊][平安果]2022继续迎风奔跑吧,期待与你的每一次见面!追梦的你本身就已
  •   文殊菩萨将带回的清凉石放置在中台下面的一片谷地,口念咒语,恢复了原形。  文殊菩萨将带回的清凉石放置在中台下面的一片谷地,口念咒语,恢复了原形。
  • 在某音上看别人用还蛮解压的!在某音上看别人用还蛮解压的!
  • 我是一般我不看那么无脑病娇的小说,但我感觉这个小说是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中间还有天下为先的大爱和责任,所以不是那么无脑矫情的。我知道[并不简单] 开个玩笑哈 很
  • ❶ .м✺իη!η❡ “一晃又一秋,有人再见,有人再也不见” ❷ ²⁰²²⁄₁₀․₂₃ "热爱生活的人 都会被温暖秋光包围抚慰" ❸ / "想把
  • 又或者,我爱的只是曾经那个感觉和记忆里的那个人,只差一个契机去释怀跟自己和解。万里归途是真的八错,真实故事改编的,感觉评分略微低了点之前就看了,有部分剧情稍微有
  • [坏笑][围脖][好喜欢]莫言说“当你特别爱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很难再从他身上得到快乐了。人的本性是爱一个人就想完全占有,没有身份的占有欲会更可怕,他给你的痛苦远
  • ”他还透露最近训练中练得比较多是射门:“之前不少比赛,我们都创造出了很多的机会,但在把握能力上需要去加强,这是两周来球队强化训练的东西。”王燊超还表示:“虽然比
  • 拉萨回忆录(他不喜欢我叫他的名字 那就L吧怎么开头呢 我只觉人生太长而相遇太早——我同时参考了两家藏服写真 准备去另一家的 朋友喜欢L这家就定了 结果那天我去了
  • #sky光遇[超话]#刚才有姐妹提醒我我才知道我被挂了 着实晦气 互联网上真是什么蛆都有 对 在那个引战白鸟贴底下评论买不起别嫉妒的那个是我 我单纯针对那个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