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开启山西方言喜剧的新阶段——评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

“七一”前夕,《合浪浪许家》这部优秀的话剧又要在青年宫剧场演出了,而且即将连演五场。我想,作为文艺工作者,用这样的作品迎接党的生日,实际上就是为党和人民奉献的最好的精神礼物。我还想,在全市人民迎接“二十大”召开的喜庆日子里,这部作品,肯定还会带给我们更大的快乐!

《合浪浪许家》是什么?它是“胡同巷子”的太原方言说法,是对改革开放后城市变迁史的一段提炼,是用“太原莲花落”串联的一台轻喜剧,是由本省笑星、歌星组合而成的精粹创作班底共同推出的话剧作品,当然,它更是本剧的三位核心人物——导演柴京云、主演柴京海与编剧兼主演王名乐的师徒友爱结晶,是山西太原、大同两大城市曲艺家们的凝聚和结合,是本土编创力量象征性的崛起,是对古城民俗的一次亲切的叩问,是对“非遗”文化元素的一次深度挖掘,是对地域题材蕴含的无尽宝藏的一次快乐的提醒,是对先辈名师的一次致敬巡礼,是对三晋风情的一次艺术再现,是对本乡本土过去时代的一次乡愁回顾——当然,方言话剧《合浪浪许家》出现的本身,就是一种由文化积淀所带来的艺术创作力的喷发:它的创作是自觉的,表演团队的合力是自觉的,呈现出的感人魅力是自觉且自然的。我认为,本剧至少在如下几个方面,都给予了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巧妙的民俗切入以及方言的原生魅力体现。在本剧中,编导们展现出了特别珍贵的展示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将太原古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生活景象——沉淀较长的生活景象自然地成为了当地的民俗——一一呈现。诸如:一号人物许有福靠修自行车为生的职业,既说明了这位主人公在太原“合浪浪”(胡同)的阶层角色,又将过去时代标志性手工业修理的职业给予了亮相,虽然这一职业目前已有所衰微;还有许家养的鹦鹉,也将那个时代流行于市民中的玩鸟——一种准风俗给予了展示。还有,大杂院内各个家庭的纷乱关系与纠葛,以及太原酒厂“高粱白”、“宁化府的陈醋”、“认一力的饺子馅”等等元素的渗入,特别是太原莲花落曲艺形式的贯彻串联,将地域特色一览无余地灌输给了观众。太原莲花落是已故的曹强先生在60年前发掘、整理、创立的一个独特的曲艺品种,它以纯正的(其实亦是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太原话为基调,融合了说、唱于快板中,亦说亦唱、快说慢唱,与表演中保存与发展了诸多的地方性语言,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民族语言、地域方言迅速消失的时代,太原方言在这样一种形式的寄托之下生存繁衍,并且能够寄生于像王名乐这样的“90后一代”,堪称幸事一件。这也使我们想到:语言的承载与延续,其实就是民俗文化的承载与延续,而城市的记忆,既在固定的建筑中,也在流动的语汇里。珍惜每一种含有记忆的方言,不仅应该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曲艺家们特别是方言曲艺家们的责任。是的,本剧最重要的对太原民俗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语言上——除了太原莲花落的曲艺元素之外,还包涵了太原话、五台话,同时也为了体现工业城市外地人多的特点,还加入了老师身份的标准普通话和调侃逗笑待业青年的山东话。舞台之上,语言的特别往往引发观众的笑点,但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一台运用“晋方言”创作的好剧——强调一下,我们之所以对“晋方言”话剧给予如此的关注与重视,是因为,它是山西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的代表形式,是“晋商”先辈卧冰饮雪、艰难拓殖的文化沉淀,它也是晋剧、二人台、晋陕蒙黄河三角州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最重要的语言基础。商路即戏路,商路即歌路,商路即艺路,这其中,太原方言,因了省城所在地的缘故,成为或应当成为“晋语区”的核心。事实上,细心人可以发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方言,与太原的方言极为相似——也就是说,从太原北上,在跨越了忻州、雁北地区等地的方言鸿沟之后,太原方言与呼和浩特方言近乎神奇地重叠了——而这,实际上是晋中一带晋商,用几百年“走西口”的血汗经历所开发与渗透的历史结果。我们想说的是,通过对太原方言的溯源、挖掘、推广、研究与比较,以及通过对《合浪浪许家》这样的方言话剧的宣传和介绍,我们应该捡回山西与陕北、山西与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与张家口等区域的文化纽带,迎回飘泊在如上区域的晋商之魂,重新开通与这些区域的文化艺术交流,进而加强全面的经济贸易联系,找回历史的亲情与商情。

二、雄厚的创作班底以及集体创作组合的自发性。前面说了,《合浪浪许家》是太原、大同曲艺形式的融汇贯通,还是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经验的交流与碰撞。如果我们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二者的共同点颇多:一、二者都是本地艺术家创新的结果;二、二者皆用当地方言表演;三、最大的共同点,二者之所以在本地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都有过硬的作品,而在过硬的作品背后,是因为太原莲花落的创始人曹强与大同数来宝的创始人柴京云,本身就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曲艺作家。当观众欣赏并且喜爱这两种快板形式的地方艺术时,常常因为看到他们本人的精彩表演而忽略了他们的创作实力,而当我们在仔细分析二者的成功因素时,也才透过表演研究文本时感叹:曹强与柴京云两人的创作功力之深厚、提炼生活现象之精准。很难想像,假如不是因为他们二人的创作,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能够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有如此深远的吸引力。曹强创作的太原莲花落小段,如《卖花生》《看车祸》《立竿见影》等等,柴京云创作的大同数来宝《工钱》《隔辈亲》《望子成龙》等等,无论从取材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内容的鲜活度上看,更或从语言的精彩度上看,都比一般的曲艺作家水平要高。对普通市民阶层平凡生活的深切的观察,以及独具匠心、巧妙构思的提纯和提炼,使得曹强与柴京云为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创作的诸多作品,饱含着城市的烟火气,接续着世间的地息气,散发着乡土的草根气,也抒发着人生的七情六欲,表达着大千世界的变化多端,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上能获奖,下有市场——实际上,是生活基础和创作的视角一直站在群众的角度使然,更是超功利创作的意外收获。令人惊喜的是,相当年轻的“90后”编剧王名乐,在师从了曹强与柴京云之后,真正站在了艺术大家的肩膀上,承继了太原莲花落与大同数来宝以上的优秀基因,用回顾的眼光,为我们送上了《合浪浪许家》这盘民俗大菜,将太原古城改革开放40年的过程,用喜剧的一角,给予了透视和表现。它的曲艺语言手法的运用,娴熟而轻巧;它的悲喜剧的揉合,贴切而无痕;它的人物身份的设置,照顾了各个层面;它的情节的回环、悬念的解扣,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创作的悟性。

三、省城文艺演出团体的内生动力及潜力挥发。《合浪浪许家》的出品单位是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本身并不是常规性的演出话剧的剧团,但这个单位确实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在它的上级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的支持下,大胆地进行了跨界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换言之,这个剧团没有因为主业是歌舞和杂技,而排斥作为“非遗”元素的太原莲花落。相反,该团的领导充分地重视和发挥了王名乐的作用,大胆起用这位在曲艺界崭露头角的“90后”人才,并且使金辉等名演员适当转型,在本剧中饰演了重要角色,辅助或配合王名乐的表演,同样取得了成功。而歌舞及杂技的元素在全剧收尾时给予了体现,也使我们看到了该团综合性的表演实力。实际上,歌舞及杂技在本剧中出现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这个艺术团体,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起用,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无论那一个行业,人才的竞争才是终极的竞争。用对一个人才,振兴一项事业,而这,也是我看《合浪浪许家》之后,最想发出的呼喊。

(作者:王 辉,为文旅部优秀专家,省政协委员,省文旅厅艺委会秘书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宣传文化名家工作室领衔人,一级编剧)

#河南新乡有座中原诚信博物馆# 【古今诚信事 说与众人听】(解码·博物馆的力量)(来源:人民日报)

  广泛征集能体现诚信的藏品,通过照片、实物、多媒体等方式讲述有关诚信的故事……河南新乡的中原诚信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让更多人深入理解诚信、践行诚信,发扬光大诚信文化。

  甲骨文里,“诚”“信”二字古朴典雅;同仁堂以诚信立世,门口悬挂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走进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的中原诚信博物馆,一件件实物讲述着一个个诚信故事。这座以诚信为主题的博物馆今年3月16日试运行,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馆藏、陈列展品300余件,涵盖石器、票据、钱币等九大类,集中展现了我国历代诚信史迹。

  照片、实物、多媒体,讲述诚信的故事

  在中原诚信博物馆,一如开启诚信的时光之隧。乔家商训、“戒欺室”匾、古代地契……每一幅照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件实物、每一个复原场景,都有一段诚信的故事。

  “关于做人与诚信,大家可以跟孔子‘交流’。”工作人员微笑着介绍。站在“论道诚信”互动屏幕前,一名参观者手指轻点,开启了与孔子的“跨时空对话”。

  “和我拉钩吧”情景房间里,参观者与铜质“诚信宝宝”手指拉钩,一句句诚信名言便在大屏幕上“跳动”起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分为序厅、信御华夏厅、忠党为民厅、信仰坚定厅、思诚厅、诚信天下厅6个部分,讲述历代有关诚信的故事,展现党和国家推进诚信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和丰硕成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

  为了收集藏品,博物馆建设者们费了一番功夫。2019年3月开始,他们5次邀请专家论证,到全国各地专业博物馆咨询,广泛征集藏品,只要能体现诚信的照片、实物,征集小组都不放过。在河北邯郸,找到一个纸斗,由票号、地契、老商标、路条等糊制而成,体现了晚清时期诚信文化;在新乡市获嘉县,征集到一个雍正年间平阳府校正官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复制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稿……他们远赴河北、安徽、江西等地,遍访周边城市、农村,行程万余公里,历时半年多,收集到一批有价值的藏品。

  “诚信不是虚的,而是身边实实在在的事。希望通过博物馆把诚信思想体现出来,把诚信力量发扬光大。”全国劳动模范、诚信博物馆馆长邓志军说。

  三年三建博物馆,过程体现诚信精神

  三年三建,诚信博物馆的建设一波三折。

  2018年11月,建设诚信博物馆的提议、方案拟定。第一次建馆筹备小组会上,邓志军提出博物馆的建设资金,全部由他创立的诚城集团负责。可预算一出,反对声一片——仅设计建设、内部装修,就达上千万元。“有人说,博物馆不是正业,是赔本买卖。我反复解释,终于得到了大家认可。”

  没想到,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如此曲折。

  2019年12月,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博物馆装修完毕,准备布展。正在此时,接到通知:因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需要,博物馆和配套设施要限期拆除。国家重大工程面前,诚信博物馆建设者忍痛割爱。

  拆了还建吗?“说过的话要算数。”邓志军说。博物馆建设小组重新寻找馆址,设计装修。2021年7月,博物馆重建,开馆日期定在7月23日。不承想,7月20日,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博物馆被黄泥水一连泡了12天。洪水退去,场馆内很多物品受损,建馆心血又一次付诸东流。

  “别建了!”朋友劝、家人说,但邓志军建博物馆的决心不变。今年3月16日,新的诚信博物馆试运行。

  为啥一定要建诚信博物馆?“说到就要做到。诚信是人心所向,值得为它努力一辈子。”建设者的话掷地有声。

  举办论坛、讲座,发扬光大诚信文化

  诚信二字的分量为何这么重?

  “小时候,听老人讲,有一个人天天说假话,结果一事无成。”邓志军说,1989年,他从老家到新乡市打拼,从创业时起,自己就分外看中诚信,也正是因为“靠谱”,打拼出一番事业。因诚信受益的他希望更多人认识到诚信的价值。

  中原诚信博物馆的建设过程,让人们看到“诚信”的魅力:新乡市收藏家协会全体动员,将一件件珍贵历史文物陆续捐来;80多岁的李秋泉老人骑着三轮车,穿过半个城,捐赠珍藏的老照片;剪纸艺人马利敏精心完成“诚”系列剪纸,无偿捐赠,并代孙子捐助,说“要把诚信传承给下一代”;河南省陨石收藏家协会捐赠了价值不菲的陨石,称“诚信重于千金”。

  开馆以来,多家单位将诚信博物馆作为教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此参观,在留言簿上写下诚信感悟。新乡市诚城卓人学校倡树诚信之风,考试时一名同学写错了题,老师忘记扣分,学生主动要求将100分改为99分;老师和学生把要做的“诚信事”写下来,当众大声朗读,然后放进“诚信瓶”接受监督。

  为了让更多人深入理解诚信、践行诚信,博物馆开辟了多个板块,如为政之法、立人之本、齐家之道、经商之魂、报国之志、交友之基等,小到个人修养、家庭美德,大到国家治理、国与国交往,展示诚信之风。邓志军说:“我们将在博物馆馆藏展品的基础上,开办论坛、讲座、诚信学院等,让诚信文化发扬光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像我这种一直嚷嚷着谁敢人身攻击我我就当放屁,要是遇到学术渣滓si也要拉着导垫背的莽夫,倒是碰到了百年一遇的好导。#邴伟清[超话]#社会是个大染缸,再纯粹的品质,
  • 宝贝一百天啦♥️♥️ 把我折腾半天而现在刚刚入睡的你 恭喜你来到这个世界一百天了 我从刚开始的疲惫对你没有很深的感情还没适应 到现在每天都会盯着你看会儿 在感叹
  • #赵露思户外随拍#赵露思,阳光女孩来了!4月9日晚,赵露思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六张美照,网友看到后直呼:太美了!赵露思时尚感满满,一边走还一边拍照,笑容很是甜蜜,他
  • 3、持续的宽幅震荡伴随着放大量成交量是出货的首要条件,需要有人在高位接盘,所以必须动静搞的大,吸引市场眼球,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个股票,如果一个股票高位连续大幅震荡
  • #2022第100天#休息天,打扫好卫生之后认真的坐在椅子上望着从窗户透过的晴朗的天空,想象着我要做什么如果没有疫情,我想做什么呢想去周游大千世界,踏遍山河湖海
  • ”如果说两年前,手机品牌商对于折叠屏的态度还有所分歧,如今,对折叠屏手机的投入已经成为共同的方向。近期,荣耀CEO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折叠屏将是一个新的增
  • #摩登兄弟[超话]# 今天真的好难…最近的每一天都很难…可是越是艰难的时候反而越想念你,想看到你的样子想听你说话唱歌,好像哪怕听着你的声音也算是一种踏实和鼓励。
  • 河北建投经营部经理吕亚欧:平屋面和坡屋面打造了一个亮丽的城市天际线,整个的建筑也是按照雄安的中西结合、以中为主的建筑特色,去做的一个沿街的城市风貌,现在部分
  • 东美小编建议:厨房电线多走一路,专门给冰箱用,就算出远门也不怕。第五、如果不是装修第二套房子或者懂装修的大佬就不要找熟人装修,要么就是熟人的钱更好钱很好赚,要么
  • 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黑上海,但我自从来到上海,一直在被这里的温暖所感染~从来没有见他们排外,一直亲切的叫我们小姑娘,热情温暖,他们会自发组织核酸纪律,会不惜转阳的代
  • 2,1元秒杀产品帮大家准备了一些,还有满99元和199元会给大家送一些小礼品(见图片区)这次合作的厂商,在日化这个品类里,算是反馈非常好的,也是好评率很高的。其
  • 我的蓝星人朋友们,我的基因跟你们不一样,我不会传染你们的病,请不要误解我和怀疑我,请您给我一个能活着机会或一个能安全隔离宠物的方舱,让我等我的主人康复回家!我的
  • ​​7、周五高标的题材大规模退潮,下周这些龙头机会很小,从我15年交易经验,这些龙头还有二波,甚至多个波段,前提需要龙头下跌过程,缩量到极致,然后走一个起稳平台
  • 斟词淡香杳杳,舒枕思曲连连;翻阅的经年,是谁在尘水流转的清愁薄欢?掩一袖素染,咏一古幽情。坐望花间,卷帘的缱绻于残笺碎片的苍凉中远离尘世的门扉;掬抹倚栏,萦泓温
  • 即使這些結果是一個不受控制的開放案例系列,他們是鼓舞人心的,因為他們建議良好的耐受性和潛在的有效性。美国卢特康官网www.Lutimax.com【Mol Psy
  • 自认为在友情上比较顺的自己,有了很大的落差,直到最后这小一个月的时间,在公司这段时间收获了更好的友情,真的可以说真的很快乐了,同时也很不舍啊,好的事物来的太晚,
  • 如果你想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如果你想捕捉生活的美好,如果你有想要分享的快乐,就以文案➕图片的方式私信@荆楚理工学院![送花花][送花花][送花花]#记录生活中的
  • #磐石1号# 红原公安交警曝光3起酒驾处罚结果4月9日凌晨,交通民警在“减量控大”专项行动中查获三起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酒驾):在瑞庆西路,旦某酒精测试结果:42
  • 我坐着,她枕着我的腿,我说着话,她一边听一边看我的嘴唇,想象上嘴唇与下嘴唇位置颠倒,她越看越觉得有趣,我发现她没在听我说话,就停下来看着她,她说你别停啊继续说啊
  • 直到后面,好莱坞的媒体把布里吉特出轨的事情爆出来之后,史泰龙才知道,原来自己心目中的白莲花布里吉特是这样一个人,而且最关键的是施瓦辛格还睡过人家,在他交往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