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解釋經名:正確了知到彼岸的心要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敦煌石室本)

接下來,我想對於《心經》的經名,先做一個字面上的解釋,再來說說他的內涵。《心經》的名稱,中文是由八個字所組成的。而在梵文當中又是怎麼說的呢?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呵哩娜也」,字意分別如下:



一,般:意思是「正確」。

二,若:意思是「了知」。

三,波羅蜜多:意思是「到彼岸」。

四,呵哩娜也:意思是「心要」,也就是「精華」的意思。



將以上各部分結合起來,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平常會說成是「智慧」,但是「智慧」這個詞,現在太普遍被使用了,容易跟世間的「聰明才智」搞混。因此,這裡我們使用了唐朝的三藏法師義淨的翻譯,他將「般若」兩個字翻譯成「正了知」,這個翻譯也跟藏文的「些若」比較接近,解釋起來也比較容易。



以上是對於經名的字面解釋。接下來是內涵的解釋。



首先,「正了知」當中的「了知」,也就是「認知」的意思,包括了三種認知:



一,世間錯誤的認知;

二,出世間聲聞與緣覺的認知;

三,如來的無上認知。

‧正了知:就是「佛的認知」



這裡的「般若」,是指當中的最後一種,前面兩種並不算是究竟的般若。



接著,「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正」有最殊勝、最好的意思。這種認知,勝過了世間與出世間的一切其他的認知,所以是「無上的認知」,指的也就是「佛的認知」。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也就是要把「一切聖者菩薩的認知」歸類在三種認知當中的哪一個呢?聖者菩薩,也就是登地菩薩的認知,其實可以稱為般若,因為他的認知,相似於如來的認知。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裡所謂「最殊勝的認知」,指的就是「證悟空性的智慧」。



‧到彼岸:分「能到」和「已到」兩種



再來,解釋一下「波羅蜜多」的意思,這個意思是「到彼岸」。「彼岸」指的是涅槃,而「此岸」指的是輪迴。



「正了知」的作用是什麼呢?為什麼這裡稱為「到彼岸」呢?因為它就像是一艘船筏,能夠幫助沉浮在輪迴大海的眾生們,前往涅槃大城的彼岸,因此稱為「到彼岸」,也就是「波羅蜜多」。「到彼岸」又有兩種解釋:



一,能到彼岸的工具:有學道般若

指的是什麼呢?它指的就是「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有學道這個階段的般若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正在前往成佛道路上的菩薩」的「般若智慧」,它能夠令人到達彼岸。



二,已到達的彼岸:佛地般若



指的就是「佛地」,提起「佛地」,想起哈利波特的佛地魔,心太亂了,「佛地」也就是最終「成佛果位的般若」。以上這樣的說法,是根據月稱論師的《入中論釋》的說法。



實際上這裡所講述的「般若」,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但是,還有幾種事物也可以被稱為般若,例如:「自性般若」、「經般若」、「道般若」和「果般若」:



(一)自性般若:指的就是空性。

(二)經般若:指的是闡述空性的大乘經典。

(三)道般若:是指聖菩薩眾的智慧。

(四)果般若:是指佛陀遍知的智慧。



但是以主要的般若來說,一般是指「果般若」,因為,這才是究竟圓滿的彼岸。而前三個般若呢,也可以被稱為是般若,但並不是最究竟的般若,因為還沒有到達彼岸。以上這樣的說法,是出於陳那論師的《般若八千頌精要》。



■譯者簡介



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沙門法成譯

這部經典是由大蕃國(蕃,讀音播,即古西藏)三藏法師管法成,從藏文翻譯為中文,並且保存在敦煌石窟中的版本。



法成譯師,是一位藏族譯師,是少數精通中文、梵文與藏文的大師。他曾經將像是《瑜伽師地論》、《大般涅槃經》等等論著,從中文翻譯成藏文。尤其是他所翻譯到藏文,由西明圓測大師所寫的《解深密經釋》,更是藏傳佛教學者研究唯識學的時候,最重要的依據。



據說,他也曾經將玄奘大師翻譯的六百品的《大般若經》,從中文翻譯到藏文。總之,他是一位極為少見的大學者,民初學者陳寅恪教授曾經說過:「法成大師對於吐蕃(即古西藏)的貢獻,相當於玄奘大師對於中國的付出。」



■《心經》經文正說



接下來是「正說經文」了。這裡將經文分為八個部分,就是「序」、「時」、「眷屬」、「因緣」、「問」、「答」、「順說」和「隨喜」這八個部分:



第一部分:序



首先,「序」指的是這部經的第一句話:「如是我聞」。



如是:這樣而已



「如是」就是指此經,聽聞此經的經典結集者,將他所聽聞到的內容,就是「這樣而已」,沒有其他多餘的部份,並且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地記錄下來。「我」則是指結集者本人。總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結集者他自己「聞如是經」的意思。



我:集結者



對於這部經的集結者是誰,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一)文殊師利菩薩:智友阿闍黎在《心經》的解釋中提到:「所有般若系經典的集結者,都是『文殊師利菩薩』」。



(二)金剛手菩薩:在摩訶闍那的《心經註釋》中提到:「陳那阿闍黎認為,所有般若系經典都是由『金剛手菩薩』所集結的。」



(三)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阿難尊者:另外,在龍樹菩薩著名的《大智度論》中明確地提到:「所有大乘經典,都是文殊師利菩薩、彌勒菩薩和阿難尊者一起結集的。」



(四)阿難尊者:在《小品般若經》中提到:「佛告阿難:我是汝大師,汝是我弟子。汝以身口意業,於今現在供養恭敬,尊重於我。我滅度後,汝當以是供養恭敬,尊重般若波羅蜜。」



在《般若八千頌》的第二十八品,和第三十二品當中,佛將《般若經》囑咐給阿難尊者,由於這個原因,解脫軍阿闍黎主張:「大部份的大乘經典,都是由阿難尊者結集完成的。」獅子賢論師也提出過這樣的說法。



然而,清辨論師在他的著作《思擇炎》當中,提到:「聲聞不能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因為大乘義理並非他們所能理解的。」因此,對於阿難尊者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種說法,提出了反對。



可是,在《大法鼓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要求迦葉尊者保護大乘經典。而迦葉尊者也曾經指定阿難尊者,負責進行了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因此,作為同樣是聲聞的阿難尊者,也可以作為大乘經典的結集者,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總之,這部經典的集結者是誰,至今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如果是共同集結,有時出現文殊菩薩名字,並不代表其他菩薩或阿難尊者沒有參與過。



聞:直接聽到



「聞」的意思,表示了集結者在集結時所宣說的內容,並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單純地將聽到的內容如實地說了出來。同時,更是在強調,集結者是直接聽到了這些經文,而不是間接聽說的。



「如是我聞」的「如是」是指什麼呢?是從「爾時,世尊等入甚深明了」到「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之間的整部經典內容。以上是八個部份中的「序」。



第二部分:時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鷲峰山中。

一時:時圓滿



「一時」指出了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這裡包括幾種意思:



一,難得:第一個意思是:由於這部經只被聽過一次,不會重複地被聽聞,因此它有「 難得」的意思在裡面。很重要的事情佛陀只會說三次,說三次不聽時,金剛手菩薩,類似佛陀的保鏢,如果佛陀說三次你不聽,金剛手菩薩就會用金剛杵來打你,他的金剛杵非同小可,一打下去可能你就糟了,反正很重要的事情時,佛陀會囑咐三次,不會說第四次,因為三次聽不下去時,講第四次也沒用。



二,智慧:第二個意思是:「一時」代表集結者很有智慧,因為他只是聽了這麼一次,就能全部將它記下來。



三,時圓滿:「一時」還表示了五圓滿當中的「時圓滿」。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所謂的「時圓滿」,是指講說這部「法圓滿」的深奧經典當下,還同時圓滿具備了「大師圓滿」、「處所圓滿」、「時圓滿」和「眷屬圓滿」共四者,因此表示五圓滿中的「時圓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酒与枪[超话]# 进超话必看‼️ 看文地址:fw & cp旧站cp旧站 https[送花花]://allcp.net[送花花]/forum.php?[
  • #一梦江湖[超话]#想蹲个共号,没有任何修为衣柜要求,只要是个号子就行(主要是因为懒,想回坑不想再建新号了嘿嘿)最好是成女或萝莉体型,希望允许换捏脸[爱你]号主
  • 东方神树青花椒牙膏的功效:蛀牙、龋齿、牙疼、敏感——口腔疾病头号杀手遇冷遇热非常难受随时引发嚼物无力➕牙齿酸痛等多种症状[抓狂]有东方神树青花椒牙膏,再顽
  • 这天,棉花糖兴高采烈扑向新交的朋友,收容所老大•因为曾经见义勇为被歹徒划花了一只眼睛的凶神恶煞•长得像狼实际上很善良的捷克狼犬•杰克,原本是一个有好的抱抱,杰克
  • 设计采用经典 Superstar 作为蓝本,采用富质感的泛黄皮革制作,复古感觉极浓,鞋侧经典的 3 间 Logo 换成了简单的车线,鞋舌亦特别加上车章作细节,此
  • 因工作变动通勤时间较长,转租8号线/13号线地铁霍营站,龙跃苑东四区厅卧带阳台,房间大概25平左右,三户合租,一厨一卫,合同期还剩三个月,服务费已交,到2022
  • 时间比较充足,另外特别提示一下,请在保利三期南门车库那边进来。远隔千里,友谊长存,我挑选了朋友,镜头底下最好的两张却是我认为的大家,将就着看吧。
  • 3月22日至4月1日,每天10时许与家人前往清集镇华联驾校做核酸检测,其余时间均在家中。3月25日,8时许前往老冢镇张楼行政村卫生室坐诊,11时40分与父亲在村
  • 三儿子王念士的子女也都在外地工作,放假或休息的空闲时间,都带着孩子回家看望奶奶,给奶奶洗头、洗脚、剪指甲……  霍宗莲老人经常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共产党的恩
  • 至简至善贯穿于刺绣之中,明朗平和游刃于针线之上 非遗刺绣传承人、绣园艺苑艺术工作室主理人:王国辉,带您感受传统刺绣与现代生活艺术的激情碰撞,领略“不孤立、不面
  • 【越冬花海,“新妆”亮相】日前,位于先锋镇的南通洲际绿博园内,越冬花海景观“新妆”亮相,增加了由数十万株各色小花组成的“花好月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国力
  • #军训# 明天我就要开学军训了这段时间 我们天天在家抠手机 都没敢#蜜月# 怕疫情回不来,耽误军训前几天我说赶紧回家,回家我俩玩[儿童节],非在别人家把小朋友
  • 《碎碎念》关闭pyq,开启一个新的微博账号,这是一个只属于我的空间比pyq安静、比QQ空间狭小,现在的vx是人情世故、QQ是童年回忆,两处好像都在围绕着“别人”
  • #龚俊 你还是要读一下这不太好#俊子直播,抽奖环节俊子让主持人念完完整ID的事情,我觉得满满感动!我不懂为什么一些披皮黑,觉得俊子这个举动就是为了哄我们CPF开
  • 一个想问,一个想说,两个人都是憋了不少话,这会终于排上时间说一说那个“礁后怪船”了,为那个,两人都度过了提心吊胆的不眠之夜。”传凯惊奇,怎么知道,只有一个人说话
  • #80后##成年人的世界#终于考完了驾照[酷]累死我了 天天被盯着要考科四 然后和lc一起考完了[开学季]这个图是我和lc画的塑料子 我真的太喜欢绿色啦[aws
  • 【热门好物合集[打call]】如果有想要的东西可以直接点开这个链接搜索: 【69】颐莲玻尿酸补水喷雾(买一送一) 【39.9】NASA联名款宽松短袖
  • 但家里的情况实在和他们耗不起了,因为责任本就明显,母亲希望蒋Ju长本人当天给出有.效承诺,蒋某福不回应,中午12点多,蒋某福又一次离开办公室,下午未再返回。20
  • 其中有一条推特写道:“如果我是篮球迷,我为什么要花钱买票看那些可以想不上场就不上场的球员?其中有一条推特写道:“如果我是篮球迷,我为什么要花钱买票看那些可以想不
  • 关键是其倡立者张钊汉医师集多年医疗经验,自成一体,向全人类无私推广,在全世界设立非营利医疗保健中心。原始点医学必将成为一门新的医疗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