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阳X小耳朵
山区支教老师X大山出来的孩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贫困山区,和全国各地的其他贫困山区没什么两样。陆阳初来乍到,搭十四个小时的火车转大巴,一下车就是一阵昏天黑地的吐。

同行的其他老师和他比起能称得上有经验,递过来一瓶矿泉水,说你省着点喝,干净的水源在这座大山里和石油差不多稀有。陆阳抬起头,看见破败的墙壁后,露出一张张生涩黝黑的稚嫩脸庞。这些都将是他的学生。

这是一座再平凡不过的大山,贫穷,土地干裂,缺乏水源,教育资源落后,一年之中烈日能暴晒九个月。正好陆阳来支教这九个月。

他的家境也不算多好,但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面积的贫困,仿佛掉入贫民窟。其他都能忍,但是缺乏水源令他焦头烂额。

他还算好,男人嘛,短发冲洗方便,同行的女教师哀嚎遍野,要在这里待九个月,卫生巾带的都不够,更别说这里会有便利店卖生活用品了。他理解女同胞的难言之隐,主动去找校长,问能不能解决生活用水的问题,不需要纯净水,生水也成,我们自己烧。

校长也挺为难,他自己都用不上多少水,可又不能亏待大老远跑来这偏远山区支教的老师们,他挠挠后脑勺上仅存的三根白毛,说成,我想办法!

于是陆阳遇见了小耳朵,小耳朵负责每周给支教老师送两次水。这枯燥痛苦的九个月生活终于迎来一点曙光。

小耳朵姓肖,陆阳第一次和他搭话就发现他的听力不好,听校长说是遗传,他妈妈他外婆耳朵都有毛病。这里的孩子好像多数都有些疾病,智力低下,甚至是白化病,校长苦哈哈说这里的人没有文化,又多数沾亲带故,大部分是近亲……

他话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了,也不需要继续,陆阳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怎么会不知道他的意思。校长说这里出生率一年比一年低,好多孩子早夭,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哪怕整座山只有一个小学,哪怕整个学校的学生加起来不到一百人,他也想教书育人,这些孩子已经是没文化诞生的悲剧产物,至少不应该,不能让更多残疾的孩子出生,不能再有更多的小耳朵。

小耳朵只是听力有问题,其他沟通交流没有障碍,他生在大山长在大山,骨子里的淳朴。每周送水来都是小心翼翼抱着两大桶水,生怕一个趔趄溢出去一滴。在这里,一滴水的价值堪比一颗珍珠。

陆阳和其他老师都住在学校里的教室宿舍,他住一楼,小耳朵每次都先给他送水。陆阳见这人和自己差不多大,忍不住和他搭话,得知小耳朵家在山上,每次来送水都要爬两座山,白天在家帮外婆干农活,傍晚从家出发爬山过来,所以每次水送到宿舍都是深夜。

陆阳担心他这么晚再爬山回去危险,次数多了就留他在宿舍过夜。说了两次小耳朵才听清,摆着手拒绝,说这么热的天爬山过来,自己一身的汗,怕熏到城里来的老师。

陆阳说没事,这不是有水嘛,怕臭你就洗洗。小耳朵更惶恐了,他从出生到现在就没用过这么干净的水洗澡。陆阳也不和他浪费口舌,直接上手扒他衣服,帮他搓背时发现他背上不少晒伤留下的红印子,麻绳勒出的痕迹,虎口都是刀痕,陆阳没说话,默不作声把水浇到他脊背上,小耳朵被热水激得浑身一个激灵。

小耳朵家里穷,就读过三年书,认得大部分字,但是因为听力不好,他的发音有些偏差,听起来像口音,又和大山里其他山民的口音不太相似。

小耳朵问他城里有什么,陆阳说有小耳朵。

小耳朵笑着说你别逗我,陆阳说没逗,真有,一种藏在耳朵里的小耳朵,戴上它就能听清楚别人说话。小耳朵眼里都是向往,问我戴上了就能听清陆老师说话吗?

陆阳侧过头看他,看他在月光下皎洁得过分美丽的脸庞,不答反问:你想听清我说话吗?

小耳朵用力点头,说想的。于是陆阳靠了过去,唇瓣几乎要贴上他的耳廓,眼里盯着他发红的耳朵说了好多话,都是小耳朵没听过的,陆阳说那叫诗。他在他耳边念了一夜的诗。

八月进入最高温,大山烫得像烧烤架上的肉,从宿舍楼走到教学楼就能湿掉一件衬衫。陆阳苦中作乐,说上一节课跟蒸桑拿似的,小耳朵问他什么是蒸桑拿,陆阳解释是一群人进到一间屋子里一起闷出汗来,小耳朵不解,说你们城里人真有意思,这么热的天不吹风扇喝凉水,居然还嫌不够热汗不够多。陆阳笑笑没说话。

但是小耳朵听出他对这鬼天气的抱怨,一周两次的送水变成了三次。陆阳很惊喜,虽然杯水车薪但是聊胜于无,他跑去向校长道谢,校长正拿两张考卷扇风,说送水还是一周两次没有变。

陆阳愣住,说小耳朵已经连续一周三次送一个月了,校长沉默了一会儿,垂下眼睫说,那是他自己送的吧。

半夜翻山很是危险,山路陡峭,送水的活只能找年轻力壮的男人,校长当初找到小耳朵,许诺他一周来送两次水,作为报答送他半桶水。

在这贫瘠的土地上钱反而最无用,水源才是人人趋之若鹜的东西。陆阳去问了其他老师,其他老师依旧是一周两次送水,送水人还是小耳朵。

只有陆阳的水是一周三次,第三次水是小耳朵翻山越岭拿命换来的。

陆阳疼得心尖儿发颤,看他掌心皮肤又皲裂了,默默转身擦了泪,回过头又是一张笑颜,招呼他:辛苦啦!今天也留下来吧,我给你擦背!

九个月的时光并不短暂,拿到车票那天陆阳发了半天呆。隔天晚上小耳朵又来送水,这是这周他第四次来送水。

小耳朵放下水桶还主动帮他烧水,嘴里念叨着陆老师你又把衣服乱放不叠好,你说你这样一个人可怎么过好日子,他喋喋不休说着,不等陆阳答,好像他听不见就可以不在意答案。

陆阳走到桌边,这是房间里除床外唯一的家具。他抽出夹在课本里的火车票递给小耳朵,小耳朵愣了愣,眼里起了一层雾,眼眶红得很快,嘴巴张了张,最后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不该这样的,小耳朵平时笑起来很好看的。

小耳朵抬头盯着天花板上的电灯,这栋楼年久失修,光线很差,灯泡也暗淡,像这座大山里出生的人的一生,黯淡无光。

“挺好的,挺好的。”小耳朵边说边掉眼泪,还不忘牵起嘴角的弧度,“回城里也要好好过日子啊,记得按时吃饭别挑食,多吃青菜有好处的,还有袜子不要和内裤一起混着洗,……”

“哎呀瞧我操心的,陆老师肯定晓得的。”小耳朵说到这里停顿,后背一拱一拱的,停不下来,“那你,那你记得找个对象,好好照顾你,陆老师你要、你要好好的啊……”

陆阳走过去搂住他,一下一下轻抚他的背,浅浅一声叹息后才开口:“我搭学校的大巴车回去,这是火车票,给你的。”

小耳朵俯在他肩膀的头抬起,露出一张茫然懵懂的脸:“我的?”

陆阳的手从他背上移到他脸上,他脸上还有斑驳的泪痕,睫毛被泪花打成一缕一缕纠在一起,陆阳的指背刮过他泛红的眼睑,郑重点头:“我知道这里还有你放不下的人和事物,等你收拾好一切,我在城里等你。”

陆阳又在他耳边读了一夜的诗,小耳朵红着脸,说这些诗怎么和你之前念的那些不一样啊,听着怪让人脸红的?陆阳说这是情诗。小耳朵问他什么是情诗,陆阳卖了个关子,说等你来城里,我再告诉你。

……

年关已过,落了一地鞭炮残渣混在还未被阳光消融的雪里,等着清洁工人来清扫。陆阳往大山寄过信,不知道小耳朵收到没,他认得字,陆阳也教他写过字,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寄信,早知道当初该手把手教他的。

远在这座城市之外的某个偏僻小镇,小耳朵刚下大巴车,这是他第一次搭大巴车,晕车实在不好受,但是他没吐,抱紧了怀里外婆的骨灰盒,一步也不敢歇息赶往火车站。

校长说火车站扒手多,你要小心,东西尽量少带,能放身上就放身上,于是他只带上了外婆的骨灰盒,和当初陆阳给他的火车票。那张火车票攥在手里浸了汗被捏得皱巴,他时不时掏出来看一眼,发现皱了又赶紧展开、摊平,拜一拜外婆,然后用骨灰盒压一压火车票。

陆阳说等他收拾好一切,放下大山里的执念,陆阳在城里等他。他不知道城里人说的话算不算数,但是陆老师说话一定算数,他想去见识见识蒸桑拿,想戴上陆老师说的戴上就能听清楚的耳朵里的小耳朵,想听陆老师给他念情诗,想看看陆老师有没有好好吃饭,是不是还在挑食,衣服是不是还混在一起洗,拧也拧不干净……

他想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这些事如果不和陆阳一起做就没有意义,他要让自己的人生从这一刻起变得有意义。

火车轰鸣声巨大,响得他耳朵发疼,火车上孩童嬉闹乱跑,中年男人打牌时夹杂一两句脏话,售票员提醒大家小心扒手丢失物品不管,小耳朵抱紧了怀里的骨灰盒,那张火车票紧紧贴着盒子底部。

他随着这列火车去找寻为他念情诗的陆老师。

#蛇口日记# 洪洋
蛇口夜话
1984.11.8 星期日 晴
晚饭后,黄振超来电话说:“袁董今晚要去看你。”
他们均以为我仍住小别墅,我便赶往小别墅,在陈善文房间边谈边等。
八时稍过,梁宪先来敲门:〞哪位是武汉来的洪洋同志,袁董来看你了!”
我迎出门去,袁庚刚刚上楼,握手后,他问我住哪一个房间,我答日:“这里房间已满,我住在海云阁。
梁宪忙说:“怎么连住处都没有?你就住到我的房间去吧!”
我笑答道:“我现在一人住了一套房子。”
进了陈善文房间,袁庚一看,好几个人没坐处,便说:“走,我们到咖啡厅去吧!”
他说的咖啡厅,便是海边的海景餐厅。
走在路止,他挽着我的手,正想说什么,我忍不住说:“我是第三次和你见面了,前两次均未畅谈,头一次是去年赤湾港开港典礼那一天……”
袁庚说:“是吗?啊,那天坐大条船,先到海上转了一圈,然后回来……”
我说:〝回来后,在华苑举行宴会,你祝酒时讲了一段话,很精彩,我后来写在我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中。”
他连忙说:“我那是信口开河乱说的。”
海景餐厅冷冷清清。我们在临海的栏杆边坐下后,袁庚对我说:
“谷牧同志对我说过你要来。九月份,我和他一起从烟台到青岛,在烟合他对我说过一次,到青岛分手的时候他又对我说过一次,他怕我忘记,还用手指头在手心里写了 ‘洪洋’ 两个字。”
我对他说:“国内不少人,愈来愈关注蛇口这个地方,希望更多地了解。我找了不少同志谈,最后也想找你谈谈。”
袁庚谦逊地说::“我不值得写,你可以多写下边那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
谈到蛇口,他说: “有次,我夜里坐汽车到元朗海边,往这边一看,灯火辉煌。我问一-个农民:‘那是什么地方?’ 他说那是蛇口,蛇口现在也神气起来了。”
我指着新界元朗一带稀疏的灯光问他:“从那边看蛇口,是不是比从蛇口看对岸还亮得多?”
袁庚兴奋地答道:“亮得多!那边比起来荒凉多了。蛇口的凯达厂、三洋厂和陆氏工厂,常常是通夜生产,灯光很亮。对岸是路灯;稀稀疏疏的.”
稍停一会儿,袁庚说:“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但只要一回到蛇口,我就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新鲜,不仅是自然的空气……”
我说:“还有社会空气也很清新!”
他说:“对!这里70%的人,是从事制造业的。你看,太阳一出来,从几个宿舍区,人们穿者不同的服装,骑着自行车,一队队涌向各工厂……”
这时,咖啡来了。袁庚帮我斟了一杯咖啡,又倒了一点牛奶,接着说:〝蛇口有一个争论较多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仍在争论中!蛇口究竟是应该以工业为主,还是以经商为主。由于外汇的差价,这里有外汇,又靠近港澳,从事商业可以赚很多钱。但,那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工业赚钱慢,但它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我们如果一味发展商业和所谓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将来国际经济萧条,把危机转嫁给特区,我们很快就垮台了……”
〝我觉得蛇口真有点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味道,蛇口搞的是社会主义!"
有人插进来讲到某处建一新厂,造成宿舍区污染。我问表庚:
“对蛇口的建设布局,有没有一个统筹规划?”
袁庚退疑了一下,答道:“还没有一个正规的…”
我说:1“这可是个大问题!从我国许多大城市看,解放后就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今天这里建一座楼,明天那里冒出一个烟囱,摘得乱糟糟的……蛇口应该吸取这个教训。”
梁宪忙对袁庚说:“这个意见很重要!”
袁庚说:“应该由房地产公司、企业局和基建方面配合起来制定规划。”
话题回到蛇口的社会面貌上来。我说:“袁董方才那段话很生动。我对蛇口的印象是:物质生活条件较好,消费水平较高,但没有浮华之气,没有那种十里洋场的怪味。”
袁庚有点不以为然地说:“物质生活水平也不见得高多少吧?”
我说:“不!高很多。这里差不多家家都有彩电和电冰箱……”
袁庚有点惊喜地望着我问道:“你到这里不少家庭里去了吗?”
我爽朗地说:“许多。有干部家庭,有技术人员家庭,也有工人家庭。”
梁宪点头说:“消费水平确实比内地高很多。”
袁庚深思地说:“现在沿海十四个城市开放,加上已有四个特区,究竞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是值得忧虑的问题。我陪日本外相来蛇口,一登上码头,他便被震住了,他说他没有见过比蛇口更动人的地方,好在哪里?就好在它是一个生产的城市,有70%以上的人口从事制造业。如果我们盲目地大建高楼,扩大饮食服务行业---所谓第三产业---不注意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要不了几年,蛇口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
我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第一二产业发展的,而且只有一二产业的高度现代化,才能促成第三产业的大发展。”
袁庚点头。我接着说:
“我这次来蛇口,还接触到一个尖说的问题:蛇口的政权建设。我认为这场斗争值得关注。”
袁庚说: “斗争尖锐得很。”
这时,梁先看了看手表,向袁庚看了一眼,我问梁宪:
“是不是今晚还有别的项目?”
梁先点点头。我们便起身离座。
我边走边对袁庚说:“蛇口的崭新的物质生产力,要求建立个和它相适应的政权,必要突破一些旧的框框。舆论应该干预这场斗争……”
我们握别时,大约己近夜里十时。梁宪和陈善文要送我回住所,我们三人又在月光下走来走去,谈了半个小时。

【【千问千寻大运河】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https://t.cn/A6xeNOX2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冯立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90多座清末民初老宅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老镇区的民宅被保护起来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老宅上精美的雕刻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杨柳青运河老照片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清末民初的老宅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猪市大街

如今的蓆市大街

菜市大街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20世纪90年代末前的杨柳青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杨柳青的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杨柳青的“拐弯抹角”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花会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年末最后一天不寻常了 办好了手续,马上要奔赴人生下一个旅程,无论是坦途还是荆棘,我都做好了准备了,给自己打打气吧[加油][加油][加油]明天是新年,今天和
  • 几年过去,父子之间将艏茨在荷甲的赛场上并且是以对手的身份相见,这位本场比赛带来了额外的看点!老爷子莫里斯·斯泰恩在赛前接受采访笑称:“我已经是孤家寡人了,我儿子
  • 2010年8月20日清晨,隔壁邻居发现了命案并报警,此时唯一幸存的小男孩被吓得神志不甚清醒,却一直重复“黑衣服”、“帽子”这两句话。这时,住家保姆进入警方的视线
  • ·人生看不惯的东西太多,看清、看懂,全是自找伤心;凡事太认真,苦了心,累了自己;用心去触摸属于自己的阳光,用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纪,自己读懂了自己,就足够幸福;
  • #throwback#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ashion Fair #christopheguillarme##runway#
  • ChangSha City直播婚礼,共㊗️桂香新婚喜成到处打卡,感谢思思全程陪伴去了才知道,长沙不止有茶颜,还有好喝的柠季文和友不太适合我这种社恐(人超级多,1
  • 挽回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你抱着“俩人更好的未来”的目的去聊天,静下心来一步步做你该做的事情。当然,这个目的是你的信念,放在你心底就够了,不必多言,言多必失。
  • 今天拍了很多照片 最喜欢的还是这张隔着屏幕还能感受到小朋友当时的自由和快乐当时逛了两小时已经累了夕阳也看不见了坐在草坪上很热闹,我一个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举着c
  • 老师的六大万能理由和小作文母体对我来说都十分有帮助,解决了我写作文憋不出来的问题,提供了许多写作文时的思路。目前我还在背诵模板中(是我太慢了)我相信等我能够完全
  • 奔驰称,Vission EQXX清晨从辛德芬根出发,然后从斯图加特驶上高速,速度达87mph(140kph)穿越边境在早高峰时进入瑞士苏黎世,随后穿圣达哥隧道(
  • 【秋衣秋裤套装合集】秋冬保暖内衣可少不了,姐妹们可以多安排几套换着穿! 【29.9】yaloo /雅鹿保暖内衣套装 【49.9】猫人纯色棉款秋衣套装 【79】
  • 他在自己的Telegram上写道:“在艰难的日常生活和非常艰难的军事决定的影响下,今年,对我们国家和我们所有人都极其重要的结果已经被抹掉,”他想提到上述这些内容
  • 推荐指数:⭐️⭐️⭐️2⃣️西千佛洞:比莫高窟的年代要久远,参观️讲解,个人觉得看过莫高窟再看西千佛洞,感觉也就是还️,并不惊艳啦,园区环境不错,还️党河古河道
  • (分享自:爱奇艺泡泡圈)【【如颖随形】因为爱,所以爱】时光荏茬,转眼就是两年在静谧的时光坐下来,喝一杯茶,听着你的音乐,看着你的电视剧多了几分安静,少了几分消沉
  • 觉得本末倒置了,本来不知道外面有布置好的书展逛而主要是赴约的。虽然关于初雪的一些浪漫幻想没有出现但是还是觉得满天飘雪真的好浪漫,照片里的雪景也好可爱有一瞬间想搬
  • #委员聊辽#【建言有我 | 邢吉华委员:#把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履职建言的重点#】到乡村振兴一线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到厂矿车间围绕企业转型升级进行调研,参
  • 另外,梅似乎具全了其它三“君子”的特征:如竹般清瘦,如松般多姿,亦如兰而有芳香。“独自开”三字就如一剑劈出分水岭般巧妙地将梅的小天地与外界隔开了,梅的卓然独“横
  • #生活小记# 邂逅一束光近期觉得最受安慰的时刻Bob可爱到让我觉得满足可以简单 快乐可以持久(是乱七八糟又无关的感悟)#脑袋# 离不开面包的生活菠萝猪扒包有菠萝
  • 37.永远有多远,你就给我滚多远38.我一直都相信你是天使,回不去天堂也不过是体重的原因40.你最好不要恨我,恨我的人真的太多,你又不能排到第几个41.我对你的
  • 同时,加强库存管理、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并抓住折叠屏、汽车智联等新兴产业风口,以实现差异化产品布局,跨界正在成为手机行业的新趋势。未来,上海铸宁全国总部暨沈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