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就是一种境界

 

 

六月的季节,似乎已经进入了雨季,总是时不时地来一场雨,让火热的时光,多一些清凉的味道。

 

平常日子,没有那么多惊喜,大多时候是波澜不惊的,偶有波澜,也会被夏日的一抹的青翠感染,便也就荡然无存了。

 

岁月样和,阳光温暖,生活更是安暖。品茶读书,在美好的时光中,聆听夏的脚步,盈花香满怀。

 

始终相信,这个世界的每一种好,只为懂它的人盛装而来,一个人的世界有多大,他的眼界就有多大,也能盛装多少美好。

 

人生历程,能看懂人生的人有多少呢?有的人于繁华中却活得很孤独,有的人会在安静中丰盈着,一切皆因一份内心的懂得。

 

红尘陌上,总要经历世俗的洗礼,烟火的熏染,才能让生命成熟,在心灵深外留一处安静的角落,用来盛放这一路上遇见的风景。

 

待经年以后,婉约成诗也好,嫣然成画也好,所有的相遇和回眸,都成了流年里的快乐。

 

夏花开如阳光般灿烂,醉了人心。夏风吹拂,花影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中恣意,飘逸着生命的色彩,彰显出夏日的美好。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寻找快乐的眼睛。而快乐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一种清澈明确的内心感觉。

 

01、半夏时光,是炙热,也是浓情,更是生命的一种快乐

 

贾平凹说:“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

 

花美,时光也美,人花相悦,自是快乐。花香沁人,心染花香,更是美好。我觉得徜徉其中,你会发现人生的美丽和意义。

 

红尘之上,阡陌纵横,万事万物总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活着,有不朽的情怀,有淡然的行走,有的灿烂,有的沉静,都在用自己的生命编织着岁月的春花秋月,都在用自己的感受诠释出人生的意义。

 

我们活着的每一秒的时间,都有它的意义;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的气息。生命来往,季节变换,日月更替,映射初生活与生命的光影。

 

与生活相伴,跟着岁月辗转。时光不止,生命不息。春花秋月年年盛放,寒来暑往岁岁绵长。

 

光阴是一缕摸不去的人生情意,是一束剪不断的生活风景。岁月里,总有人生的痕迹,有生命的希望,一直在时光里延续。

 

在一场又一场的花开花落中,寻得自己需要的东西,不肯与生活认输,只能与时光温柔相待。

 

时光里,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过出生活的诗意,便能让生命葱茏,能够演绎出花好月圆的梦。

 

光阴的故事里,我们与美好一约再约,与美好约定,与季节约定,守住初心,守住长久的温暖。

 

02、深种浓情,让热爱,让生命的过程成为红尘里的一场快乐

 

三毛说:“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咋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

 

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场快乐的修行 ,经历春夏秋冬,那么,就会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人到中年,经历的多了,也就知道要顺从人生的不完美,把日子过成诗,活得安稳,活得内敛低调,不张扬,不炫耀,只将美好收藏于心,将深情妥帖安放在生活中。

 

拥有一颗素心,守一方清静,认真地活着,优雅地老去。笑看岁月风尘,自在且从容。

 

流年缓行,与时光为伴,走过清浅盈时光,走过山水流年,走过星河璀璨,闲煮时光,慢叙人生过往。

 

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无论是低吟浅唱,还是讴歌美好,都是似水流年里磨灭不了的痕迹,让我们懂得在最美处落笔。

 

当心怀素净,心存美好,享受人生风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保持一颗干净清澈的心,面对浮华世间,任尘世纷扰,内心安然无恙,也无意繁华,更是快乐。

 

03、其实快乐很简单,人生很多东西无所谓最好的,只要是你认为值得就是最好

 

岁月催人老,人生不过弹指之间。纵然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未来的路上,盈一份人生洒脱,摆正心态,素履以往,素心向暖,谱写人生最美的诗行。

 

记得陈淑梅说过:“对人生不要太多要求,开心就好,快乐就好,幸福就好。”

 

任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禅意人生,清心自在。快乐便是活在当下,尽心就是人生完美。人这一辈子老的是年龄,不老的是拥有一颗快乐的心。

 

余生,我们要快乐地活好每一天,不要总是追忆过去,期许未来,被无谓的烦恼纠缠。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年轻过,漂亮过,也被人爱过,爱恨情仇也都经历过。但是花无百日红,做好自己,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这种快乐,是余生的追求,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要以微笑面对每一个今天,因为不知道幸运与意外哪一个先来,昨天已经过去,明天的事更无法预测。

 

放下心里的不如意,不纠结世事无常,放下心中的忧伤,淡看人生喜怒哀乐,百般形态之中,知足常乐才是真正的智慧。

 

世事难料,当学会放下,学会释然,学会坦然接受,如此才能让自己快乐。

 

每个人的幸福与快乐各有不同,不要刻意去攀比,随遇而安最好。要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百味,总有自己的一味,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

 

没有人天生就是快乐的,只是在生存之中,在残酷中历练出淡然心态。

 

人生不求大富大贵,或是平庸,或是碌碌无为,只要快乐就有意义。人生有尺,做人有度,虽然我们掌控不了命运,却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辉煌,但求无悔人生,让自己尽量快乐。

 

所以,我说,快乐是一种境界。愿我们都能在时光的流逝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遇见更好的未来。所有的过程都是美妙的。从而,让自己不负时光,不负生命,让自己快乐;不负命运,不负自己,让自己开心。[太阳]

  https://t.cn/RxrkPYg

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楞严经》五十阴魔之受阴区宇
(第二百零八段)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返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根本。】
有人说:区宇为什么不用区域?因为二者虽然同义,但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区宇义广、区域义狭。区域和区宇义同之处表达的都是界别和范围,区域的范围多指一城一地,范围有限;而区宇的范围指的是整个虚空宇宙,范围无限,这是二者的区别。
虚空宇宙再大,但都在五阴中,所以佛讲五阴时,用区宇而不用区域,就是这个道理。这篇讲的是受阴,什么是受阴呢?受阴含觉受、感受等义,具体指领纳所缘的一切事物现象名为“受”。受有六种,是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触而生。比如:
一、眼触受:“触”即接触、相对之意;“受”、领纳之意。如果眼与“好、恶”之色,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眼触受。
二、耳触受:如果耳与“好、恶”之声,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耳触受。
三、鼻触受:如果鼻与“香、臭”之物,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鼻触受。
四、舌触受:如果舌与“美、恶”之昧,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舌触受。
五、身触受:如果身与“美妙、粗恶”之境,相触对时,即生苦乐之受,是名身触受。
六、意触受:如果意分别“五尘、好、恶、美、丑”之境,即生苦乐之受,是名意触受。
以上六种触受反映在六识心中,就会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等情绪,这些情绪是受阴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直接受见浊的影响,见浊是指众生于佛教末法时期,邪见盛起,浊乱世间,《法华经》<方便品>说:“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
六十二指的是外道所执之断常二见,此二见细分有六十二种,全是背离菩提正觉中道第一义谛的见解,这些见解是不正确的,佛教称其为邪见。这六十二种邪见形成了见浊,见浊直接侵蚀觉受、感受、触受,在此侵蚀下的一切领受,称名受阴。下面是佛为我们开示受阴区宇。
佛说:阿难!有善男子修三摩提正定,在奢摩他止观中会见到很多的禅境。佛在这里说的三摩提是什么意思呢?三摩提又称作“三摩地”、“三昧”。三昧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意思就是禅定,是指行者修行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具体修法就是三三昧,三三昧修的就是三种禅定,即:
有觉有观定(初禅定)、无觉有观定(中间定)、无觉无观定(二禅及二禅以上的定)。由此可见,三摩提含有二义,一是以三昧为代表的修行法门;一是以三摩地为代表的证境。也就是说:三摩提是在通修三解脱门和三三昧后,进入到了四禅五不还天,心性清净,不再退转下界,住于恒常不变中,这种住处称为三摩地。
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小乘极果,顿超三界,永享涅槃之乐。这种境界名三摩提、所住之处叫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不生不灭处。
那么什么又叫奢摩他呢?“奢摩他”为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止”,有九个含义,即:一、内摄心令住;二、等住;三、安住;四、近住;五、调顺;六、寂静;七、最极寂静;八、专注一趣;九、平等摄持。这九个含义,就是奢摩他修行的九个法门,通过这九个法门的修行,使心安住于三摩地,如此称名为奢摩他。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九个法门的正确修法,即:
1、内摄心令住:此为修奢摩他初步调息阶段。行者摄心一处,外不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内离散乱,初伏妄念,得粗心住。
2、等住:此为第二步调息阶段。行者在粗心住的基础上,妄念起伏间隔的时间长了,呼吸均匀,没有了昏沉散乱,心住于静处,得细心住。
3、安住:此为进入欲界定至未到地阶段。行者于细心住处,有时管不住自己的念头,心往外驰,但能很快收心,重回静处。
4、近住:此为初禅阶段。行者从最初的令住到安住,都能收摄其心,虽有外尘六境的扰乱,但心也不会散乱,只住于念念清净处。
5、调顺:此为二禅阶段。行者从以上境界中已清晰地认识到,令心不安的散乱,都来自于外缘色法,行者至此已不被外缘所动,得增上力,已能调伏其心,令不流散。
6、寂静:此为三禅阶段。行者于寂静中,对扰动自心,起散乱恶念知觉,以及在随眠烦恼中,都能深切地见到自己的过患,并能摄伏自心,使心不流散。
7、最极寂静:此为四禅阶段。行者于寂静中,即便有失念或散乱,但都能很快制服,并不再起失念散乱心。
8、专注一趣:此为有心地四空阶段。行者于此,勤于精进,加功用行,无间断,无缺漏,如此则可相续安住于最殊胜之三摩地。
9、平等摄持:此为无心地证小乘极果及大乘地上菩萨位阶段。行者善于修行四禅八定及一切出世间定,功力已达到平等摄持一切善法,得为法自在,可以不做四加行,可以远离一切功用,定心坚固,如如不动。
通过以上奢摩他九种修法,就可以证入不生不灭的三摩地,三摩地是每一个修行人的第一目标住处,只有入住三摩地后,才能证得小乘极果或大乘无上道,所以三摩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通过奢摩他等修法而证三摩地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即禅即魔的境界,所以佛在受阴区宇又特别提出了这些问题,以引起行者的高度重视。
佛说:行者修三摩提,用奢摩他的方法使色阴尽,色阴尽后,得色身解脱,见到了诸佛本妙觉心,此本妙觉心,犹如明镜一般,会显现出许多很好的境界。这些境界,好像是得到了,但又用不上。为什么用不上呢?因为这只是些境界,并没有证果,所以用不上。只有证了果的人,才能为法自在。这种用不上的状况犹如人睡着了被魇鬼压住,手脚清楚可见,思想意识也很明白,但由于心被外邪沾住,手脚和身体就是动弹不了,这种状况名为受阴区宇。
佛说:如果魇鬼休歇,离开了你的身体,这时你就又恢复了肢体活动,就能够返观看见自己的面容,又可以来去自由了,而且不会留下任何障碍和后遗症,行者至此已苦乐不受,这种苦乐不受的状况名受阴尽。受阴尽得受阴解脱,得受阴解脱就能“超越见浊”。
“见浊”就是以上所说的六十二种邪见,所谓邪见就是真妄不分,知见不正的一种错误见解。这种见解生于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之时,在这种错误知见下的人,背觉合尘、不修善道,此名见浊。
佛说:修行至受阴尽,即可得正见,不会再被邪见所迷,因而从“见浊”中解脱出来:名“超越见浊”。 超越见浊后,再观察形成受阴的原因,原来都是虚明妄想为其根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白鹿一生一世# 等你,时宜@白鹿my反思其实每一个阶段的长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在这样的天气,去看一场雪,听说那里很梦幻,阳光照射下,是美丽的仙境时常把情绪
  • 」今次Ben會化身萬人迷,擔任高級海關要員的他不但獲下屬尊敬,更有不少異性羨慕黃智雯覓得完美的如意郎君:「因為角色對人好好,甚至識煮飯同做家務。Ben被編審刻意
  • 6、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6、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 (喜欢秦昊演的男主,但是和历史上刘义康那个货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历史上刘义康家里橘子比刘义隆的大。所以刘义康昵称橘橘,历史就是最后刘义隆把刘义康关在安成郡了[汗
  •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终身之福者,切须检点。    孔子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 —- 交通便利,直达康普马理工大学城,2站到pp,大型购物中心,大巴直达马欧洲—- 可办住家证明,微信:LIUHUI662037#西班牙租房[超话]##马德里租
  • 佛说:所有的遇见,都是一种偿还这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有原因的。【冥冥注定】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偿还。
  • ❤#星座元气说##星座甜一夏##许个愿吧#19号截单‼️9.21是泰国‮佛的‬日也是中秋‮节佳‬,当天​‎ ͏ ​多位‮女仙‬姐姐‮起一‬献舞,让我们一起拜​佛
  • 【国家#网信办将封禁一批黑嘴自媒体#】今天起,国家网信办将开展“清朗·商业网站平台和‘自媒体’违规采编发布财经类信息专项整治”重点聚焦财经类“自媒体”账号、主要
  • 捡钱联盟|团队代理报喜现场互联网的时代 不跟着有方法的老大根本别想赚到钱 我们的精准引流像自来水一样 客源疯狂的被我们UFINE这该死的魅力吸引‼️#优梵u
  • 聪明的人一个最大‮特的‬点就是,不愿意‮自让‬己受苦‮总,‬是觉得能够凭借着脑‮去力‬排坑,所以对他‮说来‬,认知永‮不远‬是从实践中来的‮而,‬是从书本里、从
  • 讲真,可能每一个人失恋的时候都会喊着,再也不会喜欢上另一个人了,就比如我,我失恋的时候不知道和多少人说过,我这辈子都不会再这样喜欢上别人了。 反反复复我折腾了三
  • 但是不是每次都能抓到野兔之类的,所以她活得是相当拮据。她并没有耕作的土地,不过在河边附近开荒了一小块的地,平日就栽种了一些蔬菜和豆子。
  • 2018年,张金哲院士曾获第二届国之名医盛典·特别致敬,他曾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成为一名儿科外科大夫的初衷,以及他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话筒]“我想成
  • 可是,一个人究竟为什么会陷入这种“我应该”的思维呢?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原因一︰“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
  • 3、小十神—比劫、伤官比劫主自我意识,熟悉的同辈,指自己和同伴。应用的范围太大了,从小的方面讲,可看出一个人的心胸、体形、志向、胸怀,家庭、单位、生活圈子的大
  • 时光变迁,猎豹形象演化得愈加栩栩如生,也更加醒目多姿~「 猎豹系列 」• 独具气质 | 看似威严的豹头作为配饰的主要元素,有一种原始的野性与韧性,还参杂着丝丝典
  • 有球员受伤然后退出这本来很正常,但是我们的球员呢,比如格纳布里,他就留了下来,但是现在他可能对巴萨无法出场,那也没办法。可此时的麴文泰就像脱缰的野马,索性摇头晃
  • 空振りを量産するようなボールを目指すのか、このままグラウンドボーラーを目指すかで育成は大きく変わりそうだ。30代になるとおこられないというテーマ。
  • 图⑤:平昌时为东京奥运写的“全力应援”图⑥:贯彻自身#羽生结弦##林肯概念车Anniversary#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这样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