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原因值得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每日一道#
在一般人眼里,修道者总是孤独与寂寞的。他们总是过着晨钟暮鼓,清灯伴黄卷,形单影孤的清淡生活,与世无争,常表现为孤独与寂寞的样子。
但是为何多少年来,都有不少修道者,愿意过着这种生活方式呢?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方式里面,有什么原因值得这些修道者耗上毕生精力去做呢?
是注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得这样呢?还是另有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理由过上这种生活?下面就谈谈贫道自己的看法。

一、圣人孤独与寂寞是为了什么
孤独与寂寞,不但是一般常人有之,一般修道人有之,其实连圣人也有。但是圣人他们为何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呢?他们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吧!追求的是什么呢?

《道德经》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其若晦,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因迷醉于名利而欢乐,像享受丰盛的美味,又像在春天登上高台而欣赏美景。圣人却唯独一人过着淡泊的生活,没有一点欲望萌动的征兆,像刚出生的婴儿那样还不知道发笑。颓废啊,好像无所归依。众人都有多余之物,而作为一位圣人,却唯独像有所遗失。
圣人表现出愚人的心态,好像非常愚蠢的样子!世俗的人都精明,圣人却显示唯独像昏昧;世俗的人都分析明辨,圣人却表现得唯独沉默。恍惚啊,像走到昏暗的地方,冷落啊,像无处栖息。众人都有所作为,圣人唯独表现出愚蠢而鄙陋的样子,圣人虽然独自和众人不同,然而却重视生养万物之本“道”。

圣人之所以与众人不一样,愿意过着孤独与寂寞的生活,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这个作为万物之母的“道”。

二、孤独与寂寞的快乐
有些修行者,在外面看来显得非常孤独与寂寞,他们内心没有太多的贪念,所以内心就清静。当人们内心清静时,就不会有太多的贪求,所以他们就表现安静而显得默默无闻。一般不了解的人,就认为他们生活得孤独与寂寞。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在修道方面,内心清静可以说是天下修行的规范。当内心清静时,自己的心灵就会安静下来,七情六欲也就减少,就不会有太多的非分之念,从而不会去追求一些无用而痛苦的事情。所以一些修行高深的道长,平时内心严格遵守戒律,专心致志地修行,达到虚静状态,可以体会更深远玄妙的内容。

《南华经》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养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将自己身体忘掉,进入一种物我两忘境界,即《南华经》所说的“坐忘”,从而体会生命的另一状态。另一种状态下,反而能体会到生命的高速运行,《南华经》称之为“坐驰”。

即当身体安静,而精神层面反应则更灵活而快速,从而达到内在的一种通达明亮。故内心清静而无所求的修行者,表现出的样子则好像孤独与寂寞一样。但其实,他们只是形体孤独而内心并不寂寞。

三、忍耐孤独寂寞才能更好地悟道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当我们内心达到空虚已极的境界,保持清静深厚的状态,这样更能认识到事物的变化。万物竞相生长,我们就可以观察它们的循环归复。万物众多,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源。复归到根源,我们称之为进入一种静态,进入这种“静态”时,我们就称之为是一种归复本性方式。当归复到本性时,就能发现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常态而不变的法则,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后,才能明白事物及生命的本质。

如果不懂得这种常态不变的法则的道理而轻举妄动,那就会遭到凶兆。懂得这种稳定法则的道理,才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才会做到公正无私;能公正无私才会使人们归向;能使人们归向才符合自然;能符合自然才会符合“道”,能遵循“道”才会长久,从而终身不遭受危险。

《易经》里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因此,当我们处于寂静的状态中,才能更好地体悟道的玄妙,才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变得安全。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内心的专一,是天下修行的一种共同法则,也是排除内心孤独与寂寞的最好良方。一般不理解庙观生活的人,认为庙上的生活皆是孤独而寂寞的。一般人都害怕出家而承受这种孤独与寂寞的痛苦。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懂修行者的内心世界或是修行的快乐。其实出家人内心更充实而幸福。

因为他们有圣贤们的智慧作为指导。所以,内在精神上,反而非常富有。因为他们的精神是专一的、一心一意的、非常虔诚地做着自己信仰的事情。内心里有颗坚定的信心,他们时时感觉与太上道祖同在。有了这颗坚定的道心,从此不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不论什么人,当内心达到专一的状态时,是不会再感觉到孤独与寂寞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王子去看一个修行者。王子看到修行者说,你一人在山里修行,是不是很孤独与寂寞?修行者说,我本来很快乐,但是你来了,我就不快乐,就变得孤独与寂寞了。王子非常不解地问:为什么?修行者说,你没来,我与“造化”同在,你来了,我就要与你说话,而暂时与“造化”分开了,在内心不能做到专一的状态,所以感到孤独与寂寞。

一些艺术家,当他沉浸于自己的艺术境界里时,也会显得如痴如醉,一个人也不会感觉到孤独与寂寞。所以,一般世人认为修行者皆是痛苦的寂寞与孤独,而实际上,得到修行内在快乐的人,他内心世界是非常幸福的。所以,他们甘愿一生守着表面上很寂寞而孤独的样子。这好比一个雕塑家,看着自己的雕像作品,几个小时都不会感到自己孤独与寂寞一样。

因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的人,才能得到内在的智慧与快乐。好多事情,都是慢慢成功的,如果太急于求成,有时反而不好。所以,《道德经》中说“大器晚成”。往往有大成就者的人,都不是一下成功的,常常要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如姜太公耐得住孤独与寂寞,终于等来文王的赏识与重用。越王勾践,耐得住孤独与寂寞,卧薪尝胆最后终于取得胜利。同样我们龙门丘祖师,“磻溪六年,龙门七载”(《玄门功课经》),共十三年时间,忍耐了孤独与寂寞,修道方能大功告成。

孤独与寂寞在不理解或是没有很好运用它的朋友,也许是一种痛苦。如果能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有时却可以从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智慧与快乐。很多大器晚成者,其实也是经历过孤独或寂寞才达到成功的地步。

所以,孤独与寂寞,对于世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无助的、痛苦的处境,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却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幸福的事情!

很喜欢的一段话,
末经他人苦,
莫劝他人善,
你若经我苦,未必有我善,
没穷过,就别说,何不食肉糜,
没苦过,就别说,给生活加点甜,
不知道他人的经历,
就别指责他人的选择,
远离身边那些未知全貌,
就劝你宽容大度的人,
因为这个世界上,
永远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人和人,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经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辛苦,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负重,
不懂,就不要妄加议论,
不明,就不要随便干预,
所以记住,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周四好!

早晚课背诵四种清净明诲断淫念

  有一对青年居士夫妇请教妙法老和尚,说自己皈依佛门后,鸡鸭鱼肉蛋没费事就戒掉了,酒和烟随后也相继断除,唯独戒淫欲,虽尝试几次均告失败。男居士说每当自己心中生起欲念时,也曾心中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但终会被淫心所取代,事毕苦恼不已,请老和尚赐教。

  师父开示:你们能精进修行,令人赞叹。莲花之所以圣洁,在于它能出淤泥而不染。释迦佛离开娇妻爱子出家修行,实际上就是示现给我们修行成佛的必经之路。在家人若能断欲,如出家无异,将成为世出世间修行人的典范。

  念观音菩萨圣号就可以帮助你止住淫心。但不是在淫心已在心中生起时才求助于观世音菩萨, 而是在平时就要“常念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最主要还是要先明理,明白之所以要断淫欲的道理。“明理即事”——明白了道理再去实行,自然成就。“即事明理”,在实行当中再去体悟其中的道理,这样才会更加牢靠。

  所以建议你们把《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背下来,从“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开始。为什么要背下来呢?背下来之后就能在空闲时随时默念,或小声念。如早晚散步时,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外出时都可以利用。背诵一遍约需十分钟,每天少则一遍,多则更好,尤其临睡前,一定要背诵一遍。也可以在初学时当作日课诵持,原来的早晚课也可以用“四种清净明诲”取代(指在家人),若能念出声来,不仅自己受益,你周围看不见的众生也会跪听你的念诵,皆可受益,那么你自然有无量的功德。如是这般修持,三个月之后,一定是“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断性亦无”,就是连自己已经断了淫欲的念头也没有了。与时俱生的是一种轻松、自在、法喜充满的境界,却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这是断淫欲的人自己才能体会得到的圣境。

达到这种“身心俱断”之后,可以不再背诵“四种清净明诲”(当然也可以终生受持),因佛的教诲已铭刻在了心中。

  这时才会发现,过去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美妙的事莫过淫欲”是错误的。淫欲带给人的只是瞬间即无的快感,而不是快乐,因为相继而来的疲劳,精疲力竭,

  不是乐而是苦,更别说由此而产生的疾病,夫妻间的矛盾,离异,乃至死亡,皆源于淫欲炽盛。

  淫欲如是为了人类的延续,天经地义。除此,应当适度和节制,而修行人则必须断除,因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有个别人在断欲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偶然出现无梦遗精,属正常现象,不必理会,会自然除尽。

  “精疲力尽”,实指多淫欲的人,不仅有害健康,而且会减寿短命。

  “养精蓄锐”指的是断除淫欲的人,不仅有强健的体魄,体内的精华,会蓄结成坚硬无比的舍利子。断欲的时间越长,圆寂火化后留世的舍利子越多。舍利子是视同佛菩萨的圣物,世人诚心礼拜者会受益多多。

  所以,如能戒除淫杀盗妄的修行人,必能“成就菩萨无上知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大概是懒了或是累了,越来越不想钻进别人的圈子,也不想去讨好谁让自己显得好。情感语录情感心情语录早安晚安手机壁纸无水印壁纸高清壁纸锁屏壁纸纯色壁纸ins壁纸唯美壁
  • #易烊千玺[超话]#@ANGSI昂司蛋糕颜究所 #易烊千玺2019玊尔演唱会##千玺参与蛋糕设计# 看看我吧小昂[泪][泪] 十次抽奖全败之后又买了一次[泪][
  • 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从无到无的旅行》大多数读者会看哭,我以为是我的某一篇文章治愈力特别突出,但后来发现不同的读者因为不同的文章(无规律)戳中泪点,这本书对
  • 孤独是什么呢,是你生活在这个热闹的城市里,即使你周围人山人海,但也无一人关心你的心情是否好坏,是通讯录里一千个电话却无一人可以诉说,是你一次次热切的期望变成失望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一起陪他们走过接下去的每一年!@TFBOYS-王源 #TFBOYS[超话]#[米奇比心]#从开始到未来一心一意唯爱tfbo
  • 这次共鸣盈眶在 我的英雄学院No.72用镜头和台词完美诠释“冲锋”的“冲”我会害怕得战栗 身体不听使唤但为了保护你我必须要让自己动起来我要捍卫和贯彻我下了决心的
  • 我也很难受,身边的人都不相信,我连自己心心念念的那所大学就不敢讲出来,只能用没想好糊弄过去。结果收到货后……只能套进我的一条腿[拜拜]哈哈哈哈哈我不活啦,这大概
  • 34 如果你一味向外头攀缘,你的心不清净,这个功德永远不圆满。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会清净,无事找事,这是很苦的事情!
  • 任职资格:1、长相甜美,懂化妆打扮,有搭配经验的优先。#手相面相手相算命#看手相看面相掌面红润,气血充足,性格很好,活波开朗,但是做事有些毛毛躁躁,感情线短且末
  • 【82岁“硬核奶奶”首飞金堂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82岁硬核奶奶驾机重返蓝天#82岁的苗晓红曾是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1989年退役。[飞机][飞机][飞
  • #交流与传播# 【快去雄安,捷足先登,势必有你】 此刻的中关村南大街,已不复往昔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无处站立,海龙大厦等等一系列当年挤爆棚的电子产品市场,此
  • #娱乐##王源方否认起诉范冰冰#刚刚,王源工作室就“王源将起诉范冰冰”等传闻发声明,声明表示与范冰冰及其团队在合作期间相处愉快,《大主宰》相关费用早已如期结清,
  • 就算只粉忘羡,也别忘了,江澄是羡羡除蓝二之外最亲近的人了,他们也是彼此最后的亲人了 记录难得的甜:周日晚视频 实在是太想你 但是嘴硬心软的我怎么可能说很想你呢
  • 我好想把录取通知书甩在当面诅咒我永远考不上那个人脸上;好想让那个一直关心鼓励我的人不失望;好想能够因为录取了而喜极而泣一次;好想让爸爸妈妈想到我就很骄傲;……还
  • 昨天生日 超级超级开心千千#易烊千玺[超话]#在晚上还发了自拍 在南昌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宣传图 好开心就想他自己给我的祝福一样我笑的和个傻子一样 室友在生日蛋糕
  • @MD_摩登兄弟 ©logo#年少时的爱情还在吗# 年少时的爱情,就像是一场永不熄灭的烟火,纵使你后来爱了很多人,可少年时喜欢过的人,不管什么时候说起来,你还是
  • 5,对不是自己的东西起了指望,日后受苦的只有我自己.6,我来这世上一遭,本就是为了好好过日子的7,“人生在世几十年,若亲眷不能克己复礼,携手共度,眼下的经营,终
  • 今天算了塔罗牌,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总的来说就是自己难以解脱,身边的人也会离开,一下子给我急哭了[跪了]被朋友安慰了好久才平静下来。最近呢就总爱干这种莫名其妙的事
  • 万法皆空,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蓦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万法皆生,皆系缘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 研究表明,585或595纳米的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能使膨胀纹的外观得到轻至中度的改善。有时候,膨胀纹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因为快速生长、疾病、使用药物而导致的膨胀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