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第一百一十六段)#须菩提悟透般若空性证阿罗汉果#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译名“善吉”:是说其出生之日,家室皆空,父母惊异,请问相师,相师占后说,此是吉相,故名“善吉”。又译为“善业”:是说其禀性慈善,不与物争,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善护三业,故名“善业”。又译为“善现”:是说其出生时,家中的金银珠宝,全都不翼而飞,七日后又一样不少地出现在家中,故名“善现”。
须菩提出生在非常富有的婆罗门教家庭,佛陀到他的家乡布教,他的父母改信佛教,须菩提也因受父母的影响,出家做了佛的弟子。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善说般若,闻佛说法后,证悟空理,在佛的弟子中被称为解空第一。
那么什么是空呢?空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生者为有、灭者为空。因缘者,缘从因生,因本空寂,所以说:因缘所生法,原本就是空。
而佛教说空,不是虚无的空、不是空洞的空、不是无因果的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而是充满了利人济世,广修六度万行的菩萨精神,是纯精神世界的空。这个空能生万有,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诸法实相、是一切佛子所要求证的究竟涅槃。
须菩提解空第一的证境可从一个故事中得到印证,故事说佛曾到忉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回到人间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前去迎接。当时须菩提在灵鹫山的石窟中缝衣,听到佛回来的消息,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忽然一想,佛的真身不是肉眼可以看见的,我现在去迎接佛,是把佛的法身当成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的肉身了,是不识空性的表现,不识空性,就看不到佛的法身。
佛的法身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诸法空性,空性是无处不遍,佛的法身也无处不在,既然是无所不在,我又何须去迎。于是他安然坐下,依旧缝衣。
在迎接的人群中,有一位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第一个看到佛,她一边顶礼一边说:“弟子莲花色第一个迎接佛陀,请接受顶礼。”佛陀对她说:“迎接我的第一个人不是你,是须菩提。”此时须菩提正在灵鹫山石窟中观察诸法空相,见空即见如来,所以他是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
由上可见,须菩提见空即见佛的甚深悟解,是名符其实的解空第一。他一贯都有自己鲜明的主见,但也有错必纠,这体现在他平日托钵时,乞富不乞贫,不依佛制比丘乞食应次第行乞,他对此解释说:“这不是因为自己贪嘴好吃,是不愿意增加穷人的负担,而富人施舍区区一餐之食,不啻九牛之一毛,这即是我乞富不乞贫的原因所在。”
一次摩诃迦叶对须菩提说:“我向贫穷者乞食,给他们种福田,免除他们将来的穷困,富人福多,何必锦上添花呢?”迦叶的话,无疑是对须菩提的批评。
须菩提听后,很谦逊地说:“乞富乞贫,都是为了利益众生,佛法里方便有多门,我们可以各行其道,不必强人同己。”须菩提的乞富不乞贫、大迦叶的乞贫不乞富,成为尖锐的对比,佛陀对他两个人的做法都不赞成,曾诃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对佛陀的教育,须菩提虚怀若谷,很快纠正了自己乞富不乞贫的做法。
须菩提修行非常精进,得无诤三昧,以心境拓宽胸襟,阔达自在,受到诸多比丘的敬佩。但也有人对他冷嘲热讽,说他整天打坐,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一些比丘听了这话,为须菩提鸣不平,要和那些人辩论。
须菩提劝这些好心的人说:“修道之人要将讥嘲、毁谤、逆境,看成是助道增上缘,这样就能依此消除业障,增强信心,再说诸法空性的真理,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圣,平等一相的,辩白和诤论,是有胜负心的,与真理相违。”
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性,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争。佛陀对他的修证,十分满意,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第一离欲阿罗汉。
这时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对佛说:我“旷劫”以来早已得到心地清净,没有任何障碍,以这清净之心忆念在世间生生死死的次数,如恒河沙那么多,对每一生每一世的事情都清清楚楚地记得。”此处说的“旷劫”指无明生起时的劫初、即过去的极长时间。
须菩提说:我这次初在母胎时,就知道真空寂灭,十方世界本来空的道理,有能力让众生也都能证得空性而回归本然,这次听了如来讲性觉真空,空性圆满遍一切处的法理,我因此而悟入般若空性,证得了阿罗汉果,顿时进入如来大宝光明空性觉海,同“佛知见”。“佛知见”就是了知照见诸法实相之理的佛智慧、是一切种智之用。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的次第,修行入十住位:名开佛知见。入十行位:名示佛知见。入十回向位:名悟佛知见。入十地位:名入佛知见。
须菩提说:我之知见与佛知见相同,佛就为我印证已得无学果位,说我依自性本空在诸多的解脱门中为无上之法。佛问圆通,我的体会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从一切色尘现象中去找自己的真如本体,都不是。不是为非、非就错了!即诸相入非之意。要空尽一切相、因为一切相都不是本心。所谓不是,不是称为非、相是非之住所,将相的住所空干净,即非所非尽;再回旋转来,回心观照,即旋法,将能空的那个也空了,空为无,即归无,名旋法归无。在即无相也无空的境界里去体悟那个无上大道就对了,这就是圆通中最为第一的法门。须菩提尊者是从意根起修,体悟般若性空而开悟证果的。

《楞严经》圆满菩提不生灭性
(第四十段)
【阿难!如彼众生,别业妄见,瞩灯光中,所现圆影,虽现似镜,终彼见者,目眚所成。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例如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原我觉明,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云何复名,觉、闻、知、见?是故汝今,见我及汝,并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即见眚,非见眚者。彼见真精,性非眚者,故不名见。
阿难!如彼众生,同分妄见,例彼妄见,别业一人。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详,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佛说:阿难!有些众生,因别业所生妄见,如同得了眼病的人,看灯光就有圆影,就像真实境界一样,这是因为得了眼病才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眚病造成的错觉,眚病即眼病,是“见劳”所致,不是色影造成的。
“见”是所见、“劳”即烦恼。意为幻相是生于无明烦恼的所见中,不是物质世界和色尘外境造成的。眼病所见之彩色圆影,比喻为五阴十八界,五阴十八界总括为身心内外世界,这身心内外世界犹如彩色圆影,层层叠叠,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这眼花缭乱的东西本就虚幻,若误以为实,即是非正确的凡夫知见或外道的邪知邪见。这些妄见,也不能责怪得眼病的人,因他确实不知自己的所见是因眼病所生的妄见。
佛对阿难说:如你今日,以眼观看这山河国土及诸多的众生,这些都是你无始以来就像得了眼病者所看见的幻相,能见之功能与所见之缘,相互作用,就现出了当前这些山河众生等境象。这些境象的出现是因原有的“觉明本性”“心”,被妄见攀缘于病眼,“觉见”就成了眚眼“病眼”,所见一切就都是幻相了。
而原有的“本觉明心”,“本觉”即菩提、“明心”是菩提之用。这本觉明心虽然起了攀缘,但它仍然是觉明心,而不是眚病“病眼”。这比喻众生虽然迷惑颠倒,流转生死,但那不生不死的常住真心却依然存在,存在的真心不是病眼,也并未迷惑。
觉明心虽然生了眚病“眼病”,而此“觉明心”并不在病眼中。此实为真见与妄见,觉明为真、病眼为妄。为什么又称这些真妄名叫:“觉、闻、知、见”呢?“觉”:是感觉、“闻”:是闻听、“知”:是知道、“见”:是能所二见。这些都是妄心所生。妄心所在之处,是因为你而今见到我和你自己,并诸多世间中的,如: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等十类众生时,当你还没有明白“众生别业妄见”和“众生同分妄见”的道理时,你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其实这些都是你病眼中的圆影幻相,这些所见名为“见眚”,见眚”就是妄见,妄见见到的自然都是幻相。
如果离开病眼所见的幻相,自性“真精”就显现了。“真精”之“真”为一真、“真精”之“精”为一真之体。此体即真如自性、故名“真精”。这时就会明白,真精不是“眚”,因“眚”是病;所以也不名“见”,因“见”是妄。真精不是病、也不是妄,是本来就有的菩提心。
佛说:阿难!如他处众生同分妄见中,有别业妄见,仅限于一人或一患眼病的人,同于一国都生眼病的人,所见圆影皆是眚病所生,他们所见的种种不祥,与同分妄见一样,只有多寡之分,没有所见不同,即一个人与一国人的妄见是一样的。这些妄见都是因宿世“瘴恶”所起。
“障”有“二障”、“恶”有“十恶”;“二障”指烦恼障与所知障。二障是《瑜伽师地论》行派与《法相宗》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之作用所作的分类。即:
1、烦恼障:由我执“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扰有情众生身心,使在三界五趣的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故称烦恼障。
2、所知障:由法执“法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其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实相及实性,故称所知障,又作智障。
“十恶”:由身体行为、语言行为、思想行为所造。恶者逆常理而行,真妄颠倒,放纵感情于身口意,动则与真理相背,而成此十恶,即:
一、杀生:杀害生命、贪食众生肉。二、盗:偷盗、抢盗、盗取公私财物。三、淫:邪淫。四、妄语:虚诳不实之语。五、绮言:杂秽不正之语。六、恶口:骂詈恼人之语。七、两舌:挑拨离间之语。八、悭贪:悭吝贪着。九、嗔恚 :嗔恚愤怒。十、邪见:暗昧迷理。此“二障十恶”简称为“障恶”。
佛说:这些障恶,从无始劫以来由妄见而生。如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及娑婆世界,并“洎”十方。“洎”拼音“ji”:作“及”解。此为并及十方之意。
佛说:娑婆世界及十方充满烦恼的国家和一切众生,本来同是觉明无漏妙心,只因“见(所见)、闻(所闻)、觉(感觉)、知(知见)”这些见闻觉知,缘于色尘而分别生出的虚妄相,在这虚妄幻相中,和合妄生、和合妄死。如果能远离这些虚妄的“和合缘”与不和合缘,就能灭除生死之因,而圆满菩提道果。
“和合缘”指外尘六境,即:色(物质世界及天地万物等一切众生相)、声(一切从口而出的声及流水等发出的物理之音)、香(香臭等各种气体)、味(酸甜苦辣等各种味道)、触(接触和触摸等感觉)、法(意识形态)。能和合之因是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识。”和由六根而产生的六个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各一识。六尘是六根六识的“和合缘”;“不和合”是与心王不相应之二十四不相应法,即:
一、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指有为法)。二、命根:第八识种子,并出息、入息、暖气三者,连持不断。三、众同分:如人之类,其形相似。四、异生性:众生之妄性不同。五、无想定:心想俱灭,外道所修之定。六、灭尽定:受想之心灭尽,诸识不起。七、无想报:外道修无想定,命终生无想天,寿命五百劫,想心不行,如冰夹鱼。八、名身:依事立名,众名联合称为名身。指一个单名如太阳,叫名词;三个以上的名词如太阳、月亮、星星,叫名身。
九、句身:积言成句,众句联合称为句身。指一句话如:我正在工作,叫单句;三句话以上如:我正在工作,忙得很,分不开身,这叫句身。十、文身:文即是字,众字联合称为文身。指构成名词名句的各类字母和文字,可形成文章,称为文身。十一、生:诸法生起。十二、住:诸法未迁。
十三、老:诸法渐衰。十四、无常:今有后无。十五、流转:因果相续,流转不断。十六、定异:善恶因果,决定不同。十七、相应:因果和合,不相违背。十八、势速: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十九、次第:编列有序。二十、时:即时节。二十一、方:即方所。二十二、数:即数目。二十三、和合:不相乖违。二十四、不和合:互相违背。
此二十四法,又名无体,是指离开了自性本体,若人用这些离开自性本体之法,最精进者,可成为高级外道,能证得无想定或无色界定,但这两种定只能延长寿命,不能得究竟佛果。由于其不与色法、心法、心所法、无为法相应,故名不相应行法,是“不和合”之缘。
佛说:“和合”是因缘法,因缘是生灭法;“不和合”是与心王(第八识)不相应法,不与心王相应,就不能成为心王,心王就是佛,如此则永远都成不了佛。如能远离这些“和合缘”与“不和合缘”,就能灭除自己根本上的生死之因而圆满自性菩提,从而回归无生灭性,此无生灭性即是清净本心,是常乐我净本觉常住的清净本位。

《大悲咒》天龙八部一切神祗齐聚法会
(第五段)
【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提头赖吒而为上首。又与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龙王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为上首。又与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稀有之相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前来参加大悲法会的还有“护世四王”:护世四王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居住于第一重天,叫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分布在须弥山山腰上的四座山峰,管理这四天的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持琵琶,住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持宝剑,住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龙),住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住北俱卢洲。
民间一般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持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执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司顺。组合起来便成了“风调雨顺”。他们护持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名“护世四王”。其中“提头赖吒”即东方持国天王,为东方天主,在法会里,他坐在四天王席位中的首位。来参加法会的还有无量多的天龙八部、即:
1、天:天指的是三界二十八重诸天里众多的天主、天神、天人。他们是通过修行善法、禅定,依此业因果报,死后分别往生到不同天界的众生,比人类的寿命长、乐受多、福报大,是六道中最殊胜、最高级的一类众生。
2、龙:龙是一切水族中的首脑,有神通,具有施雨的天权,福报仅次于“天”。龙类众生的前身都能修行佛法,也很努力,但就是不重视戒律,时有违反,故依因感果生为龙身。龙是正义、英勇、富贵、吉祥的象征,很受人们的尊敬崇拜。
3、夜叉:夜叉隶属于毗沙门天,所受福乐与诸天同,或依树林、或住灵庙、或居山谷、或处空宫。《大智度论》卷十二则举出地行、虚空、宫殿等三种飞行夜叉。其中,地行夜叉可得种种欢乐、音乐、饮食;虚空夜叉有大力,所至如风;宫殿夜叉有种种娱乐便身之物。他们都是依过去修布施之差别而所受果报不同。
4、乾闼婆:乾闼婆在印度神话中,是一群半神半人的天界乐师,是帝释天属下职司雅乐的天神。 此神经常住在地上的宝山之中,有时升至忉利天演奏天乐,善于弹琴,演奏种种奇妙的雅乐。乾闼婆是东方持国天的眷属,是守护东方的神,有众多眷属。
5、阿修罗:阿修罗生前能修行佛法,就是脾气不好,嗔恚心重,并依因感果分别投生在鬼道、畜生道、人道、天道中。唯人天二道为善道,有天福而无天权。
6、迦楼罗:又名大鹏金翅鸟。是神鸟修婆那族的首领,众鸟之王。其形象多为人面、鸟嘴、羽冠,腰部以上为人身,以下为鸟身。金翅鸟的形象在佛像背光雕刻上最为常见,如在承德外八庙的普乐寺、须弥福寿之庙等寺庙中都可以看到金翅鸟的身影。
7、紧那罗:紧那罗又名“乐天”、意为“音乐天”,是侍候帝释天的歌神。因其头上长角,又被称为“人非人”。紧那罗有男女之分,男性长一马头,女性相貌端庄,声音绝美。
8、摩睺罗伽:意译大蟒神、一种人身蛇首之神。普济寺中摩睺罗迦的塑像为头顶几条蛇的贵族,或是蛇面,手持笙或腰系花鼓,手持鼓槌。摩睺罗伽生前能修行佛法,也是不重视戒律,时有违反,故依因感果而成蟒蛇身。
以上八类众生,统称为天龙八部,都是佛教的护法神。另外还有“人非人”:人非人指没有人的身形,但能用神通变化成人的身形的一切鬼神,包括天龙八部在内,都属于“人非人”。这些来参加法会的天龙八部和人非人等众的首席代表是天德大龙王,这位大龙王修诸善行、具诸天德,成为天龙八部和人非人的首领,在法会中,坐在他们的首席位上。
来参加大悲法会的还有“欲界诸天”天女:天女只有欲界六重天才有,之上的色界十八重天和无色界的四重天是没有天女的,因为色界以上的天人都是纯男性。“欲界诸天”主要指的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这六重天,称为欲界六天。这欲界诸天里最漂亮、最有德能的是一个名童目天女的,所以童目天女就坐于法会所有天女的首席上。
来参加大悲法会的还有无量多的虚空神:传说虚空神是在虚空宇宙刚刚诞生时出现的十二个神王,主管不同的世间事务。十二神王之一的虚空神,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创世神。虚空之神的力量最为强大,能让虚空归为0,毁灭一切东西包括其他十一位原始神,并化为虚无。传说整个虚空宇宙,都是虚空之神所创造的终极世界。
来参加大悲法会的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江河、大海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泉水、水源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河流、沼泽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一切药草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树林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一切房屋、住宅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水系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火种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一切大地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风源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本土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山岳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所有岩石之神;还有无量多掌管天上人间宫殿之神。这所有的神,都到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来参加集会。
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一时无量多的大菩萨云集,无量多的天龙八部、无量多的十方世间一切神祗齐来聚会,显得法会非常兴旺,观世音菩萨看到来了这么多的人,既高兴又兴奋,兴奋得于大会中密放神通,用神通放出大光明,大光明照曜十方无量无边多的诸佛国土,将广阔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化作一片金色。
所有的天宫、所有的龙宫、所有的诸天天神的宫殿,尽皆震动;所有的江河、所有的大海、所有的铁围山、所有的须弥山、所有的土山、所有的黑山、也尽皆大为震动。观世音菩萨威神所至,一切日月之光、一切珠火之光、一切星宿之光,皆悉不现。唯有菩萨所放之大光明,照彻三千大千世界。
这个时候,身居诸多菩萨摩诃萨大法王子的首席代表总持王菩萨,见此稀有之相,感到非常奇怪,怪未曾有,即从座起,叉手合掌,以偈问佛:世尊!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于是以偈语请示于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谈恋爱吗?结婚那种! 新的一年遇到那个双向奔赴的人! 可以见面后了解领证再恋爱,不想再谈没结果的感情,期待双向奔赴的陪伴,属龙大叔,坐标顺德,想成家做奶爸带娃了
  • 春天(正月-3月)万物复苏,包括身体,所以在此期间的行动要顺应“生发”之气:早上早起、多散步,避免束缚、舒缓身体和心情,多予而少取。 ——《黄帝内经》 原文:春
  • #中医[超话]##单味中草药介绍# 六神曲 ,别名神曲、六曲。 药用部位 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合后,经发酵制成的曲剂。 产地分布 原产福
  • 一鞋多穿,三套搭配都是#特步山海# 仞岳,超香的价位,几乎都可以搭遍整个秋冬的衣柜,喜欢的姐妹们可以冲起来啦!格子裤作为近年来街头很受欢迎的一件复古单品,要是搭
  •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光彩一幕,看到的是一对又一对新人婚姻的喜气烟火,那不过是过眼云烟,人是会变的,谁能将家务事了断的彻彻底底。分享人:李汝胤】 围城,不过两个
  • 对于他们的成长,我一直是希望不生病就是最大的回报,其他的他们开心就好。(说出去有面子,爸爸的爱就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妈妈只要孩子健康开心就好了,因为生活起居
  • 一则澄清,望各位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 回应:@临临临1 @gfhyg56 个人主页:1⃣️ 2⃣️ 关于临临临1(即唐知晚)对我的恶意言论见p1,gfh
  • 塔罗牌测你暗恋的人喜欢你吗: 爱的赠礼是羞怯的,它从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它轻快地掠过幽暗,沿途散下一阵,喜悦的震颤。追上它抓住它,否则就永远失去了它。两情相悦大
  • 填词【水调歌头】十二阕 文/风啸青花 (毛滂体十首) 其一《别离远去》 词林正韵 第七部 冷云遮明月,热血暖胸间。纷呈多彩,流光心语栩儿言。把酒中秋今夜,又遇
  • 东方亦有阿閦(cuo)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
  • 挺矛盾的,我想忘记他,投入新的生活,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明明我已经很少想起他了,可他却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可是天亮了,我很难过,我不知道我是在难过什么。
  • 虔诚的祝愿,在掌心里喧嚣着;当新的期盼,成为了新的诺言,我想就这样,停留在你身边。虔诚的祝愿,在掌心里喧嚣着;当新的期盼,成为了新的诺言,我想就这样,停留在你身
  • #王源聊TFBOYS春晚不合体##王源[超话]# 王源真的好会说 大年除四 继续分享一波新年文案[good][good][good][good] 日迈月征
  • 面对自己的爱人,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Ta总是忽冷忽热,让你没有安全感,你不知该如何走进Ta的心里,这时你就要静心的想想了,Ta内心最爱的人是你吗?想要走得更远
  • 看到消息一则,介绍说Mike出生在缅甸,8岁就随父母移民去了新加坡,得知缅甸儿童上学路程消耗时间太长,而国内小黄车产品积压太多,计划五年时间捐助10万量给缅甸儿
  • 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雪上项目和滑行项目测试活动于2月16日正式启动,在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3个场馆群6个场馆,共将举行包括冬残奥项目在内的20项测试活
  • 第一天的23岁:上午睡到自然醒,慢悠悠走去银泰吃欧阳小姐吃到完全塞不进去,晃到coco买了双响炮永辉买买水果零食好吃的鱼鱼累个半死扛回家,休息一会又马上冲去菜市
  • 負責這款遊戲的Elizabeth LaPensee教授表示,《雷鳥襲擊》(Thunderbird Strike)是以稱為雷鳥的原住民文化產物為基礎來設計的,它可
  • 在剧院还是文明观应,不大声喧哗、不偷摄、管好小孩和管好自己的脚不替前位的凳子[心]本来是要发四张图拼『新年快乐』结果搞完第一张就lei了(主要大家都在次年夜饭我
  • 不过后来觉得幼稚,就不一怎么就删人删东西了。可是当你你真正出发,走出一步之之后,你你可能就会很快的产生悲观的情绪:这段路路怎么这么遥远这这么崎岖……这时时候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