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破和合及非和合【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十番显见 · 剖妄出真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O2正破和合俱非(分二)

P1先破和合 P2破非和合

P1分二

Q1总举妄惑 Q2别为破斥

今Q1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前边佛对阿难说,你还没有明白这个本觉妙明,它也不是无明和业识和合而生的,也不是不和合而生的。

现在佛又叫了一声阿难,说,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我现在再以所有的尘相、客尘来问你。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你现在还以这个世间的妄想,和外道的和合、一切因缘这种的道理,产生疑惑,说你证得这个菩提心,是从“和合”生起的。“和合”,就是两种东西融合到一起。

Q2别为破斥(分二)

R1破和 R2破合

今R1

【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现在佛又设了一个问答来问阿难。则汝今者妙净见精:那么现在你这一个既微妙而清净的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你这个见精是和“明”和到一起呢?是和“暗”和到一起呢?还是和这个“通”、“塞”和到一起呢?和哪一种相和呢?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假设你说这个见精和“明”相和了,那么就在你观“明”,这个明的情形现在你眼前的时候,在这个“明”的里边,何处和这个“见”相杂了呢?哪一个角落、哪一个地方、哪一个部分,是这个“见”呢?你给我指出来!

见相可辨,杂何形像:你这个“见”的形象如果能辨别、认识出来,那么你这个“见”和这个“明”杂到一起,究竟它是个什么样子,什么相貌啊?有什么表现啊?好像这个红的和白色的杂到一起,那就变成也不是红的,也不是白的了。

若非见者,云何见明:假设你说“见”不与“明”和,你看见的这个“明”,不是个“见”,你又是怎么样看见这个“明”的?若即见者,云何见见:你若说这个“明”,就是个“见”,你又怎么看见你这个“见”呢?你看见你这个“见”的时候,是怎么样看见的?这个道理,阿难又是懵头转向的。

必见圆满,何处和明:你一定认为你这个“见”是圆满无缺,无欠无余的,那么你又怎么能搀杂上这个“明”呢?因为你这个见既然没有缺陷,无欠无余,你怎么能搀上这个明呢?夹杂不了这个明啊!若明圆满,不合见和:假设你要说这个“见”不圆满,“明”是个圆满的;那么明既然是圆满的,又怎么夹杂上这个见呢?它不应该和见相和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明圆满,也是无欠无余的,也是搀不进去旁的东西,所以你也不应该和这个见相和的。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你若说,这个“见”和“明”是两样的、不同的,那么你把它们夹杂到一起,就会失去它们本来“见性”和“明”的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你若有所夹杂,就失去这个“见性”和“明”的本性了。所以我说:你这个“见”和这个“明”相和合,没有这个道理的!这是不合理的一个看法。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明”和“见”既然不能相合,其他的“暗”、“通”,和“塞”,也像这个道理一样,也是不能相和合的。你怎么可以说,证菩提心是和合而起的呢?这是一种错觉,是错误的!

阿难以前迷惑这个“见”是一种因缘,佛给他破了;他又跑到和合上边,以为“见”是和合的。所以佛一步一步地把这个迷给他破了,可是现在他又跑到那个迷上,总找不着真正的道路。

所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有的人就生了一种狂妄的心,说是:“啊,我就是佛嘛!人人都是佛嘛!”他就不知道人人也都是魔鬼,但他不说人人都是魔鬼!

说“人人都是佛”,你现在成了佛没有?佛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佛有“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这三身,你有几个身?佛有“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四种的智慧,你有多少智慧?佛有“佛眼、法眼、天眼、慧眼、肉眼”这五眼,你有几个眼?你一个眼睛也还没有睁开呢!就说:“喔,我是佛了!”你是个什么佛啊?佛都要有个名字,你这个佛的名字叫什么佛?连个名字都没有,那叫什么佛?没有没名字的佛!

所以有这种狂妄的人就说:“喔,我就是佛!Everybody is Buddha.(人人都是佛)”不错,人人都是佛!但是你要行持佛法,照着佛法去修行;然后你要雪山坐六年,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这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经过。而你一天到晚,欢喜喝酒就跑那儿喝点酒,欢喜抽烟就抽一点烟,欢喜去看电影就看电影,欢喜去跳舞就去跳舞;然后回到家里,陪着太太在床上。这就成了佛了?哈,太容易了!

你看看佛,经过多少困苦艰难才成的佛。你就一天到晚坐到自己的床上,坐在自己的家里,不要说雪山六年,连六天你也没坐过啊!就算你坐那儿,就那么如如不动,你能坐六天,我也算你是个佛;可是甚至于连六个钟头,你都没有坐呢!就说自己成佛了,这简直的!你说,这是不是颠倒啊?阿难颠倒,这比阿难更颠倒!所以我骂这种人是“魔王”,你们以后见着这种人,也可以叫他“魔王”!

R2破合

【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这个“合”字和前边那个“和”字不同。前边那个“和”,是两种东西搀和到一起了。这个“合”,就好像一个圆器上面盖上个盖,这么合起来,它就是一个了。

复次阿难:我再给你讲一个道理。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又者,现在你微妙而清净的这个“见精”的体,是和这个“明”合成一个呢?还是和这个“暗”相合到一起呢?还是和这个“通”合到一起?或者和这个“塞”合成一个呢?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假如你说这个“见”和“明相”相合成一个了,那么到暗的时候,那个“明相”已经没有了。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那么这个“见”,既然和这个“暗”不相合,为什么它又能见着暗呢?

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假设你说见“暗”的时候,虽然见着暗,但是它和这个“暗”不合的;那么你若是说它与“明”合的话,也应该不会见着“明”了。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既然看不见这个“明”了,它又怎么能和这个“明”相合呢?所以你明了这个“明”,那么就不是“暗”了。那你说它究竟是和“明”合、是和“暗”合呢?

那么说出这一个“明相”来,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至于那个“暗”,和这个“通”、“塞”,也和“明”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你说究竟它和谁合呢?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见”,你也不能说它和任何的相相合,也不能说它不相合。根本这个“明、暗”是有生灭的,而这个“见性”是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的,就和这个有生灭的不会相合的。阿难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如来就大慈方便,说出种种的比喻,来开示阿难。

P2破非和合(分二)

Q1承示转惑 Q2别为破斥

今Q1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阿难听见佛这样一讲,他又生了疑惑了,又思惟起来!所以对佛又说了,世尊!像我这么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这个妙觉元——就是这个见性,和有因缘的这种尘劳,和这个心的念虑,这种种的情形,不是互相和合吗?这“耶”字,就是不决定词。

以前他所说的话都很决定的,说这是自然哪、因缘哪,又是种种道理,这讲得都很决定的。因为都被释迦牟尼佛给破了,把他这个理论批得不成立了。所以现在他也学得有点滑头,说话不说决定的口气了。“耶”是个询问辞,说这个“不是和合吗?”问问佛究竟这个道理是这样子?或者不是这样子?

Q2别为破斥(分二)

R1破非和 R2破非合

今R1

【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见性是个不生灭的,阿难就硬想用这个不生灭的,来比这个生灭的“明、暗、通、塞”,来比“因缘”这种缘尘、心念,他总想要往这个上相合。现在他又自己想:或者不是和合的吗?所以佛言:佛就告诉他了。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以前你说这个“见觉”是和合,你现在又说这个见觉这种见精,不和合了。我现在再问问你!

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这种微妙而没有生灭的这种见精,你说它不是和合;是它不与“明”和啊?还是不与“暗”和呢?它不和这个“通”和?还是不和这个“塞”相和呢?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假设你说它不和这个“明相”搀和的话,则你这个“见精”,和这个“明的相”,一定有个边际。“边畔”,就是界限。什么是你“见”的边际?什么是那个“明相”的边际呢?你若说这个“见”不和“明”和,你找一找它们中间的界限,有什么目标来分开这个界限?

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你现在好好观察观察:哪个地方是“明”的边际?哪个地方是“见”的边际?在这个“见”和“明”,以什么地方分开它们两个的边际?你讲啊!这个见和明,在什么地方分开呢?

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不相及”,就是两个不会碰到一起。要是在这个“明相”的里边,没有“见精”的话,那么“明”是“明”,“见”是“见”,这两个根本就不会碰到一起的。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既然两个不能碰到一起,它自然就不知道这个“明的相”在什么地方;连它的相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个边畔又怎么能成就呢?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道理是这样子,那么那个“暗”,和“通”、“塞”的道理也是一个样的!那么现在你来分际,你说它们不和,在什么地方是它们两个不和的边界?你讲啊!

R2破非合

【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前边讲是那个“和”,现在又讲这个“合”。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这种微妙的“见精”,你说它是不和合的话,是它不和这个“明”合在一起啊?还是不和这个“暗”合在一起?又或者它不和这个“通”合在一起呢?或者不和这个“塞”合到一起?

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乖”,就是乖舛、错了;“角”,就互相对立着。假设它不和这个“明相”相合的话,那么这个“见”和“明相”就对立而不相容了;就好像耳朵的“闻性”和这个“明”,是完全不相接触的。所以你若把眼睛捂上,用耳朵去听,你就不知道是明、是暗了!耳朵是不能分别明暗的。

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你这个“见”,尚且不知道这个“明相”所在;因为它不相合的,它就不会知道这个“明相”在什么地方。那它怎么能分别出来和这个“明”,是合、或者不相合这个道理呢?既然不知道,就更谈不上合、不合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这个“暗”和“通”、“塞”这个道理,也是和“明”合、不合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三册终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https://t.cn/R38009W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航。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师作税务官,见鱼虾飞禽等,辄买放生,自己薪俸用完,即用官钱买之放生。后被告发,当坐死罪,押赴市曹处斩。文穆王派人视之,指令监刑人,若见犯人惧怕,即杀之;否则放之。大师临刑镇静自若,面无戚容,云:“我于库钱毫无私用,尽买放生,莫知其数。今死,径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亦乐乎?”文穆王闻而便将大师免刑释放.

被释放后,大师投明州翠岩禅师出家,次参天台德韶国师,发明心要。受法嗣,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

大师常修法华忏,精进禅观,常感瑞应。一日中夜旋绕次,见普贤菩萨像前所供养的莲华忽然在手。大师思忖素有二愿,一愿终身常诵《法华经》,二愿毕生广利众生。忆此二愿,复乐禅寂,进退迟疑,莫能自决,遂上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是一心禅定阄,二是诵经万善庄严净土阄。大师于佛前冥心精祷,信手拈之,七次并得净土阄。由是大师一意专修净业。诵经三载,见观音菩萨以甘露灌口,从此发得观音辩才。

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大师受吴越忠懿王邀请,复兴杭州灵隐寺,次年迁住永明寺(即今天的江浙衢州天宁寺),接化徒众。大师日行一百零八佛事为常课,其中重要的项目有:受持神咒(大悲咒,尊胜陀罗尼咒),念佛,礼佛,诵经(《法华经》,《般若心经》,《华严净行品》),坐禅,说法。每日虔礼十方十佛,释迦,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势至等,每夜施食于旷野鬼神等。

大师发愿求生西方,日念弥陀圣号十万声。日暮时往别峰行道念佛,随从念佛者常有数百。清宵月明之夜,时闻螺贝天乐的声音。忠懿王敬重其德,闻此大为感动,叹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此之切也。”遂为大师建西方香严殿以成其志,赐号智觉禅师。

大师住永明十五年,弟子数千。常为众人授菩萨戒,施食放生,泛爱慈柔。一切功德悉皆回向众生,以作往生净土之资粮。劝勉大家老实念佛,以身作则,坐断一切狂慧口舌,解散一切义学藩篱,精行万行,庄严净土。

宋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大师晨起,焚香辞告众人,趺坐而化,时年七十二岁。著作宏富,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神栖安养赋》,《唯心诀》,《受菩萨戒法》等六十余部(篇)问世。《宗镜录》一百卷,广大博览,对当时各宗派间之宗旨分歧,持调和态度。高丽王见此书,乃遣使叙弟子之礼,并派国僧三十六人前来学法,法眼之禅风遂盛行于海东。永明可谓一代硕学。

永明大师圆寂后,有一从临安来的僧人,经年绕大师塔,旁人问他何故绕塔?那僧人回答:“我在一次大病中到过冥界,看见阎王殿左边供了一幅僧人像,阎王常在像前礼拜,我私下询问:阎王礼拜的僧人是谁?得到的回答是:“那僧是杭州的永明延寿大师。大师灵逝,未经冥俯,直接往生西方上上品。阎王尊重大师德业故,天天礼拜。所以我来这里绕塔,以示恭敬之心。”

2思想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于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大师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华严〉〉一乘为究竟圆妙,以吾人之灵名妙心为万法之本源,以西方净土为最终归宿。后世诸宗渐融趋归净土,以慈愍三藏开其先声,以永明大师为实质开端。大师净土思想略标有三:

(1) 唯心净土不碍炽然求生

有人以禅宗理念诘问大师:唯心净土,周遍十方,何得起欣厌情,兴取舍念,有乖唯心之理,何成平等之智?

大师针对这类发问,首引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之说:智者求生净土,而了达生之实体不可得。须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理事圆融。《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极乐佛土。”可见空有相资互成。若信力未充,心散浮动,观行浅薄者,必须发愿往生,以仰仗阿弥陀佛愿力增上缘,速成菩萨道,尔后倒架慈航,救济苦难众生。故了达唯心净土之理念,正须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无生。否则,便属邪见谤法人。

(2) 往生净土之因

大师以持戒念佛自行化他,重视戒律,尤重菩萨戒。认为发心受菩萨戒,信受大乘,即使因烦恼力强而导致破戒,然念佛忏悔,亦可往生。若受戒又造恶业,以过去持戒力,听闻大乘善根力,临终念佛,遇善友开示,又因善业弱,恶业重,但以菩萨戒,成为往生必要条件,故以菩提心为往生净土之正因。

大师佐证恶人临终十念往生,临终时,心力能胜终身业力,是时少许,心力勇猛,如火量随小能作大事。由于临终之心决定勇健,能胜百岁行力,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得以冲出重围,此为临终十念法门之神效。

(3) 禅净四料拣,修持之龟鉴

料拣是衡量抉择的意思。大师以禅宗法眼宗祖师与净宗祖师的双重身份和资质,诠释禅宗与净土的内在联系,为后世修行人建构了禅净理智抉择的参照系,影响后人甚大。印光大师对四料拣极为推崇,赞云:“夫永明料拣,乃大藏之纲宗,修行之龟鉴。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可谓“迷津宝筏,险道导师”。大师四料拣是: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对四料拣的诠释,诸家多有不同,兹谨依印光大师之说,略敷陈之。要理解四料拣的含义,首须详知,禅是什么?净土是什么?“有禅”指的是什么?“有净”指得是什么意思?印祖认为:禅与净土两个概念,是从理体与教义的角度而言;有禅与有净,是从对机与修持两角度来立论。从理教的角度来看,禅净无二无别;然从对机与修持的角度判言,禅宗与净宗却大有悬殊。修持门径不同,所证理体并无异致。

何谓禅?即吾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何谓净?即信愿持名,求生安养,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言。何谓有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何谓有净?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净土之事。倘参禅未悟,或悟而未彻,皆不得名为有禅;倘念佛偏执唯心,而无信愿,或有信愿而不恳切,皆不得名为有净土。
由此,可将大师四料拣简译白如下:若人明心见性而又念佛求生净土,其人威猛犹如带角的老虎;现世堪为人间导师,来生即可成佛作主。若人未能开悟但念佛求生净土万人信愿念佛万人得以往生成就;彼土花开面觐阿弥陀佛,又何愁不大彻大悟?!若人明心见性而不念佛求生净土,十人中便有九人将会蹉跎耽搁;假若临命终时中阴身现前,随其业力重者受生于相应的善恶道中。若人既未开悟又未念佛求生净土,临终现出地狱的铁床与炽热的铜柱,于中经受万劫与千生的剧苦,无有善业感召他人来作救助。

大师四料拣,言简义丰,立意精当,无论何种根机的众生,均能从中获得无穷的受用。上跟利器无妨禅净双修,中下根性自应稳守净宗阵地,老实念佛,总以西方净土为最后指归。大师身体力行,理事双修,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如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早年修禅悟道,每谓:“永明禅师乃禅门宗匠,尚归心净土;况今末法,允宜遵承。”于是专修净土,弘扬莲宗。近代圆瑛法师,早年修禅,三十岁后,受永明大师启发,亦归心净土,自谓“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净土)。

综上所述,永明大师的净土思想与实践,颇具特色,以法眼宗第三代祖师的身份导归净土,并由此成为净宗第六祖。一身双任两宗祖师,诚为稀
有,其作禅净料拣亦最具资格。大师会宗各家导归净土的思想,延至今日尚有生命力。足证大师乃德业与学识俱皆卓著的净宗祖师。

75.你自己还没有明白呢!怎么能教化人呢?【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序分 · 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M3正斥妄识非心(分三·举拳辨见)

N1如来重征直呵 N2阿难惊索名目 

N3如来指名出过

今N1

【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阿难言:见!】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阿难!你现在想要知道这个奢摩他路吗?你真愿意脱离生死吗?如果你真想脱离生死的话,我现在再问问你!我现在给你个题目来考试考试你。什么题目呢?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即时”,就是在佛再问阿难的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如来就举起他黄金色的手臂,把“五轮指”拳起来。(上人以手握拳)这叫“屈”,(上人把手舒展)这叫“伸”。语阿难言:汝今见不:对阿难就说了,你现在看见了吗?我举金色臂、屈五轮指,你看见了没看见?你看,佛拿这个阿难真当小孩子来这么问他!阿难言:见:阿难说,我看见了!

这个地方,为什么世尊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这是想叫阿难在眼根上,知道这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就在“见性”上能表现出来。所以再往后,就单拣这个“见”讲了很多道理。这是佛想要在见性上令阿难开悟。

在中国的禅宗大德,有的时候你向他请开示,他就那么伸出一根手指头,也就是叫你在这个见性上来开悟的。有的时候你向他请开示,他瞪着眼睛也不讲话,叫你在这个地方来彻悟、来领略这个意思。所以禅宗“竖目扬眉”,或者这个善知识有一个什么动作,那都是为座下的学人令他开悟的一个表现。你明白了,就开悟了;若不明白,就耽误了,就错过机会。耽误,就是误了时机,变成错误了。你若明白了,就是“开悟”的“悟”;不明白,就错过机会,这叫“耽误”,错误了。

所以中国的祖师有很多是这样子,但是要那个祖师是个开悟的人,才可以这样去教化人。不是说,喔,那个祖师这么一伸指头,那我见着一个人,也伸个指头:“我叫你开悟啊!”你自己开悟了没有?你自己没有开悟,怎么能叫人家开悟呢?你自己若没开悟,就好像方才那 Chris说,不管自己漏不漏的,不管自己成没成道,要先去帮助人。我就给他举一个比喻:“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怎么说呢?那尊菩萨是泥巴造的,一过河,被水一湿,就化了,菩萨也没有了。要是不过河的时候,还可以支持一下;一过河,被水一冲,完了!

这就是你自己没有得到无漏,就去帮助人,那也就会让社会的世风把你化了;而你化不了人家,你随着世俗转了,不能把这个世俗扭转过来。所以在没有证果得到无漏的时候,这都很危险、很危险的!前面我不是讲,你自己还没有明白呢!怎么能教化人呢?

好像这一部经典,如果这个道理我自己还没有明白,那我就不能给你们讲的。现在我给你们讲,我不敢说完全明白;总而言之,比你们是明白多一点。这是不客气地来讲,因为我比你们明白多一点,所以我就要把我所知道的讲出来给你们各位听。不过讲只讲少少,我知道的若完全讲出来,那这时间还不充足,只拣重要的讲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佛这个臂举起来,屈五轮指。怎么叫“五轮”呢?因为佛的手有千辐轮相,脚也有千辐轮相。手有千辐轮相,所以握起五个手指,叫“屈五轮指”。也可以说这千辐轮相的手,佛是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这么轮着来屈: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五根,这也叫“轮”。他屈五轮指,好像谁都可以看得见,怎么如来做这么简单的问题来问阿难呢?

现在你看这个问题是简单哪;其实,这个问题不简单的。这个问题在后边愈发明愈深,愈发明愈妙!所以就在日用伦常中你能看得见这个地方,这就是认识你自己本有的佛性,就在这个地方!不在旁的地方。所以在你每一天所接近的地方,都是佛性的表现,但是你不知道。这是“非失似失,非忘似忘,非遗似遗”,本来没有丢,你好像丢了;本来没有忘了,你也就想不起来了。

这是你自己本有的家珍、本地的风光,不容易明白。为什么不容易明白?因为无始来这个生死的根本——攀缘心太重了!若没有攀缘心,即刻你就明白你本有的这种佛性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老屋门口的黄杨树,惊喜发现了一枚别致的鸟巢,抬头又看呆了马上就要硕果累累的葡萄藤,又被枣花树的花香香醉了心。婆婆就带着我上山下乡,我是那么喜欢田野,那么喜欢乡村
  • 【新华社点名批58同城:互联网业务不能成“黑暗丛林”】50岁的农民工老张一直从事室内装修,去年为增加订单量,在一位朋友推荐下与58同城签下信息服务套餐。结果58
  • 霍巴特真的好废膝盖[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苦涩]p2 迷惑行为➕1还有今天早上在酒店吃自助餐他问我要喝什么果汁 有橙汁
  • 智慧和爱心不能只停留在内心,必须付诸行动,要让善良的动机化为自利又利他的行动。每一个清晨,记得告诉自己:没有奇迹,只有你努力的轨迹;没有运气,只有你坚持的勇气。
  • “很多人告诉我他看起来像个怪物,当聚光灯亮起,训练营开始,比赛开始,我们拭目以待,我听到了很多关于爱德华兹现状的积极言论。“很多人告诉我他看起来像个怪物,当聚光
  • 面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权重一般在40-50%范围内,由学院自定。面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权重一般在40-50%范围内,由学院自定。
  • #Anita的小书桌##王勃#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绮阁青台静且闲 罗袂红巾
  • 有了孩子之后,爸妈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带不要给公婆闹,都忘了,我也是一个刚长大的孩子,爸妈为了我能到公婆家过得好点儿,把我教到事事靠自己!到此刻终于懂了别人说的那句
  • [笑哈哈]院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将于2021年7月12日举办“衣暖人心·忻师助力”捐赠军训服活动,我们会将军训服进行统一回收,捐赠至保德县贫困地区,让你的军训服继续
  • 再看看岳云鹏,那挑的是一个轻松,虽然不排除说是这担子轻,但不可否认,一看就知道这是挑过担子的人,他这种挑法也是经常挑担子的人常用的,省力还方便走路。再看看岳云鹏
  • 社交平台晒出您的M5s,即可获赠皮套,颜色随机哦~[并不简单]转+关,抽两个C3收纳盒。晒你领到的明信片盲盒,随机抽两位帮你集齐全套【关注+转发】抽送 5 套「
  • 本次特别选取了宝贝们喜欢的小动物,妈妈们则可以在漂亮的花卉中任选一副4个小时,两幅画作,专业老师指导,成为小画家就在这一步。陪伴是最美的艺术风靡墨尔本的油画课程
  • 【晒云南2123——腾冲“山珍”季,把春天和幸福都“装”进碗里】保山腾冲市的当地人讲究顺时而食,春天食芽,夏天食菌,秋天食果,冬天食根,而像香椿、椿头这样的新
  • ”在蹉跎岁月里,我们时常感悟着人在旅途的冷暖;在渐行渐远的时光里,我们时常心怀伤感;在黯然老去的路上,我们的内心五味杂陈;在春去夏来的流年里,我们不禁翘首以盼;
  • “游”展区中,“东方圣玉”绿松石、十堰优质旅游资源、旅游文创产品等将一一展现。作为湖北馆内面积第二大的场馆(仅次于武汉馆)十堰馆整体以“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总
  • #河成云[超话]# #河成云0824迷你7辑回归# 河成云 HA SUNG WOON - The 7th Mini Album [Strange World]
  • 说了八百遍,放过我,我社恐不想周旋[微笑]世界上能不能少一点这种让我无语的人啊[拜拜]我们家没有长辈会这样说话的 她以为她是管太平洋的啊 吃饱了撑的 穿什么管她
  • 碟荐·发烧唱片 | 你前所未有的迷人女声示范盘——韦凯尔加盟发烧名厂“老虎鱼”首张专辑《风暴之中》 ✔加盟至尊发烧名牌的德国著名唱作人(singer-song-
  • #蓟州资讯# 【永远跟党走——蓟州区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慰问演出圆满落幕】8月18日下午,由中共天津市蓟州区委员会、蓟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慰问演出
  • 十月的车展席卷而来,十月的优惠尽在砖头,十月的旅游首选长春。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思念常在,祝福常在,祝愿最爱的至奂:笑容常在,幸福常在,健康常在,好运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