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九大黄金定律[赞啊]
与人交往,是所有人不可避免的一环。
交往中,你的言行举止,决定着自己的人生。
❤️愿朋友们都能好好掌握这9条人际交往定律,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让你处理关系更得心应手,生活越过越顺,丰盈美好的人生。
【1】嗓门定律
沟通过程中,双方嗓门越高,对话越难进行,这就是嗓门定律。
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总会因为不会好好说话,导致出现各种矛盾。
有时候,大吼大叫是无效的,并不能帮你达到目的。
电影《乘风破浪》中有句台词:“你不需要那么声势浩大,控制自己的声音才是最强大的气场。”
遇事冷静,才是真正的强大。
学会控制音量,是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更是自身修养的体现。
【2】麻烦定律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别人来找你帮忙,你想都不想就一口答应;明明自己并没有能力帮对方,可又不好意思拒绝,最后还是勉强答应下来;结果,自己搞得累死累活,别人却觉得理所应当。
生活中,很多麻烦都是由于说“行”太快,和说“不行”太慢造成的。
一个人最大的自律,是管好自己。
生活已经足够艰难,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
不要一味去做老好人,不懂拒绝的后果,会让自己陷入窘境。
别人麻烦你时,不要急躁,也不要怠慢。
从问题本身去考虑,想想这个问题假如自己去做,有没有时间?会不会解决?
认真思索再做决定,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别人负责。
【3】偏见定律
凡事都有两面,只看一面那叫偏见。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带有偏见去看待别人,往往会以偏概全,做出错误的评价。
就像你戴了墨镜去看这个世界,无论多精彩,你看到的总是一片黑暗。
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他做什么都是错的,甚至他所待的地方,你都觉得有种奇怪的气场。
你看他不顺眼,他看你不对付,种种矛盾便接踵而至。
别人是好是坏,与自己无关。
做好自己,以最大的善意去生活;放下偏见,才会发现人性的更多美。
【4】误解定律
罗翔说过一句话:“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反而是稀缺的例外。”
人生在世,被误解在所难免,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解释。
多数情况下,对误解你的人讲真话,通常会引起更多的误解。
正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人生在世,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有些解释是没有必要的,不懂你的人,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信。
真正了解你的人,更不需要费力解释。
人生来并非为了取悦他人,与其浪费彼此时间,不如多花点精力做好自己。
世界就是这样,当你盛开,所有误解便会烟消云散。
【5】礼物定律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礼尚往来。
送礼,最能看出一个人对待双方关系的态度。
很多时候,如何送一件礼物,比送什么礼物更重要。
小说《麦琪的礼物》中有一对夫妻,吉姆和德拉。
他们生活贫穷,但各自拥有一件宝贵的东西:
吉姆有一块祖传的金表,德拉有着一头美丽的秀发。
吉姆的金表,由于时间久远,表带破旧不堪。
德拉虽然一头秀发,但缺少梳子,每次出门都是随意挽起。
圣诞节前夕,吉姆卖掉了金表,为德拉买了渴望已久的梳子。
德拉卖掉了一头秀发,为吉姆买了条白金表链。
虽然派不上用场了,但他们却感受到了对方深厚的情谊,感情更加浓厚。
礼物,讲究的是称心如意,它体现着你是否关注对方。
送礼,送的是心意;真心,才是最好的礼物。
【6】谣言定律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道听途说,添油加醋地散布谣言。
三人成虎,有些口无遮拦的话,说着说着就变了味,传着传着就成了谣言。
作家韩寒说过:“如果你不了解,你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
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不要在背后参与谈论。
因为多数情况下,向你散播谣言的人,也会在背后散播你的谣言。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活好自己。
远离散播谣言的人,不随意谈论别人的是非。
踏踏实实说自己该说的话,做自己该做的事。
这是人际交往的尺度,也是做人的分寸。
【7】想象定律
鲁迅先生说:“我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生活中,如果你发现别人不像你想的那么好,请不要生气。
因为你自己,可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这就是想象定律。
在一段关系中,不对别人期待过高,也不要太高估自己。
对他人过高的期待,常常会使对方承受巨大的压力,一旦对方没有达到预期,便会失望。
相信他人,但不要要求他人,不然双方只会彼此消耗,疲惫不堪。
同时,不要高估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漫漫人生路,遇见即缘分,放下不切实际的期望,才能更好的相遇相识。
【8】意见定律
心理学上有个“达克效应”,说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基础上,会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
这类人,往往会错估事情的真相。
别人给他提意见,他不仅完全听不进去,还会想方设法来反驳。
所谓意见定律,指的就是最需要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往往最不喜欢别人给他提意见。
因为在他看来,提意见就是否定他的能力。
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也不要试着去说服一个固执的人。
因为他们的固有思维,你说得再多,也都是无用功。
聪明的人,都不会给自己找这样的麻烦。
与其试图改变他人,不如踏实做好自己。
【9】判断定律
伏尔泰说:“我用来判断一个人的,是依据他提出的问题,而不是他给予的答案。”
如何提问,在人际沟通中极其重要。
一个恰如其分的提问,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蔡康永在节目《真情指数》中,问了一句:“拍电影累不累呀?”
这句话让硬汉成龙,也忍不住落泪,久久不能停下。
提问是一种能力,一个人的提问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
情商高的人,提问时往往懂得换位思考,以温柔的话语,问到别人的心坎里。
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全藏在他提出的问题里。
《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写到:“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人生在世,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
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丰盈美好的人生;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让你获得长久的幸福。

一天,30岁贾妮对同居了8年的申军谊说:“我们已经谈了8年恋爱,你要是不跟我结婚,我就嫁给你的好兄弟。”
申军谊:“你可别扯淡了,你是我的女人,他怎么可能挖我的墙角?”
结果一顶“绿色草帽”从天而降。
说申军谊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不怎么熟悉,但是说起《乌龙山剿匪记》中的“钻山豹”,相信大家有有印象。
1988年,31岁的申军谊凭借《乌龙山剿匪记》中诡计多端、心狠手辣的土匪头子“钻山豹”一炮而红。
成名后,申军谊娶了同是演员的詹燕妮为妻。
婚后,詹燕妮给申军谊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有了孩子后,詹燕妮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起了家庭主妇。
而申军谊突然走红,他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申军谊不愿意分出一点精力给家庭,一年有十个月在外面拍戏,对家里的事情也是不闻不问。
因为长期的聚少离多,夫妻俩开始出现争吵,感情也渐渐地变淡。
没过多久,申军谊便向妻子提出离婚。两人十分平静地结束了这段婚姻,女儿申奥则跟着前妻一起生活。
后来申军谊和贾妮拍戏相遇,当时贾妮才23岁,还没谈过恋爱,可是申军谊都35岁了,还离过婚。
在片场的时候,贾妮和申军谊走得比较近,又不懂的问题就请教他,而申军谊也是非常耐心地跟她讲解。
申军谊的特别照顾让从未恋爱过的贾妮有了一种依赖心理,也渐渐爱上了成熟稳重的申军谊,两人在剧组谈起了恋爱。
贾妮对申军谊的表现也是非常满意,大受感动,觉得自己爱对了人。
从此对申军谊死心塌地,两人光明正大地住到了一起。
一时间,有很多人都说贾妮是小3,破坏别人的家庭。
贾妮回应说:“我们都是单身状态下走到一起的,我们是真爱!”
同居期间,贾妮也和申军谊提过结婚的事情,可申军谊结过婚,知道婚姻的酸甜苦辣,就以拍戏没有空为理由拒绝了她几次,就避而不谈结婚的事了。
后来,贾妮催得急了,申军就说:“婚姻不就是一张纸吗?反正都要结婚的,也不在乎那么一两年吧”。
贾妮被拒绝了好几次,心里觉得委屈,每一次吵架或者情绪不好,申军谊的好兄弟谢晓辛都过来陪伴她,安慰她。
谢晓辛对贾妮一直都是暗恋,不敢表现出来,贾妮伤心时每次都带她去吃好吃的,玩好玩的。
但是一晃8年过去了,贾妮也从23岁的美好年纪步入了中年妇女的行列,但是申军谊还不提结婚的事情。
没想到在一次大吵中,贾妮呵斥了男友申军谊:“我们都同居了8年,我都熬老了,你什么时候给的一个名分?”
申军谊:“为什么非得结婚?在我看来你只要知道我爱你不就行了。”
贾妮一听这话气坏了:“我已经把我最好的年华花在你身上了,你要是现在不娶我,我们就分手。”
申军谊:”你要是这样想,我也没办法。”
贾妮:“你以为我没人要吗?很多人都想娶我,你要是不娶我,我就嫁给你兄弟谢晓辛。”
申军谊根本不信她的话,认为她是在气头上才会说出的气话,没想申军谊不同意结婚后,贾妮坚决要分手。
其实谢晓辛一直暗恋贾妮,因为贾妮之前一直和申军谊在一起,所以他就把这份感情压在了心底。
这次听说两人分手了,谢晓辛也不再有什么顾忌了,开始正式追求贾妮。
心灰意冷的贾妮一气之下,直接做了申军谊好兄弟谢晓辛的女朋友,没多久,就直接领证了。
申军谊懵了,没想到自己的好兄弟真的挖了自己墙角,一心嚷嚷着要嫁给自己的女友,居然嫁给了好兄弟,这脸面以后怎么抬得起来,太丢人了。
申军谊气坏了,直接和谢晓辛绝交了。
而贾妮婚后立刻给丈夫生下了孩子,生孩子时贾妮受了不少的苦楚,谢晓辛哭泣说:“谢谢你老婆,你太辛苦了。”
有了孩子后,谢晓辛对贾妮更是疼爱有加。
贾妮回忆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我老公落泪,以前不管多难的事,他从来都没哭过。
我当初结婚的时候,确实有赌气的成分,但是我赌对了,我现在非常幸福!”
一个女人能等你八年真的很不容易了,确实是申军谊没有珍惜。
贾妮很幸运能遇到了真正爱她的人,幸福无关他人,无关身份,即便是前男友的兄弟,那又有何妨呢?

#陆源奶奶在其被找回前离世#【跨越33年的跪拜: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寻亲4天找回亲情,奶奶仨月前抱憾离世】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容上的相似之处,仿佛在寻找自己始终存在于这个家的痕迹。

由于想到了母亲的临终遗言,以及多年受困于找寻无果和对女儿的极度思念,高麦成顾不及在意他人的眼光,跪在母亲的灵前嚎啕大哭。在高麦成母亲弥留之际,曾对晚辈强调,“这个老房子一定不能拆,必须等孙女回来看一眼。”彼时,陆源已经离家33年。

很多迹象表明,陆源的这场寻亲活动无疑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双向奔赴。在认亲现场,陆源与母亲始终手挽手,不时贴面耳语。囿于性别歧视、社交压力和流言蜚语迟迟不敢认亲的陆源没有想到,认亲后迎接她的,将是另一番人生剧本。

“浑身发抖,像做梦一样”

这天是2月20日,早上6点,董红英起了个大早就开始忙活,她脑海中不断回忆着33年前的陈旧往事,一种充斥着激动、后悔和自责的复杂情绪汹涌而至。早在3天前,高麦成和董红英夫妇就请好了年假,从北京出发前往老家渭南。此前,董红英在北京做家政服务,高麦成从事安保工作,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认亲。

33年前,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陆源尚在襁褓中就被寄养在一户人家,父母想再找回时已经不见踪影。时隔33年,陆源终能和骨肉血亲重逢,这让双方都激动不已。

董红英不时在门口张望,寻觅陆源的踪影,在早前的时候,她只在视频中见过女儿。同样希冀早日见面的,还有陆源本人。由于即将见到分别多年的亲属,陆源的神态和情绪逐渐变得不可控,她浑身发抖,在李景伟、杜小华等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前进,眼泪止不住地流。

在认亲仪式上,除了和陆源阔别33年的父母,到场的还有她的姐姐妹妹以及其他亲属,由于被拐走的时候还不到2个月,绝大多数亲属对陆源都没有印象。

陆源曾经无数次想过跟亲生父母相认会是怎样一番感人至深的光景,但当现实如潮水般汹涌袭来时,还是让她感到猝不及防,“像做梦一样”。

“妈!”陆源手捧着鲜花,跪倒在亲生母亲面前,然后哭着爬起来,在簇拥的人群中与父母逐一拥抱,并用手拭去他们眼角的泪珠。董红英也同样泣不成声,她为自己当年送走陆源的决定感到后悔不迭,“妈妈对不住你,这么多年你受苦了。”陆源不停地摇头,像是跟所有陈年旧事握手言和。

“带你去看看奶奶”,高麦成打开了老房子的门锁,一进门便跪倒在母亲的灵前,哭喊道:“妈,你孙女回来了。”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找到宣泄的阀门,高麦成随即嚎啕大哭起来,越哭越伤心。一旁的董红英也难忍悲恸,边哭边轻拍高麦成的后背,她告诉陆源“这里有你奶奶的气味”。

去年10月,高麦成的母亲去世,在弥留之际,她曾对晚辈强调,“老房子一定不能拆,必须等孙女回来看一眼。”没想到仅仅在三个月后,陆源就找到了。陆源接过纸巾为高麦成擦了擦眼泪,喃喃自语“如果早几个月寻亲,或许有机会见奶奶最后一面”。

陆源仔细端详着家里泛黄的老照片,留心观察自己和家里亲属面容上的相似之处,仿佛在寻找自己始终存在于这个家的痕迹。“我跟我妈眼睛长得一模一样,跟奶奶长得也有点像。”

“人家不跟我说”

老房子内仍陈设着高麦成、董红英夫妇结婚时用的家具。董红英看到33年前的炕,往事再度浮上心头。“我就是在这里生的你呀!”她对陆源说。

33年前的10月19日,晚上10点,董红英孕痛发作,高麦成赶忙去卫生所找医生,奶奶则去找村里的接生婆。接生婆还没到,陆源就出生了,“至少有5斤”。在母亲董红英的记忆里,刚生下来的小陆源“红光满面的,眼睛滴溜滴溜地转,长得特别好”,但新生命的降临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除了欣喜,还有无奈。陆源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养了女儿还不到2个月,夫妻俩就把孩子送给外人寄养,当时甚至还没来得及给襁褓中的女儿起名字。等夫妻俩再想找回时,才得知寄养家庭又把女儿给了别人,自此就断了联系。

33年来,夫妻俩一直都没放弃过寻找陆源,但唯一的线索只存在于寄养人。多年来,“孩子大了不想认你们”是寄养人搪塞高麦成、董红英夫妇的一贯说辞。被问的不耐烦了,只说“孩子在河南”。

对陆源失联耿耿于怀的,还有高麦成的母亲。在她生前的最后几年,一直被未找回孙女的困扰包围着。一次次询问儿子孙女的下落,换来的不过是“人家不跟我说”,“河南那么大我上哪儿找”的回应,她谴责儿子“心坏了”。高麦成默不作声,涕泗横流。

对于女儿的境况,高麦成一直是好奇的。但由于听信了寄养人的说辞以及内心对于送走陆源的深深愧疚,父女相认的感人戏码,高麦成并不敢过多期待。认亲现场的大多数时候,高麦成只是抹着眼泪,少言寡语。

高麦成这些年在北京打工也并未存下什么钱,前些年在工地干活的一场意外还导致他差点生活不能自理,休养了一年多才好。他拿出大部分积蓄封了个红包,递到陆源手上,像是要弥补缺失了多年的父爱。

意外得知并非亲生

陆源后来回想,关于自己身世的秘密,似乎早已初现端倪。

陆源在河南开封杞县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那时候就有很多小伙伴对她提起“你是捡来的”,但她那时并未相信,只当是玩伴的恶作剧。在开封杞县生活十年后,她随父母迁往山西太原。2008年,长大成人的陆源在太原与她第一任丈夫相恋结婚,并育有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于2010年因为车祸去世。陆源为养育孩子辛苦工作,女儿只能由其外婆照顾。

2012年,陆源一位舅妈深知,平日里一直是陆源的母亲在帮忙照看小孩,一次便对陆源说起,今后要多照顾母亲。陆源本以为只是一次平常的叮嘱,但舅妈却多说了一句“你的妈妈虽然没有生你,但养了你这么多年。”

陆源很难描述听到这句话时的心情。她脑海中有无数个关于自己身世的疑问,但由于担心影响与父母的感情,陆源并未向养父母询问关于亲生父母的事情。尽管如此,寻亲的想法已然在陆源脑海里悄悄埋下,她想知道自己在哪儿出生,故乡是什么样,亲生父母是谁。

同年,陆源的养母遭遇车祸离世。此后,养父再娶,陆源与养父的关系逐渐疏离,联系甚少。因为工作的关系, 2012年起陆源开始在开封兰考居住,并于2017年改嫁。

在一片“只有朋友没有亲人”的疆土,陆源的归属感在逐渐崩塌。当与养父母阖家团圆的叙事已被画上休止符,寻亲的想法就再度蠢蠢欲动。陆源询问了家里亲戚和上一辈的老人,得到的回复冰冷且伤人“父母不要你了,再找也没有意义”。顾忌熟人社会下的社交压力以及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寻亲的念头冒出来又很快被掐灭,陆源说服自己的理由很充分“万一父母不想认我怎么办?”

2021年12月24日,正值平安夜,已有7个月身孕的陆源突然昏倒,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早产,经过手术,胎儿未能保住。在手术台旁,朋友给陆源养父打电话,但对方一句话没说就挂断了。

在病床上被养父放弃后,心灰意冷的陆源摒弃了从养父那里汲取些许温存的幻想,被迫接受了茕茕孑立的落寞情节。与之相对的,是陆源的寻亲热情再度被点燃。她迫切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当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没怪过你们”

2022年1月1日,陆源朋友刷到了李景伟寻亲成功的视频,从找寻到成功仅用14天。这让同为开封兰考人的陆源看到了希望,她试着私信李景伟求助。李景伟当天就回复陆源并且鼓励她拍摄一段寻亲视频。该视频由李景伟的抖音账号发出,点击量高达70多万。

陆源的寻亲视频被她的一位表哥看到,表哥在旁敲侧击下从一位长辈处得知,陆源是从陕西渭南被拐到河南开封的。有了老家的地址后,陆源又通过养父母家的亲戚多方打听,终于在1月4日,联系上了在北京打工的亲生父母。同样,看到归属地为河南的电话也让高麦成感到欢喜,他笃定对方就是他期待了33年的女儿。

“你还记得我吗?”

“我当然记得。”高麦成斩钉截铁地回答。

“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出生,生在哪里吗?”

“你生于1988年10月19日,地点在陕西省渭南市固市镇营里村二组26号。”高麦成连当时卫生所医生的名字都报了出来。

当晚,父女俩加了微信。高麦成小心翼翼地向陆源讲述33年前的往事,仔细斟酌着语序和措辞,生怕女儿怪罪。一句“我没怪过你们”让高麦成宽了心。1月8日一早,陆源和董红英通了视频电话,看到双方的那一刻,两边都失声痛哭。这次视频聊了很久,得知女儿这三十余年的经历,董红英直言“亏欠孩子的太多。”

2022年1月30日,DNA对比结果也确认了双方的血缘关系。在与亲生父母相认后,陆源才得知自己其实出生于1988年,而非户口簿上登记的1987年。

认亲仪式高麦成本想在老家大张旗鼓地办,“乐队、鞭炮……怎么热闹怎么弄。想让大家都知道我女儿找到了,越热闹越好”。后来跟亲戚朋友商量,因为去年10月陆源奶奶刚过世,大家建议认亲的事情不要大操大办,最后选择认亲从简。

“受宠的感觉真好”

受疫情影响,认亲仪式定在了2月20日。

认亲现场董红英和陆源始终手牵着手,不时贴面耳语。一同出现在陆源认亲现场的,还有杜小华、赫东峰等寻亲家长。他们希望借助陆源寻亲成功的热度进行宣传,期盼自己的孩子也能早日回家。

在认亲仪式现场,陆源呼吁更多对自己身份存疑的女孩积极寻亲。“勇敢迈出那一步,不要有任何顾虑,父母没有放弃你们,这样才能距离幸福更近一步。”她说,这既是为其他走失的孩子打气,也是感谢大家鼓励她走出了这一步。陆源称,接下来她将作为一名寻亲志愿者,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发布寻人信息,期待走失的孩子都能早日回家。

相认后,陆源和丈夫被拉入了家庭微信群。这个群的群名叫“开开心心一家人”,爸爸妈妈、陆源夫妇、姐姐姐夫、妹妹妹夫8个人都在群里。大家开心地聊天,没有丝毫拘谨。

加入大家庭后,陆源的生活被彻底改变。现在她每天醒来就能收到父母的信息,内容无非关乎吃穿用度是否充足。“起来了没有?”“吃饭了没有?”“家里还缺什么东西?”琐碎的关心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照顾和关爱。陆源在抖音上发布有一条视频:高麦成、董红英夫妇为陆源擀皮、包包子,并在镜头前配合做出各种鬼脸,视频配文“受宠的感觉真好”。

为了迎接陆源,姐姐姐夫做了渭南特色大饼,边做边拍了视频;姨妈特意穿了喜庆的红色大衣,前前后后忙着招待客人;83岁的爷爷身着军大衣,戴着党员纪念章,几度落泪,双手合十并不停感谢在场的宾客“谢谢你们帮助我娃回家”。

接下来陆源准备接父母到河南去住一段时间,让父母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高麦成夫妇欣然接受,称“听女儿的”。

当初囿于性别歧视、社交压力和流言蜚语迟迟不敢认亲的陆源怎么也不会想到,认亲后迎接她的,将是这样一番温馨的亲情脚本。(正观新闻记者 杨泽雅)#洞见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工作,为需要帮助的民众送去了温暖与力量,为抗疫注入了涓涓“暖流”凝聚起了抗疫的力量,展现了责任与担当。静态管理期间,志愿者蒋
  • 被默认优点当然可能是其有说服力的好事,但随着人的成长,包容的能力便越来越强,休说这样的神人有一个缺点,连许多普通人有一个优点,都会在心中为其闪闪发光,因为“遇见
  • 同时通过“公安大数据筛查+社区网格化排查+督查自报”以及酒店、宾馆、民宿等住宿场所加强对入住旅客“辽事通”健康码、国务院行程卡、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查验等措施,
  • 兼散,心耗虚烦。兼散,心耗虚烦。
  • 【汤圆崽的成长记录】1周岁➕20天周末小结(二)是汤圆崽的第一节早教课汤圆刚开始很安静地一直在观察后面慢慢适应和了解后社牛本质显露出来了哈哈哈开始嗨了不断地跟身
  • 3月2日、3日、6日,道外区府明超市(市第二医院院内)。 3月6日、7日,道外区绿山川早餐亭(市第二医院对面);地铁3号线(6日15时43分,7日16时07分,
  • 五月我参加过一次线下交流活动,和腾讯高级算法工程师聊我的焦虑,她说找到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现在终于找到了。大学寒暑假经常在这附近跑步,总是会拍照给朋友看,
  • 稳健 一次性口罩 150个~~振德 一次性口罩 200个~~儿童 一次性印花口罩100只~~unifree 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 【新品推荐】对面的宝宝看过来[勾引][勾引][勾引]满减活动开始了[色]最高立减35元哦 自今日起微信私服当天提前半小时订餐正价出品:1.满25元立减13元
  • 古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就是对它劳动成果的赞美和堪当重负的怜悯。一个人具备了一定境界的品德和精神,他在外就会兢兢业业工作,为社会作出些许成绩;在内
  • 现场刺绣环节,参赛的巧手妇女们精心构思、用心设计,在小小的织布上“飞针引线”向评委和观众们展示出了针尖和指尖上的文化风采及魅力,制作了精美的刺绣作品,充分展
  • 喜报!#中国人寿# 海外公司连续两年荣获“杰出大湾区保险发展贡献奖”[打call][打call]中国人寿海外公司是中国人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下设中国香港、中国澳
  • 拿到100分的那个伏:你知道他在哪吗丽:……哼原来如此,是那么回事啊丽:告诉你也可以,但你也要答应我的请求伏:……说说看丽:说?站起来的丽美对痛快答应了的伏黑说
  • 度过了很累很累的九月 于是掌握了一直以来很想拥有的技能: 一闭眼就睡着那晚加班到10点 我扶着酸到不行的老腰走出办公室 骑着电动车沿江边回家 脑子里不断在想要定
  • #赛博朋克2077# 竹村大叔真的好可爱[舔屏] 毒舌银手也很可爱啦竹村很有自己的信念,内心坚定,一直在贯彻自己的正义,就真的超爱这款严肃认真忠犬型的[哇]他还
  • #周一请吃素#有些人觉得自己有钱,吃得起珍贵动物的身体,在别人看来会很体面、高贵。——希阿荣博堪布【今日法语 | 高贵的人】有些人觉得自己有钱,吃得起珍贵动物的
  • :运动➕饮食(说完我就想揍自己一拳 然后另一个人就问我 是不是最近瘦了感觉别人肯定想翻白眼… 可是确实就是这样)A:噢噢3️⃣最近每天都在匀速变瘦噢~19、20
  • #studyaccount# 今天做现汉的题错的超级少之前搞不懂的知识点现在也了然于心突然就觉得每一个跨考生都是勇敢又悲壮的毕竟从0⃣️开始的勇气不是谁都有的考
  • 病例10:男,19岁,居住在福田区南园街道滨江新村,在隔离观察人员中发现。病例8:男,28岁,居住在福田区南园街道御景华城,在隔离观察人员中发现。
  • 率先完成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所有镇(街道)、国有林场及经营大户“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编制,形成了以森林采伐限额“改革”为核心,以县级森林经营“规划”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