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死而活过!

文/曾 一

"我是谁"?

最早由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提出的这一哲学的终极之问,历来众说纷纭,看似简单之极的问题至今无一公认的标准答案。

究其原因,不外乎人太复杂了,人为被造之物,可人又在不停地造物、造福和造罪。如上帝所言:"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猜透呢"?
我在弗洛伊德的"三我"(本我、自我、超我)中没有找到"我是谁"中的那个"谁"。

我今求助于海德格尔的思,看能否循他与众不同的独一之思径找出仍在隐匿中的"我是谁",至少也应发现这个狡猾无比之徒的藏身所在。
海德格尔之思,首先是本源之思。

何谓本源?存在的本真状态。海氏之思功莫大焉在于,他重新找回了被人遗忘达数千年的古希腊人的"存在"。他溯本求源,思入在的深度和广度迄今无人能及。

存在是世界实体的诸在者之存在又是诸在者得以存在的根据。人是诸在者中的一员,但人的"我在"与他在并非平行的关系,人是上帝之下万物之上的存在者。人是诸在者中最特殊的在者,是万物之王,人不是亲临现场而人在即为现场,人于在时不断反躬自问,"三省吾身",从"我"的生存来领悟我自身,进而认清和把握存在。
"悟",这个汉字很有意思,折散来看,它由心、五、口三部分构成,悟是心思之悟,同时也要依靠悟者的五官提供感性的信息,而最终经由口之言说来表现所悟之物。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唯有词语才让一物为它所是的物显现出来,并所以让它在场"。人对世界本源及自身的"悟"和展示,必须通过思来达成,而思又必须以词语即语言的形式"三思而行"。所以,海德格尔之思又是语诗之思。
海德格尔之思是语诗之思,此处要注意我故意造的"语诗"这个新词,是"语言之诗化"的简称,但其间含有语言自带诗性的意味。

后晚期的海氏之思,十分重视研究荷尔德林、里尔克等人的诗歌,其思破天荒地悟到并道说出:诗对人之存在的栖居及筑居不可或缺的意思。诗在海德格尔那里几乎等于他的思,诗所求的敞亮正是思所求的解蔽。"一切艺术本身就其本质而言都是诗"。一切思想又何尝不与诗暗通款曲呢?亦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问题可由一个数学公式来完美解释。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问题也由一行诗找到解释的思径。

海德格尔后来特别喜欢以语言的诗化来运思,这不仅没有减少思之敏锐,反而强化了思的纯粹和深广。在海氏之语思中,"人活在自我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言故人在,人在因人言。不让人言,无异于对人之否定。如前所云,人是万物及自身的悟者,而海德格尔的语诗之思又让我感悟到:人还是自在与存在的言者,而且由这个悟一一言一一行的过程,人之为存在者之在才得以确证。
海德格尔之思是"此在"之思,他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而是独一无二仅属于海氏名下之"我思"。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已为海德格尔改写成了我在因我思,我的意思是说:海氏之思是他有别于所有哲人的独特建树,也正是这一"我有他无"之思如人脸可供识别一般,使海氏之我成为"我在","我在"即是"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之在,是人作为必死者之精神生命的延续。推而广之,于海德挌尔适合的"我在因我思",同样普适于其他人,只是"我"不一定作为独特的思者而在,也可以作为"行者"改写为"我在因我行"。例如一个桥梁工程师,参与建造了一座长江大桥,作为造者的他,必有从被造物桥中体悟到"我在因我行",这恰似果树从结果中补全它丰满的存在感。因为人即"此在"之在者,所以对海氏的此在之思当作更多了解。
"此在"是此地此刻此人之在,犹如"到此一游"之在,游客将这四个字和自己的名字刻于树皮或者石碑,游客走后,尙存的字迹却显现出"此游"已无游人,此在已变不在。此在,即有限的在,必有一死的暂在。与此在者必死的不自由相对应,此在者又是一个自由的思者、行者和言者。并且,此在是以自身来作为根据的存在,也只有自由的存在者才有承担自身的责任。作为自由存在的"此在",它以非现成的此在宛如一张白纸来任意涂鸦,积极抑或消极地作为此在自身的构成。

换言之,柏拉图问"我是谁"时,在此我可以回应他说:我谁也不是,又谁都可能是。比如前去为小男孩庆生的老人,说这个小帅哥将来可能是总统也可能是超市的一名保安,还有可能是以艺术乞讨的街头画家,这并未错得离谱太多。但此在的自由,必以"此"为边界,这便是人有限的此生此世的寿命之谓大限。
正是从"此在"之思中,海德格尔将此在者的人道说为:向死而生。我不懂外语,更别说德语了,但我懂一点中文,我觉得把这一海氏经典人生观翻译为"向死而生"也好,"向死而在"也罢,都显得不尽完全,不一定合乎海德格尔德语原文之本意。

因为海德格尔之思,从不把人之"必有一死"视为外在于人自身之物,仿佛"死"在此在的外面和前面,所以才要去"向"一一朝向一一那个"死"。

我联想到,老子对人生百年的道说以"出生入死"名之,就比译者所用"向"字来得高明,也与此在亦即在此更为吻合。从老子之说,应知作为此在的人基因中含有死因,人一生下来被抛入世界便于生命的过程同时开始了死亡的过程,人知晓此在正是变化中的不在此,恰似一次性拧紧发条的手錶必有走停的时刻。人因死为生,追求在此在中活出一个"在此"的人的样子。因此,我认为,把原译"向死而生"改为"因死而生"似应更加与海德格尔此在之思原意相符。

我在去年鉴于疫情严峻写下一篇所谓"自祭文"发在微博上,结尾四行诗与此有关,转录如下:
锦瑟弦将断,
追忆无限多。
呜呼且哀哉!
因死而活过。
是的,人因死而生,因死而活过,即以此在有限的时间响应存在本身之召唤,让存在于此在中现身到场,当存在以接纳包容的方式对此在开启,大地与天空涌向终有一死者为邻,使"我"之此在变为在此,而若无"我在",又何有"在此"?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一朵花的美丽在于它以往凋谢过。"无以计数的人作为肉身生命个体早已不在,在此变为不在,然而他们作为先祖的基因在子子孙孙无尽的繁衍中留存下来,他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息之居所留存下来,其筑居的技艺和活力也保存在其中;作为此在者,许多人"死而不亡",其不朽的精神生命(例如老子、海德格尔等等)在文存经典中依然如"我在""在此"与生者相伴,共同构成绵延不断的人类历史长河,构成这人类世界所思所言所行之生生不息。

2022.5.23.云溪伴石居
注:本文编选自曾一书稿《我在之思》

【守护“特病”患者︱疫情之下,最美丽的坚守】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手套和面罩、穿梭于机位间调试透析机,消毒透析床……4月30日清晨6点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小组业务骨干陈秋馨和战友们就忙碌了起来。

为了维系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这波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陈秋馨已在医院驻守了两个多月。

患者等不起,透析不能停

自从上海新冠疫情卷土重来,部分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因发现阳性病例或者密切接触者不得不被按下了暂停键,一些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变得困难起来。

然而尿毒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尿毒症患者等不起,血液透析不能停!

如何守住这一片净土,保障患者按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所有医护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防控和治疗压力。透析、通路维护、随访,在疫情之下也显得尤为艰难。

为防止院内出现大规模交叉感染。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加强治疗前的医护人员防护和透析设备的消毒,把风险排除在血透室外。尽管这让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在血透室内的工作时间延长到6个小时,但看到每位患者安全完成透析后,她们感到再累也值得。

透析通路的“守护女神”

4月30日一早,陈秋馨一如既往地熟练穿戴好所有的防护装备,快速检查确认着装,转身走进了血液净化治疗区,一天的工作从这里开始。

这天,病房里来了一位97岁高龄的余爷爷,他左上臂高位内瘘,穿刺段血管内径仅4.1mm,且距皮深度大于6mm,属于疑难高危内瘘。以往,医护人员应用便携式超声引导穿刺,操作驾轻就熟。而如今,厚重的防护服加身,护目镜被汗水模糊了视野,戴了双层手套的手早已麻木。以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穿刺,现在需要躬着腰、仔细再仔细地花费数倍时间才能完成,一切操作变得难上加难。

为了避免内瘘穿刺并发症、减少手术干预几率、保障通路安全,陈秋馨勇挑重担,“放心、让我来”,她的这句话让患者和小伙伴们像是吃了“定心丸”。

为了顺利完成治疗,陈秋馨穿刺前屏气凝神、反复摸索,治疗后对患者声声叮咛、细细查看。在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类似这样的高危疑难内瘘还有很多例,她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守护了患者的生命线。

更让人揪心的是,部分患者由于疫情封控被迫在外透析,陈秋馨率先紧急建立患者沟通群,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线上通路跟踪随访,解答患者疑问,反复嘱咐在外透析的注意事项。而当患者回归中心以后,陈秋馨总是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通路评估,检查确认穿刺点、查看是否有感染等通路并发症。

为人先、挑重担,这已是陈秋馨的工作常态了。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医院里奋力救人,与时间赛跑的“战士”,为了大局舍了自己的小家。

驻守医院前,陈秋馨的爱人作为一名党员、瑞金医院航空急救医疗队医生,已经“身先士卒”报名参加了瑞金医院第一支抗疫医疗队,进驻方舱,奋战在抗疫第一线。陈秋馨虽然不舍家中4位老人和小宝宝,但仍然义无反顾前往医院。

“妈妈去打病毒一定会赢!”宝宝稚嫩又坚定的话鼓励着妈妈。陈秋馨与同伴们逆行而上,以院为家,成为驻守抗疫前哨阵地的“白衣战士”。

百里驰援,护航生命

尽管陈秋馨和战友们以院为家,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但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仍然让上海的血液透析体系逐渐超负荷。

在最紧急的时刻,增援队伍到了。

177公里外的杭州,在“疫情就是命令”的召唤下,84名专职血透护士整装出发,支援上海血透治疗。

血透医疗队由浙医一院血透室护士长俞伟萍任总领队,队伍分成三个小组,每组28人,分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透中心、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透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透中心支援。

“两年前,我曾跟随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而这次在自己的专科领域支援上海,身感责任重大。”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钟琦作为援沪血液透析医疗队员深知需要做透析的这群“特殊病种”患者的不易,“每周至少2-3次的规律透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

钟琦对接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里是上海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有88台血透机及30余台CRRT机,固定患者近600位,但疫情管控使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这对需要定期透析的患者有严重影响。

一开始,钟琦遇到了与陈秋馨相同的难题:防护服闷热不适,每天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陌生机型和流程需要尽快掌握,双层手套操作不便……她和队友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一克服,顺利度过了磨合期,让每位血透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治疗。

“被需要是对我最好的认可,疫情之下的‘白衣执甲’是我回报这份认可最好的方式。”每次听到患者一声声“谢谢”,钟琦所有的愁闷烟消云散。

在中山医院的第一周,钟琦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她询问基本状况时,老奶奶只是一个劲儿地要求多超点水。尽管钟琦与当地医生沟通确定了透析方案,但在透析过程中,奶奶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钟琦才知道,由于子女小区封控无法陪同,在老奶奶被街道工作人员护送至医院时已经3天没有进行血透治疗了,不敢多吃饭也不敢喝水。

“老奶奶想着做一次血透不容易,担心下次透析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了解了老奶奶的担忧后,钟琦耐心地告诉她,自己是前来支援的浙江医疗队员,不用担心后续透析治疗问题,还告知了超滤量过大的危害。

在整个血透治疗过程中,钟琦都陪在她身边,消除老人的焦虑情绪,同时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避免低血压等不适症状的发生,使她平稳度过了4个小时的血透治疗。

回家前,老奶奶对钟琦说了无数个“谢谢侬”“辛苦了”。

夜幕降临,血透病区依然忙碌。医护服被汗水浸湿后留下的片片盐渍,脸上被口罩和面罩刻下的深深印痕,都是她们最美的“勋章”。她们是抗疫前哨阵地的“白衣战士”、透析通路的“守护女神”,她们用大爱与奉献为生命护航。

路途中的陌生人

因为疫情,能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小,且惊蜇过后,万物复苏,蛇虫开始出没,便少了外出放飞的计划。身体出不去,灵魂却仍忍不住渴望在路上,怀念那一路上看见的不同风景,还有偶遇的许多人。

21年12月11日去临海武坑,刚过形态逼真的象鼻岩,身后一群驴友便热气腾腾地擦肩而过,顺便打了招呼,询问他们前路大致情况,其中一位三十来岁的健硕男子马上停下脚步:你们不熟悉路线,不如跟我走吧,我刚从另一个村穿过来,会把你们带回到这边的。想想我们夫妻俩的体力,跟人家那纯粹是拖累人家,于是谢绝了。不久待我们到了一处好景处正拍照时,对面高高的山崖上远远地传来了呼唤声,正是刚才的那群人。山风传送来远处的笑声,面对陌生的群山,勇气似乎更足了。这中间又结识了来自临海的朱医生赵老师夫妇,他们应是老驴了,朱医生甚至都备有可劈竹砍树的刀子,于是四个人组成了小队,在山间穿行,一起欣赏武坑峰林之奇景,且于险要处承朱医生大力出援,我俩方得登临最高处,一览山下风光,一起俯视桃江十三渚的碧水绿田,可惜来得略早,不曾观见成片油菜花的盛景。四人相互帮忙拍照,一起协力在山脊上寻觅他人留下的痕迹,终于在夕阳西坠时从另一陌生山径安全返回山下停车处,挥手作别。虽只是相处短短一日,此后不曾再见,可这半年里只要刷到赵老师的微信朋友圈中发出的驴行动态,,就会忆起,仿佛熟悉似老朋友。不知何时还能有缘与他俩于某山中相遇,再结伴共游。

21年12月18日从黄岩九峰公园中间一线路上行至一岔路口,左行为另一下山路线,路标称为“老鼠沿杠”,我们先右行去往另一处丫髻岩,午后由原路返还,准备由老鼠沿杠下山,由此处地名可想见其险要,看到前面有位年青人,手握矿泉水一瓶,正迅捷下行,犹似闲庭信步,看来对此路线十分熟悉,赶紧询问他这路线有无险要之处,那人答道:有几处较陡,但只要小心,也能安全通过。我俩顿时信心满满,随着那年青人下行。果不其然,此路线下降较快,且不少落脚处有滑动的小石子,吓得我俩一手登山杖,一手攀着岩壁,脚慢慢下探,待这脚踩稳了,才换另一脚,但见那年青人,在不远的路边停住,一边喝水,一边一直关注着我俩下行。待我们到平缓处,他又步履重启,轻快前行,在曲折的山路上很快消失了他的背影。然而当我们来到又一险要处时,却赫然又见他悠悠然停驻路旁,等待我们下行……就这样,我们慢慢下行,他一路等待,直到到了一座庙宇旁,接下来都是一路坦途,才见到他脚下如风,很快就不见了他的踪影。那样一个热情且细心的陌生人,只在路上简短的交谈中,知道他来自湖北,在台州打工。可我想我会记着他看着我们小心翼翼地下行时关切的目光。

22年4月4日,我俩以海拔400米的临海黄石坦村为起点,一路尽赏九台沟美景,瀑布奇石动静交杂,且喜天蓝风和,直攀至海拔1250米的跑马坪,费时3小时,正欲原路返回,路遇三名陌生青年男女热情相邀,遂一起一鼓作气攀至曙光碑,返程由另一条路返回。下山途中相互交谈时方得知对方也是对此下山路线毫不熟悉,可因为有我们加入,觉得人多就不怕了,而我们当时听他们的语气应该是走过这条路的,于是也就鼓余勇随他们走了。大家都说要不是彼此一起,根本就坚持不下来,待返回停车处,月上东山,乡村灯光星星点点,已是19点!双腿虽酸痛无比,心内却是欢喜,赏了美景,又认识了热情的朋友,收获颇丰!也因为遇到这三位年青人,才让老夫有了大发少年狂的机会与冲动,也是难得的一次体验。

20年1月18日临近春节,我们去了温州乐清的天露谷,这次我们是报户外团去的,却不料组织者经验欠缺,带我们攀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上山的唯一的一条路是靠绳索攀爬上去的,还不时有落石。我们好不容易过了此难关,却不料当计划中的下山路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才发现居然是准备让我们在直上直下的崖壁上绳降!要知道我们这个临时团队二十来人几乎大部分人都没有此类经验。然而后已无退路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三位采岩珠人经过,得知我们的困境,他们毅然出手,他们穿好专业的攀援设备,再帮我们也穿上,然后把我们跟他们拴在一起,说白了,差不多就是让我们挂在他们身上,由他们带着向下方降落。一趟又一趟,他们带下去一个人,又攀上来,再救援下一个人。他们气喘吁吁,他们汗如雨下,在这个冬天的山谷里,他们竭尽全力,我们感激万分,然后他们只是笑笑,便消失在大山里了,继续他们惊险万状的采岩珠的生计。

22年3月5日由椒江的西山游步道开始拾级而上,目标是寻访椒黄路三区的界碑,登山不久,便遇到一群专业户外打扮的人,有男有女,且手上持有电锯,一问才知,这里是他们跑山比赛的线路之一,现在春天了,路上杂草丛生,不利通行,所以他们今天是前来开路。再交谈才发现原来他们还是志愿的护林队,这不由得让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他们一边用电锯锯掉路旁横生的枝桠,一边笑着对我们说:你们跟在我们后边吧,待我们开好路了,你们就好走了。好,跟着你们就有路了,我们答道。

告别了护林队员们,我们继续寻找椒黄路三区的界碑,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好多条岔路,我们停下脚步仔细打量,不远处葱绿掩映中一抹红吸引了我们探寻的目光:哈,又找到正确方向了!向前去,果真,是某个户外俱乐部系在路边树枝上的标志条,传递着此路可通行的信息。再往前走,一条橙黄色的布条系在树枝上在山风中招摇,这布条与所有的户外俱乐部都不一样,那是一条用来绑三门青蟹的布条,上面有着“三门青蟹”字样。我们便知道,那是台州一位户外达人“北雁独行”的特意绑的路标。北雁行动人如其名,总是独行于山中。他在网上发的关于三区界碑的帖子我印象深刻,一看到三门青蟹的布条,一下子心就定了,知道前方必有正确的道路,又有了探索的勇气。果然再走一会儿,便寻到了界碑。

出去爬山,露营,总会遇见不一样的人,交谈中,能听见传奇,能听见遗憾,也能听见期望,看见不同的生活状态,记得20年11月15日,我们在安基山露营,我们是晚上九点才到山上的,边上已有几顶帐篷,第二天大家早早起来拍日出,其中就有来自临海的一对夫妇,我们攀谈起来,男主人说自己早年很喜欢出去旅游,走了很多地方,现在则多在周边游,也都把妻子带着,男主人极健谈,女主人只在旁边娴静地陪着,很少插话。加了微信,偶然妻子说,呀,那对夫妻又去哪玩了。于是,我们出游的心又被勾了起来。

也不知为什么,在这样的路途中,每一个初次相逢的陌生人都能迅速地攀谈起来,很快就熟络似老友。我们夫妻俩本类社恐,然而每次出去都会与各路人交谈甚欢,许是这山间清新空气,眼前这眼前美丽景致,让彼此的心灵都不设防了吧。路上碰到的各路驴友,或指点路线,或提醒危险处,总让人感受到热情。妻子常感慨:是不是喜欢户外运动的人都特别热情?我说是呀,对生活没有热情的人,怎么会积极投身于大自然?

我们喜欢行走于山间,不仅能观景散心,不仅能感受各种有趣的灵魂,似乎还能从他们的眼中也看见了自己热爱生活的模样。

祈愿疫情早点过去,一切都回归最初的美好!大自然,等着我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银临[超话]# 6-10 第一次在哪里听现场:线下的话是去年的南京CMJ,《迟迟》和《锦鲤抄》,线下的话,可能是16年的心时纪,鸟巢的《锦鲤抄》我记得当时临姐
  • 2021.8.19 00:23 想了好久好久,感觉还是得写一篇什么东西来记录一下这奇妙的47天。其实这一篇关于这47天的小总结,我刚到廉江不久就开始构思了
  • 小花猫咪在哪里?晴岚妹妹要找你[可爱] 小花猫咪快快来,我们一起扮可爱[可爱] 夜里四点半,说着自制童谣,又出来罚站了,这是今早醒来的第二次。 晚上九点多回到
  • #抑郁症##一个抑郁的企鹅##所有的经历都是馈赠##未来还有很长的路# 再一次大汗淋漓... 今天给我打电话~ 让我下个月就回四川... 说你在东莞继续这样,还
  • #和平精英[超话]#大家凌晨过后收车都卡在550-600左右吧!别那么高收,要不然那些人又要疯抬价格什么七八百都来了。玛莎刚出来也有400的,怎么我现在买的玛莎
  • 什么是暇满难得 “为暇满义而精进”是指要令宝贵的人身转生过得有意义。为何说人身是宝贵的呢?因为在六道轮回中,是极难得到人间的转生的,必须是在过往积聚无量的清净
  • 2021.07.30 今天上午一醒来就看到男朋友喊我老婆,他之前从没这么叫过我,他看我醒了又专门打电话过来说了很多声老婆,我真的,对他的声音毫无抵抗力,尤其是我
  • 新刊 | 《中国饭店》2021年7月刊 在2013年成为雅高的负责人之前,Sébastien Bazin做过华尔街的股票券商、任职过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的主
  • 【奖金高达20万,首届环岛海钓大赛海口站完美收杆】11月28日-29日,国家级海钓赛事——2020中国海钓大赛(海口站)环海南岛海钓大奖赛在美丽的海口湾明珠岛海
  • solar power刚出的时候,洛姐接受采访直截了当说“i‘m a pop star“,商业滑坡之际用“我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就敷衍过去了。多庸俗的结局,自负
  • 播种的周期远远不止一个季节。每一次的升级,每一次蜕变,都曾在黑暗中挣扎,在艳阳中重生,在讽刺中坚强,在鼓励中坚定。 激情的7月,注定是涅槃重生的绚丽,现代烹饪融
  • 北京胜方达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月嫂、育儿嫂、保姆、老人陪护、居家养老、小时工、钟点工、家庭保洁、单位保洁、催乳、产后恢复、满月汗蒸、婚姻介绍、劳务分包等。招聘
  • 大概一周时间看完。因为听欧老师的中国文学史课程,提及这本书,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买来重新走起。周作人译本,人民文学出版。人民文学的纸质我超级喜欢,有点毛糙,所以
  • #私募大佬徐翔即将出狱##宁波敢死队# 据报道,从徐翔律师和其他知情人士处获悉,徐翔目前在青岛监狱正常服刑,将于2021年7月份出狱,期间未获减刑。 经历过15
  • 公元前203年,韩信大获全胜,不仅俘虏了魏王,还连续拿下了赵国、代国,并迫使燕国投降,立下了不世之功。在平定了三国之后,韩信又率兵继续攻打齐国,即将到达齐国时,
  • 就一个小时以内吧 郑总给我做了三杯饮品 甜蜜的负担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跳竞速跳伤了 玩了一晚上花式 还和小肖跳出了赠送一曲 回家路上边骑小黄边和玥子 璇
  • 元宝,开心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你。不知不觉,现在是我认识你的第九个月了,从你巴掌大到现在胖乎乎的,一直都是我陪着你,你陪着我。有很难过,很抑郁,也有
  • [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鲜花]
  • #新闻安庆# 【安庆发出首份《督促监护令》】8月11日下午,宜秀区检察院发出安庆市首份《督促监护令》,督促一名被侵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今年5月,宜
  • 【今日#经济#小知识】 1、抓住机遇,适当抄底 当股市见底时,买入股票基金的成本也最低,有条件的投资者应当把握机遇,适当补仓和建仓,大胆进行基金抄底。当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