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老规矩,睡前一更。

今天家里来切了,慌里慌张得出来接待客人,时间紧迫,做了一桌烤肉和饭包。

买了两条五花,切成薄片,抓上酱料和薄薄的一层浆子腌着。

干煸辣椒,待其柔软之后扔蒜臼里面捣烂,只放盐不放油,这个好像叫做擂辣椒。

茄子和土豆蒸烂,撕开,放一点生抽和香油。米饭和俩土豆一起蒸熟,用饭铲子搅拌搁楞搁楞,再倒点生抽。

鸡蛋酱就简单了,没有香其酱,用的黄豆酱多放点。加一点点水,炖到微微发粘。

齐活儿开吃,觥筹交错了就。

这会儿他们在外面等我上桌,我跟他们讲了我要回来先写完就过去。那就简单写写吧,不能丢啊。

希望今天的你也一样的开心,即便有点不开心,也就留在今天就结束吧。[发射爱心]

明日小满,壬寅 乙巳 甲戌。

甲戌日,这个干支组合是挺干燥的哦。戌土,这个以前说过好多次,是十二地支里面,藏干自我交战最严重的一个。

所以辰、戌这俩也被称为罗网地,而由于戌土在季秋,也饱含浓重的杀气,所以我总觉得戌土的力量,要超过辰土一些的。

如果辰土是单间囚笼,戌土那就是大通铺牢房,冲突和争执那是少不了的。

甲戌,甲木的伤官库。坐支偏财、正官、伤官。伤官生财的同时,又去与正官交战。所以你可以发现这个干支组合,天生是带着点侠客情的。

追求自由和潇洒,这是伤官的本意。而伤官内藏,则是内秀,以及仗义直言的特性。而正官的存在,又让甲木保持了相当高的自律特性。

偏财又让甲木有了一些江湖豪气,人脉广远,也不吝啬。甲戌日柱的朋友,应该有不少是符合上面这些特点的。

这个组合看起来不错是吧,但是由于月令巳火食神的出现,本身藏起来的伤官就一下子被勾出来了。

这个食神算是坏了甲戌本身的特性了,尤其是巳火还泄了年上的比肩寅木。

这样甲木就从豪情变成了狂妄乖戾的一个角色,总是依着自己的本意行事,而且原本身上那股宁折不弯的气势又进一步被增强了。

这个日子真的有点像,像那个鲜竹沥的制作过程。

甲木为劈开成两半的竹片,座下的戌土是烘烤的小火炉。月上的乙巳,乙木是竹子上削下来的竹叶和小的枝干,引燃了巳火。

想起来什么,是不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多有趣。

而年上的壬寅,壬水可以解为鲜竹沥,而寅木为艮,则是一个陶盆。烘烤过的竹子,虽然失去了生机,但是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将会成为文字的载体。

不说酉金了,甲木在戌土的烘烤之下,也会变得生脆失去韧性的。

所以你看啊,这天看下来,总体就是这么一个感觉,甲木为了释放自己的风骨傲气,不惜被火焰烘烤,也要保持自己的“骨气”。

结果就变成了竹简,被刻上文字,遍体鳞伤。

但是反过来想,许多人,也只有在释放掉了所有傲气和怠惰,才能实现角色的切换。实现自我价值的赛道转变。

戌土,毕竟也是文化文明的聚集地,也有僧道之类的含义。竹简,也是文明传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具。

所以写到这里,我也在想,人是应该有风骨的。但是呢,生活在这个繁华世界里面,不能事事顺着自己的心意。

刚刚还在和一个朋友聊这个事情,优渥的生活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是无尽的心理折磨。而自己的那股英气,却时时不甘心的向自己发出抗议。

我不知该如何劝诫,因为毕竟我不是故事的主人公,但是无论你做什么样的抉择我都会支持你,因为只有处在事情中间,才能明白那份运不由人的痛处。

这也是我当年毅然决然从我们省公路局辞职出来的一个原因——那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金饭碗,爹妈因为这个生了我好久的气。

明天早上不点名了啊,各位好好过周末。

简单说下需要注意的地方。带辰土的朋友,这天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之间很容易透露出不服气的味道,容易有争执争吵发生在情侣夫妻之间。

完了带丑土、未土的朋友,因为三刑的存在,也需要格外注意。会因为最近的财物支出头痛,或者这天会有需要大额支出的方面。

带寅木、卯木的,多和朋友一起走走跑跑,心里会开心很多的。

亥水注意这天有一些考试测样,或者塞车的情况。子水的就好很多,这天吾心安处即是故乡,很有归属感,很安静。

整体来说,这天非常容易有脖颈处的肌肉痛感,以及胡思乱想的情况发生。做运动容易有过量导致的拉伤或者脱水,安静休息是最好的。

又想起了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希望你我一样,直面人生的惨淡,初心仍同少年。

当浮一大白(黄),且借薄酒,祝君丰年。

古耐啊。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个重点我画出来了,1.无版和套版这事多数都是那种审批中就开始收费和宣传的国内游戏公司,这事出了好多。3.又强调了一下不能给没版号的游戏做推广宣传,基于《网络表
  • 1.A worldwide tempest of economic recession is unavoidable. 2.We need a yardstic
  • 这辈子,你虽不是我生命中唯一的遇见,但是,你却仿若一朵最美的花儿,盛放在我所有的时光里。轻轻的告诉你,纵然时光它会老去,容颜它会沧桑,可你,依旧是我生命中的宛如
  • 六十年代的西瓜是很大的,形似冬瓜,我在很小的时候好像也在卖水果的卡车上买过一次(否认三连,不是60后...)现在见到的大多就是花皮西瓜了~搞笑的是,我的憨憨同桌
  • #情感语录# #情感[超话]# 国内外顶尖小三上位转正中心VX:wdss119 我们独创的八大转正策略体系、转正策略研究院,都是我们8年来总结的成功经验,已让5
  • [微风]今天偷点小懒,好久没做过有氧操了~果然有氧操更容易调动身体积极性,但是特别不能赞同教练说的:“身体会有愉悦的感觉”我一点都不愉悦!什么时候我原创上色能这
  • 但是我一想到只有我努力,我进步,超越自己,考上理想的大学,才能去见我心中那个白月光,我就非常开心,也就有了目标能够坚持下去,偶像的力量真的很重要,有一个有爱心又
  • 如今又是春风十里,桃花绽放的季节,徘徊在花丛中,脑海里回放的一半是三月的明媚,一半是昨日唯美的记忆!过去许多阳光明媚的季节,都成为为生存而奔波的日子,成为了对过
  • 酒水端来,男人把酒摆到女人面前,可乐摆在自己面前,笑着说:“你的话我全记得,酒是给你的。”女人‘扑哧’乐了:“别贫嘴,这大半夜的去吃什么饭呀?
  • 27岁的法国中场希望展示身价,他说:“我有目标,我伤了7-8个月,所以我现在更饥渴了。我在家里打造了一个迷你球场,这样我就可以像在训练场一样,我和儿子一起在这里
  • 《一个美女的就寝历程》 八九点看发布会看的眼酸瞌睡,准备早点睡。 惊觉今天还没蹬自行车,于是赶紧蹬了。 蹬完惊觉今天晚上还没喝热水,准备去倒。 准备去时觉得饿
  • !最近有一位朋友,老是把放弃的口号挂在嘴边,当然我可以体会他内心的心情与感受,不过你不是花时间来讨骂的,要学到东西,要进步,更要前进。
  • 刚刚她问我人进完之前要说点什么暖场的吗,我随口说就放首歌吧~然后灵机一动,放了小天Σ(|||▽||| )没想到我妈班里的高三的哥哥姐姐们有好多喜欢大哥的耶!(开
  •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说的是人要胸怀远大,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的生活。有大志,才有前进的动力,古人说志存高远,没有志向没有目标,得过且过什么事也做不
  • #东京房产# 4980万円  2LDK 63.44平方 東京都台東区 東京メトロ日比谷線「入谷」歩5分国内外から訪れる観光客で賑わう東京、下町。 その界隈にある
  • (这类酒的口味一般会甜,但也有不甜的雪莉酒)完全用酿酒专用的葡萄来做的酒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类。目前在我国干型和半干型酒是有的,而半甜和甜型酒就没有生产,那种加了很
  • 睁开眼快十点了,起来按计划吃昨晚计划好的早饭,然后开始看绿厚厚,今天的怎么这么多这么抽象啊[顶][顶][顶]下午做宋茜同款泡菜汤面,好吃是好吃,但是料加多了,本
  • 不知道德甲到底能不能成功回归,而最近在国外也有许多国家质疑我们中国的防疫成功真实性!但很快德国一位病毒学家G·Liebert回应称,现有的卫生措施和对球员的定期
  • 温泉也是很舒服,因为太冷了就只去泡了一下公汤,然后就一直窝在房间自带的小温泉里,小温泉是温泉源切,没有加别的水,硫磺味很重,不过泡着也很舒服。外面有烧火取暖的地
  • !【吴嫂煨汤】嫑问我为什么快夏天了还在写汤馆,那肯定是手机128G内存不太够用了再清相册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