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在战疫》特稿系列⑥|隔离点的守护者:不分昼夜奔赴220隔离点,为24639名重点人员送温情

她们是女儿、妈妈、妻子,他们是儿子、爸爸、丈夫,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只记得一个身份:医护人员。他们说:“奔赴一线,是我们义无反顾的使命!”
武英杰是二七区妇幼保健所的副所长,也是最早一批被二七区抽调至疫情防控机场专班的工作人员之一。接到电话前,武英杰刚刚结束她的机场专班工作,她已经一年零四个月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儿子了,她答应儿子,这个假期会好好陪着他。而此刻,她又要食言了。

7月30日,二七区在例行检查中发现1例核酸初筛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被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而后,随着防控措施的精准实施,全市24639名重点人员被陆续集中隔离。

为了加强全市220个集中隔离点的安全管理,切实封死病毒传播的渠道,8月8日起,郑州市陆续抽调16名院感专家,会同环保、城管、市场监督和消防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16个指导组,每组分包一个县市区,常驻当地开展不间断巡查。

近一个月来,16个专家指导组以隔离点为家,坚持日清日结,每日一评分排名,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大家亲切地称他们是“隔离点的安全‘守护神’”。

集结:“我要去一线!”

8月9日,在接到督导郑州市二七区隔离点酒店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王敏第一时间赶到指挥部,紧急集结、报到、开会、培训……,王敏几乎一夜未眠,熬红了双眼。

王敏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办主任,从事感染管理工作已有20余年。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到2008年防控手足口病,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王敏都参与其中,而她,也因此有了一个称号---“院感老兵”。

“感控工作要在落实和执行上下功夫。只有到一线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心里才能有底。”王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8月9日以来,王敏带领第十六督导团队每天对隔离酒店进行防疫业务指导,不间断检查抽查各个隔离点人员防护、“两区三通道”建立、消毒消杀、医废处理等情况。“工作人员出入怎么扫码?每日消杀是否到位?餐食是否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送发?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是否按照医疗废物要求处理……”自8月9日以来,这些问题王敏不知每天要重复多少遍,每到一处隔离点,她总会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严、细、实”的监督标准,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郑州二七急需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有意向报名的老师请与我联系”。8月6日早上,原鲜霞刚准备起床,就看到郑州二七区卫健委的这条“招募令”,医学专业出身的她立马拨通了报名电话。

“我要去一线!”这是原鲜霞拨通电话后说的第一句话,简短却有力。上午8点,在简单地整理了下随身携带的行李后,原鲜霞告别了家人,独自一人开车从洛阳奔赴郑州。

“大家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打败‘小怪兽’是‘天使’的职责所在,我义不容辞!”

筹备:“从0到1,很难!”

赵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22天的检查督导工作。赵灿是第九检查指导组的组长,负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集中隔离点的管理工作。22个昼夜,第九组5名成员,从东明路出发,对管城区24个集中隔离点各个事项仔细叮嘱,一圈跑下来大概有149公里,循环不停。

“工作已经不能按天计算了,我们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那段时间一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组员马大朝说。第九组的工作没有正常的作息,24个酒店,除去路上花费的时间,仅仅去一个酒店指导检查隔离工作就需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随着隔离人员数量的增加,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尽快让医护人员熟悉防疫流程,赵灿决定要制定一本专业的工作手册,“这能让他们快速上手”。

就这样,构思、撰写、完善成了当时赵灿在完成日常检查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8月21日,在经过了10天的打磨后,一本3万多字的《郑州市集中隔离点快速工作指南》交到了每个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手上。

回忆起当时制作《工作指南》的情景,赵灿动容地说:“从0到1这一跨越,很难!但看到付出有了成效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温暖:“有你们在,我踏实!”

郑州市二七区作为此次疫情反扑的“重灾区”,防控压力大,危险系数高。位于二七区航海路的锦江之星宾馆,是二七区成立的第一个隔离点,郑州市前期筛查出的确诊病例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几乎都在这里进行隔离。

据锦江之星航海路店健康关爱中心专班副组长边东亮介绍,这个点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隔离人员几乎全部都是确认病例的密接或者次密接人员,危险系数高,“他们当中有些存在基础性疾病,有些由于恐惧从而表现出一些躁动的行为,还有几位是孕妇或者刚生产完不久的产妇,因此我们在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同时,更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高丽(化名)被送来时,已有8个多月的身孕。8月14日凌晨,武英杰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高丽的声音,她出现了生产反应。武英杰立即拨打120,将高丽闭环送往疫情期间孕产妇定点医院,当晚,一名女婴顺利出生。

3天后,高丽出院了,由于还在隔离期,她又被送回了第一隔离点。照顾产妇,对第一隔离点健康关爱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巧合的是,关爱中心专班有不少是来自二七区的妇产科专家、医师,知道这种情况后,大家主动担起了产妇产褥期恢复和新生儿哺喂的相关工作。

同样是妇产科出身的武英杰,深知月子期对女性的重要性。于是,武英杰与酒店后厨进行了简单协商后,决定给高丽准备“月子餐”。“昨天做了鸡汤,今天给她准备点猪蹄汤吧”“产后容易体虚,再给她打两个荷包蛋,放点红糖”“炒个香菇青菜吧,少油少盐”……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对话成为了武英杰与后厨之间的常态。

8月23日,在平稳地度过隔离期后,高丽要回家了。离开前,她不舍地说:“感谢你们的照顾,舍不得你们,有你们在,我踏实!”

理解:“妈妈,你放心地去吧!”

孟照慧是金水区一家口腔诊所的负责人,也是一位1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喜欢演讲、主持,也喜欢旅游,原本我打算这个假期带她出去转转,看看外边的世界呢”,孟照慧说。但这次,她没能如愿以偿。

8月12日,孟照慧接到通知,要求到隔离点待命。走之前,孟照慧在心底里想了好久,不知该如何向女儿解释。“想到要去隔离点,其实还是有点怕的,甚至怕万一有什么意外”,孟照慧说,“而且我不知道该如何让女儿接受,我怕她难过。”

但令孟照慧意外的是,当她告诉了女儿她的想法时,12岁的女儿懂事地说:“妈妈,你放心地去吧!抗疫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我相信,我的妈妈也是英雄,英雄是不会被打倒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同样的心酸,武英杰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提到儿子,工作上一向雷厉风行的武英杰哽咽了,“每次儿子跟我视频,都会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了’,我每次都说,‘快了,快了’,但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儿。”

2021年8月28日,郑州发布第35号通告,自8月28日12时起,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封闭、封控区域全部解除;全市离郑“个人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点”撤除。

又见车来车往、人流熙攘;又见万家灯火、夜空点亮。这是郑州经受灾情与疫情双重考验之后归来的讯号。

王敏期待着早日恢复正常的两点一线生活;孟照慧计划着在下一个假期带孩子去哪里逛逛;武英杰希望这次可以信守诺言,多陪儿子待一段;原鲜霞想赶紧回洛阳老家,看看亲人,报个平安;边东亮早已迫不及待地想约上三五好友,喝酒撸串,讲讲他最近经历的事……

#医护不分昼夜奔赴220隔离点# 【#16个专家指导组坚守隔离点近一个月# 隔离点的守护者:不分昼夜奔赴220隔离点,为24639名重点人员送温情】武英杰是二七区妇幼保健所的副所长,也是最早一批被二七区抽调至疫情防控机场专班的工作人员之一。接到电话前,武英杰刚刚结束她的机场专班工作,她已经一年零四个月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儿子了,她答应儿子,这个假期会好好陪着他。而此刻,她又要食言了。

7月30日,二七区在例行检查中发现1例核酸初筛阳性,后经市疾控中心复核,被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而后,随着防控措施的精准实施,全市24639名重点人员被陆续集中隔离。

为了加强全市220个集中隔离点的安全管理,切实封死病毒传播的渠道,8月8日起,郑州市陆续抽调16名院感专家,会同环保、城管、市场监督和消防等部门技术骨干,组成16个指导组,每组分包一个县市区,常驻当地开展不间断巡查。

近一个月来,16个专家指导组以隔离点为家,坚持日清日结,每日一评分排名,始终战斗在防疫一线,大家亲切地称他们是“隔离点的安全‘守护神’”。

集结:“我要去一线!”

8月9日,在接到督导郑州市二七区隔离点酒店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王敏第一时间赶到指挥部,紧急集结、报到、开会、培训……,王敏几乎一夜未眠,熬红了双眼。

王敏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办主任,从事感染管理工作已有20余年。从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到2008年防控手足口病,再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王敏都参与其中,而她,也因此有了一个称号---“院感老兵”。

“感控工作要在落实和执行上下功夫。只有到一线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心里才能有底。”王敏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8月9日以来,王敏带领第十六督导团队每天对隔离酒店进行防疫业务指导,不间断检查抽查各个隔离点人员防护、“两区三通道”建立、消毒消杀、医废处理等情况。“工作人员出入怎么扫码?每日消杀是否到位?餐食是否按照食品安全要求送发?隔离人员生活垃圾是否按照医疗废物要求处理……”自8月9日以来,这些问题王敏不知每天要重复多少遍,每到一处隔离点,她总会仔细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以“严、细、实”的监督标准,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郑州二七急需疫情防控医务人员,有意向报名的老师请与我联系”。8月6日早上,原鲜霞刚准备起床,就看到郑州二七区卫健委的这条“招募令”,医学专业出身的她立马拨通了报名电话。

“我要去一线!”这是原鲜霞拨通电话后说的第一句话,简短却有力。上午8点,在简单地整理了下随身携带的行李后,原鲜霞告别了家人,独自一人开车从洛阳奔赴郑州。

“大家都说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打败‘小怪兽’是‘天使’的职责所在,我义不容辞!”

筹备:“从0到1,很难!”

赵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22天的检查督导工作。赵灿是第九检查指导组的组长,负责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集中隔离点的管理工作。22个昼夜,第九组5名成员,从东明路出发,对管城区24个集中隔离点各个事项仔细叮嘱,一圈跑下来大概有149公里,循环不停。

“工作已经不能按天计算了,我们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那段时间一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组员马大朝说。第九组的工作没有正常的作息,24个酒店,除去路上花费的时间,仅仅去一个酒店指导检查隔离工作就需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随着隔离人员数量的增加,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为了尽快让医护人员熟悉防疫流程,赵灿决定要制定一本专业的工作手册,“这能让他们快速上手”。

就这样,构思、撰写、完善成了当时赵灿在完成日常检查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8月21日,在经过了10天的打磨后,一本3万多字的《郑州市集中隔离点快速工作指南》交到了每个隔离酒店工作人员的手上。

回忆起当时制作《工作指南》的情景,赵灿动容地说:“从0到1这一跨越,很难!但看到付出有了成效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温暖:“有你们在,我踏实!”

郑州市二七区作为此次疫情反扑的“重灾区”,防控压力大,危险系数高。位于二七区航海路的锦江之星宾馆,是二七区成立的第一个隔离点,郑州市前期筛查出的确诊病例密接与次密接人员几乎都在这里进行隔离。

据锦江之星航海路店健康关爱中心专班副组长边东亮介绍,这个点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隔离人员几乎全部都是确认病例的密接或者次密接人员,危险系数高,“他们当中有些存在基础性疾病,有些由于恐惧从而表现出一些躁动的行为,还有几位是孕妇或者刚生产完不久的产妇,因此我们在保证他们生命安全的同时,更需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高丽(化名)被送来时,已有8个多月的身孕。8月14日凌晨,武英杰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电话那头传来高丽的声音,她出现了生产反应。武英杰立即拨打120,将高丽闭环送往疫情期间孕产妇定点医院,当晚,一名女婴顺利出生。

3天后,高丽出院了,由于还在隔离期,她又被送回了第一隔离点。照顾产妇,对第一隔离点健康关爱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巧合的是,关爱中心专班有不少是来自二七区的妇产科专家、医师,知道这种情况后,大家主动担起了产妇产褥期恢复和新生儿哺喂的相关工作。

同样是妇产科出身的武英杰,深知月子期对女性的重要性。于是,武英杰与酒店后厨进行了简单协商后,决定给高丽准备“月子餐”。“昨天做了鸡汤,今天给她准备点猪蹄汤吧”“产后容易体虚,再给她打两个荷包蛋,放点红糖”“炒个香菇青菜吧,少油少盐”……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对话成为了武英杰与后厨之间的常态。

8月23日,在平稳地度过隔离期后,高丽要回家了。离开前,她不舍地说:“感谢你们的照顾,舍不得你们,有你们在,我踏实!”

理解:“妈妈,你放心地去吧!”

孟照慧是金水区一家口腔诊所的负责人,也是一位12岁女孩的妈妈。“我女儿喜欢演讲、主持,也喜欢旅游,原本我打算这个假期带她出去转转,看看外边的世界呢”,孟照慧说。但这次,她没能如愿以偿。

8月12日,孟照慧接到通知,要求到隔离点待命。走之前,孟照慧在心底里想了好久,不知该如何向女儿解释。“想到要去隔离点,其实还是有点怕的,甚至怕万一有什么意外”,孟照慧说,“而且我不知道该如何让女儿接受,我怕她难过。”

但令孟照慧意外的是,当她告诉了女儿她的想法时,12岁的女儿懂事地说:“妈妈,你放心地去吧!抗疫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我相信,我的妈妈也是英雄,英雄是不会被打倒的!我会照顾好自己!”

孩子的懂事,让人心疼。同样的心酸,武英杰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有时候觉得挺对不起孩子的”提到儿子,工作上一向雷厉风行的武英杰哽咽了,“每次儿子跟我视频,都会说‘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你了’,我每次都说,‘快了,快了’,但其实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儿。”

2021年8月28日,郑州发布第35号通告,自8月28日12时起,全市中高风险地区全部清零,封闭、封控区域全部解除;全市离郑“个人核酸证明查验服务点”撤除。

又见车来车往、人流熙攘;又见万家灯火、夜空点亮。这是郑州经受灾情与疫情双重考验之后归来的讯号。

王敏期待着早日恢复正常的两点一线生活;孟照慧计划着在下一个假期带孩子去哪里逛逛;武英杰希望这次可以信守诺言,多陪儿子待一段;原鲜霞想赶紧回洛阳老家,看看亲人,报个平安;边东亮早已迫不及待地想约上三五好友,喝酒撸串,讲讲他最近经历的事……(正观新闻记者 孙珂 程子鑫)#洞见计划#

#扬州疫情# 【#扬州疫情“封城+全员核酸”模式如何调整#】一切始于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的9名核酸阳性个案,紧接着,疫情迅疾外溢,出乎意料地难挡。截至8月18日,本轮疫情已波及全国近30个城市,感染者突破千人。
一名家住禄口机场高速出口附近的南京老人,在疫情暴发后第二天乘大巴前往扬州,成为扬州疫情的起点。至8月11日有重症26人、危重8人,累计病例数达485例,比南京多一倍,成为最严重的暴发地。
在这波疫情中,已有19个市(县)启动了全城或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波及至少5000万人。包括北京、广东在内的七地都发出提醒:非必要不出省(市、区)。
“封城”+全员核酸检测的强力抗疫举措,曾是扑灭2020年在武汉发生的疫情的最佳手段,此次在南京、扬州两地露出疲态。

扬州检测点爆雷,引发二次传播

从时间上看,9名禄口机场保洁人员检出核酸阳性前,德尔塔毒株已传播10天。南京疾控中心副主任丁洁确认,保洁员病例的基因序列,与7月10日由俄罗斯入境的一架航班输入病例的基因序列一致。#南京疫情#
“核酸检测是‘侦察兵’,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为精准进行疫情防控提供依据。”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指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
出现在扬州广陵区湾头镇联合村的聚集性病例表明,扬州的防疫体系错失了核酸检测可能带来的机会,反而造成了更大规模的感染。
常住人口约456万的扬州,完成首轮核酸检测用了四天。
引爆燃点的是广陵区湾头镇下属的联合村检测点。流行病学调查详情显示,该检测点至少34人因与确诊病例王某密切接触被感染。
7月29日下午,王某按要求前往联合村检测点,做首次核酸检测。三天后,王某被确诊。此前数日,他在当地玉器城驻点上班,并曾出入KTV、棋牌室,均为人流密集场所。
患者行程轨迹显示,最早在7月31日,王某在检测点的密切接触者,已出现在防疫人员视野了。当天下午,两名检测点工作人员被带走,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同为王某的密接者,另一名工作人员7月31日下午仍在联合村检测点工作,一天后,她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整个扬州的大规模检测继续推进。8月1日,扬州第二轮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启动。
8月4日清晨,曾出现在联合村检测点的确诊患者数已达8人。原计划启动的扬州主城区第三轮全员检测,被临时叫停。
王某的密切接触者陆续被带走集中隔离。但仍有至少五人尚在流调视线之外,他们正常上班,出入超市、菜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直至在新一轮流调或核酸检测中被发现。
8月5日,扬州重启主城区全员检测。在当天上午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扬州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介绍了本轮检测与前两轮的不同之处:在“黄码”人员集中的小区,设立独立检测点和通道;不具条件的,在大规模检测之后单独组织。“黄码”系曾途经中高风险区人员,应限制流动。
这场发布会还强调了核酸检测时的注意事项,包括分时段、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等。
造成联合村检测点出现聚集性病例,不仅是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还有现场组织混乱等问题。
8月8日,扬州市纪委监委发布通报,问责相关流调、采样人员。王某居住的邗江区流调隔离组、采样检测组负责人均受政务警告处分。包括广陵区委副书记在内的5人也受到党内警告、政务警告等处分。
问责理由是,7月29日至8月1日,在对王某核酸检测混采阳性进行复检的过程中,在隔离管控等环节工作失职,落实防控措施不实不细,造成疫情扩散。

这轮疫情中,许多地方暴露出检测点不规范。“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容忍,但长期来讲,(过于拥挤)可能存在促使病毒传染的隐患。”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曾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提醒有关部门,应合理安排时间,同时增设排队缓冲区域,尽量把等候者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米,确保防疫工作不失序。要培训在一线的参与者群防群控,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防疫,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出现后,各地应对突发疫情的常见做法。这一次,在扬州出了问题。
在纪委监委的通报中,扬州还有两处检测点出现了登记处设置不合理、外围队伍管理不到位、排队距离较近、人群聚集,以及排队较长、等待区“一米线”执行不严格等问题。
引发联合村检测点聚集性疫情的王某,身为政府工作人员,7月29日在该检测点的另一个身份是志愿者,有人看见,他曾与其他志愿者一起摘除口罩用餐。
联合村检测点聚集性疫情暴发第四天,联合村所在的广陵区,大规模招募志愿者。这一次,他们要求报名者出具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报告,以及健康码、行程码绿码。
在扬州已公布的检测点感染者中,还有一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尚无权威信源证实,他是在何种场景下被感染。
“我们采样组是单独的休息间,而且和其他志愿者是错峰吃饭的。”一位在长三角另一城市承担核酸采样任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除了采样那一刻,他们会避免与其他任何人或物产生不必要的交集。
这位采样人员来到检测点前,已经过防护标准培训,10人一组的混检,“我采完一组会做手消甚至换手套”,但每次手消毒需要花十多秒钟,有时还没做完,“下一个人就过来了。也有人采完以后,没戴好口罩就起身走了”。
一位扬州人在社交平台抱怨,担心采样过程中被工作人员碰到嘴巴。在采样前,没有看到对方给双手消毒。

扬州本轮疫情溯源,起自南京一名重点人员“失控”。
7月21日上午9时,64岁的毛某宁自南京乘大巴前往扬州。七天后,她被确诊为扬州本轮疫情1号病例。毛某宁在南京的住处位于江宁区,距离南京机场高速路出口仅500米。
禄口机场暴发疫情后规定,自7月21日零时,离开南京者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毛某宁是在规定执行的首日早晨9时出发的,此时大多数检测点还未上班,成功登上大巴离开时,她家所在的区域已采取封控措施。
8月7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对禄口机场疫情防控不力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理,东部机场副总经理汪超、应急救援部主任尹运文、服务部主任许永杰被立案审查,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等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南京卫健委主任方中友、江宁区卫健委主任姜立波等5人被免职。
越过社区封控和离宁核酸检测两道防线,毛某宁一路畅通抵达位于扬州邗江区的姐姐家,活动于饭店、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并连续四天前往扬州一家大型棋牌室打牌。
7月27日,邗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紧急通告,对各居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出入查验健康码、行程码“两码”和疫苗接种记录,并要求有南京旅居史人员主动向社区报告。
然而,毛某宁未向所在社区报告。扬州警方8月3日通报显示,由于隐瞒行程,拒绝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毛某宁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一位家住南京江宁区的居民,在禄口机场疫情公布后曾主动向社区报告,她于7月16日途经禄口机场。7月24日,当地防疫办电话通知,要求其居家隔离。她告诉《财经》记者,虽然是居家隔离,仍要出门接受核酸检测。
回看5月底深圳盐田港疫情,也是港口工作人员核酸检测阳性而起。于是,深圳疫情防控指挥部将在港区工作的人员及其市内所住楼栋纳入管控,所有住户在7天内接受3次核酸检测。
深圳龙岗社区一住户曾告诉《财经》记者,在疫情发生的第三天,他们接到楼管电话,“通知我们在家,等待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检测”,等到中午,有四名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和一名小区保安,入户做核酸检测,口腔和鼻腔都采样。有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单元有一名住户在深圳盐田港工作。
因为封管区域的居民随意下楼,甚至外出购物,扬州通报了两处封闭管理不到位的小区。
有些居民对封闭小区生活保障不满。8月9日,一封署名为“扬州市邗江区四季园小区居民”的公开信在社交平台流传。信中称,社区物资配送乏力,蔬菜就在社区外的路边暴晒,却无法送达居民手中,还有人收到臭猪肉、米猪肉。
《扬州日报》8月11日的报道证实,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确在两天前接到了来自四季园小区的群众举报。
这是扬州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小区之一,有119栋楼实施封闭管理,8000余人居家隔离。上述公开信重点提到,自扬州疫情暴发以来,四季园确诊病例数已超50,却没有安排每天消毒,垃圾清运也不及时。
这让小区居民觉得不安,毕竟,就在前一天,邻居中还出现了多名新增确诊病例,而他们仍需下楼扔垃圾、取物资,不知何时就可能被感染。
8月9日,扬州卫健委发布《重要提醒!》,要求封闭区工作人员,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对阳性检测人员活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对封控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每日对电梯、楼道等公共区域与设施以及单元门把手、快递柜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两次。空调通风系统也要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医师张守刚介绍,所谓终末消毒,是对传染源离开所在场所后,进行彻底的消毒,完全消灭残留在这些场所、物体上的存活的病原体,确保没有致病性微生物。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指出,一旦疫情大规模暴发,成本会更大,这样比较的话,目前的代价是值得的,但也到了系统分析防疫政策的成本收益的时候,这样可以使得我们的政策调整更加科学理性,更加从容主动。
目前检测技术、疫苗接种等已有进步,对病毒也有了更多的认识,防控政策是否有可能进行调整?
薛澜以入境14天隔离措施为例,假设一个人是病毒携带者,而且在14天隔离期之后才被发现,这种概率到底有多大?经过这一年多,应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漏掉这一个人将使多少人感染,再计算管理、治疗产生的成本是多少。然后,对比这种隔离政策的经济社会成本,再做决策。
做这样的决策,“需要公共卫生专家、社会科学家、管理学专家等,坐下来一起分析给出建议”。薛澜解释,可能现在的“14+7”是更好的,那就继续坚持;但也许疫苗的普遍接种,以及核酸检测技术的提升能够更快识别出感染者,那么在对入境者行为适当限制的情况下缩短隔离期。
“和新冠病毒的战斗已进入相持阶段,对我们的挑战就是,专业机构如何把事情做得更专业,把该堵的漏洞堵上。”薛澜说。 N(财经、澎湃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你开始忙碌起来,少虑,善忘,便能够丢掉所有的不愉快,种篱采菊,悠然南山……在中国古代,渔、樵、耕、读,常常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并常被用作文艺作品
  • 曾惊艳到你了的古诗词1:原文:以后各走各的,没必要再联系古文: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2:原文:从此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古文:苦酒折柳今相离 ,无风无月也无
  • 其实就是简简单单找个聊的来蓝颜知己,我发消息给你,你发消息给我,如果不忙呢就秒回,如果忙呢,忙完之后就回,彼此之间你一句我一句零零碎碎的,都是稀松平常的事,不会
  • 在第七轮对河南某绿色产业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因企业治污设施设置过高,他主动要求爬上十多米高的铁梯,在铁梯颤抖中爬上了平台,最终完成了对该企业治污设施的检查,
  • 在这里,可跨越千年寻找秦腔的源头,也能在露天戏台之上释放对秦腔的热爱,更能体会到古城老字号集体复兴的喜悦。  在西安,要走遍这里的博物馆,别说游客,很多“老西安
  • 其实我很害怕自己长时间不给大脑“输入”内容,所以我今天:1 读完了台北人的两个小短篇故事2 看完了公寓大楼里的谋杀案最后四集3 开始看非典型少年【我是把英剧美剧
  • 与此同时,星火资本(Spark Capital)合伙人Will Reed表示:“Afresh所提供的变革性成果不仅仅体现在杂货店的利润上,还有对地球环境的积极影
  • 或许,接下来会是好几个失眠的夜晚……哎,受着吧@wlx#时代少年团[超话]##马嘉祺[超话]##时代少年团# 演唱会结束了…​这场演唱会让我感觉到我的男孩们都长
  • #nzyhacd[超话]##防弹少年团段子[超话]# 我来水四章再不更新都结蜘蛛网了️《Animals》KTH&JJK&MYQ&PJM
  • #电视剧请叫我总监[超话]# 原来编剧在这里就给了大家一个为什么宁檬一定要做投资人的交代,而这一情节,后面应该还有大用!《请叫我总监》第一集,宁檬跟着陆既明参加
  • 设计案例|86平北欧现代风,黑白灰的高级感业主是一对随性可爱的小夫妻,简约舒适的北欧现代风格就很符合他们的个性~空间整体以延伸感较强的黑白灰为主调,原木的加入则
  • 我的首✈️日记如果说曾经梦见自己乘火箭冲出地球 是一种灵魂出窍的感受那么真正亲临飞机加速起跑——啾咻咻——腾——起飞的过程时 我懂了 哈利 被摄魂怪吸魂的滋味太
  • 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作
  • 津久見市と臼杵市は2001年に合併協議を開始したが、臼杵市は、大野郡内での合併協議から離脱した野津町との合併協議会を立ち上げ、2005年1月1日に野津町と対等合
  • 2018年CGL省赛将落地全国10个省市,总决赛门票争夺战也将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除了正赛的比拼之外,2018CGL重磅项目——家庭赛也将迎来各自的首秀,家庭赛项
  • 【要让别人羡慕 太容易 装一下就可以】 但要让自己都羡慕自己 就需要舍去很多东西 拒绝很多东西 懂得很多东西 晚安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以各自的形态 自由生
  • 麦确实有一些是甜的,我不会忘记很多人熬夜给多多fh的那个晚上,也不会忘记在多多没什么粉丝的那些年,在追光时站观众坑前排举起双手,对多多比出翅膀的那几个姑娘。在厌
  • 终于在最后一刻完成了全部审计事项发给了甲方,希望我们甲方粑粑能满意吧![嘻嘻]休息日真的过的太快太快了 组会ppt真的杀我天天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解放 可是转科的时
  • 英国:新增确诊2762例,新增死亡26例,累计死亡126862例(确诊后28天内死亡数)。 俄罗斯:新增确诊8646例,新增死亡370例,累计死亡100717
  • 总之一切都很辛苦,但都是成长的一部分,未来时团也会冲出我们的小圈去到更大的舞台,见更多的人和世面。爱豆不就是这样吗,爱豆有舞台,粉丝有力量。